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脫貧攻堅駐村隊長幫扶工作先進事跡材料,歡迎參考。
脫貧攻堅駐村隊長幫扶工作先進事跡材料(1)
今年以來,“雙聯”精準扶貧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在縣委“雙聯辦”、政府辦和吉峴鄉黨委的精心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農村工作、扶貧攻堅暨雙聯行動會議精神,以“1236”扶貧攻堅行動為目標,以市委“1+20”,縣委“1+18”為行動指南,不斷強化工作作風,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狠抓各項幫聯措施落實,在駐村幫扶工作中,涌現出了一批駐村幫扶工作模范帶頭人,切實為深入推進雙聯駐村工作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合水縣公安局看守所副所長、九頃灣村駐村工作隊長劉建峰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走家串戶搞調研,摸清底數打基礎。合水縣公安局幫聯的是吉峴鄉九頃灣村。九頃灣村行政村位于吉峴鄉東南部,地處山區,距離縣城15公里,交通狀況欠佳,群眾主要靠種植玉米和蔬菜大棚,缺乏有效的致富良策。劉建峰同志擔任幫扶隊隊長以來,始終心系幫聯村社情民意、產業發展,走村串戶,了解調查社情民意。該同志作為一名科級干部,嚴格按照縣委、局黨委的要求,常駐九頃灣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年初,在局領導的帶領下,多次九頃灣村進行實地走訪調查,與村干部、黨員代表座談交流,進村入戶調查走訪,實地查看了解,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征求意見等有效途徑,在充分掌握全村農業生產實際的基礎上,立足全村實際,充分發揮蔬菜種植、羊畜養殖等產業優勢,與我局雙聯辦同志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吉峴鄉九頃灣村5年幫扶規劃》和《吉峴鄉九頃灣村2015年度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吉峴鄉九頃灣村超常規發展的基本思路,為聯系村的強勁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入村組察民情,真心幫扶暖民心。劉建峰同志始終心系幫扶戶,堅持以“輸血的同時重在造血”為前提,搭建為民“連心橋”。今年春節剛過,劉建峰同志就帶領雙聯辦的工作人員深入聯系戶家中,與農戶促膝長談,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并在自己隨身攜帶的工作日志上做了詳細的記錄,對于自己能力范圍之內能夠解決的問題及時向農戶做出解答,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回到單位后及時向局主要領導進行匯報,研究制定解決方案后便以最快的速度為農戶解決。他的這種積極認真,把幫聯農戶當做自己親人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每次他到農戶家中去時大家都像見到親人一樣親切。“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我們向劉隊長反映,都會得到及時解決,他真的是位好同志。”九頃灣精準扶貧戶賀西寧感慨的說道。
在今年的春耕之際,劉建峰同志考慮到吉峴鄉九頃灣村的村民因為交通不便,農資極為匱乏,春耕地膜成為村民急需解決的生產資料。劉建峰同志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向局主要領導匯報,聯系對接縣農牧局,為九頃灣村貧困戶解決春耕地膜0.5噸,并和分管精準扶貧工作的副局長郭陽明及縣局雙聯辦工作人員,親自把地膜送到農戶家中,解決了貧困戶的燃眉之急,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秋收之際,針對吉峴鄉九頃灣村玉米種植面積較大,劉建峰同志緊急協調縣農機局,及時聯系玉米脫粒機,極大地方便了群眾日常勞作所需,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群眾的可支配收入。
——立足實際真幫扶,緊盯項目促發展。劉建峰同志始終胸懷大局,在積極參與制定吉峴鄉九頃灣村 “雙聯”行動《實施方案》、《幫扶計劃》、《干部駐村工作計劃》的同時,以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身先士卒,常常深入吉峴鄉九頃灣村的田間地頭,處處留下了他訪貧解困、真心為民的身影。為了幫助聯系村早日脫貧致富,他實地進行調查走訪,查找制約群眾致富的瓶頸,通過不懈努力,他發現九頃灣村川臺地理優勢,土地肥沃,適合種植大棚蔬菜,但農民們缺乏科學種植蔬菜的技術,劉建峰同志及時聯系縣蔬菜辦,邀請兩名蔬菜種植專家,組織100多名蔬菜種植戶開展蔬菜種植專業培訓,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在開展駐村走訪中,了解到,貧困戶楊庭富、白林社家勞力少,家庭成員年齡偏大,兩家都養殖了羊畜和牛,但因常年要人工粉碎飼料,既沒有勞力又耽誤干其他農活的實際,劉建峰同志及時匯報局主要領導同意,7月20日,在縣農機監理站為兩戶貧苦戶辦理了2臺鍘草機購買手續。
劉建峰同志開展駐村工作以來,九頃灣村每一戶貧苦戶的生活疾苦都牽掛著他的心,大到高齡老人,小到幼兒園學生,在得知九頃灣小學的校舍因年久失修,嚴重影響35名小學生的安全,劉建峰同志想方設法,聯系對接縣教育局,申請校舍維修項目1個。他積極帶頭動員全局民警自費購買農業科技書籍150余本,小學生圖書100余本,在村部成立了鄉村書屋,他又擔心部分農戶看不懂,就組織協調農業養殖專家深入村莊舉辦培訓班,有效提高了全村標準化、科學化種植養殖水平,真正做到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切實把群眾的疾苦放在心上,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訪貧問苦、平易近人、真心為民,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受到聯系村、幫扶群眾的充分認可。
脫貧攻堅駐村隊長幫扶工作先進事跡材料(2)
****,女,出生于1967年10月,***街道中國先鋒隊扶貧幫困志愿隊隊長,***村婦代會主任,曾二次當選為***市人大代表,2005年被評為***市“愛心女性”。 ****同志政治覺悟高,思想純正,堅持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四項基本原則、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求真務實、無私奉獻,自加入巾幗先鋒隊以來,積極響應隊伍的號召,主動擺正位置,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工作態度務實、求實、扎實,深入工作一線,關心聯系群眾,帶領扶貧幫困志愿者開展各項愛心活動。曾多次被評為個人先進。
一、 用自身特長,為群眾排憂解難
***不僅擔任扶貧幫困隊長,還擔任村婦代會主任職務。對婦女工作有較強的業務水平,在法律法規方面自學的內容較豐富。村民有疑難問題,她總是熱情相待,耐心講解。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她再向上級有關部門請教問答,然后再進行解決。由于***辦了奉金金具廠,所以她平時很忙。有一次,村里的一位婦女由于貪小便宜被騙了2000元錢,她得知這一消息后,馬上放下手中活,向派出所報案。同時開車幫忙找騙子,在她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終于追回了2000元現金。村里左鄰右舍都喜歡請她幫忙,她從無怨言,總是熱心幫助。
二、 腳踏實地,甘于奉獻,做好巾幗志愿隊的每一項工作
身為扶貧幫困隊的隊長,她總是以身作則,出色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每年過年、過節,她總是自己出錢出物,帶領她的隊員,一起慰問老年人,去年她為街道的敬老院捐助了3000元現金,同時還送去麥片、方便面等食品。她不但自己參與扶貧幫困活動,還積極動員其他人員參與到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中來。她還帶頭清掃村莊的四周,愛護樹木,勸阻別人不要毀壞樹木。同時,她還雪中送碳,資助貧困學生。大堰鎮董夾岙村貧困學生在苦讀10年,考上一所美術學院,卻因家里貧困拿不出學費上學,這將斷送他的求學機會和大好前途命運。***聞訊后趕到董夾岙村,為她送去8000元的現金,并承諾讀大學四年期間她包攬全部的書學費,她每年為董碧波提供1.4萬元現金。她還資助在奉化技工學校求學的學生4000元,還資助丹寨學生三名,并每年寄去衣服、鞋、書本等物品,她好幾次收到丹寨小朋友的信。目前,她共資助貧困學生7位,每年資助金額達 4萬元。
三、 關愛社會公益事業
***還捐資各項公益事業。村里的一條道路因年久失修,道路坑坑洼洼,睛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漿四濺,她立馬拿出5000元,維修保養村道。村里環境整治她出資5000元,老年協會成立她又出資2000元。她慷慨解囊支持公益事業,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用村里老百姓的話說:“***不是閨女勝過親閨女不容易呀”。今年她出資5.5萬元澆筑村水泥路,出資3萬元修復了破爛不堪的祠堂。修復的祠堂成為群眾辦婚喪喜事的主要場所。今年上半年,村里栽種的價值上萬的桂花樹,都是她出資的。***自擔任婦女主任10多年,從未領過村里的一分錢。
一年來,***充分發揮了志愿者的思想先鋒、行動先鋒、為民先鋒的作用她并沒有滿足現狀,還懷著一顆仁愛之心迎接明天的朝陽。
脫貧攻堅駐村隊長幫扶工作先進事跡材料(3)
康建國,男,漢族,1980年10月生,中共黨員,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定西市委組織部公務員管理科科長。2014年1月,康建國被選派到馬河鎮川口村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15年6月,又被選派擔任川口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到村任職以來,他始終按照省、市委組織部對選派到村任職干部的要求,牢固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理念,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理思路、謀發展,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抓隊伍強素質
作為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康建國重點抓了村“兩委”班子、優秀黨員隊伍、駐村幫扶隊伍“三支隊伍”建設,在建強村級班子,提升為民辦事水平、加強綜合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進川口村扶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方面,他結合川口村實際,開展了“三強化三提高”活動(即強化理論學習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服務效能、強化群眾監督提高村務公開透明度),有力促進了“兩委”班子轉變服務方式,有效激發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熱情。利用農閑時節或陰雨天,結合“三到戶”和黨員冬訓等工作,通過遠程教育播放、專家授課、技術員現場指導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對駐村幫扶工作隊、村社干部和農村黨員的教育和培訓,切實提高了鎮村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服務能力。在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方面,他通過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為6名無職黨員設定政策宣傳崗、環境治理崗、民事代辦崗,極大地提高了黨員的服務意識。從致富帶頭人、復轉軍人中發展黨員2名,培養村級后備干部2名,引導黨員致富帶頭人通過領辦、創辦產業基地和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黨員致富帶頭人張晉東創辦的空心磚加工廠吸收15名貧困群眾就業,黨員致富帶頭人焦志紅創辦的肉牛養殖場帶動20戶貧困戶發展養殖,每戶年增收均在5000元以上。在加強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方面,他嚴格落實市、縣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考核辦法,落實駐村到崗、考勤簽到等各項制度,用嚴的紀律促進了幫扶隊工作順利開展。
抓薄弱夯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水、電、路、房等基礎條件簡陋是制約川口村整體發展的最大瓶頸,也是實現整村脫貧的最大短板。康建國把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工作和幫扶的重點,先后爭取到位各類項目資金723.3萬元,有效破解了群眾生產生活難題。其中,爭取資金70多萬元,完成引洮工程灌溉管道延伸到川口村的管網建設,解決了飲水難的問題,新增灌溉面積500多畝;爭取資金13萬元,完成川口村7個社動力電網改造,解決了用電難的問題;爭取資金227.5萬元,拓寬及砂化道路17.6公里,硬化道路5公里,村社道路實現了砂化硬化全覆蓋;爭取易地搬遷項目資金248.8萬元、危房改造資金28萬元,對居住在偏遠自然村的20戶農戶進行了搬遷,對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危房改造;爭取資金70多萬元,為川口、花園兩社硬化巷道3000多平方米,栽種行道樹1000多棵,安裝太陽能路燈76盞,實現了村主干道路硬化、綠化、亮化。
抓產業促增收
康建國認為,沒有村級主導產業就沒有精準扶貧。針對川口村沒有特色支柱產業這一實際,他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治本之策,采取引進社會力量幫扶、建立農民合作組織、破解產業發展融資難題等舉措,幫助農民拓寬致富門路。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將互助基金由15萬元增加到100萬元,受益農戶由14戶擴大到100多戶。組織發放扶貧貸款75戶227.2萬元,其中45戶發展型農戶通過專項扶貧貸款養牛88頭,30戶帶動型農戶通過入股企業分紅的方式,分紅資金45萬元,帶動發展養牛35。對所有貧困戶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逐戶調查登記,并將落實情況逐一錄入了全省大數據管理平臺,以便于查閱,跟蹤落實。他著眼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組建種養殖農民合作社3個,引導農民種植柴胡1500多畝,實現了戶戶種柴胡的產業布局,戶均增收4000多元;協調解決扶貧資金40萬元,新增養羊戶40戶,引進基礎母羊200只;建立標準化地膜洋芋種植基地一處500畝。他還聯系引進臨洮森源苗木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計劃建立200畝云杉育苗基地,受益農戶將達到100多戶,目前已達成意向協議,今年上半年可實施,建成后戶均年可增收1萬元。
抓載體建制度
抓實載體健全制度是開展工作的前提。康建國結合隴西縣開展的鄉鎮干部“駐村代辦、強基為民”工程,把川口村打造成全縣基層黨建、雙聯、精準扶貧示范窗口,以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為目標,堅持陣地建設與機制建設同步推進,建設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建立健全了主抓書記促黨建、緊抓雙聯助幫扶、重抓宣傳引提智為主要內容的“三抓機制”。按照黨支部第一書記直接抓、全面抓、協調抓的工作機制,全面推行駐村干部包社,村干部包農戶,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包貧困戶的“三包”責任制,層層靠實目標任務。堅持把村級活動場所打造成為黨員群眾學習政策、交流工作的平臺,參加培訓、掌握技能的課堂,組織活動、豐富生活的舞臺,多方籌措資金5萬元完善了便民服務室、配備了辦公和食宿設施,極大地提升了村級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依托聯村單位的資源優勢,多次爭取各類幫扶幫帶,著力促進了川口村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發展。他聯系引進企業助學,積極為16名貧困戶大學生提供跟蹤式保障助學,每學年解決學費4000元;聯系市委黨校講師和縣農牧局專家,為川口村群眾舉辦精準扶貧政策和種養技術培訓班4場(次),受訓群眾達230人次;聯系省婦幼保健院相關科室專家9人,深入到川口村和馬河鎮衛生院,為群眾開展免費義診,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000多份。他結合入戶走訪宣傳的同時,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短信平臺、宣傳版面、QQ群和黨務公開欄等方式,廣泛開展精準扶貧、致富信息、基層組織建設等宣傳,發送種養殖信息1600多條,全面的向貧困群眾講解政策,讓廣大貧困群眾了解省、市、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相關政策,鼓勵他們脫貧致富,激發他們的致富熱情,引導困難群眾積極參與其中,靠自己的勤勞雙手脫貧致富。
在駐村幫扶的兩年多時間里,康建國始終立足服務群眾,在群眾的需求中丈量脫貧致富的步子、尋求精準扶貧的辦法,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苦干實干,有效解決了川口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等制約發展的問題,展現了一名組工干部敢于擔當、服務群眾的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