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篇一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說了一句老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愿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簡單地說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國民間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個意思。
為什么有人會如此友善地考慮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種下什么,收獲的就是什么。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你有權利非公平地對待其他人,但你這種非公平的態度,將會使你「自食其果」。而且,進一步說,你所釋放出來的每一種思想的后果,都會回報到自己身上。因為你對其他人的所有行為,以及你對其他人的思想,都經由自我暗示的原則,而全部記錄在你的潛意識中,這些行為和思想的性質會修正你自己的個性,而你的個性相當于是一個磁場,把和你個性相同的人或情況吸引到你身邊。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復提倡「精神文明建設」。
我國產生過眾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賢,「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達達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務時,剛剛和涂山氏的一個姑娘結婚。當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時,心里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淹死一樣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別了妻子,率領27萬治水群眾,夜以繼日地進行疏導洪水的工作。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3年的奮戰,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之后,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謠: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為民解災難。實地觀測搞調查,團結勤快聽意見。三過家門而不入,廢寢忘食瀝肝膽。河道疏通水患滅,灌溉農田萬民歡。
到了戰國時候,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這件事,他夸口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使洪水倒流回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從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這兩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錯誤思想,是難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欽佩和效法。「推己及人」這種替別人著想的道德情懷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也有著廣泛的影響。據說國際紅十字會總部里,就懸掛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語錄,體現了人類對美好人際關系的向往。
中國有句俗語:「人和萬事興」。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實現「人和」的潤滑劑。愿我們所有的炎黃子孫,都能時時處處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燦爛文明之花,開得更加艷麗芳香。這一點推廣開來,對于整個社會,意義是很了不得的,那樣就經由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實現了全球的和諧、共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篇二
《論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識記本節選中的基礎知識(詳見《預習檢測》)2.技能目標:通過翻譯文中重點句子分析作者觀點(翻譯見《預習檢測》)3.情感目標: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代價值。
二、教學重點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點理解“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為什么這樣做就可以達到仁”)
三、教學難點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代價值。(集中探討“仁”與我們的生活)
四、課時安排:3課時
五、課型:多媒體授課
六、教學方法:啟發、探究
七、教學過程
1.導語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學習《語文》選修之“先秦諸子選讀”“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課文簡單,9個小節,就幾句話,也沒有幾個文字。所以今天的課盡可能輕松。想同學們已經做了很好的預習,因為學生是最聰明的,最自覺的。對吧?即使沒有預習,也不要緊,據說這樣的同學更聰明,只要現在趕緊看一眼,就全部明白了。
翻開《論語》,圣人孔子從神壇上走了下來,我們看到了一位真誠、坦率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學生個性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在學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師者,看到了一位讓學生感到“仰而彌高,鉆之彌堅”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充滿智慧的智者,正所謂“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他堪稱“萬世師表”。
走近他,我們會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學識的廣博,道德的高尚,和藹的身影,親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們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內核——仁。
什么是仁,也許誰也無法全部解說清楚。
《論語》的核心部分是“仁”。《論語》共21,469個字,其中“仁”字出現,有人統計有109次,這也就是說,《論語》中,平均十幾個字中就出現一個“仁”。密度之大、頻率之高,實屬罕見。這位孔圣人是事事講“仁”、處處講“仁”,為政講仁政,做人講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們昭示:仁愛同情是人間正道,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仁者愛人。
從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地意思,很多人能夠聚在一起和平共處,這就是仁。那么怎樣才能夠聚集在一起和平共處呢?那內容可就多了。下面,我們將來了解一下仁說的倡導者孔子對此是怎么解說的。
重點詞:
(1)克己復禮為仁 克:克制。(2)天下歸仁焉 歸:稱許,贊許。
(3)請問其目 目:條目,詳情。請:請求對方做某事;請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4)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不敏:資質愚鈍;事:實踐,實行。(5)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躬自:自身,自己。(6)樊遲未達 達:明白,理解。(7)問知 知通智。
(8)舉直錯諸枉 錯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9)鄉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 鄉通向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問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舉直錯諸枉
“錯”通“措”
(3)鄉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
“鄉”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明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達為使動用法。
仁以為己任:賓語前置語,正常語序為“以仁為己仁”。文言句式:(1)何謂也 賓語前置句
(2)選于眾 狀語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定語后置句
(4)克己復禮為仁 判斷句
疏通文意,理解語句的大概意思。
1、【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復禮,全天下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行仁,完全靠自己,難道還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具體條目。”孔子說:“不合于禮的不要看,不合于禮的不要聽,不合于禮的不要說,不合于禮的不要做。” 顏淵說:“我顏淵雖然資質愚鈍,但愿意實踐這些話。”
2、【原文】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 仲弓問仁。孔子說:“出門時要象會見貴賓一樣莊重,使喚百姓就像承當重大祭祀一樣嚴肅。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強加于人。在諸侯國做官、為諸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說:“我雖不才,愿照此辦理。”
3、【原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智,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向也吾見于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譯文】 樊遲問仁,孔子說:“對人慈愛。”問智,孔子說:“對人了解。”樊遲不理解。孔子說:“以正壓邪,能使邪者正。”樊遲退出來,見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什么是智,老師說:”以正壓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說:“這話很深刻!舜管理天下,從群眾中選拔人才,選了皋陶,邪惡之徒從此銷聲匿跡。湯管理天下,從群眾中選拔人才,選了伊尹,不法之徒從此無影無蹤。”
4、【原文】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譯文】 子貢問:”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嗎?“孔子說:”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強加于人。“
5、【原文】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譯文】 子貢說:“如有人能讓百姓都得到實惠,又能扶貧濟困,怎樣?可算仁人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堯舜都做不到!所謂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時先幫別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時先幫別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實行仁的方法。”
6、【原文】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 孔子說:“仁離我們很遠嗎?我想要仁,仁就來了。”
7、【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說:“有志者不可以不培養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因為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全人類和平友愛為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為理想奮斗終身,這樣的道路不是很遙遠嗎?”
8、【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 孔子說:“志士仁人中,沒有貪生怕死出賣正義的人,卻有舍生忘死維護正義的人。”
9、【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譯文】 孔子說:“品質惡劣的人,忍受不了貧窮,享受不了快樂。有仁德的人安于實行仁,算計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文本解讀:
從大家的討論中,我們大致可以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推己及人、寬以待人的生活處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點換位思考,多一些寬容,那么每個人的世界都是燦爛多彩的。
請大家結合我們找出來的句子,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施行仁后會怎么樣。
1、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復到禮的規定。就是在平時不要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幫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達就使別人先通達。
請同學們從自處和處世的角度來談一談“仁”的內涵。
從自處的角度來看,孔子所說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禮的規定。具體地來談,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從處世的角度來看,“仁”就是對他人的關懷,即能夠設身處地地體貼他人。在孔子的語錄里,“仁”的基本含義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為“恕”,或者“忠恕”。
2、當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啟發?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來,讓我們再一次與孔子親密接觸,看看我們應該怎樣在現實生活中運用“仁”學。
(1)克己復禮:克制自己,回復到禮的規定。
生活中,我們都會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則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學樓前的花開了,我相信許多同學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學校的規章制度里面有明確的規定:不得損壞公物,花是公物,所以我們就得抵住誘惑,這樣做就是仁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對我們好一點,但很少想到自己對別人好一點。說一點最簡單的,我們總是希望老師多關注我們一點,多關心一點,多理解自己一點,可是我們可曾想過,我們是否也曾關心過老師,關注過老師,理解老師內心的苦衷呢。也許,我們也總希望朋友多為自己做一點事,爸媽多給自己一點愛,一點理解??或許,從今天開始,當我們想到這一個的時候,希望大家都能夠想這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愛人
仁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懂得愛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識到,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經關注過他們,比方說為我們學校默默奉獻的老師,如為我們宿舍的安定和諧而苦口婆心的老師,如為我們學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線的門衛老師??當你再次遇見他們時,請問一聲好,請給他們一個微笑,這樣,你就已經是一個“仁”者了。(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當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時,也要讓別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話,也要讓別人事業發達。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別人而自己站穩了,也不是損害他人發展了自己。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推己及人,我們想到的,別人也會想到;我們想做的,別人也會有同樣的想法。所以,只要每個人都能夠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和包容的心來面對他們的時候,那么,整個社會就和諧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篇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學設計
《論語》
教學目標:1,體會《論語》中“仁”的思想主張的道德價值觀,并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2,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3,學會表達自己的寬容;學會助人、樂于助人;4,在生活中怎樣做到寬容
教學重,難點:理解“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為什么這樣做就可以達到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代價值。(集中探討“仁”與我們的生活)
教學過程:
導入: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的團體中,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脫離群體,不能脫離別人,不可能離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欲望,那么,人與人之間怎樣和平相處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論語》,去書中尋求答案吧
(一)知識梳理,解讀選段。1. 2. 全班齊讀課文一遍。教師點評:
師:孔老夫子的學生都喜歡問問題,本課中涉及到了幾個學生?都是誰?
明確:六個。顏淵,仲弓,樊遲,子夏,子貢,曾子。
師:孔老師有問必答,在這六個學生當中,有一個領悟力不是很高的是誰? 明確: 樊遲
師: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
明確:樊遲問仁,孔子說了兩次,樊遲未達,他還沒明白老師的話。
師:樊遲真的是反應遲鈍嗎?
明確:不是
師:因為他在思考一個難題,是什么呀?
明確:什么是“仁和智”
師:雖然我們不能回到兩千年多前去聽孔老夫子上課,但我門可以自己模仿一下當時的課堂,同學們分角色表演,模仿孔子與弟子的對話。
不要求按原話,允許自由發揮。①顏淵問仁 ②仲弓問仁 ③樊遲問仁 ④子貢問仁
(二)篩選整合信息,把握“仁”的思想。
1.師:顏淵,仲弓,樊遲都問老師“什么是仁”,但孔子的回答都不相同,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來。明確:①克己復禮為仁
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④愛人。
⑤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取近譬,可謂仁之方也已。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⑧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⑨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2.結合1—4語段,請同學們從自處和處世角度,談談“仁”的內涵。明確:從自處角度看,孔子所說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欲,而遵循禮的規定,具體的來談,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從處世的角度來看,“仁”就是對他人的關懷,即能夠設身處地的體貼他人。在孔子的語錄里,“仁”的基本含義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為“恕”,或者“忠恕”。這是最核心的一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師:可以理解為:自己不想做的事,自己也不要讓別人去做。
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
3.結合5,6語段,談談如何才能實現“仁”呢?
明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實現“仁”的關鍵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4.施“仁”之后會怎樣?
明確:天下歸仁;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三)知識拓展,說說我們身邊的“仁”
師:孔子的“仁”的學說蘊涵哪些值得弘揚的思想精華?
明確:孔子仁的學說的第一個精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現代仍然具有巨大意義。它意味著,我們不是在他人對我們好的情況下,才回報的對他人好,我們對他人好,也根本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我們無條件的對他人好,只是根據自己的心,來體貼他人的心,這凸顯了孔子以及中華民族純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第二個精華,“克己復禮”的思想對現代也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不管什么時候,人都是社會性的動物,必須考慮到他人的存在,考慮到社會群體的秩序,所以,必須對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加以規范,因此,孔子宣揚的“禮”中那種嚴于律己的基本精神是有值得繼承的方面的。
師:下面我們討論一下身邊的“仁”,大家各抒己見。
師:大家說的非常好,下面我也有個問題,那么當道義和生命發生沖突的時候,人應該如何選擇呢?
師:對于這個問題,文中已經有了答案,大家看第8節,如何理解?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
師:就是說志士仁人,不會因為活命而傷害到對仁的追求,傷害到人道,而只有在必要的時候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仁道,或者說是來完成自己對仁的追求。
接下來,老師給大家講個小故事16日下午,菏澤48路公交車司機李福振駕駛著魯ra0072公交車載著一車乘客,自西向東沿長江路行駛。據公交車里的監控視頻顯示,18時07分,該車行至長江路與解放街交叉路口處的直行道上等待信號燈。直行信號燈亮起的時候,李福振突然迅速右轉方向盤變道,快速通過十字路。18時08分32秒,公交車平穩停在牡丹區財局附近站牌前。公交車停穩后,李福振打開后車門、熄火、拉上手剎,隨后用左手在胸口位置拍了三下。就在車上的乘客還在詫異這樣的異常舉動時,李福振已經歪倒在一旁?? 師:同學們,這算不算是“仁”呢? 生:
(四)課堂小結
生活中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好一點,但很少想到自己對別人好一點,說一點最簡單的,我們總是希望父母,朋友多關心自己,理解自己一點,可是我們是否想過多給朋友,父母點愛,一點理解?或許,從今天開始,當我們想到這個的時候,希望大家都能想起這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大家以后的日子里,能夠更好的與人相處,(五)作業布置
搜集類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意的句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篇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論語》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廣義的,是指大眾,然而《論語》誕生的那個時代“人”的定義通常是指狹義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對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寫著的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在同一句話中敘述的,很明顯這里的“民”是指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用現在的語言來說,狹義的“人”是指奴隸主,即剝削階級,而“民”是指奴隸,即被剝削階級,所以這句話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種人際關系原則適用于剝削階級,而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關系卻未必如此。這種理解并非無稽之談,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眾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處的“人”應當是指廣義的。
孔子所道出這么一句話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若凡事都從這個原則出發的話,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難以前進。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境下才適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無論是在處理人際關系,還是政治關系方面都應當毫不猶豫地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條經久不衰的人際關系原則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強加給別人,但是如果對方愿意,則不屬于“施”的范圍。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強加給別人。
總的說來,無論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強加給別人,給別人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別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據我們的標準來強加給別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2500年前,孔子就說了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這句話道出了我們做人的真實原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或不想要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我們應該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理解他人。簡單地說就是推己及人,這和我們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等等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在戰國時期,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大禹治水的事,他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我只要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這不是省事得多了嗎?」孟子聽后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會使洪水倒流回來,從而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從這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錯誤思想,是會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和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