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一分鐘說課稿篇一
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由于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正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并體會元元當時焦慮的心情和事后后悔不已的心理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情感變化。通過朗讀學習,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了解一分鐘時間的價值。
根據二年級學生特點,我是這樣設計本課教學的:
(一)、游戲引入
正式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能堅持一分鐘,最后讓同學談感受。
目的是讓學生感知一分鐘是多長,同時引入本課課題。
(二)、多個游戲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鞏固本課生字。
1、“一分鐘”組詞。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進行組詞比賽,看誰組的詞多。
2、“一分鐘”找朋友。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看誰組得多。
3、“一分鐘”猜謎。教師把生字編成謎語。如:門里有市場(鬧),每人都用心(悔),過去一寸來一尺(遲),人戴鴨舌帽(欠)……以組為單位讓學生猜謎,看哪組猜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這些有趣的游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鐘”的時間意義,同時完成了課后“找找說說”的練習,可謂一舉三得。
(三)、課文教學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理解課文,把握課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懂得珍惜時間,了解一分鐘時間的價值。
1、錄音范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指名朗讀,指導讀好有關句子。注意朗讀的節奏及語音、語調。
4、教師引導復述課文:動畫復述按順序出示課文的六個鏡頭:睡覺、過馬路、等公交車、走路、遲到進課堂、后悔,請同學們邊看邊讀有關的課文段落,然后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故事復述的引導,一是可以內化課文的語言與情感,二是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三是復習課文主要內容,為重點問題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5.小組內讀課文,討論解決下面問題: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為什么會遲到20分鐘呢?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每一分鐘時間的珍貴。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練習題來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
1、看拼音寫漢字
zhōng líng nào hā qiàn
( )聲 丁( )聲 ( )鐘 ( )
chí jué huǐ
( )到 ( )心 后( )
2、表演朗讀 在小組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表演朗讀。
設計意圖:在精讀感悟以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上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時,給學生創設展示能力與表達情感的集會。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課文所學內容,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語文實踐,進一步豐富閱讀感受,延伸并深化閱讀感悟。我設計了這樣的課后延伸題目:
1、通過查找資料,說明人們一分鐘能做多少事。
2、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一分鐘說課稿篇二
活動名稱:社會《一分鐘》。
我們對孩子一日生活進行了觀察和分析,不少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有有磨蹭習慣的幼兒很多。在家中,幼兒磨蹭的行為習慣更為嚴重,特別是早晨起床讓家長很頭痛。所以來園時間晚,有30%的幼兒每次晨間桌面操作材料都玩不到。大班孩子將要升入小學,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現狀急需改變,于是,我設計組織了這個社會學習活動。
我們大一班的孩子大多都在6歲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孩子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較為活躍,也喜歡操作活動,樂于思考,大膽發言、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有了提高。雖然一部分幼兒發言韓還是比較被動,但通過操作體驗后,我想能夠表達他們的想法。
1.知道時間的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
2.體會一分鐘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大班幼兒逐漸開始理解時間和生活的關系,如知道每個星期那天玩大型器械,哪天開展角色游戲。知道幾點上學、幾點午餐,幾點放學,但是對具體的時間長短的概念是模糊的。我設計上述目標適合班內孩子目前的年齡特點和近期教育目標相一致。同時目標具體,可操作。
1、故事中元元晚起床導致遲到的系列圖示。
2、一分鐘沙漏一個。
3、幼兒操作用材料:衣服、被子、繩子、圖書、剪紙材料等人手一份。
4、事先完成的幼兒早晨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點時間調查表每人一份其中物質準備是前面三項,第一項是幫助幼兒理解元元遲到是因為浪費時間;第二項沙漏在開始和操作部分都要用到,這個教具可以讓幼兒清晰感受到時間的長短和流逝過程,從而督促幼兒抓緊時間做事;操作材料是讓幼兒體驗時間的長短。第三項是知識經驗準備,先讓幼兒對做具體事情需要化多少時間有個粗淺的認識,為活動中的交流討論提供材料。
整個活動一共有三個環節。
一是初步感受時間運用故事《一分鐘》導入,初步了解故事中的元元小朋友因為懶床一分鐘導致遲到20分鐘的結果。
二是體驗一分鐘的長短這個環節是在操作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這個環節分兩塊,先是認識一分鐘沙漏,讓幼兒靜靜地感受一分鐘時間;然后說說一分鐘可以干多少事情,接著幼兒操作交流教師總結。
三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這一環節通過交流調查表,明白同樣做三件事,為什么有人用的時間長,有人用的時間短。從而知道時間不等人,學會抓緊時間做事。
六說教法、學法教法包含:直觀圖示法、提問法等,學法包含:操作體驗法、討論法等在第一個環節中,我運用故事導入法初步感受時間。在講述故事后提問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懶了一分鐘,最后到學校卻遲到了20分鐘?”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明確晚起床一分鐘為什么會遲到的,我再用直觀的圖示法讓幼兒明白元元是因為浪費了時間而遲到的。圖示為:①晚起床一分鐘→②十字路口遇紅燈耽誤時間→③沒趕上公共汽車走著上學,耽誤時間→④上課遲到20分鐘。但是,一分鐘到底是多長呢,其實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還是不清晰的。
在第二環節中我運用體驗和操作法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我提問:一分鐘到底有多長?這是時間沙漏,是一個計時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鐘,現在咱們就靜靜地等一分鐘,看看一分鐘到底有多長?
接著讓幼兒自由講述:一分鐘是長長地還是短的?一分鐘可以干什么事情?
然后向幼兒介紹準備的材料,請幼兒自選一份材料,計時操作一分鐘操作。操作后交流:我用一分鐘做了什么事情。老師小結: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干這么多事情,我們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
第三環節中重點運用討論法交流自己的調查記錄表。首先交流調查結果:幼兒說一說自己干完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并根據幼兒所說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大小。
讓幼兒通過比較得出:做同樣的事情,用的時間越短越好。教師總結: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樣的事情,動作慢了,就會花很長時間,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會做很多事情。
活動延伸開展制定作息時間表活動,強化珍惜時間的行動。
一分鐘說課稿篇三
我上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24課《最后一分鐘》。之所以選這篇詩歌,主要是想挑戰一下自己,因為師父一開始就跟我說過詩歌很難上的。于是我便自私地想:我何不借此機會好好學習一下,多學點經驗呢?所以能夠把這篇詩歌完整地上下來,我要借此機會感謝我的師父,感謝我們學校所有指導我的老師們。
就這篇文章而言,想說以下幾點: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全詩共4小節。第一小節是全詩的引子,寫作者和所有中國人一樣,滿懷激情地迎接著香港回歸祖國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第二小節表達了人們眼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時,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第三小節主要是講作者聯想到了香港的屈辱歷史,聯想到了鴉片戰爭以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表達了如今揚眉吐氣的歡欣鼓舞。第四小節是說香港從此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表達了對香港回歸祖國的熱情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福。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想通過讓學生不斷地讀,讀中感悟,感悟后再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所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音樂欣賞,導入新課
魏老師也說,沒有音樂的課堂是沒有生氣的。所以課前就給大家欣賞一首歌《東方之珠》,既有歌聲,又與本課關聯,一舉兩得。在導入時,我首先請同學從歌聲入手,聯系到香港,再引入到香港的歷史進行導入教學。
(二)初讀感知
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角度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提倡讓學生自由初讀感知,提出三個初讀自讀的要求:1、讀準字音,2、讀通句子,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讓學生有目的的讀。
(三)讀文理解、感悟情感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等形式,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同時有體會詩意時,我們還借助一定的材料,如各種圖片信息、視頻短片等。以便于學生理解情感。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你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給香港人民寫一封信歡迎他們,祝福他們,你最想對他們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五)詩朗誦(機動)
一分鐘說課稿篇四
我說的課文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第7課《一分鐘》。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通俗易懂。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的焦急和不停嘆息,是深刻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由于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剛好可以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我上第一課時把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鐘、零”等9個字,讀準字音。
2、會寫“欠、元”等8個字。
3、讀通課文,知道時間重要。
本課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教學難點是寫字。
這節課我運用了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指導法。
自主學習法、交流合作學習法。
(一)、激發興趣,游戲導入課題《一分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按要求自由讀文。
2、檢查匯報讀文情況。(讀句子、認讀生字生詞)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帶問題讀文:題目“一分鐘”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2、回答第一個問題后,引出為什么遲到20分鐘的學習,引導學生填空回答,從而知道一分鐘的重要。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讓學生讀、說,適當的詞語說說話。
2、讓學生觀察字形。
3、老師范寫“欠、包、遲”。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知道。
(五)、作業。
寫字。
本節課我用了一個小游戲導入課文,稍稍抓住了一點學生的注意力。注重了二年級識字特點,在讀文中識字,并通過多種形式檢查認讀。教學生每讀一次文章都要帶著目的,通過自讀文章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學會交流,是帶著人任務的,不是亂說。對于寫字指導要嚴格要求,讓學生養成正確書寫習慣。并且在課堂中教育學生一定要做會傾聽的孩子,最后達到會說的目的。
可是這節課上完,我自己覺得不太滿意。在課堂上沒太能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回答問題的面不廣,老師的主導變成了向學生灌輸知識。課堂效果不理想,重點不夠突出,難點沒能突破,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還不知道這節課學了些什么,這也是餓哦缺乏課堂教育機智造成的。開始在認讀句子時節奏沒能掌握好,拖時間了,導致后面時間比較緊,認讀生字時缺乏領讀,分析字形倉促,方法單一,課文分析引導也快,在學習“我會寫”時,如果時間再充裕些,詞和句子會擴展的更好些,后來指導寫字時間太短,學生寫字都沒有時間了,并且沒有展示。
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好讓我能學到更多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我的教學。
一分鐘說課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分鐘能做什么》。本次說課包括五部分: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和說板書。
1、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學習,我快樂》的第一個主題。時光老人對我說第一課時。本單元從“一分鐘能做什么”“誰把時間偷走了”“我的學習時間表”三方面旨在引導學生增強時間觀念,學習科學安排,合理利用時間。本課的立足點主要是讓學生親歷活動的全過程,在學習中融入生活。并從多元化的角度去體驗、去感悟時間的價值。激發學生珍惜時間提高做事效率。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讓孩子建立一分鐘的概念,使學生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2、情感目標:在具體活動中,讓孩子親身體驗一分鐘的作用,體會時間的寶貴
3、能力目標:教育學生從小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受和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教學難點:培養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懂得講究方法,提高做事效率。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本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因此本節課以討論為主,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音像教學資源,創設情境,靈活選用活動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教學過程:
了第一板塊、創設情境,融入生活,感知一分鐘
第二板塊、實踐參與,走進生活,體驗一分鐘
第三板塊、自我反思,提升生活,感受一分鐘.
第四板塊、拓展延伸,熱愛生活,巧用一分鐘。
1、猜謎導入。什么是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快又最慢,最便宜又最寶貴?(謎底:時間)
2、講故事:“丁零零,鬧鐘響了,元元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過了一分鐘,元元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他起初用走的,后來一看手表說:“糟糕,快遲到了。于是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他只能走路上學了,當他走到學校門口,一看手表說:“糟糕,遲到了二十分鐘,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師:“看完這個故事,大家想說什么?”
生自由發言。
師:“是啊!一分鐘很重要,那么一分鐘究竟能做多少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板書:一分鐘)
本節課中以謎語開場,引出本節課的核心詞語——時間。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喚醒孩子們內心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融入生活之中。以兩次活動讓孩子自由說說對兩個人活動的不同感受,為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短短的一分鐘能做什么呢?”為此,我設置了兩個實踐活動:
活動一:全體總動員。“請小朋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間一分鐘。”現場活動后學生紛紛匯報:“我一分鐘能拍球80個”“我一分鐘心跳62次”“我一分鐘做了仰臥起坐40個”。教室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原來短短的一分鐘能做這么多事情啊。
活動二:“爭當小主播”,鼓勵學生播報課前調查的有關“一分鐘能做什么”的真實數據,學生爭先恐后地匯報調查結果:“我爸爸一分鐘能打字150個” “我媽媽一分鐘能檢查3頁作業” “會計員一分鐘能數鈔票300張”“一位普通工人一分鐘能磨出80多個小滾珠”等等。在一系列真實數據的交流中,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分鐘的作用可真大。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每一分鐘的寶貴,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明白了“一分鐘”概念,以自身的體驗強化學生的時間觀念。
第一步:教師向學生展示一組資料,一位粗心的母親未及時將5歲的吞食果凍的孩子送往醫院,結果貽誤了救治的最佳時機,小孩丟失了生命。重慶特大井噴事故,因未能及時上報,釀成243人死亡的慘劇........讓學生從中認識到時間生命
第二步:展示奧運冠軍坎貝爾的資料,以秒而計讓學生通過了解認識到:時間就是勝利。
第三步:我出示“化肥廠工作流水線”圖片。想想,這個車間照每分鐘生產50袋這樣的速度,一小時、一天、一個月、一年能創造多少財富?學生從中自然而然領悟到:時間就是財富。
當教學進行到這一環節時,學生不由得產生了更豐富的想象: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知識、時間就是效益等等。
通過來自社會的一組資料的集中的展示,在課堂上產生一種震撼的效果。情感的體驗再一次得到升華,同時,真正意識到,時間不僅是效率,還是生命,財富和勝利............
傍晚小強既要完成媽媽交代的工作——燒飯、剝豆,又想看動畫片怎么安排才最合理呢?(屏幕上顯示:淘米1分鐘,電飯煲燒飯15分鐘,剝豆25分鐘,看動畫片25分鐘)怎樣安排才最合理?
分小組討論后交流,讓每個學生對結果進行自我檢查、總結、評價和補救,使得最后的安排既省時又高效。
本環節中重視課堂與生活的聯系,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孩子走進自已的生活,不斷的自我更新,使其生活經驗得到提升,懂得不能隨意浪費一分一秒,增強了學習的目的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引導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最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珍惜時間的名言”的兒歌聲中結束本課時,帶著快樂的心情離開課堂,我想,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種子已經悄悄種植于學生的心中了。
本節課我采用提綱式板書形式,這樣提綱挈領、層次分明,很好地說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附板書設計:
一分鐘能做什么;
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就是勝利;
時間就是財富;
我們要珍惜時間。
一分鐘說課稿篇六
1、今天,我說的課文是魯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第7課《一分鐘》。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選編本課的意圖不僅是讓學生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課文中識記生字。
2、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單元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認識 9個生字,會寫“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識記生字,理解“哈欠、決定”的意思,感悟時間的寶貴。
基于以上一些想法,下面我就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進行說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我根據低年級孩子好奇心強的特點,設計了一分鐘本應該等于六十秒但元元卻讓一分鐘等于了二十分鐘這個小問題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揭開了本節課的序幕,讓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下文的學習作好鋪墊,埋下伏筆。
隨機識記“鐘”字:
“鐘’字是本節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我采用歸類識記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你還知道哪些字也帶著金字旁?”引導學生歸類復習,在對比中不僅讓學生聯想起以前學過的生字,更旨在讓學生獲得對形聲字的構字方式及認讀方法的直觀經驗,體會漢字傳情達意的獨特魅力。
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課文,思考“一分鐘與20分鐘分別指的是什么?”理清文章的脈絡,幫助學生把握住課文內容,為重點段落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使用結合。本課的生字教學中,我主要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在教學中注意滲透識字方法。
在教學“零”字時,我先引導學生模仿鬧鐘的聲音,讓學生讀準“零”在本課的變音——丁零零,再通過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加以識記。 這樣,通過師生間的適度對話,將漢字融于生活化的語境中,使之活起來,以此增強學生對漢字的識記與運用,從而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內在動力。
在此環節中,我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采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自主識字上,例如:
a、猜謎語識字:“大門里邊有市場”(鬧)
b、加一加識字:哈、遲
c、熟字換偏旁識字:快、塊、訣—決
d、漢字演變規律識字:欠
e、理解詞義識字:嘆、悔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就必須從語言文字的細節入手。第一段的教學中,我抓住“哈欠”一詞,引導學生做動作、說體會,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感受元元的心理,讓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后面的朗讀訓練中,我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嘆氣”進行反復咀嚼品味,引導學生加動作表演,讀出元元后悔的語氣,從中懂得時間的寶貴,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突破本文的教學難點。
做“找朋友”、讀課文編寫的小詩,的游戲、。
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鐘”是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寫這個字時,我讓學生先認真觀察,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的金字旁要寫的小一些和右邊的中字要挨得緊一點,中的第一筆豎寫在書中線上,第三筆橫正好寫在橫中線上。
寫字評價環節意在讓學生對自己的書寫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在評價中學會自評,學會反思。這樣的評價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操作,寫完后學生會認真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反思中培養對漢字的審美能力;在反思中學會贊賞自己,培養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識到自己存在著不足,并能在自我評價中不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是課文精華的體現,簡潔大方的板書能吸引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因此,這節課我通過板書多睡一分鐘、遲到20分鐘讓學生體會到一分鐘的寶貴,引導學生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總之,以上設計我力求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在教學設計總體上體現“實”字,在具體教學環節中體現“精”字,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真”字,將扎實的語言訓練和“個體價值的體現”結合起來。
一分鐘說課稿篇七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任何科學知識都可以選用理解的方式,教給任何年齡階段的兒童,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就是兒童參與科學活動的重要前提”。本著這一原則并以生活常識為基礎,教師設計了這一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說說、跳跳、做做等多種形式,在游戲中感知一分鐘的秘密,活動中利用各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掌握所學知識,另外,心理研究表明:5、6歲是幼兒的認知情感、技能協調發展的最佳時期,遵循這一目標,特設計本活動。
一方面,時間滴答滴,意義大無窮,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時間”的存在,但是“時間”看不見,摸不著,通過活動使孩子們有個相對的時間概念,也明白了短短的60秒卻可以做許多有意義的事,可以帶來無窮的快樂。
另一方面,現在的孩子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懂得如何關心別人,如何去幫助別人,和周圍的人群、同伴建立一種非常友好的關系,而幼兒園是幼兒體驗群體生活的第一站,我們要抓住契機,多方面著手讓幼兒在群體生活中獲得關愛的體驗,感受關愛他人的情感,萌發關愛他人的意識,讓幼兒在關愛中體驗生活的樂趣!明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幼兒園科學領域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要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科學的有趣。在這次活動中,充分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這也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新《綱要》也指出:教學活動的組織要注重幼兒的過程體驗,這是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的核心,是引導幼兒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學會學習的關鍵。而時間對幼兒來說比較抽象,他們腦海中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他們不知道一分鐘到底有多長,能做多少事?做事磨蹭、浪費時間的現象隨處可見。因此這次科學活動《一分鐘》應從幼兒的“體驗”為主,讓他們通過親自觀察、操作、比較、發現和感知一分鐘的時長,知道抓緊時間就能做很多事情,從而珍惜一分一秒,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為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根據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設計了三個目標:
1、知道一分鐘的長短和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2、嘗試在一分鐘里做一件能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3、學習制定時間計劃,并能按計劃執行。
目標重點:準確把握一分鐘的概念和時長。
目標難點:知道抓緊時間,初步了解應合理的利用時間。
為了有效的突破重點和難點,我采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讓幼兒觀察、體驗、比較等探索,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教師不光要與孩子平等的參與,更應具備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觀察、研究和指導的技能,同時順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性,采取相應的適宜的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如下準備:
1、實物大鐘:讓幼兒直觀認識一分鐘的時間概念。
2、幼兒處于運動的高峰時期,好動是他們這一年齡段的突出特點,因此,我設計了游戲“秒針蹦蹦蹦”,游戲的引出,為幼兒掌握一分鐘的長短做了良好鋪墊,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學習更主動更積極。
3、多媒體課件的播放,為本活動掌握的目標起到了一個重要的作用。
4、橡皮泥、水彩筆、球、圖書的提供,為幼兒打開了又一知識的通道,通過這些材料的操作,讓幼兒更清楚的體驗到一分鐘的意義。
5、錄音機的使用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打開了一扇窗戶,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做著自己認為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既獲得了關愛的體驗,又體會到給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
《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討論、尋找,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取以下教法:
1、問題設置法:在活動中適當的提出問題,有助于兒童的思維,啟發學習、不斷思考、不斷進取。
2、多媒體演示法:在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符合幼兒的特點,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
3、游戲參與法: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和鍛煉了能力,更加升華了孩子的情感。
1、多渠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當中目標明確提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蹦蹦、做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此次的活動產生了興趣。
2、直觀法:讓幼兒通過多媒體課件直接獲得生活經驗。
3、談話法:讓幼兒在交流中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幼兒的口語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綱要》提出:“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體驗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為主導作用,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為了體現《綱要》精神,這次活動以“一分鐘”為線索,引導幼兒多方參與,從而培養幼兒的表現力。整個活動程序共分4個環節來進行。
為了準確感受一分鐘的時間概念,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3個小環節。
首先出示一個實物大鐘,教師指導認識鐘面上的三位針寶寶,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對分針、時針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重點直接放在秒針上,教師拿鐘比劃告訴幼兒秒針的秘密,秒針走一周就是一分鐘。然后教師和幼兒一起和秒針走一圈,秒針走一下師幼數一下,這時教師進行小結:秒針走60下,也就是走一圈回到原來的位置就是一分鐘;其次引導幼兒看秒針的方法,不管秒針從哪個數字開始走,只要轉一圈后回到原來的地方就是一分鐘;最后師幼同做“秒針蹦蹦蹦”的游戲,室內地面上提前布置好大鐘,幼兒來當小秒針,幼兒不僅積極參與游戲,同時鞏固了一分鐘的時長。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適合幼兒但不關乎技能的各種操作材料,比如:橡皮泥、水彩筆、紙、球、圖書,讓幼兒自由選擇喜愛的一樣,教師計時一分鐘,之后記錄操作結果,交流匯報。這個環節的體驗,幼兒不但對一分鐘有不同的體會,同時也知道了短短的一分鐘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內容:元元由于早上貪睡一分鐘,上學卻遲到了20分鐘,中間遇到了紅燈,沒有趕上公交車,元元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課件的動畫效果不僅吸引了幼兒的眼球,也使幼兒認識到了一分鐘的重要。這時教師和幼兒討論制訂時間計劃,抓住重要的每一分鐘。分發時間計劃表,內容包括:早上起床、穿衣、疊被子、刷牙、洗臉、梳頭、吃飯、上學路上各用多長時間,回家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做好計劃表,貼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讓爸爸媽媽監督,按計劃執行,這個環節幼兒體會到了一分鐘的重要,并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教師提出問題:一分鐘,你準備做一件什么事讓別人能感到快樂?幼兒各抒己見,最后一分鐘幼兒嘗試用各自的方式讓同伴和教師在短短的時間里快樂起來。幼兒嘗試時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
通過在本園的試課和二幼的上課,我對此項活動有了一些反思,反思如下:
1、《一分鐘》活動目標,主要來源于生活,在幼兒已有的一些相關經驗的基礎上,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做很多有意義的事,目標達成較好。
2、活動中的材料與環境的投放,為本次活動目標的達成創設了一定的條件。如孩子在看大鐘體驗一分鐘中,了解到了一分鐘就是60秒,在嘗試做一件事體驗一分鐘時,孩子通過自己做事,體驗到了短短的一分鐘,卻可以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在活動中我又為孩子創設了許多體驗后的交流時間,讓孩子們毫不拘泥的大膽講述,擴展了已有目標的涵義。
1、孩子在體驗時,自由操作各種材料玩一分鐘,原意是想讓孩子通過玩某種東西或畫一幅畫,還沒畫完,一分鐘就到了,從而體驗到一分鐘的長短,但在實施過程中,孩子們純粹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機械地去操作,讓我意識到了準備上的不足,由此我想到了改進的策略,就是以后應該準備孩子們較感興趣的事情,再加上導語的渲染,相信效果會不一樣。
2、最后一個環節,是想讓孩子通過大秒針的滴答聲和歡快的音樂聲,邀請客人老師跳舞,使本活動達到一個高潮,但由于孩子膽小,只有個別幼兒敢,大部分幼兒都放不開,這說明孩子們缺乏自信和表現欲望。因此,需要改進的是,在以后的活動中,應積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們敢玩,敢說,收放自如,充分發揮各方面的能力,以得到全面發展。
一分鐘說課稿篇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7課《一分鐘》。
這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由于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
1、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讀、寫。作為二年級的學生,自讀探究的能力還沒有形成,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行有效引導,潛移默化地滲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讓學生知道要“分秒必爭”。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一分鐘”,珍惜“一分鐘”、科學利用“一分鐘”。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我采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為主,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法為輔,優化結合。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本節課我將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具體的教法學法我會在下面的教學流程中結合著展開來說。
本課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初步感知課文,通過范讀、自由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熟悉課文內容,在交流合作中認識9個生字,并會寫“嘆、哈”等8個生字;第二課時在競賽和教師引導下,學生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我今天說課的內容為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本環節以游戲活動的形式展開,每個活動以一分鐘時間為限。
(1)“一分鐘”組詞。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進行組詞比賽,看誰組的詞多。
(2)“一分鐘”找朋友。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看誰組得多。
(3)“一分鐘”猜謎。教師把生字編成謎語。如:門里有市場(鬧),每人都用心(悔),過去一寸來一尺(遲),人戴大蓋帽(欠)……以組為單位讓學生猜謎,看哪組猜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鐘”時間的意義,同時也完成了課后“找找說說”的練習,可謂一舉多得。
二、動畫復述
按順序出示課文的幾個鏡頭:睡覺、過馬路、等公交車、遲到進課堂、后悔,請同學們邊看邊讀有關的課文段落,然后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故事復述的引導,一是可以內化課文的語言與情感,二是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三是復習課文主要內容,為重點問題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三、精讀品味
1、討論。在上述復述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為什么會遲到20分鐘呢?”然后,讓同學們再讀課文,自己思考,最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課文的語句來談談自己的見解,從而知道前因后果。
2、品味。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的2-6自然段,然后說說自己從課文中感受到了什么。教師可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感受,但要說清從哪個句子或詞語,體會到了什么。
(1)品讀2-4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要注意抓住“剛剛走過去、紅燈亮了”來體會元元“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嘆息和心情,并指導朗讀,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第三自然段,要注意抓住“好一會兒”、“才”、“跑”、“眼看”、“車子開了”來體會元元又一次的嘆息“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并指導朗讀,讀出焦急、后悔、自責的語氣。第四自然段,要注意抓住“等呀等”、“一直”來體會元元的焦急心情。教學時,先分別品讀,再把三段合起來進入情境引讀。
(2)品讀第5、6自然段。要抓住“紅著臉”、“低著頭”、“非常后悔”引導學生想象:元元此刻會怎么想?如果你是元元,你會對自己說句什么話?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抓具體語句來說說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想象、品味,感受元元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從而感悟要“珍惜時間,分秒必爭”的道理。
四、表演朗讀
在小組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表演朗讀。
設計意圖:在精讀感悟以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上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時,給學生創設展示能力與表達情感的機會。
五、拓展實踐
組織學生從活動中體會“一分鐘”的價值。
1、通過查找資料,說明人們一分鐘能做多少事。
2、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安排,目的是通過自己的語文實踐,進一步豐富閱讀感受,延伸并深化閱讀感悟。
一分鐘說課稿篇九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題目是《一分鐘》,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主人翁是元元,講他因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以元元兩次嘆氣為線索講了他上學路上的不順心,遇紅燈,錯過公交車,最終決定走路到學校的一個完整故事。結尾說他很后悔,以此引發思考,告誡小朋友們要珍惜每一分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故事貼近生活,道理深刻。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擬定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會認鐘、零等9個生字,會寫欠、元等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議、演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3、在讀中體悟時間的寶貴,要做遵守紀律的好孩子,珍惜時間。
4、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和合理運用時間的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悟時間的寶貴。 教學難點:識字、寫字
接下來,我將說說我的教法與學法。
(一)說教法
人們常說: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是告訴我們教學方法要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對象等因素進行合理的安排。為此,在這堂課里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1、現場感知法
為了讓“一分鐘”這個課題深入人心,在課堂開始我采用現場感知法,讓同學們現場親自感受一分鐘,并與一堂課40分鐘形成對比,從而使一分鐘的概念形象化,為整篇課文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悟讀法
整個課堂里,我始終貫穿著讀。朗讀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初讀,了解文章大意;再讀,領悟時間的寶貴與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生字詞的學習,也是在讀中學,學里讀。
3、適時點撥法
學習生字詞時,我不僅要解釋它們,更多的是創設情境以便適時點撥學生自己去領悟。并時刻與課文內容相結合,依托文本來教學。這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為第二課時打下基礎。
(二)說學法
根據課程理論標準,在學習過程中,要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于是,本課我準備讓學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現在,我將重點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本節課將分為五個環節:新課導入——初讀,整體感知——識字——生字回文——作業布置。
(一)新課導入
這個環節,我先設置導語:同學們,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一分鐘可以救助一個生命,也可以創造一個奇跡。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時間的課文。接著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最后感知一分鐘。
設計意圖:平鋪直敘的談話導入,讓學生知道本篇課文是與時間相關的,最后設計感知一分鐘的環節,也是為了讓學生們懂得一分鐘的用處以及對時間有個初步的感知。
(二)初讀,整體感知
新課導入后,我將范讀,同時讓學生注音并把生字詞勾畫出來。接著叫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把生字詞多讀幾遍,標出段落。初步讓學生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抽5位小朋友起來分自然段朗讀,其余的同學思考提出的問題“課文圍繞一分鐘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等學生讀完課文,初步匯報這個問題,接著簡單點評并總結全文大意。
這樣設計是因為: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而言,他們可以自己閱讀一些簡單的課文了。所以,循序漸進的初讀,不僅層層遞進,也有利于讓學生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三)識字
這是第一課時教學的重點環節,在這個環節里,落實了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能學會漢語拼音。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首先,教字音。
帶拼音:讓學生自己帶拼音拼讀紅蘋果和綠樹葉里的生字寶寶,并找出難讀的字音。接著我教學生讀,同學們再自己讀。
擴詞:把生字組成詞語。讓學生自己先帶拼音讀讀這些生詞,接著請一位同學起來拼讀。老師糾音并教大家讀。最后全班齊讀。
去拼音:把拼音帽子摘掉,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老師教讀,全班齊讀。 其次,教字形。
鬧:大門里面是個熱鬧的市場。所以,鬧是門市里面寫一個市字。
悔:每次想到那件事心里都很后悔。所以悔是豎心旁加一個每字。
最后,教字義。
熱鬧:鬧熱。
哈欠:我問學生“什么時候我們會打哈欠呢?”學生會說“犯困的時候會打哈欠。”接著我讓學生做個打哈欠的動作。再讀兩遍這個詞。
嘆氣:我讓學生來做個嘆氣的動作?再問道,你在什么情況下會嘆氣?同學們會答,失望、心情不好、后悔的時候。然后讀幾遍這個詞。
后悔:我會問“你知道后悔是什么意思嗎?”他們肯定會說,不知道。我也順勢回答,老師也不知道,可是老師查了字典。字典里面說:后悔指事后懊悔。接著,立馬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做過后悔的事情嗎?”有的會說有,就請他起來說說。然后評論總結:是啊,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動腦筋想一想再做,不然,很多事情做錯了,是沒辦法彌補的。
決定:指對如何行做出主張。我就先用決定造個句子,我決定去逛街。逛街是我的行動。你能用決定造個句子嗎?請一位同學起來造句,然后我點評總結。
丁零零:什么東西的聲音是丁零零的響聲?同學們會說門鈴、鬧鈴的響聲是丁零零的。我再教讀,接著請小老師帶讀,最后全班齊讀。
(四)生字回文
我會請班上朗讀最好的小朋友起來再為我們讀讀這篇課文,要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把黑板上的生詞勾畫出來,并找出元元兩次嘆氣的句子,用橫線勾畫出來。
表揚朗讀的同學。請同學起來說說他勾畫的句子并請他讀一讀。然后,我會讓全班同學齊讀這兩句。最后,提出疑問結束講課,拋出兩個為什么:元元為什么嘆氣?為什么嘆兩次氣?
(五)作業布置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把詞語抄寫兩遍。先舉一個珍惜時間的名言,如: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先生說的)下面請你們搜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名句,像老師舉得例子一樣,要有作者。
最后,我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用自己手工制作的生字卡片當板書,既美觀又實用。
一分鐘說課稿篇十
《一分鐘》是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2篇課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而這篇課文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本文又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很容易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由于一年級的學生還比較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1.用自主識字、隨文識字等方法,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簡單推斷,聯系生活實際,初步學習管理時間。
在這堂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現場感知法。
為了讓“一分鐘”這個課題深入人心,在課堂開始我采用現場感知法,讓同學們現場親自感受一分鐘,并與課堂的40分鐘形成對比,從而使一分鐘的概念形象化,為整篇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2.悟讀法。
整個課堂里,我始終貫穿著讀。朗讀時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初讀,了解文章大意;再讀,領悟時間的寶貴與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生字詞的學習,也是在讀中學,學里讀。
3.適時點撥法。
學習生字詞時,我們不僅要解釋它們,更多的是創設情境以便適時點撥學生自己去領悟。并時刻與課文內容相結合,依托文本來教學。這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根據課程理論標準,在學習過程中,要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于是,本課我準備讓學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現在,我將重點說一說教學過程,為了讓“一分鐘”這個課題深入人心,在課堂開始采用現場感知法,正式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能堅持一分鐘,最后讓同學們談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讓學生感知一分鐘是多長,同時引入本課課題。
(一)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
2.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識字。向大家介紹好的識字方法,共同討論。
3.認讀生字: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4.教師指導寫字。觀察字形,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臨寫。
5.多個游戲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鞏固本課生字。
(1)“一分鐘”組詞。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進行組詞比賽,看誰組的詞多。
(2)“一分鐘”找朋友。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用偏旁和字組成新字,看誰組得多。
(3)“一分鐘”猜謎。教師把生字編成謎語。如:門里有市場(鬧),每人都用心(悔),過去一寸來一尺(遲),人戴鴨舌帽(欠)以組為單位讓學生猜謎,看哪組猜得多。
(二)讀悟課文,把握大意。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而言,他們可以自己閱讀一些簡單的課文了。所以,循序漸進的初讀,不僅層層遞進,也有利于讓學生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在課文的第二環節,采用多種悟讀方式。
1.范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朗讀,指導讀好有關句子。注意朗讀的節奏及語音、語調。同時,教師引導復述課文。動畫復述按順序出示課文的幾個鏡頭:睡覺、過馬路、等公交車、走路、遲到進課堂、后悔,請同學們邊看邊讀有關的課文段落,然后進行復述。
(三)通讀全文,感知質疑。
我會請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讀課文,討論解決下面問題:
1.從課文的結尾我們讀到元元非常后悔,元元后悔什么?
2.元元遲到20分鐘,是因為元元貪睡20分鐘嗎?
3.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為什么會遲到20分鐘呢?
通過分組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每一分鐘時間的珍貴。
(四)精讀品味,升華情感。
1.品讀第1自然段。
丁零零,鬧鐘響了。啊,元元該起床了,還得上學去呢。可是課文里的元元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學生讀第一段。鬧鐘響時,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2.品讀第2--4自然段。
引導抓住“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來體會元元“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嘆息和心情。并指導朗讀,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
再抓住“好一會兒”“才”“跑”“眼看”“車子開了”來體會元元又一次的嘆息“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并指導朗讀,讀出更多的嘆息、焦急、后悔、自責的語氣。
抓住“等呀等”“一直”來體會元元的焦急心情。
3.品讀第5、6自然段。
引導抓住“紅著臉”“低著頭”“非常后悔”這些詞語。引導學生想象,元元此刻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元元,你會對自己說句什么話?
4.梳理全文。
元元是不是遲到了以后走進教室才后悔的?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具體寫了元元非常后悔。出示課文中描寫元元非常后悔的句子。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說話練習。
(五)聯系實際,升華主題。
聯系實際,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意,為此做一下引導:“20分鐘等于半節課,在半節課中,同學們可以學到多少知識呢?”讓學生自由回答自己在半節課中學到的知識。
“遲到20分鐘就等于錯過對這些知識的學習,而耽擱的20分鐘是由一分鐘引起的,可見一分鐘重不重要呀?”通過這一反問,讓學生在此感悟一分鐘的重要性,懂得每一分鐘都有很大的用處,進一步讓學生懂得時間的寶貴,我們應該加強時間觀念。
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有沒有跟元元類似的經歷。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課件出示有關時間的名人名言,希望大家珍惜每一分鐘,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一分鐘說課稿篇十一
《品德與社會》所要學習的道德規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因此,他的教學內容和教育形式都必須貼近孩子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教學內容整合成3個部分:在生活中感受一分鐘的長短、在生活中體會一分鐘的寶貴、在生活中學會合理得利用時間。每個教學環節都從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從內容上體現了源于生活的理念。在認真鉆研新課標和教材后,我設定了以下3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一分鐘的長短;2、情感目標: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鐘的寶貴;3、能力目標: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教材分析,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在生活中成分體驗一分鐘的寶貴。那么這樣才能讓學生輕松獲得知識,明白道理呢?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音像教學資源,創設情境,靈活選用活動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引導他們自你指導生活。
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讓他們通過生活主動學習就需要我們去精心設計,共同營造。本課中,我從孩子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了感知一分鐘、體驗一分鐘、巧用一分鐘等教學環節,讓他們貼近生活,回歸生活,使課堂生活成為一種快樂、積極有意義的生活,從而引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創設情境,融入生活,感知一分鐘
新課標指出:貼近學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擬,能激發相應的環境氣氛,使學生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因此,教學開始我播放學生感興趣的《藍貓淘氣3000問》一分鐘,充滿童趣的畫面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了,使他們沉浸在歡樂之中。突然畫面消失,讓學生焦急等待一分鐘。此時我進行現場采訪:前后兩個一分鐘,我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由于有親身經驗做基礎,孩子們通過對比感受到:心情愉快的時候一分鐘很快很短,焦急等待的時候會覺得一分鐘很慢很長。這樣通過課件演示創設生活情境,喚醒了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融入生活之中。
2、實踐參與,走進生活,體驗一分鐘
新的課程理念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只有源于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短短的一分鐘能干什么呢?”為此,我設置了兩個活動:
(1)全體總動員。課件出示學習小博士、運動小健將、環保小衛士、藝術小能手等角色,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角色來扮演,看看自己一分鐘能完成多少事情。這樣運用課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室里豐富多彩的時間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一分鐘能做這么多的事情呀!
(2)爭當小主播鼓勵學生播報課前調查的有關一分鐘能做什么的真實數據,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一分鐘的作用可真大!這樣一來,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更直觀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們的興趣。
(3)自我反思,提升生活,感受一分鐘
生活是一種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的過程。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生活態度、生活能力、生活方式的熏陶,強調自我反思。在這個部分里,我把音像教學資源引進課堂,給學生創造一個色彩繽紛、音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環節,使課堂教學內容生動化、形象化。
活動一:資料展示廳。課件播放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病人以及工廠緊張忙碌生產的錄象,讓學生在體驗中認識到一分鐘的寶貴。
活動二:時間快樂屋。課件出示時間姐姐向學生贈送禮物:一分鐘。讓學生思考:多給你一分鐘,你會用來干什么?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引導學生算算:一個月、一年、十年,你的收獲是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從生活著手,通過數據由小到大的變化,明白時間積少成多的道理,從而更好地珍惜時間。
活動三:生活多棱鏡。運用課件播放小青平時學習中一些浪費時間的情景,讓學生去發現錯誤,同時聯系自己生活中的表現評價自己的不足,將他與自身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孩子就走進自己的生活,不斷進行自我更新,使其生活經驗獲得提升。
(4)拓展延伸,熱愛生活,巧用一分鐘。
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與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我重視課堂與生活的聯系,課內向課外延伸。在結束部分我運用課件演示了兩個孩子一天安排的活動,通過具體生動的畫面讓孩子們交流:怎樣安排更合理?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聯系自己的生活設計出更棒的作息時間表。這樣,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引導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當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小鬧鐘,滴滴答,每時每刻向前跨。滴答滴答提醒你,抓緊時間爭第一”的兒歌聲中結束本課時,我想,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種子已經悄悄種植于學生的心中了。
一分鐘說課稿篇十二
幼兒園科學范疇是一門體系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紀律,要從幼兒的生活現實和知識履歷中感覺事物的數目干系并體驗科學的風趣。在這次活動中,充實引發幼兒的體現欲望,這也非常切合幼兒的年事特點和學習特點。新《綱領》也指出:教學活動的構造要注意幼兒的歷程體驗,這是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的焦點,是引導幼兒積極的情緒態度和學會學習的要害。而時間對幼兒來說比力抽象,他們腦海中時間的觀點是含糊的,他們不知道一分鐘到底有多長,能做幾多事?辦事磨蹭、浪費時間的征象到處可見。因此這次科學活動《一分鐘》應從幼兒的“體驗”為主,讓他們通過親身視察、操縱、比力、發明和感知一分鐘的時長,知道抓緊時間就能做很多事變,從而愛惜一分一秒,形成開端的時間觀點,為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活動目的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憑據年事特點及現實環境,設計了三個目的:
1、知道一分鐘的是非和代價,開端樹馬上間觀點,明白愛惜時間,辦事不磨蹭。
2、實驗在一分鐘里做一件能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3、學習制定時間設計,并能按設計實行。
目的重點:正確掌握一分鐘的觀點和時長。
目的難點:知道抓緊時間,開端了解應公道的利用時間。
為了有用的突破重點和難點,我接納了肯定的方法,如:讓幼兒視察、體驗、比力等探索,在活動中發明題目,建構積極有用的師幼互動,新《綱領》指出:老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互助者、引導者,活動應力圖形成“互助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老師不但要與孩子同等的到場,更應具備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視察、研究和引導的技能,同時適應幼兒的創造性、頭腦性,接納相應的相宜的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的辦事于本次的活動目的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如下準備:
1、實物大鐘:讓幼兒直觀了解一分鐘的時間觀點。
2、幼兒處于活動的岑嶺時期,好動是他們這一年事段的突出特點,因此,我設計了游戲“秒針蹦蹦蹦”,游戲的引出,為幼兒掌握一分鐘的是非做了精良鋪墊,充實變更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學習更自動更積極。
3、多媒體課件的播放,為本活動掌握的目的起到了一個緊張的作用。
4、橡皮泥、水彩筆、球、圖書的提供,為幼兒打開了又一知識的通道,通過這些質料的操縱,讓幼兒更明白的體驗到一分鐘的意義。
5、灌音機的利用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打開了一扇窗戶,孩子們在高興的音樂聲中,做著自己以為非常故意義的事變,既得到了關愛的體驗,又領會到給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
《綱領》夸大幼兒是中央,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必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履歷來舉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對自己的腳色定位是一個到場者,我盼望和孩子配合發明、討論、探求,接納相宜的方法構造教學,接納以下教法:
1、題目設置法:在活動中得當的提出題目,有助于兒童的頭腦,開導學習、不停思索、不停朝上進步。
2、多媒體演示法:在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切合幼兒的特點,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學習興趣和熱情。
3、游戲到場法:充實變更幼兒的積極性、到場性。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到場探究活動,不但進步和熬煉了本領,越發升華了孩子的情緒。
1、多渠道到場法:新《綱領》科學范疇當中目的明白提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題目,用得當的方法表達,交換探索的歷程和效果。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蹦蹦、做做等多種感官的到場,不知不覺就對這次的活動孕育發生了興趣。
2、直觀法:讓幼兒通過多媒體課件直接得到生活履歷。
3、發言法:讓幼兒在交換中說出自己的明白和見解,充實體驗語言交換的興趣,同時幼兒的口語本領也得到了生長。
《綱要》提出:“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體驗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為主導作用,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為了體現《綱要》精神,這次活動以“一分鐘”為線索,引導幼兒多方參與,從而培養幼兒的表現力。整個活動程序共分4個環節來進行。
1、感受一分鐘的時間
為了準確感受一分鐘的時間概念,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3個小環節。
首先出示一個實物大鐘,教師指導認識鐘面上的三位針寶寶,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對分針、時針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重點直接放在秒針上,教師拿鐘比劃告訴幼兒秒針的秘密,秒針走一周就是一分鐘。然后教師和幼兒一起和秒針走一圈,秒針走一下師幼數一下,這時教師進行小結:秒針走60下,也就是走一圈回到原來的位置就是一分鐘;其次引導幼兒看秒針的方法,不管秒針從哪個數字開始走,只要轉一圈后回到原來的地方就是一分鐘;最后師幼同做“秒針蹦蹦蹦”的游戲,室內地面上提前布置好大鐘,幼兒來當小秒針,幼兒不僅積極參與游戲,同時鞏固了一分鐘的時長。
2、體驗一分鐘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適合幼兒但不關乎技能的各種操作材料,比如:橡皮泥、水彩筆、紙、球、圖書,讓幼兒自由選擇喜愛的一樣,教師計時一分鐘,之后記錄操作結果,交流匯報。這個環節的體驗,幼兒不但對一分鐘有不同的體會,同時也知道了短短的一分鐘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3、重要的一分鐘
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內容:元元由于早上貪睡一分鐘,上學卻遲到了20分鐘,中間遇到了紅燈,沒有趕上公交車,元元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課件的動畫效果不僅吸引了幼兒的眼球,也使幼兒認識到了一分鐘的重要。這時教師和幼兒討論制訂時間設計,抓住重要的每一分鐘。分發時間設計表,內容包括:早上起床、穿衣、疊被子、刷牙、洗臉、梳頭、吃飯、上學路上各用多長時間,回家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做好設計表,貼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讓爸爸媽媽監督,按設計執行,這個環節幼兒體會到了一分鐘的重要,并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4、快樂一分鐘
教師提出問題:一分鐘,你準備做一件什么事讓別人能感到快樂?幼兒各抒己見,最后一分鐘幼兒嘗試用各自的方式讓同伴和教師在短短的時間里快樂起來。幼兒嘗試時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
通過在本園的試課和二幼的上課,我對此項活動有了一些反思,反思如下:
目標達成分析
1、《一分鐘》活動目標,主要來源于生活,在幼兒已有的一些相關經驗的基礎上,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做很多有意義的事,目標達成較好。
2、運動中的質料與情況的投放,為本次運動目的的告竣建立了肯定的條件。如孩子在看大鐘體驗一分鐘中,相識到了一分鐘便是60秒,在實驗做一件事體驗一分鐘時,孩子通過自己辦事,體驗到了短短的一分鐘,卻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在運動中我又為孩子建立了很多體驗后的交換時間,讓孩子們絕不拘泥的大膽報告,擴展了已有目的的涵義。
不敷之處與革新思緒:
1、孩子在體驗時,自由操縱種種質料玩一分鐘,原意是想讓孩子通過玩某種工具或畫一幅畫,還沒畫完,一分鐘就到了,從而體驗到一分鐘的是非,但在實行歷程中,孩子們純粹是為了完成使命而機器地去操縱,讓我意識到了準備上的不敷,由此我想到了革新的計謀,就因今后應該準備孩子們較感興趣的事變,再加上導語的渲染,信賴結果會紛歧樣。
2、末了一個關鍵,是想讓孩子通過大秒針的滴答聲和高興的音樂聲,邀宴客人老師舞蹈,使本運動到達一個熱潮,但由于孩子膽小,只有個體幼兒敢,大部分幼兒都放不開,這闡明孩子們缺乏自大和體現欲望。因此,必要革新的是,在以后的運動中,應積極培養孩子的自大心,讓孩子們敢玩,敢說,收放自若,充實發揮各方面的本領,以得到全面生長。
一分鐘說課稿篇十三
《一分鐘》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了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卻遲到了20分鐘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我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孩子,由于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但考慮到部分學生可能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有過相似的情感體驗,所以理解本文難度不大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二年級小學生要達到這個理想目標,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的引導更為重要教學中,我們要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驗一分鐘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珍惜時間,牢牢把握每一分鐘,做一個惜時的孩子
教學時要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說,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后悔;在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1、同學們,看老師這兒:1 =20,你覺得這個算式正確嗎?
2、板書課題《一分鐘》,學生齊讀課題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將生字詞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學生再次拼讀
3、去拼音讀一讀
4、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做猜字游戲
1、課件范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元元聽到零聲后,開始是怎樣想的? 大家找出來讀一讀
3、 事情的結果呢?指名讀李老師的話,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模仿教師的語氣,朗讀“元元,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可讀出不同的語氣。
元元遲到了半節課,你能想象一下元元是怎樣走進教室的嗎?這時他的心情怎樣呢?(后悔)
4、師:元元明明才多睡了一分鐘,怎么就遲到了20分鐘呢?找一找這20分鐘是怎么來的
在元元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1、將課文內容演一演
2、摘抄惜時的名言警句
一分鐘說課稿篇十四
《一分鐘能干什么》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時、分、秒中的一個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是本單元第二節的內容。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使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把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使學生懂得去珍惜時間。
知識目標:通過實際情境活動,讓學生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體會分與秒的關系,掌握1分=60秒,學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過程目標: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1分鐘的長短,并感受時間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在實際操作及有趣的課堂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能力目標:通過拍一拍、聽一聽、讀一讀、唱一唱、寫一寫、等活動,培養學生估計時間的能力,教育學生從小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體驗1分時間的長短,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教學難點:估計一分鐘有多長
本班學生對時分的知識在一年級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能區分時針、分針和秒針;能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整點、半點;但是整點剛過和接近整點學生區分還有困難。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生活經驗少,但思維比較活躍,他們還是以無意注意為主,而無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點引起的,在教學時,盡可能創設生動的數學活動,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知識變成學生的切身需要,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通過操作交流去探索創新。
在教材的處理上,我聯系生活實際,用靈活多變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充分放手讓學生大量開展多種形式有趣的實踐活動,開放的情境,引導學生體驗。使學生較好的認識一分并且對于一分能干什么也會有深刻的認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創設生活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具體的情境中去感受數學的價值。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在這節課中,主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人人參與教學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新課程強調學習數學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應用的過程。《一分鐘能干什么》這一課意在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數心跳、聽音樂、讀書、踢球等,體驗時間的長短,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把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東西。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應用的過程,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
根據兒童認知發生、發展的規律來看,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于是我利用2008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場面,共同感受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體驗一分鐘的長短,這種安排的意圖是用學生比較有興趣的事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為新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新課標強調要注重各學科之間的整合。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初步體驗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一分鐘能干什么都有一些模糊的認識,讓學生說說,給學生一個交流的機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發揮自己的個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學生對時間的有關認識的記憶。
1.一分鐘有多長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數心跳”這一活動,再次體驗到一分鐘的長短,強化學生的感知。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聽一遍會忘記,只有自己做一遍才能永遠的記住。在課堂中通過拍一拍、讀一讀、寫一寫、數一數、做一做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對于一分鐘的長短有了深刻的印象,為后面的估計打下了基礎。
2.分與秒的關系
在我們體驗完1分鐘脈搏的跳動之后,讓我們靜靜地看鐘面,一起來認識1分。觀察鐘面,上面有兩個我們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時針,這根長一點的走得比時針快的是分針,鐘面上還有一根又細又長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針,它可記錄比一分還短的時間,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請同學們觀察鐘面,動腦筋思考,一秒有多長呢?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
學生說出不同的辦法,同時選擇拍手的方法邊觀察鐘面邊體驗1秒,5秒,10秒,60秒的長短,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一看、數一數、分針與秒針的走動情況,學生發現了分與秒的關系。強調學生一定要把分與秒的關系記好,1分=60秒
我從“1秒鐘是多長”這里尋找切入點,讓學生拍手做,分別觀察分針和秒針的變化,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總結能力的培養。在認識秒針時,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鐘面,區分時針、分針、秒針,然后總結出分與秒的關系。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和總結,比老師的講解更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使學生在經歷了觀察、總結、推斷的過程中體驗了觀察——思考——推斷——總結——歸納——運用的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1.1分鐘能干什么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四個活動(做計算題,讀三字經,畫太陽,拍球),學生分小組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學習活動,集體計時,匯報結果。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可以增加他們的成就感,讓他們感覺到在一分鐘里能做這么多事情,很驕傲。同時體驗1分時間的長短,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學生通過四種活動對比談感受, 讓學生明白感覺時間的長短有時還與心情和喜好有關,并不失時宜的進行熱愛學習的思想教育。簡單的練習,為學生提供了體驗時間的機會,增進了同學之間或者師生之間的互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時,把課本上所學的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加深了學生對一分鐘的體驗,培養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2.一分鐘有多長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聽著音樂在一分鐘之內做自己喜歡的活動,這是對學生估測能力的訓練,有了活動已做基礎,先叫同學交流估計的辦法,然后跟隨一段歡快的音樂跳起來,估計一分到了就回到座位。
這個環節為學生創造了充分的機會實踐一分鐘的體驗。新課標中倡導從孩子們身邊的生活中擷趣素材,聯系生活學習數學,將數學還原于生活,指導于實踐。我讓學生在通過大量的活動感受到了一分鐘后,再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來估計一分鐘長短
4.幾分鐘的長短
在這一環節請學生選一首歌,估計一下大約需要幾分鐘,再全班一起唱唱,看看自己估計的對不對。新課標中倡導從生活中學習數學,還原于生活,指導于實踐。讓學生在通過大量的活動感受到了一分鐘后,再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來估計一分鐘以及幾分鐘的長短。在設計上采用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在學生有了一定時間的基礎上馬上讓學生進行估算練習,促進知識的進一步的鞏固。
1.中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檢查學生掌握程度,我又設計了下面三個活動,把課堂氣氛再次活躍起來。
①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這臺春節晚會上,有我們熟悉的好朋友紅果果、綠泡泡,他們倆看到同學們對分和秒掌握的這么好,想考考大家,你想接受他們的挑戰嗎?
挑戰第一關: 是時,分,秒關系的換算。
1時=___分 1時30分=___分
1分=___秒 1分20秒=____秒
70分=___時___分 90秒=___分___秒
挑戰第二關: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會使用時,分,秒這幾個單位。
小華每天睡9( ) 跳繩10下用了7( )
小亮吃飯用了20( )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挑戰第三關:測試學生的計算速度。
你能在一分鐘內完成嗎?
3×4= 5×6= 3×9=
5×8= 24÷3= 12÷6
②出示一組數據,讓學生了解一分鐘的重要性。
一分鐘,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一分鐘,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大約可以播800個字。
一分鐘,汽車大約可以跑1200米。
一分鐘,激光大約可以走1800萬千米。
根據所給的數據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一分鐘能干些什么
1分鐘我能穿好自己的衣服。
我1分鐘能吃一根香蕉
1分鐘能擦干凈我的桌子。
通過讓學生知道一分鐘雖然很短暫,但這一分鐘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促進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這個環節體現了在新課標強調的要注重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充分利用了生活這一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愛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2.課堂回顧
在這一環節讓談談學生的收獲和體驗,概括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和自己的課堂表現,還可以再次喚醒學生對本節課的記憶,揭示課題。
同時根據情境,出示一句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來激勵學生。
學生的自我評價很真實,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激發他們參與和學習的興趣。同時,把課本上所學的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加深了學生對一分鐘的體驗,培養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課已接近尾聲,為了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感受數學的魅力所在,讓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介紹今年發生一些事情
人造地球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在一分鐘內完成,并成功進入太空;
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前的一分鐘,人們的心情是無比激動;
在今年四川地震在搶救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員時,那一分鐘一秒鐘是何等重要,每爭奪一分一秒就可能生還一個生命。
在第十四屆世界杯足球賽中,德國隊就是在最后1分時間進了一球,從而贏得了冠軍。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們常說,珍惜時間就等于珍惜生命。
在這節課最后的一分鐘,老師給大家帶來幾道有趣的課后作業,他們都在作業超市里,我們邊聽歌邊把你喜歡的一道題記下來
作業超市:
1、估一估做一套眼保健操需要幾分鐘。
2、調查你一分鐘大約能跑多少米。
3、收集有關描寫時間的句子
一分鐘說課稿篇十五
一、說教材《最后一分鐘》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四篇課文。該單元以“振興中華、勿忘國恥”為主題展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前的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曾經讓千萬中國人激情澎湃。作者用這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全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強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一個詞句當中。
二、說教法、學法“三分詩,七分讀”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促進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本課是閱讀課,我準備安排一課時進行教學。根據《課標》要求及教材的編寫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高年級學生的特征,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1認讀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詞典理解詞語的意思。2以讀為本,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并運用收集資料的方法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3在誦讀詩歌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由于本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強烈,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通過誦讀詩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因為學生對香港回歸、虎門硝煙這些歷史事件不是很熟悉,理解詩歌內容還有一定的難度,我將本課教學難點確定為: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三、說教學過程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節展開:環節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開場播放歌曲《東方之珠》,把學生帶到創設的情境當中,音樂既渲染了氣氛,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著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1997年6月30日,是無數中國人徹夜難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無數顆心在期盼著一個莊嚴時刻。香港維多利亞灣畔,中英兩國要進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與祖國分離了150年的香港,將重新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所有中國人都急切盼望著這最后一分鐘的到來。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詩歌《最后一分鐘》,重溫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環節二:自由讀詩,感知內容1.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詩歌要求:讀對讀通,遇到不熟悉或者容易讀錯的字借助拼音多讀一遍。2.接下來指名讀詩歌把感覺熱血澎湃的詩句讀給同學聽,讀出奔涌的豪情,說出內心的感動。學生邊讀老師邊評價及時正音。(以上是初讀課文,主旨是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3接下來老師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條理,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文章脈絡:第一小節寫莊嚴時刻來臨前;第二三小節寫莊嚴時刻來臨時;第四小節寫莊嚴時刻來臨后。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題地位,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環節三品讀詩歌,讀中感悟這部分分三個環節進行:一是感受儀式前的激動;二是體驗儀式中的自豪;三是讀中感悟儀式后的暢想。下面我將詳細地說一說這三個環節的教學過程:
(1)感受儀式前的激動先指名讀這一小節,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手法?然后重點理解“叩問”的意思,想一想在這最后的時刻所有的中國人會叩問些什么?這
的“多元解讀”給了學生更廣闊的空間,擴展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豐富了文本的內涵。最后讓學生思考,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讓學生體會并讀出這種激動無比的情感。
(2)體驗儀式中的自豪先指名朗讀第二小節,讓其他學生閉上眼睛展開想象借助文字再現香港回歸時的場景。體會當時人們激動自豪的愛國情感。教師出示相關的畫面,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找出這節詩里最能表現人們激動自豪的詩句反復讀,讀中升華感情。教師接著再設計問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特區區旗冉冉升起的時候,詩人又想到什么了呢?結合搜集到的“虎門硝煙”的故事和香港的歷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誦讀中體會刻骨銘心的傷痛,感受揚眉吐氣后歡欣鼓舞的心情,從而感悟那噴薄而出的愛國熱情。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是在誦讀中交流感受,啟發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詩句的領會、理解,感悟香港回歸祖國那一時刻中國人內心的激動與自豪。
(3)讀中感悟儀式后的暢想這一小節采用多種讀書方法,如指名讀、齊讀,以讀代講,引導學生抑揚頓挫地讀,讀出全中國人民對香港回歸祖國的熱情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福。環節四讀中升華情境表演(1)全班參與,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在誦讀中升華感情。(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詩歌所表達的感情。讓學生深入體驗:如果你是參加交接儀式中的一員(身份可由學生定)或者你在街道上、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這一過程,你想說什么?教師扮演香港鳳凰衛視的記者隨機采訪。這個活動的設計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本節課有效適度的拓展。
四說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全面而簡明地將學習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美觀。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