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
孝老愛親、善良有愛心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叫崔恩赫,來自振興路小學二年級三班。現任班長一職。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家訓——孝老愛親、善良有愛心》。
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里。有太爺爺,太姥姥,爺爺、奶奶,好多大伯叔叔。所以我從小就被大家捧在手心里。盡管有這么多人寵愛著我,但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一定要孝老愛親。從我剛學會說話,每次到爺爺家,我就會被媽媽抱到太爺爺身邊,用我稚嫩的聲音喊"太爺爺"這時老人們別提多開心了。慢慢地我長大點后,我會自己主動地跑到他們身邊,親切地、大聲地叫他們,這時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傳出的開心的笑聲是對我最大的獎賞。每逢過年,我也一定早早地去給他們拜年;家中聚餐的時候,我也一定"忙里忙外"給他們搬凳子、夾菜、倒酒、倒茶。
那一次,我們家大聚餐,因為我剛打完球,實在太餓了。菜剛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準備開動。這時,爸爸立刻嚴厲地瞅了我一眼,我慌忙放下筷子,眼淚頓時在眼眶里直打轉。這時爺爺看到了,他一把摟住我,說:"別嚇著孩子,孩子剛打完球,餓壞了,先吃口怎么了。"這時滿屋的人都說:沒關系、沒關系,他餓了,先讓他吃。最后還是太爺爺拿起筷子,象征性的吃了一口,然后我才開始吃的。
回家后,爸爸媽媽很嚴肅地告訴我:你生長在一個有很多長輩的家庭里,孝敬老人,愛每一位家人絕不是口頭上的,而是發自內心,表現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上的。對老人不光要孝,還要順,關心他們的冷暖,更要關注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陪他們干他們愛干的事情,盡可能多地陪伴在他們身邊。從那以后,我才明白,孝老愛親絕不是一句空話,它更多地應該付諸行動上。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弟弟的出生讓我的童年不再孤獨。我們兩個彼此陪伴,彼此玩耍,我再也不會感到孤獨了。同時也更讓我懂得分享和愛。現在我們家更熱鬧了,也更和諧了。我愛你----弟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我慶幸我就有這樣的一對父母。爸爸是一名醫生,他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都早出晚歸的,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一個電話就又馬上回醫院了。他經常說:病人那么信任你,病人的家屬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你的身上,必須以精湛的醫技挽救一切可以挽救的人。為此,在媽媽懷弟弟最辛苦的時候,爸爸還去北京進修學習。媽媽也是,生下弟弟還不到一百天,就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在行業技能比賽中,被評為"人民的好醫生".媽媽連續三年獲得了"能手"稱號;前一段時間媽媽上報紙了。起因是一個重傷媽媽因傷無法給自己的孩子喂奶,結果才幾個月大的孩子被餓得一直哇哇大哭。就在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我媽媽毅然地抱起孩子給孩子喂奶。望著報紙上媽媽給他喂奶的照片,我覺得她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父母的行為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在學校里,我努力做好老師的小助手:抱書的時候,我會搶在最前面,也會抱的最多;放學排隊時,我會幫老師組織好隊伍;上自習時,我會管理好同學不要打鬧,維持好秩序,哪位同學有困難,也都一定會找我幫忙。在家里,我會幫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刷碗、掃地、拖地、哄弟弟,自己的房間自己打掃等。在路上,見到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我會過去攙扶他們;看到有人摔倒,我會及時上前扶住他們。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中午,炙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實在太熱了,我向爸爸要錢買冰淇淋,就在我歡天喜地地沖向攤點時,我看到在馬路旁邊趴著一個全身臟兮兮、蓬頭垢面的大叔。他拿著一個瓷杯子,頭碰到地上,不住地哀求:行行好,行行好吧。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五十元錢,又回頭望了望背后的冰淇淋,最終我還是把錢放到了那位大叔的瓷杯子里。當我回到爸爸身邊時,他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他說:"一個有愛心、善良的人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敬的。你能在誘惑下依然保持一顆善良的愛心,孩子,你的人生一定會走得更高、更遠,爸媽為你感到驕傲。"我重重地點了一個頭,那一刻,我比吃了冰淇淋還感到高興。
因為品學兼優,我被評為歷山街道辦的"好少年",我的照片還被貼上了光榮榜呢。
我希望我能好好遵循我家的家風家訓,把我家的家風家訓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并且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大家都充滿正能量! (文:二年級三班學生 崔恩赫 編輯:黃曉艷)
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演講稿
作品一:七年二班 劉思垚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家訓——做一個誠實認真的好人》。
家風家訓,是中華人民的傳統,可大家知道什么是家風家訓嗎?讓我來告訴你!家風家訓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就構成了家風家訓。顧名思義,家風家訓就是一個家庭傳承的風氣、風格、風尚。
俗話說:"家興出孝子,家敗出逆子。"一個家庭的興衰,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品質言行,而一個家庭的興衰與否,都與家風、家訓有著密不可分割的關系。
縱觀歷史,回顧無數曾輝煌一時的家庭,其家風各有千秋,有不少稱之為傳世經典: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名留千古,一個"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風;曾國藩以"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就是曾門的家風。
記得小時候,我背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盡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我家,最重要的家訓僅一字,那就是"孝".記得那時太姥姥還健在,身子骨雖然還硬朗,卻得了老年癡呆癥。姥姥沒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擔起了照顧太姥姥的責任。照顧一個患有老年癡呆癥的人十分不易呀,但姥姥總是做得很好,給太姥剪指甲、梳頭、擦身體,無微不至,整日整夜陪伴在太姥身邊。一天,吃過早飯,太姥獨自一個人離家,不知去向。姥姥心急如焚,頓時手足無措,遂和家人四處尋找。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一條小河邊,姥姥找到了正在發呆的太姥,姥姥激動得熱淚盈眶。此后,姥姥對太姥照顧得更加細致周到,十年如一日,直至太姥安然去世。每每聽到這個故事,我都會情難自已地流下眼淚。
姥姥對太姥的孝順無聲地影響了我的父母。平日里,父母總會用他們的一言一行引導我繼承家風家訓,孝敬長輩。在父母的影響下,我一點點養成了孝親敬長的習慣。我雖然不能在物質上孝敬父母,但是我總會在父母遇到問題時盡量為他們排憂解難;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端上一杯熱茶;在父母生氣時,會與他們主動溝通,理解父母的心情,去撫慰他們。這些習慣行為都是一代代傳承下的家風啊!
家風像一棵大樹般庇佑著我成長,讓我能夠擁有友善、勤儉、謙厚的生活態度。更重要的是 ,優良傳統對人內在氣質的影響,好 對一個人道德品質的無形塑造,讓我受益匪淺。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更加需要在新常態下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讓好家風、好家訓永遠傳承下去,形成"家家都有好家風,家家都是文明人。"的社會理念。讓我們為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藍圖"而努力奮斗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演講稿
作品二:七年二班 王旭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我叫王旭媛,來自煉化一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風,傳承的力量》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大凡家風家訓,或為一條意義厚重又深遠的格言,如諸葛亮曾有教子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或為一整篇諄諄教誨的文章,如司馬光那篇傳頌至今的《訓儉示康》;或為如曾國藩者,在家書往來中教授子嗣為人做事的道理,這些家訓在祖祖輩輩的傳承中便成了家風。
悠悠華夏五千年,風流人物燦若繁星。回望我們中華民族那些有杰出貢獻的人,都擁有良好的家風。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官至宰相,位高權重。但他嚴于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篇《訓儉示康》來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于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顯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說,伯父要求我們要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我們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人當大官,沒有人經商掙大錢,沒有小車子、大宅子。"踏踏實實地本分做人是我們周家的家風。"勤儉、正直、低調、清廉,讀這些偉人的家風家訓,令人動容,也令人心生敬畏。
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然而,自我記事起,確從不曾聽聞父母對我有關于家訓家風的專門教導,父親老實憨厚,母親性子溫和,他們的一生平淡無奇,卻一直在用行動讓我明白人的一生,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孝道。
我的外婆今年已經84歲了,由于性格要強,經常會因為菜不合口味、米飯又太硬這樣的小事發脾氣,可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她,即使有時候外婆說的話我都覺得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責怪她的意思。依然處處順著她的心意,爸爸總對我說"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她來。人老了就應該愉快的安度晚年,這也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職責。爸爸的話很讓我感動,我在心里記下了這句"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這就是我們的家訓,我有責任和義務把我們的家訓世代傳承下去。現在每次休假回家,我都會第一時間去看外婆,聽她給我講那些我都能背下來的過去的事情。因為看見她的微笑我就會覺得我是幸福的!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或是子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教訓是沉痛的。因此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良好的家風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讓。首先,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良好的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讓好家風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其次,要營造學習的氛圍。古人云:"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讀書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獲,有所感悟。最后,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你的穿戴、舉止、觀點等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理應該人人都明白。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風,具有傳承的力量。我們不僅要在家中延續,更要在社會中弘揚。行動起來吧,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為著子子孫孫的美好未來,為著世界的溫馨和諧,身體力行,做"好家風"的創建者,實踐者,推行者,讓中華美德的種子在華夏大地上開花結果,世代相傳!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