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一
生活咄咄逼人,時常讓我喘息不過來,有時候很渴望身邊能有一起分擔其痛苦和悲傷的人;我覺得恒子奶奶說得很對,“只要能夠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地生活下去,絕大多數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沒有什么比認真的話在當下更重要,不沉湎于往事,不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總會好起來的。
90歲的恒子奶奶用平和的語句書寫了自己一生的感悟,也更象是自己的一個回憶錄,梳理了自己一生中面對的各種現實狀況。在生活及工作上是否完美或是被他人評價,這些并不重要,人生之路也不是由他人所決定的,也不需要強迫自己過和其他人一樣的日子。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應該更加從容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有條不紊地進行。
【以平和的心態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現今的社會,很多人都迷失了自己,忘了來時的路,曾經的初衷,生活本來該有的樣子。這本書會讓你平靜下來,開心的地面對生活,重燃對生活的熱情。人生注定不是一帆風順的,靜靜地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找尋自己曾經的心愿與夢想,體會到生活的快樂,大自然的美好。
工作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可以得到我們想得到的東西,不管是實現自己的理想,還是為了養家糊口,就看你自己是怎么給它去定位的,工作也有不順心的時候,要調整好心態,要做到從工作中找到樂趣,這樣工作就不會覺得累,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所以要學會處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個人與家庭及他人的相處之道,因為人間值得!
【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生活就是要不緊不慢才叫生活,當下的焦慮更多的來自于內心的期望與現實的不符,當我們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期待,或者沒有期待,好好的面對工作,好好的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堅持下來,當內心充盈、自信、自在的時候,那么就沒有什么能輕而易舉的打敗我們。
“人生,只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書中的這句話讓我深有體會,回想從工作到現在,為了什每天忙忙碌碌,為了什么乏心勞力,又為了什么殫精竭慮呢,都是為了生活。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的接收每一天,無論做什么,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對自己來說適度便好。
幸福與否,不要太在意。辛苦的經歷,往往成為最寶貴的經驗,所有的付出都有意義。即使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沒有遠大的目標,也沒什么大不了。卸下肩上的重擔,你才會看見真實的自己。
比較之心人人有,無論看起來多么風光的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晚上就是要「好好睡覺」,確實會發生的事,預先準備對策,其他的不用多想。人生不急于求成,每個階段都有重要的課題。好好把握當下,才不會錯過最重要的時刻。
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二
有段時間,我很想看看不費腦子的書,平時工作就挺費腦子的,讓身心得到徹底放松和愉悅,找了些輕松的電影,也想找些輕松的書來放空。這本書是我在小紅書上看到被網友多次推薦的。
總體來說,滿足了我的需求,小小一本,才九萬字,如果你時間充裕,兩天就可以讀完。這本書是中村恒子心理醫生的徒弟也是同事奧田弘美心理醫生與她共同完成的,文字中無不流露出她們真摯的情感。書中用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平凡”。
現今90高齡,仍然在堅持工作的中村恒子奶奶,用她自己的的話說我就是很平凡的一個人,做著平凡的工作,過了平凡的一生。“不管死亡何時到來,都沒有遺憾”。她可以說沒有自己要求過什么,對什么執著追求,都是事情到了這一步,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她家境貧寒,家中子女眾多,能夠學醫,是親戚提出只要學醫,就資助學費,于是她讀了大專。學習過程異常艱苦,好不容易熬到畢業,沒有收入,為了生存,去做診所醫生的助手,照顧的都是晚期結核病患者,工作同時還要幫忙做家務。她怎么當上精神科醫生的呢,是有一天,曾經一起實習的同學告訴她有個精神科助理的工作,工作穩定,收入可以糊口,還能繼續到大學讀書,她就毫無猶豫地答應了。
當時精神病患者受到嚴重偏見,遭受非人待遇,需要把患者從禁閉室找出來帶到醫院,病患多,床位少,醫生急缺,工作的兇險艱辛可想而知。慶幸的是,她遇到了她的人生導師,她的上司,一位儒雅的紳士,三年的工作受益匪淺。
工作五年后,經人介紹,認識了她的丈夫,是名耳鼻科醫生,對她一見鐘情,她也想早點結婚,簡單地期待一家人可以郊游,登山,肯定很快樂,而且作為精神科醫生,沒有婚姻和育兒經驗,無法真正了解患者的煩惱。
沒想到的是丈夫嗜酒如命,在她工作后可以承擔家庭基本開銷,更是肆無忌憚,對家里的事不管不問。三年內,有了兩個孩子的她心思都在照顧孩子身上,覺得這樣挺好,沒想到她的父母主動過來幫忙帶孩子,讓她回去上班,為社會做貢獻。醫院人手短缺,不斷催促她回去上班,她就回去了。
工作中有人找她幫忙就欣然答應,但不多管閑事,也不吝請教他人,不跟任何人過于親密,也對任何人沒有好壞之別。不與他人攀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欲望很低,沒有物欲。她喪失了家庭的主導權,在丈夫和父母的夾縫中痛苦掙扎,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十年。
工作高峰時期要管理80個病患,這么繁重的工作量,她也堅持下來了。工作反而成了她生活的調劑,跟同事聊聊天,分散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排解。她始終把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長放在第一位,她給自己了一個期限,堅持到兩個孩子結婚的時候能夠和丈夫站在一起致辭,那就不離了,最后這個愿望實現了。她的兩個兒子都很優秀,兒媳把孫子照顧得也很健康。
好長時間放任不管的家也該收拾了……如果可以,我想靜靜地等待那天的來臨。”
回顧她的一生,反思自己,能回答你心中很多問題。書中講了她很多為人處世的觀點,有些,我不謀而合。
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三
很治愈的一本書。平凡也是可以的,不比較也是可以的,不完美也是可以的。幸福是一種不穩定、不可靠的感覺。能與善良、快樂的人相處,是人生無盡的寶藏。自己是自己,不需要追尋別人的腳步。
又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人生就是五顏六色的,每個人有自己的速度、頻率,每個人身上都有閃閃發光的那一點,都有值得自己去學習的地方;會遇到很多人,然后漸行漸遠,陪伴一程也值得感恩;學會接納自己,沒有標準的、完美的人生軌跡,能讓自己舒服的就夠了。
關于婚姻、關于忍耐的那一部分不是太能共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婚姻是兩個相愛的人,希望一起生活的產物,是有其他選項的;另外,還有小孩和工作那里,每個人對自己的定位是不一樣的,沒有標準答案。
人間值得讀后感篇四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恒子老師對于生活的感悟。
其中有一句話概括得很好:我覺得解決的關鍵在于,在現實和自己的心情之間找到平衡點。
在生活中,我是很容易感到緊張的。因為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有時候也是真的很爛。這樣的想法和習慣經常讓我很難受。她給我一個啟示,不要用優秀等等外界的評價去衡量自己,要求不要太高,在自己能做的事情里面達到相對的平衡。有一種差不多先生的感覺。我之前一直覺得“差不多”是一種貶義,相當于沒有把事情做好就溜了。但是在怠惰的生活里,沒有人要求的角落里,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沒有進展,更不要說,做得好了。
如今想來,自己是否做得足夠好呢?或許,我也只能在不斷做的過程中尋找平衡吧。恒子老師的生活方式,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平平淡淡地過好每一天”。她既不瀟灑,也不高效,但無論什么時候,都會做好眼前的事。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執念。
我可能是看了太多關于高效工作學習的文章,開始把學得不好的原因歸根于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不斷地看別人的學習方法,花樣很多,例如卡片復習等等,但是最后也沒有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答案,自己也很泄氣。到現在仍然不知道該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太執著于此,反而給了自己心理上的負擔,太期待有一個好的結果,記住所有的東西。現在只能寫一個內容很多的筆記,把自己思考過的內容分系統寫上去,要用的時候就檢索一下,像是建立一個自己的百度搜索一樣。
為了錢而工作”,這是理所當然的。為了錢而工作,無關理想。晚上好好睡覺,確有急事時快速處理,其他一概不管。如果你出現這種情況,就命令自己“停止思考”,輕輕松松地看會兒電視。我們家電視機里存了大量我喜歡的節目,我會在晚上盡情地享受。
我上班的時候其實也很認真,但是回家之后就很懶散,也很焦慮,覺得自己應該做這個看那個,結果一個都沒做,最后可能是看了部電影,睡了一天,一個周末就過去了。就像現在這個周末這樣,我心里又有些焦急,想泡在游泳池里慢慢溺水的人一樣。
我會在非工作時間感到焦慮,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正在處于輪轉工作的第三年,很多事情仍然不熟悉,感覺自己什么都不會,覺得應該要下班的時間惡補基礎知識,但是又很懶,因為明年年中才考試,現在暫時沒有考試的壓力,心里不斷批判自己,又不想做,就很尷尬。現在我能做的,就是開始第二個六萬字計劃。
總而言之,我腦海里的詩和遠方太多了,腳踏實地休息和前進才是關鍵。
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五
不管人間值不值得,我都只能活下去在失業之后,生活陷入一片混沌的時候,無意中遇見這本書,焦慮不安迷茫消極的心情暫時被治愈了。
恒子老師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淡然不爭、不悲不喜,從中又透著堅韌強大的生命氣息,是介于激進和佛系之間的一種人生智慧。我為此深受感動,希望自己能盡量向她靠近。
文中有很多句子給我帶來了啟示:如果只去和別人比較,那永遠沒有正確答案。
道理都懂,但理性常常敗給情緒。很多時候,會不自覺地拿自己跟別人做對比,而且往往是對比別人的強項,然后把自己弄得不快樂。如果通過比較能給自己增添前進的動力,那無可厚非。如果比較更多的是給你帶來不快樂,那大可不必。
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軌跡。如果意識到自己始終是一個人,就不會對別人心存太多的期待。
正因為建立了“一個人”的心理立場,所以她對別人便不會抱有強烈的愿望或期待。別人的親疏遠近,她既不在意,也不生氣。
這些句子乍一看好像有些偏執,但仔細一想,何嘗不是呢?雖然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會有父母、手足、伴侶、朋友的陪伴,但即使再親密的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要去經營。同行,不代表雙方的每一步都踩在同一個地方。
陪伴是外在的安慰,向內求索的話,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一個人。“不對別人心存太多的期待”,把這樣的人生觀放在對待伴侶的態度上,或許可以化解很多矛盾。
生活中我也有過孤獨和不安的時候。但不管怎樣,我只能活下去。無奈的語氣中透著一股堅強的勁,在困境中堅強一些,活下去這件不得不做的事情,或許會變得容易一些。
人生的結果,不會馬上顯現。但是在每個瞬間,都有必須珍惜的事情。當下大都市中的很多年輕人每天焦慮不安的最大原因,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為沒有一個清晰明朗的未來,當下的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但不要忘了人生無常,誰都沒能準確預知未來,但當下的每個瞬間是確定的,這是可以把握和珍惜的。
或者這么想,珍惜每一個當下,一步步往前走,所謂“未來”就是無數個被你珍惜的當下中的一個而已。丈夫讓恒子老師吃了不少苦,但在大半輩子人生中形成的關系紐帶,其堅韌程度超出了想象。年輕的時候,丈夫酗酒,不負責任,將賺錢養家和照顧孩子的重擔都丟給了恒子老師,這本該是一個被仇恨的對象,結果恒子老師卻是在丈夫年老重病的時候,全心全意照顧他。
只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無須功成名就,只要在自己所在的環境中,釋放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恒子老師是一名醫生,給病患帶去的幫助自不用說。我更為感動的是,恒子老師用她在人際關系中的平和,給周圍的人帶來了如沐春風的溫暖。
生活的本質是苦澀的,因此溫暖需要常常被提醒。我經常叮囑長子,絕對不要做延長壽命的搶救。如果發現我倒在地上,還有呼吸,就先放一會兒。如果那時候被送去醫院,醫院肯定會搶救。確定送到醫院后剛好能死,再叫救護車。
恒子老師對待死亡的淡然和堅定,令人敬佩。得是內心多么強大的人,才有這份豁達。育兒過程,就是讓自己越發優秀的成長過程。養育孩子,也是成長。蠻獨特的育兒觀。以后如果有機會成為一個媽媽,這樣的育兒觀能派上用場,克制,而后成長。
喜歡這本書的推薦語:未來歲月漫長,依然值得期待。做為一個常常把“人間不值得”掛在嘴邊的悲觀主義者,以后或許可以轉換一種人生態度。
不管人間值不值得,我都只能活下去。
人間值得讀后感篇六
這是一本讓你心平氣和的書,每個人都有執念,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太痛苦,那么可以看看這本書,我覺得可以讓我們換個角度想問題,或者給我們,一些力量,治愈你,溫暖你,讓我們認識到生活的真相,大家的生活都一樣會遇到困難,可貴的在于我們勇于面對,面對后仍然一如既往地熱愛生活。
中村恒子談到職業經歷,其實我曾有過一年很不愉快的工作經歷,現在想想還好我順利換了工作,因為當時工作所處的環境和人,是你沒有辦法忍受的,另一方面,我也不會及時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時間久了,感覺自己差點抑郁。現在看來,覺得自己真的沒必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沒必要為這些事情傷神,可是當初的確沒能明白。
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七
人到中年,我開始熱愛讀老人寫的書,聽老人說的話。
《人間值得》作者中村恒子是位九旬老人,工作了70年的心理醫生,90歲的她依然被工作需要,依然在某個角落里發著光,溫暖點亮別人。讀這本書的感覺仿佛是在一個閑暇的傍晚,坐在老人身邊,聆聽她溫柔平靜簡樸的話語,后背籠罩在溫暖的斜陽余暉里。
老人聊了幾個話題:工作是為了什么、對待生活的態度、人際關系、讓心歸于平靜、孩子教育。
一、工作是為了什么。
我之前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大部分的職業生涯處在忙碌、焦慮中,期望過高,心思太重,思想被裹著重重的包袱,現在放慢了腳步,不再把工作看得那么的重要,那些職位、頭銜,成功、失敗都顯得沒有意義。現在著眼做好當下的哪怕是件小事,或者能夠略盡綿力幫助別人成就一件事,反而體會到工作的樂趣。什么時候退休或者被退休先不用去多想,如老人所說:“有工作需要自己,其實這樣的生活剛剛好。在此基礎上,如果有人對我的工作感到滿意,我會很高興。”
二、對待生活的態度。
老人說“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無論走到哪里,我們始終只是一個人”。不要期待過多,放下人生不必要的行囊。老人讓我們放下的那個行囊就是我們頭腦里那些所謂的“必須”和“應該”,必須那樣,應該如此。這些必須、應該真的就是必須、應該嗎?是誰決定了它們是必須、應該?是我們內心的聲音還是別人的眼光?我們被這樣的行囊束縛,陷入欲望的怪圈中而不自知。
人到中年,我也漸漸體會到人生的路終究是要自己去走,一路上的體驗也是冷暖自知,不能把幸福寄托于其他人,不要對別人心存太多的期待,包括我們的孩子(盡管口頭上我表達著我對孩子的期待,其實心里知道不可能期待太多)。
有一次我聽到有人惶恐地說“預感到自己真的會孤獨終老”時,我的嘴角微微地上揚,心里的臺詞是:人本質上就是孤獨的,出生時一個人來,生命終結的時候也是一個人去,終究是孤獨、終老。
三、人際關系。
老人一生遇到很多的人,合得來、合不來的,人際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做為心理醫生,把自己放到與對方平等的位置上,傾聽對方的內心世界是她的日常。她懂得接受小小的請求,讓微小的善意流轉;人際關系如同河流,她善于調整人際關系的心理距離感,讓快樂、善良的人匯聚在她的生命中。“別人有別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軌跡”,這個想法貫徹老人的一生,她從不和人比較,基本上不多管閑事,不給別人添麻煩,也不卷入人際關系的麻煩中。
與合不來的人交往盡量簡單,重要的是調整相處的距離,不可逾越的界限,一定要保持住。不要過多投入,不要處處在意別人臉色。我們工作上難免遇到難相處的人,最好的辦法是保持心理距離感,僅就工作簡單交往,就事說事,事了全然不放在心上。有一次,一位男同事跑到我的部門的一位女同事的工位上拍著桌子咆哮發飆,女同事冷眼看著地一言不發。男同事自己怒火中燒燒傷了自己,火星難免濺到灼傷別人。事后女同事還是委屈地跑來向我傾訴。她剛大學畢業不久,哪見過這樣的場景,臨事時能不卑不亢已是難得。我對她說了句:“臨事靜對猛虎,事了閑看落花”。她點點頭。
四、讓心歸于平靜。
不順、痛苦與傷心會光顧我們所有人的人生,我們該怎樣安放這顆心呢?老人告訴我們不要停下腳步往前走,先想清楚今天一天的事情,不能讓眼前的生活過得凌亂落魄。而我們許多人時常是眼前的生活凌亂落魄,還焦慮擔心著未來的事情。
痛苦的經歷就好像我們的肌肉一樣可以鍛煉、拉伸,經歷了度過了我們的肌肉力量會增加,我們的柔韌性和耐力會更好。所以不要錯過痛苦體驗帶來的每一次讓自己“怎么一下子變厲害了”的時機。曾國藩也說過:“吾平生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
安放好這顆心,先做好當下的事情,睡好覺,不停步。
五、孩子教育。
老人有兩個孩子,都成長為非常優秀的人。她強調把家庭和睦放到第一位,深知母親情緒的穩定性對孩子心理狀態的重要性,父母的心情會擾亂孩子的內心,孩子的波動反過來又會反彈給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保持一種細水長流的態度,結果會更好。追求完美只是父母的一廂情愿,和孩子的幸福并無多大關系。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是真的為自己著想,而不是只停留在形式上的關愛。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讓自己越優秀的成長過程。
我自己就正處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對孩子一廂情愿的要求我也是有過的,希望他在什么年紀學習什么東西,在是讓他學習那些長大了很容易學會的東西還是培養他那些童子功般的能力的問題上糾結搖擺過。孩子的令人意外的學習能力反過來讓我警醒,不要用自己狹隘的思想限制了他的成長可能,他畢竟在實踐他自己的人生,不需要追尋我的或是別人的腳步。
《人間值得》是中村恒子老人90歲時寫的書,毫無矯揉造作,都是些樸實的話。她現在正慢慢準備,靜靜地等待壽終正寢的那一天,以坦然的心態面對老去和死亡。她的一生一直在某個角落照亮溫暖別人。聽她說話,讓人感覺“這樣活著便很好,我老了也想成為她的樣子。”
人間值得讀后感篇八
是一本幾個小時就可讀完的小書,通篇讀下來,恒子老師給我的感覺就是”像一株植物一樣生活“,平平靜靜生長,最好也可以平平靜靜死去。
我們人生的大事大抵就是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能夠找到一個相愛的人組建家庭,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是向上的、昂揚的,求提升、求發展。而恒子老師完全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學,你要說她遺世獨立吧,也不是,就是融入且抽離。
融入是指她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按部就班的工作,在工作中也秉持著”別人要拜托她幫忙的,她基本上都會散發善意去幫忙“這樣的態度,抽離是說她很注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她不去追求人與人之間情感上的羈絆,對酒鬼丈夫的預期就是”在孩子的結婚儀式上,你們倆并肩而立致辭,就還是夫妻”,自己的兩個兒子組建家庭之后她也不會去打擾,對同事也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恒子老師對人(包括自己和他人)、對事都沒有什么期待,不苛求自己,也不在別人身上寄予希望。引發我思考的是她對人生的立意:“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個人生活。”因此,孤獨是一種常態,不能指望從別人身上得到救贖。
大部分人是害怕孤獨的。孤獨代表著寂寞、代表著人際關系出了問題、代表著羞恥,總之,孤獨是一個失敗的代名詞。因此,人們為了打破孤獨,就努力去融入社會,融入人群,努力去尋找那個可以填滿你內心空洞的人。但是,在不安地到處求索之時,妥協、痛苦也就由此產生了。尤其是一個人為了逃避孤獨去開展一段親密關系的時候,往往在那個人身上寄予厚望,希望ta能看懂你的一切喜怒哀樂,希望ta能一切以你為綱,無盡地感情、精力和時間的索取很快就讓對方感到巨大的壓力,由此產生的沖突又讓自己陷入巨大的不安、痛苦、失望的漩渦。
如何避免走入這樣的死胡同呢?恒子老師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像一株植物一樣,每天安靜的生長,從土壤、陽光中慢慢積蓄自己的力量,終至枝繁葉茂、根系發達,不汲汲于做一個索取者,以獨立的姿態,在風中颯颯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