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是一種美德,它不僅是一個人優良素質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下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弘揚美德的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
弘揚美德的優秀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三三班的潘瑞,本次我發言的主題是“弘揚美德,尊老敬老”。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七,兩天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隨著我國逐漸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重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讓他們度過一個平安幸福的晚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尊老敬老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早在1989年我國就已正式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中國老人節”,其目的就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的優秀傳統美德。通過這一天開展尊老敬老活動,發動全社會關愛身邊的老人,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
有人說過,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過去的日子里,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應該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應該向自己身邊的老人送上一份祝福。在家中,我們可以給爺爺奶奶捶捶背,也可以幫他們做一些家務,或者和父母一起,給他們準備一些美食;在社會上,我們可以去社區主動幫助一些孤寡老人,與他們聊聊天,一起散散心,在乘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等等。“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不只是重陽節才要尊老敬老,我們應該從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做起,用我們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尊老、愛老、助老”,爭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中學生。最后衷心祝愿每位同學都能與家中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
弘揚美德的優秀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們一起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緬懷一位偉人。他,點燃了中國革命的火把,撥開了長征的方向;他,帶領中華兒女建立了新中國,讓五星紅旗在祖國大地上高高飄揚:他,開創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讓中華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是誰呢?他就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今天是12月26日,是毛主席誕辰123周年的紀念日。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一個普通的農家孩子,成長為影響世界的一代偉人,這與他身上的優秀品質是分不開的。我為大家講幾個發生在毛主席身上的小故事,和大家一起回憶他身上的優秀品質。
毛主席博學多思,孜孜不倦。他曾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主席的故居就像個書的天地,居室的書架上擺滿了書,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躺臥的位置,也全都被書占領,連廁所里也擺放著書。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鐘里,看上幾句名人的詩句;游泳之后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書本翻閱起來。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時,毛主席也總是帶著幾箱子書,一有空閑就讀起來。毛主席讀書已經不是簡單的讀了,他是用品的方法來對待每一本書,有的書讀一遍不夠還要再讀一遍。他認為,“不動筆墨不看書”。因此,每閱讀一本書,他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畫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時還會把其中精彩的地方摘抄下來,時時回味著。
毛主席提倡節儉,清廉如水。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住的是一個很舊的四合院,門窗的油漆大部分已脫落,地面上鋪的青磚有不少缺角少棱。這房子不光舊,還漏雨,毛主席卻說:“就這么住著吧。”他的衣著更是簡樸。他那件穿了多年的白襯衣,肩頭、袖口和領子都磨破了,他還是不讓換,打上補丁繼續穿。從1953 年到1962年,這將近十年的時間里從沒購置過一件新衣。有兩身比較好的服裝,只有接見外賓和參加國事活動時才穿,一回到家里,又換上舊衣服。
毛主席的故事很多,每一個故事都有閃光點令人感慨,每一個故事都有好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講完故事后,我想問問同學們:你胸前佩戴的紅領巾,是你買的第幾條紅領巾呢?有同學皺起了眉頭,記不清了,是嗎?我經常在操場上、樓道里看見被主人弄丟的紅領巾,主人怎么沒來找它呢?所有丟過紅領巾的孩子都該臉紅,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少先隊員的標志,應該好好愛護它,即使不小心弄丟了,再買一條即可,然后吸取上次丟失的經驗教訓好好佩戴好好保管,不能一買再買。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是節儉的作風不能丟。希望大家都能夠向我們的偉人毛主席學習,學習上孜孜不倦,生活上清廉如水,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爭當新一代的好少年。
弘揚美德的優秀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弘揚美德。
昨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我國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更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我國來講,一般六十歲以上的稱之為老年人,也就是同學們的祖父祖母那一代人。他們辛勤勞作了一輩子,把自己的青春年華貢獻給了這個社會,把一生主要精力傾注給了我們的家庭。他們理應受到政府的關注、社會的尊重、晚輩的孝敬。特別是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年輕時含心茹苦養育我們的父母,現在年紀大了又要照看著我們這些孫輩。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溺愛般地呵護我們,希望我們能健康、幸福地成長。雖然我們還沒有到贍養他們的義務年齡,但為他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是每一位同學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我們在學習之余,在某個周末回到家里,少玩一會電子游戲,少刷一會全球微信,給老人洗洗長滿老繭的腳,為老人捶捶彎曲酸痛的背,替老人買一次菜,陪老人說會兒話。只要我們用一顆孝心、一顆感恩的心去做,相信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定會眉開眼笑、倍感欣慰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老人在各種美德中是站第一位的。孝敬老人的人,是最有良好個人素養和優良品質的人,也是最有出息的人。古人還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告訴我們不僅要尊敬自己家的父母長輩,還要尊敬別的老人。說話“您”字在前,做事老人優先,公交車上讓個座,斑馬線上牽下手。這些細小的動作,都是中華民族優良品德在你身上的完美體現。
同學們,敬老愛老的美德就是黑夜里的一盞燈,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就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敬老愛老就是當老人感到無助時,你伸過來一雙溫暖的小手,就是當老人覺得孤獨時,你送過來一句溫馨的問候。敬老愛老不是一人之舉、一家之事、一時之風,而應該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風尚。弘揚敬老愛老的美德,需要人人參與,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關愛老人,孝敬老人,共同譜寫敬老愛老的美麗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