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一段經歷、學習或思考的總結和感悟。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總結和反思,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集主要內容: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也是一個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不僅寄托著個人成長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載著一個國家發展的希望。中國教育的發展,銘刻著共和國成立初期的艱辛探索,也銘刻著屬于這一代人的榮光。
第二集主要內容:中國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個發展中國家中,率先實現全民教育目標,創造了人類教育史上的奇跡!中國教育,背負著國家使命,承擔著民族重任。風雨兼程,一路前行。
第三集主要內容:教育是奠定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基石,20黨的召開以來,中國教育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個個教育故事,呈現了在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的指引下,中國教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變革歷程。在偏遠農村,在課堂一線,在實訓現場,中國各類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各學段普及水平持續提升,教育公平邁出穩健步伐,教育保障條件不斷改善,師資隊伍質量不斷提升……所有努力,讓中國教育事業凸顯出全新的時代格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人才支撐。
第四集主要內容:在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面向未來,當代中國教育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重大問題,正在展開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變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課創新形式,為學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戲為代表,中國學前教育在改革創新中煥發出中國特色和時代風采;隨著勞動教育生動實踐的開展、網絡技術等創新應用,基礎教育領域更加突出公平、變革,育人效果舉世矚目;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的成就、職業教育發展的全新局面、中國教育國際交流與對話形成新格局……各領域的深入變革與砥礪前行,共同勾勒出當代中國教育勇擔時代重任、以創新開啟未來的氣魄與格局。
《教育強國》全片共四集,分別為《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扎實前行的足跡,全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把教育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個領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創新。
該片反映了新中國教育從總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礎起步,到建設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規模體系,其探索與前進歷程扎實,取得的成就輝煌。我們是恢復高考后四年參加高考的,還幸運地成為了教師;我們親歷了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發展階段,深感黨和政府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部署,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奉獻了(著)自己的力量。建設教育強國,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將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創新。
一輩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長,只有更好地了解歷史,知道教育發展的過程,才能更清晰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更多優秀的人才才能實現教育強國夢。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領導、教育專家,他們退而不休,滿懷愛心,不求名利,不辭辛苦,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關愛后代、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這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他們為國育人,為黨增輝;他們關注青少年、關心青少年、關愛青少年,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他們弘揚“五老”精神,力托祖國未來;他們發揮“五老”精神,培養“四有”新人。他們用新的育人方式:家長學校、主題教育、四點半學校、“五老”志愿服務隊等,為教育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他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創新了一個個關心下一代工作品牌,為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們理當繼往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紀錄片《教育強國》開播啦,今天是《立國之本》和《強國基業》,明天還有《春風化雨》和《面向未來》。該片反映了新中國教育從總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礎起步,到建設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規模體系,其探索與前進歷程扎實,取得的成就輝煌。我們是恢復高考后四年參加高考的,還幸運地成為了教師;我們親歷了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發展階段,深感黨和政府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部署,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奉獻了(著)自己的力量。建設教育強國,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將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創新。
一輩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長,只有更好地了解歷史,知道教育發展的過程,才能更清晰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更多優秀的人才才能實現教育強國夢。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領導、教育專家,他們退而不休,滿懷愛心,不求名利,不辭辛苦,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關愛后代、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這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他們為國育人,為黨增輝;他們關注青少年、關心青少年、關愛青少年,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他們弘揚“五老”精神,力托祖國未來;他們發揮“五老”精神,培養“四有”新人。他們用新的育人方式:家長學校、主題教育、四點半學校、“五老”志愿服務隊等,為教育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他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創新了一個個關心下一代工作品牌,為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們理當繼往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二
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然,沒有人會否認經濟、科技的發展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但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性使命的過程中,強國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毛澤東曾經說過:“教育是一切事業的基礎。”如今,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不斷加強,教育已不再只是孩子們讀書學習的場所,更是一個國家走向強大的標志和象征。本文將從強國教育的角度來探討實現國家強大和民族復興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在教育中注重道德與人文關懷。
強國教育的第一環節是注重道德教育,形成了“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不僅在語文、歷史等人文科學方面,讓學生對歷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課堂外,學校可以通過志愿服務、同鄉幫助、公益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形成善良、陽光、積極向上的品質和態度。讓學生體會到人文主義的核心價值,注重感于人性的奉獻和關愛,這也是強國教育扎根的重要理念之一。
第三段,注重實踐體驗和校園文化建設。
教育方針中的實踐體驗是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掌握運用的能力。實踐體驗的課程安排,可以促進學生知道如何適應實際工作中的復雜問題。在學校的課堂里,無論是文理科學生,都應該能夠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后勤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有利于打造校園文化的特色與魅力。
第四段,構建適宜的教育體制,推進教育改革。
中國的教育壓力給了孩子們很重的文化負擔,這種壓力也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合理的教育體制和改革方案也在不斷推出。培養學生能力和知識的平衡,落實差異化教育,提高教師素質,提高辦學質量與口碑,是一個國家邁向強盛的標志。對于學生來說,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是更加重要的。
第五段,總結。
總之,強國教育是我們國家實現民族復興和加強競爭力的重要一環。通過清晰的教學理念、積極引導校園文化和實踐體驗,構建起適宜的教育體制,才能改善教育質量與形式,最終達到培養全球有影響力的創造者和領導者的目標。因此,在實施強國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關注知識教學的層面,還包括道德與人文關愛、實踐體驗和校園文化建設、教育體制和改革等多重環節。我們需要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更加人文關愛的教育理念和更加合適學生發展的教育體制,讓中國的下一代能夠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三
“掃盲識字班,今天開學了,上學的男和女,早早就來到,學文化、學政治,專心聽課,天下的大事情,我們能知道……”這是1950年代流傳在山西晉城的掃盲識字歌。
新中國成立之初,基礎教育薄弱,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不到20%,初中入學率僅為6%,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數只有11.7萬人。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農村的文盲率高達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個識字的人。掃除文盲成為十分迫切的任務。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確定了逐步改革舊教育的方針步驟和發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要為國家建設服務,普及與提高結合,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以普及為主。1950年,毛澤東在《人民教育》創刊號上題詞:“恢復和發展人民教育是當前重要任務之一”。
1951年10月,中央軍委為提高的素質和戰斗力,在全軍進行文化大練兵。畢業于中原軍政大學的祁建華,當時是第二野戰軍某軍文化干事,曾參加過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在向大西南行軍作戰途中,他開始研究速成識字的教學方法。
這次文化大練兵,祁建華準備下功夫教戰友識字。他以漢語注音符號為“拐棍”,制定了一套速成識字方案。起初,他向戰友們說每天要教40個字,大家覺得太多了,可用了祁建華的識字法后,都進步明顯。一個文盲在一個星期的時間里,學會1000多個常用漢字,并且能讀報。這個識字教學方案被稱為“祁建華速成識字法”。
12月,總政治部通告全軍廣泛推行“速成識字法”。西南軍區政治部決定給祁建華記特等功一次,并授予“模范文化教員”稱號。
1952年5月,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開展“速成識字法”的教學實驗工作。11月,中央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成立,一場全國范圍內的掃盲運動開始了。
1954年,山東省莒南縣高家柳溝村團支部辦起了“記工學習班”。高家柳溝村有三百多戶人家,全村只有9個人識字,團支部選了7個識字青年當記賬員,但他們識字不多,經常把賬記成“糊涂賬”。團支部辦起識字班,請四位高小畢業生教大家,首先從社員的名字、各種農活與農具詞匯教起。
“做什么,學什么”,白天下地干活忙,晚上集中起來學習。毛澤東稱贊這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看了這種情況,令人十分高興。”
經過三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到1950年代末,全國已有近三千多萬人脫盲。這期間,中國的教育體系逐步建立發展起來,人民群眾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變,為大規模展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人才儲備。
與改革開放一起到來的,是中國人思想的“破冰”。1977年5月,鄧小平關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講話,重新點燃廣大科學和教育工作者的希望,中國教育事業發展迎來新契機。
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舉行,鄧小平在開幕式上說,“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
1980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19歲的支月英得知奉新山區缺乏師資,不顧家人反對,來到泥洋村教書。交通不便,她經常徒步十多公里,將課本、教具背回村。學生多是留守兒童,“支老師”因此也成了“支媽媽”,早上要負責叫醒學生,晚上還要抽出時間輔導功課。
1985年5月,黨中央發布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有步驟地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中小學教育經費增加,辦學條件得到改善。至秋,全面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
30多年過去了,組織上考慮支月英常年在山區教書,身體不好,要調她下山到中心小學教書。可比泥洋村更加偏遠的白洋村村民聯名上書請她來村里教書,支月英便繼續扎根大山。在奉新山區,支月英教育了整整兩代人。
中國向世界宣告全面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任務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學有所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成為現實。
黨的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教育事業放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進深化改革,不斷加大投入,教育規模逐年擴大,中國教育的總體水平邁進世界中上行列,成為世界教育大國,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資源和創新創造活力。
高等教育是中國教育的戰略制高點。中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簡稱為計算機系),始于上世紀50年代創辦的自動控制系,當時定向為國家的核工業和航天工業培養人才。改革開放之初,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選派了一批年輕學者出國進修,了解學科前沿動向。經過幾十年發展,成為計算機學科領域教學、科研綜合實力強,影響力大的機構。
幾年前,清華大學組織對計算機學科開展首次國際評估。以圖靈獎獲得者約翰·霍普克洛夫特教授任主席的國際評估專家委員會認為,“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已經崛起成為世界級的計算機科學研究與教學機構之一”。
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有一支本科生完全根據興趣組成的超算團隊。幾年前,超算團隊已首次實現了世界三大國際大學生超算競賽的冠軍“大滿貫”。,計算機系大三學生于紀平作為隊長,帶領95后小伙伴們參賽。他們不但要自行組裝機器,還要在48小時內自行搭建計算機集群系統,并進行6個應用程序的性能比拼。良好的理論功底、極強的動手能力,使團隊又一次實現了“大滿貫”。
這一年,也是清華大學計算機學科成立60周年,usnew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清華大學計算機學科歷史性地獲得了第一。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占世界高等教育總規模的1/5,位居世界第一,正向普及化階段快速邁進。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徹底改變了教育底子薄、整體落后的狀況,建立了完整的現代教育體系,中國教育面貌煥然一新。20,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到99.95%,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1.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1%,各級教育普及程度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6年,新增勞動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過48%,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6年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億萬人民通過受教育實現了完善自身、改變命運、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的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70年來,教育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改變了中國人民的面貌,決定了中國的今天。新時代賦予中國教育事業前所未有的重任,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仍需要源源不斷的智力資源和人才支撐,教育也決定著中國的明天。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四
自2013年以來,中國提出了“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希望通過改革創新、注重質量、提升水平、發展人才等方面的努力,使中國成為教育強國,實現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教育強國夢想所蘊含的強大力量和希望。
第一段:教育為基礎的強國那么重要。
教育從來都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和民族復興的基礎。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事關民族未來和國家命運的發展道路上,教育無疑是中樞所在。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優秀的教育至關重要。因此,中國教育強國夢想是一項重大的歷史使命和舉國之策,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需要更強大的教育支撐。
第二段:困難面對教育市場。
在現實中,教育市場的規劃不夠,教育資源的配置也不均衡,很多優質教育資源只能集中在大城市中,以至于很多人們的孩子淪落到農村的小學和中學,而且他們的許多老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環境、教學設施和師資配置等都不如城市中的學校。同時,我們還需要提高教育的公平性,解決教育的“質量”問題。我們需要努力創造教育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來實現持續發展。
第三段:教育扶貧戰略的重要。
中國教育強國夢想必將早日明確教育扶貧戰略的重要性,只有讓廣大貧困家庭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穩定和全面發展。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每個地區的教育資源和發展狀況都有所不同。所以,為了實現人民的幸福,讓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中國還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政策支撐。
第四段:發展科技等特長教育。
教育的突破和進步需要創新和改革,科技特長教育、思維方法和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也是教育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我們重視STEM教育,強調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編程能力的培養,有力推動了社會的創新和進步。此外,創新和知識經濟的崛起需要創意和文化特長教育,這將成為中國教育強國的重要一環。
作為一個護理專業的大學生,我對教育強國夢想的啟示和感受也很多。教育,不光關乎國家、民族和每一個學生,也是工匠精神、創意創新、追求卓越的支撐。教育強國夢想告訴我“勇氣向前,努力發展,爭取更好的未來”的真諦,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為人民帶來幸福的內在力量和奉獻精神,也讓我感觸到了教育行業將成為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領域。
總之,中國教育強國夢想是具有挑戰性和可執行的戰略目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對于每個人來說,我們也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創新和成長,爭取為實現“教育強國”的夢想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五
原來這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教育部聯合攝制的4集紀錄片《教育強國》,聚焦新中國教育事業,以時代線索展開,全面講述新中國教育70年走過的非凡歷程,展示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
紀錄片分為《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四集,每集都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扎實前行的足跡。
北師大教授擔任總撰稿,這部紀錄片不簡單。
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梁振華、周云磊兩位教師承擔了教育部專項課題《中國教育七十年成就電視化研究與實踐》。在四集紀錄片《教育強國》中,梁振華、周云磊分別擔任總撰稿、執行總撰稿工作。
攝制團隊赴上海、山東、貴州、廣西、海南等14個省份教育一線,采訪了65位親歷者、一線師生和專家學者,通過鏡頭定格中國教育的時代風采。
第一套中小學統編通用教材長啥樣?
教師節是怎么來的?
高考是如何恢復的?
關于鄉村教育,國家都出了哪些政策來支持?
老師家長們,這些問題如果孩子問的話,您能夠詳細地給孩子講解嗎?紀錄片《教育強國》對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跨越式成就進行了系統總結,家長和老師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看,一起了解教育的大事小事。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六
歷史的車輪留下的痕跡一直在我心中,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文化。”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青年必將成為中國蓬勃發展的主力軍。
一百年前,馬克思主義的火焰被生機勃勃的青年奮力點起。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從紅船到巨輪,從井岡山的理想到寶塔山的希望,從“紅軍不怕遠征難”到“百萬雄師過大江”,興國理想席卷大地。黨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強大。李大釗、楊靖宇、鄧稼先、王進喜、鐘南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格言聯璧》中道“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歷史長河中,他們是黑夜中的指路星,閃耀在黨的歷史蒼穹中,裝點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因為有他們,才能在祖國的危難之際,往狂瀾于既傾,扶大廈之將傾。
一百年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被中國青年高高舉起。青年人意氣風發,奮發向上,青年人勇于開拓,勇于創新,中國青年接住歷史的接力棒,將黨的精神代代相傳。“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八個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也更加體現了當代青年英雄的氣概,奮斗的精神和向上的堅定信念。“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話也更加說明了,青年必將是中國的中梁砥柱,必將成為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蓬勃力量。前浪是時代最美的浪花,孕育出一片海洋;而我們后浪也會永遠奮勇向前,不負韶華。
一百年后,馬克思主義的中國閃耀在世界大地。張居正曾言:“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如今,我們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聯合國安理會實行合法權益五十年整。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蛟龍潛水、脫貧攻堅、全面小康……中國脫胎換骨,一個個奇跡正在刷新著世界對中國以往的認知,也在鼓舞著國人大步邁向更美好的未來。“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立面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故步自封的孤島”,疫情期間,中國堅持通力合作,青年一個個奮勇向前,不怕犧牲,分享疫情的救助經驗,向全世界派遣醫療隊伍,無償捐助疫苗。中國站在開放的一面,這也必將是歷史正確的一面。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回望黨史源頭,汲取優秀經驗,面向未來發展,彰顯青春力量。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我們的青春不只屬于自己,更是屬于國家,屬于人民。我將讓青春與國家命運相連,用青春編織出祖國未來的宏偉藍圖!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七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實現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中國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強調教育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教育者,我深入思考并體會到教育強國夢的深刻含義。下面,我將從教育公平、質量提升、思想引領、創新能力和全球視野五個方面展開闡述。
第一,教育公平是教育強國夢的基礎。教育公平是指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機會,不受地域、經濟條件和社會背景的限制。在實現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我們需要關注農村地區、貧困家庭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只有讓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多有才華、有能力的年輕人,推動國家的發展。
第二,質量提升是教育強國夢的核心。教育質量不僅僅是教育的結果,更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表現,也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關鍵。在實現質量提升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重教育教學的創新,加大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提升課程設置和教育資源的質量。只有建立起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我們才能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推動社會的進步。
第三,思想引領是教育強國夢的重要任務。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在實現思想引領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加強思政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讓每個年輕人都具備正確的思想覺悟和社會責任感,我們才能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對社會有貢獻的有志青年,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第四,創新能力是教育強國夢的重要素質。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體現,也是實現國家強盛的重要條件。在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我們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只有讓每個年輕人都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才能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
第五,全球視野是教育強國夢的追求目標。如今,世界已經進入了全球化的時代,國家之間的交往和合作更加頻繁。在實現全球視野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跨國人才的培養。只有讓每個年輕人都具備全球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我們才能適應國際競爭和合作的需求,推動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發展與崛起。
綜上所述,教育強國夢是我們教育者的目標和使命,也是每個人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們需要關注教育公平,推動質量提升,引領思想培養,培養創新能力和拓展全球視野。只有通過持續的努力和改革創新,我們才能夠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讓我們攜手共建教育強國的夢想,為未來的中國教育事業努力奮斗!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八
黨的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樹人就是要解決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要求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歷史使命,明白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根本任務,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突出以下教育內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這是全社會的共同理想,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政治信念。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一個沒有理想、沒有信念的人,常常只能受自己本能所驅使,他的人生發展就沒有明確的方向,這種人或是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或是唯利是圖、狹隘自私,最終只能是精神空虛、人格低下,為社會所不齒。我們國家是用共同理想來凝聚人心的。如果全社會沒有一個共同理想,就會像一盤散沙。
(二)、做人修養教育。
學習知識是服務社會的手段,是工具性的,而學會做人是立身之本,是根本性的。如果重智輕德,學生就會片面發展。按照片面理念培養出來的人有一種概括,有智商沒有智慧,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文化沒有修養,有欲望沒有理想,有目標沒有信仰,最終是有青春沒有熱血,這將是十分危險的。一個人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險品”。一個人成小事靠業務本領,成大事必須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一切成功,做人成功;一切失敗,做人失敗。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暫時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暫時的,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寧無才,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道德人格、思想品質比謀生手段訓練、專業知識學習、競爭能力培養更重要。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一個工具化的人,只能機械完成一件事。今天危害人類持續生存的問題,沒有一個是工具理性不發達造成的,根源都是價值理性問題,價值理性已經影響到人類整體生存。人品第一,學問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很多國家非常重視品德教育,對優秀人才的評價看以下指標:品行、動機、潛能、理解力、知識、經驗。這些指標的重要程度依次遞減,把品行置于首位。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可用五句話簡要概括:沒有品行光有動機很危險,沒有動機光有潛能是無能,沒有潛能光有理解力是有限的,沒有理解力光有知識毫無意義,沒有知識光有經驗變得非常盲目。
(三)、民族精神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我們要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教育大學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國際知識,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價值規范體系,又能融入世界優秀文化潮流,培養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根的世界公民是以血緣性、本土性、全球性為基礎的。從血緣角度看,更愛自己的父母、親人、朋友,懂得感恩。從本土性角度看,要熱愛自己的鄉土,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本民族優秀文化。從全球性角度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僅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更是世界各個民族文化的欣賞者、溝通者。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根系,是我們民族的“大樹”,任何時代精神、外來精神都要嫁接在這棵“大樹”上才能成活。加強民族精神教育,需要強化國家意識,加強國家觀念、國家安全、國家自強教育;強化民族文化認同意識,加強民族歷史革命傳統、人文傳統教育;加強社會責任、誠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奮自強等教育。
(四)、社會責任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_—20_年)》強調,要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什么是責任?責任是主體存在與發展的基本方式。簡單講,責任是主體自我的一般規定,職業角色的基本表征,社會認同的主要依據,價值實現的集中體現。責任出智慧、出勇氣、出力量。什么是責任感?責任感是對責任的全面深刻認識和理解,是一種基本的文明素質,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個人是否優秀、能否成功的標志。責任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忠、孝、仁、義、禮、智、信,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美德,強調的都是同一個詞——責任。面對國家,沒有責任感,就沒有盡忠之心;面對長輩,沒有責任感,就沒有孝順之心;面對自己,沒有責任感,就沒有進取之心。作為大學生,必須懂得什么是責任,什么叫負責任。有責任感才會有遠大理想抱負。人的每一項潛能都因為有了責任感的驅動,才變得強大。當代大學生應當擔當社會責任,要做到平凡之中有偉大的追求,平靜之中有強烈的責任感。
(五)、現代公民教育。
教育的首要責任不是培養科學家、學者,而是培養現代公民。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在受教育者中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包括對世界的生活態度、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以使受教育者成長為現代合格公民。現代公民要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團隊合作價值觀念、誠信受益價值觀念;現代公民素質包括:對社會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對國家具有責任感,對他人富有愛心,善于處理人際關系,遵守社會準則。因此,德育工作要強調抓好基本的公民道德修養,使每位公民學會承擔責任,講誠實信用,懂感恩報恩,善于團結合作。要成為好的接班人,首先要成為好的建設者,要成為好的建設者,首先要成為好的公民。
總而言之,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我們的責任與追求,而不僅僅做一個教書匠。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九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日,建設教育強國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廣大黨員教師,要積極響應號召,全面貫徹落實“教育強國”新要求,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厚植深厚教育情懷,在時代新征程上,奮力譜好信念曲、奉獻曲、奮進曲,讓教育強國奏響時代“最強音”,全面助推中國式教育現代化走深走實。
譜好“信念曲”,讓“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強國奏響“最強音”。教育強不強,關鍵是看能否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黨員教師要牢記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樹立遠大理想抱負,在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明理增信強志,從偉大的建黨精神中獲得啟發、激發信仰、增強信念,自覺用__培根鑄魂、啟迪潤心,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帶頭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帶頭講好中國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教育引導學生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讓“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鏗鏘誓言發出時代“最強音”,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國之棟梁”。
奏響“奉獻曲”,讓“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教育強國奏響“最強音”。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良品質,是教育強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教師必備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追求。有“燃燈校長”張桂梅、“百歲教書匠”陳琳、“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扁擔校長”張玉滾等一大批躬耕講壇、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平凡的背后是大愛無疆的教育情懷。黨員教師要向“他們”學習看齊,致敬人民教育家,讀懂“扎根教育”背后的“滾燙情懷”,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愛崗敬業、無怨無悔,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姿態教書育人,積極踐行“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的豪壯誓言,爭做新時代“四有三者”好教師,用知識傳道授業解惑,用真情與生對話交友,鉚足“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在平凡中書寫偉大,在奉獻中詮釋擔當,做學生筑夢成長的“引路人”“鋪路人”。
奏響“奮進曲”,讓“求真務實、守正創新”的教育強國奏響“最強音”。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黨員教師要樹牢教育新發展觀念,瞄定“教育強國”主攻方向,盯緊教育發展“生命線”,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昂揚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砥礪腳踏實地的“勞模精神”,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強化“勇攀高峰”的科學家思維,樂于在“自找苦吃”中錘煉育人本領,真正成為教育的“行家里手”。要勇于革新、主動應變、積極求變,在辦學思路、專業發展、教研課改、評價體系等方面下足真功夫,破除思想觀念束縛和體制機制弊端,拋棄急功近利,改變教育傳統模式,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中大膽探索、與時俱進、迎難而上、追求卓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讓“教育大國”變“教育強國”,做強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攻堅者”“急先鋒”。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十
我們曾攀過群峰之巔,也曾走過低矮溝壑。我們曾有歷史的高光,也有屈辱的近代。我們曾高高升起,也曾重重跌落。在歷史的沉浮中,我們歷經滄桑而不衰,備經磨難而更強。我想,這大抵印證了那句話吧,萬物守其本,吾心持長青。
歷史是有選擇的,它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今新時代青年正處于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機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前輩們用血和汗為我們鑄就了今天的盛世中國。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里,我們當不負盛世,奮力前行。
20_年7月1日,在建黨一百周年慶典上,有這樣一群青年人,他們站在天安門廣場,緊貼祖國的心房,朗誦著對黨對國家的青春誓言,致以青春的禮贊。“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聲音是那么的清脆嘹亮,鏗鏘有力,體現了青年人的擔當,讓我不禁心潮彭拜,熱血沸騰。這不僅是他們對黨和祖國的承諾,更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對黨和祖國的承諾。
司馬遷說:“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實現理想時,自有“斷頭今日意如何”的革命者,也有“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英烈。這必然是吾輩少年所需學習的高尚品格。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而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拉開序幕。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走在一線的抗疫英雄,用生命和一腔熱血詮釋了生命的意義,永遠定格在那年冬天。時至今日,我們新時代青年依然咬牙負重前行,因為我們是被歷史選中的一代。正如黃大年所說:“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我想,無數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謀復興的英雄亦是如此吧。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堅定理想信念,我們才能推動歷史、推動民族的發展。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聽黨召喚,跟黨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在朝鮮戰場上,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條件好壞,中國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和執著代代相傳。
新時代青年朝氣蓬勃,前途無量,是黨、是祖國、是人民的未來與希望。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更應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求真學問,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在此,我想對黨說: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十一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民族強。”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教育事業的發展一直備受重視。近年來,我國政府提出了“國家教育強國”政策,通過設立多項制度和政策,不斷完善教育體系,提高教育質量,加強人才培養,從而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我接受這些政策的過程中,我深刻意識到其重要性,同時也感悟到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第二段:辦學思路要創新。
要想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首先要推進教育思路的創新。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和發展,因此需要通過創新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等多個方面,使教育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在學校管理中,也需要加強管理創新,充分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技手段,提高教學的效率,實現優質教育和教學資源的共享,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群眾。
第三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的重要力量。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我們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讓教師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技能以及專業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另外,也需要提高教師們的自身素質,增強他們的學術意識和專業素養。在教師職業發展方面,應該為教師搭建良好的職業發展平臺,并提供合適的職業晉升機制,使教師們更加積極地投身于教育事業。
第四段:加強科學技術與教育的融合。
現代教育已經進入了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在推動科技與教育的融合的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改變教學方式,采用更加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如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其次,需要積極推進科技與教育的創新,推動文化和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為教育創新和教育改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第五段:結語。
“國家教育強國”政策的落實,離不開廣大師生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只有通過不斷地變革和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提高教育質量并推動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們要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更高的熱情,投身于國家教育強國的偉大事業,為中國的未來和希望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十二
理想,在我國古代被稱為“志”。古人是很重視理想的,即使到了貧無立錐之地,也要恪守“人窮志不窮”的信念,堅持他們的理想。
古人為何如此重視理想呢?因為理想是沙漠中的綠洲,是暗夜里的燈光,是吹響生命的號角。
詩人流沙河曾說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青少年失去了理想,生活就會失去光彩,生命就會枯萎。有了理想,生活就會充滿希望,生命就會閃光。
山溪的理想是大海,泉水的理想是池塘,幼苗的理想是棟梁。物尚有理想,作為萬物靈長的人,作為跨世紀的青少年,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我們就更應該有理想。
從遠古時代的盤古開天地到如今的知識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志士仁人都有著崇高的理想。但他們受到時代的限制,有許多人感到生不逢時,飲恨終生。江州司馬,淪落天涯,淚濕青衫;東波居士,赤壁巖下憤呼“人生如夢”;陸放翁臨終低吟“萬事空”;秋瑾女士獄中詠嘆“秋風秋雨愁煞人”……然而,那種令人詛咒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我們的祖國已是“天公重抖擻,九州生氣揚”的時代了。
今天,是昨天父輩們用蘸著鮮血的理想建成的;明天,更需要我們用蘸著汗水的理想去創造!過去,祖國在無數中華兒女的理想和信念上站起來;將來更需要我們用開拓和進取使她富強!我們大家正處于風華正茂、年富力強的青春時期。
青春正是人生的春天、早晨的太陽,蓬蓬勃勃,燦爛火紅,絢麗多彩。青春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充滿活力,富于探索,勇于追求,敢于創造,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化作黃金。青春的魅力,應當使枯枝長出新葉,沙漠變成綠洲。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分!
青少年朋友們,科學的時代,深奧的宇宙,信息的社會,多變的春秋,一天一個樣,一時一個氣候,為了揭開生活的秘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們要丟掉煩惱和憂傷,丟掉埋怨和嘆息,丟掉悲觀和失望,從狹窄的個人主義小天地里勇敢地走出來,從金錢的方孔里勇敢地走出來……挽起理想的手臂,挽起知識的手臂,昂首挺胸地向前走。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束纖維,織起來便是一葉巨大的風帆,就可以推動祖國的航船前進。
同學們,我們是龍的傳人,是華夏子孫,是五月的花海,我們應該用青春擁抱未來。前方,是新世紀的曙光,是我們的用武之地。我們正當青春年少,應當以超越古人的雄心壯志努力學習,艱苦奮斗,用辛勤的汗水來灌燦爛的理想之花,用拼搏的雙手去開拓祖國美好的未來。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十三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教育強國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這個目標涵蓋了所有教育層級,包括大學教育。在如此大的背景下,大學生們對教育強國也有著自己的心得和體會。本文將圍繞這個主題,探討大學生對教育強國的看法和思考。
教育強國是指一個國家的教育體系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并能夠滿足國家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和經濟大國,中國在發展中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而教育強國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之一。教育強國不僅能帶來科技創新和文化繁榮,也能提升國家的軟實力,增強國際合作和競爭力。
第二段:大學生的使命和責任。
大學生是一個國家未來的希望,也是推進教育強國的重要力量。作為未來的領導者和創新者,大學生應該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大學生應該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積極參與國家的發展建設,為實現教育強國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三段:大學教育的角色和使命。
大學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使命。在推進教育強國的過程中,大學教育應該更加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社會責任。大學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鼓勵學生服務社會和國家建設,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人才市場和未來的社會發展。
第四段:大學生的思考和行動。
大學生應該深刻理解教育強國的意義和大學教育的角色,積極投身到教育強國的建設中。大學生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和創業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經驗。同時,大學生也應該積極關注國家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國家志愿服務,為實現教育強國目標貢獻力量。
第五段:結論。
教育強國是中國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重要保障。大學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社會責任。大學生作為未來的領導者和創新者,應該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到教育強國的建設中。共同努力,為實現教育強國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十四
“學習強國”平臺上線,給大家提供一個了解國際國內大事、學習充電的途徑。
今年1月份,“學習強國”app剛剛上線,見到單位同事們紛紛踴躍下載安裝的熱鬧場面。當我第一次登錄“學習強國”學習的平臺時,就被頁面首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一滴水匯入大海的開頁模式給吸引。緊接著的是一個海量的學習內容,有“學習新思想”“科技文化”“人文知識”以及“國際”“軍事”等22個板塊。現在經過不斷地充實,已經形成“推薦”“要聞”“經濟”“教育”“科技”“傳播中國”“軍事”“學習之家”等29個板塊。學習菜單中,已經形成“登錄”“閱讀文章”“視聽學習”“每日、每周、專項、挑戰答題”“發表觀點”等14個欄目。通過學習來積分,還可以在“強國商城”兌換福利。可以說,這是一個聚合大量政治、經濟、社會、科技、人文、黨史、軍事、體育等資料的學習的平臺,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掌中資源庫”“指尖加油站”。
“學習強國”學習的平臺上的知識豐富,有文字圖像,也有視頻廣播,學習起來比較輕松、快樂。下課期間,同事們有時聚在一起,打開“學習強國”,看新聞、讀文章、看視頻、答試題、談感受。同事們紛紛將好的學習內容推送至學校工作群供大家學習,其中有感動至深的人物事跡、激發斗志的網評文章、圖文并茂的視頻資料。還有個別“可愛”的老同事,在答題環節時總習慣把答案抄寫在本子上,以便答錯題目重新再答題知道答案,在他們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含義。自從“挑戰答題”上線后,大家經常聚到一起,共同來答題,遇到不會的,現場問,集思廣益,也逐步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爭做學霸”的學習風氣,讓“崇尚學習、加強學習”成為最亮麗的奮斗底色。
從“學習強國”成為我們“必修課”后,每天登錄“學習強國”已成為我生活習慣和自我要求。“學習強國”aap客戶端中的“每日金句”“每日評論”“每日一景”“每日一曲”“每日強軍”“每日一星”“每日一詞”“每日一讀”等眾多“每日”學習欄目,成為我每天的必修課。自打“學習強國”學習的平臺走進工作生活中,我對時間的利用率提高了,對國家政策、民生新聞、黨史理論、科技軍事、人文健康等有了更多的了解,提高了我在各領域的知識覆蓋面,這里就是我補充精神食糧的“加油站”“充電站”。
“學習強國”平臺不僅時刻傳輸著黨的方針政策,也潤物細無聲地灌輸著生活各個領域的信息量,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學習,已成為一種學習新風尚,也給我的工作和事業發展帶來質的飛越。我將繼續堅持,每天默默地提醒自己要好好“學習”下去,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學習的平臺豐富內容,全面提升自己。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十五
一個國家的發展與教育密切相關,教育強國成為了當前社會各個方面都倍加重視的問題。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尋求更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更廣闊的機會,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認真謀劃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二段:教育是國家最基本的戰略。
教育是國家最基本的戰略,一個國家教育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其未來的發展和壯大。作為大學教育的試點群體,我們應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的投入。同時,我們也要積極面對現實問題,如迎接信息化時代的教育變革和大眾創業互聯網+的需求,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新興專業人才和優秀科研人員。
第三段:加強自身修養和文化素質。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做到自主獨立、寬容開放。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如參加社會實踐、義工和志愿服務等,以體會社會對我們的需要,了解社會變化和發展的趨勢,并適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思想觀念。
第四段:建立伙伴關系和創新思維。
教育強國需要建立和諧的師生、同學關系以及深入科研業務的交流和配合,這就需要大學生之間建立密切的伙伴關系和創新思維。通過個人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和伙伴之間相互借鑒和相互扶持,我們共同成長,不斷發展和創新,從而在實現教育強國的過程中更好地詮釋和貫徹時代精神。
第五段:總結。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有偉大的任務,在建設教育強國的事業中不斷奮斗。實現教育強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新時代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和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建設教育強國的大軍中去,讓教育成為人類智慧的象征,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十六
我們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都能讓中國夢放飛藍天,綻放絢麗!
中國夢是強盛中國之夢,生態中國之夢,和諧中國之夢,美麗中國之夢。當今中學生之夢,也許還不很清晰,不夠完善,但他們的夢中都流動著中國夢的元素,大學生的個體之夢,都是“中國夢”星空中的一顆顆新星。所以,你可以這樣傾訴“我的中國夢”:
化大為小,以小見大。大學生風華正茂,胸有大志。時,“大志”要描繪,從小處實事切入演繹夢想更有必要。“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嘛!例如你贊美試飛英雄李中華,于是描繪出“強國之夢”——做一個藍天衛士,并參加了學校科技制作興趣團隊,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讓彈射飛機模型試飛成功……你把這些“小事”記錄下來,你的“大志”就遠離籠統抽象,連接了“我”和國家,接通了地氣。這樣寫出的記敘文,小切口通達中國夢,小中見大。
定向聚焦,立“魂”奠基。你可以集中介紹一位你崇拜的偶像,采用邊敘邊議的寫作形式,表達你對“中國夢”、特別是對“中國夢”之“魂”的理解。例如你可以用動情的文字描繪殲十五總設計師羅陽的中國夢,同時提煉他的強國夢之“魂”——敬業愛國,刻苦進取,樂于奉獻,嚴謹踏實,團結合作……這樣寫出的文章,有亮麗的標桿,有深刻的體悟,能道出同齡人的心聲,啟示同齡人為自己的“中國夢”立“魂”奠基。你如果熟悉莫言,不妨以書信形式寫作,議論時以“莫言老師:您憑著……,實現了國人期待已久的中國夢”構成排比,揭示“諾獎夢”背后的“秘密”,為當今中學生提供“圓夢”的精神食糧。
穿越時空,放飛想象。你如果是一位文學愛好者,不妨穿越時間隧道,展示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或是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我”的風采,回眸8年或是36年來的追夢經歷,傾吐一腔豪情,以想象之豐富、情感之真摯感染讀者。
仰視先賢,激發大志。近代先賢青少年時期的中國夢值得仰望:孫中山出國求學時“輒與同國同學諸人,相談衷曲,而改良祖國,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周恩來“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周樹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鄧小平18歲就在法國油印出版《赤光》雜志,宣傳紅色世界之夢;也是在18歲,葉劍英就詠物立志:“放眼高歌氣吐虹,也曾拔劍角群雄。我來無限興亡感,慰祝蒼生樂大同”(《油巖題壁》)……先賢已逝,但豪言在耳,“夢”景猶在,只比他們小幾歲的我們,怎樣續寫“中國夢”,弘揚愛國志?快拿起筆來寫一篇抒情散文吧!
徜徉詩文,蕩漾漣漪。例如你可以再讀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論》,當你用后的新眼光、新視野吟詠“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這些名句時,你的心海定會蕩起前所未有的思想漣漪,那就寫一篇讀后感,一吐為快!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夢”,就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仰望星空,而每個人的星空都不一樣;星光共聚灑在我們的臉上,照亮每個人的人生,也照亮了燦爛的中華民族,照亮了絢麗的中國夢。
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篇十七
今年x月底,縣中醫院要求所有黨員安裝注冊“學習強國”app,每天堅持學習。后來,其他職工了解到該平臺備有海量的音頻及圖文學習資料,既能學習新思想,了解時政信息、國家政策,還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內涵,于是許多職工紛紛要求下載安裝。現在,該院很多職工空閑時間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學習強國”平臺,看視頻、讀文章、學思想、答試題,在“學習強國”微信群里分享精品、交流心得,比成績、曬積分,掀起了一股比學趕超的學習熱潮。
“學習強國”讓我的學習上了“癮”。剛開始,我無意中在報紙上讀到“學習強國”平臺有關報道,在醫院微信群里看到精品分享、心得體會,進一步認識到“學習強國”平臺的實用性。從那時起,我開始真正地了解它,發現它的功能如此強大、內容如此豐富、思想如此先進,緊扣時代脈搏,彰顯時代精神,它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我,從此再也“戒”不掉。每天早上5點半,我利用煮粥半小時,觀看新聞聯播;提前半小時上班,閱讀文章、解答試題;睡覺前半小時,進行挑戰答題或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自從開通“口播”后,利用早晚鍛煉的時間,聽新聞、聽時政、聽評論,現在每天學習時間近3個小時。“學習強國”平臺還培養我查資料、讀原著的習慣,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經常引經據典,要想真正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只有通過查閱資料,了解這些經典的出處、寫作背景、原意。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大多以摘要的形式呈現。為了掌握其實質內涵,也必須讀原著。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讓“讓我學習”變成了“我要學習”,效果顯而易見。
“學習強國”讓我堅定作為一名黨員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論述,讓我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一名基層醫院的中層干部,遇到人情和制度的沖突,遇到工作上的阻力和被誤解的委屈,我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我們干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這句話提醒自己,不論何時何地,始終保持理想信念堅定,養正氣、祛邪氣,做好本職工作,勇于擔當、不懈進取。
“學習強國”讓我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學習強國”平臺內容豐富,是一部“互聯網+黨建”的百科全書,是我們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和個人素質的幫手。在“三嚴三實”要求中,“嚴以修身”排在第一位。“修身”是人生的基點,其內涵是指修身養性,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養水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只有真正做到嚴以修身,才能真正發揮好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作為一名黨員醫務工作者,我充分利用平臺深化理論學習,加強專業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醫德自覺性,培養自身的專業自信心。在實際工作中,我始終以“為人類健康服務”為宗旨,以“病人是否滿意”作為是否做好本職工作的標準,勤奮工作;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制約醫院、科室發展的緊迫問題以及患者關注關切的熱點問題,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摸準摸細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梳理匯總,涉及到自己的問題,主動認領,逐條逐項抓好整改,堅決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斗爭。
“學習強國”讓我增強自身的本領能力。“學習強國”平臺功能強大,內容包羅萬象,知識點豐富,聚合政治、歷史、文化、科學、軍事、藝術等多個領域的資料,可以讀、可以聽、可以看。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充分認識到自身知識的不足、本領的不足、能力的不足。以前,我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不能靜下來學習充電,汲取新知識。久而久之,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沒有新思想、新理念、新眼界,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越來越多,時常出現一些工作短板。“學習強國”平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讓我把平時“碎片”時間都充分利用起來,隨時隨地學習。隨著知識的增加,自身本領恐慌、能力不足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工作業績有了,提出的合理化建議也時常被醫院領導采納,現在我干好事業的信心更足了。
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只有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時尚,才能增強本領、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