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立足各地發展環境條件和國家區域戰略定位,河南在均衡發展和首位度戰略兩種區域發展模式之外逐漸找到和深化了協調發展之路,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出對我國中西部同類地區立足實際,努力走出適合自己的區域發展道路的幾點有益啟示。
關鍵詞:區域協調;歷程;成就;啟示;河南
縱觀國內外區域發展,各地經濟基礎和環境條件不同,走均衡發展道路可能會造成區域停滯發展;而首位度戰略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國家區域戰略支持,只憑借自身努力難以實現。這促使河南只能走共同發展,相互扶持,合理分工的協調發展之路。河南是中國的縮影,在全國具有典型性。全面總結河南區域協調發展的探索與演進脈絡,對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以及促進中西部同類地區的區域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河南區域協調發展的歷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大致經歷了摸索時期、萌芽時期、形成時期、全域時期和深化時期五個階段。與國家區域協調發展軌跡相比,河南的區域協調發展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和特殊性。但在這個過程中,河南始終緊跟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步伐,朝著不斷縮小區域差距的方向前進。
(一)摸索時期(1949―1978年)
這一時期,河南基本按照國家計劃實施以重點項目布局為主的發展路徑,重要城市和新興工業城市多散布在京廣、隴海鐵路線,形成區域發展中“十”字形非均衡架構,這對以后河南區域發展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為改變沿海地區工業過度集中畸形布局,開始向內陸布置重工業。河南憑借其重要的自然區位、優越的資源稟賦成為重點建設地區之一。為支援國家在河南的重點建設工程,1954年,制定了《河南省支援洛陽工業基本建設方案》,發出《關于動員全黨支援國家141項工業建設的指示》(后又增加15項,統稱國家156項重點項目)。其中,河南有9項重點項目入選。1957年,繼續貫徹執行中央“保證重點,適當收縮”的方針。鄭州、洛陽等地區也因此初步形成以能源、原材料為基礎的重工業基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先天優勢,奠定了河南生產力布局和區域發展的基本格局。
區域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走過一些彎路。“二五”期間,除繼續完成“一五”時期安排的續建項目外,受全國“大躍進”的影響,基建規模過快,河南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失調。隨后三年調整時期和十年“文革”時期,區域發展困難重重,基本停滯不前。此間,伴隨全國范圍內展開的“三線建設”高潮,大批沿海工業企業內遷,南陽等欠發達地區迎來短暫的發展機遇。
(二)萌芽時期(1979―1990年)
這一時期,河南產生了發揮城市的中心作用,促進橫向經濟聯合進而形成經濟技術協作區的區域協調發展思想萌芽。
改革開放后,計劃經濟開始轉向市場經濟,資源要素在各區域之間的流動也由縱向的調撥轉為以需求和效率為導向的橫向直接流動。河南區域經濟進入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1983年,開始調整行政區劃,推行市帶縣體制。1984年,省第四次黨代會提出城市綜合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城市的中心作用;建立多層次的經濟聯合,沖破地區、城鄉分割的狀態。1985年,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指出城市必須實行開放政策,放手發展多層次的橫向聯系;同時加強城鄉結合,支援農村,促進城鄉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共同繁榮與發展。“六五”期間,市場經濟規律開始在河南區域經濟中發揮作用,工農及輕重工業之間的比例關系趨于合理。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河南區域發展戰略和經濟體制處在由舊模式向新模式轉變的關鍵時期。為此,“七五”計劃要求圍繞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國家的重要基地建設,形成一級經濟技術協作區;以中心城市為依托、以企業經濟聯合為核心,形成二級經濟技術協作區;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共性和特殊性,以歷史形成的區域聯系為基礎,建立省際毗鄰經濟技術協作區,河南的區域協調思想由此萌發。
(三)形成時期(1991―1997年)
這一時期,河南把中心城市帶動和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作為統領區域發展全局的兩大戰略決策,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概念得到明確。
20世紀90年代以來,河南對外開放邁出較大步伐,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八五”、“九五”提出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設想以及進一步統一規劃中原城市群的重大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城鎮體系和生態環境建設。1996年,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要求加快中原城市群的發展步伐,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在河南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河南清醒地認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原崛起,重點、難點都集中在縣域經濟。為此,省委五屆五次全會決定對鞏義等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18位的縣(市)進行特別試點,擴大縣的審批權,拉開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帷幕。此后又提出一手抓綜合改革試點縣(市),一手抓貧困縣的“兩頭抓,帶中間”的區域發展思路,積極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四)全域時期(1998―2005年)
這一時期,河南正式提出“中原城市群”戰略,通過并出臺《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開啟了全域層面的區域協調發展之路。
“十五”期間,根據發展實際,將平頂山和許昌兩市納入中原城市群的框架,并借助推進全省小康社會建設的時機,加強與漯河和濟源兩市的聯系,旨在確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區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空間輪廓。2003年,提出“中原城市群”戰略,要求完善建設城際軌道交通。2005年,制定《中原城市群總體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大“十”字形核心區,區域內任意兩座城市間2小時內通達的經濟圈的發展目標。中原城市群在河南區域發展戰略的主導地位得到明確。 面對河南區域經濟差距過大的現實,省委七屆五次全會制定《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將18個省轄市劃分為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黃淮四大經濟區,并對其發展提出明確目標。中原城市群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豫北由安陽、鶴壁、濮陽三市組成;豫西豫西南包括三門峽和南陽,黃淮包括駐馬店、商丘、周口和信陽。這一積極探索對后來中原經濟區建設奠定了基礎。
(五)深化時期(2006―至今)
這一時期,河南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的關鍵時期。各經濟區之間、經濟區內部和城鄉之間的融合發展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環節。
在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時提出,豫北要促進安陽、鶴壁、濮陽聯動發展,凸顯在晉冀魯豫毗鄰地區的優勢,成為中原經濟區與環渤海經濟圈銜接聯系的前沿;豫西的三門峽融入“鄭洛三工業走廊”,成為重要經濟區核心增長板塊的緊密外緣,強化洛陽、三門峽、濟源、焦作協同發展;南陽融入黃淮四市一體化發展,增強在豫皖鄂陜毗鄰地區和淮海經濟協作區中的影響力;最終構建放射狀、網絡化、板塊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河南經濟區之間協調發展的思路日益深化。
先后實施針對性的次區域發展戰略和相應細化、差別化的政策,區域協調深度進一步拓展。省第九次黨代會指出促進中原城市群的融合發展,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板塊。這表明“中原城市群”戰略已經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2007年,《關于加快黃淮四市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提出把黃淮四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農業基地和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加工制造業基地,補長河南區域協調發展的“短腿”。2011年,出臺《關于支持南陽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南陽建設河南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豫鄂陜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推動南陽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2013年,《河南省深化省直管縣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提出對鞏義等10個縣(市)全面實行由省直接管理的體制,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2014年,國家批復《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標志三門峽在擴大對外區域影響、區域性金融流通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這些都是河南立足服從與服務于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和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雙重要求所做出的重大決策。
貫徹一系列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城鄉一體化取得突破性成果。2006年,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推進城鄉一體化要以縮小城鄉差距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為目標,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同時,確定對鶴壁等7市開展城鄉一體化試點。2007年,為推動城鄉一體化試點的健康發展,又出臺《關于2007年城鄉一體化試點重點改革工作的意見》,要求試點市全面推進戶籍登記制度改革等重點工作,組織實施部分試點市開展專項改革試點。這些為全省推進城鄉一體化所做的探索,為統籌河南城鄉協調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
二、河南區域協調發展的成就
進入新世紀,河南持續把重點發展中原城市群作為引領區域發展的基本途徑,把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作為中原崛起的基石支撐,并將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主線貫徹到區域經濟發展的每個環節;區域發展呈現出良性互動、生機勃發的局面。
(一)區域競相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隨著河南將協調視為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改變偏重區域發展,忽視區域協調的做法,充分認識當前區域協調發展的緊迫性、重要性,及時地進行了職能轉變,四大經濟區發展逐漸趨于協調。2003―2013年,中原城市群GDP由15077.2億元增加到18961.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23.2%,占全省比重由55.4%上升至58.0%。豫北GDP由2687.2億元增加到3 436.3億元,年平均增長率24.9%。黃淮GDP由5 016.1億元增加到6452.1億元,年平均增長率25.5%;GDP所占比重僅次于中原城市群。豫西豫西南GDP由2754.7億元增加到3703.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34.4%;GDP所占比重高于豫北。支撐區域內生發展的財政經濟規模和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服務設施也實現穩步增長(見表1)。但也應該看到,雖然對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發展戰略定位做出部署,但相關規劃過于宏觀,缺乏現實操作性。建立在行政協議基礎上的協調機制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制度作保障,導致有利于區域協調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無法形成,難以打破部門和地方政府阻礙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束縛,以及約束跨地區經濟合作的違約行為,造成中原城市群發育程度不足,缺乏對資源要素的集聚力和區域的帶動力。
(二)縣域經濟活力達到新高度
河南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先后出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措施,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進入提質增速的新階段。2003年,28個縣(市)的人均GDP超過10000元,高出全省人均水平的35%左右;48個縣(市)人均GDP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1個縣(市)的人均GDP超過5000元。到2013年,21個縣(市)的人均GDP超過50000元,高出全省人均水平的50%左右;44個縣(市)人均GDP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6個縣(市)的人均GDP超過30000元,占全省縣(市)的近一半(見表2)。同時,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的縣域經濟普遍好于黃淮四市也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因為在許多涉及地區發展的政策中,河南把中原城市群、豫北作為優先發展地區,長期以來加大了縣(市)間的差距。而且,隨著政策面臨收益遞減規律的約束,政策的因素逐步減弱,市場配置的力量逐漸增強,中原城市群、豫北最初憑借非均衡路徑的政策導向,縣域經濟率先走向了市場主導下的優化配置路徑,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市場發育滯后地區發展的難度。
(三)城鄉居民收入同步持續增長
近年來,河南十分重視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關系進入以城帶鄉、城鄉協調發展的新階段。對城市,選擇具備條件的縣(市)作為城鄉一體化的試點區。對農村,執行“少取、多予、放活”等方針,落實一系列如取消農業稅,實行對農業“四項補貼”、“四項基本保障”等優惠政策。2003―2013年,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黃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2.8%、12.8%、13.1%、13.7%,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4.9%、14.5%、15.3%、14.3%。此外,四大經濟區人均GDP也實現穩步增長(圖1)。這主要得益于國家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導向以及河南人力、財力的不斷增強,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打破以往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和徘徊的態勢,農民收入結構也相應發生積極變化,家庭經營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四)區域差距維系合理區間
雖然在一定時期內,區域經濟的不平衡是客觀規律,但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必須要適度可控。2003―2013年,全省基尼系數的總體趨勢略帶波動緩慢上升;2004―2007年,雖然出現一定幅度上升,但仍維持較低水平,近三年一直維持在合理的區間。區域整體經濟空間差異處于相對平均狀態,處在可接受的地區差距范圍內(見圖2)。這是由于,河南充分發揮城市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進行了比較合理的區域分工,并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重視大城市對中小城市的引導作用與帶動作用;重視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完善交通網絡,公路網的通達深度、通暢程度明顯提高,增強了全省區域之間的聯系和互動。
三、河南區域協調發展的啟示
河南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其他同類地區并不能簡單地照搬,必須立足當地實際正視問題,積極借鑒有益經驗,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區域協調發展之路。
(一)確定模式,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
中心城市不僅是主導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引擎,而且在國內區域之間的競爭中也處于主體地位。中心城市不僅能夠形成產業的聚集效應推動工業化,更重要的是能夠轉移農村大量的富余勞動力,帶動農村經濟的繁榮,從根本上改變一些地區的落后面貌。中心城市帶動其實是發揮增長極模式的一體化的空間調整機制來協調區域內部的差距,增加彼此溢出效應。實踐表明: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將有限的財政資金重點投放到核心區域,尤其是大都市圈以及中心城市組成的城市群,會對區域發展產生明顯的引導作用和帶動作用,成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奠定支撐,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是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單元,是整個區域發展的重要經濟基礎,對區域協調發展的貢獻不可替代。這主要是由縣域本身規模適中,經濟社會功能較為健全的特性所決定的。中西部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不是中心城市而是縣域經濟。為此,實施縣域經濟發展突破戰略,推進特別試點,擴大縣在經濟發展中的審批權,強縣擴權,享有地級市的經濟管理權限和社會管理權限,全面實行由省直接管理體制等一系列改革,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已經成為加快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三)立足基礎,科學合理劃分經濟區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前提是依據自然基礎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合理劃分經濟區,進而形成建立在各自優勢基礎上的分工協作,并為實現各自優勢進行合作的發展合力。早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歐美國家就以區位論為理論依據,強調經濟區劃的作用。科學劃分經濟區會促使社會勞動地域合理分工,實現各地區與城市間聯系的暢通快捷,重大基礎設施的共享以及基礎產業和重大項目的優化布局,避免各經濟區內部重復建設,增強區域的綜合實力,這也是當前我國中西部地區在區域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四)正視差距,注重次區域及城鄉協調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不僅是各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也是區域內部和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我國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差距并不是區域之間,而是區域內部和城鄉之間的差距”J。因此,一方面實施次級區域規劃,注重次級區域在經濟區發展中的戰略支點作用;縮小政策單元,提高區域政策精準性,針對不同類型區域建立相應的區域政策體系。一方面強調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建立整合城鄉要素資源的協調機制,形成大中小城市與城鎮的協同發展格局。
(五)加強聯系,建立省際邊界區合作機制
省際邊界區是計劃經濟政府投資的邊緣區,也是市場經濟外商投資的邊緣區,這造成邊界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協調發展面臨諸多困難。三門峽的跨區域合作發展模式值得借鑒,黃河金三角既維持了行政區劃的現狀,又取得了平等共贏的合作成效。這說明區域橫向聯合而非通過行政區劃的調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決行政區經濟的內耗問題。因此,在行政區劃沒有廣泛科學論證,缺乏成本效益權衡分析之前,建立省際邊界區合作機制為調適區域發展和行政區劃關系,樹立了區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維,改變了過去把行政區劃改革當作是解決區域發展矛盾的做法。
四、展望
隨著國際經濟增長乏力,國際貿易恢復緩慢和我國區域經濟出現從集聚到擴散的新變化,我國開始形成以國家級經濟帶建設為重點的區域發展新思路,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區域發展的戰略支撐點。河南正在抓住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用交通帶動物流,發揮鄭州航空港和鄭歐班列的引領作用;用物流帶動城市,發展鄭州、洛陽等中心城市,提高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段的支撐力;用城市帶動整個河南經濟,增強區域協調與內部聯系;以求積極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戰略支點,從中原腹地走向中亞、走向歐洲,在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