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促進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已成共識,本文從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機制與機理出發,研究表明長沙市兩大產業融合潛力巨大,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品牌效應,市場空間也正不斷拓展,但存在資源分散、產業化程度低、旅游產品與文化脫節的問題,研究認為促進兩大產業的融合應立足長沙實際,通過整合文化資源,提煉文化旅游品牌,挖掘旅游產品文化內涵、融合現代科技等路徑來促進兩者進一步融合,實現長沙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關鍵詞:長沙;文化;旅游;產業融合。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強調要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信息、物流、建筑等產業融合發展,發揮旅游對文化消費的促進作用。產業間的融合發展可以在產業間產生疊加效應,實現互利共贏。長沙是一座擁有5000 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自古人文薈萃,又有“革命搖籃”美譽,富有湖湘區域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進一步發掘與整理文化資源的內在價值,促進文化、旅游兩大產業的聯姻,是釋放文化旅游業潛力與活力的關鍵,是實現長沙“旅游強市”
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柱。
旅游、文化產業的融合機制。
文化旅游與文化產業相互依存。
從文化與旅游資源的關系來看,文化孕育著各類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與鑒賞需要進行文化的解讀。人文旅游資源屬于文化的范疇,許多文化產物都是人文旅游資源,不少文化資源只要略加開發就可成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這是一種特殊的、可利用的資源,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和依托。自然旅游資源雖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屬性和歷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需要從文化層面來鑒賞,需要用文化科學知識來解讀,而且要將自然山水轉化為旅游產品必須通過旅游開發這一文化手段來實現,因此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質屬性。同時,旅游又為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提供了平臺,為文化資源的開發提供了載體,也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旅游因為文化的滲透而變得豐富多彩,富有品位;文化因為旅游的開發而變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共生互融。
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是密不可分的。
在當代旅游業中,任何一項旅游經濟活動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方式進行的,旅游經濟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如生產、流通、交換、決策、管理等都或多或少地蘊涵著各種文化因素,尤其是旅游產品的生產與消費更是牢牢地建立在文化基礎之上。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沒有文化的旅游就沒有魅力,而沒有旅游的文化就會缺少活力。旅游的優勢體現在市場,而文化的優勢則體現在內涵。站在旅游的角度來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價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個巨大市場。由此可見,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榮的。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互促共進。
一方面,文化對旅游具有促進作用。文化通過輻射效應與滲透效應,可以提升旅游資源的品味,增強旅游的精神文化內涵,賦予旅游產品差異性,使旅游變得豐富多彩,給旅游者帶來較高的審美體驗,為旅游地注入新的活力。如韓劇在國內的持續熱播帶來了韓國旅游、時裝、美容、美食的迅速升溫等,形成了所謂“韓流”。對文化的有效利用還可推動旅游產業的優化升級,提升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旅游也能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旅游通過引致效應為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提供了平臺,為文化資源的開發提供載體,有利于挖掘和優化文化資源,實現文化產業的市場化和規模化,促進文化“保護—開發—再保護”的良性循環,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與保存。此外,旅游與文化的有機結合還可以豐富文化的內涵,提升文化的價值,使文化煥發出獨特的地域魅力。在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互動中,有效地將文化與經濟結合起來,有利于豐富文化的內涵,提高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附加值,實現經濟利益的“雙贏”。
長沙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現狀。
歷史文化旅游底蘊深厚、潛力巨大。
長沙市有文字可考的歷史3000 多年。自戰國以來,長沙就成為我國南方地區的區域性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目前擁有歷史文化旅游區近百處,其中4A 級旅游區8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 處,國家級森林公園2 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 處。
1982 年國務院將其公布為首批24 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數量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旅游開發價值巨大的歷史文化資源。其中具有國際水準的特色文化資源有“六大塊”,分別是:銅官窯遺址、漢代長沙國土陵墓群、明代長沙吉王陵墓群、長沙馬土堆漢墓、長沙公館群及“長沙會戰”遺址群。自19 世紀以來的一百年中,長沙更是走在歷史前列。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以譚嗣同等為代表的維新主義學派,以黃興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和以毛澤東、何叔衡、任弼時、蔡和森、向警予等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經在中國歷史上叱咤風云、家喻戶曉,共同為長沙贏得了“楚漢名城、屈賈之鄉、偉人故里、革命圣地”的歷史文化旅游品牌。
休閑文化、快樂文化品牌初具規模。
長沙市旅游業經過30 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均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曾經公布的一項全國城市綜合實力研究報告的排名中,長沙的綜合實力與文化實力分別居第35 位和第25位,處于中下游水平,而休閑娛樂類排名卻摘得第一名。
酒吧歌廳文化及演藝文化,已成為全國的知名品牌。雖然身居中部,長沙市體閑娛樂旅游文化產業發展一直超前于其他省市,尤以歌廳休閑文化產品久負盛名。目前全市有演藝吧、茶吧、特色吧、體閑屋、酒吧、電游等娛樂場所2293 家,大型綜藝演出劇院16 家,歌廳1680 多家,逾千家KTV、卡拉OK 廳和保健中心,公共體育場館386 個,網吧1500 多家,電影經營單位476家以及33 家綜合娛樂服務中心,形成了多門類、多層次、多形式、多投資主體的休閑文化娛樂市場。
長沙洗浴休閑業發展迅速,新型洗浴消費異軍突起,成為眼下時尚流行的消費方式,目前有近萬家各類洗浴休閑企業,其中投資裝修千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20 余家。因此外界贊稱長沙為“足都”。其他產品也星羅棋布,擁有10 余個高爾夫俱樂部,有白然鄉村旅游資源單體448 處,人文類鄉村旅游資源單體640 處,社會類鄉村旅游資源117 處,有農家樂1289 家,形成了點片相連的鄉村旅游產業群———長沙打造“中國休閑之都”的構想。
文化旅游產品市場空間有所拓展。
目前,長沙文化旅游市場屬于溫熱型旅游市場,長沙市旅游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12 年長沙共接待國內外游客9555 萬余人次,同比增長18.14%;實現旅游總收入950 億元,同比增長21.31%,相當全市GDP 的10.2%,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第7 位,連續兩年長沙星級賓館入住率全國第一。
從目前的態勢和有關部門統計資料看,長沙旅游市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并且游客有由核心旅游景區向新旅游景區擴散的趨勢,這給長沙市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從長沙市海外文化旅游市場來看,長沙市已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旅游業務聯系,來長沙的國際游客已經達到近3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東南亞、港澳臺是最大的客源市場。旅游創匯年均遞增10%以上。從國內文化旅游市場來看,長沙市國內旅游占文化旅游市場的主導地位,今后仍是長沙旅游發展的重點。目前,接待國內游客數量和收入年均遞增20%以上。
長沙市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的瓶頸與困難。
資源分散,整合乏力。
由于文化旅游資源管理體制的原因,目前長沙市的文化旅游資源在管理上處于分散狀態,由包括文化、文物、旅游、園林、宗教等多個部門管理,且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域管理。管理部門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建立起各自獨立的文化旅游經營運作體系。
如娛樂休閑場所對口文化部門,博物館和文物保護組織對口文物部門,宗教廟宇對口宗教部門、公園對口園林部門管理、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對口林業部門、水利風景區對口水利部門、部分風景區對口旅游部門等,發展模式和增長方式主要依靠傳統的“門票經濟”,無法進行適當的整合,文化與旅游未能彼此滲透融入,難以形成規模大、實力強的文化旅游產業集團,難以形成文化旅游品牌,更談不上產業集群發展態勢,既做不大,也做不強,經濟和社會效益均受到影響。
文化資源產業化程度不高。
長期以來,我們把文化看做事業,而非產業,受此影響,文化產業發展到今天,文化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停滯在計劃經濟時代,沒有真正跨入產業化時代,豐富多彩的湖湘文化瑰寶尚待挖掘,并進行現代產業化經營,迄今長沙市也還鮮有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知名文化產品和品牌。
文化資源管理體制仍然保持著相對缺乏活力的事業單位體制,即便不少文化類事業單位近年來改制為企業,但往往“換湯沒有換藥”,管理的核心體制沒有真正改過來,難以真正脫離政府,實現徹底市場化運作經營。其次,長沙擁有諸多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除湘繡、瀏陽花炮等少數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進行產業開發,產生了巨大效益和形成了全國的知名名牌外,許多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依舊默默無聞地躺在“保護”名單里,如長沙彈詞、評書、望城剪紙、瀏陽皮影等等,因產業化步伐滯后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甚至將來白白將文化寶藏拱手讓給各地文化淘金者。
旅游產品與文化內涵脫節。
現有的文化旅游產品中,往往有旅游,沒文化,旅游與文化“兩張皮”,文化與旅游被勉強捆綁在一起,造成“強扭的瓜不甜”,相互間失去了血肉聯系,自然無法形成文化與旅游的互促互動,旅游產品開發片面強調旅游,對文化產品的內在文化價值沒有深入挖掘,同質化問題突出,旅游產品缺乏將傳統文化精華以游客喜聞樂見的現代表達方式呈現出來的嶄新創意,無法讓游客體驗和感受深厚的湖湘傳統文化,是造成“有景無文”、“有文無景”現象的主要根源。
走訪長沙市場上出售的本地工藝品,多為湘繡、竹雕、紅瓷、銀制品等等,這些工藝品上體現的湖湘民族傳統文化太少。因此,雖然目前長沙的旅游收入呈逐年增長趨勢,但是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存在著重開發、輕創新的問題,以文化旅游產品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尚待增強。
長沙市旅游、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選擇整合文化資源,加強文化旅游產品建設規劃。
產業融合發展是巨大的系統工程,當前,長沙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各異,融合的基礎、環境、條件也不均衡,只有首先在文化和旅游產業的體制、機制改革有所創新,實現兩大產業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上實現對接,產業的融合才能成為可能。
按照長沙市“文化強市、旅游大市”的發展思路,有關部門首先要加快制定“長沙市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規劃的核心是在長沙文化脈絡特點的基礎上卻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方向和主題格調,并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圍繞主題整合、組織文化資源,并把這種主題理念和文化創意貫徹到旅游產品的開發設計中,不斷豐富文化內涵甚至進行創造性地升級改造,其次,要健全促進兩大產業融合的產業政策和區域性法規,有計劃、有組織、分步驟實施文化、旅游產業的融合工程;第三,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以管理促服務,切實處理好產業融合發展中的具體問題,推進相關部門由辦向管、由直接微觀管理向間接宏觀調控轉變。
提煉文化旅游產業品牌,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示產業集群。
借鑒發達國家文化旅游的先進經驗,結合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的客觀規律,根據自身的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示范區是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
根據長沙市《長沙市文化旅游區規劃建設方案》,建設五大文化旅游區,即馬王堆文化旅游區、銅官窯文化旅游區、天心閣文化旅游區、溈山大佛文化旅游區和花明樓生態文化旅游區,涉及天心區、芙蓉區、開福區、望城區、岳麓區以及寧鄉縣等地,主要包括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遺址、銅官窯遺址、天心閣、湖南第一師范、密印寺、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等10 多個旅游景區(點),銅官鎮、靖港鎮、喬口鎮、溈山鎮、花明樓鎮等城鎮。
作為各具特色的五大板塊,其中馬王堆文化旅游區以名揚天下的馬王堆遺址為核心,文化價值深厚,其神秘性、唯一性、不可復制性又具有巨大的市場號召力,著力開發古遺址、古墓葬文化、考古文化為核心的旅游產品;銅官窯是長沙最具唐文化特色的重點區域,以“大唐陶都”為整體形象定位,將銅官窯文化旅游古鎮、彩陶溪特色文化名村、銅官窯遺址公園整體打造成銅官窯文化旅游區,重點建設銅官窯國家遺址公園和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天心閣文化旅游區突出古城特色,深入挖掘長沙歷史文化名人、歷史事件,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音樂、彈詞、歌舞、戲劇、曲藝等表演藝術;溈山大佛文化旅游區地處寧鄉西部,自然風光秀麗,人文底蘊深厚,擁有“密印禪寺萬佛之奇”、“千佛溶洞造化之奇”、“四羊方尊國寶之奇”等奇妙景觀,應深入挖掘寧鄉風情文化、佛教文化,開發峽谷漂流、民俗風情體驗、康體養生和鄉村旅游等主打產品;花明樓生態文化旅游區則突出“革命圣地”、“領袖故居”等紅色文化,應以紅色旅游、山地旅游和市郊休閑為主打產品。
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旅游產業品位。
長沙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要在凸出湘楚文化資源特色和地域文化精神的基礎上,對長沙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概況、發掘、升華并最凝聚成長沙特色的個性化精神,大幅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以此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文化特色及經濟附加值。旅游產品要體現出強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獨創性,充分表現自身特有的特色、亮點和優勢,把握文化內涵并經由旅游產品外顯,并將新穎的創意恰到好處地融入旅游產品,從而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
長沙應抓住當前良好的戰略機遇期,在長沙乃至整個長株潭城市圈中規劃好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基地。例如,依托楚文化底蘊,在長沙舉辦國際湖湘文化旅游節,將湖湘建筑、服飾、醫藥、軍事、青銅、體育、飲食文化等全面開發,形成湖湘文化旅游的重要產業基地;依托湖南衛視和金鷹藝術節,在長沙舉辦國際音樂節,讓長沙成為國際音樂交流合作的中部樞紐??傊?,融合發展長沙文化旅游產業,必須用長沙乃至湖南文化提升長沙旅游產品文化內涵,增強文化旅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借力現代科技,為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提供新動力。
文化的表現需要創意,創意的實現需要科技,以科技支撐文化發展的趨勢是文化創意及其內涵的技術化呈現,為傳統長沙文化注入創新元素,為長沙特色文化注入生機與活力,必將大力推動傳統文化旅游產品的轉型升級、新型文化業態的培育。
首先,要加強長沙地方特色文化的信息化保護和開發,按照文化分類和自身特點建立長沙地方文化信息資源庫,借助現代化的信息多媒體等技術進行本地特色文化的數字化記錄、保存和傳播。例如,對瀏陽皮影、望城剪紙這類難以進入市場但適合保存在博物館里的傳統手工制作的民間藝術品,對其傳統工藝及表現手法、技術,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記錄和保存,實現保護并方便傳播的目的。其次,要認真推進文化旅游產品與科技相融合,用現代科技推動長沙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利用現代科技,對上市的長沙文化旅游產品進行科技化改造升級,讓這些文化旅游產品的藝術特色和文化氣息更濃,生動感、表現力及觀賞性更強。
參考文獻。
[1] 宋子千,旅游業應增強產業融合的主動性[J],旅游學刊,2011,26(4)。
[2] 王兆峰,湘西鳳凰縣民族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商業模式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2)。
[3] 張輝、黃雪瑩,旅游產業融合的幾個基本論斷[J],旅游學刊,2011,26(4)。
[4] 麻學鋒、張世兵、龍茂興,旅游產業融合路徑分析[J],經濟地理,2010,30(4)。
[5] 李萌,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學理探討[N],中國旅游報,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