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一
這部分內容是再教學過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首先說明應用正、反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5和例6的教學應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解的基本應用題。為了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先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學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中所涉及到的基本問題的數量關系是學生以前學過的,并能運用算術法解答,本節課學習內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發現歸納出一種用正、反比例關系解決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路和計算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很廣,學生再前兩年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這種情況的問題,如歸一、歸總應用題,只不過那時是就題論題,沒有上升到一般規律。這里主要使學生學習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再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題目,概括出一般規律。通過解答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從而加深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同時,由于解答時是根據正、反比例意義來列等式,又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所以,再教學上要十分重視從舊知識引申出新知識,再這過程中,蘊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運用這個概括對新的實際問題進行判斷,這是數學學習所特有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解答比較簡單的應用題,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比例知識解答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應用數學的能力。
(2)、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3)、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教學難點:能夠正確分析題中的比例關系,列出方程
用比例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對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義的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學習的能力。相信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定能突破重、難點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1、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利用學生已有的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方法和比例關系的知識,提出問題,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數學活動,探究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看、想、交流等數學活動,自覺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從“一題多解”的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數學活動的有效性。
(一)、情境引入:
老師請你用一把米尺去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你能行嗎?給出信息,引入新課內容。
(二)、聯系實際,復習遷移
1、出示課件:數學門診
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2、判斷下面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為什么?
(三)、情境教學新課
1、學習例5,用正比例意義解決問題。
小結:水的單價一定,用水噸數與總價成正比例。
2、教師提出問題。
看來同學們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了。這一節課我們一起運用比例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請看屏幕。
出示例5: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二
我的說課稿內容是“九加幾”,這個內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
九加幾這個內容是學生掌握了11~20各數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進位加法的基礎。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學生已有的基礎和學習經驗,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識目標:
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和“九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九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直觀教具為主要教學手段,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中完成教學,并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富有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容易疲勞,因此,我以運動會為切入點,將數學知識融于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之中,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中,我不打算強調各種計算方法的優與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學生用哪種方法簡便,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題地位,在教學中我盡量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去獲取新的知識,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系,發現不同于常規的思維方法和途徑。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我首先以運動會為切入點,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
生:喜歡。
這樣直接引出問題,并引導學生觀察為運動員準備的盒裝飲料,激起學生幫組別人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這是獲取新知的過程,教學中我將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這個環節我將分為三個步驟:
1、談論交流,得出方法。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注意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組織學生談論“還有多少盒”的問題,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說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讓學生議一議每種方法。在學生評議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根據學生的發言,紙張逐一示出各種解決方法:
a、依次一個一個得數1、2、3、4、······12、13;
b、先數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著10、11、12、13;
c、先拿一盒放進箱子里,湊成十,“10+3=13”
師: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你最喜歡那一種?(讓學生自己選擇方法)。
提問:要算剩下的飲料一共有多少盒?怎樣列式?
板書:9+4。
師:怎樣計算這個算式呢?現在請大家拿出小棒,自己動手擺一擺。(教師巡視學生動手操作后)。
提問:盒子有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十盒?(再加一盒)。
這一盒從哪里來?(從盒子外邊的四盒中取出一盒)外邊的四盒飲料拿走一盒后,還剩下多少盒?(還剩下三盒)十盒與剩下的三盒合起來是多少盒?(13盒)所以9+4=?(等于13)。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利用主題圖讓小組成員互相提出加法計算的問題,看誰提的多,并給予表揚。運用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巧妙自然地將“九加幾”的問題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組合跳繩組一共有多少人?
9+3。
踢毽組和跳遠組一共有多少人?
9+7。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要解決的問題,并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以上三個式子的特點,從而引出課題的“九加幾”
3、歸納算理,鞏固記憶。
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動作,操作時智力的源泉,在引導學生歸納“湊十法”算法時,我先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9+3,左邊擺9根,右邊擺3根;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移動小棒,根據學生的思路填寫思維圖。學生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a、從3根里拿出1根和9根湊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b、從9根里拿出7根和3根湊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圓片,計算9+7,學生也可能出現兩種思路:
1、從7根里拿出1根和9根湊成10根,10再加6等于16。
2、從9根里拿出3根和7根湊成10根,10再加6等于16。
這里我沒有強調“看大數,分小數”,而是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分小數”或“分大樹”,只要能湊成十都是可以的。
(三)鞏固知識,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是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靈活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1、練習課本p—98做一做的1、2兩題。練習時通過圖片,展示色彩鮮艷的菠蘿、蘋果、雞蛋圖,培養學生看圖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看圖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尋寶藏。尋寶藏要經過很多障礙,這些障礙物就是“九加幾的算式,能解決這些算式的同學就能找到寶藏。
3、搶桃子,我把“九加幾的算式寫在這些桃子上,讓學生搶答,看誰最先搶到桃子。
練習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鞏固新知。
(四)拓展練習,尋找規律。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點難點之后,我運用直觀教學,展示一個砌房子的游戲,將九加幾的算式有規律的排列,先讓學生發現每個算式的第一個加數都是9,再讓學生計算結果。既調節了學生的注意力,有鞏固了九加幾的知識。讓學生算出九加幾的算式后,再觀察得數特點,發現規律,找尋又快有對的計算竅門。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可以發現個位上的數都比第二個加數少1,那我繼續追問,這個1到哪去了?學生很自然地想到1和9湊成10了,從而對“湊十法”進一步加深了印象。
(五)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里學到了什么?解答這些題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在評價時,我采用目標多元化、方法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表揚和鼓勵學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習的興趣會更好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六)課堂作業。
課本上p—98做一做的第三題。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三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們必須改革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了“引導探索學習,促進主動發展”的教學改革思路,并且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課堂教學的縱向結構,即“設疑激情———引導探索———應用提高———交流評價”的基本教學模式。
(一)關于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93—99頁的直線和線段的認識。在本學段中,學生將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進一步學習圖形變換和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發展空間觀念。而直線和線段是幾何初步知識中的起始概念,也是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的基礎。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指出,在這一學段的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變換;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制作模型、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關于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直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特征,初步學會畫直線和線段。
2、使學生學會量線段和畫指定長度的線段。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直線和線段,會量線段和畫指定長度的線段。
教學難點是理解直線的特征。
(三)關于教學流程。
為體現本課的設計理念,我自主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課堂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即“設疑激情———引導探索———應用提高———交流評價”。
1、設疑激情: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在導課中出示學生生活的校園環境的一角的簡筆畫,組織學生給簡筆畫中的線條歸類,引出課題“直線”。
2、引導探索:當學生產生探索欲望和興趣之后,教師所要考慮的應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識,從中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并且強調學生建立空間感、符號感、數學感及鑒別結構和規律的能力。教師只是引導、參與學習,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生動場景。在新課教學中,我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線和線段的特征及兩者的異同,并通過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畫直線和線段、量線段的方法。
3、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知道遇到問題試著運用數學方法去探索問題和解決的途徑,以逐步形成獨立探索的習慣和大膽探索的精神。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線段,分辨出某一物體由哪些線段組成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問題。
4、交流評價: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性學習,獲得了新知識、新經驗,無論是認知,還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發展,再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法,一方面可將每一個成功的經驗收獲轉化成為大家共同的財富,成為影響其他同學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要不時對照目標要求,形成自我反饋機制。在小組交流中認識自我,也學會評價他人的學習。如教學最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各小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獲、感想,你的表現如何,并且把你的收獲和感想告訴大家。
(一)設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數學問題)。
1、多媒體出示描繪校園一角的畫面,有假山、流水,還有太陽、小鳥、教學樓以及小樹、各種花。
2、引導學生欣賞圖畫,感受校園美景,激發熱愛學校的情感。然后去掉顏色,成為一幅線描畫。
3、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這幅畫是由什么構成的?這些線有什么區別?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小組討論完成)。
4、匯報:以一株花為例,請學生給線分類。多媒體顯示花變大,各線條間稍分開。指名分類,隨著學生的指點,線跳入相應的框中,框下分別注有直的線、曲的線。
5、引出課題:像這樣筆直的線,是直線(板書),今天的課我們就來研究這種直的線。
(二)引導探索。
1、認識直線:
(1)認識直線的特征:
課件出示媽媽織毛衣的場景的照片,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繞來繞去的毛線。問:它是什么形狀?老師把它這樣(用手把線拉直)(變直了),這種線你能給它取個名稱嗎?(板書:直線)。這是一條直線,它有什么特征?教師把毛線一點一點拉長問:”還可以拉長嗎”(可以)現在老師一個人不能把它拉長,誰來幫老師拉一拉?請兩位同學上來拉。教師問:”還可以拉長嗎?如果它不斷地拉長,請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兒?”從中引出直線的一個特征:無限延長(板書:無限延長),那它有盡頭嗎?引出直線的另一個特征:沒有端點(板書:沒有端點)。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四
(同學們都拍手稱好)。
故事講完后,由壞狐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昨天房子被我推兩下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塌呢?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深思不解的情況下,教師順水推舟地引出課題,并板書:三角形的特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a:三角形的定義。
師:先請同學們拿出數學用具盒打開釘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圍成一個三角形;再請同學們在圖本上畫一個三角形;最后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數一數、摸一摸三角板的角和邊,并說一說你對三角形的認識。師生總結三角形的定義。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用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這樣一來,既打通了數學與生活間的無形屏障,又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歡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問題的懸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這里主要是回顧學生對三角形原有的認識,起到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時,教師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b: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先讓學生自學書本第81頁的內容,并畫出三角形的各個部分的名稱,再請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拿出并指著自己的三角板向同伴說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c:三角形的高的畫法。
請學生自學書本第81頁的內容,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義。并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索嘗試畫高;然后,教師示范講解三角形的高的畫法;最后出示練習,讓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
d:三角形的穩定性。
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角形,然后質疑:“這些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接著讓學生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通過對比、推拉三角形與四邊形,交流對比結果并歸納出結論: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鼓勵學生學會自學,獨立思考,在同伴面前敢于發表意見,與同伴們分享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是在學生已學會了畫平行四邊形的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自學并調動學生原有的經驗去獨立思考、去逐步探索,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并通過練習,使學生對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突破這節課的重難點。
這個環節是根據新課標“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才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一理念設計的,主要是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
師:現在哪位同學可以回答壞狐貍提出的問題呢?
“為什么昨天,我推兩下房子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動呢?”
(三)深化訓練,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三角形。
a:出示掛圖,讓學生去觀察并聯系實際舉例說說生活中的三角形,再說說它們的用處。
2、輔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的1、2、第1題,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并各畫出一條高。
第2題,圍籬笆。“哪種方法更牢固,為什么?”一個問題,既打開了學生心中的疑惑,又達到了一個前呼后應的效果。將生活實際與一種情景聯系起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周圍的事物。
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三角形的特性,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現“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生活化”的理念,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通過這些有序而多樣的練習,既鞏固了學生學過的知識,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數學在學生們的積極主動的探索中顯得更有味道。
3、發揮想象,巧擺七巧板。
b:小組合作,擺出七巧板,讓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用不同的圖形拼出一幅圖,再進行小組評比。
(四)質疑反思,總結評價。
師:今節課你掌握了什么?
學生在小組內談收獲,評價得失。
課堂總結。
創設情景可以渲染學習的氣氛,也可以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小組合作學習既體現了團隊的精神也使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讓學生在組內談收獲、評得失,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理念。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五
《認識時間》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鐘表,會看幾時、半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掌握看幾時幾分的方法,知道1時=60分。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雖然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間,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畢竟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較困難。特別是看幾分,很容易受時針看法的影響而將兩者混淆。程老師在教學中,很好地利用了課件,緊抓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識。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課堂教學時,程老師師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鐘面,使時間這一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給學生以較強的視覺刺激,幫助他們建立豐富的感性經驗。特別是在認識幾分時,課件演示將分針走過的痕跡用較粗的紅線標出,讓學生清楚知道分針看小格,時針看大格,印象比較深刻。
幾時多是學生認識的一個難點。如4時多,學生容易看成5時多。課伊始,陳老師就從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入手,出示時針指向數字9和10之間,問是幾時多。并總結如果時針在兩個數字之間,看小的。
認識每個數字各代表幾分,是這節課的重難點,因為學生沒有學習乘法口訣,只能通過一個格一個格的數或5個5個的加,因此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程老師也注意到這一點,在教學中,除讓學生集體說說分針走到各個數字分別代表幾分外,還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幾個關鍵的數字,以便更快地讀出幾分。有的學生說記住6就是30分,有的說記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這一環節的教學,緊抓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巧記,加深了學生對這一難點的理解和掌握,為后面正確讀出幾時幾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程老師還注重引導學生對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辨析,從而使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如認識時、分時,出示課件觀察時針走動1大格是幾時,分針走動1大格是幾分,然后提問:“兩個1怎么不一樣?”引發學生思考,進一步認識時針走過1大格是1時,分針走過1大格是5分。
程老師的課堂語言簡單明了,能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去描述知識,讓學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數字給分看的,里面的數字給時看的,不過外面的數沒有標,要小朋友自己去記”“一看時針,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指向兩個數字之間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針,一個大格就是一個5分。”等,這些語言淺顯易懂,清楚明白,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就是給了他們一個明確的學習指向,讓學生清楚知道該怎么看時間,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學得明白扎實。
學生上來板書時,書寫比較隨意,中間兩個小圓點沒有寫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開,兩個小圓點也寫成兩條小斜線。這里應該要注意引導學生規范書寫。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六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是來應聘小學數學教師的考生(不要說名字)。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數的加法與減法》,以下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述。
《小數加法與減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版)五年級上冊第++頁的內容。學生在學習此內容之前,已經學過了小數的性質以及整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為學習這部分內容做好了有力的知識支撐。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學習后面的相關內容積累了知識經驗,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進一步的學習中有廣泛的運用。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與分析,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興趣,形成積極的數學情感。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小數加法與減法》這一知識的地位和作用,(教案)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根據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小數點對齊數位對齊的道理。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有效地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于他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主觀性和能動性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并且他們開始有意識的主動的去探索周圍未知的世界,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寫一些關于學生的特征)根據他們的這些特征,我設計了創設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數學教學方法,使學生經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體的情境中親自體驗小數加法與減法的計算過程。
新課標指出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為此,本課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主,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驗證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全面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其他的都差不多,就是說教法那里要加上學情的分析,還有就是有一些新理念好的,在這一過程中,我將探究知識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總結規律、解決問題,達到會學習、能學習、愛學習的目的。
有一些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的,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在這個環節中,我力求體現由扶到放的思想,讓學生通過……等學習活動,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
歸納總結方面,通過歸納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再次進行系統的整理與鞏固,突出本課的重點,構建了知識結構,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能力,并且通過學生自己回答,讓他們學會自我評價,體現了新課標評價的多樣性,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發展能力。
最后關于探索方面的,入第二個環節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你可以借用這句話,布魯納提出,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的學,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理念。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七
(同學們都拍手稱好)。
故事講完后,由壞狐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昨天房子被我推兩下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塌呢?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深思不解的情況下,教師順水推舟地引出課題,并板書:三角形的特性。
a:三角形的定義。
師:先請同學們拿出數學用具盒打開釘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圍成一個三角形;再請同學們在圖本上畫一個三角形;最后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數一數、摸一摸三角板的角和邊,并說一說你對三角形的認識。師生總結三角形的定義。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用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這樣一來,既打通了數學與生活間的無形屏障,又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歡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問題的懸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這里主要是回顧學生對三角形原有的認識,起到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時,教師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b: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先讓學生自學書本第81頁的內容,并畫出三角形的各個部分的名稱,再請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拿出并指著自己的三角板向同伴說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c:三角形的高的畫法。
請學生自學書本第81頁的內容,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義。并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索嘗試畫高;然后,教師示范講解三角形的高的畫法;最后出示練習,讓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
d:三角形的穩定性。
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角形,然后質疑:“這些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接著讓學生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通過對比、推拉三角形與四邊形,交流對比結果并歸納出結論: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鼓勵學生學會自學,獨立思考,在同伴面前敢于發表意見,與同伴們分享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是在學生已學會了畫平行四邊形的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自學并調動學生原有的經驗去獨立思考、去逐步探索,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并通過練習,使學生對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突破這節課的重難點。
這個環節是根據新課標“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才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一理念設計的,主要是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師:現在哪位同學可以回答壞狐貍提出的問題呢?
“為什么昨天,我推兩下房子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動呢?”
1、生活中的三角形。
a:出示掛圖,讓學生去觀察并聯系實際舉例說說生活中的三角形,再說說它們的用處。
2、輔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的1、2、
第1題,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并各畫出一條高。
第2題,圍籬笆。“哪種方法更牢固,為什么?”一個問題,既打開了學生心中的疑惑,又達到了一個前呼后應的效果。將生活實際與一種情景聯系起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周圍的事物。
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三角形的特性,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現“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生活化”的理念,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通過這些有序而多樣的練習,既鞏固了學生學過的知識,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數學在學生們的積極主動的探索中顯得更有味道。
3、發揮想象,巧擺七巧板。
b:小組合作,擺出七巧板,讓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用不同的圖形拼出一幅圖,再進行小組評比。
師:今節課你掌握了什么?
學生在小組內談收獲,評價得失。
創設情景可以渲染學習的氣氛,也可以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小組合作學習既體現了團隊的精神也使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讓學生在組內談收獲、評得失,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理念。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八
《中括號》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小括號意義,會用小括號進行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創設了游戲,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操作,體會中括號的意義,中括號的運算順序。在豐富體驗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認識運算順序打下知識基礎。
四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新知識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喜歡在活動中學習;并且每個同學都有一些動手操作的經驗和合作學習的基礎,這對他們學好《中括號》一課的內容有很大幫助。
1、教學方式:
2、學習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改的顯著特征,本節課我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
新理念強調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和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學生探究學習活動中,評價伴隨著學習活動的始終,使學生在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師生互評中,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一)好奇中創造。
(二)討論中理解。
360÷(12+6)×5。
360÷[(12+6)×5]。
(三)嘗試中規范。
240÷[3×(17-7)]。
(四)質疑中發展。
課堂是學生和教師生命的歷程,師生本是相依為命的。相得益彰當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師能促成這種理想境界的達成,那么教師當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樂的。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九
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教學難點: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由于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上課時就先讓學生寫一個分數,并說說它表示的意思。(通過讓學生寫分數、說分數表示的意思,其實是對分數意義的加深認識和理解,根據分數的意義,從而引出課題——分數的再認識。)。
課前準備了不同數量的4盒鉛筆,上課時請4位同學到臺前,分別從盒子里拿出鉛筆枝數的1/2。其他同學注意觀察,看能發現什么問題?通過怎么拿鉛筆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要把鉛筆平均分成兩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幾個?并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根據學生拿出鉛筆的枝數不同,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都是拿出全部鉛筆的1/2,而拿出的鉛筆枝數不一樣多呢?”
通過剛才的質疑:“為什么拿出的鉛筆枝數不一樣多呢?”經過學生討論交流,請臺上同學拿出鉛筆總數進行驗證,通過驗證,一是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知道是把一個整體(一盒鉛筆)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幾支;二是讓學生感悟到整體相同拿出的1/2的數量是相同的。學生也就清楚的感悟到原來是鉛筆總數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結論:1/2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整體不同時,同一個分數所對應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1、“說一說”:先是利用學生對分數的新認識,來判斷兩個小朋友誰看的頁數多,通過比較知道兩個小朋友雖然都看了自己手中書的1/3,但他們手中書的總頁數不同,也就是整體“1”不同,所以,他們看的頁數就不一樣多。使學生認識到:1/3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學生的認識進一步有了提升;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它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2、“畫一畫”:先判斷1/4的意義,再由1/4判斷整體“1”的具體數量是多少,最后畫出圖形,無論如何畫,只要是整個圖形的1/4是一個小正方形即可。通過畫圖,讓學生明白:當我們知道了一個分數對應的具體數量,就可以求出整體“1”。(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分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的理解,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練一練”:第1題重點是利用分割法、移動法、旋轉、合并這些方法來看圖寫分數,通過看圖,思考:都是把整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占總份中的幾份?第2題重點體現涂法的多樣性。第3題重點除了體現畫法多樣性之外,還要比較平均分之后,每一個圖形的兩個1/2是否相同,重點理解“平均分”。這題其實是對:“整體不同,同一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一樣。”這句話的加深理解。讓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把已經形成的抽象認識,進行了及時的練習和必要的鞏固和強化。第4題是結合“云南昭通彝良5.7級地震”和“捐零花錢”的實際活動,體驗分數的對應性,教育學生“勤儉節約”,有愛心等。
(五)回顧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分數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讓學生自由說出來。)。
(六)板書:板書與步驟同步,學生通過活動說出來的,我就把它寫了下來。
整節課下來,感覺教師引導得過多,不敢大膽放手,學生的參與面不夠,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想辦法讓學生大面積的參與學習;沒有注意細節的處理,有些題目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對“平均分”的理解不透徹;沒有掌握好時間和教學節奏,以至于有點拖堂。還希望各位老師不要保守,毫無保留的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我一定虛心接受,謝謝!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倍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好找因數、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重要基礎,還有利于學習約分、通分知識。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數的特征,對于本單元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所謂預習就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通過自學對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形成一定的知識表象,或激活一定的前期經驗和已有知識基礎。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復習、掌握一些舊有的知識,初步認識知識的構架和網絡,為完成由舊到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知識遷移奠定基礎。也就是說,課前預習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為掌握新知識做好知識方面的準備。
通過預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培養自學能力的舞臺。預習時學生會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分析新知識,這個過程正是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自學能力將逐步提高。
這節課是先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后再進行的,因為是剛開始實施預習后的課堂教學,所以之前我已經給學生安排了具體的預習步驟.所以探究新知識的時候我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切入,讓學生說出預習之后,所獲得的知識。從而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講完所有內容之后再進行反饋,讓孩子們對自己昨天預習的內容進行修正,再進行自我評價,肯定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知識目標:1、使學生掌握2、5的倍數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奇數、偶數的概念。
能力目標:1、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的倍數。
2、能舉出生活中的數,再判斷是奇數還是偶數。
3、培養類推能力及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掌握2、5的倍數的特征及奇數、偶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1、掌握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特征。
2、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由于2、5的倍數的特征學起來易懂,因此在教學本課時,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學法:
1、布置預習,引導探究。
先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讓孩子們先對這節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帶著問題聽這節課。上課的時候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加以引導,探究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2、加強練習、強化反饋。
學生匯報完所預習內容之后,讓學生對自己的預習成果有一個反饋,讓學生初步掌握預習方法。因為預習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識,課上再對這些知識進行探究,所以一些基礎性的練習題就沒有安排,練習題的難度稍微設計得高了,考慮到今后學習的需要,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能2、5的倍數的特征,因此在本課中設計了“生活中的數學”、“闖關我能行”等練習,來鞏固新知識。
1、走進課堂、匯報總結。
因為是預習后的課,所以我直接問“昨天老師布置了預習作業,你都學會了什么”從孩子們掌握的知識切入,進行新授。讓學生總結出2、5的倍數的特征,奇數與偶數的概念,以及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特征。
2、嘗試練習。
檢驗學生預習效果,這是數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數學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要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數學知識,要讓學生通過做練習或解決簡單的問題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既能讓學生反思預習過程中的漏洞,又能讓老師發現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較集中的問題,以便課堂教學時抓住重、難點。因為是預習之后的課,所以練習題的難度比較高,安排了不同難度的練習題來鞏固新知識。
3、設置下節課預習任務。
設置下節課的預習任務,是進行下節課內容的鋪墊,讓孩子們按著一定的方案有計劃、有目標地對下節課進行預習,以便下節課的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一
一、歸總的實際問題。不僅可以使學生體會計算在解決問題中的實際作用和價值,同時可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策略的訓練,自主探索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從而逐步提高數學素養。
(二)學情分析。
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都曾滲及過,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在前幾冊的數學學習中已經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自然和社會現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師有目的地引導把學生的好奇心轉變為求知欲,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
目標定位,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預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運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采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體會小數除法的應用價值。
重點:能正確運用小數除法,培養觀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難點:提高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對本課教學過程的預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生活和活動情景,以創境激趣為關鍵,以解決問題為核心,以自主探索為主線展開的多維合作活動。為他們提供各種機會,采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經歷思維沖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使學生體驗探索的過程,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鑒于本課教學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預設如下幾個部分展開學習。
(一)、創設情景、收集信息。
2、導入: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幫助小戴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出示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類似歸一的實際問題生活中素材很多。創境激趣,把學生帶入到實際生活中,突破了數學教學的封閉狀態,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將課內外結合起來,將學生置身于一種動態、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使學生逐步豐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二)、整理信息、提出問題。
1、出示例題:小戴家有3個滴水龍頭上周流失了725.76千克的水。
(1)大家能從中得到什么數學信息?
引導學生挖掘題中隱含的重要信息上周,提問:上周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條件?(上周實際是告訴我們7天這個隱藏的條件。)。
(2)提出問題:小戴家平均每個滴水龍頭一天流失多少千克的水呢?
(設計意圖:創設提問題的情境,體會提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提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1、深入分析。
(1)教師:現在同學們能計算出每個滴水龍頭1天的流失量嗎?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2)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合課本上的相似例題11提示。
2、學生結合信息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幫助學生從量的角度對數量進行分析,自主得出答案。(教師巡查,確定學生發言)。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交流,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把握小組合作學習情況,創設恰當氛圍,組織學生交流,并同時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式理解數學問題。組織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的方法,發現新的思路、方法及時擴散,并給予及時評價和指導)。
(四)、交流方法、解決問題。
1、指名說板,呈現不同的解題過程。
第一種:可以先算1個滴水龍頭一周滴水的流失量。
725.76〔3=241.92(千克)。
再算平均1個滴水龍頭1天流失多少千克的水。
241.92〔7=34.56(千克)。
答:每個滴水龍頭一天流失34.56千克的水。
第二種:可以先算3個滴水龍頭一天滴水的流失量725、76〔7=103、68(千克)再算平均1個滴水龍頭1天流失多少千克的水。103、68〔3=34、56(千克)。
答:每個滴水龍頭一天流失34.56千克的水。
2、小結:分析問題時,我們要弄清楚題目的數量關系,再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心中都要很清楚。
(設計意圖: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全班共有,激勵創新,拓展思維。呈現學生的不同解法,讓學生在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后,享受成功的快樂。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發現問題的良性循環。讓學生學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五)、嘗試訓練、反饋評價。
1、出示課本例題11。
張燕家養的3頭奶牛上周的產奶量是220、5千克,每頭奶牛一天產奶多少千克?
(1)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分析題目的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完成課本空白練習。
(3)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2、出示做一做的情景圖。
(1)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分析題目的數學信息和問題。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練習。
(3)小組交流討論,著重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設計意圖::教師為學生創設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間,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知識,形成技能,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分析、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與提高。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六)、布置課外作業。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二
自新課改以來,小學數學教材中,每份數和份數已經沒有了原有的界限,也就是說,在解答簡單的有關每份數和份數的應用題時,無需再考慮算式的意思。然而正是在課標的理念倡導下,使我在執教小數乘整數一課時遇到了障礙。
如:一根鐵絲,每次截取2米,4次共截取多少米?此題可以列式為:2×4或者4×2,可是到了五年級,由于受其影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時顯得有些吃力。如:一根電線每次截取0.2米,4次共截取多少米?有學生列式為0.2×4,也有學生列式為:4×0.2,到底是0.2×4正確,還是0.2×4和4×0.2都正確呢,倘若按低年級的要求,又怎么讓學生明確0.2×4和4×0.2在意義上的不同呢?如果從小數乘整數的意義上來理解,這道題應該是求4個0.2相加的和是多少?而4×0.2則符合一個數乘小數的意義,即4的十分之二是多少。我認為應該讓學生從小數乘整數的意義來理解此題,正確列式為0.2×4,因為教材之所以通過兩個層面來講解小數乘法的意義,不難看出這兩部分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小數乘法例題是以買東西為題材,因為它容易激活已有的經驗,有助于學生領悟算法。前后共提出三個實際問題,教學三個乘法豎式,各有重點。三個豎式中教學的乘法知識綜合起來,就是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第一個問題是求蘋果多少元,計算9.6×3。學生第一次遇到小數乘以整數,可以想到的方法是把9.6元看成96角,于是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還可能想到9.6元是9元6角,于是分步計算求得結果。這些方法都是接受小數乘以整數的認識基礎,看著教材中的豎式,體會9.6×3應該分兩步算,以及每一步算什么,引導學生對算法深入地思考,既可以聯系前面的算法作出具體的解釋,也可以根據小數的組成進行推理。通過9.6×3的教學,學生初步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基本算法:可以像整數乘法那樣列豎式計算。
第二個問題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計算12×5。整數乘法中,小數乘法中,教材先在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
還有一點在教學時應該注意。小數乘法的例題只是初步體會它可以用豎式計算,算法的得出在“試一試”后。所以,例題和“試一試”的教學要一氣呵成,待形成計算方法后再進行練習。小數乘法例題里的三個計算都有預設的教學內容,需要及時鞏固,才能進入后面的教學。所以,每個問題解決以后,都要適量安排練習,使教學的新知識消化、內化,保障后面的教學能突出重點。
基于以上的要求,本人教學過程如下:
由一個生活中討價還價的情景,引入避免可笑的情景,可以用小數乘法也可以用小數乘法來解決,這樣引出課題,學生產生強烈學習小數乘法的愿望。
1、創設情景:創設一個購物的生活情景,引出蘋果如何算。
2、進行估算單價。這是生活中經常要甬道的。
3、獨立探索,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9.6×3的積。其中重點是解決用豎式來做的方法,知道積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算理,如果對答案有懷疑的還可以檢算。
4、理解算理:繼續探索:12×5=?5.7×6=?學生完成試一試以及改錯的練習,最后學生自行總結小數乘法的方法。
結合生活中的里子積場促銷活動,請同學幫忙買哪種比較合算,最后提示學生學好小數乘法就不會出現開始的笑話了,只有多算、多練,才能提高口算以及計算的基本技能。學生能主動探索,找到計算的方法,由情景的引入,引起學生學習小數的欲望,由討價還價的場景吃到學好小數乘法的必要性;學生能通過探索、討論、嘗試掌握小數乘法的方法。最后的試一試又是兩道題學生對后面加不加小數點起爭論,加了就把數改了。
這一節內容很多,同樣小數乘法,各種可能遇見的問題都在這一教時完成,有些貪多不爛,部分同學在云里霧里,算理不能理解的非常到位,象這樣的課如何呈現,如何處理例題與試一試中5種不同的種情,而且還要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三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38~39頁例1、例2。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
2.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畫角。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認識角。
正確畫角。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
2、提問:從圖中你發現什么?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聯系實際,找角。
1、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什么?
2、小組活動:找角。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物體上有角,你能找到嗎?現在在小組內把你看到的角說給別人聽,看哪個小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師:哪個組的同學想先把你們組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請幾個學生上臺指)。
生:不是,這是個點。
師:對,這是個點,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再指指看(學生活動)。
師: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請同學上臺指)。
師:現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一個圖形(出示現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學的指法還不對。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教師示范)。
會指了嗎?在小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組合作,折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有角嗎?
生:沒有。
師:怎樣才能折成一個角?(師生折角,生高舉角展示)。
誰能給這尖尖的取個名字?誰能給這兩條直直的取個名字?
同桌互說:自己折的角的頂點、邊在哪里?
(四)動手操作,演示活動角。
1、師:(出示活動角,兩邊重合)。
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跟老師一起做(師讓活動角慢慢張開)。
你發現角有什么變化?
師:請你跟我這樣做。
你又發現角有什么變化?
師: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邊叉得越開,角就越大。
2、魔術。
師:同學們表現真好,老師送你們一個魔術。(抽動活動角)。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
師: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3、比較角的大小。
師:(課件出示)猜一猜,下面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
師:怎樣驗證?(打開p40,用三角板驗證)。
你發現什么?
(課件演示:兩個角重合)。
(五)體驗感悟,畫角。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把角的樣子畫在紙上。(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工具試一試)。
2、展示學生畫的角。
師:畫得怎樣?
3、師示范畫。
師:想知道怎樣畫又快又美觀嗎?
4、請用正確的畫法再次畫一個角。
(六)總結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鞏固拓展(游戲)。
電腦出示:下面圖形哪個是角。
2、師:現在繼續闖第二關。電腦出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
3、師:第三關最難,誰有信心繼續闖關?電腦出示:下圖中有幾個角?
本節課學習內容貼近兒童,教學設計體現了“生活——數學——生活”的整體思路,是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數學課程的人文精神和社會性。如授課伊市始,教師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圖入手,引導小組討論:圖中哪些物體上有角?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初步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生活,同時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整個教學過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畫角,無一不是學生的主動操作與探索,可以說,正是由于教師敢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索與思考,才有了學生的自主構建,才有了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才有了學生的全員參與,才形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體驗。
我設計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畫一畫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空間觀念,真正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模型的過程”這一基本理念。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四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統計》。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課程一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的內容。統計是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四個領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研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統計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方法。課程標準更加重視學生對數據統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本節內容是學生在第一冊初步接觸了簡單統計圖的基礎上來學習的,是正式學習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在這一學段要求“學生將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應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例1通過教師帶領同學們統計校園內花壇上每種顏色的花的數量,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和方法;為了直觀比較每種花的多少,引出條形圖,使學生直觀感受條形統計圖。例1給出的條形統計圖是非正式的,沒有給出每種花的數量范圍(頻數范圍),只是在每種花的下面給出空,讓學生把它們相對應的數量填上去。要讓學生明確每個小格代表什么,怎樣看圖查找數據,怎樣比較數據之間的大小。例2是在例1的基礎上讓學生統計同學們喜歡什么顏色,體驗簡單的隨機數據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初步掌握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本節教學重點是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并描述數據,初步感受條形統計圖、認識統計表。難點是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使學生初步感知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通過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體驗最簡單的統計方法。
3.通過對學生身邊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統計是有用的,統計是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初步培養學生的統計思想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學會學習,是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著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學法上是這樣設想的:
首先說說教法的設想:本課時的學習是在學生一年級原有的基礎之上來學習的,因此在教學時我將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數學建模和學習經驗,選擇和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在學習過程中盡量增加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大膽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從而培養統計的思想和體驗最簡單的統計方法。
再來說說學法的設想:《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互相討論、分析、研究,留給他們足夠的動手實踐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體驗統計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全情參與中不知不覺中學會新知,發展能力。
要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課堂生活化,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設計教學流程時努力做到“讓學生在生動的情景中學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培養良好的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設計了這樣幾個教學環節:
1.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森林里的游樂場要開張了,門口放了好多漂亮的花籃,引領學生進入情景。
2.教師引領學生說說有什么顏色的花籃,各有多少個,用什么辦法統計。
3.學生根據表格統計每種顏色的個數。(疑問:為什么要先涂色再來填數目?對于靜止的事物的統計難道不是用數的比較方便嗎?)。
這一環節我從森林里的游樂場開張入手,創設有哪些顏色的花籃這樣一個情境,復習上學期學過的分類統計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解決對靜態事物的統計。
第一步,提出問題。
1.繼續用多媒體播放畫面,小動物們進入游樂場。看完后讓學生說你看到了哪些動物。
2.追問:它們各有多少只?估計學生回答不上來,問原因。因為動物們進入游樂場就看不見了,用靜態事物的統計方法行不通。提問:用什么方法來統計。
這里創設了問題情景,讓教材靜態畫面動態化,使舊知與新問題產生矛盾,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欲望,產生主動參與的需求,為下一步的關鍵環節作下鋪墊。
第二步:解決問題。
1.讓學生小組討論怎樣記才能做到又快又準確,商量確定辦法,然后由老師報名稱,每組學生用討論好的方法記錄。
2.展示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兩種方法。
3.教師指導學生將統計的結果填入表格中,鼓勵學生說說從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這一環節的設計,不但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實踐操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動手、動腦,在實踐中體會比較簡單的記錄方法,并啟發引導學生用其他一些比較簡單的符號記錄,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
第一層:
1.練習統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統計小組中小朋友最喜歡玩的游樂設施。
2.把整理的結果填在表格里,說說從統計表中知道了什么?
學習的環境應放在真實問題的背景中,使它對學生有意義。把課堂教學的情景以一個故事情節貫穿,讓學生在富有童趣的活動中發現、認識新知,探索新知,應用新知。
第二層:
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記錄方法進行統計記錄一星期數學課、語文課、自己最喜歡的課各有幾節,并填寫統計表。這一設計,不僅起到了進一步深化鞏固和發展新知的作用,而且把統計回歸到生活,使學生體會到統計體驗統計是有用的,統計是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三層:
小組活動:一同學拋股子,其余同學統計規定次數內各種各種點數出現的次數,寓教于樂。
這堂課,我的設計意圖是力求使課堂做到活動化、自主化,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活動中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獲取知識,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五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
上午好!
我說課的課題是《小兔安家》。首先我對為什么選擇本課題進行分析。
我們教研組研究的課題是《通過算理分析,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在前期,我們教研組以課例為載體,每位教師都立足本課題,以計算課為切入點,進行對此課題的研究。通過組內研討,我們進一步明晰了算理分析對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意義。
如果只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那么學生就只會機械的模仿計算。如果加強算理分析,那么學生所達到的目標就不僅僅是知道怎么算,而且知道為什么這么算,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如何加強學生對算理的分析呢?我們也開展了一系列的研討。并達成了共識,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比較豐富,采用讓學生動手操作并數形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理解算理是很有幫助的,在課題的引領下我選擇的課題是《小兔安家》。
由于二年級對算理方面的要求不是太嚴格,但是二年級學習的乘法口訣和除法卻是算理分析的基礎。本節課《小兔安家》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二課。這部分的知識屬于數與代數的內容,之前學生對除法已經有了兩次接觸,第一次是在分一分,初步的體會除法的意義,第二次接觸是在《小熊開店》能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這一單元是學生第三次接觸除法,在此基礎上本單元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出發的意義熟練解決問題。
這節課中我將重點關注學生求商的方法和除法算式的意義,為學習乘除法的綜合運算以及學習分數做準備,并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時我盡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出發點,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這節課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設計了“比賽激趣”等幾個活動。
以上就是我本次的說課,謝謝!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六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2節《筆算乘法》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本課“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部分的學習,是在“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深入學習的,同時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本課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初步形成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自主性不強,因此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計算的算理,并能用筆算乘法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乘法運算的應用價值,并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及筆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時,所得積的末位數要和十位數上的數對齊。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充分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所以在這節課中我采用了激、導、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學、在探索中學、在合作交流中學。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學習目的。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引入新課。
數量=總量,并列出算式14×12。此時拋出疑問“這個算式和14×5、14×10有什么不同?如何計算?”來順勢引入課題。
導入的設計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為基礎,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助于學生自然鏈接新知。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七
我今天說課的主題是:需要產生數學。
根據數學課標中“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這一理念,以及“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應用價值,我確定了本節課的設計主題:需要產生數學。這里面有兩層意思:
1、生活中需要知道一些面的大小,所以我們要學習“面積”這一概念。
2、測量面積單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我們要學習面積單位。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才有了如下的設計思路:
從線段的長度有長短引出面有大小,然后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讓學生體驗封閉圖形有大有小,物體的表面也有大有小,從而概括出面積的概念。
1、以比較兩張卡紙的面積為載體,引導學生用熟悉的圖形去擺一擺,讓學生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選用正方形擺比較方便,為后面揭示三個面積單位的概念做了鋪墊。
2、根據學生不同的測量結果比較,使學生認識到測量面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
3、通過測量課桌面的面積和估測教室的面積,使學生感悟到不同大小的面積需要用合適的測量工具去測量。從而為下一步為什么學習不同大小的'面積單位做了鋪墊。也從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觀。
4、教學三個面積單位。
通過上述幾個步驟的教學,此時揭示三個面積單位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通過體驗鞏固,將面積單位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入體驗面積單位的概念及其現實意義,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另外,讓學生經歷充分的體驗過程是本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實際的教學中,對面積概念的體驗安排了兩個層次:
1、看一看,摸一摸。
2、擺一擺。
對面積單位的體驗有三個層次:
1、擺一擺。
2、測量。
3、和估計。
還有,讓學生選擇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去測量不同大小的面積,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為什么要學習大小不同的面積單位搭建平臺。
下面,就如何設計各種層次的需要,逐步引導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概念,說說我的想法:
產生面積單位的原始問題情境就是比較兩個平面的大小。因此,在教學了面積的概念以后,通過以下的教學環節,讓學生體驗到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借助于一定的測量工具以及這個測量工具最合理的形狀:
這個環節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多種圖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到選用正方形作為測量工具比較方便。從課堂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基本都全用了正方形,體驗還是比較深刻的。在學生體驗到選用正方形去測量最方便的之后,“如何再進一步凸現測量面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就是我設計的第二步。
任何數學知識的形成,都有一個原始的建構過程,以傳授間接經驗為主要形式的現代數學教學往往忽視這一建構的過程,沒有給學生創設充分體驗的機會,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般的“面積單位”的教學往往把面積單位概念的教學作為重點,而忽視了“測量面積要用統一的標準”這一思想的體驗,學生也就無法充分地認識到面積單位的意義所在,他們只會用面積單位進行機械的測量和計算。因此,我們必須重現知識建構的過程,讓學生親歷這一過程,從而凸現要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測量標準來測量。因此,讓學生操作后把學生的操作結果呈現。讓學生觀察分析這些測量結果哪些能直接比較。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25個1號和24個1號能直接比較從課堂生成的情況看,學生能體驗到第1種情況都用1號正方形擺的,而這個1號正方形就是一個統一的標準。通過以上的操作分析活動使測量面積需要用統一的標準這一“需要”進一步凸現。
在實際應用中有了統一的標準難道就夠了嗎?大家也都知道,在實際測量中,大的面積用大的面積單位,小的面積用小的面積單位比較合適。那么就應該通過各種細化了的需要讓學生體驗到產生多種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所以課上通過讓學生用老師提供的材料量一量課桌面積的大小和教室地面面積的大小。
讓學生在測量大小不同的面積的過程中,產生由總體需要所派生出來的各種細化了的需要,促使學生學習更豐富、更深層次的知識。這些細化了的“需要”正是學生繼續深入進行學習的動力。
在這節課中存在這很多問題。比如說:
1、1平方米面積單位的得出中,當學生講它的面積是4米時,我是引導學生把面積和周長的兩個概念區分開來。但是揭示1平方米概念的同時,我沒有就面積指的是這個正方形的哪一部分作進一步強調。而是直接揭示了1平方米這一概念。如果此時我能及時在這個正方形紙上再比畫一下,我想學生對1平方米這個概念認識會更加深刻。
2、讓學生測量教室地面面積過程中,當我提出要求后學生的第一反應是使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我通過“那我們需要擺到什么時候?”一句話簡單的暗示了學生需要選擇更大的正方形。如果此時順著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地面上擺一擺,那么學生會很深地體驗到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擺太麻煩了。此時他們會自然而然想到需要產生更大的正方形去擺。他們的體驗也就更加深刻。
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八
(一)教學內容:認識幾分之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90頁例1。
(二)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分數的教學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二次才是系統的學習分數知識。
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學生的后續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以后學習分、小數等知識以及分數應用題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初步認識分數,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力發展點:親歷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3、情感滲透點: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及自主學習的精神。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4、創新開發點:通過折四分之一、創造幾分之一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的思維品質。
二、說教法。
1、轉變角色放手促學。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生存在著主體性的巨大潛能,他們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為的主人”。因此,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努力創設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交流,親力探究新知的全過程。體會到探究的快樂,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悅。
2、聯系生活引探創新。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數學課堂”。因此,本節課我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幾分之一,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鼓勵學生創造出幾分之一,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3、創設情境升華認識。
小學生思維活躍,但只有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他們的聰明智慧才能充分施展發揮,他們的真情實感才能毫無忌諱的流露。針對這一點,我以學生喜歡的幫助八戒分月餅為主線,創設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大大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積極地意義建構。
三、說學法。
1、自主學習策略。
在本課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材料表示它的二分之一,自己創造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和幾分之一,通過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等實踐活動,自主探究,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2、合作學習策略。
建構主義特別提倡合作學習,認為“合作”是建構主義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在通過折紙探究幾分之一的含義時,我鼓勵學生充分地合作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增長見識,真正實現“1+1〉2”。與此同時,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比較能力,辨析能力,傾聽的習慣等,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合作意識不斷增強,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創設情境、鋪墊孕伏。
數學不是符號游戲,而是現實世界中人類經驗的總結。數學如果脫離了這些豐富多彩而錯綜復雜的背景材料,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探索新知之前,創設秋游學生讓月餅情景,讓學生思考:當只有一個月餅,兩個同學互相謙讓,都不肯吃時,該怎么辦呢?以此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對新知的探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共研。
就本節課而言,感悟分數的含義和理解“是誰的”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點、難點所在。為此,我設計了有梯度的三層探究活動。
1、認識二分之一。
當結合學生的敘述和課件演示,使學生明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后,激疑:半塊月餅用我們學過的1、2、3這樣的整數還能表示嗎?引出二分之一這個分數,同時教學二分之一的讀寫法。并引導學生理解: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緊接著,教師讓學生分小組任選一個圖形材料折出它的二分之一。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組內交流,進一步深化對二分之一的理解。也為后面對四分之一的理解做好了應有的知識準備。
2、認識四分之一。
由于有對二分之一的理解作為基礎,在對四分之一教學的處理時,我主要采用遷移的策略,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出:自選長方形,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并鼓勵學生創造出多種方法折出一張正方形紙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折法不同卻都能表示這張正方形紙的?使學生認識到:不論一個圖形形狀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3、創造幾分之一。
在揭示課題后,回到主題圖,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幾分之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激發學生再次用正方形的紙,創造出更多的幾分之一。讓學生在自主創新的過程中,深化對幾分之一的認識。并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體會創造的樂趣。
(三)應用辨析深化認識。
通過“觀察下面哪個圖里的涂色部分是1/4?”“看圖填分數”“看分數涂色”“你能聯想到幾分之一呢”“說出四個動物住的房間各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等幾個生動活潑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讓學生在層層遞進的練習中,深化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課的最后,讓學生自己談感受和收獲,引導學生自覺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并利用孩子們了解自己的身體中存在著一些分數的一段小資料,再次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理解。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十九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24時記時法當中的第一課時24時記時法的認識。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反思五方面進行敘述。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4時記時法作為記時的方法,學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現在課程中還是第一次。教材為學生提供現實的、感興趣的題材,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使學生主動了解24時記時法的規律,理解和發現12時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能正確的進行兩種記時法的互換。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方面的計算打下基礎。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了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2、技能目標: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24時記時法的認識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歸納能力,增強探究意識。
3、情感目標: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和進行記時法之間的互換。其中正確進行兩種記時法之間的互換是本課的關鍵點。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在實際問題情境中,正確進行兩種記時法之間的互換。
教、學具準備:
課件、鐘面等。
在教學中,以學生的發展為立足點,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全過程,運用以下教法進行教學:
1、情境教學法。
引入新課之前,利用多媒體出示一日節目預報,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有所悟,在問題情境中學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學有所樂。
2、直觀演示法。
利用多媒體演示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異同,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地呈現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發現法。
通過溫習普通記時法,讓學生去發現24時記時法,從而讓學生產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欲望,從而自主探究知識之間的聯系。
4、問題教學法。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一系列的問題,根據學生的發現老師適時的調整問題解答的順序,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狀態。
教會學生學習是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運用以下學法有效學習:
1、實踐探索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他們內在的潛力,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2、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張揚個性,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實現資源共享,獲得成功體驗。
鑒于對以上的認識,我力求以學生為主體,在活動中建構,設計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一)競猜激趣,初步感知。(耗時1分鐘左右。)。
課始,播放學生熟悉的新聞聯播片頭音樂,讓學生說說這個節目播出的時刻,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再通過屏幕上的19:00,初步感知兩種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設計意圖: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有兩個條件,即認知基礎和情感動力。通過音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觀察比較,探索新知。(耗時20分鐘左右。)。
1、認識24時記時法,探索24時記時法的基本原理。
(1)多媒體出示一日節目預報。
以提問的形式說說從這期節目預報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疑問?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地說出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并設疑:六一劇場是在什么時間播出的?14:00表示的是什么時間?給時間學生討論,之后明確:14:00是用的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間,14:00就是下午2:00。
根據對表中其他信息的理解,形成如下的板書:
上午8:108:10。
上午8:108:10。
下午2:0014:00。
下午4:0016:00。
下午4:4016:40。
晚上6:3018:30。
晚上7:0019:00。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基礎,我安排了場景教學。這樣把數學知識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為學生開展數學活動作好鋪墊,也為這節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2)比一比。
(3)議一議。
在學生自主探究之后,交流討論得出12時記時法(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記時法的名稱。并板書,揭示課題。接著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不叫25時記時法或26時記時法,強化一天24小時。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和探究的過程!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是在他們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實現的!課堂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
當學生在討論兩種記時法的異同時,我借助鐘面撥出8時、12時、20時,讓學生回答這是什么時刻?說說這時都在干什么?告訴學生新的一天是從0開始的,我并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隨著鐘面的變化,周圍環境的變化,讓學生整體感受一晝夜從0時到24時的變化過程。通過對0時的討論,強化對0時的理解,知道今天的0時就是昨天的24時。
設計意圖:適時結合鐘面,結合學生的作息習慣,引導學生探索24時記時法的記時規律。
2、探究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互換規律。
(1)把24時記時法換成普通記時法。
設疑:兩種記時法互換有何方法?學生討論后明確并板書:13時之后(包括13時)普通記時法+12=24時記時法。
(2)把普通記時法換成24時記時法。
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指名學生回答,全班校對。
再讓學生出題考老師,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表述互換的方法,提高熟練程度,加深對兩種記時法之間聯系的認識。
設計意圖:本環節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引導學生自己去系統探索兩種記時法,在教師有條理的引導下,一步一步梳理兩種記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找到聯系點。輔助多媒體直觀的優勢,讓學生親歷數學化的建構過程,突破重難點。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學以致用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目的,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環節結合書中的想想做做,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
1、說一說。結合銀行門牌、汽車站牌、公路標志、火車票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從這些材料上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將書中的問題以開放式的形式出現,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給出自己的想法,這里訓練點是鞏固兩種記時法的互換,建立起初步的時間觀念。
2、畫一畫。給想想做做中的第6題四個鐘面畫上指針。
3、小小播報員。結合本校的紅領巾廣播站用12時記時法表示的時刻,讓學生在小組里用24時記時法播報節目,讓學生在內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
設計意圖:這兩道題!通過動手、動嘴,一方面可以進一步認識24時記時法!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知識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四)個性作業,提高課效。
前面練習大多以小組討論、交流匯報。為了考慮學生的全面發展,我設計了5分鐘的獨立作業。有3種形式:一是把12時記時法轉化成24時記時法,有3小題;二是把24時記時法轉化成12時記時法,也有3小題;三是貼近生活的進行兩種記時法的互換,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大難點,有1小題。(注:作業紙附在后面。)。
設計意圖: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進一步認識24時記時法的同時,了解24時記時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五)總結評價,促進發展。
先讓學生說說收獲和體會,接著安排了一道開放題,看鐘面讓學生大膽地說說這時老師可能在做什么。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小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反思自己學習方式的習慣。大膽的說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逐步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懂得珍惜時間。
(五)板書設計:
24時記時法的認識。
普通記時法24時記時法。
上午8:108:10。
上午8:108:10。
下午2:0014:00。
下午4:0016:00。
下午4:4016:40。
晚上6:3018:30。
晚上7:0019:00。
13時之后(包括13時)。
普通記時法+12=24時記時法。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即運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和進行記時法之間的互換,力求簡潔明了,體現主要內容,便于學生掌握和梳理知識。
低年級時學生已經初步的認識了時、分、秒,并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積累相關的知識。在教學的同時,我發現學生對于普通的記時法比較熟練,而24時記時法是交通,運輸等部門通用的時間。學生在學習時,剛開始還不太習慣、容易出錯。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
(一)數學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數學的起點是培養學生以數學的眼光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在課開始時,我先讓學生聽音樂,猜是什么節目的片頭曲,然后拋出問題,問:新聞聯播是什么時候開始播放的,有的說是晚上7時,有的說是19時,然后讓學生看到底是什么時刻,討論晚上7時和19時的關系,引出24時記時法。這樣的引入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調動了學生學習24時記時法的積極性。為學習接下去的內容打下了基礎。
(二)設置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
在學生初步接觸24時記時法后,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一系列的問題:
1、這兩種方法有何區別?
2、這兩種方法相互間怎么轉換?
3、兩種計時方法哪種更簡便?
4、生活中哪里要用到這些記時方法?
根據學生的發現老師適時的調整問題解答的順序,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狀態,把學習的權利真正的交給了學生,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綜上所述,整個案例體現關注學生的需要,滿足學生需要的主題,從問題情景的創設,到整個展開過程的立體安排,到難點的突破,以及所學知識的應用,都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真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請多加指導!
小學數學課說課稿篇二十
小數的大小比較(第一課時)。
1、使學生初步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通過有小數的大小比較,加深學生對小數含義的理解,加強整數和小數的.聯系,分數和小數的聯系。
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一)復習并導入新課。
提問:比較整數大小的方法是怎樣的?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是怎樣?
老師小結:突出整數比較大小時,要從高位比起,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加以比較,同分母的大小比較,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把相同分數單位分數的分子進行比較。
口算比賽:(用手勢表示“大于號”、“小于號”)16○1228○3886○844/5○3/57/12○5/1216/20○9/20導入新課:前一階段,我已經學會了比較整數大小和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今天我們先學習“小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