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使全省的農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農業發展也存在著不容回避的問題。一家一戶的作業方式,使農田基本建設一直處于吃老本的狀態。農田工程舊的年久失修,新的無力上馬,每年平均遞減80萬畝地的灌溉能力。洪澇干旱,水土流失,以及水資源匱乏、污染,使徘徊的遼寧農業呈現滑坡、萎縮趨勢。1985年和1986年兩年間的小水大災,曾使我省40%的水利工程毀于一旦,65億公斤的糧食付之東流,全省經濟損失達60億元。
如何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使整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全省上上下下都在考慮這個問題。19××年末,省委、省政府在總結兩年洪水災害教訓的基礎上,果斷地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并以此作為農村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正在這時,出現了“××經驗”。這個縣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最先開展起“大禹杯”賽。省政府不失時機地總結推廣鳳城滿族自治縣的經驗。19××年10月,省政府在鳳城召開了由省、市、縣(區)政府“一把手”參加的“三長”會議,并拉練到××等地學習。在這次會議上,省長×××把××的經驗高度概括為“政治動員、群眾路線、以獎代補、行政干預”16個字,特別強調要把自力更生、艱苦奮頭作為這場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強大的精神支柱。全省農田建設“大禹杯”競賽的序幕就這樣拉開了。隨后,省里成立了以省長×××任組長的杯賽領導小組,××個市、××個縣(區)及××××多個鄉(鎮)相繼成立了由黨委或政府“一把手”擔任總指揮的農建指揮部。一個擁有近千萬人參加的農建競賽活動,以排山倒海之勢在××省的山川平原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