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創業者的訪談報告篇一
1、技術入股好處多
很多民營企業的老板都是技術專家,個個擁有專利,將專利提供給公司使用,雙方沒有簽訂合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究竟屬于何種方式使用。建議老板們將技術專利作價投入公司,一方面可以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減少投資時的資金壓力,一方面,作價入股以后,公司可以計入無形資產,可以合理攤消,可以增加成本費用,減少利潤,少繳所得稅。
這樣一個財務、稅務都有利的辦法很多企業家卻都不了解,以致一邊抱怨政府征稅太狠,一邊拼命繳不該繳的稅。
2、電子商務少繳稅
目前我國對電子商務的稅務規定還不是很明確,但在網上銷售貨物也一樣要繳納增值稅。我們講電子商務少繳稅是指印花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在供需經濟活動中實用電話、計算機聯網訂貨、沒有開具書面憑證的,暫不貼花。因此,在網絡已經非常普及的今天,企業完全可以放棄傳統的經商模式,改為通過計算機聯網訂貨的形式,所有訂貨過程都在網上完成,這樣就可以節省印花稅,并且對銷售方、購貨方都同樣適用,所以,就此一項,就可以將網絡租賃的費用賺回一半。
3、巧妙應對房產稅
收過租金的人都知道,12%的房產稅是較重的。收過租金后,交完5%營業稅、12%房地產稅后所剩無幾。而如果將租金分解成三部分,即房租、場地租賃費、設備租賃費,并重新和客戶簽訂合同,只對房租交房產稅,節稅何止百萬。想起一句話,這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4、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申報以后就應該及時繳稅,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請遲繳。存款少到什么情況可以遲繳稅?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當期工資,或者支付工資以后不足以支付應交稅金。
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
當期工資是企業根據工資制度計算出的應付工資。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企業應及時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的手續。
5、不發補貼發雙薪
中國企業福利制度的特點是有人情味,逢年過節都會有發一點所謂的過節費,根據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規定,過節費需要并入當月工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政策的規定是發放年終雙薪可以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計算個人所得稅,由于不需要與當月工資合并繳納個稅,因此可以降低稅率,減少員工的個人所得稅負擔。都是發點錢,過節費交稅多,雙薪繳稅少,所以為了少繳稅,應該改變那種過年發點過節費的做法,改成年底發雙薪的方式。
千萬不要固執己見,認為雙薪是外資企業的玩意,我不玩,我還是發過節費,這樣就會費力不討好。節稅其實很簡單,只要順著稅務規定去安排就可以了。
6、好心也會干壞事
某公司發年終獎,老板覺得張三的表現較好,發6000元,李四表現更加突出,值得嘉獎,發6200。發完年終獎,李四來找老板質疑:橫看豎看,我都比張三表現好,辛苦了一年,表現不如我的張三年終獎金為什么還比我多呢?老板詫異:明明發得多為什么說拿得少?向財務詢問,原來不小心猜中了個人所得稅得陷阱:張三的獎金要交300元個人所得稅,李四的獎金要交595元個人所得稅,結果張三拿到5700元,李四拿到5605元。結果是老板想嘉獎的人拿得少。
老板感慨:這么個小事情都被稅務陷阱絆一跤,不懂稅法看來要吃虧。
7、沒有生意也要申報
企業納稅申報是一項義務,不論企業是否有稅要交。企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稅款要繳納,例如企業處于籌建期間;企業處于免稅期間;企業處于清算期間;清算還沒有結束;企業由于經營不理想,沒有納稅收入或者收益。這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沒有稅款要繳納,但都要按時納稅申報,沒有應納稅稅款的申報就是所謂的零申報。零申報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一項簡單的手續,如果不辦理,稅務機關可以每次處以罰款2000元。
8、一日之差兩重天
張三辦家公司,登記在6月30日,李四辦家公司,登記在7月1日。大家對這一天的差異沒有在意,大家都向稅務機關遞交了申請,要求享受新辦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當年下半年大家都虧損,張三的公司稅務機關批復當年已經享受了一年的所得稅,明年開始要交所得稅,由于當年虧損,算免稅也沒有實際意義。李四的公司可以選擇今年的利潤先繳納,明年再開始計算享受一年的所得稅優惠,由于當年虧損,選擇繳稅也沒有問題,所以李四的公司明年才算免稅一年。根據稅務規定:上半年開業的公司當年算一年免稅,下半年開業的公司可以選擇。所以,一日之差命運各異,要經營成功,一定要了解稅務規定。
9、重設流程納稅少
對于摩托車、汽車公司,設立自己的銷售公司就可以避免過高的消費稅負擔。公司的產品先銷售給銷售公司,銷售公司再賣給經銷商或者客戶。由于消費稅在生產環節納稅,銷售環節不納稅,因此,銷售公司不納消費稅,只要定價合理,就可以少交部分消費稅。有人說:你這種方法屬于價格轉移,稅務機關肯定不能接受。其實,作為企業經營價值鏈的一個環節,營銷活動也是一個利潤的傳造環節,一部分利潤留在銷售公司符合企業實際。關鍵是合理劃分制造環節的利潤和銷售環節的利潤,根據市場規律,制造環節的利潤是很低的,因此,30%-40%的利潤分配到銷售公司是一個合理的劃分。
10、先分后賣納稅少
公司投資一家企業占有60%的股權,該企業市場運作良好,公司幾年盈利,該60%的股權價值已經漲了不少。現在想轉讓股權,財務經理提議應該先把利潤分了再轉讓,這樣可以少繳稅,老板看不懂:分了再賣價錢自然下降,不分價錢高,為什么先分配就可以節稅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先分配利潤,分了以后賣價下降,分回的利潤由于沒有地區差不存在補稅的情況,因此不需要就分回的利潤補稅。如果不分,轉讓價于當時投資價格之間的差額就是轉讓的投資收益中的一部分就是沒有分配的利潤。因此,先分配不用補稅,不分配就要繳稅,企業應該先分配比較有利。
公司進行股權轉讓時一定要分析:應不應該先將利潤分配了?
11、合同作廢也納稅
有些企業的領導喜歡簽合同,也喜歡變來變去,簽了以后發現不行就作廢以后重新來過。簽了合同要繳印花稅,即使合同作廢。例如:公司本月簽訂了合同,申報的時候繳了印花稅。領導作廢了該合同,不簽了,由于印花稅已經繳納,并且不能退還,因此,由于作廢合同導致多繳了稅。
還有一個是變更合同,如果合同金額增加了,就要補繳印花稅,如果合同金額減少了,不退印花稅。
所以,如果合同金額一時不能確定,應該先簽訂金額未定的合同,等到金額確定以后再補充進去,這樣就可以避免多繳稅。
12、做善事也有講究
企業對外承擔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每當遇到天災,作為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家就會熱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風險一片愛心。
做善事也與納稅有關。企業對外捐贈的款項和實物,一是可能涉及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因此,在捐贈的時候,要考慮到后面還有稅務負擔;一是捐贈要合理進入成本費用,還有符合稅務上的條件,包括需要通過國家稅務機關認可的單位和渠道捐贈。例如:政府機關、民政部門、慈善機構,另外還需要有符合稅法規定接受捐贈的專用收據。如果不符合條件,捐贈完了還不能進入成本費用,結果還要納33%的所得稅,這個善事也就做得太大了(十八)遭遇意外要報案。
13、處理意外需謹慎
不幸的事讓人痛苦,但確實會發生。出差在外,不小心手提電腦被小偷順手牽羊,足以讓人揪心一陣子。難過以后心理平坦了,繼續工作。有一件事千萬要記住:這件事與納稅還有關系。丟了手提電腦屬于財產損失,要憑相關證明在公司的成本費用中列支。
丟了電腦以后,要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取得相關證明,回來提交給財務部門,作為證據。如果沒有證據,損失不能進成本,等于丟失的不僅僅是一臺電腦。
類似的意外要同樣處理,這樣才能避免損失擴大。
14、適用稅率看進項
使用稅率只與產品有關,與進項無關。對于稅務人員的解釋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則就會聽得糊涂,納稅也糊涂。
15、預收帳款也要繳稅?
聽了太多預收款被稅務機關要求征稅的故事。
增值稅條例實施細則第33條規定;預收款在發出貨物才產生納稅義務。
財稅【2003】16號也再次強調;除了銷售不動產,其他服務性業務的預收款不需要先繳納營業稅,在確認收入時再繳納營業稅。
有些企業預收款繳稅是因為對方要求開具發票。其實,收到預收款,向對方開具預收款憑證就可以了。預收款憑證不屬于發票,所以稅務機關不監制預收款憑證。
16、這也是生產企業
根據外資企業所得稅法,建筑、貨物運輸、產業資訊、精密儀器設備維修、城市污水處理等行業都屬于生產性企業。眾所周知,從事建筑、貨物運輸繳納營業稅,但在所得稅法規中又屬于生產性企業,看起來有點矛盾,其實一點也不矛盾,稅不同規定不同。
17、到底幾年算壞帳
兩年也對,三年也對。對于外資企業而言,兩年不能收回的款項屬于壞帳,對于內資企業而言,三年不能收回的款項作為壞帳。這又是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的一個差異。
另外,外資企業稅前不能計提壞帳準備,內資企業稅前可以按規定計提壞帳準備,這也是一個差異。
了解規則,才能合理利用規則。
18、出租就不能免稅
單位租賃房屋需要按租金繳納房產稅,房產稅率為12%,外資企業適用城市房產稅稅率為18%。除了房產稅還有營業稅,出租房屋的收入稅負不輕。
對外資企業,廣東規定:新購置的房產可以銷售免征房產稅三年的優惠政策。
19、多拿進項多抵扣
作為一般納稅人,銷項減去進項就是要繳的稅,因此,多拿進項就可以少繳稅。這些進項包括多個方面:購買辦公用品的進項,購買低值易耗品的進項,汽車加油的進項,購買修理備件的進項。積少成多,日積月累,企業就能降低稅負。修理備件不是固定資產,所以進項也可以抵扣。
建議企業在管理人員的名片背面印上企業一般納稅人資料,在采購的時候出示資料盡量要求對方開具專用發票,這也是企業節稅的一個好方法。
20、贈得巧來送得妙
一件2000元的電器,送一件400元的小家電,合計2400元實際收2000元。如果當贈送,要按2400元繳納增值稅。現在我們重新涉及方案:將兩件產品賣給顧客,給予顧客400元的折扣,其中,2000元的按15%折扣以后出售,400元的按折扣25%以后出售,這樣,對顧客而言,實際支付2000元,與買一件送一件的效果是一樣的,對于商場而言,由于是價格折扣,實際上沒有贈送的行為,只要按2000元實際營業額繳納增值稅即可。
有些營銷人員認為這樣做很無聊。改變方式就符合稅法,不改變就要多交68元的增值稅,對企業的納稅而言,這不是一件無聊的事情。
21、調取帳簿不隨意
稅務機關什么情況下可以調取企業的帳簿查閱?稅務約談是否可以調帳?根據《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和征管法的規定,稅務機關在納稅評估約談過程中不能調取企業的帳簿資料查閱,在進行稅務檢查中可以經縣以上稅務局長批準,調取納稅人的帳簿進行檢查。平時企業經常遇到:稅務人員打電話來,要求企業送資料去稅務機關的情況都是不合法的行政行為,屬于非法行政,納稅人可以置之不理。稅務機關調取帳簿要及時歸還,調取當年帳簿,應30天內歸還,調取以前年度帳簿,應3個月內歸還。
在納稅評估約談過程中,納稅人不必為調取帳簿檢查擔心。
22、虛報虧損就偷稅?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做財務工作得也難免會出現差錯,平時收入核算、成本費用處理有差錯,等到稅務機關來檢查,發現差錯,影響到當年的利潤,就要承擔稅務責任。如果公司本身是虧損,收入、成本費用處理糾正以后,公司變為盈利,當年就屬于少繳稅,按律可以治個“偷稅”;如果糾正以后,公司還是虧損,沒有導致公司少繳稅,就不屬于“偷稅”,只是屬于“虛報計稅依據”,不能按偷稅論處。所以,少計收入、多計成本費用不一定就是偷稅。
23、人走但申報不能停
俗話說“鐵打的兵營流水的兵”。企業也是一樣,人來人往很正常。企業的財務人員也會發生人員流動,前一任已經離職,后一任還沒有到任,中間出現了真空。由于財務工作的時效性要求,財務人員離職如果企業安排不妥當,就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其他工作可以等到新人來處理,納稅申報是有時間規定的,不能等到后一任來了才辦理。建議企業在財務人員離職的時候,應該留意納稅申報的問題,應該與離職員工協商,即使人已經離開,離職人員也應該把納稅申報做完。沒有按時申報,每次可能會被罰款2000元。
24、溝通多點罰款少
中國稅務規定變起來快如閃電,企業想不出差錯實在不容易,出現差錯就可能面臨處罰。例如:日常的納稅申報,購買發票,發票核銷、發票填寫等都可能出現差錯。一次罰款2000元以下,罰50元也是2000元以下,罰1800元也是2000元以下,基層稅務機關在2000元以內有酌情權。對于出現的差錯,辦稅人員首先應該誠懇面對,承認錯誤,但要分析原因,是因為新政策不知道,還是因為新招人員不熟悉,還是操作不小心等等,將實際原因向稅務機關反映,大多數情況下,在日常納稅中的差錯都能獲得稅務機關的諒解,罰款會酌情減少。
創業者的訪談報告篇二
成功創業者的公式:膽商+智商+情商=成功創業者!
沒有超人的膽識,就沒有超凡的事業
“當事情進展得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順利時,你會變成什么樣的人?”成千上萬的人做著創業夢,只有之又少的人勇敢地付諸行動。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敢想,敢說,敢干也是一種資本,當你擁有足夠的想像力,在資金短缺的原始積累初期,它能發揮出難以想像的“資本”威力。
創業要求有志者具備超人的膽識,勇于承擔多數人望而卻步的風險事業。然而,企業家們迎接風險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如英國thebigissue雜志創始人johnbird正是通過風險的把握而獲得成功的。bird說,企業家甘冒風險的勇氣從某方面看來自他們熱衷于接受挑戰的滿足感。然而,有一些企業家更是充滿自信,在他們的字典里根本沒有風險二字。巴西新興互聯網企業ig.com的aleksandermandic就是這樣一種人。他說,他并不認為自己是在冒險,因為他根本沒有看到任何風險的存在。
??? 中國本來沒有市場經濟。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人們的行為是有序的,所有東西都被虛擬地“計劃”好了。你想創業,就必須想辦法鉆空子,將舊的秩序“搞亂”,才可能有所作為。民間流傳的成功之道是:一膽二力三功夫。即第一是膽量,第二是力量,第三才是功夫(科學管理或專業技術)。這是創業時期的方法排序。
沒有膽量,就不敢投機鉆營。因為投機鉆營無論從道德上還是在法律上,都是要冒風險的,弄不好就進監獄了。知識分子當年抱怨腦體倒掛,說不三不四的人發了財。現在看來也是很公平的。你不敢冒風險,你就沒有機會。在改革開放初期,成功者不是靠訓練有素的功夫,而是靠膽量。
膽商+智商+情商=成功的創業者
長期以來,幾乎每家單位的招聘程序都十分傳統:先看應聘者的學歷、履歷,人為地設置一道門檻,再在門檻內挑選,而事實上,許多有膽識和發展潛能的人才被擋在了門外。其實,在外資企業招聘過程中,學歷等方面已經越來越被看輕,他們更看重的是人才的“三商”,即智商、情商和膽商。正如有關專家說,“膽商”就是膽略,有商戰的膽略,敢于抓住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
被稱為“獵頭航母”的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打出了奇特的招聘廣告,在全球范圍內招聘培訓師,引起了應聘者的強烈興趣。該公司的招聘條件十分“寬松”:不看學歷、年齡、履歷、戶籍、性別等,公司對你曾經擁有過的“光環”不感興趣,反而欣賞你離經叛道的個性,要求你有豐富的內涵和真知灼見的思想。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不同,對創業者素質的排序則是:膽商、智商和情商。膽商排在首位,但膽量當然不是萬能的,必須有力量支持才容易成功,否則有心無力。老子說:勝人者力。大家處在同一起跑線,為什么有的人比別人更強大?白手創業者勝過別人的,除了敢為天下先的超人膽識外,主要是具有高于一般人的組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能將各種社會資源整合起來,為我所用。或善于用人,或善于與政府打好關系,或善于組織生產和銷售網絡,將周邊環境的力量轉化為自己的力量,借勢造勢,或善于技術創新,迅速地搶占市場先機。
創業者的訪談報告篇三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為男性,女性受訪者僅占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為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占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調查報告的首題為:“你是否有創業的沖動?”所謂沖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后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余96.4%有沖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沖動并已著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占有率告訴我們,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里普及。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并不一味青睞后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為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為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于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為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系。
可能是出于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工作幾年后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為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后,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行為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為,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7%的正在創業人數量清楚地表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地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么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后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啟動資金”首當其沖,數據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為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最為兇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創業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著創業想法的學生占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伙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專業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大學生創業是否是剃頭擔子一頭熱呢?社會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想法是什么呢?為此51job做了關于“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的調查,這個調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樣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58%;18歲以下有18%的受訪者。北京市的受訪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訪者為12.8%,廣州市的受訪者為11%; 43.1%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占35.4%;此篇調查的所有受訪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訪者也達到了15%。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占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于自身創業的沖動占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數據發現,觀點是支持。其中認為大學生在創業上確實有一定優勢占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余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數據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俗話說,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鑒,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創業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眾人推為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眾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占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持,比如貸款優惠,減免稅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為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創業者的訪談報告篇四
如今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投身創業大軍,高喊“我要創業”很容易,邁出創業第一步很難,如果說注冊這是第一道坎,那財務問題就是第二道坎。因此對于創業者而言,有些稅務知識是必須要了解的。畢竟,能合理地節約任何一分錢又保證安全,有時是關乎生死的大問題。
以下梳理9個創業者必須知道的稅務真相:
1發票無比珍貴,丟發票如丟錢
現在企業去稅務機關領購發票是免收工本費的,可弄丟發票卻是要罰款的,甚至丟失一張發票的罰款超過100元人民幣,真可謂是“票比錢貴”。在此提醒各位老板要像愛惜人民幣一樣地愛惜發票,即使是已經作廢的發票或存根,也有5年的保質期,要妥善保管,否則要被處以最高3萬元罰款。所以,如果不慎將發票丟失,也應在第一時間報告稅務部門并登報聲明作廢,以爭取從輕處罰。
2公司不是你想開就開,想關就關的
有些老板覺得買賣不好,做不下了,覺得反正也沒欠過稅,對國家也沒有什么損失,于是不走正常的注銷稅務登記,直接關門走人,也不再申報了,那后果可就嚴重了....會留下不良記錄,被認定為“非正常戶”,同時也會留下不良信用記錄,以后再注冊或投資公司都會受到很大影響,需要交大概千元的罰款。同時,在非正常解除環節,稅務機關會根據納稅人逾期未申報的時間長短處以萬元以下罰款。
3有了生意要申報,沒有生意也要申報
有的老板認為公司有生意是要申報,沒有生意或者達不到起征點就不用申報了?其實不然。你還要進行零報稅!對于稅務機關來說,納稅申報的作用不僅在于落實企業應繳納的稅款,還在于稅務機關了解納稅人的經濟活動情況,掌握和分析稅源的變化情況。如果企業不申報,依照征管法,稅務機關可對企業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4丟失賬薄要罰款
有些老板因與會計產生糾紛拖欠會計工資,而有些會計人員認為賬薄是自己的勞動成果,老板不給工資就不交出賬薄,為此相持不下。雙方的做法都不妥,老板不應拖欠工資;而會計賬簿屬于公司財產,會計不應以此為籌碼,雙方應通過好友協商或者訴諸法律解決。如果稅務稽查人員去企業查賬,僅就企業不能提供會計賬簿一項就要處以萬元以下罰款,同時有可能核定其相應納稅額。因此,老板應妥善處理與會計人員關系,保存好原始記賬憑證。
5合同作廢也納稅
有些企業的領導喜歡簽合同,也喜歡變來變去,簽了以后發現不行就作廢以后重新來過。簽了合同要繳印花稅,即使合同作廢。例如:公司本月簽訂了合同,申報的時候繳了印花稅。領導作廢了該合同,不簽了,由于印花稅已經繳納,并且不能退還,因此,由于作廢合同導致多繳了稅。還有一個是變更合同,如果合同金額增加了,就要補繳印花稅,如果合同金額減少了,不退印花稅。所以,如果合同金額一時不能確定,應該先簽訂金額未定的合同,等到金額確定以后再補充進去,這樣就可以避免多繳稅。(小微企借款免征三年合同印花稅,招聘合同不需繳納印花稅。)
6預收款項要交稅,發貨是否成關鍵
是不是只要有預收收入就需要交稅?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根據增值稅細則的有關規定,采取預收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為貨物發出的當天(提前開具發票除外),因此,如果稽查人員對預收收入未申報納稅有異議,企業會計應和稽查人員共同理清預收款對應的交易是否發貨,因為這直接影響到稅款的計算。
7發票種類分不清,請往領購薄上看
有的老板偶爾也會客串財務去國稅局領用發票,但對發票種類可能說不清楚。其實,除貨物運輸專用發票和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以外,國稅發票大都是根據開票人的身份而不是根據業務來區分。如果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就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如果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就使用增值稅普通發票(升級版納稅人),通用機打發票,手寫發票等。作為老板不需要知道那么詳細,只要按照發票,手寫發票等。作為老板不需要知道那么詳細,只要按照發票領購薄上已經核準的發票種類和數量領用即可。
8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申報以后就應該及時繳稅,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請遲繳。存款少到什么情況可以遲繳稅?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當期工資,或者支付工資以后不足以支付應交稅金。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當期工資是企業根據工資制度計算出的應付工資。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企業應及時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的手續。
9企業規模雖然小也能申請“一般人”
是不是規模不大,從業人數不多,在稅收上就只能是小規模納稅人?其實規模小的企業并不等同于稅收上的“小規模納稅人”。按照有關規定,即使銷售額未達到規定標準,只要具備會計核算健全和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兩個條件,經過申請,也可以獲得一般納稅人資格,也可以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創業者的訪談報告篇五
如今創業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當代的大學生也非常關注創業,為此我針對在校大學生作了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創業想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創業深得“民心"
調查問卷顯示:49%的學生認為創業是實現理想的一個途徑;44%的學生認為創業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有一部分同學卻反對創業,他們認為大學生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除此以外的同學對創業的概念不清楚。
心態有助于我們更容易地融入這個社會中去。
而且大多數同學認為創業總體來講還是有很多好處的。32%的同學認為創業可以解決自身就業問題.12%的認為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43%的認為可以提高自己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剩下的13%覺得可以獲得經驗.以后好就業。
面臨現在的就業前景,競爭激烈,想要找到一份合自己愛好的工作更加困難,所以有創業想法的人就會慮畢業后自己創業,更重要的是成就感,心理的滿足,自己愿望的實現。調查問卷了解到有33%的同學在畢業后會選擇創業,他們認為創業可以解決就業困難的壓力,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獲得寶貴的經驗他們中有7%的會在在校期間參加創業計劃大賽提前為以后準備,l5%的會選擇看創業書籍來增長自己的理論知識,為創業作鋪墊,更多的同學則是選擇在假期去企業實習,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但其中有部分同學具體還沒有想過怎么操作,單單只有想的程度而已。有17%的同學不想創業,認為風險大,而且資金,經驗,人際關系缺乏,而且父母也不會支持。剩下有50%的同學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們覺得目前學業重要,就沒多想創業方面。
雖然創業的道路中會遇到諸多坎坷,但33%的有創業思想的大學生則充滿信心,沒有資金可以通過貸款,向親戚朋友借,或者自己先工作,等足夠資金了再創業也可以。對于合作伙伴,可以和同學一起合作,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這些種種樂觀的因素很好的回答了那些不想創業或沒想過創業的同學的問題。在一半同學沒考慮過(相當于棄權)的基礎上,可以看出創業還是深的同學的認可,可以說是“深得民心”。
大學生創業應該基于一技之長
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只要你有創業的決心與勇氣,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不必太擔心會失敗,況且“失敗乃成功之母”啊!沿有嘗試.何來成功與否呢?除了信心之外,還必須掌握過硬的本領,有廣闊的知識面,具備強大的專業技能,使自己在行業上做到游刃有余。同時,絕大多數同學選擇的創業地點是在自己家鄉或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選擇西部地區的人是少之又少。
這和同學所學習的專業有著密切的關系。農林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同學們大多選擇回家鄉發展自己的事業;學習經濟管理或者理工一類的人更傾向于沿海發達地區。他們認為這些地方更有讓他們發揮自己專業特長的機會而沒有人想過什么專業對于西部地區有優勢。
大學生認為自身的創業優勢是:年輕有活力,敢于拼搏,時機良好,學習能力強,專業素質高。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90%的同學清楚地表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地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么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后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啟動資金首當其沖,“資金匱乏,知識欠缺,能力不足,經驗有限”儼然已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最為兇猛的攔路虎。而“父母的.不支持”和其他另外因素使得大學生創業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后。
另外,據新浪調查,目前中國70%的大學生仍僅限于自己同學或兒時的玩伴為朋友。社交范圍太窄,很難同沒陌生人交流勢必造成了人脈的匱乏。而人脈對穿業者來說又極其重要,所謂人脈決定財脈。此次調查中6%的學生表示,其他因素,譬如合伙人就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
自主創業應具備良好的素質
調杏顯示.大多數同學選擇創業是因為想賺錢.但也有部分同學右自己的資源想法與理想,并不局限于狹隘的贏利,通過自己創業,給社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也是對社會做出的一種貢獻。所以選擇創業首先應具備良好的素質,別讓金錢蒙蔽了自己。
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創業前利用兼職等機會進行大量的社會實踐經驗積累,對自己今后的創業大有裨益,而這也是所有大學生創業者的一個共同點。
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通過多種渠道認識更多的人,尤其是對自身創業有幫助的人。同時多多接觸社會,在學生時期就走進社會中,積累各方面的人脈。
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管理溝通能力。當代大學生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能力,在創業時應抓住自身的優勢,做到學以致用;同時也要培養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上下級的溝通能力。
當然,還有更多如強烈的挑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等等。
有自己的創業團隊是關鍵
即使有了好的人脈以后,組建創業團隊仍然是個問題,而且是個關鍵性問題。在人脈網上,我們需要好的人才,尤其是高級人才。但是,在創業過程中的創業團隊,則另當別論。大多成功的企業家認為:組建創業團隊的時候,不要傾向于“明星效應”。簡單的說,當一家公司成立了以后,創始人如果都是mba(工商管理學碩士)的話,那么開會決定誰來做公司的ce0就要半年的時間來討論,不用做事情了。所以,更多的觀點支持于創業起初,隊員要選擇有責任心、態度謙虛、勤奮無私的人。這樣創業的道路才能走的更成功。
通過此次創業問卷調查,我們還可以了解到,創業在大學生的眼中,并非只是狹隘的賺錢的一種途徑或手段,它可以提高我們創業初試者的各方面素質,增加經驗,鍛煉交際能力與獨立能力還會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使我們看事物更加全面,而且還歷練了我們的膽識與能力,讓我們更加肯定“愛拼才會贏”。
通過此次創業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很多人認為創業可以賺錢,可以享受生活,同時還了解到,創業在大學生的眼中,并非只是狹隘的賺錢的一種途徑或手段,它可以提高我們創業初試者的各方面素質,增加經驗,鍛煉交際能力與獨立能力,還會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使我們看事物更加全面,而且還歷練了我們的膽識與能力,讓我們更加肯定“愛拼才會贏”。
如今大學生創業是一個趨勢,并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一趨勢肯定還會持續。對這一問題還沒有考慮過的同學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也為學校在教育學生時提供了重要依據。尤其在大學期間,大學生的空余時間還是挺多的,為了不荒廢時間,不虛度光陰,選擇創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提前與社會接觸也會使自己收益良多。
我們這次通過問卷調查首先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同時也是為了了解大學生對創業的看法,了解大學生對未來生活的期望。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從大學生是否會自己創業,去哪方面創業,創業前會做哪些準備,如何來解決創業中的資金問題,以及在校時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等等。
調查結果是:大部分同學字贊成需要創業,通過到企業實習積累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保持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等為創業做好準備。至于資金問題,大部分選擇貸款方式。學校方面,學生希望舉辦創業或各類設計大賽來提高自己的能力。由此可得,大學生創業是一個趨勢,并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一趨勢肯定還會持續。對這一問題還沒有考慮過的同學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也為學校在教育學生時提供了重要依據。
創業者的訪談報告篇六
通過這次訪談來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奮斗歷程,從中能夠得到一些經驗,了解創業的一些形式,提高我們的創業意識、使得我們對未來的就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訪談對象:xx
訪談人:xx
研究現象:研究xx在創業路程上是如何應對挫折和困難的。
研究目的:主要研究鄭女士創業路程和主要經歷,在現實社會中是否能夠經受各種磨練,能否保持正確的生活觀,正確的對待生活和未來。
問:請問當初創業的動機是什么?
問:那么創業的資金來源?
問: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問:請談談您對成功的理解。
答:長沙名言有一句說的好,吃的苦耐的煩霸的蠻
問:您的生活態度是什么?
問:您所從事的工作與您所學的專業是否一致呢?
答:自己先跑市場,學習,或者有時候看看管理方面的書,上網查查資料,也會學學設計。
問:您對大學生創業有何建議
創業很難,很多人都這樣說,創過業的人會講起創業的艱辛,不過那時的艱辛是成功時的回憶;沒有創過業的人害怕那種艱辛,因為有這種害怕就不敢邁出第一步。創業難,因為缺乏啟動資金,因為缺乏經驗,因為缺乏顧客的信任....好幾個大學生代表在發言時都提到了這幾點。面對創業,也許面對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些。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許不是大學生自己可以解決得了的。“畢業后不可能再向家里要錢,而我們自己又拿不出來那么多的錢”這是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我找的這位女士其實年紀也不算大,24歲吧,創業快三年了,還沒有畢業就出來工作,自己賺錢,對于女人而言這種情況很少,我很佩服她有這樣的沖勁和勇氣,她說剛創業時生意并不是很好,之后才變好的,其中花費了很多腦力心力人力物力與財力,總而言之,我覺得凡事貴在經驗,人生要有一顆勇于奮斗的心,才會顯得有激情,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
采訪的最后,這位姐姐還開玩笑的說,以前同學們都說她是不安分的人,因為她基本是從大一開始學創業,就躍躍欲試的想要創業,她以前的同學有的從做電腦代理開始,有的從產品促銷開始,然后就是和朋友一起創辦和管理社團,之后在一些創業型公司或外企實習,這些都培養了他們的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創業始終是縈繞他們心頭的夢想,為了實現心頭的夢,一定要用全部的熱情去拼搏。
大學生創業的原動力和影響因素,一個是內心的夢想和激情,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現在最大的財富——堅韌!
創業者的訪談報告篇七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梁――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查很有必要。
2、通過調查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為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創業,為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3、查閱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查報告數據。
1、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了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b、收入豐厚的刺激: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查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占總人數的5.88%。從采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持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系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系?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系,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查中,31.03%(9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系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系,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系的僅占調查人數的3.45%(1人)。數據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系不大的學生始終占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鉤,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于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里扎實的工作一段時間,了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b、看創業類書籍:
c、參加創業培訓: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占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并不高,其程度僅在于“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么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于將理念實施的。
2、大學生創業時應做好的準備(查閱資料):
(1)、主觀方面:
a、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信息,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群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群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想創業的大學生們要扎扎實實地從基本做起,并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
c、心理承受能力
大學生在創業階段,難免會有碰撞的時候,大學生成功創業與否和大學生面對困難時的意志有莫大的關聯。調查問卷顯示,大多數調查對象有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所遇到的困難,這就使大學生在未來的創業之路上有了健全的心理準備。
(2)、客觀方面:
a、經濟基礎
現階段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制度相對落后,創業投資熱潮更是剛剛冒出苗頭,融資還比較困難。因此,有許多大學生優秀作品難以“紙外行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薄弱經濟基礎迫切需要政府和學校提供經濟支持。
b、外界支持
政府:大學生自主創業并未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宣傳力度不大,鼓勵政策不多,大學生自主創業舉步維艱,自然難以高效率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和政府全面發展其實是可以雙贏的,在這方面,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5萬美金商業計劃競賽”等許多外國成功的例子可以值得我們借鑒。
學校:目前校園講座的質量比較差,高校在培訓學生的職業技能之外,還應該注重培訓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和企業家精神,系統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對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改變“高智低能”人才損失的局面都有積極的意義。
家庭:大學生是從校園走向社會成為成人的過度階段,對家庭仍存在一定的依賴性,自小養成的習慣和歸屬感讓大學生對家庭的重視程度相對要高,所以,家庭的支持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c、市場信息
大學生自主創業要很好地了解市場動態發展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風險,邁向成功。特別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形成,處于復雜的國際市場經濟情況下,經濟的高速運轉使得信息有特強的時效性。這就要求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們隨時關注市場動向,對創業有關信息多作溝通和交流,清楚獨特資源的優勢,明確市場目標,對特定的消費群體和消費環境進行有效的市場調研,知其所需,投其所好,從而率先打開市場大門。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精明的投資,從而一擊即中,這對于社會經驗并不豐富的大學生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1、性格不合適,不必偏執
2、行業眾多,要慎重選擇
創業千百萬不能單純的相信無論做什么生意,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賺錢.有很多行業的生意。再努力也不來錢,這不是沒有運氣的問題,而是由整個宏觀形勢和產業結構所決定的。
3、學會與人合作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生活中是這樣,商場中也是這樣當今,商界戰場上硝煙四起,競爭異常激烈。想在這場上中獲勝,單靠自己的力量,恐怕誰也都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有,亦難成大氣候。
4、要保持不斷創新,切忌停滯不前
任何產品,都逃不脫“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亡期”的演變規律,最終都會被淘汰,企業要發展,要不斷的有錢賺,就必須不斷的創新,走出舊的產品的“陷阱”,不斷擁有新產品和新項目。
創業者的訪談報告篇八
通過這次訪談來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奮斗歷程,從中能夠得到一些經驗,了解創業的一些形式,提高我們的創業意識、使得我們對未來的就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訪談對象:女士
訪談人:
研究現象:研究鄭女士在創業路程上是如何應對挫折和困難的。
研究目的:主要研究鄭女士創業路程和主要經歷,在現實社會中是否能夠經受各種磨練,能否保持正確的生活觀,正確的對待生活和未來。
研究對象:女士
問:請問當初創業的動機是什么?
問:那么創業的資金來源?
問: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問:請談談您對成功的理解。
問:您認為成功的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答:長沙名言有一句說的好,吃的苦耐的煩霸的蠻
問:您的生活態度是什么?
答:說樂觀我談不上,也不算太消極,不過倒是挺自信,過好每一天就好
問:您所從事的工作與您所學的專業是否一致呢?
答:不一致,一開始我就說過我是學的通信技術,因為畢竟是女生,而且喜歡打扮自己所以開服裝店,現在有很多專業不對口啊,很正常。
問:請問創業的準備及條件要有哪些呢?
答:自己先跑市場,學習,或者有時候看看管理方面的書,上網查查資料,也會學學設計。
問:您對大學生創業有何建議
總結
創業很難,很多人都這樣說,創過業的人會講起創業的艱辛,不過那時的艱辛是成功時的回憶;沒有創過業的人害怕那種艱辛,因為有這種害怕就不敢邁出第一步。創業難,因為缺乏啟動資金,因為缺乏經驗,因為缺乏顧客的信任....好幾個大學生代表在發言時都提到了這幾點。面對創業,也許面對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些。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許不是大學生自己可以解決得了的。“畢業后不可能再向家里要錢,而我們自己又拿不出來那么多的錢”這是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我找的這位女士其實年紀也不算大,24歲吧,創業快三年了,還沒有畢業就出來工作,自己賺錢,對于女人而言這種情況很少,我很佩服她有這樣的沖勁和勇氣,她說剛創業時生意并不是很好,之后才變好的,其中花費了很多腦力心力人力物力與財力,總而言之,我覺得凡事貴在經驗,人生要有一顆勇于奮斗的心,才會顯得有激情,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
采訪的最后,這位姐姐還開玩笑的說,以前同學們都說她是不安分的人,因為她基本是從大一開始學創業,就躍躍欲試的想要創業,她以前的同學有的從做電腦代理開始,有的從產品促銷開始,然后就是和朋友一起創辦和管理社團,之后在一些創業型公司或外企實習,這些都培養了他們的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創業始終是縈繞他們心頭的夢想,為了實現心頭的夢,一定要用全部的熱情去拼搏。
大學生創業的原動力和影響因素,一個是內心的夢想和激情,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現在最大的財富——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