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一段經歷、學習或思考的總結和感悟。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一
從小就有許多學者說過寫作是人類的思想語言化藝術,它不僅可以表達人的思想,還可以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留下人類的智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寫作的渴望,想要把自己的故事、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然而,寫作如何才能達到優秀的水平呢?特別是第一次寫書的時候,我們如何寫好第一本書,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本文將結合筆者的經驗和其他學者的建議,分享如何寫好第一本書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明確主題和定位讀者。
寫作的第一步是要明確主題和面向讀者。關于主題,我們可以從生活中自己的體驗或者專業中的研究方向來入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所選題目的熱度和影響力。同時,針對寫作的目標人群,比如學齡兒童、青少年、成年人、中老年人等,我們需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語言,系統地描述并闡述主題。這樣定位目標人群,不僅可以幫助作者掌握常見的語言習慣和思考模式,更容易獲得讀者認同,提高作品的傳播力。
第三段:結構編排和文章細節處理。
寫作不僅需要有主題,還需要有清晰的結構編排。第一本書必須盡量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整體架構,以便讀者明確知道文章的主旨、各章節的關聯性和判斷序列。文章細節包括文字和排版方面,例如字體大小和顏色、圖片和表格等,都需要經過慎重考慮并精益求精??梢酝ㄟ^閱讀其他人的書籍來獲取這些靈感和技巧,也需要反復修改刪改,才能最終完成一本書,并達到令讀者滿意的效果。
第四段:回歸初心和內心反思。
寫作是一項漫長而寂寞的過程,它需要不斷地回歸寫作初心,堅定信念和毅力。這個過程還需要自我反思,認真總結和評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調整和改進自己的寫作方式。只有把寫作當作自己創作人生的一部分,才能繼續激發寫作者的創造力和靈感。
第五段:結論。
寫作是一項艱苦繁瑣的過程,需要認真對待。雖然第一本書可能并不完美,但我們可以通過不斷修訂和改進,打磨出一部真正優秀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堅定信念、不斷反思,同時汲取他人的經驗和智慧,才能寫出一本真正符合自己和讀者期待的優秀書籍。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二
目錄,后記,粗略的從整體把握本書的構架,知道講了什么,然后再進行具體的分析閱讀。
第二次拿到本書,是在雙11網上購書的快遞里。因為好書是值得收藏和反復閱讀的,所以有不少書都是我之前在網上閱讀或借閱之后,再次買來讀的。為了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對于本書的閱讀又提上了日程,并且此次閱讀我也做了筆記,但這一筆記不成體系,比較零碎,只是涉及到相關感興趣的語句記錄了下來。所以閱讀了幾章后覺得還是沒有掌握本書,讀后收獲的還是第一次閱讀的體驗,再加上比較忙沒讀完,此書便被再次擱置。
第三次拿到新書閱讀,便是學校的.同讀一本書活動指定下發的閱讀書目。這樣一來既有外在的壓力,又有了自己想要重新閱讀的內在動力。于是認真閱讀每一個部分,結合自身的閱讀體驗來做好理解與批注,并且在閱讀過程中一邊閱讀一邊運用書中介紹的方法。如注意每一句話的意思,分析整個段落的主旨,從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并進行知識點的歸納與概括。進而形成對整個章節知識點的把握,在分析閱讀完本章后,列出本章的知識框架。這一過程讓我覺得本書成為了我自己,我獲得了比初讀本書時更多且更加透徹的體驗。除此之外,也因分析思考獲得了一些具體技巧,如在讀一本水平高于自己的書時,不要邊查字典邊閱讀,這樣不利于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是否抓住主旨的檢驗辦法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這一點對于分析歷史試題尤為重要;逗留與倒退的不良習慣極大地降低了閱讀速度等等。
正如翻譯者所言讀完這本書的兩種強烈的感覺,先是羞恥,開始懷疑自己第一遍讀時是否確定把書讀完,如果讀完的話,為什么后邊的那么多細節沒一點印象呢,雖然早早就讀過本書,但并未讓本書真正為自己所用。其次是何其有幸,就如同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言,這本書幫我就讀書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許多印證和總結。如在講歷史習題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的理解力非常差,常常抓不住主旨,選擇與材料主旨無關的選項,是因為中學生閱讀水平到達基礎閱讀階段后便停滯不前,理解力跟不上,而這一能力并不是背會歷史就能提升的。問題的關鍵在于國內沒有相關課程來進行基礎閱讀之上的閱讀層次的訓練,而本書為我們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也讓我們看到了提升孩子成績的希望。感謝本書的存在,讓我的閱讀更加有效。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三
寫一本書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寫好第一本書是一項更加困難的挑戰。在開始寫作之前,你需要仔細考慮并策劃你的內容,同時你需要充分準備,掌握必要的技巧,從而寫就一本引人入勝的書籍,本文將討論一些技巧和心得,幫助你寫好第一本書。
第二段:策劃你的書。
在開始寫作之前,好的策劃是成功的關鍵。你需要考慮你的讀者群體,以及你想要傳遞什么信息,這將有助于你制定一個清晰的大綱,用于指導整篇文章。你的書應該包含足夠的細節和情節來吸引讀者,而基本的情節線應該合理并有意義。在制定大綱之后,你需要花時間搜集相關資料,并將其整理成一個合適的結構,以便你可以有條不紊地寫作。
第三段:發揮你的創造力。
創意是寫作成功的關鍵。好故事需要有新穎的點子,而閱讀者也是需要新鮮感的。你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嘗試新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想法。如果你想要讓你的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必須嘗試創造新的故事情節,這將讓你的讀者一直保持警覺并留下長久的印象。
第四段:打造獨特的人物塑造。
書籍的質量取決于人物形象的建立。所以在寫作過程中,你需要努力構建獨特的人物,讓讀者們盡快認識和理解他們。你需要為每個人物設計不同的個性和情感,并確保他們在整篇文本中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之中。讓他們與讀者建立聯系,從而讓他們真正融入故事情節。
第五段:反復修改和校對。
寫完第一版草稿后,你需要進行反復修改和校對,確保文章的邏輯性和完整性。你需要關注拼寫、語法、標點等方面的錯誤,并盡量避免使用重復和繁瑣的詞匯。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時會產生不必要的亂寫和冗余,你需要通過及時校對和修改來找出這些問題并予以解決。
結論。
寫好一本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需要大量的計劃、策劃和發揮創意。如果你能夠有耐心、恒心和充分的準備,那么你的第一本書將會寫得引人入勝,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寫作過程是一個愉悅的體驗,無論結果如何,都值得一試。因為這是你最初的經驗,也是你成為一位作家的開始。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四
收斂性的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解;愈是理智地研究這類問題,答案的焦點將愈聚斂而清晰。發散性的問題沒有正確而唯一的解;有知識與智慧的人愈是研究這類問題,會發現并提出愈多相互沖突的答案。發現這樣的情形,問題不在于這些專家,而是問題本身的性質(p329)。
收斂性的問題也就是不容易受不確定因素干擾的問題,問題的性質比較單一、變量少、且可以通過邏輯表達出來并解決。比如我從哪里來(閔行來),要去哪里(要去徐匯);而發散性的問題是變化的、因個體差異答案也不一樣,甚至有些時候無法清晰表達解釋的問題。比如我從哪里來,要去哪里(尋找人生的意義)。
這段話解開了一直困擾我這些年的疑惑,為什么總是努力解決了問題之后,覺得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或是原來的問題以新的形式繼續存在),從而導致自己在問題上一直處于緊張、無力的狀態。我之前拼命想尋找一個收斂性的答案,而事實上并不存在,對于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首先就是要接受答案的不確定性。
第一遍讀完這本書,在工作方面讓我意識到了,由于社會的發展所產生的組織適應問題的存在(我也明確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另一方面解決了自己目前一些人生方面的疑惑(有點意外),諸如開放性的問題的確沒有明確的答案。而且書中也有指出不要一味地依賴系統思考,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開放性答案的體現,系統思維不是萬能的,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下會是一種趨勢。
這本書存在的意義在400頁被指出——傳統的組織最初的設計,是為了滿足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言人類需求的前三個層次:食物、安全和歸屬感;這些在現在的工業社會大多已不成問題,因此使得目前組織難以真正要求員工忠誠和奉獻。除非組織開始致力于自尊和自我實現這類高層次的需求,否則目前管理方面的紛擾還會繼續下去。同時讓我驚嘆的是,這是一本20年前初版的書,而對于20年后看到這本書的我來說,內容并沒有過氣甚至讀起來非常辛苦。而且東方智慧早就被西方所吸收了,著實讓人脊背一涼(因為我還是有點競爭意識的)。當然有前人鋪路,學習起來可能也會方便許多。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五
《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共分為四篇,講述了閱讀的層次、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以及閱讀的最終目標等內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讀書多年,第一次知道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還是聽別人介紹的。但覺得我讀了這么多年書,還用得著一本書來告訴我如何閱讀嗎?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我似乎有點清高,每日閱讀,可從未思考過如何閱讀,方法論掌握不夠。
一個月以來,受益匪淺,收獲頗深,而這,得益于讀書會的極佳組織。環境、氛圍、制度、責任感真的太重要,如果沒有讀書會這個團隊,重感冒讀書、旅游讀書、火車熄燈讀書、應酬酒多讀書、忙到手發抖讀書、工作忙到凌晨讀書……這都不可能!讀了也就算了、還天天堅持用心寫讀后感,這,這更不可能的!而因為有天天得閱讀打卡的每天5頁書讀書會,這一切便都成了可能。愿更多人加入讀書會,感受這氛圍、營造這氛圍,一起成長,成就自己美好他人。
就我本人,在此向讀書會、向為讀書會而默默付出的每一位成員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同時呈上讀后感,向大家請教學習。
《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共分為四篇,講述了閱讀的層次、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以及閱讀的最終目標等內容。其中閱讀的層次分為四個部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每一層次的閱讀都有歷史根基的解答。
在所有閱讀之前,閱讀的目標最重要。書中提到,在閱讀的時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閱讀目標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標是獲得利益,不論是心靈或精神上的成長,你就得保持清醒。這也意味著在閱讀時要盡可能地保持主動,同時還要做一番努力,而這番努力是會有回饋的。許多人盡管可以區分出閱讀的獲益與取樂之不同,其中一方是理解力的增進,另一方則是娛樂或只是滿足一點點好奇心,最后仍然無法完成閱讀目標。作者給出了沒有讀好一本書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目標不夠明確,自身不是一個自我要求的閱讀者,也就無法將精神集中到他們所做的事情上,自然就讀不好一本書,長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對讀書的興趣,感受不到讀書的樂趣。一個愛好閱讀的人必然是對其目標有著十分清晰的認識。
有了清晰的目標就會做到主動閱讀,在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主動閱讀。主動閱讀即為能提出問題來。任何時候能提問,能大膽提問的人都不容忽視,且不論提問水平的高低,至少說明兩點:一、有足夠的勇氣來質疑業已存在或既定的理論描述或實踐內容。二、有足夠的想象力來作出與主題相關或聯想的思考,這兩點都說明了他是在認真閱讀且積極思考的。
書中說,任何學習都不應該沒有活力,就像任何閱讀都不應該死氣沉沉,閱讀時越是帶著自己應有的積極、主動態度,以及盡量讓自己閱讀得更加有活力,才能夠更有所得,閱讀的效果才會更顯著,道理的確如此。當一個人由于有了一個確切的目標后,就會主動去讀一本書,在讀書的時候就會很用心,就會不斷提問。明確的目標作者也已提到,單純為了“獲得資訊而閱讀”,并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只有我們將讀書目標鎖定在“為增進理解而閱讀”時,自身的理解力才會真正得到提升。
在確定了目標之后,接下來就是如何選擇好一本書來進行閱讀。選擇好一本書至關重要,如書中所說,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變成一個更好的讀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都讀。你該自己去找出對你有特殊價值的書來,這樣的書能教你很多關于閱讀與生命的事情。這樣的書你會想一讀再讀。這也是會幫助你不斷成長的書。
以讀歷史書為例,有人說,讀史有心機,讀史就是要讀出智慧、韜略和心機(此處心機一詞是褒義)。如何選擇歷史書很重要,由于當今電視普及,受各種古裝劇影響,太多人不了解真實的歷史,歷史知識匱乏。若真想讀點正兒八經的歷史,最簡單的辦法應該請教學歷史的老師或同學,多請教幾個,若都選擇同一本書,毫無疑問,那本就是經典了。
他們至少比我們外行要懂行情,因為隔行如隔山嘛。同時也可以看偉人名人在看的是哪本?比如毛澤東同志對《資治通鑒》情有獨鐘,愛不釋手,那么毋庸置疑,該部書肯定是經典,值得閱讀。檢視閱讀在這里發揮著重要作用,即對于早已熟練基礎閱讀的我們而言,檢視閱讀是我們在挑選書籍時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
分析閱讀是全書的重點,能不能讀好書,把書讀進去,分析閱讀成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有八個規則:(1)分類;(2)簡述整本書的內容;(3)分級理出重要目錄;(4)找到中心問題(內容或思想);(5)找到關鍵詞并確定其含義;(6)找到關鍵句子并確定句中主旨;(7)找出或構架出作者的論述;(8)找出作者的答案。通過八個步驟即完成了我們的分析閱讀部分,但顯然這是不夠的。
進入分析閱讀的階段就意味著所閱讀的書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至少是必要的才會去閱讀。在分析閱讀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時刻保持質疑,要有懷疑精神。作者說得對嗎?是全部對還是一部分對,如果一個人完全贊同一本書的觀點,他極有可能就沒有讀進去,沒有思考,或者是這個方面的知識了解得太少,讓他不得不誠服于作者,那他讀下來不會有大的啟發,至少說明他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欠缺,無法做進一步閱讀或思考。分析閱讀要能懷疑,敢懷疑,勇于挑戰作者的觀點。
世上的書千千萬萬,只怕一生的時間無法窮盡。以時間為約束條件,以同一主題為切入點,進行第四個層次的閱讀,即主題閱讀,主題閱讀是建立在一定閱讀量的基礎上才能做到。也就是說,我們閱讀了許多的書,但又理不清他們之間的關系時,如何做到系統的、辯證的去分析,最終學以致用便是主題閱讀的目的,無論作者是什么樣的觀點,相同或相悖,我們應該形成自己的主線,不斷用自己的判斷力和價值觀來轉化為自身的知識。這一層次閱讀已上升到理論聯系實踐的關鍵階段。
蘇軾曾說:“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毛澤東同志也曾說過一段很精彩的話:“有了學問,好比現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閱讀成就你我,閱讀點亮人生。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六
對于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早就看到圈里有朋友推薦,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那天無意中去城市之光書店,又偶遇此書,直接入手一本,回家細看。昨天大概看了不到20頁,感覺挺受啟發。
書中對閱讀藝術下了個定義:"這是一個憑借著頭腦運作,除了玩味讀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剛開始看書前面的文字,還不是特別有感覺,但是看到這句話,腦子里靈光一現,仿佛自己的經驗和作者的文字不謀而合,在某處不期而遇。
幾年前自己初走上閱讀之路的情景又浮現在腦海里。那時自己剛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想著利用閑暇時間多讀些書,充實自己。可是當時根本不知道讀什么書,全憑感覺,有時讀些暢銷的,有時讀些名氣大的,有時讀些別人推薦的,并無局限。那時候,對于心理學也很有興趣,讀過畢淑敏的《女心理師》、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岳曉東的《登天的感覺》等。那時的理解能力有限,讀書主要是讀心理學普及性的書,或者是心靈修煉方面的書。
后來,受我們單位一同事的影響,開始接觸傳統文化、國學、量子力學和佛學等方面的書。記得當時工作之余,他經常給我們幾個"講課"、討論,都看了什么書,有什么收獲等。當時他一推薦書,我就找來看,或者找視頻看。記得當時看過浙江大學董平教授講的《傳奇王陽明》,對陽明先生創立的"心學"很是佩服,更是將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立為自己行動的標桿;還看了曾仕強教授講《易經的智慧》,受益良多。當時,那位同事還推薦了《瑜伽師地論》,這本書是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也是玄奘法師西行所取的重要經典,我雖然已經入手,但至今沒有勇氣打開看,因為對于里面的內容實在是無法理解,只能先放著,期待哪天假如開大智慧了再去看(貌似這一天相當相當遙遠)。感覺這個時期讀的書比之前有深度、也有了一定的主觀能動性,不是那么盲目了。
2014年讀的書,有了點"跨界"的感覺--一個朋友開始推薦企業管理和思維提升方面的書。這個時期,讀書的速度降下來了(貌似一直以來讀書的速度就沒上升過,一直都很慢),但是開始寫讀后感,做讀書筆記。印象深刻的書有《小強升職記》,這是一本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當時讀完寫了一篇幾千字的讀后感;還有《金字塔原理》,主要內容是寫作邏輯與思維邏輯,讀完之后按照書的內容做了一個ppt.由于有了之前的積累和思考,這時候對于書的內容已經理解的更加深刻了,而且也考慮將書中所看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使自己的思維能夠真正地提升。同時,我也受其他朋友和老師的推薦,看一些專業的心理學書籍、小說、寫作方面的書等等。這個階段,真真是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更加注重書的品質,也注重自己讀書的"品味".
總結近十年的讀書感悟,我很認同作者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里的觀點,"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當一個人主動去讀一本書,他在讀書的時候就會很用心,對于有啟發的地方還會拿筆畫出來,讀完之后還會思考書中的內容,就像海綿吸水一樣真正吸收了書里的內容。我一直認為,單純為了"獲得資訊而閱讀",并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只有我們將讀書目標鎖定在"為增進理解而閱讀"時,去讀一些"燒腦"的書,理解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當自己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下,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書中的文字,書中的概念漸漸由模糊變得清晰時,就像是一只破繭而出的蝴蝶,又像是一粒破土而出的種子,那種生命力突然迸發的感覺,讓人有無比的喜悅感--這種喜悅感,唯有在用心讀書時才能獲得。
初雪,管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教育工作者,"鄭亞楠心靈工作坊"創始人。喜歡讀書寫作,熱心傳播美文;主張"以一片純真之心發現美,傳遞善";愿意傾聽你的故事,幫你解決心理困擾。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七
閱讀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它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拓展我們的思維。然而,很多人閱讀后卻不能對書中所學有所領悟,甚至不能完整地理解內容。那么,如何將天學一本書讀得更透徹,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呢?下面將從選擇合適的閱讀時間、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精細閱讀文字內容、邊讀邊思考、記錄心得體會這五個方面詳細闡述論點。
首先,選擇合適的閱讀時間對于天學一本書至關重要。人們在不同的時間段,體力和精力的狀態是不同的。有些人早晨起床后精神飽滿,這一時段就是他們閱讀的黃金時間;而有些人晚上思維更加活躍,這個時段是他們閱讀的最佳時間。因此,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段進行閱讀,使自己在閱讀時能夠保持專注和集中。
其次,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閱讀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閱讀效果。將自己的閱讀角落打造得干凈整潔、明亮舒適,能夠幫助我們集中精力,提高閱讀的效率和品質。此外,我們可以選擇柔和的音樂作為背景音,它能夠幫助我們放松心情,聚集注意力,進入閱讀狀態。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讓我們心無旁騖地投入到閱讀之中,提高我們天學一本書的體驗。
第三,精細閱讀文字內容也是關鍵的一步。精細閱讀是一種全神貫注、逐字逐句深入理解的閱讀方式。我們應該仔細品味每一個字詞句,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讀到有深度的段落時,我們可以停下來,反復閱讀,思考作者的觀點,思考自己的看法。通過精細閱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書中的內容,吸取更多的知識,并培養出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接下來,邊讀邊思考是天學一本書的關鍵環節之一。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應該不停地進行思考,思考作者的用意、作者的觀點和論證是否合理等等。通過思考,我們能夠加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培養出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思考也能夠幫助我們將書中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見解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
最后,記錄心得體會是天學一本書的重要環節。在閱讀完一本書后,我們可以寫下讀書筆記或者書評,將自己的感悟和體會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可以鞏固我們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幫助我們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找到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的建議。通過記錄與總結,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學的知識,以便在以后的學習和實踐中能夠更好地運用。
總之,天學一本書需要我們選擇合適的閱讀時間,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精細閱讀文字內容,邊讀邊思考,記錄心得體會。通過這些步驟,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書中內容,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閱讀是一種永恒的學習方式,只有通過不斷練習和改進,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智慧。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八
在漫長人生中讀過的書而言,人類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讀完每一本書后都有扎實的收獲,就需要有技巧地寫。
讀書筆記。
心得體會。
歡迎借鑒參考。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獲當是作者苦口婆心所教導傳授的一些閱讀技巧。原來閱讀就像任何一門技藝(比如滑雪)一樣是有很多技巧、方法和經驗可以總結,可以傳授的。雖然接受過多年的體育教育和體育心理教育,然而我的閱讀習慣真正是雜亂無章,就像一個從各家各偷學了些武藝行走在江湖的人,如無大師指點,終難成為大俠。這本書從閱讀的層次、如何開始接觸一本書、如何分析閱讀一本書、如何就某一主題展開閱讀、閱讀不同類型的書一些特別的技巧和注意事項等都有一些梳理和指導,讓我很多閱讀過程無意識和潛意識的行為變成了有意識的行為。
而在這些無意識、潛意識和有意識之中,我的腦海中回蕩著鏗鏘有力的聲音:“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自詡是一個喜愛閱讀的人,似乎也讀了不少書,然而懶人如我,真正主動的時候真的很少,無論是書的選擇,還是閱讀過程中與作者的交流,還是閱讀過后對自己的交代,經常讀了,散了,忘了。作者說“閱讀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的規則應該以達成某種深沉的經驗為目標”。如今閱讀時間如此稀少寶貴,無論閱讀各種作品,都應該不虛此讀。
讀書23個春秋,外加工作的這兩年也基本心思撲在讀書上,第一次知道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還是在哈爾濱出差時戴松葉給我發來了這本書的電子版,也許曾經聽過,但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更別提重視。覺得我讀了這么多年書,還用得著一本書來告訴我如何閱讀嗎?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我似乎有點清高,每日閱讀,可從未思考過如何閱讀,方法論掌握不夠。
一個月以來,受益匪淺,收獲頗深,而這,得益于讀書會的極佳組織。環境、氛圍、制度、責任感真的太重要,如果沒有讀書會這個團隊,重感冒讀書、旅游讀書、火車熄燈讀書、應酬酒多讀書、忙到手發抖讀書、工作忙到凌晨讀書……這都不可能!讀了也就算了、還天天堅持用心寫。
讀后感。
這這更不可能的!而因為有天天得閱讀打卡的每天5頁書讀書會這一切便都成了可能。愿更多人加入讀書會感受這氛圍、營造這氛圍一起成長成就自己美好他人。
就我本人,在此向讀書會、向為讀書會而默默付出的每一位成員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同時呈上讀后感,向大家請教學習。
《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共分為四篇,講述了閱讀的層次、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以及閱讀的最終目標等內容。其中閱讀的層次分為四個部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每一層次的閱讀都有歷史根基的解答。
俗話說得好,“不動筆墨不讀書”。真正的讀書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將自己在讀書時獲得的資料或感受記下來,這就是讀書筆記。二、讀書筆記的種類1、符號式筆記我們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或者有疑問的地方,用各種符號(例如直線、曲線、括弧、三角、問號……等等)勾劃出來,或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語,這種筆記,就是符號式筆記。符號式筆記使讀過的書上的重點問題、疑難問題一目了然,這就為提綱筆記、摘錄筆記等其它形式的筆記作好了準備。批語可以是對書中一段內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體會,或者是對書中某一個問題沒有看懂所表示的疑問等。做符號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所讀的書必須是自己的。圖書館的或借別人的圖書,不應該亂批亂畫。(2)每一種符號所代表的意思,自己應該固定下來,不要隨意改動。比如,用直線表示重要的內容,用“…”表示精采的句子或優美的詞匯,用“”表示應當特別注意的地方,用“?”表示尚未弄懂的問題等,以后看書,就都要按自己的這個規定去使用這些符號。(3)符號不能作得過多。如果整頁整頁都圍上圈,劃上線,全都成了重點,就等于沒有了重點,符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4)要清楚整齊。不要把書弄得很臟,涂劃得連原文都看不清楚了。以讀高爾基的《海燕》為例:海燕在茫茫的大海上,狂風卷著烏云。
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九
早在我大一的時候,《如何閱讀一本書》就已經在我的書單中了。如今塵封已久的書單,終于隨著我考研結束而重見天日。看著剛上大學那會兒自己給自己制定的計劃和目標,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今天我用很短的時間,迅速的讀完了從網上下載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電子版,并制作了一份思維導圖,導出了一份讀書筆記。這也為今后大量閱讀打下了基礎。
思維導圖在文末附有下載鏈接,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安上xmind后下載思維導圖。
我將整書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成了兩大部分,這正是應用了本書中所記錄的規則:提煉整本書的關鍵句和主旨。
第一部分: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閱讀方法論:讀者越主動,獲得的越多。
閱讀的目的分兩種,一種是為獲得咨詢而讀。
另一種是為增進理解而讀。
第二部分:閱讀的層次。
第一層:基礎閱讀。
要求很簡單,識別文字、理解文章表面意思就行了。這一點困難在閱讀非母語文章和書籍方面。
我的理解是,如果是為了增進理解而閱讀,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語言的書籍,而不要通過特意閱讀國外書籍來給自己增加難度。
第二層:檢視閱讀。
第一形態:系統化略讀。
挑幾個重點篇章快速閱讀。
先看書名頁、副標題、序。
再看目錄。
再看出版社介紹。
最后隨便翻翻,看最后的幾頁作者的總結。
第二形態:粗淺的閱讀。
從頭到尾讀完,不懂之處做出標記,不要深究。
第三層:分析閱讀。
閱讀的基本原則:回答問題。
這本書的主題。
這本書的論據和論證。
你贊不贊同作者的觀點。
這本書對你有什么意義。
分析閱讀初探:整理大綱。
列大綱,逐漸細化。
一本書的分類:實用性vs理論性。
第一個規則:盡快知道書的分類。
第二個規則:概括整本書的內容。
第三個規則:總結主線內容、架構。
第四個規則:作者想解決什么問題。
分析閱讀中級:詮釋內容。
第五個規則:找出并解釋關鍵字。
第六個規則:找出重要的關鍵句并提煉主旨。
第七個規則:提煉整本書的關鍵句和主旨。
第八個規則:找出作者的解答。
第九個規則:評價前確保你了解了。
第十個規則:理性表達自己的書評。
第十一規則:評斷前找出論據。
第四層:主題閱讀。
步驟一:檢視并篩選出相關主題的所有書籍。
步驟二:統一不同作者的相通概念。
步驟三:建立一組共同的主旨。
步驟四:厘清不同作者的爭議。
步驟五:分析討論作者:小豬呼嚕。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十
在這個閱讀率極低的現狀下,每個人都通過在各種平臺閱讀快文章來獲取額外的知識,這也就是所謂的“碎片化閱讀”。
那么,碎片化閱讀如何做到高效呢?
彭小六在《洋蔥閱讀法》中指出,碎片化閱讀就是有目的的閱讀。
所以,當你對某一個話題非常感興趣到時候,就可以把這個話題當作一個目的,在每天進行碎片化閱讀的時候搜集相關的信息。
比如,當你對如何做讀書筆記感興趣的時候,就可以在各個平臺上搜索做讀書筆記的方法,認真研究,遇到實用的,就保存下來。
不管是通過ie收藏網絡地址,還是通過word下載文檔,甚至只是用個txt記錄下要看的幾本書,都是要把這些碎片化的知識成體系化的整理記錄下來。
當這些信息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提煉信息。把有用的留下,重復的刪除,留下最精華的部分。
綜上所述,碎片化閱讀輸出的方法:找到感興趣的話題、收集整理信息、提煉信息、化為己用。
打開看點快報,查看高清大圖。
寫在最后。
上面這些方法,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要真正付諸實踐,也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套自己的閱讀方法。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十一
如何應對高強度學習?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地掌握一本書的內容?這是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面臨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制定學習計劃、活用學習工具、注重思考和總結、進行復習和分享是天學一本書的有效方法。
首先,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在開始學習之前,先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了解書籍的內容、目標和難度,然后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學習計劃。這個計劃可以包括每天讀幾頁,每天花多少時間進行學習,每周安排幾次復習等等。通過制定一個清晰的學習計劃,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效率,更好地掌握書籍的內容。
其次,活用各種學習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F在,我們有很多學習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例如,我們可以使用電子書或平板電腦來讀書,這樣可以方便我們進行標記和批注;我們還可以使用學習APP來進行記憶訓練和思維導圖制作。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書籍的內容,提高學習效果。
第三,注重思考和總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思考書中的觀點和內容。將書中的知識點和觀點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同時,我們還需要及時總結所學的知識,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或筆記,以便日后復習和回顧。通過思考和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書籍的內容,提高學習效果。
最后,進行復習和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一本書后,我們不能就此打住,而是應該定期進行復習和回顧。復習可以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的知識,防止遺忘。同時,我們還可以將所學的知識分享給他人,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分享,我們可以更好地加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從他人的反饋和想法中獲得新的啟發和思考。
綜上所述,天學一本書需要我們制定學習計劃、活用學習工具、注重思考和總結、進行復習和分享。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效率,更好地掌握書籍的內容。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工作中,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希望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面對學習挑戰,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十二
一開始讀這本書,我好吃力,然后看兩頁看不下去,但是后來反復讀了前幾頁,咦,好像看出了點什么,然后就耐心的思考了一下,嗯,看了好幾遍才看懂了目錄的結構關系和大體含義。
那為啥要讀這本書呢,因為它想讓我知道閱讀可以是一件多少該主動的事,越主動,效果越好。當一個人主動去讀一本書,他在讀書的時候就會很用心,對于有啟發的地方還會拿筆畫出來,讀完之后還會思考書中的內容,就像海綿吸水一樣真正吸收了書里的內容。所以,單純為了"獲得資訊而閱讀",并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只有我們將讀書目標鎖定在"為增進理解而閱讀"時,去讀一些"燒腦"的書,理解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那閱讀中遇到問題咋辦,看不懂呢,反復看啊,還是不懂呢,那就要提出問題來——在閱讀的過程中,你自己必須嘗試去回答問題。只要是超越基礎閱讀的閱讀層次,閱讀的藝術就是要以適當的順序提出適當的問題。所以如果書讀的少,連自己想問的問題都表達不出來。
首先,成功地閱讀了一本難讀的好書之后,閱讀技巧必然增進了。其次,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閱讀完了之后,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會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會成為一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
當自己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下,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書中的文字,書中的概念漸漸由模糊變得清晰時,就像是一只破繭而出的蝴蝶,又像是一粒破土而出的種子,那種生命力突然迸發的感覺,讓人有無比的喜悅感--這種喜悅感,唯有在用心讀書時才能獲得。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十三
現代人有一種感覺,讀書好像不像以往那樣必要了,高科技的傳媒取代了以往由書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這些傳媒可以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更多的東西,但是,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因此,書籍依然是獲取資訊和增長理解力的重要載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今天更需要閱讀。
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個目的,讀書要么是為了獲得資訊;要么是為了消遣;要么是為了理解力的提高、心智的成長。無疑,增進理解力才是最終目標,它需要我們掌握閱讀好書的藝術,即增進閱讀的技巧。
閱讀的四個層次。
閱讀的收獲程度取決于讀者的主動程度與技巧。閱讀一本書,要提出四個基本問題:整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作者細部說了些什么,怎么說的?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你越主動,對自己和書籍的要求越多,獲得就越多。
閱讀分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基礎閱讀通常是在小學時完成的,是進入更高閱讀層次的先決條件。
檢視閱讀是一種訓練有素的快速閱讀。方法一為略讀:快速地瀏覽書衣提供的諸如書名、宣傳文案、序、目錄、索引等訊息,隨意翻讀內文;方法二為粗讀:讀一本難讀的書,必須從頭到尾讀完,不停頓思索或查詢任何不懂的地方,初步了解書的類別與內容。
分析閱讀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依照書的種類與主題來分類,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一小段文字來概括整本書的內容,然后按照順序與關系,將全書的大綱、各部分的大綱列出來,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第二階段是診釋一本書的內容。包括診釋關鍵字,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重要主旨。主旨往往是書中重要論述的段落。在任何一本書中,有許多段落根本沒有任何論述,需要你去架構出來,從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選句子出來,整理出前后順序的主旨,以及組成的論述。你可以在書的空白處作上編號,再加上其他記號,把一些應該排序而讀的句子標出來,這樣架構一些段落就容易多了。在這項工作中,作者整理的摘要可能幫得上忙。讀完整本書后,就能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沒解決。第三階段是評論一本書。除非已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在評論之前,要區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能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知識錯誤、不合邏輯或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閱讀的最終目標是主題閱讀。主題閱讀所牽涉的絕不只是一本書,要知道應該讀哪些書。在準備階段,要針對要研究的主題,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設計一份試驗性書目,然后瀏覽這些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并就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接下來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匯,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數的作者都要能提供回答。然后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出來。各個作者之間或之中,不見得一定存在著某個議題。有時候,你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范圍的事情,把他的觀點解讀,才能建構出這種議題。比較有共通性的議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性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來。
閱讀的四種層次是累積漸進的,環環相扣,后一階段涵容前一階段的閱讀技巧與能力,是完整的螺旋狀閱讀技巧。
書的金字塔。
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百分之九十九都對閱讀技巧毫無幫助。許多書只能當作娛樂消遣或接收資訊用,掃描一下便夠了。但有的書籍是學習的書——學習如何閱讀,如何生活。這些書所談論的是人類永遠感興趣,又有特殊洞察力的主題。這些書可能不會超過幾千本,值得做一次分析閱讀。在閱讀時,你的心智反應會與書中的經驗合而為一,會掌握了它的精髓。你讀完之后,便可放回架上,但可能要常常翻閱,重新復習一些想法或片段。
在幾千本這樣的書里,還有更少的一些書——很可能不到一百種——是你讀得再通,也不可能盡其究竟。如何分辨哪些書是屬于這一類的呢?當你盡最大努力用分析閱讀讀完一本書,把它放回架上時,心中會有點疑惑,好像還有沒弄清楚的事,而且忘不了這本書,一直想著它的內容。最后,你又重看一次。你會發現書中的內容好像比記憶中的少了許多,原因是在這個階段中你的心智成長了許多。你的頭腦充實了,理解力也增進了。書籍本身并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你自己。
但是如果這本書是屬于更高層次的書——只占浩瀚書海的一小部分——你在重讀時會發現這本書好像與你一起成長了。你會在其中看到新的事物——一套套全新的事物——那是你以前沒看到的東西。你以前對它的理解并不是沒有價值,真理還是真理,只是過去是某一種面貌,現在卻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你到這時才明白,最初閱讀時,它的層次就遠超過你,現在重讀時仍然超過你,未來很可能也一直超過你。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偉大的書——可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先前讀時感到心智上的成長,并不是虛假的。但是現在,就算你已變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識,還是能提升你,而且直到生命的盡頭。
顯然并沒多少書做到這一點。這樣的書應該少于一百本。但對任何一個特定的讀者來說,數目還會更少。人除了心智力量的不同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不同。你該自己去找出對你有特殊價值的書來,幫助你不斷成長。
生命與心智的成長。
試著列這樣一份書單是很有指導性的,這不只是可以幫你發現自己最想一讀再讀的書是哪些。事實上,和另外一件事比起來,這一點很可能微不足道。那件事就是:當你想像自己被隔絕在一個沒有娛樂、沒有資訊、沒有可以理解的一般事物的世界時,比較起來你是否會對自己了解得更多一點?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跟被放逐到荒島上的人沒什么兩樣。面對的都是同樣的挑戰——如何找出內在的資源,過更美好的人類生活的挑戰。
人類的心智與身體截然不同。身體有限制,心智卻沒有。其中一個跡象是,在力量與技巧上,身體不能無限制地成長,而頭腦卻能無限地成長與發展下去。心智不會因為到了某個年紀就停止成長,只有當大腦失去活力,僵化了,才會失去了增加技巧與理解力的力量。
這是人類最明顯的特質。但這種特質也潛藏著巨大的危險。心智跟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心智的萎縮是在懲罰不經常動腦,它可能要人的命。除此之外,似乎也沒法說明為什么許多工作忙碌的人一旦退休之后就會很快死亡。他們活著是因為工作對心智上有所要求,那是一種人為的支撐力量,也是外界的力量。一旦外界要求的力量消失后,又沒有內在的心智活動,便停止了思考,死亡也隨之而來。
電視、收音機及其他天天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娛樂或資訊,也都是人為的支撐物。它們會讓我們覺得在動腦,要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但這些外界刺激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像藥品一樣,一旦習慣之后,需要量就會越來越大。到最后,這些力量就只剩下一點點,甚或毫無作用了。這時,如果沒有內在的生命力量,我們的智力、品德與心靈就會停止成長。當我們停止成長時,也就邁向了死亡。
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如何寫篇十四
讀書23個春秋,外加工作的這兩年也基本心思撲在讀書上,第一次知道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還是在哈爾濱出差時戴松葉給我發來了這本書的電子版,也許曾經聽過,但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更別提重視。覺得我讀了這么多年書,還用得著一本書來告訴我如何閱讀嗎?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我似乎有點清高,每日閱讀,可從未思考過如何閱讀,方法論掌握不夠。
一個月以來,受益匪淺,收獲頗深,而這,得益于讀書會的極佳組織。環境、氛圍、制度、責任感真的太重要,如果沒有讀書會這個團隊,重感冒讀書、旅游讀書、火車熄燈讀書、應酬酒多讀書、忙到手發抖讀書、工作忙到凌晨讀書……這都不可能!讀了也就算了、還天天堅持用心寫讀后感,這,這更不可能的!而因為有天天得閱讀打卡的每天5頁書讀書會,這一切便都成了可能。愿更多人加入讀書會,感受這氛圍、營造這氛圍,一起成長,成就自己美好他人。
就我本人,在此向讀書會、向為讀書會而默默付出的每一位成員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同時呈上讀后感,向大家請教學習。
《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共分為四篇,講述了閱讀的層次、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以及閱讀的最終目標等內容。其中閱讀的層次分為四個部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每一層次的閱讀都有歷史根基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