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作為學齡前兒童情緒障礙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焦慮是一種以生理性緊張的軀體癥狀和對未來的憂慮為主要特征的負面情緒狀態。其中包含兩種主要的焦慮類型: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以往的研究中表明,學前時期的焦慮情緒影響著兒童在未來生活中的社會能力、人際關系、心理健康以及學習適應能力的健康發展。本文將學齡前兒童的焦慮情緒作為主要研究課題,探討了焦慮產生的類型、主要原因等,并為緩解兒童焦慮情緒提出了一定的指導性措施和建議。
二、學齡前兒童焦慮的產生
(一)焦慮的主要類型
在嬰幼兒78個月大的時候會對陌生人產生一種謹慎的反應,或稱之為陌生人焦慮,這與微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例如,當孩子面對陌生人的微笑或其他親密舉動時,孩子并不會對其做出相同的微笑反應,而是可能會轉身離開、嗚咽,并爬向自己的母親。這種陌生人焦慮主要在形成特殊的情感依戀之后產生。外國學者的研究表明:嬰幼兒對陌生人的警惕性反應,在810個月大的時候達到了最高峰,直到第二年強度才開始逐漸下降。已經建立情感依戀的兒童,當他們與自己的母親或其他依戀對象分離時會顯得非常不適。例如,10個月大的兒童當看到自己的母親穿上外套、拿起錢包準備出去購物的時候很可能會哭,而當1歲多的兒童面對母親的外出甚至可能會跟隨母親到門口,抱怨和懇求不要將自己留在家里。這些均反應出了孩子的分離性焦慮。國外學者研究結果表明:分離性焦慮一般出現在68個月大的時候,并在1418個月的時候出現峰值,并且在整個嬰幼兒期會變得更加頻繁和強烈。然而,學齡兒童甚至是青少年,當他們與親人長期分離的時候仍可能會出現分離焦慮。
(二)焦慮產生的主要原因
1.進化理論觀點。進化理論者(鮑爾比1973年)認為,學齡前兒童面臨的許多情況有資格被識別成為危險的線索,如此頻繁的情況下產生的危險與整個人類的進化史產生關聯,以至于恐懼或者回避反應已成為一種生物編碼程序。學齡前兒童在一些情況下可以對恐懼進行編碼,一旦他們可以從不熟悉的時間和對象中辨認出熟悉的時間和對象,那么那些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裝置和奇怪的情境就會與之前熟悉的事物相分離。與此進化觀點相一致的研究發現,嬰幼兒在陌生的實驗室情境下的分離或與陌生人的接觸要比在家中表現出更多的恐俱反應,這大概是因為在陌生的實驗室中由于識別出了更多的陌生裝置導致嬰幼兒遇到陌生人時的憂慮感放大,或者是在實驗室里的孩子不得不忍受強迫性分離。
2.認知發展理論觀點。認知發展理論觀點認為,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是嬰幼兒知覺和認知發展的自然產物。卡根(1972年)提出610個月大的孩子會在頭腦中開發出一套穩定的認知方案,即區分出哪些面孔是自己熟悉的(同伴或家人),哪些面孔是自己不熟悉的。當一個陌生的面孔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時,嬰幼兒發現與照顧者的不相符,這似乎攪亂了孩子的認知系統,使他們變得不安,因為他們無法解釋這是誰或者自己所熟悉的照看者變成了什么。卡根還提出710個月大的孩子不會抗議絕大多數發生在家里的分離,這是因為他們腦中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想法,即照看者應該是去了客廳或者其他自己熟悉的區域,如廚房等。但如果照看者違反了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地方這套認知方案,提起公文包走出家門的時候,嬰幼兒由于不能很快地解釋出照看者的下落而會感到大驚小怪甚至是恐俱焦慮。例如,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一開始能夠靜悄悄地玩耍,當他發現自己與母親分離后母親并不在他所認為的熟悉的地方時,很快就會變的非常沮喪。
三、學齡前兒童焦慮的負面影響
當兒童與親人分離深感不安而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時,他們會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體驗,甚至有的孩子會無根據地擔心親人離開自己而會發生危險,這將會導致意外的事故,會大禍臨頭使自己與親人失散,或自己被拐騙等消極情緒體驗,因此他們不愿意去幼兒園,即使勉強被送去,也會表現出哭鬧、掙扎等負面情緒反應,嚴重者會出現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癥狀(如嘔吐、腹痛等)。當兒童面對與自己不熟悉的人的接觸或談話時會感到緊張、害怕、局促不安,尤其是當接觸陌生人或在新環境時,會表現持久而過分的緊張不安、煩躁焦慮,并企圖回避。此類焦慮癥狀嚴重的孩子從小恐懼上幼兒園,年長者怕上學,怕見老師和同學等。若勉強到校也不愿與同學接觸,喜歡單獨一人站在墻角邊,會有社交和適應方面的困難。
四、減緩學齡前兒童焦慮情緒的建議
1.保持熟悉的同伴在身旁。事實上大多數6一12個月大的孩子,當他們坐在自己母親膝蓋上的時候,對陌生人的靠近并不是十分的警惕。然而如果坐在離母親非常遠的地方,當陌生人靠近的時候他們才會哭泣。所以,起初學齡前兒童接觸必要的陌生人的時候母親或其他主要照看者可以跟隨,或者有兒童自己熟悉的同伴一起接觸,等陌生感降低或者消失的時候再逐漸與孩子分離。也就是說在孩子進托兒所或幼兒園的前兒天中,父母可以陪同孩子在幼兒園中一起玩耍,隨著孩子與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師熟悉、親近起來之后,父母可以逐漸減少陪伴的時間,直到最后完全放手。
2.安排照看者或同伴與陌生人的積極接觸。當照看者對陌生人發出熱情的招呼,或者用積極的語調與嬰幼兒討論陌生人的時候,孩子會得到參考并得出結論即這個陌生人也許并不是那么可怕,父母似乎很喜歡他,這個人不是壞人等。
3.擴大孩子的接觸面。可以從小讓孩子習慣多人養育方式,不要讓孩子僅僅依賴一個養育者,讓孩子盡量多的接觸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讓孩子擁有多個一起玩的伙伴。培養孩子與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慣,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環境里的恐懼感。
4.培養孩子的合群能力。當有同伴到家中與自己玩耍時,父母應鼓勵兒童拿出自己的玩具與同伴分享,以培養孩子的合群和與人相處的能力。這樣當兒童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時,就能與其他小朋友融洽相處,減少或避免分離焦慮的發生。
5.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如果父母本身有焦慮傾向,就要認識到自己的個性弱點對兒童產生的不良影響。在家庭中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主要照看者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焦慮情緒,對孩子應表現的耐心和冷靜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