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鄉村振興治理目標,我村成立村民治保委員會、村治安巡邏隊等組織,建立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和矛盾糾紛調解室,在村主要路段安裝實時監控探頭,特別是學校、衛生院、集鎮等重點地段,形成包人落實、包時段管理的聯動機制。今天小編為您精心挑選了幾篇關于的優秀范文,感興趣的快來和小編一起學習吧!希望小編的整理能夠對你有幫助!
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材料一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將其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各縣區主動對標擔責,積極作為、強力推進。**區作為典型的農業區和城郊區,在鄉村振興中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使命。當前,正值建設實施“黃金期”,市委政研室調研組就該區鄉村振興相關情況進行調研。他們堅持因地制宜、深挖自身潛力、放大比較優勢,在突破關鍵環節、解決難點問題上作出很多探索和嘗試,具有順應政策導向、符合區情實際、體現創新精神的鮮明特點。
一、找準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契合點,在把握“不變與嬗變”中戰略突圍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區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當頭炮”“先手棋”,著力推動農業由單一產業向復合產業轉變,由短鏈發展向全鏈發展轉變,由低端供給向中高端供給轉變。壯大主導產業思路不變,在推動提質增效上求變。圍繞做強“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深入實施“兩鏈一服”工程,加快現代農業擴能升級。延伸農業產業鏈,生成拓展玉米、雜糧、果蔬、中草藥、肉制品、乳制品等6個重點產業鏈,辟建食品工業園區,關聯引進產業化龍頭企業,同舟、笨嘴、金開元等“產加銷”一體化項目竣工投產,全區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7家。提升農產品價值鏈,從調結構、優品質、樹品牌入手,大力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發展高值高效作物,棚室果蔬、中草藥等“三品一標”達到19個,一大批農產品步入“名特優”行列。健全服務體系,投資1000萬元建成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開辟農業大數據平臺、質檢中心、信息發布等10個功能單元,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服務機制,通過向第三方企業購買服務方式為農業生產提供專業化保障。構筑戰略優勢目標不變,在產業培育生成上求變。適應奶業產品市場供需變化,經過深入調研、多方論證,把全鏈發展奶山羊產業作為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突破口,堅持“先筑巢、后引鳳”,從今年開始布局建設奶山羊養殖基地,力爭用兩年左右時間形成在東北地區有影響力的規模;關聯引進鮮羊奶和羊奶粉加工企業,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立區產業,形成繁榮鄉村和致富一方的集體經濟。目前,正以“眾籌”模式在林源、高臺子、太陽升、老山頭4個鄉鎮建立標準化奶山羊養殖基地,預計年底前種群存欄達到9000只;同時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將“基地建設投資總額的5%”作為村集體收入、平均分給村民,將貧困戶小額扶貧貸款入股“按投資額5%”固定年收益、實行按戶分紅,有效助力脫貧攻堅。深化產業融合方向不變,在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上求變。加快推進一產“接二連三”,圍繞農業與商貿物流、鄉村旅游等業態互聯互動,開辟北菜南銷、商超直采、訂單銷售、會員制銷售、套餐配送等新模式,與上海江橋、北京新天地等專業批發市場訂單對接,簽訂常年供需合同22萬噸;與大潤發、新瑪特等連鎖超市發展農超對接,建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超直采基地12萬畝,越來越多棚室果蔬貼上“**牌”走向全國。八井子果蔬批發市場在銷售旺季,僅香瓜一項日均交易量就達到50萬斤、交易額突破300萬元,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果菜物流集散地。上倉濟嘉農業公司在高臺子鎮建設的果蔬生產基地種植品種70多個、獲得有機認證12個,以“會員制”和“私人訂制”方式將有機健康高端果蔬送到1000多個會員家庭餐桌。同時,依托林源生態小鎮72公里環線自駕游、八井子鄉棚室采摘等景區景點,有效組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休閑度假等特色元素,積極謀劃開發全域旅游線路,年初以來接待游客30余萬人、實現收入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9%和209%,鄉村旅游日益成為市民消費新熱點、農村經濟增長極。
二、挖掘資源稟賦和生產要素的潛力點,在提升“含量與質量”中釋放動能
長期以來,資金、人才等要素大量由農村流入城市,造成一些農村嚴重“失血”“貧血”,成為制約農村地區發展的最現實問題。**區深刻認識到“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統籌好“人地錢”等關鍵要素,以工作含量的提高推動發展質量的提升。解決好“人”的問題,調動主體作用。實現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針對大量農民外出務工、勞動力相對缺乏的實際,多措并舉調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建共享美好家園。雙榆樹鄉調動農民自覺參與巷道硬化、安全飲水、村屯綠化、衛生治理“四項工程”,以政府出資買磚、村民出工出力的方式鋪設紅磚路150公里,每平方米鋪設成本由75元降至40元,累計節約資金1000多萬元;以開展“衛生文明戶”評選為載體,通過精神與物質雙重激勵,促進農戶主動清理生活垃圾、凈化美化居住環境,既激發了村民主人翁意識,也提高了資金投入效益。解決好“地”的問題,破除瓶頸制約。**區有耕地120萬畝、人均不足7畝,草原44萬畝、但80%以上為“三化”草原,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資源是必須破解的現實問題。各鄉鎮通過發展水稻、食用菌、林下經濟等多元業態,揚長避短做強區域特色。祝三鄉在原鹽堿地上養魚養鴨改良土壤、試驗種植水稻獲得成功,今年推廣種植面積3000畝,畝收入可實現2000元、凈收益1100元;積極扶持發展食用菌產業,建設生產棚室56棟,年可產出食用菌22噸,畝收益超過3萬元。解決好“錢”的問題,強化多元支撐。緊緊抓住高臺子、林源2個鄉鎮納入全市鄉村振興試點的政策機遇,高效合理利用市區兩級財政專項資金,整合使用各類涉農資金,扎實推進廁所革命、秸稈綜合利用等基礎振興工程。注重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吸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為927戶貧困戶爭取貸款1733萬元、戶貨比達到59%。發揮地企合作優勢,老山頭鄉與采油七廠合力推進農村綠化、亮化工程,實現了美麗礦區、美麗鄉村一體建設發展。
三、聚焦超常推進和效率提高的關鍵點,在突出“時效與實效”中集中攻堅
作為市轄區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區抓住戰略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自覺強化站排頭、爭一流意識,自我加壓、主動作為,確定了“爭當全市鄉村振興排頭兵”的奮斗目標。自今年4月份開始,在全區集中開展“百日會戰”專項行動,力爭短期有突破、全年見成效、長遠打基礎。推進舉措“實”。各鄉鎮結合全區2018年鄉村振興意見,有針對性地明確突破口和發力點,提前梳理和申報項目計劃,確定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鄉風文明、基層黨建四大類100個實施項目,每個鄉鎮都承擔10個以上推進任務,全部實行清單管理、掛圖作戰,每個項目都有抓手、可操作、能推進。在奶山羊養殖基地建設中,不過分追求外部形象,以科學、實用為根本原則,少花錢、多干事,發揚“干打壘”精神、采取“泥扠”方式建造羊舍,單棟造價由120萬元壓縮至25.8萬元,把更多資金用在擴大種群規模上。工作節奏“快”。全區上下拿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干事創業勁頭,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的方法和節奏,加大油門、開足馬力攻堅突破。列入市級重點扶持2個鄉鎮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其他6個鄉鎮也不等不靠、追趕跟進,目前已有70%以上的項目提前完成攻堅目標。老山頭鄉實施“先攻堅、后調休”工作機制,調動干部搶時間、搶進度落實會戰任務,11個鄉村振興項目已完成9個,跑出了“百日會戰”加速度。責任跟蹤“緊”。建立“區領導包扶、鄉鎮領導主抓、具體項目具體人落實”的責任機制,層層傳導壓力、落實責任,“百日會戰”期間區領導一半以上時間下基層實地調研、現場辦公,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建立常態化督辦機制,定期深入鄉村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每10天通報一次項目進展情況,推動工作高效落實。
四、緊扣工作導向和群眾需求的連接點,在創新“管理與治理”中持續發力
滿足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是鄉村振興的最終落腳點,也是檢驗實際成效的“試金石”。**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全力抓好農村急需、農民關心的大事實事。優先發展教育決心大。針對長期以來農村地區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深入實施“優質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小學向鄉鎮政府和廠礦集中、中學向城區集中的原則,逐步撤并農村零散中小學,去年投入財政資金8000萬元、爭取扶持資金3000萬元,新建標準化鄉鎮中心校4所、改擴建7所,全區57所中小學合并為19所,實現了教育資源優化整合。塑造宜居環境力度大。堅持一手抓生態修復涵養綠色生存空間,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現代宜居家園,實施“河湖田水林”系統治理工程,扎實推進村屯綠化、基礎設施、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提標,打造美麗鄉村“**樣板”。林源鎮長林村通過爭取一部分、自籌一部分、村集體出一部分,累計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加強水電路氣訊等設施建設,鋪修農村水泥路11.2公里、安裝路燈69盞,成立物業公司和志愿者服務隊、定期清運處理垃圾,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工程、綠化覆蓋率達到69%,去年長林村入選全省“美麗鄉村示范村”、獲評市級文明村。深化改革創新步子大。自主謀劃實施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改革,改變過去“村財鄉理”固有模式,探索經管系統“垂直管理”,規范村級財務收支、土地征收和集體資產資源使用,建立村自定、鄉監管、區備案的制度辦法,由農民“說事、議事、主事”,加速村民自治進程。選樹鄉賢示范作用大。從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入手,廣泛開展“黨員先進戶”“星級文明戶”“脫貧光榮戶”等系列評選活動,選樹一批可親、可敬、可學的“鄉賢”,通過典型帶動提升農村文明程度。老山頭鄉以“抓宣傳、抓示范、抓自治”為切入點,開展“家風家訓家規”征集活動,張貼“鄉賢榜、道德榜、孝悌榜”,帶動形成“知家鄉、愛家鄉、建家鄉”的濃厚氛圍。
五、激發干事創業和攻堅克難的興奮點,在強化“作用與作為”中體現擔當
**區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著力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為區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突出基層黨組織引領。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振興發展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入開展“補短板、強基礎,提素質、正形象”主題黨建活動,全面加強鄉(鎮)村兩級班子建設。**鎮把優化基層組織體系作為提升基層組織力的突破口,著眼外來流動黨員“兩頭不管”、外來產業能人“融不進來”等實際問題,組建全省第一家“新村民”黨支部,將外來農民特別是“種養能手”集聚起來、聯手建立英亮果蔬合作社,以“北菜南銷”番茄種植為依托,帶領農民發展產業、增收致富。注重黨員干部帶動。實施百名村級后備干部選任計劃,從農村致富帶頭人、返鄉畢業生等優秀人才中,選拔有意愿投身家鄉建設的村級后備干部73名,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助理,提升村干部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程度。林源鎮新村后備干部牽頭建設9579平方米的黨員教育基地,協助鎮黨委舉辦第一屆“健康大慶—舞動林源”廣場舞大賽;祝三鄉群眾村后備干部牽頭建立專業種植合作社,引進白瓜(倭瓜)種植項目,帶動30余戶村民共同發展。強化長效機制保障。突出正向激勵和監督問效相結合,將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鄉鎮考核的主要內容,推行績效管理,縱向看發展變化、橫向看落實力度、綜合看行政效能,區財政每年列支“以獎代投”資金1000萬元、對工作業績突出的鄉鎮予以獎勵,同時對行動遲緩、落實不力的鄉鎮和不作為、慢作為的干部進行通報批評和嚴肅問責。
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材料二
大家好!根據通知要求,現將我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業產業效益不斷提升。過去的一年,我鎮“三農”發展問題平穩推進。一是農作物種植平穩發展。全年夏總產量797噸;秋收糧豆總產量0.76萬噸,水稻總產量0.17萬噸,大春玉米總產量0.59萬噸。二是農業科技推廣邁出新步伐。橡膠標準化撫育技術推廣450畝;設立國家級病蟲監測點一個、縣級病蟲監測點三個,開展農藥使用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組織村委會干部群眾開展5期割膠技能培訓,累計參訓人員403人。三是經濟實現增收。在面對國內外橡膠價格大幅下滑的環境壓力下,我鎮配合縣委、政府及縣扶貧辦,大力實施生豬養殖和魔芋種植、林下養殖、茶葉種植等產業發展項目建設,2017年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7831元,同比增長11.2%。
(二)農村基礎設施不斷筑牢。一是交通方面。小磨高速公路半幅征地已順利通車,目前已征地2207.25畝,涉及金額1.23億元;玉磨鐵路征地1143.63畝,涉及兌補資金0.49億元;國道213線普文至磨憨段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農田水利方面。曼勒村小組51.7萬元人畜飲水工程已通過驗收;關累村小組16.01萬元3400米飲水主管工程、取水壩1座已完成;布里村小組一臺6.5萬元凈水器安裝已完成。配合做好納甲河水庫建設征地相關工作。三是其他方面。投入106萬元的帕沙邊境一線活動場所建設工程通過驗收;舊龍小學和拱丙村小組31盞太陽能路燈安裝完成;繪德村小組老年活動場所、蘭報村小組人畜飲水工程陸續開工;集鎮區和藤篾山、曼崗、壩荷村委會公廁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
(三)綠色發展理念不斷踐行。加強登革熱疫情防控機制,機關黨員干部和村委會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村組“七改一清”行動、節能減排和非媒礦山轉型升級工作,全面實施河長制工作;珍貴用材林種植11.64萬株,涉及5個村委會37個村民小組386戶;加大對外來有害入侵生物薇甘菊的防控力度,滅除面積280畝;安裝農戶茶葉殺青爐、液化氣300臺,超額完成260臺;調查出90余株古樹名木。
(四)社會事業短板不斷補齊。一是教育均衡發展。全鎮掃除青壯年文盲率100%;“兩基”成果、“兩免一補”和“營養餐”政策得到鞏固和落實;中小學辦學十項指標已達標,順利通過國家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教育均衡發展已基本體現。二是醫療衛生工作有序推進。2017年建立紙質居民健康檔案1.49萬人份,其中農村居民檔案1.44萬人,建檔率85.1%;7歲以下兒童1232人,建檔率100%,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三是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2017年全鎮參保率97%;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946人,新增貧困人員215人,參保率99.82%;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調查“一人一表”登記工作,云南省農村勞動力專業就業平臺錄入率100%。四是積極開展民族文化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建設力度,積極配合上級部門開展2017年度“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文藝演出;成功舉辦傣歷1379新年節、1448年嘎湯帕節、三八婦女節和“七一”建黨節系列文藝晚會,群眾文化活動不斷活躍。
(五)精準脫貧成效不斷體現。鎮黨委、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扶貧辦公室,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壓實工作責任,密切聯系掛包單位,協調掛包單位發揮幫扶力量。全面開展動態管理, 到2017年底已脫貧250戶931人,未脫貧220戶676人,2014-2016年脫貧戶清退補錄63戶197人。扎實開展第一、二、三批安全保障性住房工作,共涉及495戶1844人。精準脫貧項目總投資8056.96萬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已完成項目資金撥付633.48萬元。2017年度第一、二批省級專項扶貧資金整村推進項目總投資288.08元萬;2017年度第二季度涉農整合資金丫口、南臘上寨、拱丙村小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投入資金58.83萬元,已撥付資金35.3萬元;2016年壩荷行政村整村推進項目投入資金100萬元,已完成鎮級驗收并交付使用。
(六)鄉村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不斷深化平安建設,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優化服務管理,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逐步提升。不斷建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綜合機制,解決信訪和矛盾糾紛問題能力不斷提高。加強安全生產經營法規落實,主動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積極探索搭建諸如民情懇談、村民代表大會等村民參政議政的民主協商平臺。
二、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我鎮鄉村振興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鄉村振興發展還存在一定困難和挑戰:道路交通、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依然薄弱;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依然滯后;社會維穩工作壓力大;貧困面大,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三、下步“三農”工作方向
(一)扎實抓好現代農業促進增收。鞏固提升橡膠、茶葉等傳統產業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對魔芋、蔬菜、芒果種植等新興產業和轄區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深入推進扶貧開發項目扶持力度,落實曼康村小組豬舍建設、推進南拼村小組蜜蜂養殖項目。拓寬思路,圍繞旅游和貿易合作兩個關鍵,引導群眾向冰鮮水產品、肉類產品新業務和邊民互市貿易方向發展經濟。
(二)扎實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曼康村小組體彩公益金項目實施。爭取城子、回帕、龍井、曼康、小新寨、加布托等村小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立項。加快推進城鄉住房建設,繼續實施好農村舊危房改造和抗震民居工程,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配合做好遠關高速公路征地、兌補等工作;抓好玉磨鐵路征地、小磨高速改擴建收尾各項工作和加快遠關高速公路的建設力度;抓好曼崗、布里小組各200萬省級示范村項目建設;抓好繪德村小組舞臺、公廁和繪德辦場自來水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資金推進民族文化廣場建設征地及相關工作;積極爭取資金推進5個村委會集體經濟項目建設力度。
(三)扎實抓好美麗關累建設步伐。繼續鞏固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成果,著力推進旅游綜合設施和景區景點的改造升級工作,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康體、養生旅游轉變,依托勐遠仙境景區、南拼和曼勐美麗鄉村及芒果樹“四位一體”項目建設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優化管理,壯大生態旅游項目。做好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預警與防控工作;大力實施人居環境環境行動計劃,嚴格落實節能減排、環境和耕地保護、節約用地制度,全面落實“河長制”和退耕還林,讓青山更青,綠水更綠。
(四)扎實抓好民生保障體系建設。繼續大力宣傳、落實糧食直補、公益林補償等強農惠農政策;穩步推進醫療衛生、計生服務等工作;進一步擴大醫保、養老保險等各類保險的覆蓋范圍;繼續落實城鄉低保、困難群眾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救助和高齡補貼等工作,健全城鄉居民的生活保障體系;加強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體系,提高處置突發事件應急能力;依法依規、化解矛盾糾紛,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度;全力以赴開展脫貧攻堅,努力實現2018與勐臘縣同步脫貧摘帽。
(五)創新構建鄉村振興治理體系。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豐富民主建設內涵,完善村規民約,力促村級治理法規化、規范化;大力支持發展創業、優秀傳統文化產品創收等致富路。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優秀范文,整理不易,想要了解更多的范文內容,盡請關注查字典站,小編將為您更新更多的優秀范文喲!
【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材料 鄉村振興經驗交流匯報范文】相關推薦文章:
最美鄉村主題征文 美麗鄉村主題征文精選
2021鄉村旅游工作總結 鄉村旅游工作總結范文
跟著電影走鄉村心得體會 《跟著電影走鄉村》觀后感
鄉村振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鄉村實踐活動自我總結
2021年鄉村振興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范文
美麗鄉村建設情況的工作匯報范文精選
鄉村振興戰略調研報告2000字范文參考模板
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解讀范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