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安全防護
在使用電腦過程中應該采取哪些網絡安全防范措施
1. 安裝防火墻和防病毒軟件,并經常升級,及時更新木馬庫, 給操作系統和其他軟件打補丁。
2. 對計算機系統的各個賬號要設置口令,及時刪除或禁用過期賬號。
3. 不要打開來歷不明的網頁、郵箱鏈接或附件,不要執行從網上下載后未經殺毒處理的軟件,不要打開QQ 等即時聊天工具上收到的不明文件等。
4. 打開任何移動存儲器前用殺毒軟件進行檢查。
5. 定期備份,以便遭到病毒嚴重破壞后能迅速修復。
如何將網頁瀏覽器配置得更安全
1. 設置統一、可信的瀏覽器初始頁面。
2. 定期清理瀏覽器緩存的臨時文件、歷史記錄、Cookie、保存的密碼和網頁表單信息等。
3. 利用病毒防護軟件對所有下載資源進行及時的惡意代碼掃描。
如何防范U 盤、移動硬盤泄密
1. 及時查殺木馬與病毒。
2. 從正規商家購買可移動存儲介質。
3. 定期備份并加密重要數據。
4. 將U 盤、移動硬盤接入電腦前,先進行病毒掃描。
計算機中毒后有哪些癥狀
1. 經常死機。
2. 文件打不開。
3. 經常報告內存或硬盤空間不夠。
4. 出現大量來歷不明的文件。
5. 數據丟失。
6. 系統運行速度慢。
7. 操作系統自動執行操作。
如何防范QQ、微博等賬號被盜
1. 賬戶和密碼不要相同,盡量由大小寫字母、數字和其他字符混合組成,適當增加密碼的長度并經常更換,不要直接用生日、電話號碼、證件號碼等有關個人信息的數字作為密碼。
2. 針對不同用途的網絡應用,應該設置不同的用戶名和密碼。
3. 在多人公用的計算機上登錄前重啟機器,警惕輸入賬號密碼時被人偷看。
如何安全使用電子郵件
1. 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郵件中的鏈接、圖片、文件。
2. 適當設置找回密碼的提示問題。
3. 當收到與個人信息和金錢相關(如中獎、集資等)的郵件時要提高警惕。
二、應用安全防范
如何防范社交網站信息泄露
1. 利用社交網站的安全與隱私設置保護敏感信息。
2. 不要輕意點擊未經核實的鏈接。
3. 在社交網站謹慎發布個人信息。
如何保護網銀安全
1. 盡量不在多人公用的計算機上使用網銀,發現異常時及時修改密碼并向銀行求助。
2. 核實銀行的正確網址,并使用銀行提供的數字證書。
3. 設置復雜度高的網銀登錄和支付密碼,登錄時不要“記住密碼”,盡量使用軟件盤輸入賬號及密碼。
4. 交易完成后及時退出并拔下U 盾。
5. 對網絡單筆銷費和轉賬進行金額限制,并開通短信提醒功能。
如何保護網上購物安全
1. 核實網站資質及聯系方式的真偽,要到知名、權威的網上商城購物,不要輕信網上低價推銷。
2. 盡量通過網上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并檢查支付網站的真實性,切忌直接與賣家私下交易。
3. 購物時要注意商家的信譽、評價和聯系方式。
4. 交易完成后完整保存交易訂單等信息。
5. 直接使用銀行賬號、密碼和證件號碼等敏感信息時要慎重。
如何保護網上炒股安全
1. 盡量不在多人共用的計算機上進行股票交易,并注意在離開電腦時鎖屏。
2. 核實證券公司的網站地址,下載官方提供的證券交易軟件,不要輕信小廣告。
3. 及時修改個人賬戶的初始密碼,設置安全密碼,發現交易有異常情況,要及時修改密碼,并通過截圖、拍照等保留證據,第一時間向專業機構或證券公司求助。
如何在使用網絡地圖時維護地理信息安全
1. 在使用互聯網地理信息服務時,主動了解國家地理信息安全的法律規定。
2. 不上傳標注涉密和敏感地理信息,如軍用機場、導彈陣地、雷達陣地、海軍港口、部隊駐地等重要軍事目標,以及石油、電力、燃氣等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等。
3. 對發現的網絡地理信息失泄密行為,及時向相應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舉報。
三、網上陷阱識別
如何防范網絡謠言
1. 注意辨別信息的來源和可靠度,通過經第三方可信網站認證的網站獲取信息。
2. 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3. 及時舉報疑似謠言信息。
如何防范網絡詐騙
1. 不貪便宜,仔細甄別,嚴加防范。
2. 使用安全的支付工具。
3. 不在網上購買非正當產品,如手機監聽器、畢業證書、考題答案等。
4. 不要輕信以各種名義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輕易把自己的銀行卡借給他人,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證件號碼、賬號、密碼等。
如何防范釣魚網站
1. 通過查詢網站備案信息等方式核實網站資質的真偽。
2. 注意防護軟件彈出的警告和提示信息。
3. 要警惕中獎、修改網銀密碼的通知郵件、短信,這很可能是釣魚網站設置的陷阱。
如何準確訪問和識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網站
1. 通過“. 政務”和“. 公益”等中文域名訪問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網站。
2. 通過查看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兩類網站標識識別,該
標識位于網站所有頁面底部中間顯著位置。
如何防范網絡傳銷
1. 在遇到相關創業、投資項目時,一定要仔細研究其商業模式。如果其經營的項目并不創造任何財富,請提高警惕。
2. 克服貪欲,不要幻想“一夜暴富”
網上受騙后該如何減少自身的損失
1. 及時致電發卡銀行客服熱線或直接向銀行柜面報告欺詐交易,監控銀行卡交易或凍結、止付銀行卡賬戶。
2. 對已發生損失或情況嚴重的,應及時向當地公安機構報案。
3. 配合公安機關或發卡銀行做好調查、舉證工作。
如何安全地使用Wi-Fi
1. 關閉設備的無線網絡自動連接功能,僅在需要時開啟。
2. 警惕公共場所免費的無線信號,應特別注意與公共場所內已開放的Wi-Fi 名稱類似的信號很可能是釣魚陷阱,盡量不要在公共場所進行網銀操作。
3. 修改家中無線路由器默認用戶名和密碼;啟用WPA/WEP 加密方式;修改默認SSID 號,關閉SSID 廣播;必要時可啟用MAC 地址過濾;無人使用時,關閉路由器電源。
四、移動終端安全
如何安全地使用智能手機
1. 設置鎖屏密碼。
2. 不要輕易打開陌生人發送至手機的鏈接和文件。
3. 在QQ、微信等應用程序中關閉地理定位功能,僅在需要時開啟藍牙。
4. 經常備份手機數據。
5. 安裝手機安全防護軟件,經常對手機系統進行掃描。
6. 不要見Wi-Fi 就上,見碼就刷。
7. 到權威網站下載手機應用軟件,并在安裝時謹慎選擇相關權限。
8. 不要試圖破解自己的手機。
如何防范“偽基站”的危害
1. 當用戶發現手機無信號或者信號極弱時仍然收到了推廣、中獎、銀行等相關短信,則用戶所在區域很可能被“偽基站”覆蓋,不要相信短信的任何內容。
2. 不要輕信任何號碼發來的涉及銀行轉賬及個人財產的任何短信,不向任何陌生帳號轉賬。
3. 安裝手機安全防護軟件,以便對收到的垃圾短信進行精準攔截。
如何保護手機支付安全
1. 隨身攜帶手機,建議手機支付客戶端與手機綁定,使用數字證書,開啟實名認證。
2. 從官方網站下載手機支付客戶端和網上商城應用。
3. 使用手機支付服務前,按要求安裝專門用于安全防范的插件。
4. 登錄手機支付應用、網上商城時,勿選擇“記住密碼”選項。
5. 經常查看手機任務管理器,檢查是否有惡意程序運行,并定期掃描系統。
五、個人信息保護
如何防范個人信息泄露
1.在安全級別較高的物理或邏輯區域內處理個人敏感信息。
2. 個人敏感信息需加密保存。
3. 不使用U 盤存儲交互個人敏感信息。
4. 盡量不要在可訪問互聯網的設備上保存或處理個人敏感信息。
5. 只將個人信息轉移給合法的接收者。
6. 個人敏感信息需帶出時要防止被盜、丟失。
7. 電子郵件發送時要加密,并注意不要錯發。
8. 注意存有個人信息的紙質資料的存儲、傳輸及銷毀。
9. 廢棄的光盤、U 盤、電腦等要消磁或徹底破壞。
網絡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在業務活動中收集、使用公民個人信息,應當遵循什么原則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和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雙方的約定收集和使用公民個人信息。
當公民個人發現網上有泄露個人身份、侵犯個人隱私的網絡信息該怎么辦
公民發現泄露個人身份、侵犯個人隱私的網絡信息,或者受到商業性電子信息侵擾,有權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必要時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公民還可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進一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六、法律法規知識
即時通信工具(如微信、騰訊QQ 等)使用者注冊賬號時應承諾遵守哪些規定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4 年8 月7 日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要求即時通信工具服務使用者注冊賬號時,應當與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簽訂協議,承諾遵守法律法規、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利益、公民合法權益、公共秩序、社會道德風尚和信息真實性等“七條底線”。
除哪些情形外,利用網絡公開自然人個人隱私造成他人損害的,需承擔侵權責任《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以下情形除外:
( 一) 經自然人書面同意且在約定范圍內公開。
( 二) 為促進社會公共利益且在必要范圍內。
( 三) 學校、科研機構等基于公共利益為學術研究或者統計的目的,經自然人書面同意,且公開的方式不足以識別特定自然人。
( 四) 自然人自行在網絡上公開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開的個人信息。
( 五) 以合法渠道獲取的個人信息。
( 六) 法律或者行zd規另有規定。
在互聯網信息服務中注冊或使用的賬號名稱不得出現哪些情形
2015 年2 月4 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明確要求任何機構或個人注冊和使用的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違反憲法或法律法規規定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損害公共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zd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網上的哪些行為被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1. 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2. 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現行《刑法》中,專門規定了哪兩個關于計算機犯罪的罪名
【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后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禁止從事哪些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活動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
( 一)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信息網絡或者使用計算機信息網絡資源的。
( 二) 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 三) 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 四) 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
( 五) 其他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