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婧 方圓筆會
一、調查時間
2018年11月15日上午第二節課
二、調查地點
家里、五年2班教室、街上
三、調查人員
周林婧、張韓楊、張梓軒,張梓聰
四、調查對象
五年2班同學作業本、作文集、練習冊
五、調查目的
1.增加對漢字的了解,學會規范用字。
2.通過調查活動,使學生正確使用規范字,認識規范用字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減少錯別字,增強學生的文化內涵。
3.減少或消滅錯別字,提高同學們的作業質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六、調查原因
通過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我知道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華子女智慧的結晶,是傳承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重要載體。每個漢宇都有著神奇的靈性。規范使用漢字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因此,我們班就開展了一次探究之旅——錯別字調查。
七、調查過程及內容
首先,我們有一個“啄木鳥行動”——上街找錯別字。我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每一個招牌,生怕有哪一個錯別字與我擦肩而過。我們遇到的第一個諧音廣告牌,店名是“D調”,這是一個諧音字母,不應該是“低調”嗎?這真讓人啼笑皆非。我們又經過一家餐廳時,看到廣告牌上寫著“麻辣火鍋,物美價廉,快來本店品嘗”。“錯別字!”我大聲喊到。為了證明沒有看錯,我還叫了和我同行的伙伴,看了一半,還真有錯別字,我們抓緊拿出手機。按下快門,把這個廣告拍下來。
接著,我們在教室里統計了我們四人小組錯別字情況,檢查了兩本練習冊、作文集、采蜜本,張韓楊同學的作業本里錯了40個字,我有38個錯別字,張梓軒有49個錯別字,張梓聰錯了12個錯別字,但他因作文集沒帶,不作數。
由此看來,我們隊錯別字最多是49個,最少38個,平均42個。產生錯別字原因有以下幾點:
(1)同音字混淆,如:在——再 動——凍 已——以等;
(2)形近字混淆,如:既——即 人——入等。
(3)多筆少畫,主要有以下現象:
①多橫少橫,如:灑——酒 蒙——蒙等。
②多豎少豎,如:候——侯 胸——胸等。
③多撇少撇,如:式——式 誡——誡等。
④多點少點,如:貴——貴 犬——大等。
(4)對字義不加分析而出錯,如:及——急 向——象等。
(5)由于心急而出錯,寫著前一個字,卻在想后一個字。
(6)對字形記得不牢固而出錯。
八、調查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錯別字大概有以下幾種。
1.同音字,形近字:如“已經”誤寫為“以經”,把“感慨”寫成“感概”。
2.意思混淆:如“湊合”寫成“湊和”。
3.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規”誤為“默守成規”。原因是不知道其中的“墨”是指戰國時期的人物。
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寫錯字,也有一些錯字也許就是寫的時候思緒不清楚,腦子里還想著別的東西,簡單地說,就是粗心了。我從調查中發現,錯別字大多都屬于知識掌握不牢,寫的時候就不確定,寫出的字自然而然就錯。
九、調查建議
1.規范用字,正確掌握漢字的含義和規范書寫。
2.宣傳漢字規范使用,糾正身邊的錯別字。
3.建議買一個糾錯本,把錯字記在上面,經常復習,方便記憶。把字記牢固。
4.較難的字可以編口訣熟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