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另一面篇一
我是一個“兩面派”,在同學面前是一個樣,在老師面前又是另一個樣。
在同學面前,我很豪放,聊天、玩耍時都跟同學相處得很好。
可在老師面前,我就一點兒也不一樣了,我總是裝得很安靜,十分乖巧,老師讓我干嘛,我就干嘛。
每次發(fā)言,我總是說得很輕,老師幾乎要把耳朵貼得很近才能聽到我說話的聲音;而平時我跟同學玩耍時的聲音可大了,我那豪爽的笑聲,遠遠就能聽見了,所以有時我大叫時,有些同學總會驚奇地說道:“意琪,原來你的聲音這么響!”因為我比較膽小,跟同學相處久了,熟悉了,才敢大聲,而老師是我們最害怕的人,我自然發(fā)聲就輕了。
一次,老師叫我下課后發(fā)作業(yè)本,我答應(yīng)了,臉上很淡定,面無表情,而心里卻有一萬個不愿意,我不想浪費那寶貴的課間,也不想做這些無聊的事??晌也桓腋蠋熣f我不想發(fā)作業(yè)本,所以就忍著不說了。
我依舊幫老師把作業(yè)本發(fā)完了,我在老師面前可是很聽話的,我一把就接過了作業(yè)本,發(fā)掉了。一到同學面前,我就跟他們抱怨,老師總讓我干嘛干嘛的。
我是一個十足的“兩面派”,我的另一面是一個很乖巧的人,跟我平時的差別可真大呢。
另一面篇二
周五,輪到我值日,學校安排中午進行午讀。到了中自習,天宇一股腦地往外沖,我一下子攔住了他。他置之不理,向老師辦公室奔去。我氣急敗壞,啪的一聲就把門關(guān)住了。當他再一次出現(xiàn)在門口的時候,我當作沒有看見,繼續(xù)在那看書,想讓他得到些教訓。而柏宇那個多管閑事的家伙,一下子就把門打開了,我一頭惱火,但還是壓了下去。其實我當時并不是想就這樣算了,而是認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以后再好好整他。
后來老師為我們班干部開了一個會,讓我們輪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我當時還不知道該說什么,但猛然想到了朱天宇的事。于是我準備把朱天宇的事向老師訴說,順便告他一狀。但等我說完時,老師的話讓我震驚了:“天宇也有很多優(yōu)點呀!”我猛然想到了那件事:在冬季長繩比賽時,天宇的手受傷了,如果是跳繩的還好,關(guān)鍵他是甩繩的呀!臨時換人會造成大家不習慣,以至于得不到第一。這次的成敗就在天宇手上了,大家一致把目光投向他,他簡單的將膠布裹了一圈,就有繼續(xù)甩繩。但是他的.手會是多么疼痛,他不哭不叫,硬是挺了下來,這不正體現(xiàn)出了他對班級的愛嗎?經(jīng)過一番思索,我忽然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優(yōu)點遠不止這些,他還夠義氣、謙讓女生......有些我還做不到。原來在他大大咧咧的性格后面暗藏著這么多好的品格。頓時我對他的仇恨煙消云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沒有一個人會十全十美。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著缺點,但是我們的這雙眼睛更重要的是看見別人的優(yōu)點!
另一面篇三
一開始我以為母親只是個嚴厲的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她總是一副嚴厲的樣子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一度認為母親是一個可怕的人,我在面對她那嚴厲的面色的時候,我感到無比惶恐。
記得在小學的時候,我的成績本不是怎么好的。但——在三年級時,我的成績就這么上來了,有幾次我的成績在級前三,在回家的路上,樹木在開慶功宴,我的臉上掛滿了高興和興奮。
回想起這些,我忽然覺得母親是個可怕的人。
我無比堅信,我也希望母親可以改變母親嚴厲的模樣。終于,我的努力有了結(jié)果,在四年級上學期期末的時候我拿了級最高分,我期待著母親的笑容,樹木鼓勵我,我自信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但希望落空——母親依舊板著臉。
但因為我的成績,父母帶我去了海邊旅游——這是給我的獎勵嗎?
而讓我十分心痛的是——我又有了一次不及格。樹木在指責我:“為什么你不堅持呢?明明有可能讓你母親笑一笑,但你呢?終究還是放棄了??!”晚上月亮也嫌棄地扭過頭去。
另一面篇四
——題記
“煬煬,你看!我買了一面梳妝鏡?!眿寢屇弥幻婺究痰氖中∏删碌溺R子,來到我的`面前,十分開心地說道。我接過媽媽手中的小鏡子,打開,正好照到了爸爸。媽媽緊接著道:“好看吧,孩子他爸?”爸爸在鏡子中的臉青黑青黑的,眉頭緊鎖,咬牙切齒:“又亂買東西,家里這么多梳妝鏡還去買,就知道花冤枉錢,不會持家!”我詫異地看著這一切。可是眼睛一抬,目光移開鏡子,卻看見爸爸面色紅潤,和顏悅色地說:“好看,你最會買東西了,值!”我吃了一驚,趕緊合上了鏡子。
爸爸身上散發(fā)著一股難聞的煙酒味,媽媽打趣地對他說:“下次要少喝點酒了,再喝下去你這‘啤酒肚’就要變成‘孕婦肚’嘍!”我又打開鏡子對著媽媽,卻發(fā)現(xiàn)又變了個樣兒。鏡子里的媽媽雙手叉腰,火冒三丈:“只知道喝喝喝,為了你那些狐朋狗友,命都不要了,對家里人就不管不顧!”我的臉被嚇得煞白,趕忙合上鏡子。
第二天,我對前一天發(fā)生的事情將信將疑,偷偷地把鏡子放到了書包里……到了學校,我把鏡子偷偷地拿了出來,一邊對準班上成績一般的好朋友,一邊向她打招呼:“早上好!”鏡子里,她忍著淚水:“這是在諷刺我來得很遲嗎?這些所謂的‘好學生’又在嘲笑我了……”我的目光移開鏡子,陸青青笑得十分燦爛:“早上好呀!我又來遲了,嘿嘿。”我嘆了口氣,合上了鏡子。
但,請不要忘記一件事,我已經(jīng)把這個故事告訴了你,現(xiàn)在,輪到你了……
另一面篇五
;備《歸去來兮辭》(以下簡稱《歸》)時,我隱隱約約地看見了一個“陌生”的陶淵明。在我的印象里,陶淵明是一位品格高潔的隱逸詩人,他好讀書、性嗜酒,不慕名利、崇尚自然——這樣的陶淵明形象主要來源于《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以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類清新淡遠的詩句。在反復(fù)閱讀《歸》(特別是小序)后,我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陶淵明”完全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陶淵明。
一、小序:另類陶淵明
小序起筆便說“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陶淵明說自己家貧、多子,農(nóng)業(yè)勞作不足以養(yǎng)活全家,自己又沒有別的營生本領(lǐng)。在封建社會,一個家庭的生計主要由男性(父親或丈夫)承擔,讓家人免于挨餓是他們的責任底線,也關(guān)乎男性的尊嚴。而陶淵明卻非?!疤谷坏亍背姓J自己在養(yǎng)家糊口上的無能,似乎并不覺得這有什么難以啟齒,沒有流露一點愧色與自責之意。從詩人的身份看,陶淵明這種態(tài)度或許可視為一種瀟灑率真的風度;但從父親或丈夫的身份看,他就近乎懦弱無能、不知羞恥、不負責任了。
接著陶淵明說“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既然家庭生計成問題,那就應(yīng)該主動想辦法解決,而陶淵明卻是在親朋的勸說下,才決定去做官來養(yǎng)活家人的。陶淵明不是想不到做官這個辦法,而是不愿做官。這里的“脫然”是輕快的意思,說明親朋的勸說讓他想通了。雖然想通了,但他仍有所顧慮——“風波未靜,心憚遠役”,于是求得靠近家鄉(xiāng)的彭澤縣令。然而,得官不久,他又“眷然有歸歟之情”。陶淵明后悔了,他說“饑凍雖切,違己交病”——雖然衣食問題急迫,但違背自己的意愿卻讓他內(nèi)心痛苦。他想到曾經(jīng)為了糊口而讓自己為人役使的經(jīng)歷(“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辭官的意愿更堅定了——“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既然那么迫切地想辭官,那就辭官吧??伤匀弧蔼q望一稔”,想等到公田里的莊稼收獲了以后,再“斂裳宵逝”。陶淵明恨不得星夜離去,說明他一刻都忍受不了官場生活;而他又不得不為了飽腹暫且忍耐——可以想見他內(nèi)心因為這物質(zhì)與精神上的矛盾而備受煎熬。陶淵明內(nèi)心始終在入仕與歸田的兩端搖擺不定,直到“程氏妹”的去世,他才“自免去職”。從上述分析看,陶淵明是個反復(fù)善變、前后矛盾、表里不一、優(yōu)柔寡斷之人。
由小序可見,陶淵明求官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的入仕目的明顯與常人不同。一般而言,古人入仕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追求——志向高遠者,是為安邦治國、經(jīng)世濟民;動機卑下者,是為功名利祿、富貴榮華。而陶淵明卻把入仕作為一種滿足最低層次的物質(zhì)需求的手段。如果陶淵明入仕只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那他一定不會積極作為。以這樣的態(tài)度為官,那陶淵明只能是一位尸位素餐的庸官。
陶淵明說自己之所以求彭澤縣令,其中一個原因是“公田之利,足以為酒”。在“幼稚盈室,瓶無儲粟”“饑凍雖切”的情況下,他做出一項關(guān)系全家人的重要決定時,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私欲。陶淵明在養(yǎng)家糊口與順從心志之間搖擺不定,而最終選擇了后者。這些都讓人覺得,陶淵明是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家庭責任感的人。
查閱大量資料后,我發(fā)現(xiàn):陶淵明形象是后人的認識不斷累積形成的,帶著論者的主觀色彩與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歷史上的陶淵明形象并不是穩(wěn)固、統(tǒng)一的。比如,我們現(xiàn)在公認陶淵明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但在陶淵明當時,其詩文并不引人矚目。杰出詩人陶淵明,是由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發(fā)現(xiàn)、后經(jīng)蘇軾至高推崇而定型的。再如,自陶淵明當時直到近代,論者一直激賞他的隱士品格:固窮守節(jié)、淡薄名利、超然物外、任真自然等等。但魯迅卻指出陶淵明并沒有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超凡脫俗——針對一般人所認為的陶淵明“是個非常和平的田園詩人”,他認為“他于世事也并沒有遺忘和冷淡”,“總不能超于塵世”(《魏晉風度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歷史上,陶淵明還被視為恥事二姓的晉朝忠臣。這種看法肇自沈約“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fù)屈身后代,自宋武帝王業(yè)漸隆,不復(fù)肯仕”之說(《宋書·隱逸傳》),在唐宋后頗多回響,但也有人完全反對此說,如梁啟超先生認為:“宋以后批評陶詩的人,最恭維他‘恥事二姓,幾乎首首都是惓念故君之作。這種論調(diào),我們是最不贊成的?!保ā短諟Y明之文藝及其品格》)由此可見,歷史上的陶淵明形象本就模糊不清。既然如此,那么上述解讀或可作為一種不同于主流的“異說”。
后來,我讀到了日本學者岡村繁先生的《陶淵明新論》,驚訝于上文對陶淵明形象的推斷與該著的基本看法一致。岡村繁先生完全解構(gòu)了歷史上崇高而光輝的陶淵明形象,他認為陶淵明“行為無節(jié)操而不知羞恥,追求功利而又自以為超脫”[1],“構(gòu)成陶淵明超俗和隱逸生活態(tài)度之心理基礎(chǔ)的,正是這種極端的利己主義”[2]。他的犀詞利句,讓我警醒而反思自己的解讀思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和岡村繁先生犯了同樣的錯誤,即以今人的價值觀評判古人。以今人的價值觀看,陶淵明不顧家人、率性辭官,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陶淵明任職不求作為,是一種庸官懶政。但是,以魏晉人的價值觀看,這些恰是一種名士風度。同樣地,岡村繁先生斷定陶淵明是極端的利己主義心理,也是以今人的價值觀來看陶淵明,殊不知魏晉士人崇尚老莊,追求個性自由正是當時的社會風氣。
反思之余,我又想到:上述“異說”能不能用于課堂教學呢?我以為,以今人價值觀評判古人,不宜用于嚴肅的學術(shù)研究,但不妨作為一種打開學生思維的教學手段。在引導(dǎo)學生分析小序中的陶淵明形象時,我并沒有拋出自己的結(jié)論,而是指出事實,讓他們自己推斷。漸漸地,另一個陶淵明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他們感到非常驚訝,一些女同學甚至“義憤填膺”地指責:陶淵明是個“渣男”!下課后,馬鑫同學當即交我一篇小文章,分析陶淵明形象。李俊杰同學則在小黑板上寫了幾行小詩,吟詠陶淵明其人。講完全文后,我布置學生以“我看陶淵明的抉擇”為副標題,寫一篇隨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很高,其中不乏精彩的論述,如:“陶淵明的抉擇已經(jīng)是一種進步,它開始把人的意愿作為行為的標準,而不是利,不是神,也不是儒家那些條條框框,直到現(xiàn)在還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你可以盡情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黃穎欣)。教學實踐證明,上述“異說”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
二、正文:仕與隱之間的矛盾心理
當然,小序只是引子,要引導(dǎo)學生深入思考,還必須結(jié)合正文進行分析。《歸》的正文并沒有像小序那樣突出地呈現(xiàn)陶淵明的另一面。常見的對正文的解讀,多指向自古以來人們對陶淵明的那種刻板印象:對官場的厭惡、歸家的歡愉、躬耕的決心以及高潔的品格。我以為,這類解讀并沒有抓住文本的深層意蘊。
首先,我們要弄清一個問題,即文中寫景的句子是實寫還是虛寫?這涉及到此文的寫作時間問題。小序說得很清楚,寫作時間在“乙巳歲十一月”,正值冬季;而正文又有“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諸句,說明時在初春。逯欽立先生認為小序是“乙巳歲十一月”所作,而正文是第二年春天以后寫成。這樣理解有些牽強,因為詩人寫作往往乘興而為,不太可能從冬寫到春。錢鐘書先生指出,歸途中和歸家后的情景是詩人“未歸前之想象”(“敘啟程之初至抵家之后諸情況,必先歷歷想而如身正一一經(jīng)”),是一種“懸想當場即興”的寫法(《管錐編》第四冊)。我以為,錢先生的看法正確。文中開篇云“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說明此刻詩人還未歸田?!稓w》的寫作時間應(yīng)是在陶淵明辭官以后至歸家以前,即將歸而未歸之際——這一點漸為學界公認,如龔斌《陶淵明集校箋》、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都持此觀點。這樣看來,文中歸家途中和歸家后的景象,以及歸田生活和農(nóng)業(yè)勞作的景象,均為陶淵明的想象。
如果把這些想象的內(nèi)容省略掉,最后剩下的文字只有這幾句:
這些抒情性的文句集中表現(xiàn)了陶淵明在寫此文時的心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里的6個反問句。句1是責問自己為什么不早日回去。句2責問自己:既然是自己讓內(nèi)心被形體役使,那為什么又對此悲傷呢?這就流露出詩人的矛盾心緒——詩人心向田園,卻主動求官,繼而又為違心入仕而后悔自責、哀嘆傷悲,連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何以如此矛盾!句3至句6,都是一種自我勉勵的口氣。句3說,既然世人與我道不同,還要駕車出去追求什么呢?——這說明詩人還有一點駕車求仕的念頭。句4說,為什么不隨心所欲,聽憑自然地生死?(人教版課下注)——這說明詩人此時還不能做到“委心任去留”。句5說,為什么心神不定啊,還想去什么地方?(人教版課下注)——說明詩人此時內(nèi)心遑遑而有所求。句6中“復(fù)奚疑”三字的語氣尤其值得揣摩。詩人說,樂安天命,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呢?(人教版課下注)這里要注意句6的句末標點,在教材正文中“復(fù)奚疑”后用感嘆號,而課下注的翻譯中用問號。這句話的語氣,是一種大徹大悟后的感嘆(意思是自己已沒有任何疑慮了),還是一種化解困惑的自我安慰呢(意思是自己還有疑慮,故而勸解自己不要再疑慮了)?結(jié)合前幾句來看,顯然后一種理解能與整體詩意保持一致——陶淵明內(nèi)心對辭官歸隱還有些疑慮。
可見,雖然此時陶淵明已辭官,但在仕途與田園之間難以抉擇的矛盾在他心中并未消失。他對仕途還有期待、有不甘,故而反復(fù)用這些反問句來自勉,來壓抑內(nèi)心的欲望。大多數(shù)人印象中的陶淵明辭官的情景是這樣的:“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宋書·隱逸傳》),于是就覺得陶淵明是輕輕松松地辭官歸田了。但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陶淵明在面對人生的兩難抉擇時,他的內(nèi)心始終縈繞著復(fù)雜矛盾。
這里有另一個問題:如果說陶淵明內(nèi)心是矛盾重重、惆悵獨悲的話,怎么文中景語卻流露出一種愉悅的心境呢?諸如“載欣載奔”“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無不顯示出一種歡快、自得、悠然的心境。我以為,正如錢先生所言,這些內(nèi)容是陶淵明在寫作時的“懸想”,而他正是通過對田園的美好想象,來化解此刻的矛盾心緒,來緩解內(nèi)心的悲傷,來堅定自己辭官歸田的決心。
三、仕途行跡及其詩中的印證
如果考察陶淵明全集,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種在仕途與田園之間搖擺不定的矛盾心理,在陶淵明的詩歌里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晉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陶淵明在桓玄幕中,受其差遣赴京都建康,在回來的路上他寫了《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二首》。陶淵明在詩中流露出歸家的急切心情(“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并勸勉自己:園林美好,仕途可辭。壯年無多,應(yīng)順從心愿以歸田園(“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當年詎有幾?縱心復(fù)何疑!”)。隆安五年(公元401年),陶淵明請假回家后返回江陵桓玄幕府,在途中作《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詩中陶淵明對自己棄林園而仕宦懊悔不已。(“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南荊!”)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陶淵明說:自己少年無心于世事,寄情于琴書。雖然貧窮,但晏然自得。如今時運已來,決意入仕。于是,收拾晨裝,暫別田園。當乘舟漸行漸遠,思歸的念頭又縈繞于心。此去路途遙遠,眼里已厭倦沿途的異樣風光,心里更想念山澤隱居??吹紧~鳥自由翱翔,便感到愧對自己的夙愿。他安慰自己:追求自然本性的念頭一直就在心中,誰說我仕宦的身體受到拘役呢?暫且聽憑時運變化以求仕,但我最終要返回田園故居。
晉義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淵明擔任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出使京都路過錢溪,作《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jīng)錢溪》。在這首詩里,陶淵明說:看到自己曾經(jīng)熟悉的地方風景依舊,雨后的山林、云中的飛鳥,呈現(xiàn)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于是頓生惆悵。他反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勉勵自己從事這苦差事呢?我的身體似受到制約,但平素的懷抱志向不能改變。日日夢想回歸田園,怎么能夠長久離開呢?(“伊余何為者,勉勵從茲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
陶淵明生平系年目前尚無定論,但以上所舉的四首詩是可以確定年份和陶淵明的仕途情況的。從公元400年至405年,他分別在桓玄、劉裕、劉敬宣手下任職。公元405年的八月他求任彭澤縣令,十一月又棄職。這幾年,陶淵明官職變動非常頻繁。每個職位,他都干不了多久。他的行蹤在田園與官場之間搖擺得非常劇烈。他說“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聊且憑化遷”,是說要抓住時運。可見,他是主動求官的。而一旦離開田園,他又頓生悔意,想著回歸田園。而回歸田園之后,他又擇主而侍。如此者,反復(fù)多次。
四、結(jié)論
綜上所述,我以為《歸》所表現(xiàn)的,不是陶淵明辭官歸田的決心,而是其內(nèi)心正在仕與隱之間猶豫不決時的矛盾。從外在行跡上看,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后,便再未出仕(其間陶淵明兩次受征召,但皆不就),但此時他內(nèi)心依然疑慮重重。陶淵明內(nèi)心的這種激烈的矛盾沖突,往往被其詩文表面的“平淡自然”所掩蓋。其實,“平淡自然”正是陶淵明內(nèi)心矛盾化解后的產(chǎn)物。有極度的矛盾,才有矛盾化解后極度的和諧。正如錢志熙先生在長期研讀陶淵明后所感悟到的那樣:“陶淵明本質(zhì)上是深情的,也是矛盾的,但他向往的境界則是和諧的。他的和諧,是矛盾解決以后的和諧。但是這種從矛盾到和諧的過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存在于他的整個一生中。也就是說,他的整個一生,都處于這樣一種從矛盾到和諧、從情感到理性的追求過程中[3]”。
注釋:
[3]錢志熙.陶淵明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2:286.
相關(guān)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