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社區網格員考試篇一
縣委常委、副縣長胡廣漢,副縣長孫潔出席會議。
孫潔指出,今年開春以來,持續不斷降雨,我縣地質災害險情不斷。
據地災辦統計,到目前為止,造成群眾財產損失的各類地質地災險情26起,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量,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極為嚴峻。
各鄉鎮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細化措施,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進一步健全科學有效的防災救災體系。
一要查漏補缺,加強汛期災害綜合防御,全面排查隱患,明確監管責任,落實避險措施,做好應急準備,突出應急演練,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要建章立制,健全完善預警監測體系,切實加強領導,落實防災預案,完善監測網絡,快速應急響應,實施部門聯動。
三要科學規劃,加大源頭防范治理力度,執行評估制度,減少監管盲點,制定防治規劃。
胡廣漢就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強調,一要嚴明紀律。
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動態監測,做好重點隱患區的預警分析,及時開展巡查排險,確保防治工作扎實開展。
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制度,全天侯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迅速行動,及時應對。
二要強化督查。
縣政府將成立由督辦室牽頭、各相關單位參與的督查組,赴各地開展地災防治工作專項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領導不重視、預案不完善、措施不嚴密的,將嚴肅追究領導責任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會上,深渡鎮、小川鄉等部分鄉鎮還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表態發言;孫潔代表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
社區網格員考試篇二
5月14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到我局調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局長就我局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向何副縣長作了專題匯報。
局班子成員、各股室負責人、地質環境股、開發股參加了匯報會。
現將會議紀要如下:
1、我縣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縣屬典型的丘陵山區縣,全縣分為中山、低山、高丘陵、河谷階地四種類型,是全省、全市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地質災害重點防范縣之一,全省重點地質災害防范縣有36個,我縣是其中之一。
全縣地質災害類別多、分布廣、突發性強、危害性重、防治難度大,主要發生在主汛期,以群發性、突發性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為主,是典型的暴雨型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區。
今年3月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資料統計,全縣共有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667處,其中滑坡220處、崩塌431處、地面塌陷9處、泥石流7處,列入縣重點防治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1處。
進入汛期之后,通過巡排查,特別是近期聯合排查督察,新增隱患點218處。
2、我局所作的幾項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嚴防死守各隱患點。
年初修編了《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經過專家評審,并根據需要及時修編《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各鄉鎮在我局的指導下,針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治要求,及時制定相應的防災預案,把各項防治措施落實到日常工作中。
今年,我局補充完善了地質災害防治汛期值班、災情登記和速報、汛期巡查、年度方案編制、地質災害目標管理、避災明白卡和群測群防等6項工作制度。
完善了預警信息告知網絡體系,增設124名村級協管員,11處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信息預報群發對象、把礦山、高速建設納入全縣地質災害防治重點進行防控。
強化了我局與各鄉鎮、村、隱患點責任人員和監測人員以及礦山、高速等預警信息的迅速互通,確保了地質災害防御工作早準備、早到位。
二是廣泛宣傳,狠抓責任警示牌的制作和明白卡的發放工作。
組織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培訓工作,使地質災害防御常識家喻戶曉。
在全縣30處比較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了永久性責任警示牌,并購置了相機、雨衣、手電筒配備到各鄉鎮,向全縣每個村組和受威脅農戶發放了避險明白卡、宣傳畫、光碟、防治書籍等資料1000多份,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885份、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937份,讓每個群眾都能防災有數、避災有路、處災不慌。
同時,在縣電視臺循環播放《珍惜生命、遠離地質災害》宣傳片。
開展了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人員業務培訓,今年全縣舉辦地質災害知識培訓4班次,培訓人數達220人次。
通過宣傳教育,大大提高了全縣廣大干部群眾防范地質災害的意識和能力。
三是全面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排查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特別是“4.28”事件發生之后,我局迅速布置了開展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排查、監測工作,制定了地質災害巡查、排查、監測包干責任制,要求班子成員分4小組,包干16個鄉鎮和礦山企業,帶領導相關股室對自己包干的鄉鎮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排查、監測工作。
全縣重點查看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原地質災害點動態情況;查看防災明白卡的發放情況;查看重點地質災害防患點警示牌設立情況;查看地質災害防治監測員和協管員在崗在位情況;查看鄉鎮和礦山企業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編制情況;查看鄉鎮和礦山企業巡查臺賬登記情況;查看汛期值班制度落實情況。
從檢查情況來看,全縣16個鄉鎮均建立并落實了地災防治工作制度,編制了地災應急預案,建立了應急隊伍,各轄區內地災隱患點都落實了責任人,并安排了專人巡查,全縣61個礦山企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整體情況良好,有制度有落實、有預案有隊伍,地災巡查有安排有記錄。
各別鄉鎮創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關田鎮的“十個一”措施: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動員,做到不漏戶;制定一套實用的應急預案;成立一支應急隊伍;給農民發放一份防汛宣傳單;在重點地方樹立一塊安全警示牌;籌備一批應急物資;爭取一批民政政策;固定一部挖機和工程車;成立一個安全巡邏信息員隊伍;建立一套防汛工作制度;金坑鄉對每個隱患點都拍攝了圖片,并對每個隱患點的住戶張貼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公示牌”。
但檢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個別鄉鎮沒有明確地災防治工作辦公室,都是與防汛抗旱辦公室合署辦公;個別鄉鎮明白卡發放不到位和填寫不規范,有模糊、缺項、漏填現象;責任心不強,村一級填發的明白卡,鄉鎮沒有指定專人負責,存在業務不熟練、統計數據上報不及時、不準確等問題;與高速公路有關的隱患較多,主要危及住房、農田;地質災害宣傳不夠,培訓機會少,部分農戶防災減災意識不強。
四是積極開展地災避災移民搬遷工作。
為有效消除地質災害安全隱患,采取了由被動防御變為主動避讓措施。
我縣做好地質災害預防的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和村鎮規劃,有計劃的安排了受威脅農戶的搬遷,目前正在落實20xx年1036人的地災移民搬遷工作,爭取早日全面完成20xx年搬遷任務。
3、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是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嚴重不足。
我縣地質災害隱患點涉及范圍廣,需投入的治理資金多,籌集防治資金十分困難,主要是由于我縣地質災害大多以小型規模為主,很難爭取到國家或省市立項治理資金,加上地方財力十分緊張,籌集治理資金明顯不足。
目前,我們僅爭取到和兩項地質災害防治資金;二是早期礦產開發造成我縣地質災害日趨嚴重。
縣礦產資源開采歷史悠久,早期資源開發給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同時也給我縣地理和生態環境帶來了破壞。
全縣現有持證礦山61個,廢棄礦山24個,未治理廢石、砂堆100多處,部分區段極易誘發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陷等地質災害;三是高速建設為我縣帶來大量地質災害隱患。
高速在我縣境內有50.8公里,因我縣是山區縣,工程建設高架橋多、隧道多,對自然生態和地理環境的破壞尤為嚴重,產生了許多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給我縣地災防治工作帶來更大難度的壓力;四是地質災害防治的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目前,我縣還沒有一支地質災害勘察、設計、治理資質的專業隊伍,預報、防治地質災害的科技水平較低;五是地質災害防治經費還沒有得到落實。
各村協管員和重點地質災害監測員防治工作經費補貼沒有發放到位。
六是切坡建房問題嚴重。
工作目標:絕不能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工作方法:群測群防、主動避讓、及時轉移。
1、做到心中有數。
礦管局班子成員要對全縣有多少隱患、各鄉鎮有哪些隱患,重點是哪幾個隱患,做到心中有數。
班子成員對全縣16個鄉鎮要實行包干制度,下鄉鎮巡查,對885個隱患點全部要過點,發現問題及時下發整改函,明確責任。
2、全面落實各項措施,責任到人。
群測群防主要是要落實縣、鄉、村、組及直接受威脅群眾,明白卡要發放到位。
3、突出重點,定時看人。
如遇大雨,定時查崗,主動下去,服務群眾。
4、快速行動,及時轉移。
要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轉移群眾,第一時間
報告
。5、請礦管局擬定《關于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由政府辦下發到各鄉鎮。
社區網格員考試篇三
???1.電工每日巡查記錄哪些內容
集控中心、監控中心和有人值班變電站必須24小時不斷監視2。日常巡視每天進行,并按照規程內容的要求進行,日常巡視每天三次即交接班巡視、高峰負荷巡視、夜間閉燈巡視。
運行人員應在規定時間對設備進行巡視檢查,并做好巡視記錄。定期巡視應按規定時間和要求進行。
對設備進行完整的巡視檢查,所以巡視時間較長,一般應在運行班的時間內進行,并對巡視內容和結果按要求做好詳細記錄。3。
有人值班變電站、集控中心、巡維中心必須制定“設備巡視工作規范”。明確設備巡視時間、巡視方式及巡視要求。
4。交接班時的停電倒閘操作,原則上應由交班人員負責完成;在處理事故或進行倒閘操作是,不得進行交接班;交班時發生事故,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員處理,接班人員在交班班長指揮下協助工作。
5。事故處理時應根據調度指令、結合變電站現場運行規程、事故預案以及具體情況,由當值值班負責統一指揮處理,并及時通知相關人員核查、處理。
6。事故發生以后,值班負責人必須立即向調度匯報事故簡況,在查明事故情況后,應盡快詳細匯報。
萬洲電氣能源監測系統幫您免去人工抄錄數據的繁瑣以及誤差,在監測數據的基礎上分析采集到的數據,強大的事故預警報警功能免去,可儲存并查看事故報警前后十分鐘的設備運行參數為排查事故原因提供可靠的依據。電力系統節能、監測熱線15071528599。
????2.現場電箱檢查表有些什么內容摘要
因此,對操作者進行防觸電保護所采取的各種手段必須有效、可靠,并貫穿于電氣系統的各個環節。其次要嚴格遵守電氣操作規程以及檢修作業的監護制度等。
2)一旦發生觸電,必須迅速切斷電源,及時而正確地施行人工搶救。1.設備檢查1.1變配電所的設置,建筑結構及有關設施:1.1.1變配電所應避免設置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空氣污染或有劇烈震動的場所;1.1.2變配電所一般采用磚結構建筑、水泥地面。
地面應高出周圍地面150~300mm,以防積水;1.1.3變配電所室門應向外開,并采用輕型鐵門或包有鐵皮的木門;1.1.4與變配電所相通的電纜溝、電纜隧道等處有防止雨水、地下水滲入和防止小動物進入的措施、并用非可燃性材料作為電纜溝的蓋板;1.1.5戶外變電所的變壓器周圍,其固定柵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7m。變壓器底部與地面之間應有大于或等于0.3m的距離。
若裝有兩臺變壓器時,兩者凈距需大于或等于1.5m;1.1.6高壓配電裝置可單獨設置,當高壓開關柜少于4臺時,可將高低壓配電裝置布置于同一室。若單列布置,兩者距離應大于或等于2m;1.1.7變壓器室應通風良好,通風口用水泥或金屬百葉窗,且內側加裝網孔小于或等于10mm的金屬網,保證任何季節安全運行;1.1.8變壓器室的門應上鎖,并掛“高壓危險”的警告牌及安全色標;1.1.9戶內配電裝置最小通道寬度,單排列的操作通道為1.5m,維修通道為0.8m;雙排列的操作通道為2m,維修通道為1m;1.1.10變配電設備遮欄高度應不低于1.7m。
1.2電氣設備:1.2.1變壓器1.2.1.1變壓器外殼無滲、漏油,并和鐵芯同時可靠接地。1.2.1.2當發現變壓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停止運行:1)音響不均勻或有爆炸聲等異常情況;2)油面低于油面計的下限,并繼續漏油下降時;3)防爆管或油枕噴油時;4)正常條件下溫度過高,并不斷上升時;5)油色過深,油內出現炭質;6)套管有放電現象或嚴重裂紋。
1.2.2油開關和隔離開關1.2.2.1油開關的油位應在上限與下限之間;油色正常、無滲漏;排氣管應完好無損;1.2.2.2油開關操作靈活,準確可靠、合閘機械指示正確;1.2.2.3故障跳閘后的油開關,應檢查套管有無斷裂、引線有無燒傷、油箱有無變形;1.2.2.4油開關和隔離開關的操作機構應有可靠的聯鎖裝置,并保證合閘時只有先合隔離開關才能合上油開關;拉閘時先拉開油開關,才能拉開隔離開關;1.2.2.5隔離開關的瓷瓶和連接拉桿應無裂紋、無放電痕跡、銷子無脫落。1.2.3負荷開關和跌落保險1.2.3.1負荷開關只能用來切斷和接通正常線路,其消弧裝置應完好。
合閘時,觸頭應動作一致,各相前后相差不應超過3mm;1.2.3.2負荷開關操作機構應靈活可靠;1.2.3.3跌落式熔斷器斷開后,其帶電部分距地面的垂直距離在室外應大于或等于4.5m,室內應大于或等于3m;1.2.3.4跌落式熔斷器應傾斜安裝,與垂直線保持15°~30°夾角;1.2.3.5有爆炸、火災危險及劇烈震動的場所,不能使用跌落保險;1.2.3.6所有開關的各部件應完整無損,操作機構安全可靠,并有額定電壓、電流值和分合位置的標志。1.2.4互感器1.2.4.1電壓互感器一、二次側均有熔斷器保護(二次側可用自動開關),一次側開關斷開后,其二次回路應有防止電壓反饋的措施;1.2.4.2電壓互感器如內部有噪聲、放電聲、煙味或臭味等異常情況時,應停電處理,不得用隔離開關斷開故障回路,應切斷上一級油開關;1.2.4.3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導線截面為2.5mm2,無中間接頭號,連接可靠,且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
1.2.5電力電容器1.2.5.1電容器不得裝在高溫、多塵、潮濕及有易爆易燃和腐蝕性氣體的場所;1.2.5.2當電容器外殼嚴重漏油、鼓肚、瓷套管嚴重放電、閃絡響聲或嚴重過熱時,應立即退出運行;1.2.5.3電容器室應有溫度指標,室溫不得超過40℃,否則應裝機械通風。電容器外殼溫度不超過60℃;1.2.5.4運行中的電容器組,三相電流應保持平衡,相間不平衡電流不應大于5%;1.2.5.5電容器組應有欠壓保護,當母線電壓低到宣傳員定值的60%左右時,能從電網中自動切除;1.2.5.6戶外落地安裝的電容器下層電容器低部距地面應大于或等于0.4m,地面應有防潮措施四周應設網孔不大于20*20mm網狀遮欄,高度大于或等于1.7m。
電容器室應通風良好,進風窗應裝網孔不大于10*10mm的鋼網;1.2.5.7電容器應有可靠的短路保持裝置和超負荷裝置;1.2.5.8電容組應裝放電回路。禁止帶電荷合閘。
電容器停止運行后,至少放電3min方可再次合閘。1.2.6電纜1.2.6.1電纜對地面和建筑物的最小允許距離:1)直埋電纜的埋置深度(由地面至電纜外皮);1~35kv為0.7m;2)電纜外皮于建筑物的地下基礎為0.6m。
1.2.6.2電纜相互接近時的最小凈距:1)10kv以下電纜之間為0.1m,10~35kv之間應不小于0.25m;2)不同部門使用的電纜,包括通信電纜相互間為0.5m。12.6.3電纜與地下管。
????3.低壓配電室巡視記錄本(樣本)
低壓配電室巡視記錄表控制區域日期時間配電柜運行狀況儀表指示燈ab相電壓bc相電壓ac相電壓機房溫度(0c)機房濕度(rh)機房環境巡視人2010.12.12010.12.22010.12.32010.12.42010.12.52010.12.62010.12.72010.12.82010.12.92010.12.102010.12.112010.12.122010.12.132010.12.142010.12.152010.12.162010.12.172010.12.182010.12.192010.12.202010.12.212010.12.222010.12.232010.12.242010.12.252010.12.262010.12.272010.12.282010.12.292010.12.302010.12.31
????備注說明:
???1.機房環境包括:門窗、照明、地面、貼鼠板、擋鼠板,衛生等;
???2.配電柜包括:柜門是否完好、各開關有無異響異味、有無異常振動等;
???3.如發生不正常現象,在備注欄中做好詳細記錄,并填寫維修記錄,并匯報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