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的語言應該準確、簡潔,避免使用過多的行話和術語,以便讀者易于理解。在報告的正文部分,可以根據工作的具體內容和步驟進行分節敘述。這些報告范文涵蓋了各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您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該主題的機會。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一
讀《中國震撼》有感近一段時間了,由于時間的關系,每天忙于連隊的工作,只得利用平日空閑時間每天翻上幾頁,最近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份報紙看到過專家學者們對這本書的評價文章,這本書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帶著這個是問題我不由多看了幾頁,發現作者張維為作為走過100多個國家、專注研究現實政治的作者,對中國模式和中國道路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和深刻的理論總結,對中國道路的發展模式有著獨特的見解,文字通俗易懂,敘述清晰,許多論斷不乏精辟獨到之處,我是邊讀過聯想我身邊的事實,聯想最多的是身邊現實物質生活進步發展,以及部隊的這幾年條件改善,讓我倍感自豪,透過這本書讓我理解了中國的發展來之不易,民族崛起的艱苦歷程。
心。樹立強大的信心是我們發展的思想基礎,做為一名軍人,面對新的國際形勢變化,特別是我們目前周邊安全環境并不樂觀,像臺海問題、鉤魚島爭端、黃巖島沖突等時刻提醒我們,軍人的使命還很重,軍人的責任重大。隨著這些年祖國的發展,我們要對祖國充滿信心,以客觀的眼光看待中國的發展,去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我們平時看新聞讀報對于腐敗、環境污染、貧富差距這些目前中國存在的問題,比較關注敏感,就我們連隊來講很多戰友平時比較喜歡談論這些問題,對此,我通過看閱讀這本書之后,我自己不但明白了這些矛盾產生的問題由來,更重要的是通過我的學習,可以給戰士講課時引用其中,做好官兵的思想引導工作,讓官兵們明白這些現象在是發展中存在矛盾必然性,通過引用書中不同國家的對比分析,告訴官兵這既是發展中的矛盾,也是許多發達國家還沒有解決的普遍矛盾,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尋找心理的平衡。
“半杯水”,很多人只看到空的一半,而看不到滿的那一半。殊不知,困難是要解決的,但需要一步步來。正是有了發展,才能有談下一步問題解決的資本,殊不知,中國才發展多少年,美國和西方國家發展了多少年,中國發展這么快的速度完全證明了我們的發展模式是正確的,因此,讀完這本書后我要告訴我身邊的戰友、朋友你們應該對我們國家要留有足夠的信心。不肯定這一點,下一步的發展就是無源之水。過去承認中國落后是實事求是,今天承認中國的巨大進步也是實事求是的。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應該做一些未雨綢繆的長線思考,我們需要新的大國意識,需要自己的話語權,需要更加理性從容的國民心態。中國崛起至今日,我們應該確立自己作為一個“文明型國家”的文化自信。
法國學者高大偉2009年2月在《亞洲時報》曾發表一篇評論文章寫到:“中國公民正在向世界公民轉變。”當我看到這么一段時,我非常激動認為,中國軍人也正在向世界軍人轉變,你看看中國派出的多國維和部隊、世界反恐部隊、中國走出國門參加的索馬里護航海軍等等事件,充分表現了我們軍隊一步步向向世邁出了堅定的步伐,無不在展示出我們中國軍人向世界的轉變,體出我們強大的國防力量,這是我們中國人的自信,也是我們中國軍人的自豪。
黨中央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
線,統籌兼顧、改革創新。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正在經歷“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崛起已不可阻擋,中國發展的道路雖然還會有曲折坎坷、充滿風險,但只要我們抓住機遇利用好自身優勢前景依然一片光明。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二
《論中國》的國際關系這個題目應該是非常重要的。試想,中美對立了二十年,要坐在一起談判了,知彼知己的功課一定會極好的做。抱著這個想法我認真讀完了整個篇幅,有幾個問題想不通。借助電腦,我查了基辛格當時的身份,美國開始“破冰之旅”的目的,以及基辛格先生的責任,有了以下感悟。
做真學者和做純官員是兩碼事。請注意我加上的“真”和“純”兩個字,以區別掛名的官員或學者。基辛格先生是哈佛大學的博士,一定是貨真價實的,研究課題一定夠學者水平。但是他做了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事物助理并擔當“破冰之旅”特使后,就由真學者變成純官員,把學問當成工具了。為了討好中方領導人,恭維話說的很巧妙,連批判都說的娓娓動聽。基辛格此來北京要達到挑撥中國和蘇聯關系并且讓美,中,蘇三方形成微妙的互相制約關系,盡快從越南戰場脫離的目的,他竟然說中國沒有和同樣大國“長期”打交道的歷史,我之所以在長期一詞上加引號,是這純屬外交辭令,難道喪權辱國一百年還不夠長嗎?這么說就是為了回避沙俄(包括前蘇聯)欺負中國甚狠那段令中國領導人可能會難于啟齒,會尷尬的往事,還談到中國歷史上“以夷制夷”,“近伐遠聯”的例子,還不失時機挑撥說歷史上越南就不服中國,揚言要打敗中國。
按理說,清朝距離現在的年代比較近,而且清朝也是封建社會治國制度,手段達到高峰的朝代,對外簽訂很多條約,協定,好歹還有類似外交部的政府部門。美國也是侵略中國的“八國聯軍”之一,對于清朝的外交無論從理論,實踐以及文獻資料整理起來都相對容易,可是在中國外交獨特性上卻絕口不提。
書中還有一段話,“天朝的自大和地大物博,反倒害了自己,引來了四面八方的敵人。”這是故意裝糊涂嗎?不!這是不折不扣的強盜邏輯。中國講傳統禮儀和風度,就算是自大,就算是地大物博,就是自己害自己,就應該被圍毆往死打,被搶奪嗎?敵人不一定是強盜,強盜必然是敵人(我沒看原文,不一定確切)。書中多次提到中國自動放棄航海業,放棄了海外“冒險和探索的時機。”我理解這段話的意思是,本來中國也可以到海外開拓領土占殖民地的,可以去搶掠的,可是目光短淺啊!懷柔啊!自愿當“土財主”啊!當初的大英帝國,西班牙,葡萄牙等航海業發達的國家不是去傳播友誼,冒險,探索的,是去殺人搶奪的!是去占地殖民的!包括美國人的先輩到美洲,是殺光印第安人,搶了人家的土地和財富得到第一桶金的!能說是印第安人落后,不該生活在富饒的美洲嗎?到這里,基辛格先生已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政府的代言人了。
從現已得到的資料上看,我不同意“基辛格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個說法,白求恩幫助中國抗擊侵略,才是我們的朋友。我認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基辛格先生為美,中兩國和兩國人民做過好事。
《論中國》第一章的結束語看似寫的很精彩,讀起來朗朗上口,振聾發聵,提出的許多問題到現在我們也沒有很好解決。可是認真分析起來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關鍵問題沒有談到或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對重點問題的剖析似乎隔靴搔癢;甚至還設了“陷阱”!
結束語原文是這樣的:“中國挾其獨特的傳統和千年養成的優越感步入近代。這個獨特的帝國聲稱它的文化和體制適用于四海,卻不屑于去改變異族的宗教信仰;它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家,卻對與外國通商和技術革新漠不關心;它文化發達,卻受制于一個對西方探險時代的來臨一無所知的政治統治集團;它在遼闊的疆土上建立了一套政治體系,卻對即將威脅其生存的技術文化大潮茫然無知。”
那么中國是怎樣步入近代的呢?一般來說,近代是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從整個世界看,最顯著的是西歐與北美因工業革命促成的技術與經濟上的進步。自然科學學科逐漸成形。火車的普及使交通運輸效率大增。發電機,電動機,電燈,電報,無線電通訊相繼問世。化學工業開始出現。以英國為代表的發達工業國家通過強大的生產力與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數地區,并以傾銷的方式破壞了中國、印度、土耳其等古國既有的社會與經濟體系。再說中國。1840年中國與英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并賠款割地告終。由此簽署的《南京條約》是近代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除賠款外,將香港島永久讓予英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而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工業品傾銷面前崩潰性破產。土地兼并日趨嚴重。吏治敗壞,國防空虛,軍備廢弛。隨著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導致發生太平天國運動。
也就是說,此時的中國這“獨特的帝國”已經風雨飄搖,近乎滅亡,哪還有什么優越感?哪有臉聲稱文化和體制適用于四海?哪還顧得上去改變異族的宗教信仰?清朝政府怎么能對即將垮臺的現實茫然無知呢?后期是要搞“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但是中國因長期官本位,文化人對科舉考官趨之若鶩,沒人考慮科技促進實業的事,理工科人才極度缺乏,又沒有現代化教育體系,遠水解不了近渴。歸根到底,中國的封建專制體制太久了,根本無法抗衡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就像一個癱瘓的病人,眼看著刀架在脖子上也是無何奈何罷了。
《論中國》的第二章的標題是叩頭問題和鴉片戰爭。立了1.馬嘎爾尼使團2.兩種世界秩序的沖突3.耆英辦外交:撫夷三個子標題。其中以第一個子標題文字最多,后兩個差不多。
1793年6月,馬戛爾尼勛爵代表英國使團來中國訪問。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值得研究,最讓人流淚流血的外交事件。大致經過是清朝政府要求英國使臣按照各國貢使覲見皇帝的一貫禮儀,行三跪九叩之禮。而馬嘎爾尼認為這是一種屈辱而堅決拒絕。經協商,馬戛爾尼等人按照覲見英王的禮儀單膝跪地,未曾叩頭。就此引得乾隆龍顏大怒,義正言辭的否決了馬嘎爾尼提出的所有談判條件。其實乾隆很重視英使來訪,專門編了名為《四海升平》的劇,既有慣例中的神怪,又有實際內容的戲文——英吉利來朝貢,路途比越南更遙遠。“今當進表賜宴之期,隆典特開”。可是英使對這出戲沒太看懂,認為這是一出關于大地與海洋聯姻的戲。最可悲可憐可恨的是滿朝文武官員還把英王國特使看成是朝貢者,看不懂馬嘎爾尼帶來的不是“精美貢品”而是昂貴商品;看不懂蒸汽機與烤鴨爐的區別;看不出加農炮和紅夷大炮怎么就更新換代了……而馬嘎爾尼卻透過乾隆繡著集獸類最兇部位之大成的看似霸主的龍袍,看到了暮年老人外強中干的身軀。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歸國途中看出清軍沒有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使用的是刀槍弓箭,堅定了一個說法:“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于一班幸運、能干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她勝過鄰船的地方,只在她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馬嘎爾尼使團帶了一封乾隆皇帝給英王喬治三世的信回英國了,向全世界證明清朝閉關鎖國,但卻對強要中國領土及關稅自主等無理要求避而不談。寫了一部出訪記,使歐洲人對中國的觀點發生根本性的轉折,那個強盛的文明古國幾乎變成擱淺的鯨魚。哲學家黑格爾甚至斷言:“中華帝國是一個神權專制政治的帝國……個人從道德上來說沒有自己的個性。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來看仍然是非歷史的:它翻來覆去只是一個雄偉的廢墟而已……任何進步在那里都無法實現。”
于是,基辛格先生說馬戛爾尼訪華受到清朝不平等的待遇,成為兩種世界秩序發生沖突的導火索,并導致鴉片戰爭。這又是強盜邏輯。有學者指出18世紀的歐洲,沒有所謂的”主權國家外交平等“的理念:”在馬戛爾尼還沒有離開倫敦去中國前,英國就有了這樣一幅漫畫:英國大使面向高高在坐的中國皇帝,單膝下跪。它表明,英國人早就預想到了他們的大使會見中國皇帝的場面。馬戛爾尼的日記里也記載了他對于中國"磕頭禮儀"的擔憂。可是后來,很多英文資料大都對"磕頭禮儀"進行了渲染,講中國自高自大,不肯和英國平等相處,進行平等貿易。也就是說,侵略中國,賣鴉片給中國,是有道理的。在這個問題上,美英兩國的說法和做法如出一轍。美國人的前輩不就是因為“印第安人的秩序和他們的秩序”發生沖突,于是發動戰爭嗎?那其實是一場實力相差懸殊的強搶,一場屠殺,幾千萬印第安人只剩下幾十萬并被“圈養在籠子里”。還有一點基辛格先生沒有說:林肯總統絞死了三十八位土著的酋長,并且這三十八位酋長并沒有被指控犯了“美國罪”,就是因為他們帶頭“賴在家里不走”!
鴉片戰爭最終以簽訂兩項屈辱條約為結果。由此中國開始認識到冷兵器時代令人喪膽的滾滾鐵騎和百萬雄師在大炮和毛瑟槍面前是一堆堆肉。民族英雄僧格林沁的墓就在我老家屯子邊上(我去吊唁過三次,研究過有關他的史料),八里橋一戰,他帶領三萬步騎兵英勇拼殺,浴血奮戰,傷亡三千多人,卻因侵略者大量使用新研制的射程在兩千米的康格里夫火箭,無法近戰,只斃敵十二人,傷敵百人,血肉之軀終歸抵擋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槍炮。侵略者根本沒把中華文化放在眼里,就是要掠奪財富,榨取利益。從此以后,中國淪為殖民勢力爭奪的目標。
《論中國》第三章的標題是“由盛轉衰”。設了1.“魏源的藍圖:以夷制夷,師夷長技2.大權旁落:內亂外患3.應對衰落4.日本的挑戰5.朝鮮6.義和團運動六個子標題。
本章開篇就談到:“鴉片戰爭前,外交和國際貿易對于中國來說不過是承認它上國地位的形式。自鴉片戰爭起,中國進入了一個國內動蕩不安的時期。與此同時,它遇到三大外來挑戰,其中任何一個都足以顛覆一個王朝。……”書中雖然沒有明確說是哪三大外來挑戰,卻用三個自然段表達出來:一是西方列強。主要限于在中國沿海地區掠取經濟利益,要求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和自由傳教的權利。“歐洲人認為這根本算不上征服。列強們還不想取代現有的清朝政府,而是要迫使中國接受一個本質上與中國人的世界秩序格格不入的全新的世界秩序。”二是奉行擴張主義的俄國。“俄國根本不承認本國領土與接壤的中國領土之間的疆界。……俄國侵蝕的領土,中華帝國永遠也拿不回來了。(隨時不忘要分裂社會主義陣營)”三是日本。還在這里強調說:無論是西方列強還是俄國都認識到“清廷覆亡不符合它們的利益。而日本的意識就不一樣了。……日本不僅圖謀侵占中國的大片國土,還想取代北京成為新的東亞國際秩序的中心。”
書里寫道:“外國軍隊在中國大地上橫沖直撞,脅迫中國接受屈辱的條約。與此同時,天朝始終堅持它的中央政府地位,繼續行使對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管轄。中國人對入侵者的看法千百年來一成不變,視為一種討厭的麻煩,然而,這種麻煩卻打斷了亙古不變的中國人的生活節奏。”這種說法我堅決反對!入侵者帶來的還有殺人武器,還有搶掠,如果反抗就要遭到殺戮。槍口頂在腦袋上,刺刀架在脖子上,鞭子和大棒隨時要打在身上,怎么能用“討厭的麻煩”來形容呢?至于清朝政府,肯定不愿意當兒皇帝,只是被帝國主義欺負,軟弱無能,靠賣國維持茍延殘喘。
關于魏源,他是我非常佩服的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驅者,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是最早的改革開放,國際文化交流,強軍理論,以介紹他的言行做一個題目,我是認可的。我家很早就有一本魏源所著的《海國圖志》簡裝本,以前也讀過,只是印象不深了,這次搬家不知壓在哪兒了一時找不到,找到重讀,應該會有新的領悟。《海國圖志》沒有引起清朝政府的重視。試問:一個連自己的敵國是從哪里來的?是靠什么打敗自己都不知道的政府,人民還能指望它嗎?《海國圖志》卻被當時同樣被帝國主義欺負的日本人捧若至寶,并成為強國治軍的啟蒙性讀物。我要說的是:一本客觀實際的好書,有各種目的的人讀,都會從中受到啟示。我還要說的是:我承認基辛格先生是偉大人物,但是該質疑之處就要提出質疑,該否定之處就要給予否定,這才是有良知的讀書人的態度,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退休老頭。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三
作為一個中國人,在這塊土地上活了十八年,對中國還是比較了解的。當讀了《論中國》之后,從一個外國人的眼中,又發現了另外一個中國,與我以往的認知大相徑庭。
基辛格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對于中國的了解和接觸不必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少。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及1979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勞。多虧基辛格,讓中美雙方搭建了友誼交流之橋。
多虧基辛格,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在十多年間,我對中國的認識都是通過生活得來,卻并沒有深入探究自己的祖國。曾經,我也好奇中國為什么是共產黨執政,弄不清中國的社會主義到底是什么,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知道中國終將向何方發展。但是,這些突發奇想只是奇想,我并沒有更進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后潛藏著怎樣的緣由。許多問題在歷史課本上,在人們飯后閑談中,在電視節目的講授里略有解說,只是不夠具體完備,且帶有很多主觀色彩。
基辛格的《論中國》則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站在一個更加客觀和宏觀的角度重新解讀了中國的歷史和價值內核。
在史實方面,基辛格是很負責的,冷靜客觀陳述了中國的歷史,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還包括鮮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歷史真相。比如,看完這本書,我不再簡單地把中國與蘇聯的關系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兩國關系復雜多變相生相殺背后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再比如,對于美國出兵朝鮮,我也不再天真認為那是所謂的反社會主義反人民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這實質上就是二戰后全球兩大正營的較量和角逐。
《論中國》的重點,自然在一個“論”字。通過漫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基辛格深入淺出講述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勾勒出了中國的社會模型,呈現給讀者一個全面清晰的中國面貌。在整本書的論證中,最觸動我的就是對于中國建國后六十年建設進程的解讀。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無疑讓人難以看清,基辛格透過獨到的視角用細膩的筆觸由淺及深探討了中國的轉型過程,客觀評價了中國的建設和改革,論證了中國在今后的世界中將成為一支獨立的強大的力量。
當然,基辛格是令人佩服的。能夠以寬闊的視野和嚴謹的方法研讀一個人類歷史中最復雜獨特的國家,并能用寬廣的胸懷辯證看待中國的當前與未來,實在難能可貴。
感謝基辛格,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讀完整本書,對中國有了更加透徹的了解。雖然很多內容我都只能囫圇吞棗,但這番閱讀確實帶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受,讓我再一次走進了我的祖國。
讀罷《論中國》,收獲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情懷和眼界。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四
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是從外交角度解讀清朝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期間我國的歷史發展,但這不是一塊完整的歷史敘述而是斷代史闡述。
蔣廷黻主張以所學為國家所用,是中國近代史上“書生從政”的代表人物。在學術上,他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近代外交史專家和這一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他另辟蹊徑,從外交的角度講述中國近代史,從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國遭受西方列強壓迫的原因。《中國近代史》折射出蔣廷黻那一代受過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響的學者在思考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社會進步時的普遍心態,是對中國近代遭受侵略的一種深刻反思。雖然他的歷史觀不可避免受到他的政治傾向影響,其觀點在今天看來也并非完全正確,但其思考的精神,其學術價值和學術影響,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1914年,蔣廷黻中學畢業后,進入了俄亥俄州歐伯林學院讀大學。在大學里,蔣廷黻主修歷史學,兼修其他多門自然科學課程。他這樣選擇的原因是,他對當時中國國內的軍閥紛爭和混戰所引起的各種問題產生了探究欲望,想通過學習歷史,獲得“將來在中國從事政治工作”的知識和經驗。同時,由于歷史系的課程枯燥單調,他在課外閱讀了許多德國史和意大利史,了解了俾斯麥、加富爾、馬志尼、加里波第等德國、意大利政治家是如何為建立現代民族國家而努力的。接受了嚴格的科學方法訓練。俄亥俄州歐伯林學院自然學科的教授們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教科書,而要求他們學會觀察事實;研究報告一定要做到觀察仔細和結論客觀。這種訓練使蔣廷黻終身受用,使得后來他從事歷史研究時能堅持從史料中得出結論,憑史料說話;從事政治工作后也極重視實際觀察,對很多事有較為清晰的見解。1919年夏季,蔣廷黻從巴黎重返美國,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再次進入大學進修后,他想做個能左右中國政壇的新聞界大亨,就進了新聞學院。他不久便覺得要左右政壇必須懂得政治,便進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學。后來,他認為政治學科所講的政治只是理論而非實際的,“欲想獲得真正的政治知識只有從歷史方面下手”,又轉為專攻歷史,主修歷史學,導師是著名政治社會史教授卡爾頓·海斯。轉了一圈,蔣廷黻又學習歷史了。歷史的功能在于了解過去、服務現在、推測未來,因此歷史著作應注意歷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寫得既內容豐富、又明白曉暢,以達到歷史所產生的最大效應。《中國近代史》就是以進化史觀為指導,以“經世致用”為主旨。
鴉片戰爭暴露了清朝腐敗的政治、沒有工業化的經濟、八股式的文化、沒有民族意識的社會,與之相對的是步入近代化的西方,這種差異甚至差距應該也與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有關聯。
任何時代都有英雄。林則徐、曾國藩是優秀的人。
太平天國起義基本是歷史的“重復”,而辛亥革命確實帶來了新的東西,但軍閥割據又暴露了中國大眾缺少民族意識。
史料的選擇往往會受主觀意識影響,因此,對歷史的解讀會很多。提高學習歷史的辨別能力建立在較強的邏輯思考基礎上,不然可能會沒主見。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五
基辛格的《論中國》是寫給美國人看的。早幾個月前,我就有讀一讀的意愿,北京培訓一回來就在網上買了此書。兩個月前一次和老板的交談,老板提到他準備最近讀《論中國》,我也就順勢拿起來讀了一遍。
粗看這本書的名字,標題很大,再加上它的大塊頭,使習慣快餐文化的現代讀者容易望而卻步。其實基辛格重點還是回顧了上世紀70年代至今的中美關系,雖點到了一些秘辛,但總體上說,還是站在戰略和文化的高度,來審視中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當然,基于美國的視角是這本書天然的出發點。作為老牌的政治參謀和外交高手,基辛格在這本書里更多的是告訴美國的下一代,曾經的歷史,以及為什么要與中國共存,如何共存。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終日被包圍在中國人自己的評論里,無論贊美還是謾罵,終究有點“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意思。跳出三界,從別人的文化視角看看自身,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國的對外策略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入骨髓。
1.柔弱與強力。
看來,基辛格已經非常了解中國文化,他用了“勢”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間的差異比喻成中國圍棋與國際象棋的區別。中國人講究謀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西方文化,更多是靠實力和數字說話,吃一個子就是一個子,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國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國人喜歡把幾件看似毫無聯系的事情聯系起來看,運用一種類似于太極拳法的手段,達成自己的目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個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做是大周期。如果能從這樣的高度看問題,有許多令西方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2.借力打力,無中生有。
在古代,這叫“以夷制夷”。戰后,中國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生存是第一要務。中蘇關系不好,可老毛還是邀請赫魯曉夫回國途中順訪北京,其實雙方沒有說任何實質性的事情,可就在赫魯曉夫離開后不久,老毛便開始了炮打金門。讓美國人以為是得到蘇聯支持的,不得不掂量直接干預的后果,結果中國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意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3.以弱勝強。
按照美國人國際象棋的思維,他們是難以事前預判到,中國會出兵朝鮮;也難以預判到,中國人膽敢在烏蘇里江,與老大哥蘇聯干一仗;還難以預判到,中國人敢于用大的犧牲,去狠狠教訓剛剛擊敗美國的越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往往收到奇效。不按常理出牌,是因為中國人的世界觀里,有更大的更宏觀的“理”。
二、美國代表了值得尊敬的文明。
基辛格在書中有一段話,我印象深刻。摘錄如下:美國社會永遠不應放棄對人的尊嚴的承諾。美國對事物的判斷永遠不可能與美國對民主制度的看法分開。有些事件必然會引起美國的反應,即便會損害總體關系也在所不惜。
遠的不說,看看美國最近這些年的一些行為,你可以說它是侵略,但細究起來,會發現,它的目的不僅僅是利益,它還是很看中意識形態的,否則無法解釋它的行為。當然,你也可以說,傳播意識形態也是它的利益。
三、兩種文明共存共生。
就像今年夏天我在北京聽到近似戲謔的觀點,地球上的不同文明來自不同星球,所以差異巨大,水火不容。中美兩個文明確實有太多太多的不同點,可它們都大到誰到吃不掉誰。
殊途同歸還是走向毀滅?是一場非常有趣的非常有看點的大戲。嗯,是的,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比如說上帝、真主、釋迦摩尼的高度,望茫茫人世間,倒真的只是出戲。
要補充說明的是,貌似在中國這個文明里,普通人要承受的東西,大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明。這一點,在最近的一篇《從1942說起》就有提到。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六
《論中國(onchina)》英文版于出版,中文版10月出版。全書617頁。作者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國費爾特市,是猶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國。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曾任美國國務卿。是美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他以根據40多年與中國領導人的交往,50多次對中國的訪問,以客觀、理性、嚴謹的態度,撰寫了《論中國》。
總體上說,盡管在漢唐元明清都有中國與世界的交往,但總體上是局部的,有限的,還沒有那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與世界在經濟上、文化上如此深度、廣泛、全面地融入這個世界。中國目前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將來將達到第一位。中華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所以我們要認識這個世界,同時也要知道世界在如何看我們。但是,我們畢竟剛剛開始融入這個世界。《論中國》提供了國外政治家,特別是從美國政治家的角度對中國的歷史、政治、文化、思維的認識,為我們認識自己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更有益于我們清醒地認識我們自己。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同時為我們在處理與各國關系有重要參考價值,也對在全球化新形勢下中國的文化如何面對,那些保留發揚,那些揚棄引發深深思考。
基辛格博士首先從晚清時期的中國談起。揭示了幾千年長期中國農業社會相對穩定、富足的社會之后,在外部世界已經現代化、工業化、全球化的情況下,仍舊堅持保守封閉、愚昧無知、妄自尊大、封建專制的社會狀況。他力圖通過清朝到當今時代社會在政治、社會、文化的沿革來認識、了解、揭開中國的神秘面紗。作為一個外交家,他不是僅僅陳述了朝鮮戰爭、中美建交、三次臺海危機等等重大外交事件,而是通過中美關系這一主線,這一系列現象,著重分析中國人的戰略思維模式和外交習慣。
讀了本書以后幾點思考:一是中美關系核心不是意識形態問題,核心是國家戰略利益。上世紀70年代,中國比今天在意識形態上更加極左。但是由于當年前蘇聯構成對中、美兩國的威脅,促進了中美走到一起。而今天,中國深度改革開放,前蘇聯的威脅不復存在,所以中美沒有了共同的敵人,而出現了經濟利益、戰略空間的爭奪,則形成了今天的對抗。而人權問題、價值觀問題等僅僅是借口。
二是一個國家要令別國信服,要引領世界,不僅有硬實力,更要有軟實力。硬實力也就是經濟實力、軍力等,也要有軟實力,例如一個國家的正義、誠信、包容。
三是在歷史性轉變的形勢下,中國文化中值得傳承的是什么?應該是勤勞、善良、堅忍不拔、含蓄縝密。而在中國文化中的糟粕是什么?應該是官本位,封閉、保守、小農意識。
四是從中國清朝封建社會到當今社會轉變給了我們重要啟示。清朝的封閉、自大,而全然不顧外部世界的全球化、現代化、工業化的大趨勢。不像日本明治維新那樣主動全球化、工業化、現代化,就會被用堅船利炮被動地撬開國門,落后就要挨打。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七
《論中國》這本書是我在綜合部看到的,聽人說起過,正好看到順便借來一讀。關于基辛格應該說每個中國人都多少了解些,他是中國與美國建交的鋪路石,而且和幾代中國國家領導人都結下了深深友誼,為中美關系做出了突出的個人貢獻,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說他推動了毛澤東與尼克松握手,使中美兩個大國結束了20多年相互對峙,終于走向和平。
基辛格在自己88歲生日,其大作《論中國》正式推出面市,引起各界反響,他的基本想法是寫給美國人看的,使對中國了解不多的美國人能夠對中國有一個基本的印象,本書主要回顧了上世紀70年代至今的中美關系站在戰略和文化的高度,來視審中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更多是告知美國的下一代,曾經的歷史,以及為什么要與中國共存,如何共存,其影響是深遠的。
作者為了美國人能夠真實的、深刻的了解中國,了解東方的思維,開篇就“中國的獨特性”作為首篇,縱論中國文明源遠流長,并且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是“雖欲窮共淵源而不可得”.接著介紹儒家學說,這個是中國數干年的價值觀的核心,把儒家學說放在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教義的高度上,把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比作是西方《圣經》和《憲法》的結合體。如此高度評價恐怕中國人也未必全部能體會,可見作者深意,要讓美國的下一代熟悉中國,不可不從根源上介紹并了解之。
如果說后面篇章都回憶作者與中國交往的經歷與片段,那么首篇絕對是中心,是了解中國的鑰匙。基辛格并沒有僅僅止于儒家學說,而是進一步探析,探析在儒家學說影響下形成的東方思緒和東方文化。最后淺談《孫子兵法》以及通過中國圍棋和國際象棋對比來談,來講東西方的不同。這也是我個人寫這篇讀后感的關鍵所在。希望身邊的人要充分重視中國最本源的東西,而不是舍棄之。如果舍棄,那么中國將是無本之末。正是因為儒家學說所延續的東方思維影響了一代代國人,甚至東亞、南亞各國。
《孫子兵法》共介乎于詩歌體與散文體之間,雖問世已兩千余年,然而這部含有對戰略、外交和戰爭深刻認識的書到今天依然是一部軍事的思想經典。多可嘆的、可欣的中國傳統著作,至今仍能被一個西方人奉作經典,我們怎可“冷落”.毛澤東出神入化的適用之,建國強國;胡志明和武元甲運用之,使越南戰勝了入侵的法國、美國。作者這么評價《孫子兵法》:“在今天讀起來,依然沒有絲毫過時之感,頗感孫子思想之深邃,為此孫子躋身世界最杰出的戰略思想家行列。美國在亞洲的幾場戰爭失利,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違背的孫子的告誡。”
再說圍棋,中國流傳最久的棋,“圍”者“包”也。棋盤上橫豎各19條線,開始時棋盤上空無一子,雙方各持180枚子,子與子之間沒有區別,棋手輪流在棋盤任何一點上落子,占據有利地形,設法包圍對方棋并吃掉。圍棋強調的是“戰略包圍”藝術,引用“包圍”“迂回”的策略,耐心累積相對優勢。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結束時,棋盤上雙方犬牙交錯,一方常常占據微弱優勢,對于一個外行人,甚至不能看出哪一方是贏家。
國際象棋,棋盤上雙方實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擺在棋盤上,尋求通過一系列的正面交鋒吃掉對手的棋子,目的是把對手將死,即把對方的王或后逼入絕境,令其走投無路,終極目標是全勝。下國際象棋,開局雙方而在中盤展開爭奪,而下圍棋則是“戰略包圍”,通過在棋盤上占空,逐漸消磨對方的戰略潛力;下國際象棋體現目標專一,下圍棋則培養戰略靈活性。所以西方傳推崇決戰決勝,強調英雄壯舉,而中國的理念強調巧用計謀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積相對優勢。
這么看來,作者基辛格已經非常了解中國文化,并且他用了“勢”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間的差異通過中國圍棋與國際象棋的比較說明之。中國人講謀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西方文化更多是靠數字和實力說話,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國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國人喜歡把幾件看似毫無關系的事情聯系起來看,運用一種類似太極拳的手段,達成自己的目的。把世界看成一個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作大周期。如果能從這樣高度看問題,有許多令西方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這些正是美國人需要知道的,不明白這些,美國和西方就不會懂的,也不會尊重一種文明。也正因為此,《論中國》這本書在作者生日之時在美國各大書店正式上市之初,便引起各界普遍反響,并迅速榮登亞馬遜排行榜前十。
基辛格寫《論中國》的愿景是中美應當齊心協力建設世界,東西方兩種文明,兩種思緒應該相互尊重,共生共存、中美只是代表了人類成熟文明兩個方向,讓在“根”上不同的理念,在一定時空里,保持并行。美國人應該讀、多讀,才能更加從容了解中國,同時消除對中國崛起的恐懼。中國人也應該讀,作者對中國的了解之深刻,應該給我們啟示;對中國發展和中國領導人決策不吝贊揚,這是一個外國政治家對中國的客觀評價。
我寫本篇讀后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推薦這本書,更深刻用意是希望作為中國人應該多了解中國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學,學習、傳承中國的根本。特別是年輕一代一味追求西方,那是不對的,沒有自己的根本,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只能是“邯鄲學步”,被人嘲笑。更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香蕉”,黃色表皮是包裹的“白人”.希望有時間多看看中國傳承千年的書籍,從里面汲取營養。
最后,我以曾在曲阜孔子墳家前看到的一段文字送給大家,作為本文結尾:“這里,長睡著,一位老人,他是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的構筑者,他是東方特有的思維方式的引路人……”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八
第一次見到《中國震撼》這本書是在大學本科一年級的時候,當時我還是一名新生,是因為參加迎新活動游戲環節得到的獎勵,第一印象就是“紅”,中國紅,當天晚上就開始讀這本書,一個星期后,軍訓結束了,書也讀完了,當時只是感覺書中充滿正能量。現在四年過去了,我是一名研究生,老師推薦讀一本書,所以我又重溫了一遍,有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讀書體驗,寫此讀書筆記。
《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是一本2011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維為。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作者,張維為,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日內瓦大學國際關系碩士、博士,曾為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現為日內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日內瓦韋伯斯特大學國際關系教授、復旦大學兼任教授、清華大學特邀研究員。著有《鄧小平時代的意識形態與經濟改革》(英文)、《改造中國:經濟改革及其政治影響》(英文)、《重塑兩岸關系的思考》等學術專著。發表過許多關于中國經濟與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發展模式、比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兩岸關系的文章。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擔任鄧小平及其他中國領導人的英文翻譯。走訪過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張維為親歷百國現實,從全球視野中比較“中國經驗”,對“中國模式”做出最強有力的理論總結。“中國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國模式”也成為了國際學界、理論界熱議的話題。張維為教授通過自己走訪一百多個國家的所見所聞,以國際關系學者的深厚學術背景,以其獨特觀察和理性分析,豐富了“中國模式”的深刻涵義,更提出了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型國家”崛起的命題。本書提出,中國的崛起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一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偉大文明的復興,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文明型國家”崛起的深度、廣度和力度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這種“文明型國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長處而不失去自我,并對世界文明作出原創性的貢獻。《中國震撼》是“中國模式”論的最堅實有力的理論著作,其歸納的“中國模式”的八大特點和八大理念,是“中國模式”論精辟的理論總結,它將豐富關于“中國模式”的理論研究,同時,也讓國人以及世人更客觀地認識中國崛起的事實,理解中國崛起背后的文化內涵。
這部著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用生動的事實回答了國內外許多人關注的?中國問題?。比如,有人說,中國腐敗問題這么嚴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談論這個問題時,他講了西方現代化進程中的腐敗情況后,又以親身的經歷寫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無論從研究腐敗問題最權威的國際組織‘透明國際’的歷年報告來看,還是從我自己的實地觀察來看,與中國可比較的(如人口在5000萬以上)發展中國家和過渡經濟國家腐敗程度都高于中國,又比如,有人說,中國的房價那么貴,大學畢業生根本買不起房子,甚至連婚房都沒有,這能算國家崛起嗎?他寫道?坦率地說,世界上沒有一個發達國家達到這種水平。電視連續劇《蝸居》引來無數國人對房價高漲的感嘆,其中女主人公有句臺詞:‘咱倆加在一起,都快70歲了,但還沒有自己的房子。’這種話在瑞士這樣的發達國家沒人敢說。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歲前就擁有自己的房子對絕大多數瑞士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發達國家大多數民眾都是在租來的房子里結婚的。
書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國發展與西方國家發展過程和做法的本質差異。歷覽西方發達國家的崛起,幾乎是由血淚與尸骨筑起的,而中國崛起的最大特點就是和平。恰恰這個“和”是很多中國人鮮有提起的成功之處。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國的疆域國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國之和”。小家庭的“和”帶來了生活的動力,單位的“和”促進了工作的效率,國家的“和”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一個簡單的“和”創造了不簡單的財富:面對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少了“和”,就不會這么迅速地實現災區重建;舉辦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無與倫比的完美表現;發展載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會有這么驕人的成果;即便經濟快速發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種人文基礎的支撐,就很難有百姓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就拿我自己說說吧,作為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不長的人生經歷,就讓我感受到了生活變化的巨大。而這一切卻又這樣平和自然。我們的發展正是“和”的發展的體現,沒有如西方崛起的戰爭和掠奪,沒有對異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實力給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生活在國內的人,無論自己是否承認,眼界的狹隘是無可避免的事實,我們畢竟沒有設身處地的生活在西方國家之中,我們只是看慣了西方最美好的東西,而忽略了西方最差的黑暗,也難怪,我們更習慣享受好的東西,即使有討論西方赤貧階級的問題,他人之事,自己又何必自尋煩惱,還是看看好萊塢大片里帥哥美女更加養眼罷了。仔細回想一下,我們接觸的西方,確實沒有太多描寫赤貧題材,窮人階級的內容。從電影里找,唯一能晃過我大腦的就是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哦,還是描寫印度的。我曾經看過一品文章,是一名美國的留學生寫的,殘酷的事實就是,在中國工地打工的農民工,在公司底層拼搏的白領藍領,在中產階級中對上流社會貴人集團望眼欲穿又無緣踏入的憤青們,及時到了美國,到了歐洲,依然是民工,是白領,人收到現實的壓迫,自然會將希望寄托在他物上,而中國和西方巨大的政治體質差異,恰恰為幻想提供了溫床。更可怕的是,西方國家的隱形階級更加等級森然,到了美國,才發現,原來黑人和白人從來是玩不到一起的,一個黑人在白人中的扎眼程度,堪比一群中國人中的日本人。而大量的美國中低產階級,除了一日三餐有保障,其他的也不過爾爾,美國食品安全,但是翻來覆去都是漢堡,三明治,匹薩,句號。與其說中國人的地溝油盒飯,吃上去貌似都沒有那么不健康。都說中國人生存環境惡劣,但是中國人平均壽命并不低。當然中國不及美國的地方也非常多,只是我想說,如果你在中國沒有過上幸福生活,是因為你不努力,而你即便來到美國,來到歐洲,你的生活依舊不會幸福,放眼望去,中國的富豪都在移民,確實,美國作為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國家,當你有錢的時候,你可以開飛機,當總統無所不能,但是你既然不是富豪,即便來了夢寐以求的美國,依舊那個平凡的你。罵中國,罵共產黨,是因為你看到了黑暗,你接觸到了黑暗,與其接觸到西方國家一樣殘酷的黑暗面,還是在心中留一個美好的桃花源吧。
中國正在以一個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起建設祖國的任務。展望未來,機遇和挑戰猶存,信心與勇氣同在,只要我們繼續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就一定能為中國發展邁向新高度打下堅實基礎,創造新的更加偉大的成就。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九
《中國震撼》是由我國當代著名學者張維為所著,本書提出,中國的崛起不是普通的崛起,而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國家的崛起,是一個文明型大國的崛起——能夠汲取其他文明的精華,但同時沒有失去自我特點。
這本書全面深刻的概括了“中國模式”,其中張維為先生歸納的八大特點和八大理念,可以說是對近些年來漸漸盛行的“中國模式”的最佳概括。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具有高度文化底蘊的優秀書籍,更是一本拓寬我們視野的百科全書。
本書剛開始就通過介紹西方國家近些年來的看衰中國來反襯初中國模式的優越性,但同時作者也提出當前我國仍有很多問題,我們不能錯誤的看待這些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以后曾提出“中國夢”的偉大宏圖,在我看來中國夢不是一代兩代人勵精圖治就可以實現。而是在一個優秀的發展模式下,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去努力奮斗,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實現偉大的中國復興。在本書的開頭,我們通過一位美國記者的視角,清晰的看見了“中國夢”在漸漸實現——“我很不愿意對我女兒說,你只有去中國才能看到未來”。對未來的憧憬,即是夢,而毫無疑問“中國模式”正是實現這個夢,讓人看到未來的必要途徑。
這個崛起不同尋常——。
這點毫無疑問。遍觀世界各國歷史,我們會發現,沒有哪個大國是像中國這樣和平崛起,沒有采取任何武力手段。在大航海時代,西方國家人民所掘出的第一桶金,往往都蘸著殖民地人民的鮮血,而改革開放到現在,可以說我們國家的第一桶是國人的辛勞所獲得的的。
不僅如此,世界歷史上也沒有過14億人口大國的崛起。我們發展中的問題,西方國家也曾遇到過,社會腐敗,環境污染,貧富差距,這些西方國家也曾經歷過這些問題。而作為志在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人口大國,這些問題無疑更復雜,但我們仍然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成功及其模式的意義非同尋常。中國人靠著自己的智慧、苦干乃至犧牲,闖出了自己的發展道路,有了這樣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我們也就可以從容的面對各種困難。
關于gdp——。
坦白來說,在閱讀本書之前我也錯誤的認為,中國的gdp總值高平均值低,談不上富裕,但作者用一個個例子告訴了我正確答案。赤道幾內亞的人均gdp是2萬美元,但那里的城市連簡單的自來水都不曾享受過,原因很簡單,那里的gdp主要由石油開發堆積而成,而所創造的財富掌握在了少數人手里。因此,我國雖然人均gdp并不算高,但確實是享受到了發展所帶來的福利。我們的發展也有當初的加工廠式發展,慢慢進不到如今的科技帶動發展,不得不說,這種改變是一種量和質的飛躍。
言論自由——。
民主建設——。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斷發展進步需要的便需要不斷地改革創新。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每一位領導人都反復提到“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領導人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著清晰的認識。而若想進一步的持續發展,增加民主權力無疑是必要的,中國是14億人口大國,民主建設任務任重而道遠,不能靠簡單的換血來實現民主建設,要靠的是漸漸將民主權力給予人民,實現國家發展。
國外——。
評論一個國家不應該,僅僅只看內部發展,更應橫向與其他國家作對比。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同樣發展這么多年,為何仍然有很多貧困人口?對此張維為教授總結為“散、軟、短、泛、粹”五字原因。40年前我們即將進入改革開放時,東歐發生了“東歐劇變”,而時至今日,東歐國家仍然困難重重,可以看出中國模式的巨大優越性。
張xx教授曾經當過鄧小平及其他國家領導人的翻譯,因此所具備的的眼光也讓人稱道。這本書中,他首先提到中國的巨大建設成就,然后再舉出當前的社會問題,目的很簡單,告訴國人必須有信心,一種“文明型”發展國家成員的信心,確實如此,我們曾站在世界巔峰,如今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們無所畏懼。
陳x教授曾說,《中國震撼》給我們這些受過西方教育的強烈的思想震撼。對于我這本書也給了我巨大震撼。100年前,西方國家的酒店門口會寫“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100年后的現在,他們在店內專門安排人員為中國游客解答。
如今中國已然崛起,會繼續創造震撼,終有一天,會讓世界西服口服。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
在看《鄉土中國》這部小說后,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鄉土”這一個詞了。這確實概括了整個國家中鄉村地區的特點。在這本書中“鄉土本色”很好地介紹了何謂“鄉土”。
鄉土,直譯為家鄉的土壤,可它的內涵卻不止如此。它寄托著人們的`情絲,童年,也展現了中國的發展。這些也都離不開家鄉的土壤。
種菜是我們鄉村人的本領,做其他行業的人想要換個地方繼續發展是個簡單的事情,但對于鄉土的農民來說卻不是件易事。土是搬不動,搬不走,也搬不了的。農民只能在自己耕作的那片土地上守護著它一輩子,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所以文中也有說:“待候莊家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這也是因為農民們的心留在了土中,挪不動了!這些農民都將自己的身心交給了土地。他們可以說是不幸的,因為他們一輩子都在那;但他們可以說是萬幸的,因為他們可以一輩子都在那。
不僅只有農民,連他們的后代也是這樣,書中有說:幾百年間,在這里生活的人,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姓。他們在后代人口增加雖然會有人離去,但總是會有人留在本來的地方繼續生活耕種,留下來的人或許就像張嘉佳寫的那樣“我花一輩子交的朋友不要,去城里認識陌生人嗎?”而那些遠去的人們并沒有忘記他們的本領,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耕作,開辟耕地。
轉載自 www.tmatonline.com
好像從前幾年開始就會有外國人說:中國人去到哪,就把地種到哪。事實也確是這樣沒錯。有些到國外去生活的中國人帶著鄉土的本性,在那里他們都會買種子來看看院子里能種什么蔬菜水果之類的農作物,現在好像很多人喜歡砸自己家中種菜,不管是公寓還是別墅,我們總能找到地方種菜,就連宿管阿姨也在宿舍門口找了一地還沒有衛生間那么大的地種上了青菜。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一
于我而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并不陌生——在高中歷史主觀題的題干中,這本書的內容常常會被引用到。另外,老家在鄉下,翻閱過程中,恍惚間能從字里行間里看到那個蘇北小鄉村的影子。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1943年所寫,1948年出版,是作者在其鄉村社會學講稿的基礎上撰寫的,雖然寫作時間距今已有63年之久,但并未隨時間的推移不合事宜,相反,他在《鄉土中國》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的分析,其廣度和深度已高于一個社會學分支學科的層面,對我們思考當下中國的法治及狀況有著很好的啟迪。
《鄉土中國》一書包含14篇文章,是作者在廣泛調查研究后所得成果,讀起來并不晦澀難懂,14篇文章各自獨立,又相互銜接。作者運用功能主義學說,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分析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社會影響深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個鄉土中國、人情社會。何謂鄉土中國,正如費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寫到“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的一些概念。這里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里發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二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里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么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后給我的答案是腦袋里出現一幅畫面里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里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濕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鄉土中國》讀后感。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么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為這本書寫的早了,對于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著光輝。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為什么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于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里面,他認為,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么理論,什么創新,讀后感《鄉土中國》讀后感》。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系上的,團體是超于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于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系,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后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系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農業文明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里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后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后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三
《鄉土中國》這本書年代久遠,作者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的鄉村社會學,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究才定稿出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報告學習筆記范文3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中,主要看到兩條線索,一是定位中華本土文化,二是看待外來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鄉土中國》無疑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既要反對崇洋媚外,又要反對盲目排外,立足本土文化,正確看待外來文化的影響,之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我為本,為我所用”。此書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系私人關系的道德、家族、禮制等方面,由表至里,淺至深層層剖析中國鄉土社會。
此書的精華所在,及影響我最深的,無疑是一個“土”字。中國社會未完全意義上擺脫自己的鄉土性,本人也覺得無需改變,鄉土一次或許與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些許有些相悖,但是“鄉土”,是我國如此本色。
全書有目錄十一,我選下對我影響深刻的內容做出自己的見解,詳如下:
一、土的重要性: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說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中國是農業大國,大河文明的滋養下,中國的農業很早以前便領先于世界。而農業的根基在于土,中國人離不開土,就像孩子離不開母親的道理一樣,正是這片神州大地,孕育著代代炎黃子孫。家立于土之上,國也立于土之上,土為我們所居,是一個大概念的家,由此而生“生于斯,死于斯”中國自古有“落葉歸根”一說,人死后,總要把尸骨帶回出生地安葬,“一生取給于這塊泥土,死了,骨肉還得回入這塊泥土。”此觀念一直影響著我們,當代,四面八方的農民放下鋤頭,來到東南沿海發達地區謀生,成為農民工,賺的錢不是為了在城市買套房子安居在此,更多的是吧錢寄回老家建房子,就算在城里有什么不測,家人也要千方百計把在外打工的人送回老家。
二、聚而居:
“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說的孤立、隔膜是以村與村之間的關系而說的。”出于農業原因,鄉下有大大小小的聚居地,說也奇怪,中國習于聚居,但是孤立和隔閡是明顯存在的,大家在同一個村子里,生活在彼此熟悉的環境中,把信任和深度交往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放眼到都市中這樣的生活圈子由一村縮小到一家,在高樓大廈中,門對門的兩戶家庭可以說是幾乎“老死不相往來的”。再者,中國雖然地大,但是人口都集中在個發達地區,形成人口的過于集中,人就不得不聚而居了,此情況多為都市所有。而美國鄉下則很少出現聚居現象,美國人少地多,個人家庭自成單位,獨來獨往。我想美國等西方國家國民的冒險,個別負責精神也是由此而來的吧。
三、鄉下人的“愚”:
“鄉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土”也成了罵人的名詞。鄉里人到了城市不會看紅路燈和城里人到鄉下分辨不出包谷和麥子的道理是一樣的,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國家處于各種原因,人為性的把人們劃分為“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除了戶口上的區別,農民和城市人世無差別的。只是因為硬件軟件上的差異導致農村人接受知識的機會比城里人弱,導致他們知識不及人。習慣性地把鄉下人稱為“文盲”,不能是“愚”的表現,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用另一句話來說,他們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見面的。在社會學上我們稱之作facetofacegroup,直譯起來是面對面的社群。”于是他們不習慣用“間接地說話—文字”。就算如此理解,鄉人還是被戴上愚的帽子。,鄉下人和城里人總會受到不同的待遇,前者總充當弱勢群體角色,如上海“11.·15”特別重大火災責任事故發生后政府“全力調查”后找出相關“責任人員”—8名無牌燒焊的農民工!因為所謂的“愚”,沒有足夠的維權意識,這八名農民工被“光榮”推上負責人的位置,成為民符其實的代罪羔羊。而相關的工程負責人,那些批準無牌作業的領導班子,責任人在?他們當然是聰明的,把責任推卸地一干二凈,但這聰明明顯是道德敗壞惡心的產物。在孩子身上,這種不公平也是明顯存在的,有些城里,政府會建立農民工子女學校,此做法有利也有弊。特意建立的農民工子女學校,可以方便管理,也有利于孩子的安全問題,這是對待留守兒童問題的較好做法。由于城鄉孩子受教育的起點不同,分開學校有利于安排學習進度,但是這人為地分割會使孩子從小形成“我很城里人不同”的思維。其實大家都是平等的,認為鄉里孩子“愚”學習能力不如城里孩子,人為地分割在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危害。
四、無訟。
“在鄉土社會里,一說起‘訟師’,大家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在中國這個鄉土社會里,教化總是取代折獄,打官司在村人眼里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除非非不得已,否則都不會對簿公堂。中國傳統崇尚“禮制”非“法制”,以禮為先,法制傳播受傳統中國社會的文化影響。像在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為“討個說法”把村長告上市的法院,在村里人看來,秋菊是可鄙的,根本無人理解秋菊的做法,最后秋菊贏得了官司,卻輸掉了中國千百年來形成的人情世故文化。中國傳統文法與現代法制形成的矛盾,非一日之時可以解決。“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鄉間認為壞的行為卻正可以是合法的行為,于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由此可見,要讓法制深入人心,并非要盲目照搬國外法律條文,而要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人情世故,靈活變通,“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讓法律被人們所服膺。
通過對《鄉土中國》的閱讀,讓我了解到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更好地認識到我們所處的位置,定位于中國本土趨勢,更好地展視未來。
在讀完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后讓我體會到了鄉土社會與一般的社會一樣,社會與社會之間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費先生的看法是,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其實說實話,我個人認為城市人和農村人應該是沒有差別的,城市人的先輩們,不也是從農村里走出來的嗎,當代的社會,不論是少了這二者的任何一方,這個社會都無法長久,應為這二者應該是密不可分的。
費先生認為:“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磨擦里陶煉出來的結果。”。因此,鄉土社會里的人們彼此特別熟悉,大家彼此之間往往都能很好的打成一片。但是,與由眾多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相比,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解釋的,因為大家在現代現代社會中生活久了總認為自己或許比鄉土社會中的人們高一個檔次。于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匯,“鄉”也不再是我們應該認識的“鄉”了。
在“文字下鄉”里,費先生認為:“鄉土社會中的文盲,并非出于鄉下人的‘愚’,而是由于鄉土社會的本質。我而且愿意進一步說,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夠的,因為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傳的情、能達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并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我認為的確如此,文字的確是工具,因為人們之間增加感情或表達感情的方式并不是完完全全依賴于文字的,也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舉止或者語言去表述,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并不只是通過文字去實現的,就是放到現代社會也是如此。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上是基本一樣的。也可以說,現代社會的交際是從鄉土社會中傳承下來的。
在文章中費先生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在這個格局里,費先生認為只有“禮”才可以維系每個人的關系,并在文中大量地引用孔子的話語和例子。費老先生先生認為:“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關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社會里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系中發生意義。”總之,鄉土社會就是這樣一個穩定的格局,每個網格之間彼此存在著差異,同時也存在著交集。
在“男女有別”中,費先生認為:“同性組合和家庭組合原則上是交錯的,因為以生育為功能的家庭總是異性的組合。因之,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了這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里,以家族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和“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深刻地展現了鄉土社會的性心理,但是,我認為這在現如今已經改變了許多。只是,男女之間多了些平等,并沒有“有別”。
費先生認為鄉土社會是沒有法治的,但是,這并不影響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系,都有著一定規則。行為者對于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為是當然的。”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范,是孔子兩千多年來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這就讓我明白了,鄉土中國的鄉土性質其實是受孔家思想影響的,而且影響深刻。
正因為禮治慣了,所以,在鄉土社會里,一說起“訟師”,大家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鄉間看到壞的行為卻是合法的行為,于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所以,費先生倡導:“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
我看了之后覺得費先生思想很激進,看待現實中的一些缺陷的眼光很犀利,大膽地揭露社會上的弊端與各種缺點,飛老先生在最后一篇中說到:“從欲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對于欲望的解釋費老先生用孔子的一句話解釋——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里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綿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作者認為鄉土社會中的欲望是人類生存的條件的,認為這是自覺的產生的,不需要計劃,這就有別于現代社會了,現代社會往往是從某一目的出發的。
鄉土中國的情結是扎根于每個中國人的心底,是一種民族心理。雖然有人從思想方面排斥這種情結,但是應當承認這種情結是傳統文化傳遞的結果,是一種共通意識,不會因為部分人的意識的缺失和丟棄而不復存在,這只是為了通過民族的文化底蘊傳承下去。費孝通先生正是深刻體驗到了這種這種情結的力量,從而從社會學層面試圖進行分析。從而讓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去了解什么才是社會,什么才是鄉土中國。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云南鄉村中,有一所聚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的學府,名曰西南聯大。在聯大里教書的,都是各個科目的頂尖專家。費孝通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教授鄉村社會學。十四講的鄉村社會學講義結成冊,就成了我手中這本《鄉土中國》。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語言并不算是極佳的典范,邏輯性也有待商榷,但是其中蘊含的許多思想,經過了七十年的滄桑變遷,仍然歷久彌新。
作者首先提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他說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而這一說法,即便是經歷了改革開放、生產勞動力向城市顯著遷移的當今,仍是正確的。新聞聯播里總提到“走基層”,領導人走的便是農村農戶小作坊小工廠,可見中國的基層便是鄉土社會。城市里的人,多半也都是由農村遷移而來,他們的思維模式也具鄉土性,總想去尋找土地。譬如說我的父母親,他們便來自湖南的小村莊里,現在在北京享受著城市的各種便利,卻總想去整一塊地種,喜歡去近郊的田野山區,最愛的大概是回老家吧。作者提到中國人具有以土地為根基的文化思想,一點不錯,我認為這是因為土地給人安全感。現在許多人期望在城市里買一套自己的房,明明只是租一套房可以省下更多錢、甚至有更好的居住環境,人們還是樂意住在一套完全屬于自己的五十平米的小屋里,這便是因為安全感。這種對安全感的渴望,來自于農耕民族的文化根基。若是天天東奔西跑,住在蒙古包里的游牧民族,恐怕也不會這么地對“房子”有追求。鄂爾多斯能成為鬼城,除去規劃的不合理外,游牧民族的文化也是重要的因素。蒙古族的人往往愛花大價錢買越野車,恐怕也是祖上遺留的文化基因吧。
作者也提到了鄉土社會是長老社會,也一點不錯。在我的老家,人去世后,葬禮是異常重要的。鄉下人辦喪事,有很多習俗要遵循。有的人,兒孫都到城市去了,西去之后還能按規矩辦事,便是靠著村里“長老”們的幫忙。該請多少桌,做什么菜,進行什么儀式,長老們都諳熟于心,他們是鄉土文化的傳承者。
不過,國家發展到現在,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早已不再是幾億人生活的唯一依靠,沒有多少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生活,農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也就誕生了“農民工”一詞。領導走基層,見到的多數是留在村子里的老人和小孩,青壯年很少。農業工業化,農村人口城市化,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未來的逆城市化,則是我國步入發達國家的重要一步。所以說,鄉土中國面臨著消失的局面。當農業不再需要很多人拿著鋤頭牽著黃牛的時候,鄉土社會也便消失了。
如若費先生在此,必會哀嘆傳統的消失,而我卻不這么認為。一方面,人類的文化是隨環境、生產力而產生變化的。另一方面,人類的發展的方向是多元、高效,也即物理中的熵增焓減論。兩相結合,不難看出鄉土社會的慢慢消失是一種自然。就如同北京的城墻,當年梁思成先生竭力主張不要拆除,卻還是被國家拆掉了。這其實很正常,我們的社會由君主專制轉向民主集中,從封建主義變為社會主義,安能保留那象征封閉的城墻?政府最終留下紫禁城作為文化單位,選擇在旁側的中南海辦公,與明人焚毀元朝宮殿相比,好得太多。
有人曾表達過自己對鄉土社會的向往:“我想聞一聞村口的垃圾,聽一聽村頭老漢的爭吵,我相信那一定是真實的”不錯得很,村口的垃圾真的很臟很臭,裹同著牛羊雞豚的糞便味,變質腐爛的豬飼料味,真實的無可附加。村頭老漢的爭吵也真的無聊至極,無非就是昨天你打牌少給了我兩塊錢這類事情罷了。鄉土社會,絕不是什么理想。兩千多年前的老子愿小國寡民,但那時沒有工廠,沒有汽車,沒有計算機,沒有互聯網,沒有核彈頭,也沒有高效的農業技術,兩千多年以后擁有這些的我們,自然對這個世界應該有不同的期許。但不管怎么發展,鄉土社會“無爭”的思想,都會為世人所銘記,老子渴求的和平,也永遠不會被人忘卻。因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永遠是和平。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四
費正清道:“執中國近代史研究之牛耳”,這句話,就是對蔣廷黻先生所著的《中國近代史》的評價;蔣廷黻先生所著的《中國近代史》堪稱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中的一步“皇皇巨著”,也許書中的內容并不如其他書一般詳細,可以稱為簡明,但是其書中透出的觀點卻在今天看來都十分先進。
蔣廷黻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與外交家,1923年帶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擔任南開大學史學教授,與梁啟超稱為南開大學的史學奠基人;1935年受蔣介石賞識擔任國民黨行政院政務處長,被譽為國民黨“最知外交的”;1965年溘然長逝,享年70歲。
回到蔣廷黻這本“皇皇著作”,我們可以首先發覺本書圍繞的中心是“近代化進步救國”,這也是他自身思想中心的映射;從書中,蔣廷黻先生雖為明說,但是字字句句中都透露出了“近代化”的必要性,而書中表達的“近代化”卻不僅僅是科學技術上的近代化,然而還有教育的近代化、治學手段與工具的近代化,從書中的歷史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通過這樣催化近代化歷程,中國才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中國近代史》以中英訂立“邦交”為開端,從鴉片戰爭到國家自我復興的嘗試;蔣廷黻對那個屈辱歲月的思考也同時帶動起來史學家們對于中國前途與出路的集體思考,并且也影響了相當一代中國人對于“西方現代化”的思考與嘗試;并且,書中蔣廷黻先生對于中國近代的人物的介紹與評價也同時刷新了我對他們的認識。
“天朝上國,無奇不有”
書中的開篇,蔣廷黻先生就講述了關于中英兩國訂立“建交”的歷史事件。從這些歷史事件中,從英國皇室派馬嘎爾尼勛爵率使團前往中國企圖與中國建立國際關系,一直到最后英國通過第一次鴉片戰爭強制打開中國閉塞多年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受到明朝與前清的影響所根治在心的“天朝上國”的頑固思想導致了對自己的高估與對西方各國的蔑視,并且也同時限制了中國在近代開端的工業發展。
以書中1973年,英國皇室馬嘎爾尼勛爵率使團前往中國希望訂立邦交的事件為例。當馬嘎爾尼勛爵帶著貢禮見到在西方素有“模范的開明君主”乾隆皇帝并表明了自己到來的目的后,乾隆皇帝卻因自己對于國家“天朝上國”的自大頑固,拒絕了英帝國送出的貢禮,并責令其出京回國。這就是中英建立外交關系的第一次失敗。
從這次建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在近代初期因閉關鎖國而產生的對于自己的錯誤高估與對于西方各國的盲目蔑視最后導致了中國近代化歷程遭到限制與擱置,最后才會有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
從大英帝國到列強瓜分。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間的這近二十年時間來,恰恰是以大英帝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蓬勃發展的時期;由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歐洲國家的國家生產力、工業實力受到其催化也慢慢發展了起來,最終導致了英國等國的經濟指數的快速增長;這也激發了歐洲各國開拓國外市場的欲望,而版圖巨大、歷史悠久的古老中國就是他們的目標之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中國并沒有吸取教訓,而與大英帝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只是像蚊子叮一樣使大清王朝無動于衷。中國的閉塞腐敗面對英國的空前強盛,就像是待宰的羔羊般任人宰割;第一次鴉片戰爭后,歐洲其他國家也意識到了中國市場與其貿易潛力的巨大,從而都起了攻打中國的念頭。
然而這一時期的大清王朝仍然深陷“上朝天國”的固執中無法自拔,沒有意識到在中國之外的國家都陷入在工業革命進步的水深火熱中。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中國近代史中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都源于我們古代清朝人的無知與腐朽,還有那深植于內心的“天朝上國”的頑固不化;我們對于外交的無知也相應導致了不可避免的古代大清王朝的覆滅與被列強瓜分的命運。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五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這本書收集了14篇文章,根據他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講授的“農村社會學”的內容,分階段連載,考察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是對社會結構本身及其性質的分析,偏向于一般性質,把它作為發展中國社會學的方向。
印象最深的是關鍵詞“本土”,這至少是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農村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來說,社會是地方性的;當地社會的本質是當地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種鄉土性改變了,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使用的分析方法似乎更為普遍,即從現象中看本質。人的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為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我們不同的秩序模式上:中西方社會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的社會影響力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獨立平等的個體,融入集體。秩序也有差異,包括禮治、法治、人治。就中國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更為明顯,而西方秩序是法治的;另外,政治體制和權力結構要更上一層樓,這是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看完《世紀評論》,再看農村和城市,中國和西方,這兩對差異或矛盾似乎是有道理的。人與人的關系,社會與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
作為社會學入門書,《鄉土中國》很容易被讀者接受。看了之后真的感觸很深,相信大家看了之后都會有一些體會。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六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把握著沒有方向的筆尖,駕取著青春的風帆,緊踏著責任的甲板,駛向天涯海角,忘卻停泊靠岸踏著時代的碧浪,舞著歲月的節拍,蕩漾著平凡的青春,劈波斬浪。
青春是熱情奔放,責任卻堅定如山;青春是神采飛揚,責任卻使人眉字緊鎖;青春的你有時以揮霍光陰來顯示灑脫,責任卻讓人感嘆人生的厚重與珍貴。青春和責任就這樣看似矛盾,但最后統一到了我們青年身上。
20__年5月2日,習近平第六次北大之行,對話青年,關注青年,寄望青年,則是他此行的重要主題,在此次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引用了這篇《永久奮斗》的講話。他這樣召喚中國青年: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四年前的5月4日,也是在英杰交流中心,習近平參加了一場師生座談會,在會上,他諄諄告誡青年學子:“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或許談及責任,我們會直接將它與社會、與國家聯系起來,其實不然,從一開始,那一顆扣子就已準備無時無刻不在品讀著生活的滋味,擔負著生命的責任,因為對父母的責任,我們呱呱落地;因為對社會的責任,我們日夜苦讀;因為對朋友的責任,郭周寧愿選擇死亡;同樣因為對自己的責任,桑薇信守對生的承諾。
呱呱落地的我們就已擁有責任,也許我們并不自知,可如今的我們不同,正值青春年華,一篇篇的大道理與身邊真真切切的實例教著我們去懂得責任的意義。
青春,是責任的標志,這份責任是對自己的,也是對家庭的,更是對民族的,國家的,社會的,人類的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有的只是巖石般的冷峻。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禮物真真切切地落在了我們身上,它是一個你不得不給予細心呵護的孩子,而他給予你的,是心靈的指引和行事的標準。
心中懷揣夢想,無論前方是狂風驟雨,還是鳥語花香,我們都心想著一個目標:實現理想,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因為我們有別樣的青春,有自我的責任!
今天,我們朝氣蓬勃,努力學習;明天我們學識淵博,走向世界,是學生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遵守學校各項規則;是朋友,忠誠互助我們義不容辭;是社會一員,我們維護正義,保護環境;是國人,我們揚帆起航,共筑偉夢!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七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昂揚之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著瑰麗與浪漫的色彩。
__年前,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織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之圖!
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天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而“五四”絕非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是一種精神,是一筆財富,是青年人對民族熾熱的愛的精神,是青年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注,乃至對祖國未來的發展、創新、進步的責任的財富。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應該為祖國的更加繁榮昌盛奉獻我們的一切!
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最奇妙、最燦爛的一站,青春孕育著無窮無盡的能量等著我們去開采、去挖掘、去釋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對于人生價值的認識、詮釋、乃至于實現,而青春正是我們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歷史的年輪已經把人類帶入了新千年,而隨之撲面而來的就是日趨激烈的競爭,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與中國加入wto,挑戰就與機遇并存。作為21世紀的青年應該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如何把握機遇呢?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是學生,學生的使命就是學習。學習決不是一句空話,決不是一個口號,更不是一種裝飾。學習應該是明確前進的方向,找到自己完美的目的地!讓我們的青春之源,源遠流長吧!
同學們,不,應該是同志們,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時代在向我們召喚,歷史將會永遠記住我們的身影。讓我們釋放青春的能量,去撐起一片湛藍的天空!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書報告篇十八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梁啟超先生在__多年前就向中國青年一代發出如此期盼,__年后的今天,我們中國青年更應大聲回答: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強則少年唯有更強。
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新時代,這是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時代。黨的__大提出,20__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我們青年一代,到20__年風華正茂,到2035年正值壯年,到本世紀中葉仍年富力強,將與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同生共長、命脈相連。當代青年生逢強國時代,肩負強國使命,要在黨的領導下,堅定傳承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奮勇投身十九大繪就的宏偉藍圖,奮力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在自己手中變成現實。這是當代青年千載難逢的歷史榮光,更是咱們當代青年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五千年的華夏文明能夠生生不息得以傳承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一代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敢為人先,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歷朝歷代基本都推崇儒家思想,強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理想,因此文人士大夫們常以“為天地立民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到了近代,中國處于水生火熱之中,那個時代的青年便拋開世俗禮教的束縛,敢為人先,救中國與水生火熱。粗略看來,但凡在歷史上能稱得上是英雄豪杰的才俊們,都是少年而立壯志,并且為了理想堅守了一生奮斗了一生。“身不滿七尺,而雄心萬丈”的李白年少便有了大濟蒼生的壯志,仗劍出蜀為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窮盡一生;印象中的那位憂國憂民的詩圣杜甫也曾展現他”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政治眼界,《畫鷹》中寫下的”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又展現了他強悍的男兒胸懷;翻開近代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周恩來總理12歲立下的壯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歷史后來也證明他做到了。那一代人的胸懷是多么的令人佩服。總的來說,無論是李白杜甫還是周總理,他們身上都有著一股勁,一股為遠大理想不辭勞疾病的勁。回到青年本身,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青年志存高遠,更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身處如今這個發展的新時代,我們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我們更應該認識到樹立正確人生理想、勇于砥礪奮斗于我們青年一代的重要性。
在剛剛過去的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我們青年一代提出了六點要求,這六點要求的精神內核于當代青年自身發展有著極大的啟示作用。事實上,在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青年的系列重要講話和回信中,“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是他對新時代中國青年寄語頻率最高的關鍵詞之一。“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成才寄予的殷切期望,也是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的重要內核。“六點要求”同樣體現了習近平青年成才觀“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核心要義,揭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成才的規律:堅定理想信念,并懷揣激情,不怕苦、不怕難的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奮進。如此即可。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當代青年生逢強國時代,咱們應懷抱正確理想信念,肩負起強國使命,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用青春書寫新時代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