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幼兒園科學教育論文選題篇一
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幼兒園教育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多種形式的研究中起龍頭作用。幼兒園教育研究課題的來源可以有多種渠道,這里只介紹其中有代表性的兩種。
1.各級規劃課題
規劃課題是由各級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簡稱教育科學規劃辦),在同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根據教育科研事業發展規劃以及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研究的教育科研課題。
以北京市為例,幼兒園可以申報的規劃課題有三個層次的,一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二為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三為各區縣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的級別越高,獲得批準的難度也越大。
幼兒園應有專人或機構(如科研室)負責園級課題的管理,以避免因為沒有管理部門的檢查和督促而使課題研究流于形式。
其他研究活動
1.研究性教學(或游戲)活動
研究性教學(游戲)活動是指圍繞某一教學(游戲)活動中的具體問題而進行的研究活動(有的教師習慣于稱此類活動為“研究課”),它由示范、觀摩、研討等一系列研究行為組成、研究性教學活動的承擔者既可以由園里指定,也可以通過教師自愿報名產生。
研究性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對一次教學或游戲活動的優劣進行判斷,而是通過對具體教育行為的分析。探索如何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將正確的教育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教育行為,是通過分析一個人的教育行為使更多的人受到啟發。因此,園長要引導教師將注意力集中在分析教育行為及其背后的教育觀念上,而不是對個人能力的評判。
每一次研究性活動都應有明確的主題,所選擇的教學活動的內容,也要根據主題而定,也就是說,要選擇那些最能表現出所要研究的教育行為的內容。如,為了研究啟發性提問,可選擇語言、數學等教學內容;研究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可選擇小組合作游戲或表演游戲等。此外,園長應讓所有參加觀摩的教師事先清楚研究的主題,這樣,可使教師的觀察具有目的性,獲得的信息更為系統和詳細。
觀摩只是研究性教學活動的第一步,重要的是觀摩后的研討,即根據研究主題,就教學活動中實際發生的教育行為進行討論,理論聯系實際地分析哪些教育行為體現了正確的教育觀念,哪些沒有。例如,研究如何在集體教學活動中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那么,分析的焦點就集中在教師的哪些行為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哪些行為壓制了幼兒的主動性。而教師的行為既包括對學習材料的準備,也包括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態度、對幼兒年齡特點的把握、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等。研討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活動結束后,應組織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有關理論,并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進行實踐探索,以使對一個問題的研究更有深度、更有實效。
2.專題研討會
根據本園工作的實際需要,就教師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進行專題研討,是幼兒園教育研究活動的另一種重要形式。研討的主題應具有普遍性并來源于教育實踐,如,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如何進行家園合作等。
專題研討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一是在園內營造開展研究和討論問題的學術氛圍;二是通過對一個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思考,拓寬教師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澄清一些模糊的認識。
為了開好專題研討會,會前應做好兩方面準備工作。一是理論準備,即每位教師根據研討會主題學習有關理論或資料,這樣,參加研討時就不會對問題一無所知,這是使研討會能夠開起來的重要基礎。二是可以指定1~2位教師(具體人數根據情況自定)作為主發言人。主發言人在會前要做好準備,如,可預先寫好發言提綱或發言稿。主發言人陳述自已的觀點其他與會人員進行質疑或討論。在這里,主發言人有點類似于射擊場上的靶子,亮出自己的觀點,是為了引來別人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一個好的研討會,需要有不同觀點的爭論,爭論越激烈,研討可能更接近問題的本質。因此,研討會往往難以產生一致的結論,但有了爭論,有了不同的聲音,研討會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幼兒園科學教育論文選題篇二
春風化雨育幼苗
——滲透式幼兒情感教育初探
【內容摘要】 幼兒是品德學習的最佳期,也是情感教育最為困難的階段,他們是純潔的、自然的,正因為這樣,幼兒的情感教育也是最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會妨礙他們形成健康的、積極的人格品質。因此,情感教育在幼兒情感發展中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仍有部分教師還模糊、錯誤地認為情感教育不及知識、智力發展的重要,因而缺乏情感教育的敏感性,不能自覺地、有意識地為情感教育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幼兒教育與其它學段最大的區別在于它的綜合性,也就是說教師情感教育行為應該滲透在幼兒日常生活和所有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本文就情感教育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教師行為在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在情感教育中如何滲透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關鍵詞】
幼兒
情感教育
教師行為
滲透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意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中。”《規程》把情感教育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手段,從理論到實踐確立了情感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良好的情感不僅有助于幼兒積極的人格、個性品質的形成,還有助于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與欲望。并為其良好的社會交往提供動力基礎。相反,消極的情緒,如緊張、恐懼,憂郁和煩惱、暴躁等往往使幼兒處于壓力之中,影響與同伴交往的質量。幼兒良好的情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需要成人特別是教師有意識、精心培養與指導的,因此,情感教育在幼兒情感發展中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仍有部分教師還模糊、錯誤地認為情感教育不及知識、智力發展的重要,因而缺乏情感教育的敏感性,不能自覺地、有意識地為情感教育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
筆者舉幾個幼兒教育事例來分析現階段對幼兒情感教育的缺失:
事例
1、一個幼兒園老師因為一個四歲的幼兒上課時愛說話,就用膠帶封住了他的嘴巴,不許他說話。這個個案盡管是比較少的例外事件,但幼兒園普遍的現象是不許幼兒自由說話。
事例2:一個三歲多一點的孩子因為好動,被幼兒園老師罰站,老師不僅嚴勵地斥責了他,還不許其他小朋友與他玩,于是,那個孩子便成了大家眼中的“壞孩子”。
事例3:到了節日,孩子們觀察到老師收到的禮物,也觀察到送不同禮物得到不同的待遇。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師生關系的疏近,感受到老師的偏愛,也感受到現實的不平等。事例4:某幼兒園小班的一位家長向帶班教師反映說,孩子的中午飯沒吃飯,教師聽后不高興,便在以后進餐時故意給這個孩子盛超過其飯量的飯菜,并要求他必須吃完,結果是孩子受委曲。教師錯誤的行為給幼兒情感造成極大的傷害。
幼兒期的情感是最為純潔的,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實的,正因為這樣,幼兒期的情感教育是最為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會破壞幼兒自然的情感流露,妨礙幼兒生成積極的人格品質,從而不利于其一生的發展。試想如果兒童被限制了自由表達的機會和權利,那種壓抑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同樣,在不平等的教育生活里,幼兒是不可能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的,也不可能形成積極的行動。一個自尊從小受到嚴重打擊的幼兒,怎么會積極地尊重他人。孩子是多么的無辜,在他受到傷害的同時,還不能悟出遷怒與他的原因,幼兒的情緒識別能力差,難以理解和識別教師的情感需要,情感反應,也極有可能導致誤解教師的情感狀態和反應,加上受言語發展水平的限制,難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導致極端的表現方式,于是采用發脾氣,大聲嚷嚷及攻擊其他小朋友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教師是幼兒發展的重要影響者,教師行為在幼兒情感發展上具有突出、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探討教師行為對幼兒情感發展的指導和滲透,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提高教育素質的迫切要求。幼兒教育和中小學教育的最大區別在于它的綜合性,因此,情感教育不像其它學段那樣滲透在各個學科里,而應該滲透在日常生活和所有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那么,教師行為在幼兒情感教育中如何滲透呢?
(一)身體力行,以榜樣的言行進行滲透教育。
教師是兒童重要的依戀、模仿和觀察學習的重要對象,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他們,教師影響幼兒情感發展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自身的情緒情感染幼兒。如與幼兒一起戶外活動中,教師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流血了,她自言自語:“沒關系,一會兒就會止血的。”幼兒聽到、看到教師的言語和行為表現后就會以教師為榜樣,也變得大膽起來。相反,如果教師自己常常有消極的情感反應,那么這同樣也會對幼兒發生消極影響。例如:有的教師特別怕小蟲,顯得非常膽小,這樣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使得他們也變得膽小、怯懦。又如,在主題活動“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中,小朋友傷心地說:“小樹葉飄呀飄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又有小朋友說:“小樹葉哭了”,教師說:“那我們給它們建一個新家吧。” 教師在教室里選擇了一個朝陽的地方,搭一個紙箱做的房子,在旁邊做一棵大樹,讓小朋友把拾來的樹葉放回到大樹媽媽的身邊。教師同情、幫助弱者的行為深深地感染著幼兒,也成為他們關愛和幫助
(二)言傳身教,以嫻熟的教育技能進行滲透教育。
孩子的情感是容易被激發的,他們對成人情感表現的敏感程度,有時往往出乎我們的預料。有人作過一個測試,如果向孩子要某種東西,在說要的同時,也配合頭部的偏側動作和友好表情,有80﹪孩子會把東西給你,因此,在我們在教學與生活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的語言和表情在和幼兒情感交流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同的言語表達方式,不同的提問類型,將使幼兒產生不同的情感反映。如:孩子剛學游泳時,有畏懼心理,教師如果光說別害怕,效果可能不大,若用自我暗示語言說:“我是一個勇敢的孩子”“游泳池是一個讓我開心的地方。”又如:文中開頭所舉的那兩個“上課愛說話”和“好動”的孩子,教師首先要寬容他們,因為“好說”和“好動”都是幼兒年齡特點所具有的表現,教師若改變方式配以和氣的表情說,“你看×××小朋友上課是怎么樣的?”及告訴他們學會傾聽別人說話和基本的一些學習常規,其效果就會截然不同。鼓勵、正面誘導的語言能激起幼兒積極向上,躍躍欲試的活躍情緒。相反,經常批評、指責、諷刺挖苦的消極語言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消極情緒,這會增加情感教育的難度。
2、教師要以境激情,善于挖掘情感教育的資源。這種資源就是孩子每天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身邊發生的一件件事情。我們不能小看孩子身邊的瑣事,他們正是在這些平凡的小事中接受影響,產生體驗,形成習慣。如:幼兒在參加升旗儀式、祝賀祖國生日,游覽附近的自然環境或名勝古跡等活動中,便能很自然地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在園里每月為同月出生的小朋友集體過生日,在慰問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或說說我的好媽媽和好爸爸以及每天的游戲交往活動中,都能萌發和加深幼兒的情感,成為情感教育的契機。大藝術家羅丹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對美的發現”,早期情感教育并不缺少內容,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有意識地、積極主動地在幼兒豐富的生活中去尋找和滲透。又如,在教師指導下一位母親較好地處理了孩子之間的一次糾紛:一個攻擊性很強的幼兒抓破了小朋友的臉,母親便帶兒子去商店買回一些幼兒喜歡的小食品,由兒子親自送給被抓的小朋友,向他道歉。以后,這兩個孩子再也沒有發生類似事情,并成了好朋友。這雖是一件小事情,但由于處理得當,不僅有助于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同時也非常及時地對孩子進行了一次情感教育,孩子由爭吵到成為好朋友,過渡得極為自然,處理這件事成功的關鍵是,讓孩子參與了買、挑選、贈送、道歉的全過程,借助于參與操作過程,激發了孩子的情感體驗,這位攻擊性很
這比簡單的批評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大愛無疆,以滿腔的師愛進行滲透教育。
幼兒教育是一種愛的事業,孩子們情感脆弱、敏感,需要教師奉獻出自己無私的愛,尤其是那些膽小無助,怯懦或喪失自信心的孩子,他們由于在不同環境中造成不同的心理,更需要教師愛的滋潤,也需要通過愛的教育激發他們愛別人的情感,使幼兒由開始愛自己的父母,愛生活中熟悉的集體和老師成為將來愛祖國、愛人民、愛周圍一切美好的人和事。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撫摸動作,都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教師應將愛心化為實際行動,如:教師堅持每天撫摸每個孩子的頭,堅持蹲下來和孩子說說話,做到把自己的愛平均分撒給班上的小朋友。如:給貧困孩子送溫暖:給他送玩具、衣服,發動家長結對幫助他,像媽媽一樣帶他出去玩等。孩子感受到教師愛的同時也學會了愛周圍的每一個人。
總之,我們教師就應該像綿綿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感染幼兒,使幼兒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尊老愛幼,使幼兒逐漸形成了關愛他人的健康情感與品德,從而使幼兒的情感更加豐富、健康。我們要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愛精神感化幼兒,使我們的愛延伸至盡情、盡性、盡意、盡心,使幼兒都能成為一個富有愛心,至情至性的孩子。
【參考文獻】
1、《學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我們教給孩子怎樣的道德 》。
2.中國知識出版社,《幼兒園管理百科全書》。
幼兒園科學教育論文選題篇三
幼兒園科學教育論文:在操作中學科學
皮亞杰曾經說過“知識來源于動作,而非來源于物體”。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我認為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非常重要。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既可以培養幼兒學科學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發展幼兒的自信心、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又可以提高幼兒在科學教育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幼兒學科學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在進行科學教育活動時,運用實物、圖片等各種材料創設情景,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學習科學知識,既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科普知識,又能增加課堂上練習的密度和廣度。例如,我在進行“物體怎樣能移動”的科學教育活動時,我將各種形狀的紙盒、積木、鐵塊分別放在桌子上。提出問題:用什么辦法才能使它們動起來?讓幼兒自己去操作發現。幼兒興趣盎然,有的用手拍,有的用拳頭打,有的用嘴吹,頭頂,手向上拋等,每個孩子都想了不少的辦法,然后讓幼兒自己來講述、總結自己是怎么做的,發現了什么?通過自己的實踐和講述,幼兒懂得了用力大時東西動得快,移動得遠,用力小就移動得慢而近,用力很小時重的東西不動。通過操作,幼兒獲得了物體運動和力的關系的淺顯知識,獲取了有關物體移動需要力的經驗。幼兒在“打打鬧鬧”中既獲得了知識,又拓展了幼兒探索的思路,培養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二、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幼兒學科學的自信心、獨立性和創造性。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讓幼兒獨立進行選擇、獨立操作,獨立進行觀察發現,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獨立性和創造性。秋天到了,滿地都是金黃色的葉子,“秋游”時,我和幼兒一起撿回許多葉子,組織了“有趣的葉子”的科學教育活動,讓幼兒把撿到的樹葉帶到活動室里獨立進行比較、分類。分類完畢后讓幼兒向大家匯報是怎樣分的,分成了幾類,用的是什么方法。幼兒匯報的結果異彩紛呈。有的是按葉子的形狀進行分類,有的是按葉子的顏色進行分類,有的是按葉子的大小進行分類,還有的小朋友想到用葉子的厚度進行分類。我沒有想到的,孩子都想到了。我表揚了孩子們的聰明能干和豐富的想像力與觀察力。孩子們十分高興,自信心油然而生,真正體驗到“我能做”的積極情感。在進行《有趣的食物鏈》的科學環保課程時,我運用了多媒體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先讓幼兒通過電視了解食物鏈的基本知識,又通過自己制作動物卡片,并通過用線將卡片連接起來,形成食物鏈的形式,讓孩子通過看、聽、動手做進一步促進幼兒的認知活動,讓他們知道大自然和人類應該是和諧的生活,而不應該去破壞大自然的平衡,孩子們初步具有了環保意識,并想出了很多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辦法,使之更具創造性的學習。
三、在操作活動中,提高幼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動手操作,既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還能發現新的問題、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問題。在冬天組織“水和冰”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我讓幼兒在離園時,把小缸子里注入水并剪一個好看的圖案放在水中,再放一根毛線,把小缸子放在室外,第二天來園時,小朋友們發現,原來的水變成“冰鑼”了。我讓幼兒動手玩冰鑼,摸一摸,敲一敲。然后把“冰鑼”拿到室內,小朋友發現冰開始滴水,冰又變成了水。這時,小朋友們展開了熱烈地討論。通過討論,每個孩子都知道了由于夜里氣溫低,水變成了冰。室內溫度高,冰又融化成為水的道理。在這一系列活動中,沒有一個小朋友是旁觀者,也沒有一個孩子會說“我不會”,能力強的幼兒學習的更主動,更積極,發現的問題也更多。
幾年來,在幼兒科學教育中開展操作活動的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操作活動是開展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重要一環。如何使操作活動順利展開,如何讓幼兒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在“玩”中學習,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
1、教師須仔細考慮,周密安排。從活動方案的生成,活動條件的創造,材料的準備,問題的提出,到幼兒探索過程中的切入等等,都要經過深入細致的考慮,這樣才能組織好幼兒的科學探索活動。
2、操作活動既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又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科學的過程。在活動中,教師自身要以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來感染幼兒,并參與幼兒的操作活動。教師的參與會使幼兒感到親切,會使幼兒感到大家都是平等的,產生被尊重感,心理得到自由釋放,因而就會集中精力,積極地去嘗試、去探索。
3、為保證操作活動得以順利展開,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這樣才能真正指導幼兒的活動。
4、教師要克服怕麻煩的思想。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開展操作活動需要教師為幼兒提供大量的物質材料,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任何一絲一毫的怕麻煩的思想都會影響操作活動的開展。
最后,教師還要注意觀察,積累資料,不斷總結深化。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的開展。
幼兒園科學教育論文選題篇四
《幼兒園科學教育》作業答案
一、填空題
1、科學教育中常采用的觀察方法是:對個別物體的觀察;比較性觀察;長期系統性觀察。
2、幼兒勞動的種類包括:園地和自然角的勞動;生活服務勝勞動;協助成人的輔助性勞動;動植物標本的制作。
3、在幼兒科學教育中,情感的目標非常廣泛。《綱要》突出了其中兩個方面:發展幼兒的好奇心、興趣和求知欲;培養幼兒關愛環境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4、幼兒園中的技術操作型活動,主要涉及兩種不同的“技術”,一種是設計技術,即幼兒在進行科技小制作中要思考的方法,一種是使用技術,即幼兒在學習使用某種科技產品或工具時要掌握的操作技巧。
5、幼兒科學教育評價的新觀念是: ①從權威評判到平等對話 ②從結果評定到過程跟進 ③從測驗評價到實作評價 ④從常模標準到差異性評價
6、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包括自上而下的三個層次:幼兒科學教育總目標、各年齡班教育目標和教育活動目標。
7、例舉四種幼兒科學游戲的類型:
①、感官游戲②、圖片游戲③、語言游戲④、操作游戲⑤、角色游戲⑥、音樂游戲、⑦、情景性游戲⑧、活動性游戲 ⑨、電腦游戲(任選四種)
8、科學發現室的材料選擇要考慮的問題是:
①新穎有趣②操作方式簡便易懂③結構簡單且可探索④種類和數量充足
二、解釋名詞:
1、科學――是指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正確認識和知識體系,同時也是人們探
索世界、獲取知識的過程,還是一種世界觀、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
和態度。
2、觀察法――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和啟發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及科學的工具或儀器設備來感知客觀世界的事物及現象,使幼兒獲得具
體的印象,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3、幼兒自主探究方法――幼兒科學教育必須成為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應
該支持幼兒親身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體驗科學精神,獲得探究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過程應:注重幼兒“動手”與“動腦”的結合,創
造多種機會讓幼兒進行科學探究,在親身參與科學活動的過程中,發
現問題,感受科學過程,獲取事實證據,檢驗自己的想法和科學理論,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4、幼兒的“前科學概念”――概念是指幼兒對事物或現象的內在、共同、本質特征的概括,是認識事物的高級形式,一般用詞語來表示。在幼兒科學教育中,兒童獲得的概念還不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概念,而只能稱為
“前科學概念”,即幼兒在感知和經驗的表象基礎上,對同類事
物的外在的、明顯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種概括化的表象。它
既區別于具體的經驗,也區別于真正的抽象概念。
5.講述法――是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向幼兒描繪事物的外部特征,解釋事物之間、現象之
間以及事物與現象之間的依存、因果關系,敘述事物與現象的發生、發展及其
變化原因的一種教學方法。
6、項目活動――是指幼兒在教師的支持下,圍繞生活中某個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或“問
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知識、理解意義、建構認識的過程。它和綜合主題活動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的生成性。即活動計劃和活動
目標都不是由教師單方面事先設計好的,而是教師與幼兒共同發展、共同建
構、透過形成性的評佑逐步發展起來的。
7、幼兒科學教育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的目標,采用一切可行的評價技術和方法,對幼兒
科學教育的現象及其效果進行觀察、記錄、測定,分析目標實現程度,作出
價值判斷的過程。評價是是實現幼兒科學教育目標的有效手段,是實施補救
教育和個別教育的依據,是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手段。
三、簡答題:
1、簡述幼兒科學教育的意義。
①幼兒科學教育可以滿足幼兒渴望了解周圍世界的需要
②幼兒科學教育是幼兒思維的“實驗室”
③幼兒科學教育為幼兒園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識基礎 ④幼兒科學教育可以促進兒童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展
⑤幼兒科學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⑥幼兒科學教育會給幼兒的一生帶來深刻影響
⑦幼兒科學教育還有助于發現具有科學潛能的幼兒并促進其早期發展
2、簡述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
①幫助兒童獲得周圍世界的科學經驗。
②幫助兒童獲得探索周圍世界和學科學的方法。
③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
④激發兒童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及學科學的興趣;關心愛護自然的情感和態度。
3、簡述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的基本理念
①、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
②、面向全體幼兒,立足幼兒發展
③、體現科學本質,突出科學探究
④、反映當代科學成果,加強sts教育
⑤、廣泛開發利用多種課程資源
4、簡述幼兒科學教育的意義。
①幼兒科學教育可以滿足幼兒渴望了解周圍世界的需要
②幼兒科學教育是幼兒思維的“實驗室”
③幼兒科學教育為幼兒園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識基礎
④幼兒科學教育可以促進兒童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展
⑤幼兒科學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⑥幼兒科學教育會給幼兒的一生帶來深刻影響
⑦幼兒科學教育還有助于發現具有科學潛能的幼兒并促進其早期發展
5、科學發現室對于幼兒學科學有何作用?
①科學發現室的空間較大、材料豐富,幼兒有充分的選擇余地,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操作需要。
②科學發現室提供的材料不按年齡階段加以區分,更適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保證每個幼兒在自己的水平上進行探索。
③科學發現室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權,有利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獨立性和創造性。④科學發現室能充分展現幼兒科學探究的過程,并使幼兒在過程中得到滿足。
6、簡述在科學教育中教師提問的策略。
①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
②提問要有意圖。
③要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
④要啟發兒童的思考。
⑤要及時總結和復述。
⑥教師要注意傾聽。
⑦認可兒童的全部答案。
⑧分析錯誤答案給予及時反饋。
7、簡述幼兒科學教育的意義。
①幼兒科學教育可以滿足幼兒渴望了解周圍世界的需要
②幼兒科學教育是幼兒思維的“實驗室”
③幼兒科學教育為幼兒園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識基礎
④幼兒科學教育可以促進兒童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展
⑤幼兒科學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⑥幼兒科學教育會給幼兒的一生帶來深刻影響
⑦幼兒科學教育還有助于發現具有科學潛能的幼兒并促進其早期發展
8、簡述偶發性科學活動的特點及組織領導
①探索活動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師無法事先估計。
②探索的內容廣泛,常常是就地取材。
③活動的時間地點不定,隨機性強。
④活動的過程多樣、多變,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
⑤活動的主體具有強烈的內在探索動機。組織指導幼兒的偶發性科學活動要做到: ①要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發現和了解幼兒的科學探索活動
②對幼兒的科學探索活動給予熱情支持
③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適當的引導與指導
四、論述題:
1.幼兒園科學教育中,教師如何引導幼兒自主探究?
①、將教師指導寓于幼兒自主的學習之中
②、將科學學習寓于過程性的探究之中
③、要形成鼓勵幼兒探究的心理氛圍
④、教師要提供能引發幼兒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標的材料
⑤、教師要支持鼓勵幼兒用已有的經驗來進行猜想、解釋、嘗試解決問題 ⑥、教師提問的策略
⑦、幫助幼兒依據事實得出結論并與事先的猜想進行比較形成解釋
⑧、支持和引導幼兒記錄獲得的信息
2.試述觀察活動的組織與指導要點。
1、做好觀察前的準備工作
2、利用觀察對象的顯著特征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
3、通過啟發性問題引導幼兒觀察。
4、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即要使幼兒的各種感官都參與觀察活動)。
5、要教給幼兒具體的觀察方法
6、引導幼兒通過對觀察對象的操作、擺弄,將觀察和操作相結合,以全面地觀察事物并了解觀察對象的變化。要盡可能地讓幼兒有自己動手和操作的機會。
7、要鼓勵幼兒語言表達觀察中的發現(即在觀察中要有意識地發展幼兒的語言)。
8、在觀察中有意識地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9、培養幼兒良好的觀察習慣。
10、指導幼兒學習用各種方法記錄觀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