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其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為主,在語言運用上要突出陳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顯示內容的真實和材料的客觀。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一
關于個人消費的調查問卷(以黃山學院為例)。
被調查人年齡_____專業_____。
為了了解我校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請。
盡量如實填寫,(不方便的可以留空)并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一路走好。
一.客觀題。
1.您的月消費額大概為多少()。
2.您每月飲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飲料)大概為多少()。
3.您每學期學習方面的花費(包括文具、書籍、復印、培訓班)()。
5.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飾和化妝品方面平均每個月的消費()。
a基本不花費b.50以下。
6.您每月談戀愛浪漫氣氛“制造費”是多少()。
a.我尚單身b.100以下。
7.您擁有手機嗎?如果有,每個月話費支出為多少?如果沒有,請回答下一題。
8.您每月用于通訊方面的支出為多少(僅限于使用電話卡的情況)()。
9.您是否有打工的經歷,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
a.補貼日用b.增長社會經驗。
c.趕時髦d.渴望獨立。
e.閑著沒事,干就干了。
10.您花費的資金主要來自()。
a.學子勤工儉學b.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c給企業打工。
d.主要從家里拿錢,很少自己掙錢e.其他:
11.您的家庭月總收入為()。
a.500(以下)b.500—1500。
12.您覺得您現在每月消費情況如何()。
a.高得慘不忍睹b.偏高c.剛剛好。
d.偏低e.低得一塌糊涂。
二.問答。
1.您的家鄉是:____省(直轄市,自治區)_____市。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于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黃山學院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
二、問卷情況。
三、數據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間,對于一個基本上的純消費群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為,合適的人數分布峰值應該出現在500—800區間,其他區間應該符合正態分布,兩種極限情況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選擇較少,倒是符合正態分布規律。
2、恩格爾系數。
由表中數據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系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這一數據受限于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并且與個人飯量的關系較大,但還是可以反映黃山地區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居然占到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經接近一半。對于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短信0.1元,話費每分鐘0.3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鐘電話或是發幾十條短信,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說,在手機消費方面,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還是存在而且頗嚴重的。
以我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我們的數據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別達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經濟方面,而只是為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這些資金的來源,于是我們設計了下一個問題。
5、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其實出這個問題之前,答案就在我們意料之中了,不過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數據還是說明了一切,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盡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6、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為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四.思考與分析。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大學學子目前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沖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群體,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于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的。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2、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大學生中其中年消費最高的達到28500元,而年消費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學生年支出均值為8384元。這其中有92.7%的大學生把家庭供給作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占其總消費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電腦、call機或手機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廣州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2名女生中,66.7%飲食費用在35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么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討論會上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經濟獨立意識較差,儲蓄觀念淡薄。
例如,取樣調查中有7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而且那些作過家教的同學里面,多數是為增長社會經驗,以“補充家用”為目的的比例極低。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極為淡薄,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可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我們提高大家經濟意識的一個突破口,需培養和加強。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
1、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3、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
教學。
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六、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于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里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于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那么對于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以下建議: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二
了解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創建文明的校園。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xx商學院計電學院全體學生。
問卷形式。(發放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
目前校園內的道德現象還存在著較大的卻像,對于校園來說,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學會這保護它;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來說,道德現象也正是我們自身道德素質不足的最好體現;對于現存于校園中的道德現象進行調查,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不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不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性別:男()女()。
1.你認為學校大學生整體文明程度如何()。
a.很好b.較好c.一般d.較差e.很差。
2.你認為大學生期間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a.樹立獨立意識b.樹立學習理念c.培養學風d.享樂。
3.你認為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a.愛國b.追求理想c.艱苦奮斗d.享受生活。
4.你認為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5.你認為大學生成才目標是()。
a.品德優秀b.聰明智慧c.健全體魄d.陶冶情操。
a.知行統一b.德才兼備c.胸懷廣闊d.熱愛祖國。
7.你認為大學生立志應該()。
a.高遠b.躬行c.源于生活d.合理e.不切實際。
8.你認為大學生愛國的重點()。
a.矢志不渝b.匹夫有責c.維護統一d.愛好和平e.抵御外敵。
9.你認為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重要的是()。
a.愛國主義b.團結統一c.愛好和平d.勤勞勇敢e.自強不息。
10.你認為和諧處事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a.平等b.誠信c.寬容d.互助e.個人主義。
a.無私奉獻b.先公后私c.公私兼顧d.損公肥私。
a.廣泛性b.公開性c.復雜性d.多樣性。
13.你覺得你將來的職業形象是()。
a.愛崗敬業b.誠實守信c.辦事公道d.服務群眾e.奉獻社會。
謝謝您的參與!
(略)。
道德觀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可以說直接決定著我們的命運!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卻在下降,尤其體現在我們當代大學生身上.作為知識青年的我們應增強我們的道德意識、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我們大學生為什么要增強道德意識,使自己做一個守道德的人,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比如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的決心和恒心。這就需要在學校的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條件中。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極力通過多種途徑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在對我國大量輸出的書刊、影視、電子游戲、電腦軟件等精神文化產品中,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同我們爭奪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在電子信息網絡廣泛覆蓋的今天,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絡為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聲勢大、難于控制的特點,對青少年影響極大,對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以上就是大學生樹立道德意識的原因,接下來我來出一下意見,當代大學生應該怎樣去樹立良好的道德觀。我認為要加強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多數青年學生在觀念上都能夠認同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產,講究公共衛生,尊重他人,處理好與他人的人際關系等公德意識的重要意義。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識行為的體現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水平卻表現的偏低。在大學的校園里,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不文明現象的存在。大庭廣眾之下,勾肩搭背,摟摟抱抱;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抽煙喝酒;打架斗毆;在墻壁上亂涂亂畫等。雖然這些不文明行為僅是一部分人所為,但是卻在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而社會公德是維護人類社會公共生活秩序順利進行所必須的,它是一種公共服務行為規范,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這種不文明行為也影響了大學生公德意識總體水平的提高。鑒于此,加強大學生的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為當前德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三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盡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游",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于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
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三、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那么對于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么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
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專題,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后于時代的發展。那么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游",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于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四
目前校園內的道德現象還存在著較大的卻像,對于校園來說,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學會這保護它;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來說,道德現象也正是我們自身道德素質不足的最好體現;對于現存于校園中的道德現象進行調查,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不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不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性別:男()女()。
1.你認為學校大學生整體文明程度如何()。
a.很好b.較好c.一般d.較差e.很差。
2.你認為大學生期間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a.樹立獨立意識b.樹立學習理念c.培養學風d.享樂。
3.你認為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a.愛國b.追求理想c.艱苦奮斗d.享受生活。
4.你認為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5.你認為大學生成才目標是()。
a.品德優秀b.聰明智慧c.健全體魄d.陶冶情操。
a.知行統一b.德才兼備c.胸懷廣闊d.熱愛祖國。
7.你認為大學生立志應該()。
a.高遠b.躬行c.源于生活d.合理e.不切實際。
8.你認為大學生愛國的重點()。
a.矢志不渝b.匹夫有責c.維護統一d.愛好和平e.抵御外敵。
9.你認為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重要的是()。
a.愛國主義b.團結統一c.愛好和平d.勤勞勇敢e.自強不息。
10.你認為和諧處事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a.平等b.誠信c.寬容d.互助e.個人主義。
a.無私奉獻b.先公后私c.公私兼顧d.損公肥私。
12.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公共生活特征是()。
a.廣泛性b.公開性c.復雜性d.多樣性。
13.你覺得你將來的職業形象是()。
a.愛崗敬業b.誠實守信c.辦事公道d.服務群眾e.奉獻社會。
謝謝您的參與!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五
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系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道德屬于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1、道德的含義: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2、道德對大學生的重要性: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稱的禮儀之邦,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也是中國道德教育深刻蘊含的精髓。在當今這個物質為主導的社會里,正確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為重要。特別對于當今的大學生來說,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是大學生立身做人的內在需要,可以促進大學生腳踏實地的追求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在社會活動中講信用,講信譽,誠實不欺。同時,加強大學生誠信道德培養,還可以促進學校規范自身行為,樹立誠信觀念,實現依法辦學和以德治校。甚至對整個國家和社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意義。
1、政治素養:表現為大學生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包括大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政治局勢及經濟形勢的認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的建立等。據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的政治覺悟較高,對自己的祖國有很深厚的感情,對我國公民道德素質、大學生道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的認識比較客觀,并表示堪憂,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為一個德智兼有的人。但仍有40%的人認為知識比思想品德更重要。
2、社會公德:體現在大學生應具有的基礎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禮誠信、培養公民意識與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等。此次調查表的前三題用三個假設性的生活場景題。亂扔果皮紙屑、公車上的讓座以及購物找零這幾件事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及思想素質的大學生,理應是選“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主動讓座”“會主動退還”。但是據調查結果表明,有50%的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題中還有5%的人選擇“死都不讓座”,在第3題中10%的人選擇“不會主動退還”!所以,雖然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已經較高了,對于奉獻及助人為樂等高尚品德已經有了較強的認同感了,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應從細微之處做起。
3、個人道德素質:包括道德價值取向、道德認知、心理素質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問卷中有一道題: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據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人認為“作弊總比補考好吧”,20%的認為“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沒什么大不了,我也干過”,只有15%的人“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從這道題中就可以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于考試作弊問題雖然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但是仍然因為各種原因作弊過或對作弊表示無奈與認同。所以,雖然大學生的心理已經趨向成熟了,但是對事物認識的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視。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我還設置了一道主觀題——你對本次道德現狀有什么看法。
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總體上是積極向上、呈良好發展趨勢的。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革,一部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出現了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誠信意識淡薄從道德范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誠信是每個社會成員的立身之本、處世之寶。
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個高素質的社會群體,也出現了誠信危機,主要表現為:部分學生貸款超期不還或故意拖欠。我國自1999年開始推行助學貸款制度以來,緩解了一部分學生的經濟壓力,但卻遭遇了信用瓶頸。許多依靠助學貸款完成學業的同學在畢業后沒有及時還款,即使他們工作后有能力支付貸款也故意不還;部分家庭并不困難的學生,甚至偽造困難證明,跟風辦理助學貸款手續。這些欺行為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的可信度,也危及到了那些真正需要貸款的同學。
考試作弊。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比較普遍。有些學生平時不努力,考試之前也不看書,他們抱著僥幸心理,想利用作弊手段蒙混過關。甚至有部分學生在考四、六級時還利用手機、無線耳機等高科技手段作弊,這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考風、考紀,同時也給其他的同學帶來了很惡劣的影響。虛構簡歷,單方面取消就業協議。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已是人盡皆知。有些同學便在求職簡歷上做文章,以使自己能脫穎而出。他們在自薦書中虛報自己的經歷、特長,給自己貼上許多優秀的標簽,把自己描述的很完美。另有部分同學隨意單方面取消與用人單位的合約,視就業協議書為一紙空文,失信于用人單位。
2、社會公德意識薄弱。
社會公德是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普遍公認的最起碼的行為規范。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更應該遵守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但一部分大學生仍存在社會公德意識不強的情況,主要表現在:隨地吐痰,說臟話。許多同學精心打扮自己,卻不注重公共形象。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的公共場合,都能見到有些學生隨地吐痰、說臟話,他們的行為不僅有損當代大學生美好陽光的形象,也給公共健康帶來了危害。
亂扔垃圾,亂涂亂畫。大學生在教室課桌內亂扔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最常見的是各種食品包裝袋、飲料瓶、塑料袋等。古語教導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很多同學都明白這個道理,也能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背道而馳。在學校的美化樹木中會發現同學們留下的豆漿袋等垃圾。在學校的課桌上會留下一些同學的“個性簽名”,或是一些看似比較有深意的話,或是一些罵人的話,或是一些憤世嫉俗的話。原本好好的桌子就被弄得不成樣子。
3、集體主義觀念淡薄。
當代大學生普遍認同集體主義價值觀,但卻在行為表現上參差不齊。有部分同學在行為上集體主義觀念淡化,個人主義、本位主義思想明顯。他們把個人利益置于集體利益之上,注重個人發展,缺乏奉獻精神和大局意識。總是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去上課,也不愛參加班級活動。這樣的同學成績再好以后到社會上又有什么用呢?4、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傾向表現比較突出有些同學用金錢衡量一切,包括親情、愛情和友情,在他們眼中,人人都是為了金錢而忙,金錢能滿足自己的一切需求。這種腐化的金錢觀既害己又不利于社會。在學業上,許多同學只注重自己的專業知識,而很少關注自己在道德、人文方面的素養;在交際上,一些大學生交友的目的是給自己將來走上社會和工作崗位做鋪墊;在擇業上,很多大學生向往在工資高、環境好的大城市工作,而不愿到經濟落后的西部和其他偏遠地區工作。在我們寢室的調查中,絕大多數同學都不愿意去經濟落后的西部和其他偏遠地區工作。
2、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帶來了優勝劣汰,很多人為了個人利益就會不擇手段、損人利己;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帶來了很多不健康的西方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另外,市場經濟的贏利性促使拜金主義有了萌發的土壤等等,這些都對身處校園中的大學生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3、學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足。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一些學校重學生成績,輕思想道德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在中學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不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另外,長期以來,大學德育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且內容陳舊、形式單一、方法老套,重理論教育,輕實踐環節使很多學生感到厭倦、不愿意接受。而且,師生缺乏有效地溝通。在大學里,有些老師往往只承擔上課的任務,很少在課后與學生溝通交流。大學里的很多班主任平時也很少與學生見面,這樣即使有同學出現了問題也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
4、網絡世界帶來的負面影響。人們處在現實社會時,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中,這種道德規范對每個人都具有約束力。而在“網絡社會”中,道德規范建設只能更多地依靠網民的自律來實現。也就是說,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規范在網絡的虛擬社會中失去了約束力,大學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往往道德辨別力較差、道德意志力較弱,很難抵御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的誘惑。一些商業網站以贏利為目的,為了吸引大學生用戶,所采用的商業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包括色情廣告、名稱極具挑逗性的網絡聊天室、視頻等。不僅如此,網絡游戲服務商們也開發了大量網絡游戲,用以吸引心理發育還未成熟的大學生,致使有些大學生沉溺網游難以自拔,甚至導致了人格的扭曲和異化。
5、家庭影響和學生的自身問題。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他們不是對孩子溺愛就是采取說教、灌輸甚至打罵的極端教育方式,這樣容易導致孩子形成自私、孤僻、冷漠的不良性格。其次,一些家長不能以身作則。很多家長自身道德素質就很低,并潛移默化地傳染給了孩子。再次,很多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視對子女的道德教育。而一些家庭離異也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一些家長只顧事業,而沒有關注孩子個成長、學習狀況。對于學生自己,從高中到大學,他們由備受束縛的高中生活進入到自由輕松的大學校園后,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喪失理想,甚至有些人沉迷在網絡游戲中,自毀前程。另外,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大學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隨波逐流、不思進取。
1、社會相關部門要嚴格制定、不斷完善大學生思想道德規范體系,以督促在校大學生重視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再次,提升社會要求。即一些企事業單位及黨政機關部門要設立多種考核標準,尤其要把思想道德列為對大學畢業生的重要考核內容。最后,充分發揮傳媒的作用。社會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媒介傳播內容的控制和檢查,力保宣傳內容的健康;另一方面要借助媒體宣傳一些有利于大學生思想道德健康發展的內容。
2、充分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學校教育要一改以往說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重要社會活動,利用重大紀念日和重要節日向學生宣傳道德理念,加強道德感化作用。其次,設立考核制度。即把大學生道德建設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從根本上扭轉學校教育重質輕德的做法。再次,教師作為道德教育的傳播者,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以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努力予以解決。另外,學校也可以開設心理咨詢室,為有心理問題困擾的學生及時地解決問題。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六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范文,下面小編整理推薦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范文
,歡迎閱讀參考。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盡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游",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于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
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我國大學擴招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后有關。
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范圍覆蓋華南師范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范與非師范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80份,實際547份,回收率為94.3%。
調查文件采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于“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于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回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于“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見圖1所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里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2):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占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干
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于“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調查結果見圖3)。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為重點考慮。兩項占的比例分別為36.62%、26%,具體情況調查結果見圖4。
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為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于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為“經驗及實踐能力”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校或專業”、“應聘技巧”則各占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為“理論基礎”、“師范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于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為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結果見圖7。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后,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
再一方面學生勇于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范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于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四、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于不平衡狀態。
(1)有過半數的學生反映:“不太滿意”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見圖5)。
(2)學生“希望學校在大學生就業成才方面著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時,
學生們有48.96%選擇“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占據一定的分量(詳見圖6)。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為“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占34.21%);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詳見圖7)。針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還是局限于信息發布、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但此時他們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專業知識技能導航,如學習方法指導、新思想新觀念介紹、個人完善知識結構幫助等;健康成才導航,通過實施結對服務、心理指南、交流討論,對大學生在就業求知和個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困擾排憂解惑;法律導航,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法治意識、引導誠信意識。
推薦閱讀:
關于大學生網購的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
問卷調查報告格式和范文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范文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范文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七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后于時代的發展。那么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盡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游,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于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八
摘要:21世紀是個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b2c、b2c等電子商務技術的快速興起,各種購物網站的成立,網上購物以其特有的優勢深入人心,贏得了消費者的歡迎,逐漸成為人們習慣的一種購物方式。隨著網上購物快速地發展,那么現今網上購物在大學生中是怎樣的具體情況?又有什么特點呢?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對我們調查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的得出的結論是:大學生網購現象較普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產品多樣化,主要集中在服裝、書籍、電子產品;網上購物還存在很多問題,實物與看到的圖片不符、商品試用不方便、退貨困難。網上購物發展之路還很漫長。
關鍵詞:網上購物購物方式產品多樣化。
前言篇。
一.調查背景:
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的購物方式,正以其便捷、時尚的特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網絡購物因其物美價廉、方便快捷而風靡時下,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網絡購物消費異軍突起。易觀enfodesktm發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網上零售市場整體銷售規模已達到1220.1億元,相比2007年增長137.2%,增長率有明顯回升。2010年,淘寶網與軟銀集團控股雅虎日本在日本共同啟動中日網購互聯平臺,打造亞洲最大網絡零售商圈。這無疑推動了足不出戶淘盡天下成為可能。截止2009年12月31日,淘寶網注冊會員超1億人,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網購人群,交易額也已超過5000億元。然而近年來,根據消協統計,網購成為增長行最快的投訴熱點之一。網絡欺詐層出不窮,商品也不總是物美價廉,服務質量差強人意。
問題及分析篇。
二.調查方法與范圍:
隨著網上購物的快速發展,網購熱潮也深入影響當今的大學生們。為了了解大學生網購的具體情況,我們以安徽工業大學為試點展開了調查。調查中,我們采取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男女比例各50%,共投放了100份調查問卷,收集同學的看法和意見。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隨機選擇教南和教d共六個教室晚自習期間發放問卷,總共發放了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問卷85份,其中男生48份女生37份,有效率85%。
三.調查問題分析:
通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大學生嘗試過網上購物的人占大多數,網購現象比較普遍;大學生網購的商品較多樣化;網購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對于大學生是否嘗試過網購的問題,我們進行了調查統計,由圖1的統計數據結果顯示,有六成左右的'大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可見,嘗試過網上購物的大學生占了大多數,大學生網購現象比較普遍。從問卷的結果來看,調查對象對網購都很熟悉。這與目前大學生電腦普及率很高的客觀現實也是基本相吻合的。調查結果的數據未達到預期中的七八成,追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自習室同學多在認真學習,對待問卷會有些敷衍的選擇題目少的回答;二是自習室低年級同學居多,未完全適應大學生活。從大家熱衷于網購情況來看網購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網站,較大部分的同學們更多的是選擇貨物繁多,種類齊全的淘寶網。我們通過對同學的問卷統計來看,網購極大改變了傳統的購物方式,其便捷迅速的優點是傳統商業購物渠道所不及的。
探究大學生網購普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網絡中的商品比較豐富。相比現實社區活動的局限性,網絡作為虛擬的社區,有無限的空間和領域,在這個空間中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商店來尋找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網絡虛擬空間的無地域、無國界的特點,導致網絡購物也突破了地域、國界的界限,使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購買到自己生活的社區難以買到的商品。二是網絡中商品價格相對低廉。網上中的商品低價的原因就在于網絡可以省去傳統商場無法省去的一些費用,例如場地租金、員工的工資等。因此網絡商品的附加費用比較低,商品的價格也就低了。低廉的價格正是吸引大學生這個純消費群體樂意參與網絡購物的重要原因。三是網絡購物的快捷便利。隨著快遞公司的迅速發展,促使了網絡購物的繁榮。現在的快遞公司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郵局,新出現了很多快遞機構,例如宅急送、申通快遞、圓通快遞、中通快遞、天天快遞等等。這些快遞公司的出現加速了網絡購物的發展,使網絡消費變的更加便利和快捷。一個方面減輕了商店的促銷和分銷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消費者購物。消費者只需要在網上挑選商品,剩下的事情就由商家和快遞公司來完成,無需消費者親自到商店中購買。而且網絡商店24小時的開放,更大程度上方便了顧客,不會受到營業時間的限制,大學生更適應這種新式的購物方式。四是網絡購物的群體認同感。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式的購物方式,從它的興起到慢慢成熟,網絡購物人數在不斷的增加。但由于網購的限定性,網絡購物的消費者相對而言還是少數,人們對網絡消費還是感覺很新奇,網絡購物者也會把自己同其他群體分離開來,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特別是大學生,個性使他們更喜歡標榜自己,從而更加注重網絡購物所帶來的特殊群體的認同感。
(二)大學生網購的產品多樣化,主要有:服裝及鞋類、書籍、電子產品。
調查顯示,大學生所網購的產品多種多樣,其中六成以上大學生回答購買過書籍,四成左右購買過電子產品,三成購買過服裝及鞋類。
調查結果與大學生群體有很大的關系。首先,大學生是思想開放的學生,雖然學習占了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大學生學習的范圍相比中學生更加廣泛更加多元化,單純的課本、習題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求,因此會購買更多的書籍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滿足自己的興趣。網購能滿足他們對各種興趣愛好書籍的需求。其次,大學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站在時代的前沿,電子產品是信息時代的重要產物,如mp3、mp5、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已是大學生生活中息息相關的物品,網購以其特有的優勢在大學生電子產品市場分了一塊蛋糕。最后,大學生個性張揚,是個追求時尚的群體,服裝、飾品自然是大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大學生作為一個純消費群體,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但是經濟上未獨立,消費受到很大制約。受網絡購物中商品的低價格的吸引,促使他們更愿意在網上購買折扣比較大的商品。在網絡中出售的商品通常要比傳統的商品價格低一些,調查數據顯示,學生比較關注的商品,服飾是折扣最大的,能達到50%以上;其次是電子產品,平均折扣在40%;書籍,一般便宜20%-30%。這就促成了大學生網購的行為。另外,點卡充值類、音像制品、車票電影票、體育用品、食品也是大學生經常網購的產品。
(三)網購還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描述不符、服務不周到、存在欺詐、退貨困難。
在大學生網購問題的回答中,圖3統計數據結果表明,網購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有七成左右大學生回答網購的產品描述和實物不相符,四成回答退貨困難,三成回答存在欺詐和服務不周到。
造成上述網購問題的有網購其本身缺點,但更多的是網購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其本身缺點是實物不可觸摸,交錢與交貨分開。管理體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商家信譽問題。在網絡交易中,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使得買賣雙方之間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性,大學生很難接觸到商品、不清楚商品的質量;反過來,商家也很難見到消費者,不了解消費者的身份。這樣使有些商家和消費者利用網絡的虛擬性擾亂市場秩序,從而影響大學生網上購物。二是交易欺詐問題。傳統的消費環境,支付是面對面發生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會存在延后性和虛擬性,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交易的安全性問題。但是網絡購物過程中,由于交易是在虛擬空間中進行的,很容易存在著詐騙,尤其是對個人信息和賬戶的安全,這也會影響到大學生網上購物。三是物流配送問題。在快遞剛剛成立之初,由于存在各種不完善的環節,導致物品在配送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商品的損毀、丟失、傳遞不及時等等。售后服務問題網絡購物時,消費者并沒有實際接觸到商品,比如在網上購買服裝,消費者沒法進行試穿,僅憑在網絡上的信息有時很難確定是否合適,若買回來之后發現不合適,有的商家同意退貨,但要自己承擔郵費;有的商家根本不同意退貨,給消費者帶來損失。總之,網購還存在較多問題。所以,在網購時,大學生應該擦亮自己眼鏡,深入了解商家、商品和物流情況,選擇理性的消費。
由上所述,網購這種購物方式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對于網購的諸多問題,我們從管理者和消費者的角度提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網絡的管理。
1、加強網絡商品的管理。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喜歡購買一些品牌商品,之所以在網上購買,就是看中了網絡商品的價格低,但是虛假商品的摻入使大學生受到欺騙,從而失去了對網絡購物的興趣。因此必須加強對網絡商品的質量的管理與鑒定,確保商品的真是性。
2、加強商家信譽度的管理。根據調查,很多購物網站都設立了信譽度的測評。比如淘寶會員在淘寶網每使用支付寶成功交易一次,就可以對交易對象做一次信用評價。在交易中作為賣家的信用度分為20個級別,級別越高,信譽度越高,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信譽來確定購買哪個商家的產品。
3、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伴隨著網絡購物的迅速發展,有關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的步伐卻顯稍慢,中國涉及到網絡購物方面的糾紛主要依靠《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保護法等法律調整,而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專門規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因此,建立和完善網絡購物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就賠償責任承擔主體、合同模式、權利與義務、糾紛處理機制、賠付途徑。
大學生也應從自身網購習慣方面考慮。應做到以下三個選擇:選擇良好的網站。大學生在網絡購物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自己熟知的,信用度較高的網站,盡可能的不要選擇新網站。選擇良好的商家。大學生在購物的時候首先查看商家的信用等級,開店的時間長短,以及差評情況。選擇優質的商品。網絡中商品的價格很不統一,同一種商品價格有很多種,因此,大學生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貨比三家,尋找質量最好的、價格最低的商品。當然大學生也應加強自身保護意識,在網購是一定要學會鑒別商品的真實性商家的信譽度,多與商家溝通,在充分了解商家和商品的基礎上才進行購買。遇到欺詐、損失時,要學會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參考文獻。
[3]宋朝陽:《網絡購物中社會信任的構建》2009年10月。
[4]馬麗,童建軍:《網購的文化人類學研究》2008年7月。
[5]伊麗敏:《網絡購物法律問題及其完善探討》,《現代商貿工業》2009年09期。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九
當代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一、問題的提出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終環節。它是指利用社會產品來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過程。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價的不斷上漲,作為特殊消費群體的大學生們每月的消費也會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而出現波動。
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顯得極為重要。
為了對大學生消費狀況有比較全面準確的了解,我們對多名在校大學生開展研究并進行了消費狀況問卷調查。
二、數據情況統計和分析(11)在校期間平均生活費統計結果表明,以以1000--01500的居多,占42.4%,其次為1500--02000的生活費,大約占30%,但01000以下的也占有18%之多。
平均生活費總體情況主要集中在1000——01500之間,有近4433%%的學生選擇該選項。
兩種極限情況(500——11000)和(33000以上)選擇較少,倒是符合正態分布規律。
但就不同年級而言,大二和大三的平均生活費在1000——01500之間的非常集中,而大一生活費在這問卷五種中分布相對要平衡些。
(22)對生活費使用的程度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超過55.2%%的同學感覺生活費剛好夠有用。有2222..88%%。的學生對于目前生活費的使用情況感到比較滿意。
并對于“覺得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的消費計劃?”這個問題的回答來看,學生基本上都選擇了和自己目前生活費相同的選項。
這也說明我校的大學生在理性消費。
(33)消費習慣與現狀首先在校大學生的消費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學習費用。學習費用是大學順利完成學業的保障,在大學生中消費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學生日常總消費的近30%。學習費用:
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一個為上交學校的學費和平時自己的學習投入。
另一個為包括吃、穿、住、行、用幾個方面的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
娛樂消費。大學生消費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基本生活費用在大學生消費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學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費正在逐年上升。,人際交往消費。大學校園作為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平臺,已不簡簡單單是一個學習文化知識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地方。
其次當代大學生由于所處時代的非凡性,決定了消費存在不同以:
往的新特點。概括起來講,當代大學生消費主要存在以下特點:
高消費的達到3000。
而最低的只有500,兩極分化嚴重。
22,消費結構呈多元化現在的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內容不再是學習用品、書籍之類的東西,電腦、手機、戀愛、旅游、健身、服裝、美容化妝等消費幾。
乎構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休閑娛樂消費呈多樣化,人際交往消費支出已占到相當的比例,說明大學生在滿足基本生活外,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三、
進一步思考,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群體,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像雞尾酒一般拉開層次,并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于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
11,理性消費是主流一個物品的價格、質量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
從調查結果來看,中國的大學生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
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部分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
但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再加上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生活費的使用正在慢慢趨向不。
合理。
不過”總體來說上大學生的生活費仍然處于“滿意”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
22,消費結構不合理大學生消費結構出現多樣化,且在多樣化的消費結構中,非。
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水平呈上升趨勢。
從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來看,除了生活、學習所必需的消費外,,還滋生出了日益多樣、普遍的交際消費、戀愛消費、娛樂消費、通訊消費等。
33,經濟獨立意識較差有取樣調查中有1255人在自己缺錢的時候都選擇節約著過或直接選擇向父母索要,而只有少數人,選擇通過兼職來解決。顯然,大部分學生對這方面的意識極為淡薄,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同齡人人818歲就要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可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我們提高大家經濟意識的一個突破口,需培養和加強。
44,無好的消費計劃,,容易盲目沖動,理財能力仍需加強大部分學生儲蓄觀念淡薄,,消費常常超出計劃范圍,往往一學期下來,,有多少花多少;甚至有些同學還背債在身;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而且最近信用卡走進大學校園,更促使。
很多大學生成為了透支一族。
同時大部分大學生對理財知識都很陌生,,不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錢財。
有的大學生是憑感覺,憑好惡,心血來潮,一時沖動進行購物;有的大學生則是易受外界誘惑,,特別是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很容易沖動,引發不必要的消費。雖然也有些學生能認識到自己的花銷較大,與預期不符,,可仍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表現。
55,消費觀念不健全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沒有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由于他們初涉社會,,對于社會上的一些不良作風還沒有形成良好免疫系統。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糾正和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并且當學生家庭經濟可以滿足較高消費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于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從眾心理,受到廣告效應影響很大。
66,部分家長對大學生過分溺愛,缺乏相關的消費監督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父母對學生過分溺愛,,許多家庭擔心孩子在大學生活中吃不飽穿不暖,,或因物質條件較差被同學笑話,于是一些家長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極力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要求,,所以家長的這種消費觀念和態度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大學生離家都比較遠,,容易讓家長誤以為孩子的消費都用在了學生的基本生活上,,所以導致對學生的消費缺乏監督。此外,,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
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勢必也會影響到。
他們的孩子。
五、調查結論與消費建議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是未來社會的中堅,進行合理的消費教育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目前大學生消費素質偏低,盲目消費、不合理的消費現象經常出現,所以要在社會轉型期間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加強大學生消費觀教育。
因此,對于我校大學生消費出現情況,進行特殊情況的分析,并提出以下建議:
(一)、需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人的影響不言而喻,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不合理和無計劃主要大學校園環境所致,要加強大學生消費的引導,就要對大學生所面對的消費環境進行整改。
首先,學校為學生創造一個適當寬松又可以有效學習理財的環境,要加強教育學生,教導學生應如何合理地運用好自己的生活費,將錢用在“刀刃”上;其次,要加強校風與學風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學習與消費環境,校園內的消費環境主要是滿足學習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業街那樣繁華;最后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觀教育,從思想上進行改造教育。
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生也可以從實踐中學習,為自己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消費習慣,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知識學習,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有些同學沉迷網絡游戲,對游戲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不但會加重自己的負擔,也會讓自己在游戲中漸漸迷失自我,所以從自身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根本改變這種問題,正確引導自己的成長之路。
(三)、大學生父母應積極引導,家庭要形成健康的消費文化環境,家長的消費行為及消費觀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
無形的反映出來。
家長們應該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使孩子在與社會的接觸中更快的適應新環境。同時家長也應該與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費計劃,適當控制孩子的花銷,幫助孩子建立具體合理的消費計劃,形成正確的理財思想和理財方法。
當代大學生調查報告篇十
當前大學生出現消費節奏快、交方式快捷、追求時尚、前衛,存在較大差異或超前消費等特點,既與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有關。
xxxx
xxx
xxx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于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對大學生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
見附錄一、
本問卷共發放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46份。發放以我們周圍的同學為主。
1.總消費額
2.恩格爾系數
由表中數據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于250x3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系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數據受限于學校的物價水平,但還是可以反映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
4.打工目的方面個電話時間較短。即使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的合理。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經濟方面,而只是為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
5.生活資金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數據還是說明了一些問題,這種情況是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盡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6.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為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目前正受到社會的影響,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
a、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x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齡限制之后,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b、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于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x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x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x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么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x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c、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d、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雖然社會經濟與以往比較已經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離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國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為今后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我們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2.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產管理能力,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話題。可以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里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建議老師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兩課”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3.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