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縣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考察報告
我們赴江蘇省宿遷市掛職學習小組,在市委組織部統一領導和宿遷市委組織部、沭陽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鄉鎮(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實地掛職、主動參與、調查了解、展開座談、走訪部門等多種形式,對沭陽縣近年來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不斷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進行了考察學習,并對了解的情況有了初淺認識和體會。
一、基本情況
沭陽縣位于江蘇省北部,南北55公里,東西60公里,地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5米左右(全縣最高峰海拔70米)。全縣國土面積22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4萬畝,水面45.28萬畝,荒灘 13.5萬畝,為江蘇省陸域面積第一大縣。該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總時數2291.6小時。沭陽縣交通便利,京滬高速公路、新長鐵路、205國道、3
2
4、3
2
6、245省道穿境而過,全縣鄉鄉通柏油路,總里程約450公里。
沭陽縣現轄37個鄉鎮、1個農場,總人口174萬人,非農人口46.98人,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縣,城鎮化率27%。該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全國優質商品豬生產基地縣,是有名的“楊樹產業之鄉”,先后三次被授予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2000年被評為全國綠化百佳縣。這里是聞名全國的“花木之鄉”,擁有花卉品種3000余種,顏集鎮2001年被中國花木協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新河鎮2000年被省花木協會評為“花木之鄉”。
到2002年底,沭陽縣國內生產總值77.0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28.14億元,第二產業26.53億元,第三產業22.35億元。工業總產值27.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06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44元。該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三分之一。204萬畝耕地面積,復種指數為2。2002年糧食播種面積229.1萬畝,總產量84.7萬噸;棉花面積9.46萬畝,總產0.76萬噸;油料總產量5.97萬噸;蔬菜、瓜果面積59.9萬畝,花卉面積22.5萬畝,食用菌面積0.5億平方尺。生豬飼養量156萬頭,家禽1513.7萬只,水產養殖面積15萬畝,特種養殖6萬畝,水產品產量2.9萬噸,實現漁業產值2.15億元。以木材、蔬菜、禽肉類等為主的大中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近20個,各類專業批發市場26個,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各類專業協會80多個,農民經濟人達到了3萬余人;全縣共有市、縣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5個。全縣成活林面積累計59萬畝,農田林網達200萬畝,四旁植樹3000余萬株;活立木總蓄積量380萬立方米,木材林覆蓋率達27.9% ;綠化苗木面積近16萬畝,年產值近6億元,銷售收入5億多元。全縣木材加工企業和大戶發展到2300余戶。
二、主要經驗與做法
沭陽縣把農業結構調整放在了全縣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衡量一個鄉鎮農業結構調整是否調出成效,就看這個鄉鎮在結構調整中是否形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為此,全縣上下對主導產業優勢明顯的鄉鎮,實行做大規模,擴大影響,促大效益的辦法;對尚無優勢項目或優勢不明顯的鄉鎮,一方面在本地尋找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增收亮點,加以放大。另一方面盡快組織鄉村干部和種養大戶走出去,學習借鑒先進鄉鎮和外地經驗,篩選項目,把規模抓上去,把主導產業抓出來,真正地使當地農業主導產業明晰,農業產業結構優化。他們的主要經驗與作法是:
1、堅持科學規劃,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沭陽縣的許多鄉鎮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特別注重區域種植和規模養殖,從計劃到落實,再到督促檢查驗收,每個環節都少不了對照規劃抓落實。在這個縣的許多鄉鎮,單從農業結構調整規劃意見就可以看到, 種植什么,養殖什么,都做了具體規定。對未按規劃實施的包村干部、村支書、村主任要追究責任,以約束干部的從政行為。花木產業是該縣潛力巨大的特色產業,種植花木的效益與種植糧食等作物相比,一般在10:1左右甚至更高,擴大花木種植面積,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為此,他們采取的辦法首先是大力鞏固老區,花木生產老區新河、顏集兩鎮,按照“走花路、念花經、發花財、奔小康”的指導思想,不斷擴大種植規模,面積達到8萬多畝,占全縣花木總面積的35.6%,形成了盆景制作、常青類苗木、草坪、月季、花果立體種植等五大生產基地。其次是積極拓展新區。按照“統一規劃、形成規模、發展精品、提高效益”的總體思路,在四個鄉鎮擴大花卉苗木面積近4萬畝,新建苗木生產基地10多家。第三是建立花木生產帶。按照“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展示花木大縣形象”的發展思路,在205國道、京滬高速公路建立花木生產基地9個,使交通要道成為展示沭陽花木形象的“窗口”。
2、立足區位優勢,發展特色主導產業。他們把發展特色主導產業作為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的關鍵措施來抓,用發展主導產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到目前,全縣已形成了四大特色主導產業。一是花卉產業。全縣花卉苗木總面積達到22.5萬畝,品種3000余種,盆景80余萬盆,花卉專業市場10余個,花木協會8家,花木企業20余家,花木經濟人1萬余人,年銷售花木收入10億元。年內花木將實現25萬畝,明年30萬畝的目標。花卉產業基地重點分布在顏集、新河、扎下、廟頭和潼陽五個鎮。二是蔬菜產業。全縣瓜菜面積近60多萬畝,其中反季節蔬菜25萬畝,西甜瓜10萬畝,總產值達6億元。到2004年,瓜菜復種面積發展到80萬畝,其中設施栽培達到30萬畝,產業基地重點分布在潼陽、茆圩、廟頭、華沖、吳集、萬匹等鄉鎮。三是林木產業。全縣成片林面積達到59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380萬立方米,木材加工企業2000余家,從業人員5.4萬人,總產值33多億元。林木產業覆蓋了全縣37個鄉鎮、1個農場,林木覆蓋率達到27.9%。四是食用菌產業。該產業由2001年的不足300萬平方尺,發展到今年的1億平方尺,耿圩、北丁集、隴集、悅來、七雄、沂濤等鄉鎮的面積都突破了700萬平方尺。主要品種為蘑菇、平菇、草菇,同時又積極發展了具有出口創匯潛力的香菇、茶樹菇、竹蓀、猴頭菇等。
3、活化機制創新,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結構調了,伴隨著農副產品數量和質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為此,只有通過產業化經營才能參與大市場競爭,著重在壯大龍頭企業、搞活市場流通上下功夫。在壯大龍頭企業上,重點扶持了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規模效益好的農業龍頭企業。如先后成立了蘇北花木盆景公司、花卉林果總公司、綠化花木集團公司等集園藝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花木實業公司,這些公司年產值均在千萬元以上,其中二級資質企業3家。為了提高沭陽花木、西瓜等農產品的知名度,促進農產品銷售,他們實施了“品牌戰略”。全縣共有九大類農產品申報了44個品牌,品牌農產品的種植面積達50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申報注冊的“虞姬”牌花木、“蜜蜜”牌西瓜、“高墟”牌大米等聞名遐爾。在投資100萬元資金改擴建的新河鎮周圈花卉盆景長廊和大營中心花園,帶動花木生產的農戶達2800余戶,戶均收入4萬元,拉動了全鎮4萬畝花木業的發展,使新河鎮成為沭陽首家無糧鎮,被譽為“花卉第一鄉”。在搞活市場流通上,由過去單一抓生產為既抓生產又抓流通。為了加快信息傳播渠道,市、縣兩級分別在《宿遷日報》、《沭陽資訊》、《沭陽通訊》等報紙刊物上刊登農產品有關信息,幫助農民通過了解掌握農產品價格行情指導生產經營。不斷加快專業特色市場建設,注重培育和發展與花卉、木材、蔬菜、食用菌主導產業相接的農村市場。全縣37個鄉鎮、1個農場,鄉鄉都有2——3個專業特色市場。如潼陽鎮有花生專賣市場、糧油營銷市場,十字鎮有水產品專賣市場,賢官鎮有木材市場和大蔥蔬菜批發市場等。
4、實施科教興農,增強發展后勁。一是信息服務。各鄉鎮各相關單位建立農業信息服務機構,進行市場調查、分析。建立相應的網站網面,定期發布、交流有關生產、技術、銷售信息。收集國內國際全局性的中長期市場信息,進行整理,準確預測、預報, 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二是技術服務。建立健全農業服務體系,提高農技服務水平。大力推廣諸如耕地凈化技術、投入品無害化技術、輕型栽培技術、秸桿返田技術、精準施肥技術、人工授精技術、胚胎移植技術、高效養殖技術等一批適用新技術。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加大新技術的普及力度,通過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專業技術講座,全面提高農業經營者的素質。 三是流通服務。進一步深化糧食、供銷、外貿等涉農流通部門的改革,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經營觀念、經營模式、經營手段,為農產品物暢其流創造條件。新建改建一批特色明顯,功能齊全的專業市場,開拓大中城市的外埠市場。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協會、農村經濟合作社和其他農業經營服務組織,培育和壯大農村經濟人隊伍,使之成為現階段開拓農村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的生力軍、 主力軍。四是政策服務。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使土地向種養大戶手中集中,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在稅收、資金、土地、供電等方面制定并采取優惠政策,努力營造有利于農業結構調整的寬松環境。通過加大對調整的資金扶持力度,增加信貸額度,同時增加項目投資,緩解農業結構調整資金不足的矛盾。
三、幾點體會
赴沭陽掛職學習,時間雖短,但體會較多,感觸頗深:
體會之一,堅持科學規劃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基礎。規劃是有序做好多項工作的前提。只有科學的規劃,才能使工作有循可遵、有的放矢。而科學的規劃、認真的落實,必然會帶來良好的效應。農業結構調整是農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必須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實事求是地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發展模式,并要進一步強化落實,將有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基層和田間地塊。對于農業內部的各業也要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切忌“一刀切”,但總的都應堅持“效益優先”的原則,并充分發揮地區特色和區位優勢,發展適合本地生產,又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品種和產業。
體會之二,強化技術服務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哪里的科學技術運用的好、運用的多,哪里的生產力就發展迅速。不斷強化農業技術服務是有效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最直接的方式,是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的助推器,也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對農民進行栽培技術、養殖技術、管理技術、營銷技術等方面的培訓。要采取請專家學者舉辦培訓班、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巡回講解、利用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組織村干部、種養殖大戶現場觀摩先進典型等多種形式,為農民傳授技術,解決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體會之三,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賣出去”戰略的根本。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外聯市場、內聯基地(農戶),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方式。通過“公司加農戶”、“市場帶農戶”等多種形式,引導農戶按照市場經濟準則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合同化銷售,最終實現農產品遞次增值。要制定、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對現有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提升農產品質量檔次,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要積極發展和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充分發揮其在生產和流通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使之成為開拓市場、搞活流通的主力軍。要培育品牌、創新品牌,通過全面實施品牌戰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要提高和完善現有各類批發交易市場建設,促其上規模、上檔次,并新建一批特色明顯、功能齊全的專業市場,重點在完善市場軟環境建設、健全市場體系上下功夫。
體會之四,堅持群眾觀點與群眾利益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基本立場。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各項改革的決定性力量。調整農業結構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和要求,是群眾在實踐中的客觀需求。要把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結合起來,尊重農民意見,支持農民意見,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實施群眾意見。要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重要思想,把群眾認為是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樹立好、宣傳好、發揮好。要注重農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效益,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參與農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更大限度地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民群眾的利益。
體會之五,加強組織領導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保證。農業結構調整是一項需長期堅持的重點工作,必須切實把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擺到農業發展的突出位置,確保領導到位、精力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要明確要求,加大領導責任,通過壓力傳遞,把主要領導一個人的壓力變成一支隊伍的壓力,一支隊伍的壓力變成廣大干部群眾的壓力。要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思想,把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進程與衡量干部工作能力強弱、政績大小掛起鉤來,通過嚴格的督導檢查,發現干部、培養干部、鍛煉干部,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有一個大的跨越。要組織召開農業結構調整先進典型觀摩會,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為農業結構調整樹立樣板,建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