鄉村旅游開發中市場化和環境保護的博弈 1鄉村旅游博弈概述
鄉村旅游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但我國的鄉村旅游的發展正處于尚未成熟的初級階段,走一條適合國情的發展之路尤為重要。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協同發展的,不能只從經濟效益對鄉村旅游發展進行理論思考和具體實踐。
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主導者政府,會尋求最合理的開發方式來使當地經濟效益最大化。政府會抉擇是否允許投資商進入;鄉村旅游的直接受益者當地居民,也會在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中做出決策。總之,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涉及到旅游企業、政府部門和旅游地居民之間的決策和行為。
2政府與旅游開發商間的博弈
政府會考慮是否需要企業進行投資,而企業也會考慮是否進行投資。
2.1條件假設
2.1.1參與博弈的當地政府和開發商,假設參與人所獲得的信息完全相同,即完全信息;對方的選擇雖然另一方知道,但不確定對方采取的具體行動;構成了完全信息下的靜態博弈;
2.1.2當地政府的態度為支持或不支持,開發商的策略是投資或不投資。假設雙方開發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
2.1.3設政府批準開發鄉村旅游的概率為p1,R1為發展鄉村旅游帶給政府的收益,包括財政稅收增加,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獲得的政績;C1為當地進行鄉村公共建設付出的成本;設開發商投資的概率為p2,R2為投資獲得的收益;C2為開發所付出的成本,D為不支持時,企業的違規成本。
2.2模型構建
2.3博弈分析
(不投資,不支持):開發商選擇不投資,沒有收益也沒有損失;政府要建設公共設施,收益為負。由于環境改善的長期性和正外部性,使得對環保投資往往大于得到的短期直接得益,即C1D1,C2D2。選擇保護環境,付出成本卻得不到相應回報,雙方收益都為負;
(不投資,支持):企業選擇不投資,收益為零。政府會付出公共建設成本和旅游開發成本。而旅游開發投資前期投入大,收益回收慢,對當地財政是較大的負擔;
(投資,不支持):企業行投資,會因為違規付出一定的損失。而政府會為基礎設施建設付出成本。
(投資,支持):企業會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會有相應的收益(R2C2),政府的收益也為正(R1C1)
因此,納什均衡(投資,支持)(R2-C2,R1-C1)也就是相應的均衡收益,即雙方均不會主動采取行動,參與生態保護。
政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開展旅游項目,為減少成本,需旅游開發商的投資。如果政府不支持發展鄉村旅游,必定也會為基礎設施建設付出成本;如果政府支持發展鄉村旅游卻不吸引資本進入,對當地財政來說也是很大的負擔;通過博弈可以看出,政府吸引資本,對鄉村旅游進行投資是最優策略。因此,鄉村旅游開發的市場化道路是必然的。
3當地居民的博弈
政府和旅游開發商規劃和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公共環境后,當地居民是環境的主要維護者。對居民來說,旅游發展帶動了經濟發展,提高了生活水平和就業率。但現實世界中的人都是理性經濟人,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居民可能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個人認識等不足,為了自身利益可能會犧牲環境的利益。
3.1條件假設
3.1.1參與博弈的為當地居民A、B兩戶,假設參與人所獲得的信息完全相同,即完全信息;對方的行動選擇雖然另一方是知道的,但不確定對方采取的具體行動;所以構成了完全信息下的靜態博弈;
3.1.2 A、B的態度對于公共環境的態度為保護與不保護;
3.1.3設保護環境付出的成本為C,A的成本為C1,B的成本為C2。設保護環境的收益為D,A的收益為D1,B的收益為D2;不保護,引起環境惡化損失為E,A的損失為E1,B損失為E2。
3.2模型構建
3.3博弈分析
(保護,保護):由于環境改善的長期性和正外部性,使得對環保投資往往大于短期直接得益,即C1D1,C2D2。AB選擇保護環境,付出了成本卻得不到相應回報,雙方收益都為負;
(保護,不保護):生態環境的改善是外部性很強的公共產品,一旦被生產出來,沒有人會被排除在利益外,往往被共同消費。若A居民積極保護,不僅要承擔生態建設的成本,還要承擔B不合作帶來的損失,因此損失D1-E1-C1(E1E;E2E)。B不保護環境,不需要支付成本,卻享受A居民保護環境帶來的利益。但破壞環境有一定損失,因此獲得收益D2-E2,反之亦然。
(不保護,不保護):納什均衡為(-E,-E)也就是相應的均衡收益,即雙方均不會主動采取行動積極參與生態保護。
將該博弈推廣到所有居民時,A維護環境所付出的努力由所有居民受益,而破壞環境的損失卻需要A來承擔。因此,所有居民都會選擇最優解,不會采取行動保護環境。
4開發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
4.1問題
4.1.1市場化
政府選擇企業對鄉村旅游進行投資是博弈的最優解,因此政府從當地經濟發展角度,大都會讓企業投資。在市場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矛盾和問題。投資者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為目標,為了經濟利益可能不惜改造和破壞當地鄉村的自然風貌和民風民俗,必會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嚴重破壞。
市場化過程中可能出現過度競爭,加劇旅游產業結構失衡,使整體經濟效益下滑。博弈假設的是投資商和政府的收益大于成本。然而在現實情況中,政府的利益一般不會得到損害(C2C1),但是企業投資大,并且多家企業同時進入時,導致了旅游產業規模的急劇擴張,供大于求,導致市場混亂。
4.1.2環境保護
從博弈中可以看出,居民是不會主動選擇去維護公共環境的,這就造成了公地悲劇:假設有一片公共牧場可供牧民們自由放牧,在缺乏使用限制機制的情況下,每個牧民所做的決策總是盡量多地放牧或者延長放牧時間。直至放牧總數超過草地的承受能力。結果草地逐漸耗盡,而牧民也無法繼續在該公地上放牧和得到更多收益。
4.2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應作為貫穿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內容,要防止開發造成環境污染、自然及人文環境破壞,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原則,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發展旅游業創造更好的條件,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結合。
4.2.1政府在處理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問題上要起主導作用。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導和督促旅游企業貫徹執行,防止過度開發。增強企業的環保意識,加強環境管理。一方面制定嚴格的政策措施規范投資者的行為,一方面對保護鄉村旅游資源的行為進行補貼和扶持。
4.2.2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政府必須建立監督機構,監督開發商的行為。防止過度開發和過度競爭。鼓勵和支持多種經濟成分尤其是外商、港澳臺商及國內民營、私營成分投資旅游資源的開發,打破目前旅游資源開發以政府投資為主、被動經營和行政、事業管理的傳統格局,建立由政府引導、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社會化的投資與管理體系。
4.2.3調動居民的積極性。讓當地居民認識到自己不僅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也是這片土地的保護者,與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是和諧共生的關系。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就是要尊重當地居民主人地位、發揮當地居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不離土離鄉、不改行換業的情況下,創造價值、獲取收入和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