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計劃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一
這是一項搜集祖國錦繡河山圖片資料的語文實踐活動。目的在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興趣。這次實踐活動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收集信息的范圍。(搜集五岳、五大淡水湖的圖片、文字資料。)
2、提供收集的途徑,可以網上查找,也可以在報刊圖書中摘錄。
3、指導收集后的整理,可以自編手抄報或其他形式交流。
這是一次以誠信為主題、以講故事的形式開展的語文實踐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熏陶,同時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主題,關于誠信的故事。
2、搜集好資料以后,小組內先講故事。
3、小組內推薦一名優秀的在班級交流。
4、召開班級故事會。
這次語文實踐活動的目的是進行課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把語文學習與科學探究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觀察大自然,增長知識、并在這樣的活動中,提高語文能力。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確定活動方式,觀察大自然探究發現(某一種動物、植物或自然現象。)寫好觀察日記。
2、收集資料,比如關于仿生學的一些實例。
3、可以動手試驗,搞小發明等。
4、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掌握信息,適當調控指導。可以日常交流,召集組長匯報,適時小結。
這次語文實踐活動是本組課文學習后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開辟活動的空間,給足時間,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了解、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緬懷那些為消滅戰爭、保護和平而戰的英雄,激發學生從小憎惡戰爭,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感。通過課外閱讀、看電影電視、聽故事、參觀展覽等活動,了解更多的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的災難和英雄人物的事跡。
這次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培養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積累語言,同時受到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學生自己動手查找以生命為主題的詩歌。
2、小組內交流篩選材料。
3、背誦詩歌。
4、可以組織不同的形式,比如個人朗誦、集體朗誦、配樂朗誦等。
這次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著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并產生熱愛與向往之情。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請家在農村的同學講一講自己的家鄉有哪些值得自豪的景物、特產。上網查找有關鄉村生活的圖片資料,引導全班交流。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郊區的田野、果園去參觀。根據收集的資料開一個交流會。
本次實踐活動是對本單元的一個補充,目的是讓學生們從不同的領域去了解名人的故事,從中受到一些啟發,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這次語文實踐活動是對全冊的一個總結。讓孩子們對全書中出現的詩詞、成語、對聯、歇后語、名言警句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拓展,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鼓勵學生多讀、多背、多積累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二
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本課程是一項探求在自然常態教學條件下,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力求把這門課作為一像語文、數學一樣的課程要求去實施、去開發,使之常態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開拓一條有助于學校發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學期我構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模式。繼續開展并利用學校周邊有利環境進行課題開發,力求把實踐學習融入學生生活,體現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理念。
1、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每周一節課定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也可以把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
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揮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1)在活動的主題、項目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區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項目。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著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獲進行總結和反思。
2、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四年級上冊教學預案
第一課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對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有直觀的了解,初步學會提出問題,讓學生學會自己分組、民主地推選組長并進行合理的分工。
過程與方法:在積極參與本課程的活動中,體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要求的基本學習方式和活動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活動中產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體會到合作的樂趣。感受綜合實踐活動帶來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對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有直觀的了解,初步學會提出問題。
三、教學難點: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
四、活動準備:
1、開學第一周,組織學生觀察課程表,有什么發現?學生在觀察中發現:本學期有了一本新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提出心中的疑問,組成活動小組,調查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在學校中高年級學生及老師中進行開放式的調查與采訪(不限制任何條件),時間為一周,讓學生在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前先有對其有一定的了解。
2、教學課件
五、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圖片展示
(課件上展示各種活動的照片,配上優美的音樂。)
2、導入談話
同學們看了這些照片,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可以針對一幅照片來說說你的想法。
(讓學生充分的發言)
(二)、活動一:了解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
1、讓學生回顧前段時間的自由調查情況,初步體會綜合實踐活動課。
師:通過自己的調查與采訪,能說說你知道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嗎?可以舉一些例子來說。
(學生自由發言)
2、讀一讀,了解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
資料: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數學等以學習書本知識為主要內容的課程不同,它是要求大家圍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主動探究學習的實踐性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要求大家參加各種活動,如參觀、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創作等。在活動中綜合運用知識,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大家會發現,自己的探究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獲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調查,學會了科學研究的方法??綜合實踐活動為大家提供了展示聰明才智的大舞臺,在這門課中,每人都有機會露一手。
(學生閱讀資料,只要求大致了解即可)
3、教師語言引導,充分利用學生想參加各種活動的心理,去激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
(三)、活動二:說一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
引言: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最感興趣的問題。你們的這些問題也許就是我們綜合實踐活動課要研究的內容。
每組發一張記錄單:
第( )組 組長:( ) 記錄員: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三
元宵節又被稱為“燈節”,為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民族傳統節日,進而弘揚民族精神,秉承傳統節日,豐富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特制定了元宵節活動方案,讓學生在寒假里真正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節日。
為了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民族的傳統節日,進而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這次的元宵節活動,來樹民族文化之根,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養學生上網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調查訪問等綜合能力;
5.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協作精神;
6.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1.了解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的習俗
2.學生動手自己制作燈謎、元宵燈作品進行評比。
利用寒假由學生自主自愿地參加這次探究活動,并以合作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各階段的探究實踐活動。
第一階段:
了解“元宵節”
學生方面:提前布置學生,利用寒假,借助電腦,讓學生圍繞“元宵節”的主題,提出你想知道元宵節的哪些知識?可以上網收集資料,也可以問問社區的爺爺奶奶們。
教師方面:以班為單位,班主任為有興趣的學生提供有關春聯知識、燈謎知識和元宵燈制作方法的專題輔導講座,可以讓學生到電腦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并有計劃地組織大家對所查閱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從而培養學生上網搜集資料、處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階段:
1.學生就元宵節活動,以及掌握的元宵節知識,動手設計一份手抄報。
2.元宵節前學生動手自己制作燈謎、元宵燈作品,以備開學后進行評比
學生方面:
每個學生制作一個春聯或者燈謎;
開學后舉辦猜燈謎活動;
以班為單位,班主任(任課教師協助)準備好燈謎(也可使用學生準備好的燈謎),并到總務處領小獎品,讓學生猜謎底,猜對者發給小獎品。
3.活動結束后,每班交5篇有關過元宵節的小作文,進行評比。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四
在上級領導和教研室的指導下,圍繞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以《基礎教育改革綱要》關于 綜合實踐 的綜述,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 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的實施目標,繼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親歷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情感;激發研究科學的欲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4年級450字新學期計劃。
1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使他們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和處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3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成為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1、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
2、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及陶冶學生的親情意識。
3、形成從自己周邊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并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和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
5、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領導和表現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6、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自理的方法和研究、實驗實證的方法。
7、充分聽取學生方面有效可行的建議,靈活機動的開展活動。
8、能根據時間、環境等的變化來開展響應的活動。
通過開學來與各班級學生的交流,發現學生好動,而且較喜愛手工制作類,喜歡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展示自己的實力,工作計劃《4年級450字新學期計劃》。
活動一:廢品收集與利用十月份:
(一調查 計劃
1、學生根據各自興趣、習慣自由組合成小組。評選最能干的小組長。
2、組內進行市場調查。
3、觀察組長的能力,以便以后的活動開展。
4、組內制訂計劃,了解廢品回收與利用的知識。拜師學藝 老師、
家長、社區老人等。書報、網上等找資料(要求計劃有粗、細。可以組內設想。
(二動手做一做
老師根據需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小學四年級新學期計劃小學四年級新學期計劃。
每周組內小結。
進行階段性評比。
對價值性的問題要有原始資料存檔。
十一月份:
(一1中途評價
老師注意對活動方向作適當引導,對一些創舉性的給以特別關注。
2制作與整理。
加工整理成型。
(二特色活動:布置實踐活動成果展。
動手做做 比比。
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談一談自己有什么設想。
活動二:安全伴我行
20xx年12月20xx年1月份:
1.搜集整理交通事故的案例、為保證學生交通安全所施行的有關措施。
2.信息反饋,交流討論。
3.了解大人們對小學生交通安全問題的認識和看法。
4.了解我們生活中的交通現狀。
5.有關交通法規的學習和認識,和有關交通警示語等。
6.同學們對交通安全的認識
7.做好手抄報。
8.多種形式展現活動成果。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五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對學習充滿了好奇和興趣,他們都希望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向往更豐富的知識世界。兩年的集體生活,養成了他們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情感品質。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誠實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獨立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們的情感還不夠持久、穩定。 三年級的學生還具備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和能力。在勞動、科技課上,學生形成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他們熱愛大自然,向往大自然。
同時,三年級的學生開始主動關注自身的發展,希望能夠多體驗生活,具備了更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在三年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的。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教會的精神,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各級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結合本校的特色,加強學科間的整合,積極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力爭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我校的辦學特色。
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研究性學習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求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載體,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以非指定領域為拓展”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辟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
3、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班級要制訂好班級的活動計劃,鼓勵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活動,記好“成長記錄袋”,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教導處。
4、從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的教師要虛心請教各學科的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協同指導。
5、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地方特色資源結合起來,也要與學校課題的研究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1、親近與探索自然
自然維度的課程內容包括各學校結合周圍的自然環境狀況開展的對自然的體驗、欣賞、學習、探索與行動等一系列實踐活動。這些活動旨在使小學生發展探究的興趣,了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養成對自然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
2、體驗與融入社會
通過參觀、訪問、實際參與、探究等活動了解社會現象,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定位,體會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系,養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發展服務社會的能力。
3、認識與完善自我
通過暢想、感悟、交流、體驗、行動等活動,了解自己的能力、興趣、情緒、價值觀等個性品質,學習生活技能,養成自理、自律、自省的習慣。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書,并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教學可開展閱讀實踐,生活語文實踐的教學活動,結合英語學科開展英語表演等活動,結合數學學科開展生活中的數學調查研究,結合科學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結合信息技術課開展如何收集資料的研究。各種研究采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群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開展帶有學科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1)賞識活動: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賞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賞識自己、賞識別人、賞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賞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
2)學會關心: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會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通過設計系列化的實踐活動、校園文化活動體系。
3)主題教育:通過每月一個主題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九月份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十月份是我為家鄉喝彩,十一月份是爭做規范生,十二月份是爭做守法小公民。
4)體驗教育:讓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如參加社區活動,我的第一桶金,實踐小能手的評比等等。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人格臻于完善。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只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
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采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飼養、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結合學校的常規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秋游)進行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等。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鑒、互相滲透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如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結合實際工作的需要可以邀請縣內各界人士前來學校講座,如緬懷先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國情教育、消防教育等。
1、方案卡與評價表展示
2、舉行一次現場展示會,評選“先進小組”
3、項目作業展示
4、手工制作資料收集展示
5、撰寫總結論文反思心得并交流
九月份:
1、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2、傳統節日:教師節、中秋節
十月份:
1、學會關心活動
2、傳統節日:國慶節、重陽節
十一月份:
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開展綜合性學習
十二月份:
1、爭做合法小公民
2、各班綜合實踐活動成果整理(各類案例,論文及學生活動體驗文章)
3、編輯校優秀案例集,論文集,學生習作集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六
綜合實踐活動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必須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發展的特色要求,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為此,每位綜合實踐課老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系,讓學生及時了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6、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判斷以及更好地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區域內開辟的九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積極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綜合實踐活動的舞臺。
3、提供若干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每位綜合實踐老師可在其中挑選一個主題或自選主題進行研究。
4、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也要與學校的課題研究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5、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與學科課程一樣對待,制定每個班級活動的計劃,包括長線活動和短線活動,另外勞動與技術課也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學任務,且每一堂課都有一個相應的教案。
6、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教案要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網站上上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
基于對這門課程要求的思考和課程對四方面內容的規定,課程實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級:
周課時:2課時
形式:主題活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小型課題研究為主。
活動側重:留心周圍的一切,善于觀察與思考,從生活中產生問題,轉化成課題,讓學生自己動手采集信息,處理信息,參加社會實踐,解決問題。
具體內容:嘗試以研究性學習為重點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培養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1、學生自行搞好個人衛生,學會照顧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學會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緊急事情會打求助電話;
3、參加社區服務,定期為環保作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傳工作,樹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4、觀察周圍的社會,從生活中尋找疑問,產生問題,作為研究課題;
5、通過多種方式搜集信息,嘗試與小伙伴合作處理信息,解決問題。
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搜集信息,到處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結合我校實際,提供如下備選課題,各班可選擇其中一個課題:
主題一:環保小衛士(環境污染情況調查、整治環境的舉措與建議)
主題二:家庭小醫生(感冒、中暑、牙疼、紅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癥狀、治療、預防)
主題三:小小種植家(菌類、蔬菜、花卉、農作物等與環境)
主題四:小小發明家(廢紙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塊的利用等)
主題五:電器的利與弊(電視機、電腦、電冰箱、微波爐、復印機等的利與弊)
(一)“研究性學習”主題內容: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1)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
(2)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3)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他人與自己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
(4)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并身體力行,做保護自然的小衛士。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1)認識社會資源,并有效運用;
(2)走入社會,熟悉并遵守社會行為規范;
(3)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4)力所能及地參加社區服務活動,體會參與社區服務的意義。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
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1)注重個人生活衛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2)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學會自我保護;
(3)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認識和了解自己,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1)關注日常生活及周圍環境中的問題,激發探究的熱情;
(2)考察科學發現的歷程,感受并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所必備的精神和品質;
(3)親身實踐,學會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
(4)嘗試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勞動與技術”
1、學校把勞技制作納入研究課題之中,使制作的內容和作品更具有研究價值,把勞技與研究活動有機整合。三至六年級均須利用研究課時間完成所有勞技課中的作品,并以此作為評定學生研究課成績的重要依據。
2、對于勞技課中涉及動手制作的技術初步課,教師要加強指導,注重安全教育。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長短線活動安排:
1、綜合實踐活動長短線活動安排,一學期擬定一個長線活動,一個短線活動即可。另外的時間用于“勞動與技術“的教學上。在長線和短線活動的設計上,應以”研究性學習“的大方向為原則,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要學生感興趣的有地域特征,學校特色的,要以身邊的小問題加以開展。
三年級:
1、《巧用壓歲錢》;
2、《紙和我們的生活》;
3、《千變萬化的天氣》;
4、《保護我們的眼睛》;
5、《小小收藏家》;
6、《游戲有規則》;
7、《可愛卡通打比拼》;
8、《環保節日知多少》
四年級:
1、《春天來了》;
2、《玩出精彩世界》;
3、《綠色食品》;
4、《奧運——沖沖沖》;
5、《安全問題》;
6、《和公共設施交朋友》;
7《聲音的秘密》;
8《走進電的世界》
五年級:
1、《我家的小綠化》;
2、自我形象設計》;
3、《無土栽培》;
4、《我是社區的小主人》;
5、《小學生生日消費》;
6、《千資百態的橋》;
7、《我來做導游》;
8、《錢幣奇趣》;
9、《我與消防》
六年級:
1、《家鄉風俗》;
2、《巧用太陽能》;
3、《請勿吸煙》;
4、《情系母校》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學校資源。繼續武裝好以科技教育為特色的各類專用教室和宣傳陣地,在已有的“科技創新室”“自然室”“勞動與技術教室” “花圃”的基礎上,本學期盡量開出一些新的室場,為學生的綜合研究活動和勞動與技術制作提供舞臺。
(2)開發社區資源,一是與社區及工廠掛鉤,定期帶領學生進行參觀、考察,如污水處理廠、純凈水廠等,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采訪、調查;二是與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掛鉤,比如科技城、創業園、環保產業園、白馬澗生態園、通安樹山、云蘭奶業等(本學期主要利用高新區的九大基地進行活動);三是聘請關心學校教育而又有特長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我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內容有分有合,靈活掌握。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等時間,利用豐富的校外資源來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揮校外輔導員和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并制定好實施計劃
主題一:環保小衛士;
主題二:小小發明家;
主題三:小小種植家;
主題四:家庭小醫生;
主題五:電器的利與弊;
4、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其指導任務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項目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
(1)在活動的主題、項目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區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項目。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要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對有特殊困難的小組要進行個別輔導。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開發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還要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發生。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著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獲進行總結和反思。
5、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搜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制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1、扎實細致落實各位綜研老師的行為要求:要理解、尊重、信任學生,要培養學生的各項自控能力,教會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做事有序、
2、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可隨意擠占綜合實踐課。
3、結合一人一課活動,進行綜研的研究課展示。
4、研究課在一學期結束后應及時把資料集中上交,且完成詳細的長線活動一份或短線活動一份,案例一份。
5、做好研究性學習長線活動資料的搜集工作,并有指導學生研究情況的隨筆記錄,研究的相關感想、反思等。
6、本學期三——五年級的每位學生都把綜合實踐活動課收集的相關材料放入《個人成長袋》之中,學期結束后上交。
1、學生的評價
(1)評價原則:應當重視學習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應用、重親身參與探索、重全員參與。評價與指導相結合,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要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2)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等。
(3)評價內容:學生的態度、學生的體驗、方法和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4)評價方法:激勵性評價為主、管理性評價為輔;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性評價為輔;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和對口頭報告評價相結合。
2、教師的評價
(1)評價內容:教學準備、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環境、學習方式、評價方法等。
(2)評價方法:整體評價與分段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文件分析、實地考察、課堂觀察、問卷、訪談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三月份:
1、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的教學工作安排;
2、制定計劃好《蘇州新區實驗小學2006——2007學年度第二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工作計劃》;
3、召開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的工作會議,落實本學期的相關工作,特別是現代化學校的轉評工作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安排問題;。
4、收集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計劃表》,《綜合實踐活動安排表》及《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活動方案》;
5、組織部分綜合實踐老師參加“蘇州市第一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骨干老師培訓工作”。(3月14日);
6、組織部分綜合實踐老師參加“蘇州市小學綜合實踐?安全?主題活動研討會”(昆山市實驗小學,3月26—30日)。
四月份:
1、初步完成蘇州市教科院的省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江蘇省教研重點課題子課題實驗學校活動》的相關子課題工作;
2、召開第二次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的工作會議;
3、積極參加高新區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指導教師的評選工作;
4、組織部分班級深入高新區九大基地進行活動;
5、本月底進行一次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的檢查工作。
五月份:
1、繼續組織學校相關班級進行校外綜合實踐活動;
2、《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并進行相關的活動。
3、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老師進行案例、論文撰寫,并進行評比。
4、在學校進行一次骨干教師展示課的匯報活動,要做好相關教師的準備工作,力爭上出水平。
5、召開第三次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的工作會議;
6、組織部分綜合實踐老師參加“蘇州市小學勞技老師課堂展示活動”(昆山市裕元實驗小學);
7、積極參加“蘇州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優秀指導教師評選活動”。
六月份:
1、召開第四次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的工作會議;
2、協助區教研室進行全區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的培訓工作;3、征集評比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論文、案例、主題活動方案等4、上繳相關資料。 5、完成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考核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了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訪問,查閱資料,實踐操作,了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殘疾人,讓我們用真摯的愛為他們挑起一片蔚藍的天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尊重他們,關愛他們。
通過調查身邊的民俗活動,了解南流悠久歷史,了解南流日新月異的變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通過調查、采訪,使學生初步了解到人們與電腦的關系,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電腦的意識。
通過對敬老院、消防大隊、南流農村、街道等社區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適應社區的生活能力,爭做社會主義下的新公民。
1、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獲。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于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綜合實踐活動是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并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為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臺,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六年級的學生,正在逐步由兒童期邁向少年期。在這個時期,廣闊無邊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內心世界都等著他們去探索。他們有著強烈的探究心,但因社會經歷有限,再加上他們的思維能力還有待加強,他們看世界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引導。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開展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出素質全面、個性鮮明、富于創造力、適應發展的現代青少年
(一)總體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了解一些性別差異的知識,體驗成長的快樂,培養積極進取的健康心理。并能掌握一些常見病、小傷害的預防和臨時處理方法。
2、讓學生具備環保意識,知道環保應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問題,關注地球,關注宇宙,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3、通過訪問、調查等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好奇、競爭、合作、分享、關愛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4、繼續組織學生研究生活中的問題,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具體目標
1、心靈驛站:
(1)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了解并掌握與他人友好相處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誠信。
(2)感受父母對我們的愛,學會與父母在情的溝通,愛的交融中進一步增進感情。
(3)幫助學生逐步認識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了解一些性別差異的知識,并引導他們與異性健康交往,正常友好地相處,增進同學間的深厚友誼。
2、動手實踐:
(1)帶領學生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室——烹飪室做一些生活實踐活動。如包餃子,做水果拼盤。
3、親近自然
(1)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這里有與我們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們的朋友——各種動植物,它們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發展的源泉。
(2)認識、了解我們的朋友——鳥,會制作“小鳥的家”,能愛鳥護鳥。
4、健康快車:
(1)讓學生知道學會生存,生存必須健康,健康才能更好地生存。
(2)學會“講究衛生、預防疾病、安全避險、自救自護”,從而增強、提高自己應對困難和處置危險的本領,快快樂樂的健康生活著。
(3)了解常見病、小傷害的預防和臨時處理方法,學會一般的應急處置本領。
以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征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說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系為線索,在以國家與安全、人口與民族、法制與社會、信息與資訊、經濟與生活、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為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已達到學生情感、知識、能力和人格四個方面的理想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里、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課程的具體實施
(1)全面了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
(4)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啟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動手操作。
(5)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將自己活動后的感想、體會寫下來,并且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激發他們大膽想象,創造條件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放開來寫,提高寫作水平。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八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潛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資料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我校要透過用心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構成學生勇于實踐的意識和善于實踐的潛力。同時,透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構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潛力。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實施如下:每月定一個主題,每個年級圍繞這個主題分別制定相應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九月份:每逢佳節倍思親
(三年級)
1、指導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關于佳節思親的文章。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的思親方面的詩歌,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3、課后收集描述秋景的古詩,在班級內召開詩歌朗誦會。
(四年級)
1、關于思鄉的詩歌朗誦會。
2、中國傳統節日由來故事會。
3、詩歌賞析《但愿人長久》、《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五年級)
1、帶領學生到電腦室上網收集佳節思念家鄉、親人的詩歌、文章等。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收集的資料匯編成冊。
4、舉行資料展覽會。
(六年級)
1、了解中秋節的由來。
2、收集有關“思念”的詩句,開展賽詩會。
3、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
十月份:誰不說咱家鄉好
(三年級)
1、閱讀有關家鄉的文章。
2、收集關于思鄉的古詩。
3、唱一唱自己的家鄉。
4、寫一寫你心目中家鄉的樣貌。
(四年級)
1、收集常州名勝古跡資料。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介紹七個星鎮的名人。
4、制作小報。
(五年級)
1、介紹家鄉景點。
2、說說家鄉的歷史名人。
3、夸夸家鄉的土特產。
4、展望家鄉的未來。
(六年級)
1、了解焉耆縣的歷史和風土民情。
2、開展實踐活動,游覽七個星鎮名勝古跡、和鄉都酒業。
3、小練筆或當小記者介紹家鄉的景點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九
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學習和參加社會實踐的基礎,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部分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也有個別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大,對周圍事物不夠關注,學習、行為習慣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過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1、以社會實踐為基本形式的體驗性學習活動
社會實踐以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生活積累和文化積累為目標,重視學生的親歷親為。內容包括參觀、考察、訪問本地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學生通過從自然、社會中的親身體驗,懂得課堂以外豐富領域的知識。本學期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昌樂資源知多少》。
2、以社區活動為基本形式的參與性體驗活動
社區活動包括成為某一社會活動的成員員進行實際的生產活動、社區服務活動、公益活動等等。通過發揮少先隊員在社區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推動城市文明建設。
3、以課題探究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課題研究基于學習者的興趣,從自然、社會、文化和學習者自身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主題,進行跨學科的探究。并選取人與自然(如環境污染、動物植物、生態平衡)、人與他人(如師生關系、人際關系、希望工程等)、人與社會(如交通狀況、娛樂、消費、社區環境等)、人與科學(如科學發展史、科學與生活、科學)等作為確定主題的依據。本學期我們確定的研究課題是《有關雨的探索》。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并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并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欲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7、了解科研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體驗科研的艱辛和快樂。
1、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在深入地觀察以后,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3、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班級特色,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7、有效激勵機制,優化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能力。
六、活動安排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十
初一年級學生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論辨能力、組織能力、相互之間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團隊意識,從而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形式很多,具體如下:
第一、朗讀訓練。
目的是擁有優美、嚴謹、風格獨特的語言。要求能有流利的普通話,發音準確,在說話時能根據內容加入感情,聲請并茂。這里男女有些區別,男的要如滔滔江水,氣勢磅礴,聲音渾厚。女的則要如山泉叮咚、娓娓到來、清爽樂耳。但事物絕對,主要是根據自己的聲音特點,和語言習慣加以改進,能讓人賞心悅耳就可以。主要的訓練方法:
清晨的朗讀、背詩,多讀一些抒情類的散文。可以讓自己的語言豐富,并且陰陽頓挫富有變化。快讀,聯系自己對于自己語速的控制。
第二、手勢訓練
在形體和氣質訓練中,主要是對自己的手勢和儀態訓練。這個你們最好找專業的老師來慢慢糾正了,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到自己的一舉一動。
第三、講故事訓練
給出不相關的幾個詞語,像化石、計算機、西電等馬上講出一個故事,并且把所有的詞都包含進去,邏輯清晰可信。一半從10個開始慢慢往上加,時間從1分鐘到3分鐘。必須全說完,并且要控制好時間。
第四、演講
這個是只給一個題目,準備1分鐘。然后發表一個3分鐘的演講,要求條例清楚,說明的問題能被聽眾清晰的了解,而且能讓自己的觀點被大家接受。分為論理和抒情兩種,無論是以理服人還是以情動人都必須由聽眾來評判。這個訓練可以在公開場合做,以訓練自己的心理素質。
第五、反向論證
對于一個人們都在常識中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作出相反的判斷并論證。例如論證地球是方的等。主要是訓練反應和對于詭辯的理解,更進一步就在實戰辯論中證明常理的錯誤,比如某人就是豬、人不吃飯等。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不能強辯,一定要說理。不能我認為是就是,而是要有理論的支持,這個理論必須是大家公認的。論斷要強調嚴密,反方要知道如何對付這種方法。
第六、演繹推論
給出一個前提,就可以更具前提得出無數了結論。并且能證明結論是由前提推出的。例如說筆可以用來寫字,那么可以推出筆能用來記錄、筆不但可以用來寫字還可以做其他用途等。然后反方向推出荒謬的結論,聯系歸謬能力。
第七、打比方
將一個道理用通俗的方法說出來,統一個理論,用不通的方法表達出來。要越形象越生動越容易接受越好。這是在辯論中一個很重要的手段,一定要多加聯系。
第八、綜合能力
這個綜合能力是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總結起來的能力。是聽力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讀出一大段文字后,聽著必須馬上用一句很精練的話總結剛才聽到的內容,并且在提問到一些文章內容的時候可以清楚的回答,比如數字、年份、人物等。訓練的目的不是讓你一字不漏的記下對方說的話,而是最短的時間知道對方想說什么、他說了什么、他的問題在哪里、我如何將他說的內容曲解并告訴下面的觀眾和評委。這也是辯論中一個很重要的技巧,要重點訓練。
第九、心理訓練
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除了我在校友錄上貼出來的以外。還要公眾出丑的能力,比如站在路上唱歌,講笑話等能讓自己在任何場所都能談笑風生。
第十、游戲訓練
游戲訓練主要是培養大家配合的默契,一起參加一些活動了。打球,出去玩等都可以。
第十一、知識積累
主要是看書了,注意不一定每一本書都要看。這里有技巧的,每兩個人一周看兩本相同的書,然后將書中的精華總結出來,用一個小時講給大家,兩個人一人講一本,互相補充一下。這樣相當每周讀十幾本書,效率很高而且很有效果。
感覺大家平時增加了文學底蘊,真正辯的時候就很有底氣。作為隊長啊,好好策劃一下隊員的活動,協調好大家的積極性。
辯論挺鍛煉口才的,隊員們應該會支持您的想法,但也一定要討論后再定下最終的訓練方法。
班委成員,組織并安排相關學生,隨時匯報活動準備情況
班級內進行論辨,而后各班選出選手進行決賽
1、學生搜集并思考具有可思辨的論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并確定,同時選出若干選手組成小組,小組內進行分工,選手準備相關材料(包括自己方的論辯材料,反駁對方的論辯材料)每個小組四位選手,
2、制作主席、一辨、二辨、正方、反方、計時員等牌子(看誰制作得最好)
3、黑板布置及桌椅擺放
辯論比賽規則
雙方辯手入場、入座,雙方辯手進行自我介紹,主持人介紹評委、辯題。
一、立論反駁階段
(1)正方一辯立論陳詞時間為3分鐘
(2)反方一辯立論陳詞時間為3分鐘
二、攻辯階段
(1)正方三辯挑選反方三或四辯進行對辯,雙方既可以問也可以答雙方時間累計各1分30秒
(2)反方三辯挑選正方三或四辯進行對辯,雙方既可以問也可以答雙方時間累計各1分30秒
(3)正方四辯挑選反方三或四辯進行對辯,雙方既可以問也可以答雙方時間累計各1分30秒
(4)反方四辯挑選正方三或四辯進行對辯,雙方既可以問也可以答雙方時間累計各1分30秒
(5)正方任一辯手進行攻辯小結陳詞時間為2分鐘
(6)反方任一辯手進行攻辯小結陳詞時間為2分鐘
三、自由辯論階段
雙方各為5分鐘雙方有問有答,交替發言,提問不得超過10秒回答不得超過20秒
四、總結陳詞
(1)反方任一辯手進行總結陳詞時間為3分鐘
(2)正方任一辯手進行總結陳詞時間為3分鐘
總述:
1、本賽制參賽雙方每方上場隊員共四人,稱為一辯、二辯、三辯和四辯。
2、本賽制設置了陳詞、質詢自由辯論、總結陳詞共計3個環節。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十一
以素質教育理論、活動建構教育理論以及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教研室《綜合實踐活動學期計劃》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倡導”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個性和潛能得到發展
活動主題一:秋天的植物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確定主題、制定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第三階段:交流評價談感想
活動主題二:我愛學校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確定主題、制定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觀察研究
第三階段:交流
評價交流展示
活動主題三:走進童話世界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確定主題、制定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交流方案
第三階段:成果
展示交流評價
展示花樣、比賽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采用書面考試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勞技、科技作品、調查報告、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等)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匯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
1、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教師要積極從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和課程資源開發工作,在開發與研究中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2、統籌安排和利用學校的人、財、物條件,保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3、將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校本課程開發或學校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以課題組的方式,通過研究項目將教師和學生、家長聯合起來,互相配合,開展實驗研究。
4、注意加強與各學科教師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發揮年級組在組織、統籌、協調上的作用。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十二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創新精神相結合。我們要鼓勵學生以自己獨有的觸角去搜尋知識與生活的結合點,活動的主題應生成于學生生活,與他的興趣愛好、年齡特征、知識水平相適應,在觀察、思考、活動、操作中有機生成。以自我為圓心,以能力為半徑,去劃定自己所要探索的領域,去探究其中的奧妙。在活動中,渴求個性的健全發展,珍視人生的價值體現。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她)有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們應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幫助每一個學生確定自己的課題,運用體現其個性特征的方式展開全方位探究,從中獲得獨有的理解。要讓學生真正發揮主人翁精神,在活動中充分展示個性和才華,“活”起來,“動”起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去。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醉心于此,樂此不疲。體驗成功,感受幸福,創造快樂。
(一)立足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大膽整合,挖掘活動主題。
1.從學科中生成。綜合實踐活動雖然不同于學科課程,但也不是與學科完全分開、割裂,“另起爐灶架柴燒。”可以大膽與各科教學結合起來,將學生所學的學科領域的知識,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同時,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科領域的學習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2.從生存環境中生成。學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時每刻都在與周圍環境進行信息交流。我們應充分注重環境的功能,挖掘身邊的資源。
3.從傳統節假日中生成。一年四季中,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此外還有“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這些節日,也都能成為一個活動主題。如圣誕節到了,同學們也紛紛趕時髦,購置賀卡相互贈送。但是,對圣誕節的來歷和意義卻一無所知。據此可引申出一個活動主題。另外,也可讓學生對中外的節日進行對比。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季節,可讓學生睜大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感受春節的氣息,觸摸春節的脈搏。可以“春節的腳步”為主題,開展一系列與春節有關的活動,如:了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查找春節的由來,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等。
4.從日常生活中生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生活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如原來愛吃肥肉,現在都偏愛吃瘦肉了;原來愛吃新鮮蔬菜,現在愛吃野菜了。這些生活中的細微變化,也都能成為活動主題。這些活動的開展,貼近學生生活,實在易行。以往的活動脫離學生的生活太遠了,忽視了現實生活這寶貴的資源,使學生的生活“沙漠化”。學生一旦確立了自己所關注的研究課題,只要環境許可,隨時隨地都能進入一種活動狀態。它能激發學生主動生成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強烈的求知欲望,主動獲得一種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活生生的體驗。學生將伴著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活動中去,會覺得快樂無比。
(二)確保活動時間,加強過程管理。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成長、親歷過程,注重學生的內心體驗和自主構建,視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我們要注重活動的過程,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為此,我們應打破“大而全”的活動主題“一統天下”的格局,選擇“小而精”,簡便易行的主題。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從
其生活世界中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要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并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活動。只有當活動能調動其內在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與原有的知識點發生碰撞時,才能激發起學習者的活動興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年級以3-6年級為主,每期確定兩個主題,圍繞主題,進行全方位的活動。制定好每個月詳細的活動計劃。
(三)及時總結,加強交流與合作。
應加強理論的學習,用新課程理念武裝自己。同時,要不斷實踐的過程中,要善于總結。把在活動過程中好的活動方案,活動中的體會和經驗,活動中的困惑和迷茫,及時記錄下來,進行反思和交流。注重資料的積累和搜集。能及時下載和分發全國各地的活動精華,讓廣大實驗老師及時了解綜合實踐活動動態。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十三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常州市教育局《關于在全市省級實驗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工作的通知》為指導方針,深入學習關于“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理論和典型案例,積極開展以體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突出活動課程特色為宗旨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實踐、思考和創造中生動活潑地發展。
(二)理論基礎
1、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
首先,活動項目、活動主題或活動課題的確定,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學生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或課題要盡可能由學生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來自主提出,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活動項目要貼近社區和社會現實,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教育的主題或項目要克服以往那種以“課文”的形式呈現的方式,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活動項目。
第二,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自然情境和社會情境,或特定的活動場所(如勞動基地、勞動教室等)中開展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勞動、服務等實際的活動。
第三,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階段,要引導學生聯系個體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生存的環境和社會現實來總結、反思,獲得實際的體驗,深化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認識。
2、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
第一,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第二,學生要善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第三,在課題的展開階段,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組織方式。
第四,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原則,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持續、深入地探究,防止淺嘗輒止。
3、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系
4、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一)活動前
1、了解每個學生及其家庭、地區的實況,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以此為設計活動的基礎。教師應備每個學生的詳細資料。
2、按課程標準和學生的需要、地區特點等制定學期單元計劃。考慮課時安排、內容的選擇和平衡、廣度和深度,注意各單元之間、單元中各活動之間、學期學年的活動之間,以及活動課程與其它學科的聯系和整合,讓活動具有連續性和發展性。
3、制定活動教案和能照顧個別差異的指導計劃,特別是考慮如何幫助每個兒童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促使他們積極地參加進去,讓原有水平不同的兒童都能通過活動得到各自應有的發展。
4、創設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主要利用學校、班級的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刺激的、能激發好奇心的、能自由游戲、開展活動的空間,讓學生生活其中能體驗人際交往、同伴合作的樂趣,感受自然季節的變化,環境中的設備、教室里的安排、布置等應當考慮多功能性、變化性、發展性,有利于學生重組合、再創造。
(二)導入活動
1、激發學生的活動動機、興趣。
2、引起學生對其生活的地區、周圍環境的關注,擴展學生的視野。
3、引發學生討論、自主選擇、決定活動計劃。
4、創設學生能自我選擇的、表現個性的機會(如自由選擇活動的主題、內容、同伴、材料、方式、創設不同的活動區、興趣組等)和計劃有吸引力的活動。
(三)活動中
1、尊重學生自主性、創造性,保障學生的參與權。讓活動課成為不是老師叫學生做什么,而是學生主動想做什么的課程。
2、注意觀察學生各種反應,隨時調整環境,提供必要的幫助,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但決不妨礙他們自由地嘗試和利用自己的經驗。
3、和學生一起活動,但不是學生活動的支配者,指揮者,而是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
4、對學生的活動盡可能多地給予鼓勵、贊揚、肯定、積極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牢記每個學生都有長處,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體驗到成功感、滿足感,發展自信心。
5、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認同、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團結合作,幫助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發現同伴的長處與自己的不足,獲得合作、協商、對話、分享、尊重他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等待人處事的技能和能力。
6、引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活動方式(觀察、調查、制作、實驗、操作等)、多樣化的表現方式(語言、圖畫、音樂、動作、表演、作文等)、多樣化的活動方式(集體、小組、個別等),重視科學方法的學習。
7、引導學生活動不斷延伸和擴展,與家庭、社區結合,與各學科結合,向縱深發展,不淺嘗輒止或半途而廢。
8、保證活動的安全。
(四)活動后
1、 積極的評價,重視活動的過程,重視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的主動性、創造性、參與意識等。
2、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評價與指導一體化。
4、鞏固兒童的實踐態度,鞏固其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等,并進一步促使其發展。幫助學生舉辦成果展示會、推廣或利用成果等。
5、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活動的成敗,制定或修改下一步的計劃等。
6、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環境,調整活動形態或組織形式,調整活動計劃、內容、材料等。
(一) 總體規劃、協調部署活動的開展。
學校設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配備了具有強烈責任心和一定創新精神的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研討,并在期初推出三類相互銜接的計劃,即“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以及“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時,由教導處、大隊部等部門協調安排,統籌兼顧。
(二)自主科學地組織活動開展。
1、活動實施自主化。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們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例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活動的目標、內容、方式、時間、地點、以及指導老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方式。
2、組織形式靈活化。首先是指從時間上來說,或安排在課表計劃內,或在放學后,或在周六上午;從空間上看,或課堂、或校內、或校外,走出校園,不一而足。從組織方式來看,可以是個人獨立探究、小組合作探究,也可以是跨班級、跨年級合作。
3、課時安排彈性化。彈性課時制意味著將每周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例如,可以將每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個單位時間使用,也可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據需要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等等。
九月份:
1、學習有關綜合實施活動的理論,并制定學期實驗研究計劃,完善方案。
2、設計年級組計劃及班級方案。
3、開一次講座,內容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以及《綜合活動資源包的合理使用》
十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
2、對綜合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共同研究,以便提高課題的研究。
十一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學校組織檢查。
十二月份:
1、研究如何認真辦好活動成果的展板。
2、學生總結匯報交流活動,以及學生活動成果的展示。
3、負責各課題的老師上一節成果匯報課。
4、各班上交案例、論文、活動總結(反思)及學生活動過程的資料。
一月份:
1、總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撰寫專題總結,整理好研究的成果材料。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篇十四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南,以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質量為動力,按照實施新課程、落實新理念、打造新課堂的需要,積極有效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充分發揮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改進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教育教學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本學期繼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習與研討,力爭在操作層面上探索新路子,為學生的發展,也為學校的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1、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習與研討,使得每一個教師概念清,思路明確
要培養全面的學生首先要有全面的教師。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只有全面提高自己,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緊緊圍繞”全面創建學習型教師”主題,以綜合實踐課題為中心,積極選取符合學生實際的活動主題。本期我們將從這里出發。
2、規范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加大教研力度,從內容入手,試解決實施過程中的”瓶頸”問題。加強教師間的交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的課時多、活動多,平時教師間交流的時間太少,外出學習的時間更少。充分用學校內的教師資源,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對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它有利于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這將是我們這學期一個重要交流活動內容。
1、加強理論學習與研討,強化課程意識
2、加大課題研究力度,解決實際問題
3、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保障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4、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的銜接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周教研活動,連續四周,對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指導與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