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個人在經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一
此次培訓,三天非常短暫但很寶貴,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和提高的平臺,同時也讓我明確了本次培訓的目標、內容,力求使自己由專業型、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用真心真愛辦真教育的小學校長劉圣萍,劉圣萍既是校長又是名師,還站在教學第一線,親自教學一個班的數學,潛心研究教學,將新的教學理念學活、用活,實現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情感熏陶的有機統一。在課堂教學中,她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專注于課堂情景的創設,讓課堂充滿了趣味,讓學生洋溢著快樂,在她的課堂上,學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同時,也形成了她活潑、輕松、自主、扎實的獨特的教學特色。
聽了劉圣萍校長和肖玲老師的講座讓我收獲頗多,有以下幾方面膚淺的認識:
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教師應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環境;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取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發展。要在教師這一行業獲得成就,自己首先要熱愛這個職業,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報,刻苦地鉆研下去,一切為的就是一份熱愛和執著,在教學中,不能墨守陳規,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去思索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這樣,最終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得以體現。
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么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熱愛學生,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除了真誠還能用什么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不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經驗與方法,并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斗,新的奮斗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有了明確的定位、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良好的心態、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學生的行動、進取的意識并且不斷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積極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探索,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立足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和學習,以實際行動為我們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二
近年來,隨著教育和知識傳播的發展,講座已經成為了人們獲取知識和拓寬視野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一種統一傳遞信息和思想的方式,講座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如此,講座還成為了社會交流和學術探討的重要平臺。在這其中,作為聽眾的我們也受益匪淺。經歷多次講座的我,對于這種方式的講授也有了一些心得和體會。
二、支點段1。
首先,從以往的體驗來看,我發現參與講座可以開拓自己的知識面。現代社會知識的更新速度驚人,僅僅依靠課堂內的學習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而講座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知識分享平臺,不僅可以了解到自己專業外的知識,也增加了自己的思維深度。比如,我曾經參加一場關于藝術的講座,除了了解到了許多藝術家和作品,還能夠了解到藝術與社會、文化的關系等更深層次的內容。這些講座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豐富了我對于不同領域的認知。
三、支點段2。
其次,參與講座也幫助我提高了信息獲取和處理的能力。現代社會信息泛濫,如何快速準確地獲取有效信息成了一種必備的技能。而講座給了我一個鍛煉這種技能的機會。在聽講座的過程中,我從講師的演講中學習到了歸納總結的方法,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聽到的信息。在講座結束之后,我會嘗試將所學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我保存所收集的信息,也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通過不斷地參與各種講座,我逐漸培養了捕捉重點和提煉信息的能力,這對于我之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幫助。
四、支點段3。
此外,參與講座還可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講座往往是一個聚集了各行各業人才的場所,參與者的身份各異,包括學生、專家、學者以及從業人員等。這些人的出席不僅為講座增添了更多的亮點和權威性,也為我們提供了與他們交流討論的機會。在講座中,我可以與其他聽眾和講師進行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通過和他們的交流,我不僅對于問題和觀點有了更多的思考,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人的交流和合作為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機會。
五、結尾段。
總之,參與講座是一種愉快和富有成效的學習方式。通過參與講座,我不僅開闊了自己的知識面,提高了信息獲取和處理的能力,還結識了許多朋友。通過講座,我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也更加確定了自己對于學習與探索的熱情。因此,我相信通過參與更多的講座,我能夠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成長,并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讓我們共同珍惜這種學習的機會,通過參與講座,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三
感受名師教學的魅力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啟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3月23——24日,這兩天我有幸參加了“名師大課堂”的講課說課活動,使我深受震撼,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廣、鉆研之深。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促發展,以簡化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本次課堂教學活動中再次得以體現。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名師的語文課堂就是我們身邊的課堂,沒有過多地追求形式,沒有刻意去運用多媒體,沒有過度追求課堂的熱鬧。在每節課堂里,教師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安靜下來,智慧飛揚,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他們精彩的導語,無痕的過渡,真誠的評價,貫穿始終,無一不是欣賞、贊美、鼓勵學生的話語,讓人覺得自然、流暢、舒服、輕松。 從名師們的授課中,深受啟發,歸納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眾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聽的幾節課,在她們的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發展。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
2、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風貌,在她們的教學中不僅充分展示了教學內容的顯性因素,而且發掘了隱性情感因素。他們能恰到好處的把教學內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3、把閱讀教學看成是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體會”、“品味”、“感悟”還給了學生。同時,在她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在新課標的條件下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確實該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她們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新精神涌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聽名師講課,如同與大師對話。聽完他們的課后,我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他們的課能講得這樣好?他們成功的秘訣在哪里?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授課內容之所以能夠如此豐富,首先在于平時注意知識的積累。如果沒有平時知識的積累,就不可能從多角度、多層次把問題闡述得這樣全面透徹。其次,他們的成功得益于其“勤于思考”的精神。最后,他們的成功還在于其對教學認真的`態度,在于其持之以恒的認真與留心,在于其不斷努力向前的勇氣。
總之,這次的聽課學習,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不斷地站在不同的高度上審視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接觸到各種形式的講座,如學術講座、公益講座、職業講座等。這些講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讓我們獲得新知識和思考問題的機會。近期我參加了一場社會學學術講座,通過這次經歷,我收獲了許多,也對聽講座有了更深的體會。
二、正文。
1.講座內容的豐富性。
這場社會學學術講座的主題是社會變遷與個體成長。講座分為三個環節:首先,主講人介紹了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解釋了社會變遷的概念和原因;然后,通過具體案例和數據分析,展示了社會變遷對個體成長的影響;最后,主講人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在社會變遷中實現個體發展。整個講座內容詳實豐富,不僅有理論知識,還有實踐案例,邏輯清晰,使我對社會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學習的動力和激發。
聽講座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習的動力。在講座過程中,主講人鼓勵我們提問、思考,與他進行互動。這種參與感和互動使我更加積極地思考問題,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激發了學習的動力。講座結束后,我對社會學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進一步深入學習和研究。
3.講座對思維和觀點的影響。
聽講座能夠拓寬我們的思維和觀點。在本次講座中,主講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理論,對我原有的想法進行了沖擊和反思。我發現自己對社會問題的認知還存在很多疏漏,也意識到自己應該更加客觀地看待問題,不僅僅滿足于表面的認知,還要有更多的思辨與思考。
4.講座對人際交往的促進。
參加講座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擴展人際關系的機會。在這場講座中,我認識到了許多有共同興趣的人,大家對于社會問題都有獨到的見解。在講座結束后,我和一些同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相互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觀點。這些人際交往促使我思考更多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
5.講座對自我成長的啟發。
聽講座給予了我更大的自我成長的啟發。從這次講座中,我意識到學習不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還需要不斷地追問問題、思考和總結。同時,我也明白了社會問題需要人們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個體的選擇與行動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打算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結論。
通過這次講座的參與,我不僅獲取了新知識,還提高了自己的思維和交流能力。聽講座不僅是對個人的培養和成長,也是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認識和探索。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積極參與各種講座,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我相信,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思考,我能夠成為一個更加全面發展的人,并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五
聽了許校長的講座和案例,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深有體會,特別是孩子進入五年級,做家長的明顯感覺到了時間、知識難度、等各方面的種種壓力,慶幸的是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及時得到老師們的指點、幫助,得以順利的度過這個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期。我自己總結這么幾點。
雖然與各位老師見面極少,我及時把孩子放學后在家的作業情況、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它傳達給了老師,看到老師的批語,所有的疑惑、所有的困擾都會一掃而空。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們按照學校老師的要求,從培養興趣入手,看他喜歡科學類型。今年我專門為他訂了一年的《我愛科學》。提高他的愛好和閱讀能力。
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舊事重提",以揭開"傷疤"作說服效果。帶孩子出去玩,不要只想著要寫作文了、要有體會。照顧好他的生活,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快樂的人生。多做換位思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鍛煉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信。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六
歷時兩天我聽了張化萬和高金英老師的講座,讓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尤其是高金英老師《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的講座。
聽高金英老師的講座,我深深地被她那崇高的師德師魂而感動,更被她那樂觀與敬業所感染。她實踐著一個人民教師的價值標準,從她平凡而偉大的身上,我們應該學習她的優秀品德。高金英老師從事的是和我們一樣的平凡職業,她一直對自己的學生充滿期望,期望學生成為比自己更成功、對社會更有用的人。她把“讓學生感到幸福”作為畢生追求,把學生成才當成最大的樂趣和幸福。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教育是奉獻”的真諦。
聽高老師的講座,更折服于她的語言藝術,幾個多小時的講座,高老師很少看演講稿,但卻旁征博引,侃侃而談,那詼諧的話語,讓人覺得親切輕松;小故事,笑話,順口溜,信手拈來,讓我不得不佩服她的知識儲備。
作為教師,我們也總在教學園地中摸索著:怎樣超越傳統,給學生開拓一片充滿快樂的土地,讓鮮花和小草都沐浴陽光、茁壯成長?高老師的生動而精彩的一課給了我深深的思考,也給了我深刻的啟迪,細細品味。
說實話,從高老師身上學到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有教育意義上的,也有對人生的思考上的。
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高老師告訴我們:植根于愛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奧秘所在。老師必須真心實意地去愛學生,既當慈母又當嚴父,在學習上、品德上嚴格要求,在生活上熱心關懷,嚴愛相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在她的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新的太陽,是一個前程不可限量的個體。只要精心地去照料他們、哺育他們,只要幫助他們去找回自己的自信,只要幫助他們去挖掘他們身上的潛力,他們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她用她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去幫助每個學生取得成功,這不僅包括天資聰穎、活潑開朗的好學生,更包括那些后進生、特殊生,做到既給千里馬以陽光,又給丑小鴨以雨露。從高老師身上我看到了教師只要對學生傾注愛心,就一定能夠喚起他們學海揚帆的信心。
高老師曾經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在平時的教學中,不盡如人意、不順心、煩惱、憂愁,甚至讓我們惱怒、無法容忍的事情,可能會接踵而來。
尤其是學習、品行上的后進生,更讓你頭痛不已。從高老師身上我深深感到:作為老師,更要學會寬容。寬容是教育的秘訣,寬容比懲罰更有收獲,學生犯錯是難免的,因為他們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行為上,都處于不穩定、不成熟時期,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犯錯誤。教師應該以一顆寬容的愛心,一步步地走在通往學生心靈的小徑上。
高老師列舉當今社會怪“現象”:人們的財富在增加,但滿足感在減少;溝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溝通在減少;認識的人在增加,可以談話的人在減少;房子越來越大,里面的人越來越少;精美的房子越來越多,完整的家庭越來越少;路越來越寬,心越來越窄;樓房越來越高,視野越來越低??作為教師,對社會中出現的怪現象,要能保持一顆平常心。
掌握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動權。心理平衡是人格升華和心靈凈化后的崇高境界。“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高老師這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作為老師,更要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正確看待自己,正確看待學生,要善待所有的學生,學會激勵,學會表揚。要做到心理平衡,高老師告訴我們,就是做到三個“三”。 第一是三個正確。一是正確對待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難。二是正確對待他人,心中常有愛心。三是正確對待社會,常懷感激之情。這樣在社會交往和事業追求中才能給自己準確定好位。不要自卑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常越位。只要自我定位客觀準確,基本上處事就能夠比較得心應手,心理壓力就小。第二是三個“既要”。既要全心全意奉獻社會,又要盡情享受健康人生。二是既要懷殷殷報國志,在事業上力爭一流,又要有顆淡淡平常心,在生活上甘于平淡。三是既要精益求精于專業知識,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休閑愛好。這樣人的心境和情緒,認知和感覺才能有深度和廣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坦蕩蕩”而不“常戚戚”。第三個是三個快樂。一是順境時要助人為樂。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二是要知足長樂。因為幸福本無固定的標準,幸福是一種見仁見智的感受。一位哲學家說過“生活像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三是逆境中要自得其樂,不能氣餒。因為世上萬物,福禍相依,風水輪流。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都是正常的輪回規律。高老師告誡我們社會是不公平的,只有你去適應他。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高老師的講座,我感覺特別短暫,她用詼諧生動、簡潔易懂的語言,把當老師的真諦講得淋漓盡致。一句句平凡樸實的話語給了我不平凡的感觸和思考,我會好好體會她的理念和心得,慢慢的融入我的課堂、我的人生。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七
為了提高我校教師團隊執行力,著力打造沿河品牌學校,促進學校更進一步的發展,學校安排于20xx年11月14日下午,聽了由深圳道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孫老師主講的“執行力與學校發展”的講座。其中談到的執行者應當具備的六心——愛心、公心、責任心、寬容心、平常心、律己心。“愛心”放在首要位置,讓我感觸很深。
作為一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執行者,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深刻領會,始終保持這“六心”,用這“六心”去嚴格要求自己。從愛心這一層面來說,我的體會是:
“做一天蠟燭,就要發一天光;做一天春蠶,就要吐一寸絲。”這就是我的從教觀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于辛勞,甘于付出,甘于無怨,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也是一個人從事教育事業的必要的心理準備。
教師必須關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
作為教師應當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我們”的關系。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怎樣去關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外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過程育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愛”要面向全體學生。
熱愛教育事業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礎,熱愛自己的學生是搞好教育教學的保證。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八
每當聽到中學或大學階段的同學們有機會去聽一場講座時,總會讓我想起自己曾經的那段學習生涯。講座不僅僅是提供知識與信息的途徑,更是幫助我們拓寬視野、增強思辨能力的機會。從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二段:提前準備。
在參加講座之前,我會進行一些提前準備,包括了解演講者的背景、主題內容等。這樣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演講內容,提前熟悉背景知識。同時,也可以在提前了解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問題或關注點,這有助于我更加專注地傾聽演講,更好地與演講者進行交流。
第三段:認真聆聽。
在講座現場,我會盡力保持專注和積極的參與態度。首先,我會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遠離干擾因素,盡可能避免噪音、閃光燈等干擾。然后,我會保持良好的姿勢,注意保持目光與講臺保持90°角,以便更好地與演講者進行視線交流。此外,我也會積極記錄重要的知識點、觀點或我親身覺得重要的事例,這樣有助于后續的整理與回顧。
第四段:主動交流。
講座的目的不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還應該是主動與演講者交流、提問的機會。所以,在講座過程中,我會主動思考、分析演講的觀點,與演講者進行互動。當然,提問也是讓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內容的好機會。通過提問,我們可以從演講者那里更深入地了解觀點和背后的思考,也能夠促進自己的思考和學習提升。此外,與其他觀眾交流也是另一種學習的方式,我們可以從他人的觀點和體會中獲取更多的啟發和靈感。
第五段:及時總結回顧。
參加完講座后,我會及時對所聽到的內容進行總結回顧。我會仔細整理和闡述我所記錄的重點,幫助自己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同時,我也會把這些重點整理成一張思維導圖或筆記,方便以后回顧和與他人分享。這個過程也是對自己學習成果的檢驗,思考著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演講的重點。
結尾:
總的來說,參加講座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們不但能夠從中獲取新的知識和信息,還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和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通過提前準備、認真聆聽、主動交流和及時總結回顧這幾個步驟,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這個機會,并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夠珍惜自己參加講座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九
聽講座是一個人獲取新知識和不斷提升自己的絕佳方式。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學習和成長是必不可少的,而聽講座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通過聽講座,我們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掌握最先進的知識技能、了解社會的發展趨勢。今天,我就要分享自己在聽講座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二段:聽講座的好處。
聽講座的好處很多。首先,聽講座可以讓我們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掌握最先進的知識技能。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斷學習和成長,才能適應這個變化的社會。此外,聽講座還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拓展我們的眼界,讓我們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想。通過聽講座,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增強自己的文化素養。
第三段:如何聽講座。
聽講座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技巧和能力。首先,我們需要提前準備,了解講座的主題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講座內容。其次,要注意聽講座的過程中保持專注和集中注意力,不要被周圍的干擾和噪音打擾。此外,要注意做好筆記,把講座的要點和思想記錄下來,以便于后期回顧和總結。最后,跟講座的主講人保持良好的互動,與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體會,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講座內容,并且收獲更多的啟示。
第四段:聽講座的收獲。
聽完講座之后,我們應該及時總結自己的聽課體會。可以通過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的方式,讓知識更深入地印在自己的頭腦里。此外,根據自身領域的特點,可以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打好基礎。最重要的是,聽講座過后,我們應該嘗試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能力。
第五段:總結。
聽講座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而是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和專注的過程。通過聽講座,我們可以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成長。它是我們不斷錘煉自己,迎接未來挑戰的絕佳途徑。因此,我們要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去聽講座,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讓自己不斷成長。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十
近年來,聽講座已經成為了大學生們接觸新知識、拓寬視野的主要途徑之一。無論是教授的學術報告,還是行業專家的經驗分享,每一次講座都給予了我們學習和思考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結合我自己參加過的一次講座,談談我個人的心得體會。
首先,參加講座能夠拓寬視野,開闊思維。在這次講座中,主講人分享了他多年來在科研和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他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發展動態,讓我們對學術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次,他結合自身的經歷,給出了一些建議,讓我們思考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這些新的觀點和觀念不僅開拓了我的思維,還激發了我的學術熱情和求知欲望。
其次,參加講座有助于培養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意識到科研不僅僅是理論上的知識,還需要實際操作和實踐能力。在這次講座中,主講人詳細介紹了他的研究項目,并分享了他的實驗技巧和經驗。他還向我們展示了一些實驗數據和分析方法,讓我們對科研過程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通過這次講座,我學到了很多關于科研實踐的經驗,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素養。
此外,參加講座還有助于建立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在這次講座中,我見到了許多來自其他學校和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我們一起學習、討論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見解和經驗。這為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通過與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拓寬自己的社交圈子。我相信這種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對于個人的成長和職業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最后,參加講座還能夠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分析思維。在這次講座中,我認識到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提高的過程。主講人分享了他不斷學習和深造的經歷,不斷追求知識的決心和毅力讓我深受鼓舞。他還教導我們如何分析和研究學術問題,強調理性思考的重要性。通過這次講座,我意識到自己在學習和思考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并且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總之,參加講座是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它給予了我們學習和思考的機會,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并培養了我們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它也為我們建立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培養了我們的學習能力和分析思維。因此,我鼓勵大家要多參加講座,并從中積極地吸取新的知識和經驗,共同成長和進步。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十一
7月16日上午,在關于高校生創業的講座上,06級的學長陳勃講了很多關于他高校生活的經受和整個創業的心路歷程。他說,電影中國合伙人里面有一句話,就是千萬不要的伙伴創業。合伙創業往往會讓伙伴由于利益不均而反目。創業初期,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沒賺到什么錢或者沒做大的之前,除了付出汗水就是不斷努力,伙伴之間基本不會涌現什么內部沖突。但是假如開始做大了,每個人都會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很簡約產生沖突。伙伴之間一旦和利益扯上關系,就會變得繁復。創業不是一件簡約的事情,跟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創業更不簡約。但是他本人并不建議我們這么早就開始想這些東西,創業的事情大可放到大三大四再去考慮。他認為在什么年齡段就該做什么事,不初戀怎么叫中學,不玩游戲怎么叫童年,不逃課怎么叫高校。假如你不早戀,不玩游戲,不逃課,那你的人生雖然是完滿無誤的人生,但是你也會因此失去很多。你無法了解早戀的美好,沒法體會玩游戲的快感,更無法擁有逃課的志氣。
在他看來,高校就像個腌菜缸,進了高校,我們就像是那些個新鮮的蘿卜白菜。無論你是誰,不管你來自何方,走進去再走出來就會迥乎不同了。其實好的高校只是配方比較獨特而已,但是能不能成為好的腌蘿卜腌泡菜,關鍵還是個人,不要讓自己成為一顆爛白菜爛蘿卜。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時間做什么事,不要把美好的高校時間荒廢在宿舍里。找到自己的堅持的信仰或某一種精神,努力追求并不停的`戰斗,這樣會在高校積累下不少人生財寶。
高校,帶給我們的僅僅是自由,而自由這個東西,掌控不好,會失去很多。高校的時候,或許有很多人會都這樣,上數學課看英語,上英語課做數學。在被四周的人看到的時候或許還會笑笑,并未覺得有何不妥,反而朦攏中有一絲的得意。但是,這樣做其實從一開始就錯了。在錯的時間做對的事情跟對的時間做錯的事情,其本質的一樣的,永久都不可能有在對的時間做對事情的效果,甚至會產生相反的影響。
一件事情占了其他事情的時間,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同時也使得被占用的“其他事情”也沒有了起初想要的效果。這個關系一旦連續,就會導致之后的幾件事情都會因此受到大小不一的影響。而這到最末的影響就是幾乎沒有一件事情能做好。
然而,正確和不正確都是相對的,相對于不恰當的時間而言,就算是做了不違法、不損人、有道理的事情,也不確定是正確的。
在高校期間,有不少同學都有做兼職,這樣可以賺取生活費、學費,積累社會閱歷,加深對社會的了解,有誰敢說不對。但對于高校生來說,最應當做的正確的事情,則是學習。學習是將來的就業之本。該讀書時,忙著打工;該工作時,卻為畢不了業發愁。或者自己掌控的知識和本事,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只能加入待業的行列了。
參與社團,投身實踐,交友旅游,每一件都是正確的事情,但假如該上課的時間不去上課、該學習時不學習,而去做這類事情,就很難說是正確的了。假如忘卻了這一點,不是顛倒黑白,就是因果顛倒,或者說貽誤了時機。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使得原本就特別有限的生命顯得更加短暫。有緊迫感,想多做點兒事情,這種想法是好的,但還應當有須要的舍棄。要明白有得必有失,不能雙贏時只能選擇放棄一樣。兩種事情都想做,就很有可能都做不好。
重要的是,明確不同階段的中心任務。學習階段,主要任務是學習,這是毋庸置疑的。打工也好、兼職也好、實踐也好、實習也好,都只能在完成了學習任務的前提下進行,而不能把學習放在次要、甚至不要的地位。
假如真想多嘗試、多收獲,就要肯于吃苦,加倍努力。同時兼顧兩件或者幾件事情,就不得不比別人多付出。由于要想得到雙倍的收獲,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正的。每個人每天都有24個小時,假如用8小時學習,8小時睡覺,8小時做其他事情,這樣看來,做其他事情的時間還是挺多的。但是人們往往每次都會盜用睡覺的時間來做其他事情,不到半夜是不會睡覺的,每天透支第二天的時間,第二天又透支第三天的時間,若到周末也不能調整過來,那便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所以,要保持一種“在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的心態。讀書的時間一心讀書,讀書才有效率,不虛度;娛樂的時間就不要考慮其他事情,盡情享受;休息的時間就只要靜心休息,才會徹底放松,不煩躁。故此,任何事情都有其固定的時間,各居其位,井水不犯河水。若其中一項事情占用了其他事情的時間,內疚、煩躁、緊迫、擔憂、遲疑,種種負面心情就會接踵而來。
人們如此擔憂如此焦慮,有一部分的緣由是這個社會轉變太快,節奏太快,誘惑太多,人人都怕落后。有的人在大二就開始感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開始過得多且過的生活;有的人在父母的安排下已經不知不覺依據父母的計劃前進。于是,你開始可怕,可怕來不及做自己想做的,可怕來不及功成名就,可怕成為一般人,于是,別人考研,你跟著考研,別人考公務員,你也跟著考公務員,迷茫的路上人滿為患。由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內心信念總是可以輕易地被主流的或者旁人的價值觀撼動得搖搖擺擺,然后去復制別人的經受,做了以后還自我膨脹得厲害。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有些人適合走自主創業道路,有些人卻適合在辦公室格子間里嶄露頭角。只要找到自己的追求,并努力付諸行動,就確定會離自己的理想更近。不用去走別人的路,不用把別人的人生套用在自己身上,只要清楚自己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事情,不懊悔自己的選擇,不懊悔自己的決斷就行了。
就跟收納物品一樣,若想把各項事情安排得條理分明,把過去的時間整理得明明白白,就要把各項事情歸類整理到各個時間儲物箱。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會形成一個好的規律。該玩樂的時候玩樂,該談戀愛的時候談戀愛,該專注的時候專注,該放松的時候放松。
高校四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了解自己,懂得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聽講座心得體會萬能篇十二
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班主任培訓,聽了丁蓉老師對班主任工作的精辟、詳細的分析與總結。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和職責又多了一份了解,也更明白了自己作為一個班主任所擔負的任務是多么艱巨。
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的世紀的到來,社會對教育事業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能使現在的學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是每個學校所共同關注的話題,丁蓉老師提出了她的看法“更新育人觀念,以人為本”。舊式的“應試教育”再也滿足不了社會,無法為社會提供全面發展型的人才,如何改變舊式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改進方法、拓寬途徑。
反思我們的過去,教師只針對事,并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中去,只會對他們說你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而沒有去了解學生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對他們所做的思想工作也是如何好好學習,對其心理特征和變化卻是知之甚少,而如今社會需要的人才卻是德才兼備、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型的人才。英國一位教育學家說過:沒有心理教育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沒有經過心理教育的人是不完整的人。舊式教育已與時代脫軌。
與學生交往,要講究藝術,要學會傾聽,與學生在一起活動,以傾聽為前提,與學生的談話更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聽了講座后,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賞識教育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數子一過,不如獎其一功。”
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最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我們要貫徹獎勵為主,懲罰為輔的正面教育原則,如果一個班級受到表揚多,則這個班級學生思想品德、紀律、成績就會越來越好,因為表揚使學生揚長避短,促使他們不斷進步,相反如果一個班級經常受到批評,便會失去信心,就會使他們自暴自棄,很難進步。有句話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在教育學生中少批評、懲罰,多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另外,集體性的獎勵要多應用,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都希望自己能置身在一個優秀組織,并且希望成為這個組織的優秀分子。集體性獎勵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而且能教育和影響每一位學生。有位教育家講過:“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夠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所以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就能激勵學生,使他們不斷爭取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時,如果能盡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后真誠地去贊賞他們、鼓勵他們,那么你會發現,學生個個都是那么可愛、那么優秀。教育學生首先要學會“生活上知足常樂,同學之間助人為樂,學習上自得其樂,身體健康快樂”,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丁蓉老師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
1、助人的過程是他助、自助,互助的過程。
2、滿足學生尊重,信任,理解承認的需要。
3、助人自助,促人自悟。
4、為人格完善創造機會。
5、懲罰的目的在于激勵。
教師在助人過程中應嚴中有情,情中有愛,委婉的說服比強硬的干涉更有效果。班主任做一步普通的,哪怕是瑣碎的小事,也能增強師生的感情,拉進兩者的距離,那樣班主任所做的工作更容易為他們所接受。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老師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才會被學生悉心接受。老師要得到學生的認可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應有特定的人格魅力,能去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枯燥的說教第一二次有效,第三四次那就只能算嘮叨了。事實勝于雄辯,與其喋喋不休地灌輸理論,不如讓事實證明一切。善于從生活中截取事例,運用活生生的事例讓學生眼有所見,心有所悟,這比說教要管用得多了,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自主活動中獲得親身體驗,有助于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民主、自主的意識,由于它以學生興趣為前提,通過各種可接受的方式去接。
有人說:“不變的老師,流水的學生。”走過了多年的教學生涯,我要說:“老師也要變,老師和學生一起成長才是真正的教學相長。”讓我們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讓教育智慧升華,煉就一雙慧眼,發現學生“那一點點光。”總會有那一瞬間,一顆流星、一點流螢,在廣袤的夜空,都是亮麗的風景,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個鮮活生命的獨一無二和與眾不同。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但意義卻很重大。新的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向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我要將這次班主任培訓學到的經驗、方法運用于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中去,為了對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了扎實而有效地做好班級工作,我要對自己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不斷地進行創新。我將力爭做一個讓學生喜歡,讓家長滿意,在教育教學上稱職的優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