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發的平凡和偉大被譽為當代愚公,是對他最高的褒獎,讓山區的人民更加幸福,那么下邊就是小編收集的一些2022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2022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
3月末的平正鄉,油菜花沿坡地盛開,連綴成片,沿路可見村民在梯田里耕種灌溉。
除了玉米、水稻等傳統糧食作物,團結村大批耕地種上了辣椒、柚子等經濟作物,后者將通過規?;N植作為村民們的經濟來源之一。
而在二十多年前,這片梯田還是一片喀斯特地貌,難以種植莊稼,村民只能種植少量的高粱解決溫飽,甚至連溫飽問題都成問題。
“連吃都不夠吃,根本沒有別的收入,缺水啊。”
50歲的村民唐恩舉對于兒時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饑餓,直到1995年“大發渠”修通后,他的生活才有了改善。
那一年,膽大的他開始養牛,到如今已經是擁有11頭牛的養殖大戶,年均收入能達到七八萬。
與唐恩舉同時發展起來的是楊光武,他將重心放在種植上,在村中種了15畝水稻,農閑時分就外出打工,靠種植和打工賺來的錢,供養著兩個大學生。楊家祖上世代務農,從來沒有出過讀書人,他說如果不是村里通了水渠,自己根本不敢種植水稻,更何談供兒子上學。
再過一兩個月將是油菜成熟的季節,收割過后,大片空出的土地將被用來種植辣椒、柚子,由政府出資、提供技術支援,讓村民就近脫貧。
作為村里的種植能手,徐國樹種了10畝柚子,一畝能賣6千左右,高的時候一年能凈賺4、5萬。
如今的草王壩,每家每戶搞養殖,少則一兩頭豬,多則百多只羊。村主任介紹,“單是賣豬,一年少說也能掙個四五千元。”
歷經三十多年,黃大發終于打敗了生命中最強勁的“敵人”——讓村里有了水源;隨后,為縮短路程和保障行人安全,黃大發又帶著6名石匠,在大山中開鑿出了一條長120米,高2米,寬1.5米的人行隧道。
沒有電,他又帶領村民架起了電線桿通了電;山中無良田,就帶頭進行坡改梯,九十年代末,稻田面積從240畝增至720畝,每年收稻谷80萬斤。與此同時,村民參與投工投勞的公路也啟動修建……
春天的草王壩,天氣和暖,農忙時節還未來臨,坐在黃大發院子里,能看到遠處小學飄揚的紅旗。在已經退休的民主小學教導主任楊持祿眼中,如果不是黃大發,村里的孩子要上小學恐怕還要多走近5公里路,到鄰村上學。
這位用一生時間與“貧窮”作戰的山村支書,到了晚年,依舊未能放下對村里大小事的掛心,他還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與鄰村架一座橋,讓交通更為便利。
草王壩存現在的精準扶貧戶,占全村人口總數的1/3,脫貧的任務仍然艱巨。
但大發渠的修建,猶如一道曙光,正逐漸改變著這座村子的命運。
村委會主任沈仕章不無驕傲地告訴記者,如今,百多戶人家的村子出了三十多個大學生。
黃大發助力興建的民主小學建在半山腰處,推開教室門,就是滿目青山。
對這所學校的幾十名小學生來說,盡管已經很難體會當年修渠時的苦難,但黃大發的精神似乎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
6年級學生唐玲玲(化名)告訴記者,她長大了想當一名醫生,因為大山里沒有醫生,她想將來能為奶奶、為村人治病。
民主小學老師張元春去年剛從師范院校畢業,沒有留在條件更為便利的城里,主動來到偏僻的團結村,下課間歇,她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村里的交通狀況正在改善,她坦言自己幾年內沒有離開的打算。
進小學采訪時,剛下過雨,在村子里游走,隱隱能感覺到,有些東西就像這剛落進田里的細雨,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看似無聲,但改變正在發生。
如同教室里攤開的課本所寫的那樣,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2022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2
“不能歇,我還要搞建設。”被稱為“當代愚公”的黃大發如是說,雖然他已經86歲高齡了。
6月29日,黃大發獲授“七一勛章”。他在人民大會堂前的臺階上,佩戴著“七一勛章”拍照留念,一雙遠比常人粗大的手頗為扎眼。誰能想到,就是靠這一雙手,在36年的漫長時光里,黃大發帶領村民們在靈寶山上生生鑿出一道長達9400米的水渠——“大發渠”,將水源引入了被重山環繞的村莊。
據新京報報道,黃大發來自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原草王壩村)。1958年,23歲的他被推選為草王壩大隊長,此后又加入中國共產黨,那時黃大發就立下誓言,要為村民完成引水、修路、通電三件事。
歷經36年,黃大發帶領村民,硬是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修筑了一條跨3個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生命之渠。如此不屈不撓的毅力,埋頭苦干的精神,他無愧于“當代愚公”的美譽。
黃大發深知,陷于這大山之中,沒有水源引入,村莊就沒有希望,“我修溝不放棄,溝修不通,我們就沒得米吃、沒得水喝。放棄不得”。唯有不放棄,才能有生機,黃大發的苦苦堅持,其實是一種大智慧。
開山修渠,篳路藍縷。如今,團結村的面貌發生了巨變,信號塔高高豎立;高速即將通村,屆時從遵義到村里只要半小時;村子發展旅游業,村民們紛紛開起農家樂。村民們腰包鼓了起來,徹底改變了過去貧弱的景象。
黃大發的堅持,體現出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將村莊興旺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挑在自己肩上,他這份砥礪奮進、拼搏不息的精神與品格,也深深感染了后輩——他的外孫感動于他的事跡,也準備申請入黨,要在這個好時代干一番事業。
更為可貴的是,他雖年事已高,卻依然精力充沛、“折騰”不止。“不能歇,我還要搞建設,現在村里在搞產業發展,這些都要搞好了,老百姓才能富起來”“還要加油,把樓鋪起,要把老百姓服務好,老百姓缺哪樣,我們就整哪樣”……這樸實的言語里,卻蘊含著我們黨的宗旨——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在有些人看來,或許黃大發帶領村民修渠算不上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他終其一生,也沒有離開村莊。但是,對黃大發和當地的村民而言,這又的的確確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們不畏艱難,敢與高崖絕壁對抗,敢與時間對抗,最終穿山通渠,為村莊的未來鑿開了希望之光。
2022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3
“這條‘大動脈’接通后,團結村鄉親們的生產生活將更便利、農產品外運更便捷,旅游產業發展和農土特產外銷也會更順利,鄉村才能振興。”3月21日,隨著最后一塊預制橋面板精準就位,仁遵高速大發渠特大橋主體建成。“七一勛章”獲得者、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團結村名譽村支書黃大發望著橫跨在大山之間的大發渠特大橋,期待著高速全線早日通車。
黃大發愿群眾之所愿,一心為民、埋頭苦干、百折不撓,帶領村民歷時36年,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生命渠”,用實干苦干的一生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錚錚誓言。
時光回到1935年,黃大發出生在名為草王壩的小地方,在村里穿百家衣、吃百家飯長大。20年后,憑借一身的闖勁,黃大發當上了草王壩大隊的大隊長,并加入中國共產黨。
草王壩到底是個什么地方?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過年才有米湯喝。因為缺水,當地群眾的生活十分艱苦。“要想改善鄉親們的生活,關鍵還得從‘水’下手。”引水,成為了草王壩最要緊的事,也讓黃大發為其付出了一生。
要引水就得先找到水源,其實距離草王壩數公里外的野彪村就有一條螺螄河,而草王壩和野彪村之間卻隔著一座靈寶山。
“隔著大山,水不可能過得來。”巍峨的大山擋住了村里人的勇氣,有人開始泄氣。
“行不行?要干了才知道。”敢拼善拼的黃大發哪能輕言放棄。在他的動員下,從20世紀60年代起,草王壩的青壯勞力攀巖走壁,用鋼釬、鐵錘打通了116米長的隧道。經過10多年的艱難施工,水渠有了雛形,但由于工程缺乏科學的技術指導,水還是沒來。
在多番走訪咨詢后,黃大發了解到“水過不來”的關鍵癥結:水渠位置偏高,落差較小,流量也不足,水很難流到草王壩;風化形成的沙壤土滲水嚴重,必須用水泥勾縫防滲……
專業知識欠缺,黃大發決定從頭學起。1989年,54歲的黃大發走進了縣水利技術學習班的課堂。不識字,就一個字一個字地臨摹;不懂測繪,就纏著技術員就著圖紙講解;不會用工具,就在一旁專心看別人怎么用……從零起步,黃大發點點滴滴積累著修渠的知識。
1990年,螺螄洞引水工程列入縣重點水利工程。
1992年的春天,黃大發帶領200多名村民一頭扎進深山鑿渠,大伙渴了就舀兩碗冷水喝,困了就睡在石窩里。修到困難處,年近六旬的黃大發一馬當先,把自己吊在長長的麻繩上,懸在半山腰找炮眼,瘦小的身體晃蕩在絕壁上,看得人心驚膽戰。
“水來了!”1995年端午節,吼聲打破了草王壩的寧靜。一條跨3個村、10余個村民組,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終于有水了,村民都管它叫“大發渠”,草王壩也自此改名為團結村。
2017年,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布“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跡,并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稱號;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黃大發“七一勛章”。
如今,團結村的村民再也不為吃水犯愁,大發渠也有了新使命,絡繹不絕的游客前來參觀大發渠黨性教育基地陳列館,體驗大發渠的險峻和壯觀,感受當年黃大發帶領群眾戰天斗地開山鑿渠的精神。而渠下,星空木屋、林邊酒店、精致名宿、產業基地等早已令這方土地改頭換面。
2022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4
黃大發所在的團結行政村是遵義平正鄉最邊遠、最貧困、最大的一類貧困村。
擺在村民面前的最大困境,不是移不動的兩座山,而是缺水。
1995年前,6個村民組167戶人家980口人,年人均糧食150斤,人均產值80元。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玉米粒),過年才有米湯喝。”當地流傳的這首民謠是1995年前草王壩(團結村村民組之一)的真實寫照。
因為沒有水源,石漠化極其嚴重,全村老少常年守著一口水井排隊挑水;農民不敢種水稻,只能以耐旱的玉米為主要糧食作物。
對水的渴求也成了黃大發幼年記憶的一大痛點,他不到十歲即失去雙親,對母親最深的記憶,是站在足身高的水缸旁,母親一次次囑咐他:用多少水,舀多少,不要浪費。”
成年后的黃大發歷任草王壩村大隊長、村長、村支書,但始終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村子貧困的窘境。上世紀六十年代,走馬上任支書后,他做出的第一個大膽決定,是對缺水宣戰——開山修渠。
與草王壩的缺水相比,幾公里外的野彪村卻水源富足,但兩村之間被高山絕壁隔斷;最好的辦法是修一條水渠,將水引過來,一舉解決全村的飲水和灌溉難題。
現實是,水源雖有,但要引水,需要跨越三個行政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大土灣巖、擦耳巖、巖灰洞巖)、穿三道險崖,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水渠。
始于六十年代的第一次開鑿,失敗了。
在原遵義縣水利局局長黃著文看來,這次失敗幾乎是注定的。“要跨過500多米高的懸崖,要開山打炮;前半段即使挖成溝,因為是沙地,沒有防滲材料,挖了水渠水也會滲漏;技術、財力都達不到,當時肯定是不行的。”
這次失敗,讓黃大發一直等到1992年,才決定再次動工。
中間近三十年,除了支書的日常工作外,他一直在等待一個可以重新開始的機會。
1989年,機會來了。這一年他被縣里選為水利輔導員,到楓香水利站封閉學習三年,除了偶爾有事回家,幾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
盡管已經過了幾十年,原楓香水利站輔導員劉關剛還能清楚記得黃大發做學員時的樣子。
“下課了,別的學員都走了,他不走,每節課都要拽著老師一起把課上不懂的問題再問一遍。”
與其他學員相比,只上過幾天學的黃大發在劉關剛看來基礎最弱,但也最刻苦。“他當初連公分和厘米是什么都搞不清,到后來居然能掌握課上講的大部分水利知識,成了村里的水利輔導員。”
除了課上講授的水利知識,黃大發時刻惦記的仍是村里那條未完成的水渠。
1991年末,鄰近春節的一個傍晚,當風塵仆仆的黃大發出現在黃著文家門口時,這位原本一直不看好修渠一事的時任水利局長幾乎在一瞬間確信,這次,黃大發能干成。
要啟動修渠,需要獲得縣水利局的批準,還要請專家來評估工程難度和預估經費。彼時黃大發所在的草王壩村到縣城交通不便,主要靠步行,按照程序,申請文件可先提交到鄉鎮水利站,再轉到縣水利局。
為了趕在開春動工,黃大發決定步行前往縣城,近200公里的路程,意味著他要從早上出發,不間斷地行走兩天,才能抵達縣水利局。
“寒冬臘月,就穿一雙草鞋,沒穿襪子,腳趾全露在外邊。”很多年后,黃著文還能想起黃大發前來找他審批時的樣子。“這樣的毅力,還有什么干不成的。”
與首次修渠相比,這一次無論在修渠所需的技術上還是在材料的獲取上都更有保障,縣水利局的審批很快通過,黃大發在歡喜之余,卻再次遇到難題——籌錢。
盡管政府撥付6萬元現金和38萬斤玉米折抵為工程款,幫助修水渠。但黃大發還需要在動工前在一天之內自籌一萬元現金,作為規劃押金。
召集村干部開會后,黃大發決定挨家挨戶收錢,但即使每家39元的集資款,也沒有幾家能拿得出現錢。
“找親戚、找朋友借,湊幾斤黃豆、幾只雞、幾斤蜂糖去賣”,村民唐恩舉在回顧當時的場景時告訴記者,村里的大多數人之所以能夠愿意同意修渠,是相信黃大發。“這么多年里,他沒有貪過便宜。”
第二天中午12點,1萬元集資款不差一分地交到了水利站負責人的手里。
1992年春天,第二次修渠工程啟動。全村男女老少,有勞動能力的幾乎全部自愿上陣。遇到的第一個難事是要在300多米的懸崖上測量,當時的條件,只能由膽大的人腰間拴著纜繩,從山頂一尺一尺往下放到絕壁處,進行測量。
當年已經四十多歲的黃大發,在腰上系上繩索,慢慢向懸崖滑了下去。
“沒得選,我不帶頭,誰帶頭。”黃大發清楚,他是支書,得帶頭。
就這樣用最原始的測量方法,村民們花了3個多月,完成了大土灣巖、擦耳巖、崖灰洞巖的測量。
運輸材料也是一道難題。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去18公里外的李村購買后親自背回來的。有次下大雨,為了不耽誤工期,冒雨前行,路上摔了好幾跤,腳底磨出了血,回去剛休息兩個小時,天亮,又帶著村民上了工地。還有一次去城里運水泥,車行至半路,天黑陷進了泥潭,怕水泥被偷,他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宿,被蚊蟲咬了一整夜。
擦耳巖壁立千仞,是修渠最危險的一段。黃大發與村民用最簡單的風鉆和鋼釬、二錘,在離地近300米的懸崖上,一寸寸地鑿了近10個月,鑿出一條170米的水渠。三段懸崖總長500米,用了兩年,沒有出現過一人傷亡。參加過修渠的村民告訴記者,這是因為黃大發每次遇到險境,定要第一個勘查,修渠過程中,還要派人來回巡查。
他自小失怙,吃百家飯長大,成年如生產大隊擔任大隊長,次年入黨,他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從黨章中學來,至今能一字不差地背出黨章黨規,入黨后上的第一課,是為人民服務。
村里的老人談起黃大發,只有一句話:是個老實人。
2022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
梨花半掩的山腳下,就是黃大發的家。
屋子是典型的黔北山村民居,純木結構,因為時間過久,梁柱已有些歪斜,黃大發和二兒子正在對屋子進行維修。這是村里的危房改造項目,對年久失修的房子進行改造與維修。平正鄉鄉長田明友透露,危房改造已經進行了好幾年,改造了好幾批,每一次名額下來,黃大發都會要求先盡著別人來,自己再等等,一等已經是最后一撥。
從19歲嫁進黃家,老伴徐開美從來沒跟黃大發紅過臉,即便到了晚年,倆人出門趕個集,都一定要做伴。對丈夫的想法和行為,她很少提出異議,只有一次,徐開美主動對丈夫提了個“要求”,當時家里的水缸漏水,黃大發在工地修渠,每天都有水泥經手,她希望丈夫能拿點水泥回家補補缸。
不出所料,黃大發一口回絕。
事后,他從鄰居家借了一點石灰,才把漏了的水缸補上。而在工地里,只要有一點水泥灑落,黃大發都會用手捧回來。
“他對家里真是摳啊。”有村民這么評價黃大發。
“修渠那幾年,買炸藥水泥,過他手的錢就是二十來萬,硬是沒出一分差錯。”71歲的老會計楊春記憶猶新。
團結村主任沈仕章2004年左右來到團結村工作,黃大發剛退休,因為是民選干部,沒有編制,也沒有退休金,退休后黃大發靠務農和養豬為生。在沈仕章記憶里,雖然退了下來,但村里有大事時,村民還愿意聽黃支書的意見。“他從來沒有對村委會提過任何個人方面的要求。每次來找我,肯定為的都是村里的事。”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2022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相關內容了,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持續的關注查字典網,謝謝!
【2022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2022時代楷模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篇
2022民族團結個人心得體會 關于民族團結個人心得體會五篇
2022優秀民兵個人先進事跡 基層民兵個人先進事跡范文8篇
觀看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黃大發先進事跡心得體會800字
老支書黃大發36年絕壁鑿天渠賞析精選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