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優質的心得感悟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感悟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企業文化個人心得感悟篇一
什么是企業文化?如果去百度詞條搜索的話,那會有很多種類似的定義和說法,但我認為的企業文化就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是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更是行為的標尺。
東方“以人為本,共同富裕”的辦企宗旨是我早在來到東方之前就有所耳聞的,現在確是身臨其境。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人能夠創造歷史、改變歷史,那么我認為“以人為本”,就是善待員工、培養員工、尊重員工、回饋員工,而“共同富裕”,一方面是物質方面的富裕,讓我們的員工都過上好的生活,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另一方面則是精神的財富,我們要實現員工自我價值和企業價值的全面提升,以更好的姿態和實力去回饋、反哺社會。
東方“敢想敢干,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即便只是喊口號都覺得朗朗上口、鏗鏘有力、充滿故事。講到這里,宣講人武淵特意為大家講了我們黨委書記丁新民帶領員工“剃頭明志”的.故事,東方人就是憑借這樣一種不畏艱難、爭先創優、不達一流不罷休的精神才能越過重重險阻,打造了一支戰無不勝的東方鐵軍,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一些創業項目,比如安達便利店、美好農場、悅生活物業,也都是因為繼承了東方“敢想敢干,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才能去勇敢地挑戰自己,奔著目標努力前行。
“以黨建工作為統率”是我來到悅生活物業,來到東方感到最不可思議的地方。“黨建”,曾經看似望塵莫及、虛無縹緲的東西,瞬間融入到了實實際際的企業經營中,尤其是物業公司對“黨建工作方法論”的運用,通過正確分析當前形勢、找到主要矛盾、確定解決思路、抓住工作抓手、統一思想,去提升服務品質、不斷拓展多元化經營,科學有效地去實現我們的經營目標,打造我們的物業服務品牌。
“東方金字塔”理論,其實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進一步升華,我們堅信員工和民工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只要把員工和民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企業才能實現長久、健康地發展。在關愛員工方面,武淵特意為大家講了一個東方關愛白氏兄弟的故事,讓在場的老東方人重溫了感人的文化故事,也讓新人對東方文化肅然起敬,充滿向往。
“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雖然我來到東方只有一年的時間,但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切實體會到了東方文化是真正“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的一種精髓文化,僅僅認知理念還不行,還需要我們每一位東方青年去了解更多的東方故事,探尋更多的東方奧秘,讓東方文化更好地踐行和傳承。
企業文化個人心得感悟篇二
為了進一步搞好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并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推進集團四大工程,提升集團競爭力,再造集團的二次輝煌,我想借此機會,對企業文化建設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特別是集團今后的一些思路,和大家交流一下。
從歷看,人們對文化的認識和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級階段,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這個階段人們主要從意識形態方面去認識文化現象,把文化看作是一種人類精神現象的反映,即人類的宗教、信仰、心理、語言、藝術的反映。第二階段為功能主義階段,始于20世紀上半葉。這個階段人們把對文化的認識從精神領域擴大到社會領域,甚至開始從人類經濟活動的高度來認識文化現象。第三階段為當代文化學階段,始于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這個階段對文化的認識和研究發生了兩個重要的歷史轉折。一個轉折是由過去的注重未來開化社會和傳統的鄉土社會的研究,轉向注重對現在都市社會的研究。第二個轉折是由重點研究傳統農業文化轉向重點研究現代工業文化。由于兩個轉折,放大了文化研究的視覺,產生了社會文化學、居住文化學、飲食文化學、服飾文化學等。同時也出現了企業文化學。企業文化學的產生,具有兩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一是對過去被認為是純經濟組織的企業賦予了文化內涵,為企業借助文化力推動自身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
二是拓寬了文化研究領域,豐富了文化學的內涵。從文化演變的歷史進程,站在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角度分析,我們可以對文化做如下理解:文化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既是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會經濟和政治。它是一種與政治、經濟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一種社會力量。文化是人類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和改造自身過程中創造的群體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文化具有歷史性、繼承性、交流性和可滲透性。這些就是文化的基本內涵。
談到企業,從本質上講,企業是社會的一種經濟組織,它是以滿足人類社會某種需要為己任,集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為一體,具有獨立決策、自我承擔風險能力的經濟實體。一個企業不是依據人們的主觀意愿憑空產生的,首先源于一種社會需求,產生的前提是人們對現實生活提出了某種需求,或產生了某種潛在需求。為了滿足需求,企業才應運而生。所以企業從誕生之日起,客觀上就承擔了為人類提供有效服務的職能,充當了現實社會需求目標的載體。比如吉糧集團,省政府為什么要創辦我們這樣的企業,首先是農民打下的糧食需要賣掉,城市的居民需要食品,糧食加工企業需要原料。是為了解決耕者與食者需求,確保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吉糧首先體現的是一種社會價值。同時吉糧又是一個經濟實體,要自負盈虧,要自我承擔經營風險,必須追求經濟效益。這樣在經營中就形成了社會與經濟雙重責任,耕者、食者、員工及投資主體等多種利益關系,作為一個企業,怎樣處理這些責任和利益關系,怎樣看待農民、怎樣看待消費者、怎樣看待用戶,如何處理耕者、食者及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企業的利潤從哪里來?什么是企業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怎樣看待員工?員工在企業中的地位是什么?處理這些問題所遵循的基本觀點和行為準則,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思想、工作方式等就構成一個企業的文化。
關于企業文化的具體概念,據統計有180多個,公認的比較典型的也有幾十種。所以想用幾句話就概括出來比較難。但它們的內涵大致是一致的,具體包括以下幾層意思:
(1)企業文化既包括觀念形態的價值觀、企業信仰、也包括在這種信仰支配下所外化出的行為準則和企業形象。
(2)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3)企業文化不是突然出現的,它與企業相伴而生。
(4)領導層在企業文化形成中起主導作用,企業文化是創始人及其后來的繼承人所倡導的經營思想。
我認為,為了便于記憶和理解,通俗一點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意識形態,是企業的思想。一個企業就像一個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思想,一個人的行為和表現是受思想支配和決定的。
企業文化個人心得感悟篇三
透過參加培訓,讓我深刻的了解和感受到了我們公司企業文化的魅力,讓我學習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使得我的大腦經受了精神洗禮,受益匪淺。
企業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是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構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構成的,只有長期的經營過程中,在員工中構成共同擁有的理想、信念、行為準則才是企業真正的文化。企業透過不斷的企業變革,拋棄不利于企業成長的習慣和管理方式,學習和利用有利于促進發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構成企業真正的文化。
我們公司企業文化正是貼合這一特點,是廣大員工群眾智慧的結晶,是實踐和時光沉淀的結果。所以,企業文化和企業的成長和建設息息相關,相得益彰。企業文化中的“價值觀基石”——信任、包容、建設,及“工作基石”——創新、尊重、樂趣,短短幾個字,高度概括了我們公司文化的精髓。
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樹立自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樣企業作為一個組織,也有自我的價值觀,承擔著社會職責。信任是員工歸屬感的重要方面,沒有信任也就無從談起建設,公司對員工的信任,才能讓員工殫精竭慮,全力付出。信任是基于職責的信任,上級對下級的信任才能讓下級有足夠的空間和資源去處理事情,才能激發下級的創造力,同樣,只有下級能好好工作,不斷創新,做好領導交代的任務,才能讓上級去信任你,把更多更重要的事情放手讓你去做。這種彼此之間的信任,才能讓企業,上下級,員工之間都能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工作人文環境。
包容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種境界。一個不能包容他人的`缺點和錯誤的人,也將得不到別人的寬容和幫忙。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個人要有虛懷若谷的胸襟,企業也要有包容萬物的情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江河。
但是,包容絕不能縱容和包庇,出現了問題就要承擔職責,而不能蒙混過關。沒有獎勵和懲罰,企業的規章制度就將流于形式。大家做事情都不能嚴格的要求自我,上下級之間相互包庇,大打人情牌,這是要不得的,長期以往,企業也就面臨著關門歇業的命運了。
當我們企業廣大員工做到了基于職責的信任,做到了有正確性的包容,才能談起公司建設問題。而只有把公司建設好,才能讓員工有歸屬感,讓員工有依靠。所以這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就要求我們員工和企業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不是在為企業賣力,而是在為自我的生活和人生而不懈奮斗。我們工作的好處和人生的方向也就不會迷失了。
但是,企業文化也不是停留在工頭上,也不是萬能的,需要落到實處。海爾集團的企業文化是從砸冰箱開始的,砸冰箱事件強烈的震撼了員工,也因此成為海爾成長的契機,從改善產品質量到全面質量管理,透過不斷深入的企業變革,來實現企業的價值理念和員工的價值理念的融合。海爾不斷變革,不斷創新的歷程,就是海爾個性的企業文化構成的過程。
所為,透過學習,讓我的思想更加成熟,境界提升很多,工作更加用心,人生的方向更加明確。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把這種精神和認識轉化到工作中去,加強學習不斷創新,和同事搞好關系,為公司的發展壯大貢獻自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