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力打好“五場硬仗”。即:全力打好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村集體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粵桂扶貧協作“五場硬仗”。
2.六個精準。即:扶貧對象要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要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要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3.實施“八個一批”。即:扶持生產發展一批、轉移就業扶持一批、移民搬遷安置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教育扶智幫助一批、醫療救助解困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邊貿政策扶助一批。(我縣為“七個一批”,沒有“邊貿政策扶助一批”)
4.推進“十大行動”。即:特色產業富民行動、扶貧移民搬遷行動、農村電商扶貧行動、農民工培訓創業行動、貧困戶產權收益行動、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科技文化扶貧行動、金融扶貧行動、社會扶貧行動、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關愛服務行動。
5.“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
6.貧困戶脫貧摘帽標準“八有一超”。即:“八有”——有穩定收入來源且吃穿不愁,有住房保障,有基本醫療保障,有義務教育保障,有安全飲水,有路通村屯,有電用,有電視看。“一超”——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
7.貧困村脫貧摘帽標準“十一有一低于”。即:“十一有”——有特色產業,有住房保障,有基本醫療保障,有義務教育保障,有安全飲水,有路通村屯,有電用,有基本公共服務,有電視看,有村集體經濟收入,有好的“兩委”班子。“一低于”——貧困發生率低于3%。
8.貧困縣脫貧摘帽標準“九有一低于”。即:“九有”——有特色產業,有住房保障,有基本醫療保障,有義務教育保障,有安全飲水,有路通村屯,有電用,有基本公共服務,有社會救助。“一低于”——農村貧困發生率低于3%。
9.一戶一冊一卡。即:每戶貧困戶都有《幫扶手冊》、《幫扶聯系卡》。 《幫扶手冊》一年一印,貧困戶、幫扶聯系人各執一份,貧困戶執紅色封面本、幫扶聯系人執藍色封面本;《幫扶聯系卡》放在貧困戶家中顯眼位置。
10.一幫一聯。即:幫扶貧困戶聯系貧困生活動(簡稱“一幫一聯”)。
11.駐村工作隊。我縣每個貧困村有1名第一書記、2名縣級工作隊員,1名鄉鎮級工作隊員共4人駐村開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每個非貧困村有1名縣級以上、1名鄉鎮級駐村工作隊員共2人開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同時,每個村安排有1名科技特派員掛點。
12.幫扶聯系人的主要任務。一是向貧困戶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扶貧政策及強農惠農政策;二是了解掌握貧困戶貧困狀況,填寫《幫扶手冊》;三是幫助貧困戶精選發展路子,制定脫貧規劃,落實脫貧措施;四是協助貧困戶申報實施產業化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職業培訓、貼息到戶等扶貧項目,指導幫助申報國家其他補貼到戶資金。通過落實到戶幫扶機制和政策措施,確保貧困戶增收脫貧,早日實現致富奔小康目標。
13.幫扶工作日。每個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三為我縣“幫扶工作日”,全縣各單位要組織幫扶人員進村入戶,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當天安排不出時間的,可在“幫扶工作日”前后3天自行安排。
14.兩后生。即初中畢業后、高中畢業后未繼續升學的畢業生,包括應屆和歷屆,含退學、輟學等。“兩后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可獲相應的補貼。
15.貧困村及貧困人口安全飲水達標標準。行政村內98%以上(含)農戶通過打井,建水柜、水窖,引用山泉水,自來水等方式解決飲水問題且達到安全用水標準。安全飲水具體標準為:水質感官性狀良好,無色、無異味或異臭,水體清潔干凈;每人每天可獲得的水量不低于35升;人力取水往返時間不超過20分鐘(折算成取水的水平距離不超過800米或垂直高差不超過80米);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0%。
16.“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從 2017 年底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當中選定。以公寓房安置的,以戶為單位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得超過 25 平方米;以“一戶一宅”方式安置的,每戶宅基地占地面積不得超過 80 平方米、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得超過 25平方米。貧困戶自籌資金每人不超過 0.25 萬元。確實無力自籌資金的鰥寡孤獨等特別貧困戶,經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可免除自籌部分。按規定拆除舊房實施宅基地復墾,不愿簽訂拆除舊房協議的,不納入國家“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計劃;拆除舊房后每戶獎勵不低于 2 萬元、最高不超過 5 萬元。
17.黨建促脫貧行動。我縣實施“脫貧攻堅當先鋒·千山萬弄黨旗紅”黨建促脫貧行動,發揮全縣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18.三會一課。即:支部黨員大會(每季度召開1次以上)、支部委員會(每月召開1次以上)、黨小組會議(每月召開1-2次)和黨課(每季度要組織支部黨員上一堂黨課以上)。
19.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對廣西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即:做好脫貧工作,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
縣鄉村各級應掌握的基本數據
縣級:全縣行政區域面積23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31.31萬 畝,其中水田13.34萬 畝。轄11個鄉鎮151行政村(社區),2298個自然屯,總人口56.86萬人,其中鄉村人口數14.0萬戶46.69萬人。其中“十三五”貧困村75個,深度貧困村14個。2017年馬山縣精準識別建檔立卡3.65萬戶14.96萬人;其中2017年貧困戶2.37萬戶9.44萬人。2017年全縣有7個貧困村摘帽,6839戶29168人脫貧。2017年全縣有11個貧困村摘帽,3641戶15109人脫貧。2018年全縣還有57個貧困村,貧困人口共1.42萬戶5.40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1.56%。2018年計劃脫貧摘帽20個貧困村6508戶貧困戶26369人。2018年縣級5+2特色產業:“5”是優質稻、桑蠶、里當雞、豬、 羊;“2”是牛、金銀花 。
鄉鎮級:全鄉(鎮)行政區域面積 公頃(畝),耕地面積 畝,其中水田 畝,轄 行政村(社區), 個自然屯,全村 戶 人,其中“十三五”貧困村 個,深度貧困村 個(分別為: )。2017年全鄉(鎮)建檔立卡貧困戶 戶,貧困人口 人,貧困發生率 %。2017年實現脫貧 個貧困村 戶貧困戶 人。2017年實現脫貧摘帽 個貧困村 戶貧困戶 人。2018年初全鄉有 個貧困村 戶貧困戶 人,貧困發生率 %。2018年計劃脫貧摘帽 個貧困村 戶貧困戶 人,計劃修建 條通村通屯道路、 個人飲項目以及
等項目,以達到貧困村脫貧摘帽標準。
村級:全村行政區域面積 公頃(畝),耕地面積 畝,其中水田 畝,轄 個自然屯,全村 戶 人。2017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戶,貧困人口 人,貧困發生率 %。2017年有 戶 人實現脫貧,2017年有 戶 人實現脫貧摘帽。2018年初有 戶貧困戶 人,貧困發生率 %。2018年計劃脫貧摘帽 戶 人,其中住房保障未達標 戶 人,計劃通過危房改造實現 戶 人住房達標、通過易地搬遷實現 戶 人住房達標。計劃修建 條通村通屯道路、 個人飲項目以及
等項目,以達到貧困村脫貧摘帽標準。2018年村級3+1特色產業:“3”是:
,“1”是: ,特色產業覆蓋帶動貧困戶 戶 人。村集體經濟項目有:
,村集體經濟2018年預計收入達
元。
其它應當知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