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北京迎來了一場關系人類共同發展的國際盛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下面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的2017一帶一路峰會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與借鑒~
【2017一帶一路峰會心得體會范文一】四年前,絲綢之路僅僅是人類歷史課本上的記憶。現在,一帶一路成為一個由中國提出的倡議、行動,逐漸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5月14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向我們系統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問題。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何在?
首先,促進人類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明確指出,各國之間的聯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其次應對全球挑戰的需要。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第三是全球治理的需要。習近平主席指出,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
一帶一路倡議繼承絲綢之路什么樣的精神和原則?
絲綢之路是一條和平合作之路,使用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絲綢之路是一條開放包容之路,不同文明、宗教、種族求同存異、開放包容,并肩書寫相互尊重的壯麗詩篇,攜手繪就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絲綢之路是一條互學互鑒之路,不同文明在這條路上交流、交融、交鋒,不僅商品上互通有無,而且思想上溝通激蕩,各國文化得以創新發展;絲綢之路是一條互利共贏之路,既是中國漢唐盛世的標志,也見證羅馬、安息、貴霜等古國的欣欣向榮,創造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
一帶一路建設四年成果如何?
一帶一路建設下的政策溝通不斷深化。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中國的十三五規劃與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的中間走廊、蒙古的發展之路、越南的兩廊一圈、英國的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波蘭的琥珀之路等協調對接。各方通過政策對接,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帶一路建設下的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要想富、先修路。一帶一路國家發展的瓶頸是資金不足,資金不足最嚴重的領域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特別是交通、能源、農業、通信等方面。中國和相關國家一道共同加速推進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匈塞鐵路等項目,建設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規劃實施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
一帶一路建設下的貿易暢通不斷提升。20XX年至2017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一帶一路建設下的資金融通不斷擴大。長期以來,資本在全世界逐利,但是嫌貧愛富,越是發達國家越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發展中國家長期忍受資本流入不足之苦。因此,融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中心環節。為此,中國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9個項目提供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投資達40億美元,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
一帶一路建設下的民心相通不斷促進。一帶一路文明、宗教、種族等大不相同,地區沖突仍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現實威脅,西方輿論也不時散布中傷、詆毀言論。一帶一路建設必須要民心相通,只有民心相通了,才能化解矛盾,讓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正能量上升。
一帶一路建設要朝何處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繁榮、創新、開放和文明之路。
何謂和平之路?眾所周知,古絲綢之路,和時興,戰時衰。今天一帶一路經過的地區和國家,依然是戰亂頻仍,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勢力威脅地區安全。一帶一路建設既是要應對這些威脅,更是要解決這些威脅,為人類和地區人民創造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為此,中國承諾不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不搞破壞穩定的小集團,更不會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而是呼吁著力化解熱點,堅持政治解決;要著力斡旋調解,堅持公道正義;要著力推進反恐,標本兼治,消除貧困落后和社會不公。
何謂繁榮之路?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以產業合作為抓手,推進互聯互通,抓住新工業革命發展新機遇,促進經濟、貿易、投資大發展、大繁榮、流通。中國決心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x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x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x億元和x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于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
何謂創新之路?就是堅持創新發展、彎道超車。不搞產業壁壘森嚴的階梯分布,而是在加強傳統產業合作的同時,向創新要發展動力,堅持兩條腿走路,避免走西方主導的全球化老路,發展中國家被固化在全球產業鏈的低端。為此,中國愿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
何謂開放之路?首先是一帶一路倡議開放,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不論來自亞洲、歐洲,還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的伙伴。其次是經濟與貿易開放,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于開放發展的環境,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三是建設一帶一路自由貿易網絡,助力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本屆論壇期間,中國將同30多個國家簽署經貿合作協議,同有關國家協商自由貿易協定。
何謂文明之路?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為此,中國將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建設更多民生項目。將向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將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落實一批惠及沿線國家的合作項目。
【2017一帶一路峰會心得體會范文二】有人說一帶一路戰略的執行,是中國產業資本輸出,而人民幣國際化,是金融資本輸出。都是中國資本對外輸出和跨國運動!但是一帶一路戰略和馬歇爾計劃明顯不同的地方就是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中國不僅是將自己的過剩產能尋找出路,而是和絲路周邊的國家在建設一種互動貿易的關系。正如韓毓海教授在《五百年來誰著史》中所描述的互市和朝貢過程。
中國海洋朝貢貿易以琉球為例
中國歷史上的海洋貿易是一種朝貢系統。自秦統一以來,中國致力于打交道的主要對象,其實是中亞-北方各民族,而非西洋各民族。這使得中亞各民族的活動深深嵌入中國歷史之中,宋代以來,也是大陸和北方邊疆的危機帶動了海洋的發現。明朝開國后,即將原本屬于中國民間商人的商業利益讓給了主要朝貢國琉球,與琉球保持著密切的朝貢關系,等于在東南海上設立了一個穩定的外藩,從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明沿海地區和海外貿易的安全。
從海洋戰略上講,琉球處于浙江、福建與日本交通的要沖,與明、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貿易,使得琉球積累了龐大的財富,琉球海上中繼貿易核心的角色,一方面沉重打擊了明東南海上的海盜行為,另一方面也直接威脅著日本德川幕府的利益,迫使日本對琉球的發展作出劇烈反應。而隨著16世紀末明王朝將朝貢貿易重心轉向北方邊疆,琉球的歷史發生了逆轉。
今天看來,海洋朝貢體系衰落的原因是復雜的,這首先是明朝貿易重點的變化使然。自秦征匈奴、唐伐突厥以來,中國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即在中亞、蒙古地區而非海上,而明尤其如此。隨著1570年明蒙邊關貿易的擴大,明對外貿易的重心由海洋轉向了大陸。明朝的國家購買力,很大部分被重新分配到北方邊疆方面,明朝的海上購買力下降,以琉球為中繼的海洋朝貢貿易體系整體地位下降,而琉球的重要性隨之下降。
從明朝至今,國家經歷血雨腥風,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國力也遠遠的將過去甩在身后。現在重提經略海洋,必須借鑒歷史經驗,解決貨幣信用與航海、海洋貿易之諸多問題,同時面對西方國家的侵擾,對付東南海盜,打擊走私豪商,才能使海上貿易暢通無阻。
中國大陸互市貿易以恰克圖為例
1689年,清俄簽訂《尼布楚條約》,這其實是世界上第一部跨國、跨境貿易法,而不僅僅是一部軍事停戰協定。1727年,清俄再簽訂《恰克圖條約》,此條約一方面劃定了兩國在西伯利亞地區的邊境線,另一方面則根據《尼布楚條約》所奠定的跨國貿易法,規定原屬土謝特部的恰克圖地方,為清俄雙方政府認定的互市地點,該城(恰克圖)為中俄兩國所共有的自由貿易區。從此,清俄兩國商人蜂擁而至,隨著北方陸上共同市場不斷擴大,特別是當1830年英法大戰封鎖了歐洲海路之后,歐洲對中國的貿易主要是經過蒙古和俄羅斯這個通道轉運的,以恰克圖為核心的北方中路貿易,是17-18世紀世界上最主要的大陸貿易商道。
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和1727年的《恰克圖條約》,為歐亞大陸貿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它以和平的方式推動了跨國市場的擴大。恰克圖位于今蒙古共和國和俄羅斯的邊境線上,往北是俄羅斯邊疆布里亞特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往南則是蒙古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在這個意義上,今天已經被人們遺忘的琉球貿易和北方恰克圖貿易,實則開創了一個世界經濟的偉大時代。明、清兩朝均以和平的方式,推進了貿易和市場的跨國化,從而與近代西方的金融和軍事擴張的方式推動的全球化劃開了距離。
今天重溫中國的海洋朝貢貿易和大陸長途互市貿易,一方面呼應中國最新規劃的一帶一路戰略,經略西部,從三線建設到西部大開發,不僅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眾人的矚目所在,同樣是現在擔綱者階層的夢想,是一脈相承的;另一方面與西方的對外貿易做出區劃,中國的對外貿易無不是以文化做基、德政先行,是有余以奉天下的有道者。中國的船隊和車隊走到哪里,都是以互利共贏為目的,是互市互利貿易的典范和楷模。
一帶一路遵守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本質上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等理論,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和希望。
【2017一帶一路峰會心得體會范文三】一帶一路 貫穿亞歐非大陸,是一條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廣闊之路。作為一名組工干部,筆者認為,各級組織部門必須在深刻認識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強化黨建、組織人事工作,為一帶一路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強化工作創新,應對黨建新挑戰。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得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響應,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各地區勢必要與其他地區開展全方位、多方面的合作,海外企業黨建工作必將成為各地區黨建工作的重要部門,各個國家社會制度形態復雜,還存在文化差異,各級黨組織要從這些實際出發,從海外黨組織機構、黨員管理、制度建設及黨員生活等方面做起,不斷健全境外黨組織機構,保障黨組織正常開展活動。
突出黨員教育,應對復雜新形勢。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內的企業紛紛走出去實施項目,一些黨員在國外工作甚至好幾年,面對國外復雜的社會形態和文化、信仰方面存在的差異,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個人的信仰與意志很容易受到影響,其人生觀、價值觀容易產生動搖,各級黨組織必須把對這些黨員的教育管理放在極端重要的位置,督促指導海外黨組織堅持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并結合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充分利用網絡、視頻會議等形式加強對這類黨員的時時教育和管理,使這類黨員始終不斷增強黨員意識,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保障黨員身份永不褪色。
增強先鋒意識,彰顯國際風采。一方面海外黨組織要深入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協調服務作用,加強國內企業與當地企業及部門的溝通交流,融洽內外關系,為項目順利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海外黨組織還要注重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黨員骨干輸送到重要崗位,努力做到重要崗位有黨員、主要崗位有黨員、技術尖刀有黨員,使黨員在海外項目建設過程中,關鍵時刻頂得上、危急時刻站得出,充分發揮一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國際舞臺上彰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