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輔導活動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心理輔導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心理輔導活動方案1
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如不加以重視和疏導,后果將難以想見。高中時期是中學生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它是中學生個性心理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認真研究中學生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尋找積極的疏導方法,不僅具有廣泛的社會價值,而且對學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的準備工作
1、不斷“充電”,提高自身修養。教師多學一些心理學知識。
2、邀請家長參加參加有關的知識講座。
3、邀請有關心理問題輔導專家。
4、收集有關逆反心理的一些案例。
二、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程序
(一)開辦學生逆反心理知識講座,并邀請家長參加,讓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逆反心理,并通過講座能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的種類及其成因,為正確引導學生的逆反心理鋪平道路,并讓學生能夠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向學生分析事例,形象直觀地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逆反心理,該如何應對才能正確化解逆反心理。
小玲今年13歲,從小就很聰明也很聽爸媽的話,可近來變化較大。凡事總愛與父母頂嘴,、自作主張,有時還偏要同父母“反其道而行之’。例如,小學畢業后,媽媽為小玲選擇了就近的一所重點中學作為報考志愿,而小玲偏選了一所離家較遠的中學,她不是喜歡路遠,而是有意與媽媽鬧別扭;小玲有炎,媽媽配來滴鼻藥水,她卻有意把瓶摔了;媽媽問小玲考試成績,她故意不及格;有一天氣候突然變冷,媽媽特意送去御寒的衣服,小玲競當同學們的面把衣服扔在媽媽臉上;爸爸平時工作忙,找機會想跟小玲聊聊,她卻把他拒之于千里之外......這個小玲的爸媽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
做父母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十五六歲時,總和父母對著干,有的能持續好幾年,你讓他(她)往東,他(她)偏往西;你不允許他這樣做,反而使他增強了這樣做的欲望。這種“你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的逆向反應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現明顯,常把母親氣哭,把父親氣得渾身發抖;有的孩子這種逆反行為較弱,但一般父母都能感覺到這種“作對”。精神分析理論把這段時期稱為“仇親期”,而在心理學上則稱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好處,十二三歲的青少年處在生理發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發展的劇變時期。這個時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心理“斷乳期”,他們不再像兒時那樣依戀父母,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把教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權威,甚至連書本上的知識也敢于懷疑。這樣的心理品質,如果能悉心保護,正確引導,有利于獨立創造性的發展。
學生產生的“逆反心理”,應該說是他們心理上的“突破”。當他們心理上一“突破”,表現出來的就不再是過去的聽話、順從,而是勇敢和冒險。現代社會充滿著競爭,從小培養好勝、敢闖的心理品質有利于形成開拓、進取的個性。
“逆反心理”有時就是針對傳統思想的束縛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認為是這樣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學生偏偏認為是那樣的。雖然有時可能鉆牛角尖或失之偏頗,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學生求異思維的表現,獨辟溪徑從其它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自古以來,科學家的創見,改革家的新思路,發明家的新工藝,往往都是求異思維的結晶。
通過對案例分析,站在科學的立場上分析逆反心理,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逆反心理的輔導,并且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的逆反心理,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
(三)通過一些活動,強化對學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和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認識問題,進行換位思考,從而達到正確引導學生逆反心理的目的。
A、活動一
〈一〉演一演
1、演員:一名教師扮演一名學生媽媽并與該學生合演小品
2、背景:一個家庭環境的設置
3、內容:
一個孩子感冒了,把鼻涕擦在袖子上,媽媽指斥他不要這樣擦鼻涕,而應用紙巾擦,孩子不但不聽,反而多擦兩下,媽媽氣得想打他,可忍住了。不久,媽媽又叫孩子幫著掃地,孩子說他不想掃地。媽媽無可奈何,只好叫他給自己倒杯水,可孩子卻裝出不舒服的樣子坐在沙發上。媽媽再也忍不住了,拉起孩子的小手一掌打下去,孩子生氣了,跑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鎖上。媽媽傷心地坐在一旁,顯得很無奈。
〈二〉評一評
看完小品后,各班班主任組織好自己班的學生和家長進行討論:
1、這小品中的孩子心理有什么問題?
2、是什么原因引起這孩子的心理如此叛逆?
3、各班班主任把討論結果呈遞給校長,校長小結引起孩子叛逆心理的原因:
(1)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缺乏對孩子的尊重。
(2)孩子受到過分的溺愛保護,使他們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
(3)孩子對家庭對父母不滿意,認為家庭缺乏平等民主。
(4)孩子在情感上缺乏滿足感。
〈三〉議一議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一起議一議如何防止和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各班組成小組進行討論。
2、班主任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各兩名上臺發言。
3、請心理專家作總結性發言:
(1)正確理解和對待孩子的逆反行為。叛逆心理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只是多少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家長、孩子三方面的協調。不要給孩子不斷施壓,使得他們的心理上負擔日益嚴重,叛逆心理與日俱增,以致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教師應該在愛和理解的基礎上,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學會愛他人愛集體。作為父母也應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
(2)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學生雖然是小孩,但是他們也有獨立的人格。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孩子之間要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孩子遇到困難失敗時,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明辨是非,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當然,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為家長不能過于遷就,要通過適當的說服、誘導的方法進行疏導。
(3)懂得表揚學生。恰當的表揚不但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激勵其進取和自信,而且還會起到對學生思想行為的導向作用。所以作為教師父母要做好學生的貼心人,,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細微的進步,了解他們的長處和優點。當發現他們的優點時,不論大小,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有時這一細微的表揚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時甚至會改變其一生。
(4)以靜制動。當學生遇到違反紀律或與教師“頂牛”時,教師要適當地使用短暫的沉默,自己既有了理清思路,選擇措辭和觀察學生反應的'機會,又可讓學生有思考反省自己的機會。這樣的“冷處理”,能夠緩和氣氛,使學生冷靜理智,從而接受老師的教育。有時候,用沉默可替代對學生的直接批評。
(5)善于傾聽,建立良好關系。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正確,教師、父母都應該讓小孩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多聽聽孩子說話,當他們認為老師、父母親是可親近的,可信任的時候,就會暢所欲言。當他們的想法子與自己的想法子不一致時,也不可一口否認,而應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對他加以輔導,最后達成一致。
(6)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除了與思想品德課有機結合進行外,還可通過組織有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游戲、娛樂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B、活動二
為了測試各學生的逆反心理強烈程度,向每位學生派發以下測試表,通過測試,對班中逆反心理較強的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輔導。
1、你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嗎?
2、你是否認為絕大多數規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應該廢除?
3、如果父母再次叮囑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厭煩嗎?
4、你欣賞與老師對著干的同學嗎?
5、你經常考慮事情的反面嗎?
6、你是否對班干部指手劃腳很討厭,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
7、老師和父母是要你用功學習,你越是不想學嗎?
8、老師的話很多都是有漏洞有問題的嗎?
9、你喜歡與眾不同嗎?
10、違反學校里的某些規定使你感到一種快樂嗎?
11、別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憤怒嗎?
12、你是否認為老師有很多缺點和錯誤?
13、對別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別想嘗試一下嗎?
14、你喜歡搞一些被捉弄者痛苦或憤怒的惡作劇嗎?
15、你是否覺得父母和老師不應該為一些小事大驚小怪、小題大做?
16、對批評你的人,你都感到討厭和惱恨嗎?
17、你是否認為冒險是一種極大的快樂?
18、對你感到沒意思的事,別人怎么說也不會好好去干嗎?
19、你特別愛做令人大吃一驚的事嗎?
20、你總是對老師表揚的同學感到反感,不想理那個同學嗎?
21、你喜歡做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學注意的事嗎?
22、你討厭那些當班干部的同學嗎?
23、你認為上課時出現一些沒有意料到的情況令人開心嗎?
每位同學只需答‘是’與‘否’:‘是’越多,逆反心理越強。此類學生越要進行逆反心理的輔導。
逆反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利于教育順利進行的,但卻反映了青少年的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和家長應及時發現他們迸發出的思想火花,悉心保護和大力引導這些有益的心理,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教育是教與學的互動,學生的逆反心理避免和消除了,配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教育目標也就不難實現了。
學生心理輔導活動方案2
輔導目的:
通過本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師,相信同學,為了自己的進步,樂意接受老師、同學給予的幫助。
輔導對象:學習自覺性差的、不負責任的學生,特別是作業不完成的學生。
輔導者:
⒈心理輔導員(要求靈活性、隨機應變、組織能力等方面都比較強的教師承擔)。
⒉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輔導場地:
⒈活動室要相對大一點。
⒉師生座站圖:“☆”代表教師,“○”代表學生。
器材準備:
⒈無線遙控擴音設備,如領夾話筒配語言座即可。
⒉獎品(練習本、筆若干)抽獎紙條若干張。
⒊蒙眼睛用的毛巾之類物品。
輔導過程:
一、跟我一起做(約2分鐘)
師:同學們,我做一個動作,要求大家不評價。不思考,也學著跟我一起做,連續模仿做3遍。(師可選擇做做3~4動作。目的是消除學生緊張心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二、結識新友
(約5~6分鐘)(自我介紹內容可突出個人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學習生活習慣等為主,讓同學進—步了解自己)。
師:同學們,我們大家雖在—個班級多時,但相互之間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們做個游戲,可以增進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師:這個游戲的名稱叫“結識新朋友”,游戲的方法是:大家在這個圓圈里自由走動,邊走邊與同學握握手、問聲好;然后再與別的同學握手問好。當老師說:“停”時,每個人都必須要與人握住手、面對面。這時握住手的兩個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對面而座,雙方作自我介紹。
師:游戲現在開始(經過10秒鐘左右師叫停,學生自我介紹1~2)分鐘,然后再進行一次或二次)
師:同學們,剛才我看到你們都認識了新朋友,我很高興,你們高興嗎?誰來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
(請3~4位不等。講完后讓他們抽獎。先拿抽獎紙,活動結束前發獎。注:抽獎紙上寫的是師對學生各種鼓勵的語言;獎品是練習本和鉛筆。)
三、信任之旅(8對~10對)(約20分鐘)
目的:通過游戲,讓學生體驗助人與受助的感受,增加對別人的信任與接納;同時培養樂于助人和接受幫助的意識。
師:為了加深朋友之間的友誼,我們大家做—個游戲,好嗎?
師:游戲的要求:兩人一組,不準說話,只能用動作去幫助別人和接受別人幫助,按照規定的路線走,大家都要體驗當時各種感受。其他同學在一旁觀看,也要談體會,看哪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驟:
⒈邀8~10位同學參加游戲扮“盲人”。(可選幾位最不守紀律的、作業常不做的學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數不均等),排到走廊里(這些人不要讓其他同學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層樓的走廊蒙上他們的眼睛(以上請助手完成,然后讓他們原地轉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⒉師:(神秘而緊張地語氣)同學們:我估計,外面這些同學目前有困難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難。誰愿意做好心人,去幫助他們?(選8~10位)要求:在幫助他們時也不能說話,只能用動作。
在他一對一結對完成后,進行一段艱難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艱難路線圖,可設置在教室里(如能走走樓梯最好)。在他們結對時,教室里快速完成如下的布置:
師:宣布“信任之旅”開始,請好心人幫助“盲人”走好客觀存在艱難的歷程。(線路可以曲折點,在“信任之旅”活動開始之前,這些障礙不要布置,待參加游戲學生出門后,再布置起來,盡量就地取材,請學生幫忙,同時以最后一對學生到終點為游戲結束。)
⒊情感交流:(圍成圖(1)狀)
師:①先問蒙住眼睛的學生:a、當你蒙住眼睛看不見什么時,心里什么感覺?此時心里最希望什么?b、在好心人幫助下,你說說在通過各種障礙時,心里有什么感受?c、你對幫助你的朋友滿意不滿意?(2~4位學生)。②問好心人,a、你看到“盲人”時,首先想到的是什么?b、你是怎樣想方設法幫助你的朋友的?b、通過對朋友的幫助,你有什么感受?(2~4位學生)③問觀看的學生:看了這個游戲,你有什么想法?(這里要求教師抓住以下重點去組織提問:當你有困難時,渴望得到朋友幫助;當朋友幫助你時,你要樂意接受;當你幫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困難后,心里感到欣慰。)(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換一批學生再做,再交流)
⒋小結:
師:同學們,游戲結束了,我發現大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于說出自己心里的感受,雖然有的同學沒有說,但相信他們也已經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別是當自己碰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同學、老師、朋友會向你伸出友誼之手,真心誠意地、耐心地給予幫助,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責任,你呢就要愿意樂意接受老師、學生、朋友對你的幫助,接受別人對你的幫助,使你不斷進步,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
四、“及時下雨”(約15分鐘)
師:剛才有不少同學抽到了獎,現在開始發獎品。(請助手為學生兌獎品)
師:你們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緊扣:上好課、守紀律、做好作業、寫好字、好好學習、有責任心等等去談(5~8位或更多),對說得好的同學,再次發獎。)
五、結束余音(約1~2分鐘)
師:同學們,你們說得很好,我很感動,你們好像長大了許多。特別是懂得了認真上課、完成作業、守紀律等等是有責任的表現,也懂得了主動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這使我很高興。相信你們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認真上好課,認真完成每一天每一次的作業,做個好學生,你們說是不是?下次我們再來做游戲好不好?好!記住,比一比誰的進步快!
學生心理輔導活動方案3
輔導目的:通過本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師,相信同學,為了自己的進步,樂意接受老師、同學給予的幫助。
輔導對象:學習自覺性差的、不負責任的學生,特別是作業不完成的學生。
輔導者:
l、心理輔導員(要求靈活性、隨機應變、組織能力等方面都比較強的教師承擔)。
2、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輔導場地:
1、活動室要相對大一點。
2、師生座站圖:“☆”代表教師,“○”代表學生。
器材準備:
l、無線遙控擴音設備,如領夾話筒配語言座即可。
2、獎品(練習本、筆若干)抽獎紙條若干張。
3、蒙眼睛用的毛巾之類物品。
輔導過程:
一、跟我一起做(約2分鐘)
師:同學們,我做一個動作,要求大家不評價。不思考,也學著跟我一起做,連續模仿做3遍。(師可選擇做做3~4動作。目的是消除學生緊張心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二、結識新友(約5~6分鐘)(自我介紹內容可突出個人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學習生活習慣等為主,讓同學進—步了解自己)。
師:同學們,我們大家雖在—個班級多時,但相互之間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們做個游戲,可以增進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師:這個游戲的名稱叫“結識新朋友”,游戲的方法是:大家在這個圓圈里自由走動,邊走邊與同學握握手、問聲好;然后再與別的同學握手問好。當老師說:“停”時,每個人都必須要與人握住手、面對面。這時握住手的兩個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對面而座,雙方作自我介紹。(我是鬃學校啄曇蹲班的喜歡鬃(唱歌、打籃球、畫畫或愛笑)的鬃祝ㄐ彰),我的學習情況、性格特點愛好等等)。一方介紹時,另一方認真聽,不明的地方可以提問。做到盡可能多地了解對方。明白了嗎(明白了?
師:游戲現在開始(經過10秒鐘左右師叫停,學生自我介紹1~2)分鐘,然后再進行一次或二次)
師:同學們,剛才我看到你們都認識了新朋友,我很高興,你們高興嗎?誰來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
(請3~4位不等。講完后讓他們抽獎。先拿抽獎紙,活動結束前發獎。注:抽獎紙上寫的是師對學生各種鼓勵的語言;獎品是練習本和鉛筆。)
三、信任之旅(8對~10對)(約20分鐘)
目的:通過游戲,讓學生體驗助人與受助的感受,增加對別人的信任與接納;同時培養樂于助人和接受幫助的意識。
師:為了加深朋友之間的友誼,我們大家做—個游戲,好嗎?
師:游戲的要求:兩人一組,不準說話,只能用動作去幫助別人和接受別人幫助,按照規定的路線走,大家都要體驗當時各種感受。其他同學在一旁觀看,也要談體會,看哪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驟:
1、邀8~10位同學參加游戲扮“盲人”。(可選幾位最不守紀律的、作業常不做的學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數不均等),排到走廊里(這些人不要讓其他同學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層樓的走廊蒙上他們的眼睛(以上請助手完成,然后讓他們原地轉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2、師:(神秘而緊張地語氣)同學們:我估計,外面這些同學目前有困難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難。誰愿意做好心人,去幫助他們?(選8~10位)要求:在幫助他們時也不能說話,只能用動作。
在他一對一結對完成后,進行一段艱難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艱難路線圖,可設置在教室里(如能走走樓梯最好)。在他們結對時,教室里快速完成如下的布置:
師:宣布“信任之旅”開始,請好心人幫助“盲人”走好客觀存在艱難的歷程。(線路可以曲折點,在“信任之旅”活動開始之前,這些障礙不要布置,待參加游戲學生出門后,再布置起來,盡量就地取材,請學生幫忙,同時以最后一對學生到終點為游戲結束。)
3、情感交流:(圍成圓圈狀)
師:①先問蒙住眼睛的學生:
a、當你蒙住眼睛看不見什么時,心里什么感覺?此時心里最希望什么?
b、在好心人幫助下,你說說在通過各種障礙時,心里有什么感受?
c、你對幫助你的朋友滿不滿意?(2~4位學生)。
②問好心人:
a、你看到“盲人”時,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b、你是怎樣想方設法幫助你的朋友的?
c、通過對朋友的幫助,你有什么感受?(2~4位學生)
③問觀看的學生:看了這個游戲,你有什么想法?(這里要求教師抓住以下重點區組織提問:當你有困難時,渴望得到朋友的幫助;當朋友幫助你時,你要樂意接受;當你幫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困難后,心里感到欣慰。)(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換一批學生再做,再交流)。
4、小結:
師:同學們,游戲結束了,我發現大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于說出自己心里的感受,雖然有的同學沒有說,但相信他們也已經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別是當自己碰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同學、老師、朋友會向你伸出友誼之手,真心誠意的、耐心地給予幫助,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責任,你就要愿意、樂意接受老師、學生、朋友對你的幫助。接受別人對你的幫助,是自己不斷進步,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
學生心理輔導活動方案4
活動名稱:敞開心扉交朋友
活動目標:
1.增進團體成員間的了解。
2.協助成員樹立積極主動的人際交往態度。
3.檢視團體的凝聚力,以及成員在團體中的參與、互動程度。
4. 讓成員學會敞開心扉,主動去接納、喜歡和肯定他人。
5. 在朋友之間,要學會信任和尊重他人,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新型至卡片若干張,用硬紙繪制的標有十個等級的心情溫度計每人一個,記號筆每人一只。
活動程序:
(一)“坐地起身”暖身游戲(10分鐘)
1.將成員隨機分成兩組,確保兩組的人數以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
2.每組先派出兩名成員,背靠背、臀部貼地、雙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當領導者發出“開始”的指令時,兩人合力使雙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過程中,手不能松開,也不能觸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則該小組繼續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敗則重新再來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類推,小組成員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為勝方。
3.在游戲過程中,領導者負責發出“開始”的指令,并監督各小組不要犯規。
(二)“愛在指間”(30分鐘)
1.活動過程
將團體成員分成相等的兩組,一組成員圍成一個內圈,再讓另一組成員站內圈同學的身后,圍成一個外圈。內圈成員背向圓心,外圈同學面向圓心。即內外圈的成員兩兩相視而站。成員在領導者口令的指揮下。做出相應的動作。
當領導者發出“手勢”的口令時,每個成員向對方伸出1~4個手指:(1)伸出1個手指表示“我現在還不想認識你”;(2)伸出2個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認識你,并和你做個點頭之交的朋友”;(3)伸出3個手指表示“我很高興認識你,并想對你有進一步的了解,和你做個普通朋友”;(4)伸出4個手指表示“我很喜歡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和痛苦”。
當領導者發出“動作”的口令,成員就按下列規則做出相應的動作:(1)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樣,則站著不動,什么動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1個手指,那么各自把臉轉向自己的右邊,并重重地跺一下腳;(3)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2個手指。那么微笑著向對方點點頭;(4)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3個手指,那么主動熱情地握住對方的雙手;(5)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4個手指,則熱情地擁抱對方。
每做完一組“動作一手勢”,外圈的成員就分別向右跨一步,和下一個成員相視而站,跟隨領導者的口令做出相應的手勢和動作。以此類推,直到外圈的同學和內圈的每位同學都完成了一組“動作一手勢”為止。
2.領導者引導成員進行經驗分享
(1)剛才自己做了幾個動作?握手和擁抱的親密動作各完成了幾個?為什么能完成這么多(或為什么只完成了這么少)的親密動作?
(2)當你看到別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時,你心中的感覺是怎樣的?當你伸出的手指比別人多時,心里的感覺又是怎樣的?
(3)從這個游戲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3.領導者點評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希望別人能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持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喜歡我們、接納我們。別人喜歡我們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們也要喜歡他們,承認他們的價值。也就是說人際交往中喜歡與討厭、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一般而言,喜歡我們的人,我們才會去喜歡他,愿意接近我們的人,我們才會去接近他;而對于疏遠、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會疏遠或厭惡他。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應遵循交互原則。對于交往的對象,我們應首先主動敞開心扉,接納、肯定、支持、喜歡他們,保持在人際關系的主動地位,這樣別人才會接納、肯定、支持、喜歡我們。
4.成員分小組進行討論:“人際交往中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主動表達對他人的接納、喜歡和肯定?”
5.領導者小結與人主動交往的方式,如主動與人打招呼,主動幫助別人,主動關心別人,主動約別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三)盲人旅行 (20分鐘)
1.活動過程
(1)將教室桌椅布置成幾個障礙物。隨機將同學分為兩人一組,一人當盲者,一人當領路者。盲者用布遮住眼睛,領路者以話語輔導盲者前進,并饒過障礙物,但兩者不可以有肢體接觸。
(2)時間限制為三分鐘,三分鐘后更換盲者為領路者者,領路者為盲者,在進行三分鐘。回到座位,自由發言,討論剛才的感受。
2. 領導者引導成員進行經驗分享。
(1)成為盲者的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覺?害怕?擔心?還是興奮?當知道與你一起搭檔的是你不熟悉也不了解的人時,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你相信你的搭檔會正確的帶路嗎?有想過要把搭檔交換成自己熟悉的人嗎?當領路者一路領著你安全暢通的走完障礙物時,你的感覺又是什么?
(2)當你領著盲人順利的完成任務時,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成就感嗎?
(3)當你看著本不了解的兩個人配合默契的完成任務時,你心里是什么感覺?想想,如果是自己,會順利完成嗎?
(4)你從這個游戲中學到了什么?
3.活動小結。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當是團結合作相互信任的,你毫無條件的信任我,我才可以毫無顧忌的幫助你。就比如剛才的游戲,盲人完全信任領路者,而領路者感覺到了盲人對他的信任及尊重,為了不讓盲人失望,必定會全力以赴的幫助盲人。如果,你不信任對方,遲遲不肯前行,還這里問,那里摸,領路者也肯定會不耐煩的,那樣,你們的任務就很難完成了。所以說,在人際交往中信任和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更是要
(四)“團體檢測站”(15分鐘)
請每位成員從大紅、粉紅、橙、黃、藍、綠、紫、白、黑、灰等各種顏色的心形紙卡中挑選一個,代表自己進入團體的心情。并在心情溫度計上畫上相應的溫度,代表自己在團體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溫度越高表示在團體中的參與程度越高),然后加以解釋說明。
(五)小結(5分鐘)
領導者總結今天團體輔導的內容,并再次強調人際交往中的相互原則。強調敞開心扉、主動交往以及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