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是國人心目中一個神圣的日子。做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這一天同“十一”、“五一”、“七一”、“六一”一樣,為億萬中國人民永遠紀念。一年前的八月,在我們各大城市的電影院,確實強力推出了兩部戰爭巨作,但都是地道的外國“大片”,與我們自己的建軍節無關。一部是《決戰的較量》,把成為二戰一個重要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變成了約瑟夫和阿道夫之間的個人決斗,把反侵略的正義一方也肆意嘲弄一番;另一部是《珍珠港》,充滿了美國式的英雄主義,歌頌了美國大兵的器宇軒昂和舍身取義。
今年的這一天,國產軍事大片《沖出亞馬遜》展現了新時期中國軍人的風采,令人耳目一新。但幾年來,我們確很少見到自己拍攝的反侵略的軍事影片。既沒有放映舊的,更沒有推出新的。前幾年,八一廠傾全力完成了《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系列。影片氣勢磅礴、場面宏大,可謂大手筆、大制作。但其記錄的是中國的一段內戰,盡管這是一場打倒反動派、解放全中國的正義之戰。而僅人民軍隊成立后的70多年里,中國軍民就進行了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等規模大、時間長的反侵略戰爭。用電影這門視覺沖擊力最強的綜合藝術再現當年的歷史,既有必要,也有優勢,更是電影人的責任。
我們沒有拍出一部像《地道戰》、《地雷戰》或是《血戰臺兒莊》、《七七事變》那樣的抗戰影片。從《鬼子來了》到《鬼子死了》(又名《葵花劫》),包括有較高藝術水準的《紫日》到即將公映的《血性山谷》,都是將鏡頭聚焦到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局部。而影片中中國人民的代表,都是一個或一群既善良、寬厚又封閉、愚昧的農民。有的只認錢,而不識民族大義;有的一味忍讓,左臉被打恨不得把右臉伸過去。我們既看不見李向陽、高傳寶,也找不到李宗仁、張自忠;既看不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的全民皆兵,也看不到“漫山遍野擺戰場”的人民戰爭。而抗戰8年,從共產黨八路軍高奏凱歌的平型關大捷、黃土嶺戰役、百團大戰,重創板垣師團、擊斃阿布規秀;到愛國軍民浴血抵抗的松滬抗戰、武漢會戰、南京保衛戰,消耗日軍大量有生力量,有多少壯懷激烈的戰爭場面、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值得在銀幕上再現或展現。
而半個世紀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作為本世紀中葉最大的局部戰爭,也是二戰后規模最大的戰爭,更是電影創作的絕好題材。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人民志愿軍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強敵,以非凡的勇氣和毅力,歷經5次戰役和兩年的反復爭奪,終于迫使敵人在停戰書上簽字。當年以此為題材的《上甘嶺》、《英雄兒女》,鼓舞了整一代人。但從那時起,抗美援朝的電影創作幾乎空白了30多年。幾年前,一部黑白紀錄片《較量》,票房紀錄超過了許多進口大片,既反映了觀眾的情感,也反映出題材的吸引力。
近日,有消息稱,抗戰題材的影片《平原槍聲》創作完成,但除了老片新拍外,我們就不能主創幾部新的大片嗎?年初,曾欣聞電視連續劇《抗美援朝》進入后期制作,但此后便杳無音信,而且,置身電影院里,與打坐電視機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我們就不能在銀幕上藝術地再現那場波瀾壯闊的戰爭嗎?
當我們的電影界人士對外國軍事大片攢不絕口時,是否應該意識到,拍好中國反侵略戰爭的大片,更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