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基本情況
2、項目效益
2-1功能和經濟效益
(3)項目區通過土地整理后,原有耕地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很好改善,一季稻可改雙季稻,還可種植冬作,預計原有耕地每公頃可增產值0。225萬元,每年可增產值41.93萬元。
2-2社會效益
(1)可以強化土地用途管制,使土地權利人獲得長期的社會效益。
(4)通過整理,水利工程網絡覆蓋186.35公頃,從而改善了灌溉條件,提高了耕地質量,使原有耕地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2-3生態效益
(1)整理前零亂破碎無序的地塊改變為整形合一的標準化田塊,提高了機械化作業和土地集約化利用的水平
(2)建立農田防護林網,改變以前少林或五無防護林的狀況,提高了林木覆蓋率,有效地增強防風固沙和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3)改變了零亂的坑塘和無序的灌溉溝渠,建成了排灌分開、統一有序的農田排灌系統,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和灌溉、排洪能力。
(4)改變了高低不平、彎彎曲曲的農村道路狀況,建成了便利機械化耕作和人行管理的道路網絡,提高了道路的網絡水平。
3、資金來源
全部資金307.2萬元由國家撥款
4、項目的目的、意義
4-1充分發揮土地資源潛力,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的原則,保護生態環境,使農田基本達到同一層面平整,建立高標準、高效率農田。
4-2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完善道路與溝渠體系,使原來形狀、大小不一的田塊變為標準化田塊,有利于土地用途管制,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和土地集約規模利用效應,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4-3改良土壤水、肥條件,提高農田質量,調整農業和農作物結構,實施集約規模經營和管理,提高耕地的產出率。
4-4通過路邊、溝邊等農田防護林帶的種植,提高區內林木覆蓋率,增強防風固沙作用,改善區內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三、項目建設總體目標
1、通過對溝、田、水、林、路的綜合整理,實施248.96公頃土地整理的施工,使原來形狀、大小不一的田塊成為“田成方、溪成網、樹成行、路相通”的標準化生態農業園區。
3、新建和完善農田水利設施,修建溝渠總長35760米、過水涵1070座、控制閘1座,確保農田旱澇保收;
4、完成11750株農田防護林的栽種工作,按3米1株的標準栽種,達到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5、積極做好土地權屬調整和分配使用的工作,達到整理一片利用一片的目的。
四、項目的實施步驟、資金分配、時間安排
1、項目的實施步驟、時間安排
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結合當地的氣候、資金情況,先著手投資少,見效快的工程,并盡量避開雨委,充分利用閑期,減少農作物的損害。
(1)測繪項目區地形圖:年月日—年月日;
(2)編制項目詳細規劃設計施工圖件和方案:年月日-年月日;
(3)核實項目區土地權屬現狀并制定調整方案:年月日-年月日;
(4)項目工程招投標:年月日-年月日;
(5)完成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年月日-年月日;
(6)項目開工施工放樣:年月日-年月日;
(7)填土造田、土地平整:年月日-年月日;,完成格田、梯田的土方量,符合耕作要求。
(8)農田水利、田間道路、其他工程:年月日-年月日;,修筑各類道路及橋涵、灌溉渠道和排水溝、建生態防護林、配套電力工程、蓄水與提灌站工程。
(9)竣工驗收:2012年4月
2、資金分配
(1)該項目國家總投資萬元,其中:
(2)工程施工費:萬元占總投資比例%
(3)設備購置費:萬元占總投資比例%
(4)前期工作費:萬元占總投資比例%
(5)竣工驗收費:萬元占總投資比例%
(6)業主管理費:萬元占總投資比例%
(7)不可預見費:萬元占總投資比例%
3、項目建設所采取的措施
3-1、管理制度實施措施
3-1-1、公告制度實施措施
共2頁,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