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充分發揮學校在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發展方面的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特制訂學校20**年上半年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備好課、上好課、評好課、命好題、育好人”為目標,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立足學校實際,面向全體教師,圍繞有效教育教學,全面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讓教師在濃厚的校本研訓氛圍中磨礪自我,快樂成長,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能夠適應新時期教育要求的學習型、創新型教師隊伍,實現“為教師的發展引航,為學生的成長奠基”的辦學目標。
二、培訓目標
全面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加強師德建設,優化知識結構,聚焦課堂,直面問題,增強教師創新精神和執教能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在永嘉縣教師進修學校的指導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全面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和效益。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堅持“教學做合一”,圍繞教育教學工作,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按需施教,講求實效,學用一致,因地制宜,多途徑多形式開展校本培訓。
以教師發展為本,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注重差異,突出個性,滿足教師發展需要。
注重資源整合,加強教學、科研、培訓的有機統一;注重校際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遠程教育手段。
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勵機制,逐步實現校本培訓規范化與特色化發展。
三、培訓措施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良好教師職業形象。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深入推進“做人民滿意教師”師德建設月活動,把“敬業、愛生、責任”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主旋律,用職業道德標準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的職業形象。
繼續完善千石小學師德師風評價考核辦法,將教師的師德師風考核與評優晉升相結合,與績效考核掛鉤。
(二)強化教師基本功訓練,提升教師人文素養。
本學期重點抓教師基本功。5月份結合五四青年節舉行青年教師“練就技能、成就夢想”基本功比賽活動。
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由信息技術教師結合錄播室使用、語音室的使用、電子白板的使用等等制定培訓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
提高教師閱讀實效。將全體教師的業務學習與《新課程標準》學習有機結合,繼續開展讀名著、品經典活動,每學期至少閱讀一本教育專著并撰寫一篇質量佳的讀后感。學校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教師讀書交流活動,
(三)優化教師教研、科研工作,提高教師駕馭課堂能力。
立足課堂教學,開展系列活動,促進教師自我成長。
學校對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各教研組集體備課推行“自備、說課、改課、反思”四步模式;日常教學推行“六要”,即備課要“透”、教學要“活”、對象要“全”、學法要“細”、評價要“勤”、反思要“實”;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提倡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四個點”,即一個興趣點,一個互動點,一個思考點,一個創新點,以此推動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力爭通過多種形式使教師們的“公開課上層次、常態課上水平”。
研訓一體,課題拉動,提高校本培訓的時效性。堅持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與教師的學習培訓相結合、與常規性教研活動相結合的原則,努力在提高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同時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研究與實踐。各學科分別圍繞承擔的縣級以上課題組織專題研討會,每位教師要精讀文章,撰寫論文、案例或反思,并結集成冊。
本學期組織教師外出聽課學習,根據嶗山區教體局和教師進修學校安排的各項活動,派教師遠赴省內外聽課學習,博采眾家之長,提高教學水平。
(四)啟動名師工程、抓好青藍工程,促進名師、骨干教師快速成長。
加快青年教師的培養。推動學校的“青藍工程”,努力做到領導干部跟上聽,師傅經常聽,聽后及時評課,跟蹤再聽,提高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舉行青年教師賽教課。從備課—研課—導課——磨課—評課每位師傅要全程參與,通過任務驅動、跟蹤指導、平臺展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
啟動學校名師培養工程,充分發揮學校現有的市、區教學能手的作用,帶動骨干教師成長,優化學校學科結構。
積極選派校級名師、校級骨干教師外出培訓,為學校教研有效開展、名師的成長提供平臺。
四、培訓內容
校本培訓內容分“規定內容”和“自定內容”兩部分。
(一)校本培訓“規定內容”
專業精神。大力弘揚“敬業、愛生、奉獻”的師德風尚,貫徹執行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開展政治思想和師德修養教育,教育政策和法規教育,組織教師學習先進教師的經驗,樹立科學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
專業知識與技能。圍繞教學基本環節、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針對教師實際,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論,拓寬和更新專業知識,以課堂教學問題為突破口,訓練教育教學技能,研討教育教學方法,交流改革經驗,扎實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
專題培訓。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德育、教科研、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專題培訓。
(二)校本培訓“自定內容”
除校本培訓“規定內容”外,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本學年舉行“新經典誦讀”校本培訓活動。
五、培訓形式
自主學習。組織教師自學,摘抄讀書筆記,交流研討。學校對布置的自學任務,進行檢查和考核。
專題講座。結合教育熱點和教學實際,針對學校共性問題,以學校領導和骨干教師為主舉辦專題講座。
小組研討。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通過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等形式,定期交流學習體會,研討教學經驗,共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觀摩。繼續組織好學科組內的聽評課活動,定期舉辦說課、評課、公開課、觀摩課活動,增強教學觀摩的實效。
課題帶動。加強課題的選擇、設計和研究,主動參與課題的研究并接受相應的培訓和指導,從而不斷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開展科研活動的興趣和能力。
小學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二)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高質量、輕負擔、有特色”為目標,在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推進學校教學常規和課堂教學完善與實施,優化教學案、加強教研組和教師培訓力度建設為工作重點,探索“有效教學”和“有效教研”的規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校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以校本培訓為抓手,以教研組、備課組建設為突破,把教務處建成校領導決策的參謀中心,學科教學的管理中心,教學質量的監控中心,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引領中心,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以課程實施為主重點,規范辦學行為。逐步執行課程計劃,完善課程設置的結構,加強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突出質量意識,聚焦課堂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效益,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推進以有效教學和課題研究為主的課堂教學研究創新活動,提升教學效能。
加強校本教研,促進發展型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完善教師評價體系。
加強教導處規范管理,為教學第一線做好服務工作。
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規范教研組、備課組的活動,尤其加大教師常規工作的督導和檢查力度,切實提高備課組集體教學研究工作,改進課堂教學。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建設永恒的主題。本學期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加強現任學科帶頭人、教壇中堅、教壇新秀的考核與使用,開展這類骨干教師“四個一”活動,即:上一節示范課,指導非骨干教師一節課,做一次專題講座或教材分析,寫一篇高水平論文或案例。
建立外出學習匯報制度。學校派出學習的教師,要把握學習機會,虛心學習先進經驗。學習結束整理好學習筆記,向主管領導匯報。若有必要要安排一定規模的二級培訓。(教學檢查時為一項內容)
進一步推進師徒結對建設,壯大骨干教師隊伍,培養優秀新教師。鼓勵校內骨干教師傳、幫、帶的示范引領作用,實現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對上進的教師給予一定獎勵,以激發教師的學習、工作熱情,為他們搭臺子、壓擔子。
強化青年教師培養,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是增強學校發展后勁的關鍵。本學期教務處將繼續落實加速青年教師成長,并立足崗位練兵,培育后勁,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具體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開展青年教師課堂達標活動,各教研組每周由一位青年教師上公開課,每次公開課前由老教師幫助青年教師分析教材、分析學情、指導備課,上課結束后再進行集體評議。同時,行政聽課的密度要加大,反饋信息要及時。
(2)繼續完善教學聯盟活動,共同探討,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研究氛圍。
(3)開展校優質課評比活動,積極鼓勵青年教師申報市、縣教學能手。
(4)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堅決杜絕歧視差生、體罰差生、熱衷于搞有償家教等有損教師形象的現象,倡導廉潔從教、文明施教、忠于職守、敬業樂業的風氣。
(二)提高校本教研實效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實施其基本途徑就是課堂教學。各個教研組要充分發揮“教研”職能,以課堂教學研究為突破口,廣泛開展指向正確、主題鮮明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加強教研組建設。
(1)教研組長應積極指導本組教師開展各項正常的教研活動,教研活動要做到定計劃、定地點、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要詳細研究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定作業設計。教師要加深對教材的理解,確定教學目標時要將三個“維度”整合起來考慮,中心目標和輔助目標相結合,依據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有效的教學形式。要有活動記錄。要加強對集體備課
工作的管理和指導,確保教學案真正成為集體智慧的結晶。上公開課的教師應提前一周將內容告知備課組全體人員,共同探討教學路徑,課后再一起討論教學得失,從而切實提高教研實效性。
(2)要提高教研活動在教研組工作中的份量,各教研組要多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多分析教材,多進行專題討論,鼓勵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多開設公開課、示范課,努力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與成效。扎扎實實開展課題研究并做好記錄。
(3)加強聽課評議制度,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把自己培養成“復合型”教師。聽課要做好記錄,評議課要有的放矢。提高自己的評課能力。
(4)繼續加強特色教研組創建研究。上學期我們提出每個教研組要有自己的研究特色,依據本組教材、學生的特點,靈活、創新地安排有針對性的教學研究活動與學生學科活動,做到集思廣益,精心發掘主題,創新活動形式,關注活動過程,注重活動實效,形成本組特色。這一研究已初見成效,本學期將進一步深入研究,重資料收集、重案例分析、重去粗存精,力爭使各年級組的教研活動做到特色化、專題化、系列化。
(5)明確本學期教研重點。加強“六項研究”:一研課標與教材,做到吃透課標,把握教材;二研學生與學法,做到以學定教、以學設教;三研課堂與教法,做到精講多練,講練結合;四研學風與習慣,做到勤學樂學,習慣良好;五研作業與輔導,做到注重設計、杜絕題海;六研考查與評講,做到科學考查,評講有效;教研組長要精心設計組織好每次活動,納入教研組工作計劃,教務處根據各組安排加強平時的檢查與考核,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立足課堂教研,提高研究實效
本學期,我們要花大氣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有效教學。以切實提高教學效率為主題,通過“細、嚴、實”的指導和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明確各項要求
教學準備:繼續實行“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的“三級備課制”。具體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內容、定方式、定中心發言人),“四統一”(教學目標統
一、教學進度統
一、教學重難點統
一、教學訓練統一)“一靈活”(教法學法靈活運用)。
課堂教學過程: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針對課堂教學我們提出精講多練,確保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內完成作業。
訓練檢測:一是強化課內當堂訓練、提高反饋矯正實效性。標準是“三看”:一看訓練內容是否精煉;二看訓練形式是否靈活;三看訓練效果是否有實效。二是注重課后作業訓練的有效性。既要切實杜絕布置大量的重復性作業的現象,防止學生淹沒在題海之中,也不能讓學生只是簡單的抄寫,進行書本知識的搬家。要注重了解學情,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讓學生在作業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課后輔導:堅持防補結合,課內課外齊補。
(2)注重課堂實踐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活動,探尋有效的教學方式,打造“有效課堂”
示范課引領
(1)學校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上示范課。
(2)外出學習、聽課的老師回校必上輻射課。組織教師對這些優秀課例進行評議,與自己的日常教學作比較、找差距。借鑒先進經驗,選擇推廣運用。
研究課交流
繼續堅持“一人一課”的教學研究制度,為老師們提供研究素材,探尋有效的教學方式,構建有效的課堂模式、
聯誼課鍛煉。
(1)與結對的學校一起開展教研活動,選派優秀青年教師下鄉送教。
(2)繼續參加“現代化教育學校的活動,為老師們提供展示舞臺,促進學習交流。
(四)開展學科特色活動
學校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為每一個學生生命成長奠基,都是為了學生將來擁有幸福的人生而開展。著眼于學生的生命,理性地看待活動,組織設計有效的校園文化活動,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基于這樣的認識,本學期將組織學生開展好以下活動。
繼續“營造書香校園”活動。本學期我們將大力開展校園讀書活動,營造校園閱讀文化氛圍,讓每一個學生讀好書、好讀書、會讀書,并能寫好讀后感,
在讀書實踐活動中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習作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舉辦校園“數學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拓展思維,培養能力。
舉辦英語節,邀請專家來校指導,開展英語閱讀等比賽。
舉辦科學實驗操作比賽,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進一步加強體育、藝術教育工作,主要措施有:
(1)繼續組織學生開展“陽光體育”的達標活動,并及時做好總結工作。
(2)繼續做好一月一次的小型多樣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體質,強健學生的體魄。
(3)舉辦藝術節、“六一匯演”。
(4)繼續做好各類興趣小組,做到“三落實”,即人員落實、時間落實、內容落實。發展學生的特長和才能,多出有特色、高水平的作品。
主題學科趣味活動。讓孩子喜歡每一門課程,讓學科文化活動提升孩子對學科的關注。學科教研組組織好學科主題活動。每個教研組要精心發掘主題,詳細設計活動方案,關注活動過程,注重活動實效。
小學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三)
一、指導思想:
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生命,為更好地落實教育局關于全面開展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的要求,我校從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以學校為主要培訓基地,校長為培訓第一責任人的校本培訓模式,充分發揮本校的培訓功能和優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努力營造教師終身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標:
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通過校本培訓,完善教師業務學習的機制,提高教師教育活動的實效性,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更新教師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優化知識結構,培養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提高教學能力,促進學習和研究相結合。努力建設一支師德好、觀念新、素質高,能夠勝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開發的骨干教師隊伍,能夠適應小學跨越性發展需要的學習型、科研型教師隊伍,為課程改革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三、培訓內容:
開展師德培訓,辦家長滿意的學校,做家長滿意的人民教師。
全面實施新課程培訓。
開展教學技能研討培訓。
開展科研能力培訓。
四、培訓形式:
自學——反思
自學是在學校規劃與指導下,教師根據自己的要求開展的自我培訓活動,主要采取上網瀏覽教育文獻,系統學習教育專著,學校博客網站閱讀學校推薦文章、到校閱覽室學習教學雜志,然后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開展自我反思,總結提高,每學期寫7000字的讀書筆記。
實踐與交流形式
(1)開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開展“同上一節課”的研討活動,提高教師獨立處理教材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魅力。
(3)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課堂、聽課,參觀教師的備課本,學生的作業本,增強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加強家校合一的研究。
(4)開展教師基本功的培訓,堅持每天一頁鋼筆字的練習。
(5)開展教師沙龍活動,交流學習心得,探究熱點問題,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以達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不斷完善自我的目的。
(6)開展課題研究,圍繞科研課題上好每一節課。
專家引領
學校聘請有關專家定期來校進行指導,舉辦專題講座,零距離地與教師接觸,手把手地進行輔導。
五、主要措施:
提高認識是做好校本培訓工作的關鍵,要加強學習,把校本培訓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緊密結合,與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相結合,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加強校本培訓的組織指導,加強過程監控管理和考核評價工作。
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校本培訓主陣地作用,各教研組要利用教研活動,組織本組教師開展理論學習與專題研討,認真落實培訓方案。
校本培訓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圍繞學校科研課題,修改完善每一位教師的子課題方案,圍繞方案,各課題研究小組定期開展研討活動,加強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教師每學期研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每月研讀一本業務雜志;每月上交兩篇教育故事,每學期開放一節研討課,每學期做一次專題演講。
六、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蘇專心
副組長:張建林
組員:段均鎖王金選李小強
承擔的主要任務:
全面負責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劃、實施、管理和總結工作。
負責校本培訓方案的制度,實施和考核工作。
整理、留存有關繼續教育的資料,考核成績,建立培訓檔案等。
七、時間安排:
三月:
制定學校校本培訓計劃。
修改完善各課題組科研工作計劃。
“開展同上一節課”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計劃。
建立教師培訓檔案。
完成兩篇教育故事。
完成“我的學生我滿意”活動方案。
四月:
檢查教師自學筆記。
薄弱環節,薄弱學科教學研究。
課題小組會議,匯報各小學教研、科研工作情況。
德育活動課研究。
專題報告會:①學校科研課題詮釋;②教師怎樣做科研。
開展“我的學生我滿意”活動
五月:
檢查教師教育故事。
“家長開放日”開放課堂、展示教師備課本、學生作業本。
教師沙龍活動——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教科研領導小組會。
六月:
完善教師培訓檔案。
總結培訓工作。
檢查教師培訓計劃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