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篇一
;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四川省工業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2010年中職專業目錄》等文件精神,在《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育部關于印發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等七門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指導下,以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建設方案為指引,在對近3年該專業學生流向與結構分析基礎上,經過到企事業單位廣泛調研,并與專家深入探討后,制訂相應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關鍵詞:改革;
發展;
調研;
人才培養
一、改革和發展的必要性
計算機應用專業是當前中職學校普遍開辦的一個主流專業,信息類專業在校就讀學生有30余萬人,全省19個地區(除甘孜、阿壩)均有中職學校開設有信息類專業,被評為省重專業的學校有16所;
計算機應用專業就業崗位群多,轉崗容易,就業情況穩定,市場崗位需求旺盛。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專業需突破傳統教學理念,切實加強教產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優化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加強與企業崗位銜接;
深化校企合作,行業、企業指導,形成現代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人才認證體系;
加快專業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創新,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加強規劃,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加快解決專業自身發展緩慢、專業特色不明顯、與市場崗位需求脫節等現象。
二、方案制定環境調研
調研圍繞專業服務面向、職業崗位群、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培養規格定位展開調研,調研對象主要是川內學校學生就業情況、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相關的典型國有、外資、民營企業,從2011年12月起,相繼對41家企業展開實地調查,涉及企業員工人數200余名,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生50余名。此次調查地域分布較廣,涉及整個四川省、長江三角洲地區、北京等經濟發達區域。
調研結果表明(另見《計算機應用專業企業調研分析報告》),現我國正處在信息化快速發展與建設時期,企業信息化建設已進入深化應用階段,對初、中級計算機專業技能型人才需求強勁,職業前景廣闊。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事業心和盡心盡職、持之以恒的工作態度,分別具備計算機自動化辦公、多媒體平面設計、網絡安裝與維護、硬件組裝與維護、網站軟件開發、圖形圖像影視處理及動漫制作等相應專業方向的能力,并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崗位需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實用型、綜合型人才。
(二)課程體系及課程結構。
(三)教學質量保障。
(1)師資力量建設。
特別要加強“雙師型”隊伍的建設,通過頂崗實踐等方式提高本專業專業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在目前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加大從一線聘請專家型兼職教師比例,便之更具有實踐指導能力。
(2)實訓設備。
學校專業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基本滿足“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實訓、案例實訓的要求,體現了“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改革與創新思想。
四、結語
中等職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職業人才教育,以不斷滿足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主動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立足我校實際,借鑒先期進入職業高中課程改革省份及我校職業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工作經驗,大力推進教育創新,以促進學生全面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發展為核心,全面、準確地實施職業高中新課程,構建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職業高中課程管理體系和課程資源體系,努力提高職業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為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3]《四川省工業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
[4]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文化基礎學科課程標準.
[5]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及應用專業教學標準.
相關熱詞搜索:;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篇二
一、專業名稱
二、教育類型及學歷層次
教育類型:中等職業教育
學歷層次:中專
三、入學條件
初中畢業生
四、學制
全日三年制
五、就業方向
六、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與我國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計算機辦公應用、硬件維護、網絡應用和軟件應用的初、中級應用型專業人員。
七、人才規格
(一)職業素養
1、是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法制觀念;
2、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科學素養;
3、能夠熟練地使用辦公自動化軟件;
4、掌握數據通信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安全的基本知識;
5、能夠對電腦軟硬件進行管理和維護;
6、掌握簡單的編程語言和數據庫,具有一定的編程能力;
5、具備網頁設計的知識與技能。 網絡技術及應用、管理
2、具備網頁設計的知識與技能;
7、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具有網絡安全意識,掌握網絡安全的基本技能。
八、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以及其他自然科學類基礎學科。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實訓課。
(一)課程設置
(二)課程要求
1、公共基礎課要求 (1)職業生涯規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其任務是:本課程從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和個人職業生涯管理相結合的角度,通過理論介紹、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分專題系統闡述職業生涯管理的理論知識;職業生涯管理的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基本方法及實施步驟;職業生涯各個不同階段的個體身心特點、職業需求特點、職業發展任務,以及組織和個人實施職業生涯管理的具體方法、措施。
(2)職業道德與法律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
(3)經濟政治與社會
今后的職業活動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打下基礎。
(4)安全教育
本課程是對中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措施,是培養中學生樹立國民意識、提高國民素質和公民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中學生安全教育,既強調安全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又關注學生的全面、終身發展。要激發中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確立正確的安全觀,并努力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掌握安全防范知識和主動增強安全防范能力。
(5)民族團結教育
本課程是為了使各族學生思想認識和行為自覺地統一到黨和國家的要求上來,增進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和歷史、文化的了解,促進56個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相互交流、繼承和發揚;增進各族學生對我國各民族共同締造偉大祖國歷史的認識,增強各族學生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的問題的基本理論及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在社會交往中,具備正確對待和處理民族的問題的基本素質;自覺維護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關系,促進各民族的共同進步和祖國繁榮昌盛。
(6)語文(維語)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7)數學
本課程注重培養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選學內容:極限與導數、導數的應用、積分及其應用、統計。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像、數形結合、邏輯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8)漢語
本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常口語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9)音樂
本課程是高中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發展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10)體育
本課程注重培養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技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良好習慣。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及勇敢頑強,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
(11)美術基礎
本課程是高中教育階段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美術課程能使學生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直接抒發各種情緒,緩解心理壓力,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升華情感。
本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專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2)電工技術
本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機電類專業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為后續的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和高頻電子技術等專業課程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是職業素質養成與職業能力培養最基本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本課程強調基礎知識,突出能力培養,注重實用原則,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電工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機和電已不可分割,而機電傳動自動化是由各種控制電機來實現的,因此本課程中加強了特種電機的介紹,以滿足后續課程的需要。
2、專業技能課及實訓課要求 (1)計算機應用基礎
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和技術。掌握計算機主流操作系統的使用方法;熟練掌握英文鍵盤打字技能和中文錄入技能;理解計算機文字處理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網絡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了解計算機安全的基本知識、具備計算機信息安全預防及維護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計算機網絡基礎
主要學習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述、互聯網工作原理、http與html、osi模型和tcp/ip協議、ie的基本操作、網上搜索、電子郵件、網絡下載、網上在線交流、網絡休閑世界、互聯網上的信息、網絡安全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互聯網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學習目前互聯網的最新技術及其應用、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3)計算機專業漢語
主要學習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專業漢語, 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漢語專業詞匯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漢語閱讀及翻譯能力,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漢語信息、資料和術語,更好的使用計算機。
(4)photoshop圖形處理
平面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簡稱ps)是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也是高職高專廣告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一門必修軟件課。該軟件是目前在市場上最流行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本課程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photoshop平面圖形圖像處理》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技術核心課程之一。
(5)flash動畫制作
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工學結合,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平面動畫制作技能,培養學生平面動畫設計的思維和技巧,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平面動畫設計能力、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并養成誠信、刻苦、善于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職業素質,成為符合網站開發、廣告設計、電子雜志制作、游戲開發等社會需要的動畫制作職業技術人才。
(6)網頁制作
主要學習 dreamweaver 、 flash 和 fireworks 的基礎及應用。重點學習前兩者。包括 html ,網頁制作的基本方法與技能,通過學習,能夠綜合運用軟件技術和開發工具進行網站開發和網頁設計,并具備相應的經驗。
(7)微機組裝與維修
主要學習計算機軟硬件知識與維護,計算機及周邊設備的采購、裝配及使用,基本的軟硬件設置。通過學習,了解計算機軟硬件特性;熟練組裝計算機;能夠對常見計算機故障進行正確的診斷與維護。
(8)多媒體技術應用
等基礎性工作,并為提高各專門化方向的職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9)windows xp/7的安裝與配置
使學生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管理和維護計算機的能力、應用網絡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初步具有應用計算機學習的能力,為其職業生涯的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視頻剪輯—premiere(視頻、音頻剪輯制作)
本課程是影視動畫專業群技術平臺上的一門重要的綜合性項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解決兩方面的問題,其一,將本專業群已學習過的專業課程中已掌握的知識、技能與所形成的單項、單元能力通過一個本綜合性項目課程進行融合,使學生了解這些已掌握的知識、技能與所形成的單項、單元能力在完成影片拍攝及制作的工作任務時所起的作用,并掌握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技能與單項、單元能力來完成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并激發與培養其從事本職業技術領域工作的興趣與愛好;其二,通過本綜合性項目課程,使學生在前期已進行過影視短片的基礎上,學習并培養自己完成一個本職業影視短片工作任務完整工作過程所需要的方法能力與社會能力,養成良好自覺的職業習慣與素養。
(11)coreldraw平面設計
課程以根據基于工作過程專業建設模式,以能力為本位,構建以實際工作情境為單位的課程體系。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平面動畫制作技能,培養學生平面動畫設計的思維和技巧,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平面設計能力、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并養成誠信、刻苦、善于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職業素質,成為符合平面廣告設計、印刷與制作等社會需要的動畫制作職業技術人才。
(12)路由交換技術
熟練掌握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技能,對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有基本的了解;能承擔中小型企業的網絡的搭建和管理工作任務。同時培養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團隊協作的職業精神和誠實、守信、善于溝通與合作的良好品質,為發展職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主要學習內容有:理解交換機工作原理和適用范圍,能熟練配置和管理常見的交換機;理解路由器工作原理和適用范圍,能熟練配置和管理常見的路由器;能夠對搭建中小型企業網絡進行規劃和設計。
(13)網絡綜合布線
本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計算機通信技術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其目標是訓練學生運用綜合布線國家規范、標準,進行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施工、測試驗收的能力。本門課程的先修課程包括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工程制圖等,是網絡互聯設備配置、服務器技術與應用、中小型網絡設計與集成等課程的學習基礎。通過學習,學生應達到綜合布線工程師任職資格相應的知識與技能要求。
(14)vb編程入門
主要學習計算機可視化編程語言 vb 的基礎和應用。編程語言基礎主要包括編程語言特點、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編程技巧和方法及功能調用等;可視化編程應用包括可視化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編程方法,建立可視化語言與數據庫的聯系等,使學生能正確使用可視化語言工具進行初級軟件編程和軟件基本維護。
(15)access基礎
主要學習access 數據庫的一些基本理論、工作環境的設置、數據庫的基本操作、項目管理器的使用、 數據庫的建立 、數據庫的查詢和統計、報表的設計、基本程序的設計、模塊化程序的設計、多媒體的數據處理等,使學生掌握數據庫的使用和基本維護。
(16)windows網絡配置與管理
品質,為發展職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九、教學時間安排
十、教學教學要求
1、公共基礎課
應掌握windows的使用文字錄入、office辦公自動化、photoshop圖像處理、coreldraw圖像處理、vb語言編程基礎、網頁設計、flash動畫軟件的應用和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及因特網基本操作,熟悉計算機軟硬件應用與維護,能排除計算機常見故障,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組建流程與方法。
十一、實訓環境
一、專業分析
1、本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計算機及計算機的應用正以極快的速度朝著網絡化、多功能化、行業化方向發展。從原來一般文字、數據處理到現在的文字、圖形圖像、聲音、電影動畫等多媒體處理;從原來一般的個人計算機到現在的國際互聯網,只不過短短的幾十年時間。由于計算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各種計算機應用軟件不斷的推出,使得計算機的各種行業以及家庭的應用更加普及。在我國,隨著計算機進一步普及,計算機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計算機開始普及的今天,一般的應用操作、文字處理,已經是一種基本技能,一般學習過計算機的人都能掌握。但許多行業化、專業化的計算機應用人才,就相對不足。如:機關企業中計算機網絡的管理、信息處理的多媒體設計制作、廣告影像行業的圖形圖像處理、設計行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辦公自動化中的設備應用和公文處理……等,都缺少有一定技術水平的人才。因此,技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是社會對計算機應用人才的需求比例中最大的一部分。
2、本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并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德、智、體、技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掌握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能從事計算機應用、維護和調試、動漫平面廣告制作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管理、施工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級專門型人才。要求所培養的畢業生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立業創業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有一定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獲得勞動部門頒發的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和教育部門頒發的計算機、英語等級證書。
3、本專業崗位與職業能力分析
(1)、文化基礎知識
具有所學專業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德育、數學、語文、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美育等基礎知識。
(2)、專業知識
①.掌握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技術、數據庫系統及常用應用軟件的基礎知識
②.掌握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及動漫設計的基礎知識
③.掌握計算機及網絡軟硬件安裝、調試、維護、銷售的基本知識
(3)、專業互補性知識
①.了解人口、法律、資源與環保等方面的知識;
②.了解創業、立業與就業政策等方面的知識;
③.了解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
(4)、能力結構與要求
①專業能力
能熟練使用常用辦公軟件;能使用與維護計算機及常用外部設備;具有計算機應用程序的安裝、設置與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計算機信息平臺的開發能力;熟練的進行平面廣告制作及動漫設計;初步具備開發、設計多媒體軟件、網頁的能力;能獨立組建局域網并有進行網絡操作與管理的能力。
②關鍵能力
重點突出計算機應用軟件的使用,學生通過學習,應具有信息系統平臺的開發、調試、日常管理、維護、網頁制作和網絡組建與管理能力,相當于初級程序員、平面廣告制作技術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并使其具備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5).資格證書的要求
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求能參加省主辦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并能獲得通過。
我校的計算機專業開辦于1994年,當時技工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較為嚴峻,而市場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又極為需求。
專業開辦之初,面臨師資和設備兩大難題,學校迎難而上,克服重重困難,堅持隊伍建設與硬件建設兩手抓。經過多年的努力,計算機專業已成為我校的優勢專業。
首先,計算機專業已經擁有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較為優良的教師隊伍。目前該專業有專業課教師18人,其中中、高級職稱14人,初級職稱4人,機房管理員2人;該專業教師多次在省、市技能比武中獲獎。
1
其次,計算機專業已經形成了符合市場需求的內部專業結構,在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基礎上分化出了電腦文秘及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及計算機組裝維修、動漫廣告設計與網站開發等,使該專業初步形成了技能具體、就業指向明確的專業方向群。
第三,該專業已經擁有較為完備的實驗實訓設施、設備。計算機機房7個(近400臺計算機),專用多媒體教室4個,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1個,網絡實訓室1個。有校園局域網并聯接寬帶網。
第四,該專業已經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近年來,我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陸續走上了富-士-康集團深圳公司、美的集團、藍山科教電腦有限公司等技術性崗位。
二、本專業人才培養措施
1、根據崗位需求調整專業設置。
不斷細化專業指向,貼近崗位實際。學校在進行廣泛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將計算機專業細化為電腦文秘及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及計算機組裝維修、動漫廣告設計與網站開發三個專業方向。通過課程體系、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和調整,增強了學生的就業指向性和崗位針對性,實現了學校與企業、學生與崗位的良好對接。
2、改革辦學模式,進一步加大產教結合的力度。
企業為學校提供師資,學校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實際鍛煉;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踐平臺和現場指導,學校與企業聯合開展應用技術推廣與研究。
3、堅持“教、學、做”合一,改進教學方法。
職業教育的特點,特別是計算機專業的特點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改變以往的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采用現場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現場實操,這樣學生才有感性認識,因此我們的計算機教學應主要向多媒體現場教學方向發展。
4 、重視實踐環節,加強技能訓練。
中職學校要提升教育質量,最關鍵的就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必須突出以學生技能培養為核心的思想,加大學生技能培養力度,在課程設置和常規教學中都應體現這一思想,實踐課的課時比例應占專業課比例60%左右。
5、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實訓條件。
學生的技能培養是以學校的實訓設備和實訓場地有基礎和前提的,要真正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就必須有相對的充足的實訓條件作保障。為此,學校要有步驟,分階段地對計算機專業實訓室進行改造和擴充。
6、堅持研培結合,進一步提升隊伍素質。
2
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型的名師隊伍是培養出優秀中職畢業生的前提和條件。因此我們要不斷地強化教師的素質提升,把我們的教師送出去學習計算機專業領域最新知識,緊緊銜接市場,不斷補充新的知識和體系。
三、本專業課程體系開發與實施
1.本專業課程體系開發
依據本專業就業崗位素質和技能要求,開發基于工作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的課程體系。本著主動適應電力行業發展需要,堅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全面教育觀和人才培養的全面質量觀,將學生全程培養納入教學計劃,將素質教育、創業教育、技能培養融入學生培養的全過程。
本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按照圖1所示的流程進行。典型工作任務→行動領域→學習領域的歸納和重構如表3所示,根據本專業職業能力的需求,確定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內容,明確學生應掌握的知識、技能。本專業核心課程的內容描述和培養能力詳見表4。
3
2.運行實施
完成表4中課程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按學期分配本專業的職業能力學習領域課程和能力拓展課程,具體教學進程如表5所示。
(1)專業教學進程表
(1)基本素質和通用能力課程依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開出,兩課、英語及體育與健康等課程分配到前三個學期。
(2)頂崗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頂崗實習結束后,學生按要求提交專業綜合實訓報告及實習單位評價。
(3)在教學過程中以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電力企業文化、規章制度、消防知識、急救知識等方面的職業素質教育,養成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的優秀品質,做遵章守紀的模范。
4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包括計算計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服務行業部門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一)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目標
1.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民族振興精神,愿為祖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奮斗終生。
2.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追求卓越,具有在計算機領域內進一步深造的基礎。
3.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積極探索人類社會中目前還無法解決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問題。
4.遵紀守法,遵守社會主義中國的一切法律法規,遵守軟件著作權保護法,了解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有關的法規。
5.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和人文素質,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
(二)知識目標
1.掌握與計算機科學相關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基礎知識和科學方法,并能用于指導未來的學習和實踐。
2.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4.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能力;
5.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動態,具有獲取新知識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技能目標
1.操作系統
具備對操作系統相關高級理論和實踐的專業知識和深入理解,對各種unix、linux、windows以及實時操作系統的體系結構、底層機制和核心技術有廣泛深入的研究和透徹的理解。對操作系統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史、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有著廣博的知識和深刻而獨到的見解,牢固掌握操作系統開發相關的技術細節。
2.系統管理
具備windows操作系統在單機和服務器環境的使用和管理知識、unix類操作系統在單機和服務器環境的使用和管理知識、web服務器管理知識和數據庫系統管理知識。
3.網絡技術
牢固掌握種種網絡相關技術,對tcp/ip網絡的理論、體系結構和實現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對常用的rfc標準和實現有深入的理解。能在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統平臺上進行網絡應用開發。
4.數據庫技術
牢固掌握關系型數據庫和面向對象數據庫的相關理論,對oracle、sql server等主流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和實現機制有較深入的理解。熟練掌握標準sql語言。
5.企業級技術
對企業級應用的思想和技術要點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各種中間件技術,熟
等企業級的開發技術。
三、主干學科與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大學物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離散數學、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字邏輯、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軟件工程、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算法分析、計算機網絡、java程序設計、http://網絡編程、網頁設計與制作、操作系統、oracle數據庫管理、電路分析、醫學信息學、linux內核及驅動開發等。
四、主要專業實驗及實踐教學環節
1.專業課程實踐教學:
沒有獨立開設實驗教學課程,各門學科實踐教學按傳統或改革的方法開設。
2.畢業實習17周:
3.其他實踐環節:
包括社區電腦技術服務實踐(第1-3學年暑假)3周,參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參加湖南省大學生acm程序設計競賽,參與第二職業技術訓練和畢業設計等。
五、學制、成績考核、畢業合格標準及學位授予
1.學制:四年。
2.成績考核:所修課程均進行考核,具體執行按照《長沙醫學院學分制實施辦法》、《長沙醫學院學籍管理實施細則》和《長沙醫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習手冊》的有關規定。
3.畢業合格標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的學生至少應修滿本專業要求的135學分,其中必修課83學分,選修課52學分,方準予畢業。
4.學位授予:根據國家教育部和我院有關學位授予規定,經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六、課程模塊類別、學分、學時分配 說明:
1.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總計2410學時,135學分。其中必修課25門,1015學時,83學分;選修課52學分,占總學分34.1%。
2.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模塊選修8學分含公共選修課6學分,畢業實習17學分。
3.第1-4學年:理論與實踐之比為1:0.67。其中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社區服務實踐(第1-3學年暑假)、畢業設計和課外研學等。
4.拓展課程模塊(課外研學): 最低要求選修6學分。其內容包括:社區技術服務實踐、創新創業教育和學術講座、科研設計、社會實踐、第二職業技能培訓、大學生創新課題研究實踐、論文與成果。
七、課程設置及學分 (一)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模塊
必修課12門,46.5學分 ,選修課要求9.5學分
(二)學科基礎課程模塊
必修課6門,21學分,選修要求11.5學分
(三)專業課程模塊
必修課6門,22.5學分,畢業實習17學分,選修課要求25.5學分
(四)拓展課程模塊:(含課外研學)
八、教學進程計劃表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篇三
一、 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從事制造業的企事業單位,培養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從事數控設備的操作和數控機床的日常維護(以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為主)、計算機繪圖及技術檔案管理、加工質量檢測與管理、數控設備的銷售與技術服務、cad/cam軟件的應用、數控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等工作,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具有以下知識、技能與態度:
1、掌握機械制造的基礎知識,具備機械制造的基本技能。
2、具有一定的手工繪圖及計算機繪圖能力,具有應用cad/cam軟件進行三維造型設計和數控加工的基本能力。
3、掌握數控加工技術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數控車床(或數控銑床)的操作及手工編程,并能利用計算機繪圖軟件計算編程節點。
4、了解數控加工設備工作原理,熟悉其基本結構,具有對數控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及精度檢驗的工作能力。
5、具備較強的質量和效益意識;具有數控加工工藝實施、加工質量檢測的基本能力。
6、能借助詞典閱讀一般專業英文技術資料。
7、了解數控技術的發展方向,具備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8、獲得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中級工證書。
10、具有安全文明生產意識。
11、具有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
12、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自我控制與管理能力。
二、學制:
3年
三、招生對象:
四、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
(一)本專業總課時為3031學時。附教學進程表。
(二)本專業主要課程設置為文化基礎課程(597學時)、專業核心課程(630 學時),專業技能課程(490學時)、專業選修課程(314學時),頂崗實習(1000學時)。
五、就業面向 畢業生可從事數控程序編制、數控設備的使用、維護與技術管理,數控設備銷售與售后服務以及車間生產組織與管理等工作。
六、主要課程的教學要求
(一) 文化基礎課課程
本模塊理論教學部分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與健康等課程。本模塊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為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德育
本課程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人生、政治經濟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及基本觀點的教育、法律知識、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思想道德修養教育。通過學習,在正確分析自身和外在條件的基礎上,確立發展方向,制定發展措施,調整規劃,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設計;初步具備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分析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有關法律知識,自覺遵法、守法;掌握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的有關知識,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能夠運用創業知識,在條件成熟時,自主創業。
2、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顯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常口語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3、數學
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通過學習,提高數學素養,培養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象、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4、英語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培養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簡單應用文;提高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并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6、體育與健康
1、機械制圖
本課程是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旨在使學生獨立看懂圖紙。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能熟練閱讀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和部件裝配圖,能徒手繪制較簡單的零件圖和部件裝配圖,了解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和以圖表現物體三維特征的能力,培養簡單零件測繪能力,培養嚴謹、細致的態度。
2、autocad
本課程是通過學習二維圖樣的計算機繪制方法和三維實體造型技術,掌握計算機繪圖軟件的繪圖方法,繪圖技巧,培養繪圖的邏輯性,達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方法提高設計與開發能力。是后續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等課程的基礎,起著橋梁和鋪墊作用,需要在完成機械制圖后進行。
3、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會觀察、分析與解釋電的基本現象,理解電路
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會使用常用電工工具與儀器儀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能處理電工技術實驗與實訓中的簡單故障;掌握電工技能實訓的安全操作規范。強化安全生產、節能環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
4、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具備查閱電子元器件手冊并合理選用元器件的能力;會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了解電子技術基本單元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應用;初步具備識讀電路圖、簡單電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見電子電路的能力;具備制作和調試常用電子電路及排除簡單故障的能力;掌握電子技能實訓,安全操作規范。強化安全生產、節能環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
5、可編程控制器及應用
1、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從事機床操作和加工所必需的專業知識、方法和專業技能;通過本課程學習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創新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學生從事本專業工作和適應職業崗位的變化以及學習新的科學技術打下基礎。
2、銑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本課程是進行數控銑削加工實訓的重要前提課程。其任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普通銑床加工的基礎理論知識、工藝知識和計算技能,懂得普通銑床、夾具和量具的結構、性能、使用及維護保養方法;能合理選擇工件的定位基準,掌握工件定位、夾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制定中等復雜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藝。
3、cad/cam軟件應用
本課程主要學習二維圖形繪制及編輯方法、實體造型的方法、刀具參數的設
置方法、各種材料切削用量的數據、刀具軌跡生成的方法、有關刀具切入切出的方法對加工質量影響的知識、軌跡編輯的方法、后置處理程序的設置和使用方法、利用cad/cam軟件計算編程節點的方法。
4、數控車削加工與編程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機械加工工藝的基本理論和簡單零件數控加工工藝的編制方法,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使學生具備數控加工中設備和工藝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包括數控加工基本知識、數控加工方法、數控加工工藝、機械加工質量等主要內容,全面掌握操作使用方法。
5、數控銑削加工與編程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控銑床加工程序的編制方法和操作方法,具有制訂數控加工工藝的初步能力,合理使用銑削刀具、正確編制數控程序、獨立加工合格零件的技能,具有編制中等復雜零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能對數控銑床和工、夾、量、刃具進行合理使用與維護,養成良好的安全生產與文明生產習慣。
6、數控機床維護
本課程是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其任務是讓學生認識常用的數控機床的類型,能進行數控機床的驗收、安裝調試,能排除常見的數控機床故障,能進行數控機床的日常保養維護。
7、特種加工技術
(一)技能訓練。根據各課程實踐教學大綱,提出訓練的任務,組織學生在校內、外實踐過程中進行實際訓練,包括電工電子、數車數銑、金工實訓等技能。
(二)畢業實習及頂崗實習。第5、6學期進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數控專業知識應用到實習中,并在實習中加深專業知識的學習。
(三)社會實踐。在寒暑假或雙休日進行,安排學生到專業相關的單位或公
本專業學生應同時達到以下標準方可畢業: 1、畢業前各科成績必須及格或經補考及格。 2、操行合格。
課程教學進程
一、專業名稱:數控技術應用專業(051400)
二、入學要求及學制
1、入學要求: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2、學制:3年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裝備制造業及模具產品加工相關企業,培養從事數控加工工藝分析、數控設備操作與編程等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職業范圍和職業資格證書
職業范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裝備制造業各類企業數控設備的操作、維護和保養崗位,也可從事生產現場工藝實施、數控軟件使用、數控編程、設備管理、質量檢測和產品銷售等工作。
職業資格證書:中級數控車工 中級加工中心操作工
五、人才培養規格
(一)職業素養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
2、具有創業精神和服務意識。
3、具有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能力。
4、具備獲取信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5、具備借助詞典閱讀外文技術資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計算機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產、節能環保和遵守操作規程的意識。
8、具有規范意識、標準意識和質量意識。
(二)專業知識和技能
1、能讀懂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和簡單的裝配圖,并能熟練使用各種繪圖軟件。
2、掌握機械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懂得機械工作原理,能準確表達機械技術要求。
3、掌握必備的金屬材料、材料熱處理、金屬加工工藝的知識和技能。
4、掌握電工電子基礎知識,基本解決本專業涉及電工電子技術的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6、具備對制造類企業生產一線產品質量進行檢驗、分析的初步能力。
7、能判斷數控機床的一般故障并完成數控機床的定期維護保養。
8、數控加工操作能力水平達到職業四級水平。
六、課程結構表
七、課程內容和要求
備注:
1、公共基礎課的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專業技能課的教學應貫徹“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根據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培養目標,結合企業生產與生活實際,對課程內容進行大力整合,在課程內容編排上合理規劃,集綜合項目、任務實踐、理論知識于一體,強化技能訓練,在實踐中尋找理論和知識點,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實用性與實踐性。
十、教學評價 1.評價內容
評價應針對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包括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以及與專業相關的職業素養。
2.評價方式
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現場操作、筆試、口試、作品展示、綜合作業等。
3.評價方法
根據課程特點,可將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課程中的學習任務以及每門課程結束時采用過程性考核;課程全部完成時,由職業技能鑒定部門、企業、學校共同完成終結性考核。
一、 招生對象與學制
招收初中畢業生或相當于初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學生,學制三年。
二、 培養目標
面向航天航空、汽車、機械、電子、電器、日用品、模具制造等企業,培養具有與本專業領域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嚴謹規范的工作作風,并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達到數控技術應用中級工技能水平、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數控車削加工、數控銑削加工以及相關機械冷加工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三、 就業崗位群
1. 基本素質及職業素養目標
a.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職業素養、競爭和創新意識;
b.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團隊協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
c.具有通過不同途徑獲取信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d.具有正確的就業觀和一定的創業意識;
e.擁有健康的體魄,能適應崗位對體質的要求。 2. 專業知識目標
械和電氣技術的基本知識。
3. 專業技能目標
a.具有識讀與繪制機械零件圖、使用cad軟件的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除完成培養方案要求的課程外,還必須在數控車工中級、數控銑工中級或加工中心中級三項職業技能中,獲得其中一張證書,方可授予畢業證。
五、 課程設置及教學進度安排
必修課
選修課
實踐教學周
六、 編寫說明
1.學校可結合實際情況參照此方案制定三年或四年制教學實施方案,課程開設順序與周課時安排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2.本方案公共基礎課程中語文、數學、英語、信息技術基礎按新頒發的課程標準執行。方案中必修部分以專業“夠用”為原則,教學內容和要求由學校根據專業教學的實際需要自主確定;選修部分可達到拓展部分要求,允許學生在完成學業的過程中有多次選擇,以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多種需要。
3.本方案為學校制定教學實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間,設立的其他課程可由學校根據辦學指導思想、內涵特色和企業崗位需求自主開發和選擇。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篇四
;【摘 要】現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的出現對人民群眾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作用。為此,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已經受到了廣大社會公眾的關注。目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重在培養學生關于計算機方面的專業技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從事計算機行業方面的人才。本文將對現階段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做出一定的分析,旨在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計算機,了解高校培養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性。
當前,我們生活在一個方便快捷的信息時代,計算機對我們的生活已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此,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已經成為全國各所高職院校以及本科院校普遍開設的一個專業,為培養學生計算機方面的技能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為社會提供實用型專業技能的人才,這也是該專業設立的目的所在。本文將從確立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學改革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對培養計算機應用技能型的人才教學模式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明確專業定位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要明確專業定位,明確專業定位也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建設首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由于計算機應用技術設計的計算機領域范圍比較廣,一旦對其沒有進行清楚的定位,必將會給學生的培養帶來消極的影響。據調查,計算機的應用技術有著較寬的領域,技術的覆蓋面也比較廣,職業分工也很細,這就給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培養專業人才需要提出了更高的水平要求。為此,我們明確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定位,以信息系統管理員為主要的切入口,為社會培養出具有信息系統終端管理能力的、系統基礎設施能力的、以及業務流程數據管理能力的技術人員。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確立人才培養模式
(一)校企合作,優化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模式
1、學校與企業之間共同建設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課程。
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與企業之間要進行有效的合作,與此同時,學校與合作企業之間還要共同建設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方面的教學課程,使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課程設置可以符合當前計算機發展的需求,與計算機技術發展同步。
2、培養雙師型教師
高職院校培養雙師型教師,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有效促進學生專業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校企合作期間,由于教師參與了一定的企業科研的項目,為此,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教師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教學,對學生的技術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訓的過程當中,將企業中的部分項目進行有效的分解,讓學生參與一些項目任務當中來,引導學生在實踐的同時還要注重去學習一些理論文化知識,以及企業當中的工作經驗。另外,教師以任務作為培訓學生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及學習的積極性。
3、讓學生體驗崗位工作
在對學生進行培訓的過程當中,使學生參加一些企業生產的頂崗實訓,讓學生可以真實的去體驗崗位工作。實踐表明,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并共同去建立教學課程,讓學生在時間之中學到真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的能力,為社會提供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資源。
(二)以證書為課程設置向導,為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與職業之間打造橋梁。
由于,證書作為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目的,關乎著企業與個人的未來發展。為此,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引入證書課程,對企業與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證書課程是指獲得就業準入的職業資格證書的課程。
1、注重實踐,采用行為指導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目前,很多高校在實踐性的教學當中,都采用了行為引導型教學模式,在實施中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高校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培訓,普遍的都很重實踐,教師或者企業專業人員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細心的指導,將指點的重點以及培訓的重點都放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能,并逐漸的適應這種行為引導性型的教學模式。
2、不斷完善校企合作,逐漸形成“雙導師”制的計算機應用技能方面的培養模式。
“雙導師”是指,高等院校的校內教師與以及企業內的導師。由這兩種類型的導師對學生進行培養,其目的在于學生畢業后可以熟練的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操作技能,縮短學生的上崗周期,為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方便。一般而言,校內的導師在學生入學的時候就開擔任任課教師,負責學生在校期間的課程以及思想道德的學習;
而企業導師則在學生快畢業的時候,聘請學生與本期也合作一年,并且本專業與企業之間簽訂學生培養的協議,明確對將要畢業的學生培養的目標,選定工程師作為學生的指導教師,確保學生在畢業前期受到一定的、有效的職業素養與崗位技能的培訓。
高職院校實行“雙導師”制度,令學生從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到技能的培訓,思想品德到為人處事,都得以全面的發展。尤其是企業導師對學生進行培養,不僅可以使學生提前適應工作的環境,還為學生畢業以后可以順利的就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確立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已經將計算機應用技術設置一個專業,以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方面的技能為主要目的,力求為社會提供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保障。并且,對企業發展,學生自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還需要確立一定的培養模式,以及明確的專業定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明確的目標。
另外,當前很多高校都實行校企合作,實行“雙導師”制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實踐,為日后學生能夠順利的就業奠定基礎,也為企業擁有充足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提供保障,推動社會平穩快速發展。
四、總結
目前,我們生活的時代為信息化時代,計算機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人民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當前高職院校將計算機應用技術作為一個專業,培養廣大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技能。同時,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采用“雙導師”制,有校內的教師以及企業導師一同培養學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日后可以順利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相關熱詞搜索:;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篇五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包括計算計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服務行業部門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一)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目標
1.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民族振興精神,愿為祖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奮斗終生。
2.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追求卓越,具有在計算機領域內進一步深造的基礎。
3.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積極探索人類社會中目前還無法解決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問題。
4.遵紀守法,遵守社會主義中國的一切法律法規,遵守軟件著作權保護-法,了解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有關的法規。
5.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和人文素質,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
(二)知識目標
1.掌握與計算機科學相關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基礎知識和科學方法,并能用于指導未來的學習和實踐。
2.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4.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能力;
5.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動態,具有獲取新知識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技能目標
1.操作系統
具備對操作系統相關高級理論和實踐的專業知識和深入理解,對各種unix、linux、windows以及實時操作系統的體系結構、底層機制和核心技術有廣泛深入的研究和透徹的理解。對操作系統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史、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有著廣博的知識和深刻而獨到的見解,牢固掌握操作系統開發相關的技術細節。
2.系統管理
具備windows操作系統在單機和服務器環境的.使用和管理知識、unix類操作系統在單機和服務器環境的使用和管理知識、web服務器管理知識和數據庫系統管理知識。
3.網絡技術
牢固掌握種種網絡相關技術,對tcp/ip網絡的理論、體系結構和實現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對常用的rfc標準和實現有深入的理解。能在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統平臺上進行網絡應用開發。
4.數據庫技術
牢固掌握關系型數據庫和面向對象數據庫的相關理論,對oracle、sql server等主流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和實現機制有較深入的理解。熟練掌握標準sql語言。
5.企業級技術
對企業級應用的思想和技術要點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各種中間件技術,熟
等企業級的開發技術。
三、主干學科與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大學物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離散數學、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字邏輯、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軟件工程、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算法分析、計算機網絡、java程序設計、http://網絡編程、網頁設計與制作、操作系統、oracle數據庫管理、電路分析、醫學信息學、linux內核及驅動開發等。
四、主要專業實驗及實踐教學環節
1.專業課程實踐教學:
沒有獨立開設實驗教學課程,各門學科實踐教學按傳統或改革的方法開設。
2.畢業實習17周:
3.其他實踐環節:
包括社區電腦技術服務實踐(第1-3學年暑假)3周,參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參加湖南省大學生acm程序設計競賽,參與第二職業技術訓練和畢業設計等。
五、學制、成績考核、畢業合格標準及學位授予
1.學制:四年。
2.成績考核:所修課程均進行考核,具體執行按照《長沙醫學院學分制實施辦法》、《長沙醫學院學籍管理實施細則》和《長沙醫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習手冊》的有關規定。
3.畢業合格標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的學生至少應修滿本專業要求的135學分,其中必修課83學分,選修課52學分,方準予畢業。
4.學位授予:根據國家教育部和我院有關學位授予規定,經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六、課程模塊類別、學分、學時分配 說明:
1.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總計2410學時,135學分。其中必修課25門,1015學時,83學分;選修課52學分,占總學分34.1%。
2.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模塊選修8學分含公共選修課6學分,畢業實習17學分。
3.第1-4學年:理論與實踐之比為1:0.67。其中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社區服務實踐(第1-3學年暑假)、畢業設計和課外研學等。
4.拓展課程模塊(課外研學): 最低要求選修6學分。其內容包括:社區技術服務實踐、創新創業教育和學術講座、科研設計、社會實踐、第二職業技能培訓、大學生創新課題研究實踐、論文與成果。
七、課程設置及學分 (一)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模塊
必修課12門,46.5學分 ,選修課要求9.5學分
(二)學科基礎課程模塊
必修課6門,21學分,選修要求11.5學分
(三)專業課程模塊
必修課6門,22.5學分,畢業實習17學分,選修課要求25.5學分
(四)拓展課程模塊:(含課外研學)
八、教學進程計劃表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人文、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掌握計算機軟件、硬件與應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與方法,掌握信息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團隊意識、邏輯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和信息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培養方向:計算機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管理
二、業務培養要求
單位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管理能力的培養和訓煉,具有應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信息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對信息技術的效用和發展趨勢有深入理解和評估能力,能根據不同組織和機構的需求,選擇相應的信息技術,并能有效地實施。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2. 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態;
3. 了解與計算機應用和信息技術管理有關的法規;
5. 掌握英語,能夠看懂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6.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有一定的國防意識。
三、修業年限和授予學位
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干學科和主要課程
編譯原理。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編程與上機調試、電子線路、數字邏輯、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計算機組成。
七、畢業條件
完成總學分155,其中任意選修課15學分,綜合教育和實踐性教育環節考核合格,準予畢業。
八、教學計劃(附表)
注:課程黑體部分為主要課程,黑體加*為學位課程
表二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任意選修課安排表
注:在“周次”欄填寫第×周至第×周實習,例如“8-10”。
表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教育、科技訓練表
表六 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學分表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學生畢業后能繼續攻讀計算機及相關交叉學科碩士學位;可以在科研院所、高等學校、it企業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復合性、應用型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系統的基本能力,以便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之中。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 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與能力;
3、 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基本能力;
4、 了解與計算機領域有關的法規;
6、 掌握文件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要課程:離散數學、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微機原理、接口-技術及應用、java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軟件工程、編譯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等。
主要實踐環節: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實習 、程序設計課程設計、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課程設計 、接口-技術及應用課程設計 、軟件工程實踐、數據庫開發實踐 、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綜合實踐 、計算機硬件(嵌入式)綜合設計實踐 、畢業論文或設計等。
最低學分要求:最低修讀295學分,其中課內教學不低于225學分(另設免費10學分),實踐教學不低于60學分。
畢業標準及要求
1.達到德育培養目標。
2.修滿本方案規定的最低學分,總學分不少于295 學分。
3.達到國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
學制與學位:基本學制四年,學習年限3---6年;工學學士學位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篇六
;【摘 要】論述了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系通過構建“產品導向、項目遞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設立足崗位群,確定崗位能力,重構“以真實電子產品項目為載體”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崗位能力達到行業職業技能標準。
【關鍵詞】應用電子技術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改革
【文獻編碼】doi:10.3969/.0450-
9889(c).2011.10.022
電子信息工業是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廣西重點打造的千億元產業之一,對促進社會就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經歷了16年的教學改革和探索實踐,從傳統的專業教學,轉型到適應現代市場需求的電子產品裝、調、修一體化求真務實的主動型教學,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培養實行了構建“產品導向、項目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學生的應用性技術、職業性素質的就業和創業的適崗、競爭能力點上,形成自身的教學特色,體現出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發展的主流趨勢。
一、專業建設整體目標
在制定專業建設目標時,我們打破傳統的學科課程模式,立足電子技術職業崗位群按照實際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實境組織課程,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旨在“雙證認證”的課程體系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開發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設計方案,建設突出職業崗位能力的專業課程標準;打破學科界限,開發出與新的課程體系相配套的理論與實訓“一體化”優質教材;建設專業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集生產、教學、職業培訓多位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依托北部灣地區的產業發展優勢,深化校企合作和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開展電子與信息技術應用技能人才培訓,力爭把本專業建設成為適應廣西及北部灣地區電子與信息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實訓實習條件精良、工學結合成效顯著、具有規模效益的地區一流的高職高專專業。
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面向電子信息產業的制造、服務類企業,以及與電子信息化有關領域的一線崗位,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對電子產品進行分析測試、工藝設計和生產管理的能力;對電子產品進行組裝、維護和制造的能力;對智能電子產品設計開發的能力。能順利地進入it領域就業,具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
三、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以真實的電子產品作為學生學習、實訓的載體,采用邊學邊練、學做合一的教學手段,將電子產品裝、調、修的全過程融合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構建“產品導向、項目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基本技能與專業綜合能力。
(一)培養方法
將主要產品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安排在不同的學期,每學期針對該類產品的裝調修能力進行項目化、學做合一地培養。隨著產品復雜程度的遞增,相應實訓項目課程也從基礎項目、模塊化項目向綜合實訓項目遞進;對學生技能的訓練從基礎技能、轉向技能向綜合技能遞進;學生經歷校內實訓基地學練合一、校內綜合性實訓基地學做合一、企業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合一等不斷遞進的職業能力訓練過程,獲得良好的崗位綜合能力。同時選定的產品之間存在一定的技術關聯性,因此實訓項目課程前后、項目之間在遞進的同時保持關聯,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有效掌握與靈活應用。學生經過這種模式的培養與訓練,在適應崗位基本需求的同時,將獲得職業競爭力的提升。
(二)三年人才培養內容安排
第一學年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電子電路的識圖、分析、制作與調試等職業崗位的技能;第二學年利用校內綜合性實訓基地進行職業崗位的技能技能訓練與綜合技能訓練;第三學年上半學期主要讓學生學習拓展知識的常識性課程,并且把考工訓練也安排在此學習,學生也可在考工訓練環節參與企業實習,考取相應技能等級證書,下半學期利用校外企業實訓基地與校外基地與校外切實施綜合項目訓練與頂崗實習并完成畢業設計,實現崗位生產與崗位學習的有機結合,進行職業崗位的綜合技能訓練。
(三)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教育
將學生職業素養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依托學校的科技活動興趣小組,通過舉行“電子創新設計大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并組織學生參加全區/全國電子設計大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協作意識和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敬業責任感和抗壓忍耐意志,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
四、課程開發與設計思路
(一)課程體系構建措施
根據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分解本崗位的知識和技能要求,重構“以真實電子產品項目為載體”的課程體系,確定構成專業課程體系的工作任務、基于電子產品綜合安裝、檢測、調試與設計工作過程的專業核心課程標準,選擇和組織教學計劃,重構課程的知識點和技能要求。
在建立與完善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把電子產品制作項目融入教學實踐全過程,重點建設放大電路分析與測試、音視頻電路分析與測試、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等課程。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學做合一教學改革,將真實的電子產品作為實訓項目,以項目導向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形成相應的項目過程考核機制,強化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1.將一些課程進行整合。如將傳統的“高頻電子線路”課程和“低頻電子線路”課程整合至更能體現技能培養的“放大電路分析和測試”課程中,通過對交直流調光臺燈、收音機、充電器、函數信號發生器、直流穩壓電源等實際電子產品的設計、安裝與測試,鍛煉學生的分析、測試與輔助設計能力。
2.重點研究體現核心能力本位的課程。如“音視頻電路分析與測試”課程可以以彩色電視機為項目載體進行教學,鍛煉學生整機識圖能力、裝配能力、調試與檢測能力;“家用電器設備電路分析與檢測”課程以空調、洗衣機、冰箱、微波爐、電磁爐等常用電器設備為載體,按照能力的遞進要求設置實訓課程進度,如先裝配,在調試和檢驗,最后對整機產品性能進行測試,并能對整機的故障進行分析和排除。開展與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相對應的實踐環節,對學生的綜合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3.開設一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拓展課程,如創新設計與制作課,同時以全區/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為抓手,組織開展學科競賽活動,增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根據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整合課程內容,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要求與內容融合到專業崗位綜合能力項目課程中,形成與生產活動密切相連的、融職業技能要求于一體的課程體系。
(二)考核評價體系改革
根據課程特點采取多種考核方式,文化素質課程以理論為主兼顧實踐,部分課程可采取開卷考核。常識性或工具性課程采取集中考核和平時考核并重的方法,既注重平時表現,又要考查其最終掌握程度。項目化和案例課程采取階段化考核的方法,以能力的培養為主線,項目完成與否和項目的最終評價結果,再加上項目報告,就可作為這一項目的評價成績。
五、校企合作共同承擔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
第一,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面向崗位群,制定合理可行的培養目標和專業方向,適應現代制造業的要求,使“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素質為主線,技能為重點”的辦學理念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提高了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
第二,企業參與專業教學計劃的制訂:專業教師根據學校歷年的教學設施、師資、歷年教學中反映的優勢利弊及依據專業發展的需求,召開企業決策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
第三,企業參與教學計劃的實施:專任教師承擔任專業核心課程和校內實訓主干課程的教學,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制定教學計劃并承擔教學任務,參與教學質量的評價工作。在課程實施中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實習,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授課和指導實習。在實訓和實習階段,學生下車間,由經過實踐培訓的教師和企業安排的技工師傅共同指導。
第四,企業參與教學質量的把關:通過實訓環節,本專業可獲得企業對學生的反饋信息,這有利于對教學質量的控制。由企業人員和專業教師混合編組的畢業答辯委員會,共同完成對學生的“驗收”。本專業向企業了解最新需求作為調整教學計劃的依據,時刻保持校企之間的密切合作。
依據以上措施,根據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整合課程內容,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要求與內容融合到專業崗位綜合能力項目課程中,形成與生產活動密切相連的、融職業技能要求于一體的課程體系。
六、教學改革特色與創新
教學效果成績突出,其特色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緊跟行業現狀,教學體系與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緊密結合。將課程授課體系與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和職業資格證書、操作資格證書的考證體系相融合。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突出實踐訓練,從而使學生達到學而能用,獲得企業的認可。
第二,生產性實訓和現場教學模式相結合。采用企業化管理模式,使學生了解企業生產環境、熟悉企業管理制度,大大縮短了學校與企業的距離。如在smt生產線上,學生參與實際的電子產品電路組裝生產,進行“真刀真槍”的學習和訓練,從而真正掌握smt生產的全過程:從smt生產工藝編制、設備操作管理、到品質控制的全面訓練。
第三,自行開發和研制實訓設備,創造規范、仿真的教學環境。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在理論授課的同時,突出隨堂實驗教學和專用實踐訓練周。其中,隨堂實驗教學方法靈活,專用實訓周課時充足,實踐技能訓練按照“基本—復雜—綜合”的方式進行,理論與實踐得到了充分的結合。同時,利用matlab、protel、max-plusⅱ等軟件進行課程設計、輔助分析和仿真,實現了軟硬件結合,更好地完成綜合性與設計性實驗。通過畢業生回訪,單位和技術人員對學生嫻熟的技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四,實驗室開放管理,推動學生個性化培養。實驗室進行了全方位開放。師生以實驗室為平臺,結合教師學術專長和學生興趣,自主進行課題研究和創新型實驗。大大推動了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和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某些課程如高頻電子、單片機技術、可編程控制器應用、cad/protel等實踐訓練中,特別是在基本技能的實驗課訓練中,在高年級選拔一批理論基礎較好,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尖子生直接參與助教活動,讓他們協助實驗指導老師對低年級學生的實驗教學進行輔導,對實驗儀器設備進行維護維修。
第五,構建“產品導向、項目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產品導向、項目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校企互動”的特點,該模式在課程體系設置、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畢業生就業以及教育教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之路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形成了行業企業與職業教育相互促進的工作機制,增加了學生對行業和社會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加了學生收入,減輕了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經過幾年的實踐,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按照新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基本實現了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
【參考文獻】
[1]匡瑛.關于職業教育專業布局調整與結構優化的幾點思考[j].職教通訊,2011(1)
[2]高玉萍.高職課程整合略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5)
[3]李鵬等.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9(8)
[4]湯光華等.基于工作過程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職業時空,2009(6)
【作者簡介】葉 麗(1974- ),女,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技師,碩士。
(責編 黎 原)
相關熱詞搜索:;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篇七
一、學制
(一)學制:3年。
(二)招生對象: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二、培養目標與就業崗位
(一)培養目標
能夠從事計算機硬件系統應用與維護和小型控制系統的應用與維護工作,可到工礦、企業及相關部門,從事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軟件編程及相關電子設備硬件維護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就業崗位
拓展就業崗位:圖形圖像設計員、安防工程技術人員、網絡工程師和網站設計師、計算機設備銷售員。
三、人才培養規格
(一)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1.知識結構
通用知識
了解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概論;愛崗敬業,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具備基本英語交流及書寫知識;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專業知識
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技術;掌握計算機操作系統應用技術;掌握小型網絡組建方法;掌握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技能;掌握綜合布線技術;掌握網頁設計技能;掌握數據庫應用技術;掌握網絡安全技術等。
專業拓展知識
了解圖形圖像處理知識,掌握網站美工基本技能;熟悉專業英語;掌握網站深度開發方法與技巧;掌握安防工程技術;了解計算機設備銷售知識和技巧等;具備一定的交際知識;熟悉計算機行業新技術。
2.能力結構
具備一定的運用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辦公軟件的使用,具備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具備軟件編程能力;具備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應用能力;具備閱讀一般性英語技術資料和進行簡單口頭交流能力;具備網絡工程應用能力;具備安防設計與應用能力。同時具備普通話表達流暢、靈活應變能力與書寫能力。
3.素質結構
思想道德素質: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恪守職業道德,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尊嚴,自覺抵制違法行為;應有優秀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情操,講文明,遵守社會公德,盡職敬業。
業務素質:掌握計算機應用技巧;掌握各類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技巧;掌握計算機綜合布線中的常用方法、知識與手段;掌握網絡的配置與管理方法,相關問題的處理;掌握網站建設方法與技巧;掌握計算機控制常見故障處理方法。
身心素質:應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充沛的體力;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和較強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資格證書要求
1.英語證書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b級證書(第四學期以前考取)
2.計算機證書
全國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ncre)證書或應用技術(nit)考試證書(第四學期以前考取)或參加海南省計算機等級考試。
(三)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
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
四、課程結構及課程設置
(一)課程結構、課時分配
(二)課程設置
1.公共基礎學習領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職業生涯規劃、就業與創業指導、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文化基礎、公共英語、職業漢語、普通話、軍訓(含軍事理論課程)、入學及安全教育、高等數學等。通過教學,使學生具備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
數據庫原理、模擬電子電路分析與應用、數字電子電路分析與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頂崗實習等。通過教學,使學生具備信息管理專業的專業主干和核心知識、技能。
3.拓展學習領域:計算機專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網絡設備調試、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php程序設計、photoshop、flash、auto cad、專業英語等。通過教學,使學生具備信息管理類專業的拓展知識和技能。
(三)專業主干課程、核心課程及內容
1.專業主干課程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進行計算機硬件組裝、系統及應用軟件安裝。
http://程序設計:掌握使用http://程序設計網站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獨立完成交互式動態網站制作。
網絡布線:掌握綜合布線的基礎知識,了解如何進行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測試和驗收,掌握選擇布線工程器材的方法,培學生網絡布線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能力。
c語言:掌握計算機編程語言和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的能力。
計算機控制技術:掌握計算機控制的基本理論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基本技術,培養學生能夠針對實際問題,提出正確的控制算法,設計出完整的計算機控制系統。
2.專業核心課程
網頁制作:掌握網頁制作技術及知識,是學生具備根據網站管理的需要設計、更新網頁的能力。
網站建設:掌握網站建設的基本技能與知識,培養學生根據客戶需求建設、維護網站的能力。
計算機網絡技術:掌握網絡組建的基本知識、原則、技術及網絡操作系統安裝、使用,管理等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使用網絡管理的過程及設計思路,提高學生網絡設計與應用能力。
服務器架設:掌握市場主流網絡操作系統,分析并掌握網絡操作系統作功能,提高學生實際解決網絡操作系統管理問題的能力和網絡服務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與管理
(一)教學體系
1.明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
2.堅持“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理念。
3.建立師資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團隊,為課程體系的實施提供保障。
4.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資源,建立課程體系實施的實訓保障。
5.突出職業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實施“情境教學、項目導向”教學方法。
(二)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課證合一”的2+1人才培養模式。
(三)工學結合方式和實訓基地狀況說明
1.第一學年在校學習。新生入校第一年集中在校學習理論知識,為后續實訓課程的開展奠定基礎。第一學期借助校內課堂及實訓條件,學習公共基礎模塊知識及訓練,第二學期學習專業能力模塊知識及訓練,為各種職業技能考試儲備必要的理論知識。
2.第二學年,針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特色,進行深層次的校企合作,邀請海南省計算機行業的相關專家來校指導,并采用模塊式教學方式進行校內實訓學習,利用現有的實訓場所強化訓練專業技能等。
3.第三學年,學生們在掌握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各崗位知識和操作技能后,由學校安排實習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全面進入相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既讓學生們在實踐環境中得到了學習和鍛煉,同時也緩解了企業一線崗位的用人需求和培訓煩惱,學院在完成了教學計劃和任務的同時,也為企業建設作出了貢獻,真正實現了與企業的緊密結合,滿足企業需求的同時,服務于社會。
本專業有校內實訓室2個,一個是計算機網絡實訓室,一個是計算機維修實訓室,有校外實訓基地四個,分別是三亞風向標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三亞啟峰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三亞分公司、三亞眾盛科技有限公司,能滿足學生實訓需要。
(四)實踐教學
1.第一、二學年校內教學(含實訓)。
2.第三學年頂崗實習教學。由學校安排實習指導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計算機相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六、課程考核與技能考核
(一)課程考核:考試/考查,成績合格。
(二)技能考核
技能考試項目及要求
七、教學進程
(一)教學進程表(見附表一)
(一)制定依據
能培養構建課程體系”的思路,積極探索以應用型、實際操作型為突出特點的教學模式。根據行業崗位職業能力要求開發學習領域課程,把職業資格標準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二)簡單說明
1.本方案體現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在滿足本專業需要的基礎上,為學生奠定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職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盡量體現廣泛和新穎,注重理論與應用的聯系,并注重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職業技能課程教學內容以強化崗位實用知識、技能為宗旨,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
2.課程體系符合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規律,注重實踐教學。教學計劃突出了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增大了實踐教學的比例。多數課程都設置了綜合實訓。理論課同實踐課有機結合,以職業資格證、英語等級證等證書考試為依托,建立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實訓環節,學生從原來單純的理論掌握上升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既鞏固了對原有知識的掌握,又學會了如何在現實工作中使用。
書課程。
附表四 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活動及全學程周數分配
一、專業名稱
二、教育類型及學歷層次
教育類型:中等職業教育
學歷層次:中專
三、入學條件
初中畢業生
四、學制
全日三年制
五、就業方向
六、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與我國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計算機辦公應用、硬件維護、網絡應用和軟件應用的初、中級應用型專業人員。
七、人才規格
(一)職業素養
1、是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法制觀念;
2、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科學素養;
3、能夠熟練地使用辦公自動化軟件;
4、掌握數據通信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安全的基本知識;
5、能夠對電腦軟硬件進行管理和維護;
6、掌握簡單的編程語言和數據庫,具有一定的編程能力;
5、具備網頁設計的知識與技能。 網絡技術及應用、管理
2、具備網頁設計的知識與技能;
7、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具有網絡安全意識,掌握網絡安全的基本技能。
八、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以及其他自然科學類基礎學科。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實訓課。
(一)課程設置
(二)課程要求
1、公共基礎課要求 (1)職業生涯規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其任務是:本課程從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和個人職業生涯管理相結合的角度,通過理論介紹、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分專題系統闡述職業生涯管理的理論知識;職業生涯管理的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基本方法及實施步驟;職業生涯各個不同階段的個體身心特點、職業需求特點、職業發展任務,以及組織和個人實施職業生涯管理的具體方法、措施。
(2)職業道德與法律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
(3)經濟政治與社會
今后的職業活動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打下基礎。
(4)安全教育
本課程是對中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措施,是培養中學生樹立國民意識、提高國民素質和公民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中學生安全教育,既強調安全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又關注學生的全面、終身發展。要激發中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確立正確的安全觀,并努力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掌握安全防范知識和主動增強安全防范能力。
(5)民族團結教育
本課程是為了使各族學生思想認識和行為自覺地統一到黨和國家的要求上來,增進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和歷史、文化的了解,促進56個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相互交流、繼承和發揚;增進各族學生對我國各民族共同締造偉大祖國歷史的認識,增強各族學生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的問題的基本理論及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在社會交往中,具備正確對待和處理民族的問題的基本素質;自覺維護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關系,促進各民族的共同進步和祖國繁榮昌盛。
(6)語文(維語)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7)數學
本課程注重培養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選學內容:極限與導數、導數的應用、積分及其應用、統計。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像、數形結合、邏輯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8)漢語
本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常口語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9)音樂
本課程是高中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發展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10)體育
本課程注重培養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技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良好習慣。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及勇敢頑強,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
(11)美術基礎
本課程是高中教育階段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美術課程能使學生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直接抒發各種情緒,緩解心理壓力,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升華情感。
本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專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2)電工技術
本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機電類專業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為后續的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和高頻電子技術等專業課程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是職業素質養成與職業能力培養最基本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本課程強調基礎知識,突出能力培養,注重實用原則,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電工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機和電已不可分割,而機電傳動自動化是由各種控制電機來實現的,因此本課程中加強了特種電機的介紹,以滿足后續課程的需要。
2、專業技能課及實訓課要求 (1)計算機應用基礎
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和技術。掌握計算機主流操作系統的使用方法;熟練掌握英文鍵盤打字技能和中文錄入技能;理解計算機文字處理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網絡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了解計算機安全的基本知識、具備計算機信息安全預防及維護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計算機網絡基礎
主要學習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述、互聯網工作原理、http與html、osi模型和tcp/ip協議、ie的基本操作、網上搜索、電子郵件、網絡下載、網上在線交流、網絡休閑世界、互聯網上的信息、網絡安全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互聯網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學習目前互聯網的最新技術及其應用、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3)計算機專業漢語
主要學習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專業漢語, 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漢語專業詞匯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漢語閱讀及翻譯能力,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漢語信息、資料和術語,更好的使用計算機。
(4)photoshop圖形處理
平面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簡稱ps)是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也是高職高專廣告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一門必修軟件課。該軟件是目前在市場上最流行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本課程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photoshop平面圖形圖像處理》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技術核心課程之一。
(5)flash動畫制作
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工學結合,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平面動畫制作技能,培養學生平面動畫設計的思維和技巧,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平面動畫設計能力、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并養成誠信、刻苦、善于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職業素質,成為符合網站開發、廣告設計、電子雜志制作、游戲開發等社會需要的動畫制作職業技術人才。
(6)網頁制作
主要學習 dreamweaver 、 flash 和 fireworks 的基礎及應用。重點學習前兩者。包括 html ,網頁制作的基本方法與技能,通過學習,能夠綜合運用軟件技術和開發工具進行網站開發和網頁設計,并具備相應的經驗。
(7)微機組裝與維修
主要學習計算機軟硬件知識與維護,計算機及周邊設備的采購、裝配及使用,基本的軟硬件設置。通過學習,了解計算機軟硬件特性;熟練組裝計算機;能夠對常見計算機故障進行正確的診斷與維護。
(8)多媒體技術應用
等基礎性工作,并為提高各專門化方向的職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9)windows xp/7的安裝與配置
使學生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管理和維護計算機的能力、應用網絡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初步具有應用計算機學習的能力,為其職業生涯的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視頻剪輯—premiere(視頻、音頻剪輯制作)
本課程是影視動畫專業群技術平臺上的一門重要的綜合性項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解決兩方面的問題,其一,將本專業群已學習過的專業課程中已掌握的知識、技能與所形成的單項、單元能力通過一個本綜合性項目課程進行融合,使學生了解這些已掌握的知識、技能與所形成的單項、單元能力在完成影片拍攝及制作的工作任務時所起的作用,并掌握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技能與單項、單元能力來完成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并激發與培養其從事本職業技術領域工作的興趣與愛好;其二,通過本綜合性項目課程,使學生在前期已進行過影視短片的基礎上,學習并培養自己完成一個本職業影視短片工作任務完整工作過程所需要的方法能力與社會能力,養成良好自覺的職業習慣與素養。
(11)coreldraw平面設計
課程以根據基于工作過程專業建設模式,以能力為本位,構建以實際工作情境為單位的課程體系。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平面動畫制作技能,培養學生平面動畫設計的思維和技巧,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平面設計能力、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并養成誠信、刻苦、善于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職業素質,成為符合平面廣告設計、印刷與制作等社會需要的動畫制作職業技術人才。
(12)路由交換技術
熟練掌握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技能,對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有基本的了解;能承擔中小型企業的網絡的搭建和管理工作任務。同時培養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團隊協作的職業精神和誠實、守信、善于溝通與合作的良好品質,為發展職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主要學習內容有:理解交換機工作原理和適用范圍,能熟練配置和管理常見的交換機;理解路由器工作原理和適用范圍,能熟練配置和管理常見的路由器;能夠對搭建中小型企業網絡進行規劃和設計。
(13)網絡綜合布線
本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計算機通信技術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其目標是訓練學生運用綜合布線國家規范、標準,進行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施工、測試驗收的能力。本門課程的先修課程包括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工程制圖等,是網絡互聯設備配置、服務器技術與應用、中小型網絡設計與集成等課程的學習基礎。通過學習,學生應達到綜合布線工程師任職資格相應的知識與技能要求。
(14)vb編程入門
主要學習計算機可視化編程語言 vb 的基礎和應用。編程語言基礎主要包括編程語言特點、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編程技巧和方法及功能調用等;可視化編程應用包括可視化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編程方法,建立可視化語言與數據庫的聯系等,使學生能正確使用可視化語言工具進行初級軟件編程和軟件基本維護。
(15)access基礎
主要學習access 數據庫的一些基本理論、工作環境的設置、數據庫的基本操作、項目管理器的使用、 數據庫的建立 、數據庫的查詢和統計、報表的設計、基本程序的設計、模塊化程序的設計、多媒體的數據處理等,使學生掌握數據庫的使用和基本維護。
(16)windows網絡配置與管理
品質,為發展職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九、教學時間安排
十、教學教學要求
1、公共基礎課
應掌握windows的使用文字錄入、office辦公自動化、photoshop圖像處理、coreldraw圖像處理、vb語言編程基礎、網頁設計、flash動畫軟件的應用和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及因特網基本操作,熟悉計算機軟硬件應用與維護,能排除計算機常見故障,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組建流程與方法。
十一、實訓環境
一、 專業名稱:
二、教育類型及學歷層次
教育類型:高等職業教育
學歷層次:專科
三、入學條件
高中畢業生
四、學制
全日制三年
五、畢業面向與職業能力
1、畢業面向崗位:
(1)軟件程序員崗位。
(2)廠礦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生產過程控制的操作、維護、檢修崗位。
如信息中心系統專工、設備管理員等。
(4)科技公司進行實用計算機軟件和設備的研發、銷售、安裝、維護的技
術人員。
2.本專業崗位與職業能力分析:
表1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崗位與職業能力分析表
3.本專業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面向生產、建設和服務第一線,掌握相應職業崗位(群)所需的基礎知識及專業技能,具有軟件開發、信息處理、計算機軟硬件維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七、學生應修讀課程
基本素質課包括: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英語、體育等;專業基礎能力課程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信息化實訓、數據庫技術與應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網頁設計與制作、多媒體技術、計算機原理與組裝維修、flash、photoshop;專業核心課程包括:c#、web數據庫設計技術、java程序設計、java項目實訓、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工程導論/軟件測試、數據結構與算法;素質拓展課程包括:大學語文、信息產品營銷、演講技巧、畢業論文指導、就業指導;能力拓展課程包括:畢業設計、頂崗實習、企業實訓、校內實習、實訓。
八、主干課程
1、計算機應用基礎與辦公自動化實訓:本課程主要以層次結構概念介紹計算機基本原理,涉及到軟硬件的知識、數據信息的表示、運算方法以及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及基本的操作方法,重點是辦法軟件的使用及基本操作,為今后深入學習計算機及其它課程打下較為扎實的理論和技能基礎,通過案例實訓,熟練掌握使用辦公軟件的高級技術。
3、數據庫應用技術及實訓:以sql server數據庫為基礎,學習典型的網絡數據庫 ,本課程介紹編寫基本的sql查詢語句所需的知識,以及利用sql server 2000進行數據庫設計的知識。為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電子商務網站的設計與開發打下一定基礎。實訓開發一套完整的數據庫應用實例,提供電子商務、各種業務和數據倉庫解決方案。
4、網絡應用技術與實訓:主要學習計算機網絡概論,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局域網,網絡互聯,網絡操作系統和網絡管理,internet和tcp/ip體系結構,網絡設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組成和結構等基本理論,掌握組建局域網的技術、互聯網的基本原理,并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計算機網絡管理和維護。
5、多媒體技術與實訓: 本課程介紹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素材的計算機處理技術,掌握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
6、c#語言程序設計與實訓: 本課程學習c#的語言基礎,介紹面向對象中的類與對象,繼承,多態性,泛型與集合等基本概念。通過實例編寫數據庫,信息管理等應用程序。
7、java程序設計與實訓: java語言基礎,進行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培養學生編程和調試能力。通過案例實訓,學習java appiet程序的編寫和使用技術。
8、數據結構與算法: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程序設計的重要理論基礎,本課程學習線性表、棧與隊列、串、樹、圖等基本數據結構,講解查找、排序的基本算法。
9、網頁設計與制作: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網站建立及網頁編輯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建立和編輯靜態網頁、建立和維護站點的基本能力;具備網頁素材的制作、獲取及處理的技能;為學習后續的專業課程、從事網站建設工作及繼續深造打下基礎。
實踐教學的結合,掌握結構化開發方法,熟悉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學會軟件工程文檔的編寫,了解軟件工程管理等內容。
11、計算機操作系統: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基本原理及組成;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的新概念、名詞及術語;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發展特點、設計技巧和方法。能夠設計、實現、維護和支持信息系統,在各種的環境中使用linux網絡操作系統,加強、配置和管理復雜的internet/intranet解決方案;管理包含瀏覽器、代理服務器、主機服務器、數據庫以及郵件和商業構件的系統;管理和分析站點。
12、計算機輔助設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autocad繪制、標注、打印等工具在室內設計表現圖方面的應用。教學中根據室內設計的特點,有所側重,突出應用。重點放在墻線、圖例、詳圖、標注等方面。注重空間布局圖和施工圖的學習和練習,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力,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autocad,并能較好地運用在今后的學習及工作中。
九、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課程實驗、認知實習(參觀)、課程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校外實訓基地實訓,頂崗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環節。頂崗實習實訓可選四個特色方向:java軟件工程師、.net軟件工程師、3g通信軟件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
根據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職業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的要求,正確處理好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科學的創新精神和熟練的職業技能為目標,以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的有機結合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途徑,使學生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基本素質和通用能力課程按照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進行教學內容的有機綜合與必要調整,職業能力領域課程強調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以序化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項目推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按2+0.20+0.30+0.5的模式安排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教學環節。第一、二學年和第五學期的前半期完成對學生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第五學期的后半學期進行綜合實訓,第六學期學生頂崗實習。
十、考證要求
1、參加安徽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并達到學校規定的分數。
2、本專業學生參加教育部考試中心舉辦的全國信息技術高級人才水平考試(nieh),軟件工程師或網站設計師以上資格證書。
表3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考證一覽表
十一、課程體系及各類課程學時分配
時,占41%。課外1070學時,包括畢業實習,實訓,頂崗實習等。教學總學時為2816學時,其中實踐教學學時為1786學時,占整個教學總學時的比例為63.4%。
2與健康等課程分配到前三個學期。
3、頂崗實習安排在第五、六學期,頂崗實習結束后,學生按要求提交專業綜合實訓報告及實習單位評價。
4、在教學過程中以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規章制度、消防知識、急救知識等方面的職業素質教育,養成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的優秀品質,做遵章守紀的模范。
十二、教學進程安排
附表1學期教學周數表 附表2課內教學進程表 附表3實踐教學安排表
*后的數字不進入合計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篇八
;摘要:當今社會需要同時具備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團隊精神等綜合素質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文章在分析社會對計算機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綜合素質需求的基礎上,提出包括4個層次和4條主線的計算機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綜合素質培養體系,并對其中的課程體系建設、實踐環節改革、課外活動組織以及教學管理體系等進行闡述。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素質教育;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2012年3月,國家教育部教高[2012]4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強調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要求落實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要求。
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必須從多方面分析社會對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需求,設計完整的素質培養體系,實施全面教學改革,不斷檢驗實施效果并進行調整改進,逐步形成提高教學質量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it企業在計算機專業人才方面的嚴重缺乏與高校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下滑相矛盾的現象。究其原因,是由高校培養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與社會需求不一致造成的。
通過社會調查發現,目前我國it界緊缺的是能勝任計算機系統設計、開發和推廣應用工作的工程應用型人才。根據就業能力分析,社會需要的工程應用型人才需要具有包括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社會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在專業知識方面需要在掌握計算機學科基礎知識、方法和技術的基礎上,具有計算機系統建設能力。和應用能力;在專業實踐能力方面需要在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知識、方法綜合運用能力,以及針對工程實際的技術創新精神;在社會能力方面需要在具備語言表達能力、個性發展能力的基礎上,具有團隊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
2.培養體系設計
為達到工程應用型計算機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目的,在傳統培養體系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擴展,構建了知識培養與能力培養相結合、課內培養與課外培養相結合的包括4條主線的綜合素質培養體系,見圖1。中間的兩條主線是知識培養體系和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結合課程體系調整和課堂教學改革,實現加強計算機學科基礎知識、方法和技術的培養;結合實驗、課程設計、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著重解決知識、方法的綜合運用以及計算機系統建設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兩邊為綜合輔助體系,課外活動體系結合學生課外活動和專業競賽組織,強化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素質的培養;教學管理體系針對其他3個體系實施管理。
其中的知識培養體系、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分為4個層次:
第1層為通識教育平臺,針對大學一年級學生。在知識培養方面以人文、社科、數學、自然科學等基礎性綜合素質培養為目的,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從熟練掌握常用計算機應用軟件人手,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綜合輔助體系開展專業認知講座、名師講堂、企業專家講座等形式的專業認知教育,并開展專業科普知識競賽等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
第2層為專業素質平臺,針對大學二年級學生。在知識培養方面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核心知識培養為主,為學生專業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以專業核心課程對應的實驗課程,以及經典編程語言課程為主,為學生打下計算機系統建設實踐能力基礎。綜合輔助體系開展專業興趣小組活動和校內專業知識競賽,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和綜合運用,為后續的創新活動和創新競賽作準備。
第3層為專業方向平臺,針對大學三年級學生。在知識培養方面結合具體的專業方向知識開設專門課程,強化學生的個性發展能力。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圍繞專業課程實驗及特色開發工具構造實踐模塊,并以綜合性實驗、探索性試驗、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加強學生計算機系統設計、開發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綜合輔助體系開展本科生科研參與、專業創新競賽組織工作,促進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形成,為其個性化發展準備條件。
第4層為能力提升平臺,針對大學四年級學生。在知識培養方面以專業前沿技術發展知識更新為依據,形成動態調整的知識架構,實現持續適應社會需求的建設目標。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以計算機領域社會需求研發平臺為依據開展校內實踐教學,并廣泛開展企業實習和項目開發實踐,通過將畢業設計與企業實習相結合,促進學生接觸社會需求、行業規范、國際標準,幫助學生提升就業能力、創新能力。
3.課程體系建設
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首先要考慮計算機學科核心知識體系要求,其次應兼顧所設置的特色專業方向以及計算機技術發展和社會人才需求。
3.1從計算機學科核心知識體系出發,提取專業核心課程
計算機學科研究內容主要分為3個方面:①研究計算機設計和制造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技術;②研究計算機系統構建所需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術;③研究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信息獲取、表示、存儲、加工、傳輸、展示等信息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其中計算機設計、制造的核心知識包括計算機硬件設計、制造,系統軟件設計、開發兩個方面;計算機系統構建的核心知識包括計算機硬件系統構建、軟件系統構建和綜合系統構建3個方面;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信息處理的核心知識包括信息獲取與表示、信息存儲、信息加工、信息傳輸、信息展示、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等。從這些核心學科知識可以提取出核心專業課程8門: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與技術、數據結構、離散數學、程序設計、軟件工程,見表1。從計算機學科核心知識體系出發,提取的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與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的《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公共核心知識體系與課程》口’基本一致。
3.2針對專業方向,構建主干課程體系
主干課程應針對具體專業,補充重要的專業方向知識,形成完整的專業方向知識體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針對計算機科學研究和系統開發設置系統結構、嵌入式系統、編譯原理、圖形學、圖像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主干課程。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針對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和構建設置網絡體系結構、網絡工程、網絡安全、網絡編程技術等主干課程。軟件工程專業應針對大型軟件設計與開發設置軟件體系結構、系統分析與設計、人機交互技術、軟件測試、軟件項目管理等主干課程。
3.3面向社會專業人才需求和技術發展,補充特色專業課程
為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才需求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結構方面的具體需求,還需要適當補充特色專業課程,形成符合社會需求的完整專業知識體系。
例如,計算機網絡應用開發特色專業方向,在主干課程基礎上可以添加系統分析與設計、web應用開發、分布式計算、海量信息處理等課程。計算機網絡安全特色專業方向,可以添加密碼學、信息安全、網絡協議分析等課程。網絡規劃與設計特色專業方向,可以添加網絡測試與管理、網絡規劃與設計、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等課程。
4.實踐教學環節
在實踐能力培養環節上通過豐富課內實踐教學、課外實踐活動、社會實踐環節的多維改革,扎實基本技能、提高綜合能力、廣泛參與科研工作和社會實踐,達到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4.1豐富課內實踐教學形式
在低年級基本實踐能力培養環節,通過推行小班實驗課,同時充分調動實驗室工作人員、研究生等參與學生實踐課程指導,保證學生基本技能掌握扎實。在高年級實踐教學中,注重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倡導協作性、探索性實驗,增強學生綜合運用多門課程知識、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能力,引導其領悟科學探索精神。
4.2豐富課外實踐教學活動
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資助學生成立各種學術團體,開展各類講座和科技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創新競賽活動。提倡教師及時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和課外實踐活動內容。支持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早進實驗室、早進課題、早進團隊,以科研和應用開發豐富實踐環節,既有助于實踐教學,又有助于推動科研工作。以多種形式加強課外專業實踐環節,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4.3建立國內、國際校企合作培養與研發機制,豐富學生專業社會實踐
利用計算機專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的優勢,積極與信息領域企業合作,成立企業實習基地、校企合作實驗室、校企合作研究所等,在大學三、四年級安排學生進行參觀、實習、培訓、研究、開發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專業社會實踐經驗。開展人才培養、項目合作研究、產品合作開發、技術轉化和推廣應用,重點加強實踐教學,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和科研項目合作,為教師和學生更多地接觸專業需求、行業規范和國際標準創造條件。
5.綜合素質培養體系效果分析
表2所列為計算機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的主要培養環節在素質能力培養方面的貢獻,表明這些培養環節覆蓋了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素質能力培養的各個方面。表中*為涉及,**為培養,***為強化。
6.結語
本文構建的人才培養體系覆蓋了工程應用型計算機人才專業知識、實踐能力、社會能力等綜合素質要求。實踐表明,通過綜合培養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且在省市級、國家級專業創新競賽中多次獲獎,并取得了多項軟件著作權等成果,在考研和就業過程中也受到了兄弟院校和企業的較高評價。今后,將動態地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為學生可持續就業能力的提升與發展而不斷地完善綜合素質培養體系。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