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一
1.了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學習本課“妒、督、魯”等ll個生字,以及妒忌、商議、推卻、探聽等8個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根據《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改寫的故事。(出示課題后齊讀)。
2、簡介背景:東漢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前發生的。
你還想知道什么?
如:怎樣借?為什么能借到?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2)講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了這個任務,并保證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講周瑜不給造箭材料,進一步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準備。
第三段(6~9)講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講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神機妙算,自嘆不如。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來刁難諸葛亮,諸葛亮因借箭而顯示才干。通過學習,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基本把握了。請大家以“箭”來總結段意。
第一段,寫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第二段,寫諸葛亮準備造箭;
第三段,寫諸葛亮借箭;
第四段,寫諸葛亮借箭成功。
學生歸納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機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的順序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
(師生讀書)。
師: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怎么總是“周瑜問,周瑜說”呢?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地描寫說話人的動作、神態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譯過來的,古人寫文章用提示語一般很簡潔,“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們接下去就來通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提示語加一個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詞語,再讀讀這句話,更深地體會人物的個性特征.
(學生默讀、思考)。
討論交流,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生:我給第一句加“假惺惺”,因為一個大都督怎么會不知道水上交戰用弓箭最好?他這是裝的。(讀)。
生:我認為加“明知故問”好(讀“周瑜明知故問地說”)。
師:詞用得好。但這兒“問”和“說”有重復之嫌。請再讀讀,改一改,把句子讀好。
生:周瑜明知故問:“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我給周瑜第二句話前加“狡猾地”一詞。諸葛亮是一個文人,一個客人,他沒有兵工廠,怎么造十萬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說這是“狡黠”。(笑)。
師:剛才,大家從周瑜的語言中體會出他的險惡用心,由此加深了對人物的了解,真棒極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認真讀讀,仔細想想,從中挑選出你認為有必要的,補充提示語,并說說理由。
(生稍作準備,繼續討論)。
生:我認為“軍情緊急,可開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興”。因為周瑜看到諸葛亮上當了,心中非常高興。
生:周瑜雖然高興,但又要忍著,裝模作樣。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卻說”。
師:好啊,從語言交流中體會到人物內心復雜的變化了。
生:諸葛亮愿立軍令狀之前,應加上“很有把握”。
師:意思對了,若用上一個成語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師:請你把諸葛亮的話讀一讀,讀出他胸有成竹的語氣。
(生讀)還有哪句話也表現出他胸有成竹?我們一起讀。
小結:這一段的語言交鋒,句句緊扣,可畫出兩個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表現了他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諸葛亮準備造箭。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二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弄清借箭的經過,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能試著評論歷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弄清借箭的經過。
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師: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連續劇《三國演義》,誰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生:“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師:魏、蜀、吳三國并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為什么是三國鼎立?看老師畫圖。(師邊畫邊講)
曹 操
劉 備 聯 合 孫 權
生:周瑜妒忌諸葛亮。
師:周瑜讓他幾天之間造多少箭?
生:讓他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
師:這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諸葛亮草船借箭(板書課題)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那么諸葛亮找誰借箭?怎么借箭?結果如何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大意)
1、指名讀1、2自然段。
師:哪一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
生:第1自然段。
師:周瑜為什么要妒忌諸葛亮?
生:因諸葛亮挺有才干。
師:齊讀這一段,注意“挺”和“很”這兩個詞要讀得語氣重一些。(生齊讀)
師:周瑜是怎樣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事的?諸葛亮是怎樣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滿口答應,并立下軍令狀。)
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為什么很高興?
(他以為他的陰謀已得逞了。)
(先請生自由讀,發表意見,再指名分角色讀。)
小結:1、2自然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箭十萬支”陷害諸葛亮,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細讀第3――5自然段。
師: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周瑜、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生默讀思考找到答案,并回答。)
師:你從中看出什么?
生:我看出周瑜是個奸詐、陰險的人。
生:我看出諸葛亮胸有成竹。
師:回答得很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從他們的語言和做法看出來的。
(指名分角爭讀3、4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3、默讀6―9自然段,用“――”劃出出發時間,草船借箭的有關語句。
師: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行動的目標是什么?經過怎樣?結果怎樣?
請看老師給同學們放“電影”。(師出示電腦動畫,配合錄音范讀,讓學生觀看諸葛亮是怎樣在大霧漫天的環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經過)
(生聯系上下文討論出:這一切都是諸葛亮預料到的)
師:從中你對諸葛亮有什么認識?
生:諸葛亮的才智過人,我真佩服他。
生:諸葛亮曉天文、懂地理,我應向他學習。……
4、齊讀第10自然段。
師:諸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
生:十萬多支。
師:這一天恰好是周瑜給他任務期限的第幾天?
生:第3天。
師:周瑜看到諸葛亮完成了任務,他的陰謀失敗,他是怎樣表現的?
生: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小結: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萬,挫敗了周瑜的陰謀。
1、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
2、準備復述“草船借箭”的故事。
附:板書設計
曹 操
劉 備 聯 合 孫 權
(諸葛亮) (周 瑜)
才 干 妒 忌
因:十天造箭十萬
果:三天借箭十萬
草船借箭
1、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2、學會11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膽略。
教學重點: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重點段,認識諸葛亮神機妙算。
教學關鍵:教師善于激發學生提問題,憑借課文(文字、插圖),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教時 第一教時 時間 課業內容 2、草船借箭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課文。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3、了解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重點是什么。
教學重、難點 借助課題把握課文的重點
課前準備 小黑板 錄音 投影
教 學 過 程 方法與手段 完成目標(或)設計意圖
環節 1、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2、你還想知道什么?(師生一起梳理問題)3、初讀課文,認真思考上述問題。4、反饋。 帶著問題讀課文,激發興趣,提高讀書的效率。 通過知道什么,還想象知道什么,把學生帶進課文內容中。
(一)創設懸念,激發興趣。
(三)課后小結
教時 第二教時 時間 課業內容 2、草船借箭
教學目標 1、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2、突破重點,明確文題。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認識諸葛亮借箭的主要原因
課前準備 錄音 投影
教 學 過 程 方法與手段 完成目標(或)設計意圖
環節 1、回憶課文內容及思路。2、默讀課文第3段,說說最感興趣的內容。3、分析諸葛亮在大霧掩護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過程,剖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有感而發 這是在學生基本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重點內容。
(一)導讀第2段,突破重點段。
(三)指導朗讀 1、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地方自由讀,想想該用什么語氣?2、指名讀,同學評議。3、分角色朗讀對話。 朗讀欣賞評價促進 在讀中加深對語言文字的親和力。
(四)課后小結
教時 第三教時 時間 課業內容 2、草船借箭
教學目標 1、鞏固字詞,聽寫詞語。2、品評朗讀,總結全文。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課前準備 小黑板 錄音
教 學 過 程 方法與手段 完成目標(或)設計意圖
通過這個環節來鞏固字詞。
(一)鞏固字詞
(二)學習首尾兩段 1、對比著讀讀首尾兩段,有什么發現。2、小黑板(或投影)出示挺有才干――神機妙算心里很妒忌――我真不如他 對比法 提示學生進一步理解“神機妙算”
課后小結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三
3.掌握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了解*船借箭這件事情發展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
2.從*船借箭這件具體的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想到了哪些問題呢?
通過預習,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呢?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指名回答、
三、理清層次
1.小組學習,想想課文按怎樣的順序敘述的?
2.交流,總結段意、
四、回歸問題
1.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2.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小組討論,找找課文中哪個詞語最有研究價值、
一、回憶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你們小組認為課文中哪個詞最有研究價值呢?
二、深入探究
1. 教師引入:“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你認為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劃出來,再用心體會,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哪些地方最能突出諸葛亮神機妙算呢?
4.相機提問,引發思考: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他會想些什么呢?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寫出來嗎?”《*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
5.應該怎么讀出來?
6、現在,你弄明白了為什么要借箭,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嗎?
三、作業
閱讀《三國演義》、
一、回憶
說說自己弄懂的知識、
二、延伸
說說自己讀的能突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
三、創見
課文與自己課外閱讀的內容相比較,有什么不同之處、提出自己的疑問、
四、總結
1.說說自己解決的問題、
2.說說自己學過課文后的收獲、
五、作業
我看歷史人物、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四
1.會認“瑜、忌”等9個生字,會寫“妒、曹”等11個字。
2.自主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現在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
3.默讀課文,能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親近古代文學作品的興趣。
感悟人物形象,從“草船借箭”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通過研讀具體語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并通過讀表現人物的個性。
1.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1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
1.2聽了這首歌,你想到了哪些故事哪些人物?(生自由交流)
1.3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啊!長江邊上,曾經有無數的英雄豪杰演繹了無數神奇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其中一個經典故事《草船借箭》。(板題)
1.4《三國演義》簡介:成書于元末明初,以《三國志》所記載的三國歷史和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為基礎創作而成。小說從劉、關、張桃園結義寫起,止于東吳滅亡,主要寫了魏、蜀、吳三國間的斗爭。書中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孫權、周瑜等。《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三國演義》與《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合稱“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2.讀課文,疏通生字詞,理清課文敘事的思路。
2.1字詞過關
周瑜妒忌委托都督幔子布置調度水寨擂鼓弓弩吶喊丞相神機妙算
2.2成語理解:
神機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機、算:指計謀;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于估計復雜變化的情勢,決定策略。與“神機妙算”意思相近的詞有:錦囊妙計、料事如神、足智多謀)
2.3理清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周瑜妒忌諸葛亮,設計讓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將計就計,巧妙計劃,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陰謀。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嘆不如諸葛亮。)
3.自主學習,感知“借箭原因”
3.1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周瑜妒忌諸葛亮,要陷害他,那么周瑜是怎樣把造箭的任務交給諸葛亮的,諸葛亮又是怎樣接下這個任務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1、2自然段,用“----”劃出他們之間的對話,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2生讀課文,劃句子
3.3匯報
(1)周瑜與諸葛亮在對話中,心中各自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體會周瑜的暗藏殺機,心懷鬼胎;諸葛亮的胸有成竹,不動聲色。)
(2)分角色朗讀對話。
(3)草船借箭后,周瑜對諸葛亮又有何評價呢?
出示句子: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生齊讀。
過渡:接下來我們來研讀借箭的經過,看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現在哪些地方。
3.4神機妙算“借天時”——知天時
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的人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諸葛亮早料到第三天四更時會“大霧漫天”,果然神機妙算。]
3.5神機妙算“借地利”——懂地理
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
4.關注情節變化中的人物表現,感知人物形象
4.1結合課外知識和初讀體驗,概括諸葛亮的人物形象。(神機妙算)
4.2聯系情節變化中不同人物的表現,深入體會人物形象。
(1)關注文段,自學探究。
探究問題:
自學建議:
a.默讀課文,勾畫相關句子。
b.自主思考,提取關鍵詞概括“算到了”。
(思考舉例:我從文中畫了這樣兩句話:諸葛亮說:“只要三天。”“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的人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這說明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之前就算到了三天后會有大霧。通過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的天氣,我們可以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所以我填的是“只要三天,算到了三天后大霧漫天”。)
(2)互學(組內完善和補充)。
(3)展學(合理分工,說清觀點)。
(4)組際交流(對照組內學習成果,商討補充、質疑或反駁)。
4.3梳理觀點,小結歸納。
聯系情節變化中不同人物的表現,我們看到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背后,對天氣的預判、環境的了解、人心的洞察。他的神機妙算已經到了出神入化、讓人嘆為觀止的地步。
5.拓展延伸,升華人物形象
5.1出示贊揚諸葛亮的古詩:
一天濃霧滿長江,
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
孔明今日伏周郎。
5.2指名讀古詩,品析古詩意境。
5.3 總結全文: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諸葛亮,他知天文,借了長江的霧;他曉地理,借了長江的風和水;他識人心,借了魯肅的兵和船,從而借到了曹操的箭。可見他既會神機妙算,又會巧妙安排,讓我們再讀周瑜的話——“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5.4師:“草船借箭”既為借,則有“還”,那么諸葛亮借來的箭怎樣還給曹操呢?周瑜真服氣了嗎?他和諸葛亮之間還有哪些明爭暗斗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三國演義》。
5.5作業:
(1)復述課文,寫成一篇日記。
(2)課后讀名著《三國演義》第46回。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五
2.課前創設情境。和學生做猜一猜游戲,電腦出示幾幅《三國演義》中的插圖,讓學生根據畫面內容猜出它畫的是《三國演義》中的哪個故事。
3.播放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在播放完歌曲后,教師導語:聽完這首歌,我們心潮澎湃,這渾厚的聲音,這熟悉的旋律,似乎又將我們的思緒牽引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古戰場。那里充滿了謀略的比拼、智慧的較量。伴隨著這音樂,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似長卷般在我們面前閃過,而在這畫卷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諸葛亮,(出示諸葛亮人物圖)。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走進草船借箭這一歷史事件中,走近這集胸襟與謀略于一身的傳奇人物——諸葛亮。(齊讀課題)。
二、切入重點、質疑探究。
1.當魯肅把諸葛亮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周瑜有何反映?
2.出示句子: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指導朗讀:周瑜是長嘆一聲說的這句話,讀出這種語氣。
“神機妙算”什么意思?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適時寫出批注。教師巡回點撥。
小組內交流補充。
三、交流匯報,深入感悟。
過渡:俗話說,閱讀使人明理,交流使人明智。下面就交流一下你的閱讀收獲吧。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指導,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到以下幾點:
(一)對人了如指掌。
1.對曹操的了解。
出示句子: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
(1)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通過魯肅的“吃驚”與諸葛亮的“笑”的對比以及“一定”“只管”等詞語來體會諸葛亮的自信。
(2)諸葛亮只點出“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其實他這句話里含著一個重要的信息沒有交代出來。補充句子:“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他會。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3)是啊,諸葛亮針對曹操做事謹慎這一特點,料定霧這樣大,他不敢貿然出兵,定會用箭來設防,結果果真如此,他似乎就是藏在曹操肚子里的孫悟空啊!諸葛亮神不神?難怪周瑜這樣長嘆,生接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4)指導朗讀。出示課件:屏幕同時出現兩幅畫面:一個是岸上曹軍的情況,一個是船上諸葛亮和魯肅對飲。教師語:一面是戰鼓擂擂、刮箭齊發,一面是引酒取樂、談笑風生,這鮮明的對比中更顯出諸葛亮的大智慧。讓我們通過朗讀來再現這驚心動魄的場面吧。學生分角色讀7、8自然段。
2.對魯肅、周瑜的了解。
諸葛亮的“知人”還體現在他對魯肅和周瑜的了解,讓學生結合課文談談。
(1)讀課文的2—6自然段,找出有關語句。
(2)交流總結:他知道周瑜想害自己,也知道魯肅不會泄密,會協助自己。
總結:看來,真應了古人的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是諸葛亮對人物的性格特點揣摩的如此透徹,才能把草船借箭設計得出神入化。
(二)能預測天氣。
出示句子: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指導學生讀出霧的大。
這場大霧來的及時,從課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諸葛亮早已知道三天后會有大霧?
1.諸葛亮說:“只要三天。”諸葛亮說:“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引導學生體會:十天造十萬支箭本身就難,可是諸葛亮敢于立下軍令狀,三天就能造出,為什么?他心中盤算的不是造箭,而是——借箭。分角色讀對話部分,讀出諸葛亮的從容自信。
2.引讀:三天要造十萬支箭啊,光準備東西也需要時間啊,可是諸葛亮呢?——生接讀: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比較:(1)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2)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第一種寫法好在哪?(體現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
3.那諸葛亮真是“神”,能預知未來?他根據什么知道三天后會有大霧?(點出:古人對自然規律已經掌握許多。諸葛亮博覽群書,他能根據節氣、風向等自然情況推測未來天氣。)。
(三)借箭的過程謀劃巧妙。
1.找出借簡明過程中能體現他謀劃巧妙的語句。引導學生從船的設計、出發時間、受箭及時撤退安排來體會。(軍士和草靶子有什么用意?為什么四更行動?為什么要“逼近”曹營?受箭的過程中船“一字兒擺開”有什么用途?借箭成功怎么撤退?)。
2.電腦出示長江方位圖,讓學生演示船受箭方式,體會這樣的安排的巧妙。
3.我們身臨其境去感受一番。課件播放借箭過程。請學生談體會。
總結:可見,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之前對方方面面都考慮的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的滴水不漏,最終令周瑜自嘆不如。
四、回歸總結,拓展延伸。
1.教師:蜀吳聯軍本當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氣量狹小,生了妒忌之心。因為他妒忌諸葛亮的才干,就借口兩軍交戰需要用箭,用三天造箭十萬的詭計來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神機妙算,他巧借天時地利,利用對人的了解,從強敵手中智取十多萬枝箭,迫使周瑜仰天長嘆,低頭認輸。
2.出示感動中國人物劉翔的的頒獎詞,指名讀。諸葛亮憑著他草船借箭中的過人表現,當選為名垂青史十大人物之一,請你為他寫一段頒獎詞。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六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新詞的意思。
3.通過讀課文,理解諸葛亮的為人。
理解課文大意。
給課文分段。
錄音、投影。
我們知道中國古典文學中有一部是寫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的書,其中“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等故事,你知道這是本什么書?(《三國演義》)。
出示思考題:
1.課文中誰是主要人物?圍繞“借箭”,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1.學生提問,教師整理后存疑。
2.帶著問題邊讀邊想。組織討論,著重解決:
(1)諸葛亮為什么到東吳來?為什么要借鑒?(要求學生細讀課文第一段,弄懂事情發生的原因。)。
(3)對話朗讀訓練,
(4)討論:諸葛亮為什么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陰謀?
3.首尾兩句聯系對照,通過朗讀,思考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讀最后一段,抓住關鍵詞“交箭”—“長嘆”分清事情的結果。
學習敘事的課文,應該分清事情的起因、結果,才能深入理解課文。
因為周瑜()諸葛亮的才干,想以此來()諸葛亮;諸葛亮()答應()天交箭,并立下軍令狀。經過“草船借箭”,又一次證明了諸葛亮是一位()的人。
抄寫生字新詞。
作業本1、2題。
板書:接受任務——做好準備——草船借箭——按時交箭。
(1—2)(3—5)(6~9)(10)。
1.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理解諸葛亮草船借箭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
2.深入認識諸葛亮這一人物,簡要復述課文。
學習探究課文,深入了解諸葛亮。
簡要復述課文。
掛圖、小黑板。
1.周瑜派魯肅去探聽情況,“探聽”可以換成什么詞?
2.魯肅是怎樣對待諸葛亮的?
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一個中心詞來概括回答,并用上“因為------所以”(神機妙算)。
1.理解“神機妙算”
2.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首先“神機妙算”到了什么?
聯系“大霧滿天”一句,說說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朗讀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讀懂“神機妙算”的?(抓住關鍵句—聯系上下文)。
1、根據學法,再讀課文,討論諸葛亮還“妙算”到了什么?怎樣安排計策?劃下有關句子。
2、組織討論,在讀讀議議中把握重點。
(1)讀“諸葛亮笑著說”一句,體會他充分“妙算”到的情況。
(2)讀議“一字兒排開”一句,想想諸葛亮為什么要這樣安排?結果怎樣?(出示掛圖)。
“一字兒排開”與“一列縱橫”有什么區別?
再讀“飛箭如雨”句,“船頭掉向”又說明了什么?
(3)結合第9自然段,你還讀懂了什么?齊讀。
3.小結:學習課文,要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哪些地方也表現出諸葛亮“神機妙算”?(學生相互交流)。
2.討論:諸葛亮為什么能神機妙算?(知己知彼,博學多才,善于分析,巧妙運用計策)。
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復述。自由復述—指名復述—同桌復述。
七、填空:“草船借箭”是一次()的較量。諸葛亮深知周瑜(),魯肅(),曹操();還利用()()天氣和()條件,巧妙的安排,運用()進行借箭。借箭的成功,充分說明諸葛亮是一個既()又()的人。
作業:作業本3、5、6題。
板書:知天時:大霧。
諸葛亮懂地理:順風順水。
資料提供者:張歡琴。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七
中華文化豐厚博大,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掌握書本中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走進語文天地,汲取文化精華,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為了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為了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的能力;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為了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進大語文天地,我設計了本次語文綜合性活動。
1、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少年版)的基礎上,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三國的成語、歇后語、故事,汲取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豐富優美的語言營養,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2、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以多媒體為載體,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能力及聽、說、讀、寫、演的能力。
課前發給學生《三國演義》原著中與《草船借箭》有關的內容、《草船借箭》的課本劇。引導學生熟讀《三國演義》(少年版),瀏覽原著編目,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愛通過上網查閱、到圖書館借閱各種相關資料,準備與三國有關的成語、歇后語、詩詞、表演片斷、朗讀片斷等。并選出朗讀組組長、表演組組長,由組長與小組成員自由組合,商議并排練好朗讀片斷及表演片斷。準備時間為兩個星期。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博士頭飾。
全班搶答。
2、教師小結:《三國演義》這部名著不僅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而且語言表達形象生動。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國文藝中,看誰了解到最多的三國知識,我們將要評出這一次活動的小博士。現在比賽開始,看誰能當上三國文藝小博士。
課件出示按鈕畫面,畫面內容如下:
學生自由選擇以上內容選答題目,教師相機點擊課件,凡答對一個方面的問題,就可以選擇開心一刻中的內容。(答題形式多樣化,可以個別答、小組答或全班搶答)學生答完每部分內容,教師要加上合理的評價,并要注意用上鼓勵性的語言,使學生始終保持參加活動的興趣。此外,教師也要注意加上自然的過渡語。
a、【辭海拾貝】
1、成語:(1)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著力贊美的一個人物,你能用哪些成語來贊揚諸葛亮?(神機妙算、胸有成竹、鞠躬盡瘁、忠心耿耿、能說會道、料事如神)
(2)你能講出其它與三國有關的成語嗎?(三顧茅廬、七擒孟獲、桃園結義、如魚得水、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歇后語:(1)課件出示歇后語的前半部分,讓學生說出后半部分。
(周郎的計謀
諸葛亮彈琴
諸葛亮的鵝毛扇
關公照鏡子
張飛穿針)
(2)出示草船借箭、劉備摔阿斗、周瑜打黃蓋、曹操敗走華容道、關公赴會畫面,讓學生根據畫面猜歇后語。
(3)指名補充課件以外的歇后語。
b、【才華展示】
講故事:《三國演義》中的哪個故事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選擇你喜愛的一個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可以配上動作。
朗讀:請朗讀組同學展示朗讀才華,看哪一組的同學最能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課前已讓學生自由組合成三組,由組長分配好朗讀《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原著片斷、《草船借箭》的劇本相應片斷、《草船借箭》的原文相應片斷,朗讀形式由小組成員決定。可齊讀、分角色讀、領讀等。)
表演:請你自找伙伴演一演課前已準備好的三國故事。(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c、【腦力沖浪】
寫一寫:讓我們坐上時光穿梭機,去跟三國人物交個朋友。請以,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話。
評一評:課件出示三國人物,(諸葛亮、周瑜、曹操、劉備、張飛、關羽、趙云等)
你最喜歡哪個人物?請你評一評。
教師小結:評人物時,要客觀,既要看到人物的優點,也要看到人物的缺點。比如:周瑜在《草船借箭》一文中妒忌心強,但在《赤壁之戰》中,他又有很高的指揮才能,蘇軾在《赤壁懷古》這首詞中還贊美了他,請大家共同欣賞《赤壁懷古》。
d、【開心一刻】三國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詩詞鑒賞(《七步詩》《赤壁懷古》),三國地圖(魏蜀吳地圖、荊州圖)三國連環畫(草船借箭、赤壁之戰)。
由全班同學一起推選出各個節目的小博士,并為他們戴上三國文藝小博士頭飾,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燦爛輝煌的,這一節課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到《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詩詞、成語、歇后語等。這只是滄海一粟,本單元我們還要學習從其它名著節選出來的片斷,更進一步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請同學們課后再讀一讀其它名著,相信通過學習,你一寫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我們將會舉行《四大名著》知多少的活動,老師期待著大家再次走進我國的文化長河中,去尋找更多美麗、發光的貝殼!
學生學完《草船借箭》后意猶未盡,對周瑜、諸葛亮、曹操等人物還不能很好地了解。我根據課后題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從《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引開去,設計并上了一堂語文綜合活動課。通過課前的準備工作,學生的組織策劃能力、搜集資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創造潛能得到發揮,互助合作精神得到發揚。本節課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有趣,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樂學。通過課堂活動的實施,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表演能力、評判他人的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等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受到我國優秀文化的熏陶。此次綜合性學習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態度、價值觀得到協調發展。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八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弄清借箭的經過,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能試著評論歷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弄清借箭的經過。
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師: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連續劇《三國演義》,誰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生:“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師:魏、蜀、吳三國并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為什么是三國鼎立?看老師畫圖。(師邊畫邊講)。
曹操。
劉備聯合孫權。
生:周瑜妒忌諸葛亮。
師:周瑜讓他幾天之間造多少箭?
生:讓他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
師:這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諸葛亮草船借箭(板書課題)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那么諸葛亮找誰借箭?怎么借箭?結果如何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大意)。
1、指名讀1、2自然段。
師:哪一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
生:第1自然段。
師:周瑜為什么要妒忌諸葛亮?
生:因諸葛亮挺有才干。
師:齊讀這一段,注意“挺”和“很”這兩個詞要讀得語氣重一些。(生齊讀)。
師:周瑜是怎樣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事的?諸葛亮是怎樣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滿口答應,并立下軍令狀。)。
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為什么很高興?
(他以為他的陰謀已得逞了。)。
(先請生自由讀,發表意見,再指名分角色讀。)。
小結:1、2自然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箭十萬支”陷害諸葛亮,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細讀第3——5自然段。
師: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周瑜、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生默讀思考找到答案,并回答。)。
師:你從中看出什么?
生:我看出周瑜是個奸詐、陰險的人。
生:我看出諸葛亮胸有成竹。
師:回答得很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從他們的語言和做法看出來的。
(指名分角爭讀3、4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3、默讀6—9自然段,用“——”劃出出發時間,草船借箭的有關語句。
師: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行動的目標是什么?經過怎樣?結果怎樣?
請看老師給同學們放“電影”。(師出示電腦動畫,配合錄音范讀,讓學生觀看諸葛亮是怎樣在大霧漫天的環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經過)。
(生聯系上下文討論出:這一切都是諸葛亮預料到的)。
師:從中你對諸葛亮有什么認識?
生:諸葛亮的才智過人,我真佩服他。
生:諸葛亮曉天文、懂地理,我應向他學習。……。
4、齊讀第10自然段。
師:諸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
生:十萬多支。
師:這一天恰好是周瑜給他任務期限的第幾天?
生:第3天。
師:周瑜看到諸葛亮完成了任務,他的陰謀失敗,他是怎樣表現的?
生: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小結: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萬,挫敗了周瑜的陰謀。
1、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
附:板書設計。
曹操。
劉備聯合孫權。
(諸葛亮)(周瑜)。
才干妒忌。
因:十天造箭十萬。
果:三天借箭十萬。
1、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2、學會11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膽略。
教學重點: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重點段,認識諸葛亮神機妙算。
教學關鍵:教師善于激發學生提問題,憑借課文(文字、插圖),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目標1、初步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課文。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3、了解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重點是什么。
教學重、難點借助課題把握課文的重點。
課前準備小黑板錄音投影。
教學過程方法與手段完成目標(或)設計意圖。
環節1、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2、你還想知道什么?(師生一起梳理問題)3、初讀課文,認真思考上述問題。4、反饋。帶著問題讀課文,激發興趣,提高讀書的效率。通過知道什么,還想象知道什么,把學生帶進課文內容中。
(一)創設懸念,激發興趣。
(三)課后小結。
教學目標1、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2、突破重點,明確文題。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認識諸葛亮借箭的主要原因。
課前準備錄音投影。
教學過程方法與手段完成目標(或)設計意圖。
環節1、回憶課文內容及思路。2、默讀課文第3段,說說最感興趣的內容。3、分析諸葛亮在大霧掩護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過程,剖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有感而發這是在學生基本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重點內容。
(一)導讀第2段,突破重點段。
(三)指導朗讀1、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地方自由讀,想想該用什么語氣?2、指名讀,同學評議。3、分角色朗讀對話。朗讀欣賞評價促進在讀中加深對語言文字的親和力。
(四)課后小結。
教學目標1、鞏固字詞,聽寫詞語。2、品評朗讀,總結全文。
教學重、難點學習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課前準備小黑板錄音。
教學過程方法與手段完成目標(或)設計意圖。
通過這個環節來鞏固字詞。
(一)鞏固字詞。
(二)學習首尾兩段1、對比著讀讀首尾兩段,有什么發現。2、小黑板(或投影)出示挺有才干——神機妙算心里很妒忌——我真不如他對比法提示學生進一步理解“神機妙算”
課堂板書草船借箭邀請魯肅同去取箭船近曹營擂鼓吶喊曹操驚疑萬箭齊發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課后小結。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九
1、繼續學習邊默讀邊思考理解課文內容。
2、能夠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以及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知道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才智超群的人。
4、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精神。
了解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從而體會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才智超群的人。
一、復習引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一起讀課題。
2、昨天,我們初讀課文了,還記得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出示投影1:
課文先寫了________
接著寫了_________
重點寫了_________最后寫了________。
瀏覽課文回憶。看來初讀課文讀得不錯,我還想考考你們
3、初讀課文以后諸葛亮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們說得挺好的,不過課文只用了一個詞就概括了你們說的內容。哪個詞?找找(板書:神機妙算)
4、還記得我們上節課的思考作業嗎?
1、大多數同學認為神機妙算最有研究價值,那提出了問題到哪里找答案啊?
2、投影下面就請大家找出文章中能充分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讀書體會,讀懂的地方用!作標記,不懂的地方用?作標記。
3、匯報交流你們的讀書收獲吧
(1)
圍繞神機妙算先說說在閱讀中產生的問題?
(2)
圍繞神機妙算談談讀書的收獲吧!
(3)大霧漫天這是場什么樣的霧?這么大的霧怎么讀出來呀?
諸葛亮早就算定三天之后必有這場大霧漫天,你說神不神?妙不妙?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
出示投影2:
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看到諸葛亮如此神機妙算,周瑜是自嘆不如啊!
(4)再和前面的內容聯系起來,更能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再讀書思考。
諸葛亮幾次說話,會是()說?能想象出來嗎?真好,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找三人分角色讀。
去掉提示語,2人組練讀,小組展示。
早有安排,早有謀劃,所以才胸有成竹地立下軍令狀。這就是超人的智慧,驚人的才干,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
(5)前后聯系的方法繼續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再讀7、8自然段。
曹操,笑他什么?笑曹操的多疑和猜忌。
還在笑誰?周瑜,笑他什么?笑周郎嫉妒賢能,氣量狹小。
再讀:
諸葛亮早就算定曹操不敢派兵;早就算定曹兵會放箭如雨;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會長嘆一聲發現自己的智慧才能遠遠不如諸葛亮,
(6)
繼續研究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順風順水圖示說明
看圖示,你能發現什么?滾滾長江東逝水長江水水流方向向東,風向向東了解風向和水流方向,因此船受箭歸來才會順風順水。這就是神機妙算。
2、隨著研究的才步步深入,我們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那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足智多謀,智慧過人,他的本事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地上長出來的?那是怎么來的?想知道嗎?真想知道嗎?〈諸葛亮全傳〉、三國演義46回。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十
1、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古典文。
學的欲望。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人物語言、動作,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誰能根據上節課的學習,給大家介紹一下課文的背景?生:《草船借箭》選自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講的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魏、蜀、吳的故事,當時魏國剛剛打敗蜀國,又派兵進攻吳國。于是,蜀、吳兩國聯手抵抗曹操。師:文中一共有幾個人物,誰能幫大家理順一下人物關系?生:課文中有四個人物,曹操是魏國的首領,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而周瑜是吳國的都督,魯肅是吳國有名的謀士。師:周瑜見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這才引出了這個故事。
過渡:同學們,你覺得這個故事精彩嗎?(精彩)是呀,文學作品之所以精彩,是因為作者塑造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形象,而每個人物的塑造又都離不開語言文字這個工具。這節課,我們要再次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讓這些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人物躍然紙上的。
(一)賞析重點段(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作者使用什么方法描寫人物的。(人物對話)師:好,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人物對話。(課件出示對話,隱去旁白)現在同桌一組,分角色讀一下對話,邊讀邊想:你所扮演的這個角色,再說這句話時,心里會想什么,臉上是什么表情?讀完后同桌把意見交流一下。(學生匯報,教師引導揣摩人物心理,并啟發學生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在每句對話前加上提示語)師:大家都很聰明,能根據對話走進人物內心,下面我們加上提示語,再來讀一下課文。(課件出示加有提示語的課文,分角色朗讀,學生互評。)師:通過這一段的學習,你覺得周瑜、諸葛亮各有什么特點?(學生談對周瑜和諸葛亮的初步認識)但僅僅根據這一段的文字,我們還不能透徹的了解人物特點,下文中,還有一些人物的語言描寫,找出來讀一讀,看你對人物有什么更深的認識。
(二)感悟。
1、指名讀一讀描寫周瑜的語言,總結出周瑜的性格特點是陰險狡詐。(板書:陰險狡詐)學生朗讀。2、再說說諸葛亮的語言。(1)指名讀,課件出示第一個句子,從中你有什么感悟。(諸葛亮心中早有了周密的計劃,胸有成竹)你從魯肅的言行中感知他是怎樣的人?(板書:忠厚老實)(2)還有那處寫了諸葛亮的語言?指名讀第二句話。(課件出示)老師發現,諸葛亮是笑著說的,我覺得挺有意思,前面都是諸葛亮說,為什么這個地方要加個“笑”字呢?來,我們先齊讀一遍。(齊讀)你們覺得諸葛亮在笑誰,笑什么?匯報:生(1):在笑曹操,是一種嘲笑。師:你說的真好,你來讀一讀,讀出對曹操的嘲笑。曹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從哪看出來的?(學生在下文中找到曹操的語言描寫,并體會到他的謹慎多疑。)(板書:謹慎多疑)生(2):在笑魯肅,是一種友善的笑。你來讀一讀。生(3):在笑周瑜,是一種勝利的笑。你來讀一讀。讀出諸葛亮的自信。小結:你看,諸葛亮說得多準呀,他說曹操不趕出來兵,他真不敢出兵,說三天取箭,果然三天帶著魯肅來取箭。你們說,諸葛亮神不神?真是太神了!用周瑜的話說,諸葛亮真是——(學生一起說:神機妙算!板書:神機妙算)。
(三)草船借箭成功的條件同學們,諸葛亮他神機妙算,都算準了什么呢?生:他算準曹操不敢出兵、算準周瑜要加害他、算準魯肅不能出賣他。師:也就是說諸葛亮他算準了人,這也是“識人心”(板書:識人心)但僅僅如此,草船借箭就能成功嗎?他還算準了什么?生:三天后有大霧。師:這是他知天文。(板書:知天文)生:回來時順風順水。師:這是他曉地理。(板書:曉地理)總結:是呀,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草船借箭才會成功。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諸葛亮?(有勇有謀、才智過人等)三、全課總結同學們,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這些性格鮮明的人物,還領略了古典名著的風采。其實,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達400人,那里的故事也是廣為流傳、家喻戶曉。老師希望課下,大家能以“走進三國”為主題,完成本周的積累,并把你積累到的知識與同學們交流、分享。
【板書設計】。
魯肅----忠厚老實。
【課后反思】。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組教材的安排,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活動,為學生打開學習名著的大門,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所以教學目標我就確定在“通過對人物對話的研讀,感受名著中性格鮮活的人物特點,通過分角色朗讀,走進名著中精彩紛呈的故事。”教學時,針對高年級的閱讀水平和訓練重點,我主要引導孩子通過研讀人物語言來體會人物特點,再通過課后的延伸,達到讓學生愛上名著的目的。雖然課堂還有許多遺憾,比如指導朗讀還是不算到位,時空沒掌握好等,但是,從學生那積極地參與教學上,從課后孩子們賽讀名著故事上,我看到了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我覺得,一節課成功與否,關鍵看孩子們從課堂上收獲到了什么,在老師的引領下受到了那些熏陶,掌握了什么能力。只要孩子們在那短短的40分鐘里參與了,收獲了,就不失敗。語文課堂就是充滿遺憾的課堂,沒有遺憾,又怎么有我們不斷完善教學的動力呢!在這一次次的反思中,我們會走向成熟。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十一
探究性學習是一個嶄新的課題,當前還處在一個探討、摸索的過程之中。就內容而言,它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在小學,探究性學習已不再是能否開展的問題,而是如何開展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廣闊空間。小學語文教材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本身就有無窮無盡的研究課題。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應重視以下幾點:
一、突出語文的特點。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研究什么課題,其主要目的還是學習語文。要突出語文特點,強化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這是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根本目標,切不可主次顛倒、本末倒置。
二、強調研究性特點。要采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索。探究性學習不能成為變相的“接受性學習”。注意探究性學習與課堂上有效的接受性學習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在探究性學習中要孕育學生的課題意識,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學習過程、學習方法,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研究習慣。
三、關注學生特點。既要相信學生思維的敏捷、探索問題的熱忱、想象的豐富,又要考慮到小學生社會活動能力不強、處理實際問題缺乏經驗、思想單純的`實際情況,因而活動范圍宜集中,活動的組織亦應得到有效控制,教師要參與探究性學習的全過程。選擇的研究性課題切入口也宜小不宜大。
四、體現形成性評價的特點。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是整個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應重在學習過程而不只是研究的結果,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只是掌握知識的數量。
五、探究性學習的開展,可以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不受一般課堂教學時空的限制,充分順應學生學習的需要。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根據段意給課文分段,能理解“神機妙算”。
二、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知道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重點研究諸葛亮如何看穿周瑜的險惡用心,了解魯肅的忠誠厚道、言而有信,利用曹操多疑的弱點,巧妙安排,成功借箭。
三、研究《三國演義》與《三十六計》的關系,激發學生對文學和軍事學的興趣,初步體驗探究性學習的方式、方法和過程。
組織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期目標設計意圖。
1.收集《三十六計》《孫子兵法》等書籍。
2.準備《三國演義》原著、少兒讀物等。
3.制作本課多媒體課件。
4.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5.編制評價表。1.收看《三國演義》影視片。
2.閱讀《三國演義》《三十六計》等書籍。
3.選擇自己的學習伙伴。1.大概了解《三國演義》的有關內容,知道《草船借箭》的前后經過。
2.初步了解課文,初步掌握生字詞。通過閱讀、預習等引起學習興趣,做好知識儲備。
第一課時導入。
新課。
1.質疑:《三國演義》中,周瑜臨死前說了什么話?為什么這樣說?
2.審題:研究“借”。
3.播放課文錄像。
1.回答問題。
2.觀看錄像,簡要復述故事情節。
2.引起學習興趣。
由疑激趣,通過錄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1.組織學生匯報:預習中學會了什么?
2.了解還有什么不能解決的問題。
1.交流預習情況。
2.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
1.掌握課文生字詞。
2.能根據大意劃分段落。體會預習在學習中的作用。
組織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值得研究的課題。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基礎、水平,提出自己的研究課題。引導提出探究性學習課題。課題源于學生,源于課本。
第二課時。
重點研究“神機妙算”
1.根據學生預習情況,相機提出探究性學習課題: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
2.引導學生初步討論。
3.根據學生要求,選擇學習伙伴,分在個研究小組,重點研究“識人心”,并以此對全文展開研究。
4.討論研究計劃,制訂研究內容、方法、形式,提供交流及評價方法。(附表一)。
5.組織學生分組研究,教師巡回指導,參與學生研究。
6.組織全班交流。
1.討論: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
2.分為三個學習小組:a組研究諸葛亮對周瑜;b組研究諸葛亮對魯肅;c組研究諸葛亮對曹操。(也可獨立研究)。
3.根據研究提綱分組研究:
1)諸葛亮算到了什么?
2)諸葛亮采用了什么計策?為什么要這樣做?
3)說明了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4.以課文為依托,組內交流、討論,推選代表發言。
5.全班交流,提出改進意見。
1.學生能知道諸葛亮知天文、識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機妙算。
2.能進一步研究出諸葛亮能看透周瑜笑里藏刀、借刀殺人、心胸狹窄,而他則顧全大局、胸有成竹、將計就計;了解魯肅真誠厚道、言而有信,而知人善用;最后利用曹操多疑的弱點,利用天時、地利而一舉成功。通過探究性閱讀,初步體驗探究性的全過程,感受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在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注意評價機制,做好調控。
第三課時研究。
1.引導學生研究如何才能表演好課本劇。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言行。
3.讓學生給課文錄像配音。
4.組織學生分組表演。
5.在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評價。(附表二)。
1.分組討論如何表演好課本劇。
2.深入理解文中“希望”“謝謝”“果然”輕易出動“等詞語的意思。
3.按組分好角色,先進行配音練習,再按角色表演。
1.深入理解課文,把握人物特點。
2.能較好地表演人物。按照表演的要求研究課文。喚起學生的研究意識,體驗探究性學習。
1.相機提出課題:《草船借箭》與《三十六計》。組織學生研究、交流、評價。
2.提供評價表。
3.引導學生逐步歸納總結。
4.師生評價。(附表三)。
1.在個人研究基礎上分組進行探究性學習。
2.按照評價表研究,撰寫小論文。
3.小組推薦交流。變換角度對課文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能歸納出本課所運用的計策:如諸葛亮的瞞天過海、無中生有等。進一步作探究性學習,使學習可持續性發展。
研究引導學生探究《三國演義》與《三十六計》《孫子兵法》之間的關系。課后深入研究《三國演義》原著,與《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對照研讀。能運用課內所學,深入開展探究性學習。進一步作探究性學習,使學習可持續性發展。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十二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能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膽略、有肚量。
2、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直奔重點:(學習第10段)。
生:絕對不會。
師:借箭的難度可想而知,可諸葛亮卻出人意料地借到了。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55頁,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想一想,哪個詞語點明了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生齊讀第10段)。
生:神機妙算〔師板書:神機妙算〕。
師:周瑜自嘆不如,誰能通過朗讀把他的心情表現出來?
生:(讀得聲情并茂)周瑜長嘆一聲:“嗨(生加了個嘆詞),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生評價:我認為他讀得很好,不僅把周瑜嘆息無奈的口氣讀出來了,還加上了“嗨”,更充分地表達了人物的心情。
生:不光是嘆息無奈,還有憤憤不平,妒賢忌能,所以語氣應稍有變化。
師:你們兩位能讀給大家聽聽嗎?(兩位同學分別進行朗讀,博得了滿堂掌聲。)。
師:真好!他倆是在用心去讀,真正讀進去了。大家把這句話齊讀一遍。(生齊讀)。
師:〔手指板書〕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處?他究竟是怎樣借到箭的呢?〔師板書:借〕這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內容。
二、以讀為本,自主探究(學習3——9段)。
1、出示“自讀、自悟”
(1)從哪些句子能感受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感受深刻的要簡單做批注。
(2)你認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并簡要發表評論評價課文中的人物)。
師:會用心讀書并善于積極動腦的同學,一定會收獲到累累碩果!老師把這句話送給我們六四班的每一位同學。(生自讀自悟,小組交流。時間:10分鐘。)。
2、班級交流(10分鐘)。
師:請同學們用簡潔、明白、清楚的語言來匯報學習收獲。(學生圍繞“自讀、自悟”習題進行,教師在學生交流時適時引導學生讀書、品析,突出語文的工具性。)。
三、以創為本,質疑問難:
師:課文學到這里,你的頭腦中還有哪些小問號呢?(讓生質疑)。
生:“這個魯肅難道不是我們很厭惡的‘墻頭草’嗎?”
(教師給學生提供爭議,辯論的機會,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深刻,對人物的認識更全面)。
四、以人為本,悟理入情。
生1:“諸葛亮超過你,你應該真誠地向他學習,而不應該忌妒他,更不該陷害他,你是個聰明人,怎么能做出這種糊涂事呢?”
生2:“都督啊,男子漢大丈夫,應該胸懷坦蕩,而不該小肚雞腸啊!”
生1:假如我是周瑜,我將拜諸葛亮為師,做一個才智過人的人。
生2:假如我是周瑜,我將和諸葛亮合作,發揮兩人的聰明才智,共同對付曹操……。
師:說得真好,我們在語文課上不僅要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做人!
五、課外閱讀,拓展延伸:
課外繼續閱讀《三國演義》這部曠世名著,讓我們步入那金戈鐵馬的年代,去領會那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用心感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附板書: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十三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弄清借箭的經過,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能試著評論歷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弄清借箭的經過。
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連續劇《三國演義》,誰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生: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師:魏、蜀、吳三國并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為什么是三國鼎立?看老師畫圖。(師邊畫邊講)。
劉備聯合孫權。
生:周瑜妒忌諸葛亮。
師:周瑜讓他幾天之間造多少箭?
生:讓他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
師:這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諸葛亮草船借箭(板書課題)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那么諸葛亮找誰借箭?怎么借箭?結果如何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大意。)。
三、細讀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師:哪一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
生:第1自然段。
師:周瑜為什么要妒忌諸葛亮?
生:因諸葛亮挺有才干。
師:齊讀這一段,注意挺和很這兩個詞要讀得語氣重一些。(生齊讀)。
師:周瑜是怎樣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事的?諸葛亮是怎樣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滿口答應,并立下軍令狀。)。
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為什么很高興?
(他以為他的陰謀已得逞了。)。
(先請生自由讀,發表意見,再指名分角色讀。)。
小結:1、2自然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箭十萬支陷害諸葛亮,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細讀第3~5自然段:
師: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周瑜、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
(生默讀思考找到答案,并回答。)。
師:你從中看出什么?
生:我看出周瑜是個奸詐、陰險的人。
生:我看出諸葛亮胸有成竹。
師:回答得很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從他們的語言和做法看出來的。
(指名分角爭讀3、4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3、默讀6~9自然段,用劃出出發時間,草船借箭的有關語句:
師: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行動的目標是什么?經過怎樣?結果怎樣?
請看老師給同學們放電影。
(師出示電腦動畫,配合錄音范讀,讓學生觀看諸葛亮是怎樣在大霧漫天的環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經過。)。
師:借箭成功了嗎?讀出書上有關語句。
(生讀出船兩邊的草把上都插滿了箭等語句。)。
(生聯系上下文討論出:這一切都是諸葛亮預料到的。)。
師:從中你對諸葛亮有什么認識?
生:諸葛亮的才智過人,我真佩服他。
生:諸葛亮曉天文、懂地理,我應向他學習。
4、齊讀第10自然段:
師:諸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
生:十萬多支。
師:這一天恰好是周瑜給他任務期限的第幾天?
生:第3天。
師:周瑜看到諸葛亮完成了任務,他的陰謀失敗,他是怎樣表現的?
生: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小結: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萬,挫敗了周瑜的陰謀。
四、布置作業。
1、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
【板書設計】。
曹操。
劉備聯合孫權。
(諸葛亮)(周瑜)。
才干妒忌。
因:十天造箭十萬。
果:三天借箭十萬。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十四
1、繼續學習邊默讀邊思考理解課文內容。
2、能夠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以及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知道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才智超群的人。
4、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精神。
了解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從而體會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才智超群的人。
一、復習引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一起讀課題。
2、昨天,我們初讀課文了,還記得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出示投影1:
課文先寫了________。
接著寫了_________。
重點寫了_________最后寫了________。
瀏覽課文回憶。看來初讀課文讀得不錯,我還想考考你們。
3、初讀課文以后諸葛亮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們說得挺好的,不過課文只用了一個詞就概括了你們說的內容。哪個詞?找找--(板書:神機妙算)。
4、還記得我們上節課的思考作業嗎?
1、大多數同學認為神機妙算最有研究價值,那提出了問題到哪里找答案啊?
2、投影--下面就請大家找出文章中能充分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讀書體會,讀懂的地方用!作標記,不懂的地方用?作標記。
3、匯報交流你們的讀書收獲吧。
(1)。
圍繞神機妙算先說說在閱讀中產生的問題?
(2)。
圍繞神機妙算談談讀書的收獲吧!
(3)*大霧漫天--這是場什么樣的霧?這么大的霧怎么讀出來呀?
*諸葛亮早就算定三天之后必有這場大霧漫天,你說神不神?妙不妙?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
出示投影2:
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看到諸葛亮如此神機妙算,周瑜是自嘆不如啊!
(4)再和前面的內容聯系起來,更能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再讀書思考。
*諸葛亮幾次說話,會是(。
)說?能想象出來嗎?真好,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找三人分角色讀。
*去掉提示語,2人組練讀,小組展示。
早有安排,早有謀劃,所以才胸有成竹地立下軍令狀。這就是超人的智慧,驚人的才干,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
(5)前后聯系的方法繼續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再讀7、8自然段。
*曹操,笑他什么?--笑曹操的多疑和猜忌。
還在笑誰?--周瑜,笑他什么?笑周郎嫉妒賢能,氣量狹小。
再讀:
*諸葛亮早就算定曹操不敢派兵;早就算定曹兵會放箭如雨;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會長嘆一聲--發現自己的智慧才能遠遠不如諸葛亮,
(6)。
繼續研究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順風順水--圖示說明。
看圖示,你能發現什么?滾滾長江東逝水--長江水水流方向向東,風向向東--了解風向和水流方向,因此船受箭歸來才會順風順水。這就是神機妙算。
2、隨著研究的才步步深入,我們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那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足智多謀,智慧過人,他的本事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地上長出來的?那是怎么來的?想知道嗎?真想知道嗎?--〈諸葛亮全傳〉、三國演義46回。
大霧漫天。
神機妙算。
放箭如雨。
順風順水。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十五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連續劇《三國演義》,誰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生:“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師:魏、蜀、吳三國并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為什么是三國鼎立?看老師畫圖。(師邊畫邊講)。
曹操。
劉備 聯合 孫權。
生:周瑜妒忌諸葛亮。
師:周瑜讓他幾天之間造多少箭?
生:讓他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
師:這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諸葛亮草船借箭(板書課題)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那么諸葛亮找誰借箭?怎么借箭?結果如何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大意)。
三、細讀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師:哪一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
生:第1自然段。
師:周瑜為什么要妒忌諸葛亮?
生:因諸葛亮挺有才干。
師:齊讀這一段,注意“挺”和“很”這兩個詞要讀得語氣重一些。(生齊讀)。
師:周瑜是怎樣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事的?諸葛亮是怎樣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滿口答應,并立下軍令狀。)。
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為什么很高興?
(他以為他的陰謀已得逞了。)。
(先請生自由讀,發表意見,再指名分角色讀。)。
小結:1、2自然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箭十萬支”陷害諸葛亮,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細讀第3——5自然段。
師: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周瑜、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生默讀思考找到答案,并回答。)。
師:你從中看出什么?
生:我看出周瑜是個奸詐、陰險的人。
生:我看出諸葛亮胸有成竹。
師:回答得很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從他們的語言和做法看出來的。
(指名分角爭讀3、4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3、默讀6—9自然段,用“——”劃出出發時間,草船借箭的有關語句。
師: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行動的目標是什么?經過怎樣?結果怎樣?
請看老師給同學們放“電影”。(師出示電腦動畫,配合錄音范讀,讓學生觀看諸葛亮是怎樣在大霧漫天的環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經過)。
(生聯系上下文討論出:這一切都是諸葛亮預料到的)。
師:從中你對諸葛亮有什么認識?
生:諸葛亮的才智過人,我真佩服他。
生:諸葛亮曉天文、懂地理,我應向他學習。……。
4、齊讀第10自然段。
師:諸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
生:十萬多支。
師:這一天恰好是周瑜給他任務期限的第幾天?
生:第3天。
師:周瑜看到諸葛亮完成了任務,他的陰謀失敗,他是怎樣表現的?
生: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小結: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萬,挫敗了周瑜的陰謀。
四、布置作業:
1、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
草船借箭教案設計教案篇十六
中國古典名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觀三國烽煙,群雄們各展其才,逐鹿中原;識梁山好漢,豪杰們替天行道,南征北戰;嘆取經艱難,唐僧師徒降妖除魔,堅定西行;惜紅樓夢殘,豪門貴族興衰沉浮,終為云煙……閱讀名著,讓我們與先賢對話,與歷史握手,陶冶情操,獲得心靈滋養。
本單元圍繞“古典名著”這一主題,選編了四篇課文,分別展現了“四大名著”的精彩情節。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學習名著時,要初步掌握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充分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閱讀更多名著的興趣。所以,在課堂中,我十分注意運用多媒體手段來引起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利用多媒體依次出現諸葛亮、曹操、周瑜、魯肅圖片,提問學生他們的名字,引出發生在他們之間的一個斗智斗勇的故事——《草船借箭》。
因為課前利用活動課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了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一集,所以學生對圖片人物比較熟悉。在看圖片猜名字的游戲中,很快就將學生從生活里帶入到課堂情境之中,在興趣盎然的課堂氛圍中,引出故事人物和課題。
要求:邊聽邊思考本文的主要內容。
大屏幕投影的課文朗讀視頻實際就是《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的故事縮略版,同步的聲音和圖像,標準的配音再加上文字顯示,學生還可以同時跟隨默讀,就能知道自己哪些音讀錯了,比學生單獨朗讀課文的效果更加突出了。同時對課文內容也有了初步的整體把握。這樣,既降低了難度,也提高了環節操作的實效性。
船的受箭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很有難度。以往的教學法都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今天多媒體課件就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化為形象可見的動畫演示,使學生能更快、更好的突破這一難點,使學生有一個視覺定向。
文中有二十幾處“說”,但僅有這一處是“笑著說”: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師播放該段視頻,生觀后分析此時的諸葛亮在笑誰。
該段視頻和要學的課文內容十分貼切,連細節都彰顯無疑,很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由于這一教學手段的采用,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討論得十分熱烈,簡直可以說是妙語連珠,多媒體課件資源的應用是功不可沒的。
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生隨之吟誦歌詞。
氣勢磅礴的歌詞,蕩氣回腸的旋律,再次將學生帶到了1700多年前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為品評人物奠定情感基礎。
學生通過專題網站,了解與課文相關的趣味知識。
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已經對課文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產生了高度的興趣,這一興趣導致了他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這就是語文教學進一步拓展的有效契機,也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語文教學”的必由之路,更是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人文魅力、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產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