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微信红包的捕鱼游戏,pg电子有什么时候最容易爆大奖,pp电子琴怎么玩,pg电子吧

當前位置: 查字典論文網 >> 研究分析互聯網技術條件下學術期刊發展面臨的困境與突破

研究分析互聯網技術條件下學術期刊發展面臨的困境與突破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17-06-12 10:41:05
研究分析互聯網技術條件下學術期刊發展面臨的困境與突破
時間:2017-06-12 10:41:05     小編:

一、互聯網技術向學術期刊出版領域的滲透

科學技術的產生改變了人與自然相處的方式,為人類提供了新的生產方式,增加了產品的形式和種類。它滿足著人類舊有的需求,通過激發人的欲望不斷產生著新的需求。在當今時代,互聯網就是這樣的新技術,從多個維度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和制度形態,其中也包括人類知識、觀點的傳播重要手段和平臺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是刊登學術最新研究成果的專有平臺,是對各領域學者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目的是為了學術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傳播。學術期刊通過征集、整理、篩選、加工、編輯、發布學術研究的成果,洞察學術發展前沿,展示優秀學術成果,成為學術領域內的領航標。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可以而且事實上已經更加有力地幫助學術期刊實現對學術研究的重要職能。互聯網借助其傳播方面的交互性、快速性、廣泛性,檢索方面的便利性、碎片性等特點,開啟了學術研究、交流和傳播的全新景象。

1. 在互聯網時代,各類大型數據庫、電子學術期刊異軍突起,成為沖擊傳統學術期刊的主要因素。數字化儲存的學術論文以其可迅速查找、交流快捷、傳播范圍廣等顯著性特點對學術期刊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一些學術期刊逐步開始探索與數字化技術融合的線上期刊項目。目前大多數學術期刊數字化主要采取了兩種基本方式:與專業數據庫網站合作或者自建期刊網站。第一種是與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國社會科學在線、科技論文在線等一些專門化的數據庫網站進行合作,間接地實現學術期刊的數字化。這種方式只需與專門化網站簽訂相關協議即可實現期刊的數字化出版,不需要期刊編輯單位投入過多的人力與物力。第二種便是期刊編輯部投入專門性的人才和資金,建設期刊自己的運營網站,自行管理和發布信息。我國大多數學術期刊出于經費、維護等多方面考慮還是選擇第一種方式實現期刊的數字化,也有一些期刊在與專門性數據庫網站進行合作的同時,也經營著自己的網站,嘗試進行手機閱讀等新的方式。在對我國285種高校學報進行調查中發現,中國高校自建網絡平臺率為56.84%,西安三才科技、北京勤云軟件、北京瑪格泰克是參與高校學報網站構建的主要技術支持方,分別占30.25%、29.01%、16.67%,其余24.07%的學報網站由各單位自建或與國外出版商合建。中國知網也參與和推進高校學報網絡化建設,17.54%的高校學報由中國知網提供技術支持。

2. 互聯網作為新興的信息傳播方式,由于其能滿足異質讀者個性化的需求,深刻改變著讀者的閱讀習慣。眾多的學術論文讀者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讀者現在大多選擇從線上下載文章進行閱讀的方式。網絡數據的檢索和下載量在逐年增長,與此相伴的是紙質媒介讀物發行量的逐年遞減,網絡讀物在很大的程度上擠占了傳統紙質媒介的發展空間。數字化閱讀已成為當今消費者的主要閱讀方式,電子圖書在中國圖書發行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在全部銷售圖書中約占50%。不僅如此,個性化的閱讀提升了人們的信息推送打開率。一般受眾對于推送通知平均打開率為1.5%,然而個性化內容推送通知打開率則提高到5.9%,是一般推送打開率的4倍。在互聯網推動下建立的大型數據庫網站還能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閱讀體驗,電子刊物方便讀者插入注釋,或是鏈接到其他相關內容,讓讀者可集中閱讀到其感興趣的內容,這些體驗能使研究者較快了解自己的研究在同行研究中的狀況。

3. 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于學術期刊生產制作的過程當中。互聯網這種以多種傳播模式之數字化與網絡化整合為基礎的新溝通系統,其特性是一切文化表現的無所不包與全面涵蓋。由于它的存在,新社會中的所有信息均以一種二元模式運作: 亦即在多媒體溝通系統中出現或是缺席。唯有在這個整合系統中出現,才讓信息能夠溝通與社會化。它的特性已經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學術論文作者的寫作方式、學術期刊的編輯過程和學術期刊編輯單位的管理方式。學術論文作者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可以從網絡熱點中尋找論文選題,將論文以電子郵件形式或網絡采編平臺傳遞給學術期刊編輯部。編輯部收到作者稿件之后即可利用互聯網檢索技術對稿件進行篩選,了解相關研究的現狀,確定論文價值,再將稿件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給有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外審,在此基礎上利用軟件對之進行編輯(辦公軟件)、稿件查重(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和文字校對(專業校對軟件)。有些學術期刊在完成了以上環節之后便可將學術論文發布在網絡上,實現優先出版。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學術期刊出版發行的時效,擴大了學術期刊的影響力,推動著學術期刊發展進入新階段。

二、互聯網技術使學術期刊發展面臨一系列困境

互聯網技術的創新與不斷發展也給學術期刊的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使得學術期刊發展陷入困境之中。20132015年間,一些報刊紛紛選擇線上出版,放棄了紙質出版的形式。法國《費加羅報》的中國版以及《ilook》于2015年關閉,而《瑞麗時尚先鋒》《外灘畫報》到2016年僅推出數字化版本。在數字化的新形式下,互聯網技術簡化了儲存和保留學術文獻的方式,2000年數字存儲信息仍只占全球數據量的1/4,另外3/4的信息仍然保留在傳統的媒介報紙、膠片、黑膠唱片和盒式磁帶中; 2007年,僅有7% 的信息內容是保留在報紙、書籍和圖片媒介上的模擬數據,其余均為數字數據; 到2013年,全世界的數據量達到約1.2澤字節,然而其中非數字數據只占不到2%。從這些數據來看,傳統媒介中的信息儲存量持續走低,數據信息正由傳統媒介向新興媒體轉移。同樣,目前紙質印刷學術期刊的發行量也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不斷減少,再加上學術期刊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學術期刊的發展面臨著6個矛盾,處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1. 傳統紙質出版與現代數字出版之間的矛盾。在電子刊物蓬勃發展的現代社會,傳統紙質媒介出版的學術期刊數量大量下降,在去紙質化閱讀方式方興未艾的今天,紙質刊物要不要停辦,要不要單一地發行電子刊物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學術期刊的發展。電子學術期刊以其傳播時間上的快速性、傳播空間上的無限性以及檢索速度的快捷性極大地壓縮了傳統紙質學術期刊的發展空間。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不可避免的趨勢,國外一些歷史悠久的學術期刊如《自然》《科學》等均已實現數字化的優先出版。英國的《自然》雜志就擁有獨立自主的數字優先出版平臺,選定部分學術論文在互聯網平臺上優先出版,其學術論文優先出版的時間要比印刷期刊提前一段時間。還有一些國外期刊在誕生之初就是純電子版形式的,如美國賓夕法尼亞法學院創辦的純電子學術期刊《東亞法律評論》。該刊以電子出版為主要途徑,也可根據作者需要,印刷少量的紙質文本。互聯網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著積極的影響,我們甚至可以預測未來必然是網絡化、數字化的社會。數字學術期刊的發展深刻地影響著傳統紙質出版學術期刊的發展,學術期刊的傳統紙質出版與數字出版之間已出現巨大矛盾,數字化媒介的存在已經成為影響傳統紙質媒介學術期刊生存的首要因素。

2. 論文發表時效性與編輯部質量把關必要性之間的矛盾。學術期刊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對學術論文發表之前的把關和鑒別,這是決定學術論文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對學術研究成果的尊重。可以說,學術期刊編輯部對學術論文質量的把關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須的。編輯部對學術資源的把關過程是對學術論文稿件的優質甄選和質量提升,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達成。然而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學術期刊受眾求新、求變的觀念不斷得到加強,加之網絡傳播的迅速性與便利性,學術論文的發表、學術觀點的傳播追求更多的是及時性,使許多學術論文作者由原來對于學術論文質量的重視和追求轉向了對學術觀點傳播時效性的追求。現代互聯網帶來發表的快速和便捷引起了學術論文時效性與編輯部對學術論文把關必要性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產生便導致了學術期刊的發展面臨著新的艱難選擇。

3. 學術論文傳統出版的事先評價與在線出版事后評價之間的矛盾。傳統學術論文的發表與評價往往都是通過學術期刊編輯部完成的。編輯、專業學者對學術論文的把關和修改的過程就是對學術論文的一種評價形式,只有經過編輯和相關領域專家審核的論文才能被認定為優質的學術資源,才能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傳播。可以說,傳統紙質印刷的學術期刊進行的是一種對學術論文事先的評價和認定的形式。然而互聯網上數字出版的出現開拓了學術論文作者發表研究成果的新渠道,互聯網上的論文發表可以減少乃至取消編輯修改、校對稿件的過程,學術論文可以不經編輯的審核和把關就可由作者自行或經作者同意進行線上發布,對作者的學術觀點實現迅速傳播。例如美國的社會科學研究網作為學術交流的新興平臺,可供研究者隨時上傳個人最新的研究成果。學術論文線上發布便可讓網絡眾多的受眾即時評價其價值,認定研究成果的意義。這樣的方式是對學術論文的事中評價或事后的認定。學術論文新的評價方式使得按照傳統方式發表學術論文的學術期刊質量評價方式受到巨大沖擊,這兩種評價模式孰優孰劣成為關注的焦點。

4. 網絡學術資源的易得性與學術論文觀點創新艱難性之間的矛盾。網絡內容的易復制性一方面方便了學術論文引用和借鑒他人研究觀點、材料、數據,同時也造成了學術論文的抄襲和雷同問題,導致學術研究的創新性不足。近幾年,我國學術論文發表的數量雖然呈持續增長的態勢,然而學術期刊的內容質量卻相對較低,被國際學術研究引用和認可的高質量學術論文數量較少,刊發的學術論文國際影響不大。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歐美國家一些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均以其刊登學術論文的獨特性和創新性,獨占學術界的鰲頭。我國學術論文復制率高,創新性不足的問題使得學術期刊的發展在互聯網時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影響著我們學術期刊整體質量的提升。

5. 學術期刊品牌的整體性與內容傳播的碎片性之間的矛盾。傳統紙質印刷的學術期刊具有整體性的品牌形象,最突出的就在于期刊的封面特色、頁面的設計風格以及學術期刊整體形象的定位與設計。傳統學術期刊以紙張為載體,將不同的學術論文匯集成冊,結成一個可以出版和發行的整體,以一個統一體傳播學術觀點。然而互聯網技術將學術期刊整體性的信息內容拆分開來,每篇學術論文成為單獨存在,甚至是文章中的一些觀點和關鍵詞都能被分離出來,以單個獨立要素形式存在并被重新編排、組合,形成新的產品,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學術期刊內容分割、要素獨立打破了傳統期刊的整體性品牌形象,學術期刊整體品牌形象被消解,這同時也意味著期刊編輯部無形資產的損失。

6. 學術期刊內容的單篇性呈現與整體性出版之間的矛盾。目前我國學術期刊相關學者對于學術期刊論文的發表是以單篇還是整體的形式呈現進行著激烈的討論。單篇學術論文經過編輯的修改和校對之后,便可放在學術期刊網站上進行發表,不必等其他稿件審核通過后一起成冊出版發行,這樣的學術論文發行方式凸顯了論文的時效性,適應了網絡發展的模式,但是其弊端在于無法保證學術期刊的整體性,不利于學術期刊整體形象的樹立與構建。學術期刊是否還需要作為一個整體形象呈現成為一個亟須處理的問題。如果學術論文以單篇論文形式公開發表,學術期刊也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期刊,它的出版周期會大幅縮短,與之相關,是否還需要定期出版就成為一個問題。學術期刊的固定周期出版、多篇論文集成出版的整體呈現模式被消解。這一矛盾呈前比較突出。

三、互聯網技術條件下學術期刊困境的突破

當前學術期刊所處的發展困境是由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帶來的。學術期刊編輯部應根據我國國情和期刊現狀,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培養良好的競爭意識,在總結學術期刊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體制,抓住技術發展帶來的難得機遇,積極探索適合學術期刊生存的道路,解決學術期刊在互聯網技術的沖擊下所面臨的困境。

1. 正確認識互聯網技術的影響力。學術期刊的發展首先要明確定位,認清學術期刊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積極適應,探索出適合學術期刊發展的道路。從傳播領域來看,互聯網正在使得現有的一切需要重新定義,從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傳播方式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游戲規則等等。互聯網不再是一個行業,它更像一種基礎設施、一種支撐社會的全新技術形態。學術期刊首要應該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使自己的發展適應網絡時代發展的需求。2013年,在美國,與鮑德斯齊名的巴諾書店雖然在努力地開展數字化業務,推出網絡書店,為迎合大眾閱讀習慣的改變推出其自身研發的電子閱讀器Nook,但其在數字化道路上卻依舊舉步維艱。在亞馬遜和蘋果公司兩家科技巨頭的雙重打擊下,Nook 系列在銷售戰場節節敗退。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推動,出現了自助出版這種新模式。據鮑克公司數據顯示,2013年通過自助出版這一渠道出版的圖書共計458564種,較2012年增長17%,與2008年相比更是增長437%。自助出版者更熱衷于將自己的作品通過獨立書店以紙質版圖書的方式出版,從而吸引更多讀者。這從一定程度上已說明了電子出版物是應運而生,符合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潮流。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的確為學術期刊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沖擊,但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學術期刊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大機遇、新空間。學術期刊應抓住互聯網技術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不僅要與大型數據庫網站進行合作,將自身學術資源進行線上的發布,也要依托與大型數據庫合作的基礎,整合自身學術資源,創建自主獨立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這樣就可以將使線上和線下的學術資源融合起來,通過互聯網擴大刊物的影響范圍、提升刊物的影響力。

2. 堅持學術期刊對學術質量的把關功能。在互聯網時代,學術論文依然質量參差不齊,學術期刊應該堅持對學術資源的把關過程。學術期刊的把關過程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稿件的質量,同時也是對作者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對學術新人素質的提高。雖然網絡發表的學術論文也能由網絡受眾進行事中或事后的把關,但是因網絡受眾構成復雜,水平高低不一,一些非專業領域的受眾無法將個人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無法客觀地對學術論文的價值做出正確的評價和判斷。而學術期刊編輯人員因從事編輯工作的時間較長,在其間形成了一套豐富的經驗理論,編輯可以利用工作中總結的經驗來判斷稿件的優劣。在網絡時代,互聯網技術固然重要,但是內容為王的法則卻永遠不會過時。學術期刊能否具有廣闊的受眾群體、能否在國內外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及能否形成自主的獨立品牌,都有賴于學術期刊的學術資源是否豐富、質量是否優質、產品是否精致,而這都取決于期刊編輯對學術論文的把關是否嚴謹。學術資源的創新性和獨特性才是學術期刊發展的靈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發展理念無論是在傳統印刷技術占主導地位的過去,還是在互聯網技術風動云涌的今天都不會過時。它要求編輯和編輯部在選稿過程中要注重創新和原創性,切忌跟風,要從選題的新穎性、觀點的獨創性、邏輯的嚴密性、論據的充足性等多重角度來考慮稿件的價值,同時也要敢為人先,強化把關意識,具有超前意識,使刊發的論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時代的篩選,努力刊發具有百年影響的學術精品。

3. 注意維護學術期刊的整體品牌形象。面對互聯網技術將學術期刊整體品牌消解的現象學術論文的標題、摘要、正文被切割、分解成單獨存在的碎片性的單元,以適應互聯網傳播方式的需要。學術期刊在對自身進行改革,在努力數字化出版的同時,也要注重對自身整體品牌形象的維持與保護。首先,學術期刊應該形成獨特、清晰的標識,可置于文獻每頁的頁眉處,讓讀者不論是在紙質媒介還是電子讀物上都能容易識別。現在國內大多數期刊已經將其期刊的名稱印刷在期刊頁眉處。其次,應該創新學術期刊的整體形象設計,簡單明了、行之有效地與同類型的學術期刊進行區別,特別是要加上彩色徽標。再次,還應當效仿西方發達國家的電子版本學術論文,將期刊的特色封面形象以及收錄該文獻的期刊目錄置于論文題目的右側,使讀者在閱讀單篇論文的同時,注意到收錄文獻的學術期刊以及該學術期刊收錄的其他論文,從而使傳統期刊長期形成并積淀的整體品牌形象得以維持和提升,無形資產得以保存。總之,對于學術期刊整體品牌形象的維持和創新,有助于與相同類型的期刊形成差異,有利于學術期刊適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有效促進學術期刊的創新與發展。

4. 注重DOI 技術等的應用。DOI技術是指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是云計算背景下最佳的數據樣本存儲和應用技術。它是一套識別數字資源的機制,涵括的對象有視頻、報告或書籍等。簡單來說,DOI技術給每一篇電子文獻都建立一個特殊的編號,方便對學術文獻的查找和分類。DOI技術以其唯一性、持久性、兼容性、互操作性以及動態更新等特點更好地適應了電子期刊數據庫的建設和擴大。西方國家的數字文獻生產商較早采用唯一標識符來標識其出版的電子文獻,并形成了很多應用在不同環境下的標識符方案。美國出版協會在DOI技術的建立和應用上比較成熟。它主要是針對因特網環境下如何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的保護和管理而產生的。相比之下,目前我國對于DOI技術的使用才處于初試階段,基本都是些自定義的唯一標識符方案,還沒有成熟統一的標識符解析系統。①然而面對我國勢不可擋的學術期刊數字化出版的趨勢,在未來學術期刊電子化發展的階段,應該加強對DOI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實現學術資源與網絡數據庫的永久性鏈接,為學術期刊的電子化發展奠定技術基礎。越來越多的學術期刊正在這方面都進行嘗試,通過DOI技術進行網上優先出版。

5. 借鑒國外學術期刊發展的經驗。我國學術期刊的改革與發展,應當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學術期刊的辦刊經驗。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創辦學術期刊的歷史比較悠久,其發表論文的質量和數量都是目前國內多數學術期刊難以比擬的,也正因為如此,發達國家學術期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一些歷史悠久的西方學術期刊結合數字化時代的特征,改革創新了學術期刊的發展模式。例如英國《自然》期刊,已實現集團化的經營模式,其面向中國的線上出版物在2007年就已完成建設,進行線上運營。美國的《科學》期刊,其辦刊的資金來源是相當廣泛的,主要由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會員費用、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以及廣告費三部分構成,基本實現了經費來源自主。對于發達國家學術期刊的歷史經驗,我們應該學習的不僅僅是其經營的模式、管理方式、編輯出版形式,更要學習其與時俱進、及時改變出版形式,注重創新的精神。

面對目前我國學術期刊發展的困境,許多學術期刊也進行了對期刊發展方式改革的探索,相關管理部門也對學術期刊的發展大方向做出了調整與規劃。我們應該充分肯定目前我國學術期刊做出的相關改革,并在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調整發展戰略,促進學術期刊的良性發展。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政府的期刊管理方式、傳統的學術論文質量認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學術期刊傳統發行與出版方式;政府對于學術期刊的扶持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弱化了學術期刊在互聯網技術下的革新意識; 編輯同仁對于傳統印刷學術期刊的難以割舍情感在某種程度上雖然可以延緩紙質學術期刊的消亡時間,而終不能變更其衰弱的趨勢。我們目前面臨的是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網絡大環境,在這樣的特殊情勢下,我國對學術論文成果的認定方式也注定要適應新情況,要從單一認定傳統紙質學術論文逐步發展到對于某些線上論文的認可。浙江大學首開先例,對在《浙江大學學報》發表的論文采取紙質和在線雙重學術成果認定形式,在學術界獲得了廣泛的好評。目前,一大批學術單位也開始改變其學術成果的認定方式,以適應學術期刊數字化發展的內在要求,例如對于學術成果認定不再需要紙質期刊核查,只要在知網等數據庫里可以查到就行,這自然又引起賦予數據庫以巨大責任的問題。

學術期刊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是因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所引起,其本質和核心還是學術期刊發展未能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學術期刊陷入發展困境的最大原因仍在自身,應該認真學習發達國家學術期刊變革中的經驗,并與我國學術期刊的特點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學術期刊國情的數字化發展道路。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相關推薦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荣成市| 隆林| 罗城| 公安县| 蒙城县| 卢龙县| 措美县| 南漳县| 泽州县| 腾冲县| 当涂县| 和田市| 建阳市| 馆陶县| 石狮市| 错那县| 时尚| 唐河县| 富川| 石台县| 玉山县| 洱源县| 扎赉特旗| 宜良县| 玛纳斯县| 厦门市| 扶绥县| 永泰县| 来安县| 建始县| 临高县| 成都市| 类乌齐县| 三都| 临西县| 方山县| 凉城县| 抚顺县| 温泉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