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10個經典哲理小故事篇一
一只小雞“咯咯”地叫著過來了,它抬起頭說道:“老鼠先生,我認為這對你來說是墳墓,但是對我沒有任何關系,我不會感到困擾。”
老鼠轉向小豬說;“房子里面有個捕鼠器。”
小豬同情地說道:“老鼠先生,我非常的感到遺憾,但是除了祈禱以外,我無能為力。”
老鼠又走向了奶牛,奶牛說:“老鼠先生,對此我感到非常的遺憾,但這跟我沒有任何關系。”
老鼠只好回到房子里,垂頭喪氣地獨自面對那個捕鼠器。就在那個晚上,一個聲音響徹整個房子,農夫的妻子匆忙跑過去,查看到底抓住了什么,在黑暗中,她沒有注意到抓住的是一條毒蛇,毒蛇咬傷了農夫的妻子,農夫急忙把妻子送到了醫院,妻子回到家的時候仍然發著高燒。
農夫知道,高燒的病人最需要雞湯,他帶著斧子走到了庭院,去準備雞湯的主料。
他的妻子還是很虛弱,他們的朋友,鄰居都晝夜不停地來照顧她,為了招待他們,農夫只好宰了那只豬。
農夫的妻子還是沒好起來,她不幸地去世了,很多人來參加她的葬禮,農夫為了給客人準備足夠的肉,他屠殺了那頭牛。
所以,當你下次聽到某人遇到困難,而你認為跟你無關的時候,請牢記:如果我們之中的一個受到了威脅,那么我們所有的人都處在危險中。
10個經典哲理小故事篇二
幾億年前,憑著大自然的造化,恐龍與烏龜同時從海洋登上陸地。面對神奇富饒的大地,它們興奮極了。
烏龜想,真是幸運,上天給了我們這么好的生活環境,我們定要倍加珍惜,慢慢享用,以保龜家族在這舒適的大自然中萬代延續。于是,烏龜報著感恩之心,踏上了漫漫的大陸之旅。它們不緊不慢,一路欣賞河泊山川,一邊愜意生活繁衍。一粒微不足道的生物,便是它們的一頓大餐。一個不起眼的洞穴,便是它們理想的家園。它們從來不與它物爭搶食品,從來不無度地屯積物資。它們似乎明白,天賜的自然,我們只能享用,不能占有。
恐龍則不然,面對大好河山,它們內心激發出無限的豪情壯志——我們要進化自身,我們要占領自然。于是,它們站在生物科學的高度,改造食物,研究遺傳。實現了體態龐大,完善了手腳分工。它們站在軍事學的高度,思量如何降服敵人,占領地盤。實現了天下無敵,做到了步步為營。它們站在工程學的高度,探索如何改造自然,毀山建窩。實現了出行便捷,享受了居住堂皇。
恐龍驚天動地地改造山河,所向披糜地占領世界,欲壑難填地屯積資源。在恐龍的領地里,除了寬大的馬路,富麗堂皇的窩穴,堆積如山的垃圾,就只剩下不斷增加的恐龍數量及其更加瘋狂的欲望了。然而,昔日欣欣向榮的地球卻走上植物凋零、動物消亡的境地。僅存的烏龜之流的小動物們,都被趕到了荒蕪閉塞之地。
終于有一天,還在做著飛黃騰達夢的恐龍們,突然感到填飽肚子這個最原始的需求不能滿足了。它們不能奔跑在寬闊的馬路上,望著樓房、垃圾而興嘆。于是,為了食物,一場同類間的血腥殺戮開始了。
不知是蒼天的懲罰,還是恐龍肆意踐踏自然所致。正在恐龍為各自的欲望而戰得昏天黑地之時,全球氣候突然變冷。在饑寒交迫之中,還要透支體能頑強奮戰的恐龍們,終于一個個倒下,它們的家族絕跡了。然而,過慣了簡單、安逸的慢生活的烏龜們,它們可以在飽餐一頓之后,靜靜地躲在沙堆中、洞穴里修行,一呆就是半年。任憑外面酷暑嚴寒,任憑世界風動變幻,與世無爭地活著,是烏龜們最強的本領。
多么幸運,弱小的烏龜們,居然好好地熬過了這場天地劫難,延緩到今天!
物競奈何不了天擇,地球村的弱小們,只要敬畏自然,順應天命,你們也可以是最后的勝利者。
10個經典哲理小故事篇三
上世紀50年代,曾傳出一條轟動美國的新聞:兩名駕駛戰斗機參加大西洋軍事演習的軍人,因為飛機出現故障,緊急降落在一座無名海島上。當他倆驚魂未定地鉆出飛機時,突然發現了一個上身赤裸腰間僅系一塊麻布的男人,而且是個白種人。飛行員試著用英語和他交談,那人竟能對答如流。從對話中得知,孤島上僅有他一名“居民”。
兩個美國人猜測,對方一定是二戰時期在某次戰斗中遺留在島上的美國士兵,多少年來竟然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他倆表示,待飛機故障排除后,他們將把他帶回美國。但這個消息并未引起對方的興趣,他淡淡地告訴他們,他是因為忍受不了城市的喧囂,主動將自己放逐到這座孤島上來的。
島上有一間他自己蓋的簡陋木屋,有一口自掘的淡水井,養了一大群雞和一只可愛的貓。雞、貓是他當年上島時特意帶的。院里還有圈養起來的野免。
不久,飛機故障排除了,他倆只好告別。伴隨著他們回國,有關這個“怪人”的新聞很快見諸媒體,一時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有家媒體對此窮追不舍,特意派一位攝影師租了條船趕到那座小島。那個男人盡管不樂意外界干擾他平靜的生活,但還是客氣地接待了來訪者。木屋的簡陋在攝影師意料之中,但想不到的是,屋里的陳設頗有秩序。牙具沒有污漬,就連掛在繩子上的毛巾都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有個細節令攝影師感慨不已。有一次,他喝完椰子汁后順手將椰殼扔在了院落里,主人顯然生氣了,他彎腰撿起椰殼將它拿出院子。
攝影師原以為一個自我放逐到荒島的人,生活也會如返祖穴居的野人。其實,何止這位攝影師,恐怕不少人都會這樣想。而這個人卻反駁了大家,無論他如何放逐自己,仍然保持著生命的一份尊嚴,并且不與任何環境妥協。
無獨有偶,在生活中我有幸結識過一對同樣令我感嘆的夫婦。
那天,我受命去采訪一位獲得政府表彰的盲人按摩師。19歲那年,他上山砍柴時不幸從巖頂跌落下來,掉在灌木叢中被樹枝戳瞎了雙眼。為了生活,他跟人學起了按摩,專治跌打損傷,并且摸索出一套獨特的按摩療法,給許多患者解除了病痛。為了解他,我去了他行醫的醫院,親眼見他如何工作。
按摩是件力氣活,四十多歲身材胖胖的他,隨著身體大幅度的擺動,臉上掛滿晶瑩的汗珠。他一邊按摩一邊與患者交談,每當說到開心處,伴著響亮的笑聲,兩只深深的眼窩仿佛也盛滿了快樂。下班后,他拿起盲人杖摸索著走到公共汽車站搭車回家,我也跟去了。到了他家門口,我才告訴他想進屋坐坐。開門的是他妻子,也是一位盲人,衣著雖然樸素,但和丈夫一樣漿洗得干干凈凈,褲縫也被精心地熨燙過了。
屋內陳設很簡單,但是出人意料的整潔。當我經過廚房時,留心望了幾眼,不僅案明幾凈,晾在鐵絲上的洗碗布也是清清爽爽的。說實話,即便在許多明眼人家里,也難見到這樣清潔的廚房。客廳的地上放著一只大木盆,他妻子歉意地說,被單還沒有洗完。我搬了一只小木凳坐在她旁邊,看著她洗。雪白的泡沫在她靈巧的手指間舞蹈,被單被她揉搓得一寸不漏。她笑道,以前鄰居見她搓洗衣服,曾勸過她不必這么用心,即使洗不干凈,誰又會笑話一個盲人呢?但她不這樣想,別人搓一遍,她會搓十遍。“我這個人很好強,洗衣服也要比別人洗得干凈。再說,雖然眼睛看不見,也不能糊弄自己”。待她抖落兩手泡沫,我和她一起將濕漉漉的被單晾曬在陽臺上。暖融融的陽光下,微風吹拂著已經有些褪色的鵝黃色被單,它驕傲地飄動著,在我眼中,那是一面寫滿尊嚴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