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貫徹執行黨在新時期下關于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既教書又育人。在工作中,不怕困難,勇挑重擔,頑強拼搏,敢于創新,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教學手段及方法
我參加工作的這六年,可以說是語文教學不斷改革和探索的幾年。在這幾年里,市、區教育局不斷提倡改革,鼓勵教學上的大膽創新。在這種教學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膽嘗試,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教學的方法。為了調動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我采取了如下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牢牢把握“讀”的環節,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充滿朗朗的讀書聲。
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說的就是“讀”的重要性。上課的時候,我著重于讀,但也注重讀的方式和方法,那種“南郭先生吹竽”式的“讀”是沒有什么效果的。從方式方法上來說,我把“讀”分為個人“讀”,小組“讀”,帶“讀”,搶“讀”,競賽“讀”,其中學生最喜歡的就是競賽“讀”了。具體操作是這樣的,我把全班同學分為四組,以組為單位,然后進行朗讀比賽。一組在“讀”的時候,其它組就聽,等到這組讀完后,其它組就指出這組在“讀”的過程中讀錯的字。錯一個扣10分,然后把這組的最后得分記入他們的學期總分,學期末進行獎勵。由于有這么一個強有力的競爭機制,學生上課的參與熱情相當高,他們大多能把別人讀錯的字找出來,并且輪到自己讀的時候也相當認真。事實證明,這種“讀”的效果是不錯的。
2、注重課堂提問的藝術,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上課積極思考。
提問是一門藝術,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會不斷地提出問題,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太大、太泛、太難,都很難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在每一節課上課之前,都做了認真的準備,把要在上課的時候提出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要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我針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分別叫不同的學生來回答。由于問題設計得比較合理,學生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為了調到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我常常采取小組競賽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和前面介紹過的朗讀競賽的方法是一樣的,學生對這種方法相當歡迎,為了給自己這一組爭光,可以說個個都積極地思考,小組討論的氣氛也相當熱烈。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高了,上課的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3、探索研究新教法,新課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語文課的工具性特點決定了這一門學科靠死記硬背是學不好的,它體現的并不是你明白了多少語文知識,而是一種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著重體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這種能力的提高,單單靠語文課堂教學又是不夠的,在這種教學理念的促使下,我不斷地探索、嘗試新的教法、新的課型。在一個學期中,我不間斷地開設了諸如“朗讀競賽”、“演講競賽”、“背書比賽”、“查安典比賽”、“找錯別字比賽”、“成語接龍比賽”、“iq游戲比賽”、“寫字比賽”、“講故事比賽”、“講笑話比賽”、“作文片段描寫比賽”等等。這些生動有趣的課型的開展,不僅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更是激起了同學們對于語文這一門課程的熱愛,使他們對于語文這一門學科“愛學”、“樂學”,同時,他們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也在一種輕松活潑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提高。實踐證明,學生們很喜歡上這樣的課,這也是我以后繼續探索、努力的方向。
4、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益。
近幾年,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悄然興起。多媒體教學由于其集文字、聲音、圖象、動畫于一體,有很強的可感性、趣味性,所以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由于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比較好,我利用課余時間加緊鉆研,努力學習,逐漸掌握了這種新興的授課方式,適當加以運用,讓語文課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初中課文中有兩篇文章,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都是傳誦千古的名篇,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和詣的音韻,優美的意境,作者博大的胸懷和氣概,都深深地感染著學生。但這里卻存在著一個關鍵的問題,全篇都是以雪作為背景的,雪對于增強對于詩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廣州的學生根本就沒有見過下雪,只是從電視畫面上得到過一點模糊的認識。如果此時不加深學生對雪景的形象感知,即使學生對課文了如指掌,也達不到對詩歌內在美的品味,那么這堂課就是失敗的。為了在上課之前加深學生對雪的認知和感知的能力,我從網上下載了許多雪景圖片,然后把它們制作成課件,在上課的時候進行演示,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既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也有力地調動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整堂課下來,學生們都顯得意猶未盡,這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所達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