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一
摘要:《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地理課程改革必須轉變‘學科本位’‘知識中心’的教育觀念,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學習情境。”也就是說,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若想充分發揮地理的真正價值,就必須改掉以往簡單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實際;問題情境;評價機制。
地理課是中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然而,以往簡單的知識傳授,只是加深了學生對地理是“副科”、“豆芽課”的認識,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科越來越不重視。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改變以往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地理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河流和湖泊》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相關的地理知識,也為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授課的時候,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些黃河、長江被嚴重污染的圖片,并借助多媒體讓學生明確了這些污染源都是來自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在意的舉動,讓學生明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我還讓學生了解長江洪災、黃河泛濫、凌汛、斷流等帶來的危害,從而,讓學生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并讓地理知識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帶來方便。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探究能力。
有人曾經說過: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對知識本身發生興趣,進而產生認識需要,產生一種要學習的傾向,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對于初中生來說,該階段的學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強,所以,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探究地理的樂趣,挖掘地理的魅力。最終,讓學生在自由探究的過程中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例如,在教學《土地資源》時,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形成原因。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土地資源屬可再生資源還是非可再生資源?(2)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有哪幾種類型?(3)耕地、林地共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完善評價機制,重拾學習信心。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機制。”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完善評價機制,要讓地理課堂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的過程中,不論是教師評價還是學生間的自主評價,都要從優缺點兩個方面展開,這樣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認識,從而,幫助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以促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更加輕松地掌握地理知識。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為高效地理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單力。關于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課程:教師,2010(12)。
[2]高峰。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j]。學周刊:a,2012(02)。
文檔為doc格式。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二
摘要:新課標對每個學科提出了科學改進教學模式的建議,要求高中課程中各個科目的教育形式應該多樣化,強調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F在所提倡的創新教育,就是以創新教育形式為重心,以啟發創新思維為目的全新教育體系。高中課程中以地理為代表,多被學生認為是枯燥無味的知識性學科,沒有多大的實踐意義,因而被學生忽略,導致地理成績一直不理想。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地理教學中如何采用實踐課的方法形成創新教學模式進行討論。
關鍵詞:高中地理;創新教育;實踐。
高中作為培養全方面人才的教育組織形式,應當以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為工作核心?,F高中開設科目多,涉及知識范圍廣,但學生只針對性地重視有應用價值的科目,如語文、數學、化學等。現當代社會不只需要實踐性強的技術人才,同樣需要知識性人才,而且有了充足的知識基礎才能更好地在創新實踐領域中有新的作為。地理作為一門知識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課程,它緊密聯系著現實生活和科學發展,但卻被學生片面地認為是只具備知識性、不具備實踐意義的課程,對地理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生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地理教育的多樣性、綜合性,只是看到其知識性的一面。同時高中教師地理教育方法的思想也比較落后,他們用簡單的圖片動畫對地理知識進行闡述,學生理解只停留于書本,對知識的認知也只停留在圖片和動畫中,也就無法認識到地理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價值。所以,高中的地理教學應當響應教育部門改革的號召,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
現在大多數教師的地理教學還停留在地球儀、地圖等簡單的模型教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也停留在課本文字的表面,讓學生有學得到、感覺不到的困惑。這是現在地理教學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教學形式過于簡單,使地理教學只停留在課本上,學生應用不了就理解不了,理解不了就會遺忘學到的知識,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2.學生缺乏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單純地認為地理是知識性的,在未來的就業或者科研道路上不能提供有利的幫助,忽略了地理所具有的知識與實踐的連接意義。地理作為全方位知識融合、溝通知識與生活的學科,應當比任意其他學科都具有實踐意義,所以,學生片面的想法使得地理不被重視,這是現在地理教學水平落后的又一原因。
3.學生缺乏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學生缺乏積極性是因為片面的認識,而缺乏興趣使課堂教學內容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就是課堂教學的客觀原因,教育形式過于簡單,課本知識過于知識性而沒有聯系實際生活,學生得不到實踐環境,地理成了全靠背書的死板知識。
針對以上提出的幾種問題,教師應當積極科研,積極探討改革措施,探索地理教學應當具備的條件,反思自身教學風格,適應社會環境,()考慮學生的真實想法,結合多方面科學先進經驗,及時調整自身教學風格,創新教學模式,從地理課堂入手,為從根本上改善地理教學狀況,實踐科學的教育模式。
教師在意識到自己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時,要積極學習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生動多樣,改善高中課堂枯燥無味的學習氛圍,改變以教師灌輸知識為主的舊模式,引進新的互動學習模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同時教師講解課本知識時,學生能積極思考,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心理學上說,改變學生對地理的認識,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會產生鼓勵機制,鼓勵機制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心里喜歡上學習地理。
全新的教學方法應當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思想、教學關系三個方面。新的教學方法要一改以往圖片等平面教學資料,引入視頻這種立體的教學資料,例如,參看《國家地理》的相關紀錄片時,在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的權威性的同時,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知識。新的教學思想應當是把地理作為理論與生活相結合的工具學科,強調學習地理的實踐意義,以教師新的思想感染學生,讓學生對地理產生新的認識。課堂教學應當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為了使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奏效,教師應當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更多討論的機會,在討論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地理的魅力,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使教師在引入新的教學方法時事半功倍。
2.采用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所謂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一改傳統教學中只在教室里開展的模式。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同樣具有實踐價值,所以,教師應該把課堂“搬”到大自然,“搬”到科技館,讓學生真實感受地理在生活中的應用,以更加具體的形象向學生展示地理的具體性與多樣性。這種全新的課堂模式,不僅能調動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也能改變學生對地理的片面認識,科學而高效地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
現行教學模式正處在落后向先進轉變的過渡時期,教師應當勇于探索新方法,積極思考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成績,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引進科學教育經驗,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實踐,及時總結經驗并加以改善。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絕不能局限于被動學習,應該主動學習,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科目開設意義,改變原有片面的錯誤思想,穩定提高各科目學習成績,做好全面發展的自我修養工作。新的地理教學模式核心在于改善落后的教學思想,絕不能將地理教學局限于課堂和課本,采用多維度的教學資料,將地理知識有機地融入生活,才是地理教學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許月芹。試論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教育教學論壇,20xx(34)。
付貴云。實踐活動滲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研究.上海師范大學,20xx.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三
素質教育是大概念,內涵深刻。課堂教學是小概念,意義單純。教學過程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是知識的傳授,也是情感的交流。而課堂藝術化教學卻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在全國強化素質教育的今天,素質教育就像浩瀚的大海,課堂藝術化教學就是優美的浪花,藝術化的課堂會給學生學習帶來無盡的樂趣。
初中地理,由于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加上應試教育的壓力,這給我們地理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由于學生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學習提不起興趣,同時,也限制一些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以課堂藝術化教學,為學生最佳學習方法呢?本人總結有以下幾點:提高自身教學素質;矯正學生學習觀念;藝術化教學;情感教育。
一、提高自身教學素質。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端正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第二是要不斷完善自我知識結構,凡與地理教學有關的知識,就要收集、整理、學習、積累、總結,使自己在地理知識領域站在一個高度。第三,就是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怎樣教也是一門藝術,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知識。
只有注重本身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中總結教學經驗,讓過去的教學由“一言堂”、“滿堂灌”轉變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滿意。
二、矯正學生學習觀念。
現在,學生中普遍有一種觀念,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對地理學科的不重視,在初中,已經讓很多學生在知識方面出現了缺陷,她卻不知在遠古時代,人們卻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為當時學識淵博之人的代稱。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的過程,從心里就沒有在意,所以在上課時,不用心聽講,不做筆記,只認為這是一門背科,到了期末只要死記硬背就行,對知識的理性認識一點都沒有,也限制了個人智力的發展。要使自己的知識、智力等方面得以全面發展,就是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認識能力,它并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大腦對已有知識系統的加工、整理過程,即在整理、分析、綜合、抽象、比較、概括。只有不斷對地理知識的積累,學生學習才會產生興趣,學生學知識才能學得更快、更深、更活。
三、藝術化教學。
1.教師教學觀念的根本轉變。
教師應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社會發展需要教育,教育的發展需要創新,創新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教師在教學上不斷改變過去一些老的傳統教學方法,并著力改變學生總處于被支配的地位。
不板起面孔教學,多調節課堂氣氛,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幽默,可以活躍氣氛,提高熱情,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吸引注意力,把課間松散的情緒吸引到地理課堂上來。運用多媒體教學,動畫教學等多種手段,讓課堂充滿藝術化。教師由管理者變為組織者,由傳授者變為參與者,由控制者變為幫助者,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由教書匠變為研究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2.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具有學習獨立性,有較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課堂上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善于表現的學生有展示才華的舞臺,對那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老師應注重培養其信心和勇氣。課堂上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語,對回答問題主動和取得成績的學生,應及時給予表揚。
3.讓教室由“講堂”轉變到“學堂”。
藝術化教學就是教師要將學生領引到多彩的地理殿堂,感受地理知識的魅力。讓學生感受課堂雖小,卻能遨游世界,領略世界的大好河山,周游各國的`旅游景點。地理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圖表和記憶材料特別多,除讓學生自己繪圖表以養成以圖釋文,以圖釋理的習慣外,教師的創造性簡圖煉表錘句示范非常關鍵。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產生聯想,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從而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由“學會”轉變為“會學”。教師要把自主權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老師可以把一些知識進行整合,把一些知識編成一些順口溜或編成三字經,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靈魂,老師在板書上對地圖要運用自如,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知識。
4.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學得了知識,就要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去,學以致用是一條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規則。教師應創設出適當的情境,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有條件的地方,還可讓學生走出去,感受大自然,體驗生活。
四、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聯系師生的紐帶,感情的力量也是強大,它有時會左右一個人的喜惡;情感它也是神奇的,有時會點燃一個頹廢者心靈深處的希望;情感也是一座橋梁,它可以把教師和學生的心靈緊密的聯系起來。如果學生喜歡這位老師,這名學生在這門學科上就會有較大提高。如果這名學生不喜歡這位教師,也許這名學生在這一科上的成績會一落千丈。只有學生在充滿對教師的尊敬、信任、佩服、愛戴、課堂氣氛和諧的情況下,學生才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老師在師生關系融洽的情況下,老師輕松教學,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總之,現代教學突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教學從來就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學過程要開放和靈活。這樣,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和體驗,豐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大大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學習狀態、達到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和良好記憶,從而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通過以上的一些教學方法,我的地理課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在歷次的教學評估中,我多次獲同級第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四
摘要:《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地理課程改革必須轉變‘學科本位’‘知識中心’的教育觀念,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學習情境?!币簿褪钦f,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若想充分發揮地理的真正價值,就必須改掉以往簡單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實際;問題情境;評價機制。
地理課是中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然而,以往簡單的知識傳授,只是加深了學生對地理是“副科”、“豆芽課”的認識,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科越來越不重視。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改變以往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地理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彼?,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河流和湖泊》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相關的地理知識,也為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授課的時候,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些黃河、長江被嚴重污染的圖片,并借助多媒體讓學生明確了這些污染源都是來自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在意的舉動,讓學生明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我還讓學生了解長江洪災、黃河泛濫、凌汛、斷流等帶來的危害,從而,讓學生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并讓地理知識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帶來方便。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探究能力。
有人曾經說過: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對知識本身發生興趣,進而產生認識需要,產生一種要學習的傾向,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對于初中生來說,該階段的學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強,所以,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探究地理的樂趣,挖掘地理的魅力。最終,讓學生在自由探究的過程中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例如,在教學《土地資源》時,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形成原因。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土地資源屬可再生資源還是非可再生資源?(2)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有哪幾種類型?(3)耕地、林地共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完善評價機制,重拾學習信心。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機制。”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完善評價機制,要讓地理課堂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的過程中,不論是教師評價還是學生間的自主評價,都要從優缺點兩個方面展開,這樣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認識,從而,幫助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以促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更加輕松地掌握地理知識。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為高效地理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單力。關于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課程:教師,2010(12)。
[2]高峰。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j]。學周刊:a,2012(02)。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五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它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人文現象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同時又具有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鑒于地理的上述特征,地理學科課程標準里明確提出地理學科的基本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1]針對高一學生,教師由該如何踐行此理念,讓學生真正學到對生活,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呢?在筆者看來,快樂教育是上述問題的最好答案??鞓方逃荚诩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加學習活力,是教育的一大進步。英國著名社會學家,斯賓塞曾提出:“痛苦的學習會使人感到知識討厭,而愉快的學習會使知識吸引人……在同等情況下,教學的效率和與學生從事學習的快樂程度是成正比的?!盵2]我國古代教育學家孔子也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盵3]然而,縱觀全國的高一地理教學,情況卻不容樂觀。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加上學校對學生卷面成績的極其重視,課堂上,教師們采用的仍然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有趣的地理現象在教師那被支離成眾多的枯燥的知識點,學生無須深入大自然去感知,只要課后死記硬背便可。這樣一來使得我們的高一學生一開始便對地理產生了極強的厭惡感:地理課堂上,玩手機者有之;睡覺者有之;復習其他科目者有之。于是,我們的地理老師會花大量的課堂時間來維持紀律,其教學效果當然不盡如人意。
在全國的教育水平評估中,江蘇省的教育一直名列前茅,眾多教育專家對江蘇的基礎教育評價甚高。鹽城雖不比蘇南部分城市,但相比蘇北及蘇中一些城市,其教育水平應屬于上等。鹽城市教委也極其重視本市的教育發展。盡管如此,高中地理教學情況確不盡如人意。筆者現任教于鹽城市明達中學,承擔多年的高中一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以曾執教過的兩個班(共100學生)為研究對象。由于初中時教育背景和高一學生自身素質的迥異,筆者所在班級學生地理成績水平差異較大。剛開始學時,筆者做過一個統計,地理試卷能得60分的同學只占到了全體同學的51%,其中一個班25人,另一個班26人,試卷的總分是100分。而能得75分以上的學生卻有5人,占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5%。筆者繼而作了問卷調查,其中喜歡地理的學生僅占到了全班學生人數的百分34%,不喜歡也不不討厭地理的學生占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21%,不喜歡地理的學生占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45%。綜合學生的基本情況,筆者認為高一學生的地理學習存在以下問題:1.地理基礎薄弱;2.對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的興趣不高。
2.1創設場景,寓教于樂。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高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階段,所謂自我同一性是一種關于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占什么地位,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和怎樣成為理想的人等的認識。因此學生的一舉一動無一不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贏得他人的.認可。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營造活潑的學習氣氛。例如在學習《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和《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時[4]教師可以采用作游戲的方法來先讓學生理解“自轉”和“公轉”的基本含義。具體做法:上新課前,教師無須告訴學生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而是告訴學生本節課將進行一個非常有趣的游戲,且需要3至4個同學的配合,首選,讓學生圍成一個小圈揮舞著手原地打圈,教師可以給其動作取名為“自轉”,其次,老師站在中間,讓學生自轉的同時,圍著老師轉圈。這就是公轉。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座位上自由旋轉,或者圍著桌子公轉,這樣一來,課堂上的活躍氣氛就會異常濃烈。整個課堂,學生手腳腦并用,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
2.2培養高一學生快樂學習習慣。
若想讓高一學生真正體會到地理學習的樂趣,只在地理教學的某個環節創設快樂的情景,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竭力培養高一學生快樂學習的習慣。也就是說在教學的任何一個環節,教師都應該聯系生活實際,設置相應的場景或適合高一學生的娛樂節目。由于地理學科的地域性,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戶外學習,深入大自然,了解鹽城的風俗地貌。培養學生快樂學習的習慣。
三、結語。
本人作者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已有數年,在平時的得力教學實踐中,筆者堅持采用快樂教學,收效顯著。據統計,現在筆者所在的高一班級里喜歡地理的學生由剛開學的百分之34%上升到百分之71%,不喜歡也不不討厭數學的學生占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14%,不喜歡數學的學生僅占總人數的百分之15%。在期末考試中,地理學科的及格人數由原來的51人,上升到95人,及格率達到了95%,其80分以上者20人,中90分以上者就有8人。
【參考文獻】。
[1]陳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
[2]赫伯特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雒真真,齊夢珠,譯.青島出版社,.
[3]張燕嬰譯注.論語雍也第六[m].中華書局,.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六
地理學科文理相通,既有形象直觀的地理表象,又有抽象枯燥的地理規律。地理教學風格的形成,對于優化地理教學,提高地理教學藝術,獲得最佳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創設情境,提高效率。
有的地理教師性格內傾,穩重踏實。在教學中往往善“點”,發幽探微,教風嚴謹。有的地理教師愛好文學,有豐富的審美情趣,他們在教學中往往會結合情景吟誦詩詞,渲染意境,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如講“廬山瀑布”時,就吟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講桂林山水時,引用“江作清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在詩情畫意中,學生深受感染,獲得了極大的美學享受。學生會感到上地理課,就象是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那樣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主要因為教師的思想修養、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個性特征等。由于這些因素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地理教學風格也各有差別,絢麗多彩,反映出來的整體教學風貌也必然是千姿百態的。
二、嚴肅威懾,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在講系統的地理知識時,地理教師要具有威懾力,緊緊抓住學生的“心”,也就是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講解時邏輯性要強,要善于概括和推理;教師要能完全脫離教材,熟能生巧地分析知識點的異同,挖掘精妙,抓住關鍵,突破難點;教學講究方法,講精講透,注意知識的廣度、深度和容量;教學語言嚴謹,清晰,環環相扣;板書設計既簡潔、條理化,又有內在邏輯性,能讓學生根據板書結構“順藤摸瓜”,理清知識點,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教師要有震撼力,威懾力,這樣才能讓所有學生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老師這兒,才能充分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效率。
三、幽默活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效率。
有的地理教師個性活潑、興趣廣泛,性格屬外傾型。在教學中,往往不會墨守成規。他們巧于設疑,善于激趣;教風生動活潑。每個教師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能力、性格、氣質以及風度儀表等,因而必然以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面貌活躍在講臺上。有的地理教師情感豐富,在教學中往往很注意情緒背景,善于用自己對所教知識的情感,來煽起學生的情緒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在這樣的課堂上,會有疑問,有驚訝,有問有答,有爭論,也有笑聲,情感起伏跌宕,學生情緒高昂、興趣濃厚。這些教師在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時,總是以飽含感情的語言,自然流露出對祖國的摯愛之情,從而以情動人,以情激情,感染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嚴肅認真地講解系統知識的同時,適當運用感性材料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需要地理教師思維敏捷、機智;能根據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和特色,根據學生的實際,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擅長啟發式,教法靈活,注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學語言富有激情、優美生動,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板書設計提綱挈領、新鮮醒目、語精字妙,一個箭頭,一個圖例,會引起學生對教材內容豐富的聯想。
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于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總是認為很難很難,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意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于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四十五分鐘效率自然就會更理想。
即使是同樣的地理教材比如高中地理“我國礦產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節,不同風格的教師的`教法設計迥然不同。嚴肅威懾型的教師,往往按照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分布、合理開發利用的措施這一線索,旁征博引,有條理,有層次地講清講透,學生往往學得扎實。活潑幽默型的教師,往往提出由淺入深、前后銜接的一些問題,如你對我國礦產資源枯竭問題持樂觀態度,還是悲觀態度;我國礦產中,有八種礦產儲量居世界第一,請想個有趣的辦法記住它;評價我國礦產的優缺點等等,讓學生借助課本和自己所掌握的最新信息展開自由討論,逐個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往往學得生動活潑。
四、師生齊動手,演示地理模型提高效率。
地理教師只有不斷地追求地理教學藝術,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突破常規,不斷地突破自己,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地理教學風格。而成熟的地理教學風格的最重要標志、最本質的特色是它的獨特性。獨特是風格的生命,而這種獨特性充分展示了教師的創造才能和智慧。
總之,作為地理教師首先要有一顆炙熱的心,炙熱的情,熱愛地理專業,對教育改革十分積極,對學生十分摯愛,才能“熱情”上課,“激情”上課,以“情”激“情”,才有可能成為地理教學藝術家。因此,地理教學的獨特風格可以具體表現出教師的思想修養。一個厭惡地理教學的教師即使滿腹經綸、技巧高超,也難以形成自己的地理教學風格。一個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的地理教師,他不論是在不同年級上課,還是教學不同的教材。常常表現出他在教學思想、教學作風、教學技巧等方面的特色,給人以特殊的魅力,使自己的地理教學充滿活力,充滿激情,使自己的工作學習情趣盎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七
多年以來,初中地理教育教學在社會上急功近利思潮和應試教育思想的雙重沖擊下,學生地理學習水平處在低谷狀態。特別是地理教學質量不令人滿意,經過多年來的地理課堂教學,特別是一年多來,在地理新課程課堂教學中,仍然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學會判讀經緯度、計算實地距離、判斷方位和氣候類型、年平均溫差等實用技能,沒有具備基本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識的公民意識。
就目前來說,地理學科在初中教學中還是處于“小兒科”、“皮膚科”的地位。初中學生往往剛接觸地理學科積極性還比較高,但越往后,特別是進到八年級時,地理學科在學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現了地理課的“廬山真面目”,使學生學習地理的目的性越來越強:“還是升學學科‘語數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對初中生來說,地理學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負擔”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絕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不重視。而多年的地理學科的教學使我也體會到,并且地理成績好的學生在老師面前也說過,“地理學科不是主科,上課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地理課上,只要考試得到60分就可以了,也不給老師丟臉”等說法。
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及《地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指導下,以新課標,新環境,高要求進行地理教育教學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課堂教育教學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堂教育教學改革:
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需要從地理教師的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非專業地理的科任教師往往拘泥于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和記憶,缺乏地理情趣。非專業地理的兼課教師更拘泥于課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專業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往往過于嚴謹和強調地理思維、缺乏生動活潑。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快、興趣是學生學習驅動力之一,甚至對教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么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都充滿著無拘無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親切的地理課堂教育教學和環境的氣氛。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更需要地理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在初中階段,“愉快”仍然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發揚“民主”。
現在的時代進步了,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并且將地理課堂教學的“課堂”含義廣義化,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網絡“課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需要布設教學情境,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進行學生地理新聞發布活動、地理新聞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要注意有適當的“教學民主”。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在講我國的河流——“黃河”時,提出:“面對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的嚴峻局面,如何治理?”的問題,學生圍繞著問題的提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我在八年級(1)班上課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有一男生舉手發言,一本正經地提出將黃河“幾”字形拉直,從甘肅的蘭州到河南的洛陽挖一條運河,使黃河上游的水少走彎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觀摩課中,我也同樣聽到這樣的教學情景,也有學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墒?,學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課教師的意料。但教師沒有指責、嘲笑,也沒有回避,而是允許學生繼續發言。在表揚有大膽的學生的設想的同時,教師話鋒一轉: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學住在這“幾”字形地區,是否同意他的建議,為什么?由此全班同學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共鳴,課堂討論既活躍、又深入,對師生有很大受益。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借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初中學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空間地域概念的基礎,也是培養其地理思維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也是學具。學好地圖,并用好地圖,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還是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對地圖的學習和運用則顯得比較薄弱,關鍵在于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很難真正懂得地理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僅如此,學習和掌握地圖知識,對于學生學習其它科學知識以及開發學生的智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個人,不管是住在城市還是農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圖的幫助,這已成為當代人的共識。此外,學習中也需要地圖。大家都知道,地理學習的主要對象之一就是地圖,而其它學科的學習也需要地圖的幫助。如歷史就離不開地圖和地理知識,語文、體育、美術、外語、數學等課都要有地圖知識,才能學好,事實上所有的學科都是交叉的,不能截然分開。一句話,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是離不開地圖這個必備的工具的。所以,在地理教學中牽涉的各種各樣的示意圖、景觀圖、統計圖表等是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平時讀書過程中加強對這些圖像的了解,掌握判讀方法。地圖教學能力也是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的主要標志。地圖能力包括觀察、記憶、想象、演繹、分析、比較、判斷等綜合能力,這也是最具有地理學科特點的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地圖也將越來越多地進入課堂,對地理教師的地圖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師本身缺乏地圖能力和地圖教學能力,很難成為一位好的地理教師,也就是說,不懂地理的教師。而一些地理教師不愿用、不會用地圖的情況實質是教學要求不高或教學能力低弱的表現。目前在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死記硬背”現象,恰恰與地理教師不重視提高自己的地圖教學能力有關。所以,地理教師還要努力學習和運用電子地圖等新的地理的教學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勢下的地理素質教育的新理念。
高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八
在現階段高中地理教學模塊中,進行國內外熱點新聞的導入是必要的,通過對熱點新聞的導入,讓地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更有利于讓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更有利于進行思想教育。比如在講解天氣及氣候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學習以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形式導入。又如在中國人口講述過程中,可以將最新的人口普查資料引入學習,一點點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積極性。必要時,教師需要針對實際,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教育。
(一)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為了保證趣味式教學效率的提升,應用現代化圖像投影技術是很必要的,因為這可以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在“地形變化”這一模塊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喜馬拉雅山及其生物化石的視頻、圖片等。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對圖片中的山脈有什么了解,接著再引導學生對于海洋生物化石的根源進行分析,如為什么陸地上的喜馬拉雅山是海洋生物化石的集中地,以此來引發學生的認知矛盾。通過對這種矛盾的陳述,進行新知識的引導教學,使學生解決認知矛盾。教師可以應用投影圖片,保證學生對疑問的探索,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在現階段趣味式教學過程中,利用漫畫的形式也是必要的引入手段。用簡單或者夸張的手法來描述生活及時事資料,可以保證最佳的諷刺效果。當然,在當下課堂教學模塊中,地理課本也引用了一些漫畫。這樣趣味性的漫畫是導入新課的必要因素。比如在進行世界人口問題的闡述時,可以引入“苦難的母親”這類型的漫畫,引人深思,引出世界人口的問題。在進行森林資源的分析過程中,可以利用“大難臨頭”等漫畫來引入,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升是非常有好處的,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引發及表達。在當下新課教學模塊中,進行簡短的小故事串聯是必要的,從而實現新課的順利引入。比如在“世界陸地及海洋”這一章節中,教師可以利用航海家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啟迪。比如麥哲倫,他能夠進行人類歷史上的地理旅行,說明他具備良好的素質及意志,具備良好的地理知識。正是依靠這些知識,他才能在歐洲、非洲等地來回航行。如果不具備良好的地理知識,是難以進行有效的航行的。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深入了解學習本節知識的必要性,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當下地理教學模塊中,選擇短小精悍故事也是必要的。這種很有意義的故事,積淀了人們的生活經驗,是一種地理知識的升華。比如在“早穿棉晚穿紗”的諺語中,可以看到我國內陸地區的氣候差異。這些諺語的選擇及教授,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相關的地理知識,保證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提升,保證其思維的啟發,以滿足當下教學工作的需要。
(二)情境式導入方案。
在地理導入教學模塊中,進行情境式導入是必要的。所謂的情境式導入就是進行課堂背景的優化,比如進行音樂等的導入,保證良好的氣氛及環境,從而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又如,在現階段地理教學模塊中,可以引用一些與地理課本相關的歌曲,利用這些歌曲,更有利于學生的地理學習。比如“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這樣的開頭,情景交融,主題鮮明。“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了地形對物候的影響的地理規律,把它作為“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一節的開頭,能充分調動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又如,在“天氣與氣候”章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背誦一些有關地理知識的詩句,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讓學生沉浸在優美的詩情畫意中,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天氣及其氣候概念的分析。再如,講授我國地勢特點時,比如內蒙古高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串聯《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一下子把學生的思緒帶到茫茫草原上。這種課前朗誦一段詩詞,創造一種情境,營造一種氣氛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收到奇特的效果。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精心設計好的導入語,使整堂課的氛圍濃厚,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對導入式地理教學模塊的應用,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以滿足高中地理教學的需要。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九
(一)科學教學內容不夠完善。就目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教育整體來看,盡管我國高中地理教育范圍內容得到了相應的擴大,但就某些方面來說,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是為學生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同時,在地理學習中老師還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相較于其他主要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等)來說,學校還未認識到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地理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嚴重影響著其教學質量。其次,教學內容相對落后也是影響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現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斷改變,國際上地理教學內容及教育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縱觀我國高中地理教育,其教學內容相較于其他國家,明顯處于劣勢地位。對國際教育形式的不了解,導致我國高中地理教育模式相對落后,其教育內容也較為單一,沒有緊跟國際教育發展潮流。最后,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在我國高中教育中,教育模式多為集體式授課,在教學中,主要由老師單方面進行知識的'灌輸,老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在進行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忽略了學生需要學什么,僅注重知識理論的灌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對學習僅抱著應付考試的態度。加之,學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學生學習成績的差距,導致一些學生出現自卑心理。影響其地理教學質量。制約著我國高中教育的發展。
(一)改革創新科學教育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我國教育主要分為文科類和理科類。地理教育按其教學內容被劃分為文科。在傳統的教學中,文科類教學大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地理內容僵硬化、教條化。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地理教學產生厭惡,缺乏學習興趣。降低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因此,老師應積極改善地理教學方法。如舉行一些地理學習實踐活動,使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隨時了解學生學習所需,有針對的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二)充分挖掘地理學科優勢,結合現代先進教學方式,開發課程資源。地理學科是一門充滿時空廣遠性的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身所處環境不斷進行研究。充分發揮地理學科作用。高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在地理教學中多穿插一些奇異事物或者奇異現象,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學生進行學習。
(三)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所需,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內容。情境教學法是當今教學的主流。在地理教學中,老師應隨時了解學生學習所需。針對學生學習需求制定相應的學習情境,在地理情境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在根據學生問題進行解答分析。從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真正目的。
(四)充分結合當前先進信息技術,擴大教學內容,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發達。在各行各業中信息技術都得到了良好的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老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教學媒體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更為生動。從而引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注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近年來,隨著高中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高中教學質量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特別是高中地理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制約著高中地理的發展教育。只有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充分結合現代化先進教學理念,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注重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從而科學合理的進行高中地理教學。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十
1.選擇專業性的刊物和自己發表的論文相關的期刊,職稱論文在發表的時候也要按照要求。
2.一般情況下單位都會有對,期刊的要求,所以在發表論文之前首先就是要去單位的有關部門進行一下咨詢,了解期刊發表的名稱之后再去進行發表這樣的話就能夠少走彎路。
3.對于刊物的級別,以及專業性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就是對于論文的文字內容以及質量有一定的要求。
4.在發表論文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自己論文的質量重復率千萬不要超過10%或者是20%這個要看期刊的要求了。
5.在寫論文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和自己工作相關的內容才可以千萬不要偏離主題。
6.一般選擇投稿之后等待錄用的時間都是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要提前去做準備。
7.一般現在分為兩種,投稿方式,一種是自己進行投稿另外一種就是找別人幫忙代理投稿。
8.流程都是一樣的,首先就是將投稿的論文發到指定的雜志社郵箱,然后等待審核的結果,如果審核通過的話,那么就會收到雜志社的錄用函,然后支付版面費用。
如果沒有通過的話就會被返回重新修改,再進行繼續發表。
9.學會辨別刊物,套刊假刊都是不可以的,都不能作為評職審評材料。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十一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演進,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對禮儀有著深層次的要求。餐飲禮儀體現一個國家的風俗文化內涵,本文通過比較我國和西方國家餐飲禮儀的差異,進一步認識中西方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從而盡可能避免文化習俗的不同帶來的不便,使得跨文化交際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
關鍵詞:中西方餐飲禮儀跨文化交際。
中國有句古語: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就對飲食有著很高的追求,餐飲禮儀可謂源遠流長。21世紀,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國,西式餐飲文化逐漸被中國民眾接受。由于歷史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餐飲文化有著很大差異。對中西方餐飲禮儀進行比較,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際中恰當、得體地進行交往,從而避免因為不恰當的方式或行為造成的誤解和交際障礙。
一、用餐氛圍的差異。
由古至今,中國人都非常習慣在飯桌上表達感情。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崇尚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講究面子排場,氣氛之熱烈常常令人嘆為觀止。在用餐過程中,中國人喜歡相互敬酒,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地喝。主人還要勸客人進食,生怕客人吃不飽、吃不好,甚至會不斷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盤子里夾菜,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意。雖然從衛生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不足,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和合”、“團圓”的普遍心態,由此可以看出延承至今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當然,大聲喧嘩的就餐方式已經為現代就餐禮儀所摒棄。
西方人用餐時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實行分餐制,每人各自點菜,各持一份,只吃自己的盤中餐,不替他人取菜、不吸煙、不勸酒;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可以與左右客人輕聲交談,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即可。其實,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際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而西式宴會多體現于相鄰賓客之間。
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于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話都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總是缺少了和樂融融的氣氛。
二、席位安排的差異。
中式餐飲一般采用圓桌共餐的形式,其席位一般是依餐廳的方位與裝飾設計風格而定,或取面門、朝陽,或依室內裝飾所體現出的突出位置設定尊位。通常服務員擺臺時會以口布折疊成花、鳥等造型,尊位造型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在民間吃飯,尊位可以是主人就座,但當有前輩、領導、長輩或認為是重要的客人時,尊位必須請最長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座,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中國傳統位次排序講究“左為上,右次之”,正式宴會中,席位的高低依距離尊位的遠近,左高右低,以此類推,逐個排列,最后一位是背對門的座位,通常不應安排客人入座。主人必須注意的切不可讓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F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第一主賓坐在主人的右邊,第二主賓坐在主人的左邊或者第一主賓的右邊。男性往往與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請客,則女主人往往在廚房和餐廳之間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西式宴請中一般使用馬蹄形或長形餐桌,男女間隔而座,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西方以右為尊,左為次,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在正式宴會中,英美和法國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為:左右兩端為男女主人,男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邊,女主賓坐在男主人的右邊,男女主人的左邊是次賓,陪客一般坐在中間位置。法式長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間,對坐,女主人右邊為男主賓,男主人右邊為女主賓,男女主人的左邊為男女次賓,陪客盡量坐旁邊。入座方式為從左側入座,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椅子,協助女士入座,顯示女士優先的紳士風度。就餐者入座后,姿勢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邊沿。
三、餐具使用的差異。
中餐餐具主要有筷子、勺子、碗、盤等??曜邮侵胁妥畛S玫牟途?,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使用筷子,筷子可以說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溫與寒冷。使用筷子也是有講究的,中餐進餐時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在使用筷子的過程中,運用的是以中指關節作為支點的杠桿原理,通過食指控制筷子的運行,在協同中完成整個吃飯過程。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過程中,筷子作為一種文化一直保留了下來,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種象征。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碗、碟、餐巾等,都各有用途,擺放位置不一樣。用餐前先把餐巾打開平放在大腿上,用餐結束后把餐巾大略折好放在桌子上即可。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嘴、擦手,但絕不可以用來擦拭餐具。在西餐桌上通常會擺放不只一副刀叉,原則上是從外向內取用。宴會開始,女主人拿起刀叉便表示客人都可以進食了。進餐時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吃一塊,切一塊,也可在切割下一小塊后,放下刀,把叉換到右手來叉取食物。餐刀可以用來將食品撥到叉子上,但不能用餐刀往嘴里送食物。使用刀叉匙不能和菜盤、湯盤碰出聲響。一道菜沒吃完時,刀叉要成八字擺在盤沿上,叉齒朝下;吃完后,把刀叉并攏置于盤上,侍者會將菜盤與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使用刀叉時還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著刀叉時不能指手畫腳;發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忌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拾撿,等等。還要注意,西餐上菜是從左邊上的,吃完從右邊撤下去,斟酒卻是從右邊開始。弄不清這一點,說不定就會錯用鄰座的飲料食物。
禮儀是一種文化,有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借鑒與融合。盡管不同的社會歷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異的飲食背景,但從本質上講,“吃”的內涵并不會因為這些差異而改變,講究品種多樣、營養平衡、搭配合理、重視健康已成為中西方餐飲文化的共識,這是中西方餐飲禮儀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礎,只有交流,才可能了解,才有可能發展。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中國的餐飲禮儀在與世界各國禮儀文化的碰撞中也將出現新的特色,產生新的變化。它一方面更有助于傳統的中式餐飲禮儀在交流、碰撞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發展,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必將促進中華餐飲文化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瑪格麗特?維薩.餐桌禮儀:文明舉止的起源[m].北京:新星出版社,20xx.
[2]王俊霞.跨文化交際與中西文化差異[j].學術交流,20xx,(2).
[3]羅露莎.淺析中西飲食文化差異[j].雙語學習,20xx,(5).
[4]多曉萍.從飲食角度淺析中西文化[j].蘭州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xx,(12).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十二
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空間指向性,要想學好地理學科,必須樹立體系化的空間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地理要素之間的空間聯系。而目前高中地理教學欠缺的,恰恰是對空間思維的培養。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高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是學好地理學科的必要條件,是高中生分析與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途徑??臻g思維是一種聯想力,是基于虛擬狀態下的辨別力,具備了空間思維能力,那么,學生在頭腦中就會生成一種確定的“影像”與“模型”,從而將地理知識具象化,讓高中生積極定位空間信息,并且進行詳細分析,這樣能夠更好地解決地理學習中的難題。
一、培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考地理早已經告別死記硬背的時代,地理學科考查的重點也不再是扁平化的知識,而是那種以豐富的圖表信息為主要載體的知識,學生只通過調動已掌握的知識,有時很難解決問題。而要順利解答疑問,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只有掌握了這種能力,才能更加明白地掌握地理學科知識體系,將其進行空間排列、準確定位,并生成動態的地理“要素群”,促使學生快速找準圖表信息所反映的內容,并在細致分析與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找出解答試題的答案。此外,由于較強的邏輯性與空間性,使得地理學科知識較難掌握,培養學生強大的空間思維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追蹤地理信息,掌握地理學習方法,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
二、如何有效拓展高中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1.簡易圖表繪制,增強空間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圖表的作用,讓課堂成為展示各類圖表的樂園。如利用各種地圖、示意圖、模式圖、景觀圖等類型地圖,促使高中生在頭腦之中增強地理信息的“空間”印記,顯著提升空間思維的活躍度,并基于此,促使高中生能夠鍛煉繪制一些簡易圖表的能力,從親手繪制過程中掌握空間信息的篩選、整合與探究的能力。在學習區域地理模塊經緯度、氣候、地形、植被、資源等情況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通過描摹、填繪和仿繪等多種形式繪制地圖,在繪制及信息填涂的過程中,教師不能認為這是個浪費時間的環節,而要懂得這其實是鍛煉空間思維的重要途徑。又如,在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地球自(公)轉、晨昏線、洋流分布、氣壓帶風帶分布等內容的時候,教師也應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記憶,有針對性地開展繪圖活動。那么,很多地理知識就逐漸豐富起來,改變了以往知識點的扁平化特征,使得知識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立體化空間圖景,高中生就能夠結合學習需要,有側重地進行空間分析,隨時隨地調取空間信息,促使文字知識轉化成板圖教學,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空間思維能力。
2.加強直觀演示,轉化抽象內容。通常來看,高中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最難的并不是背記地理知識,而是進行消化理解。因為很多地理事物的抽象性非常強,不是僅僅依靠視覺感知就能夠順利解決問題的。所以,地理教師必須盡全力“點化”知識,讓抽象的知識呈現出直觀性特點來,從而讓高中生在思想深處形成空間概念,增強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用空間模擬、動態演示等形式直觀地展示抽象內容,對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十分有效。在教學中,地理教師應該注重“演示”知識,如自(公)轉、大氣環流、正午太陽高度等動態演示,便能夠讓動態取代靜態,促使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識,使得原本讓老師十分頭疼的地理知識迎刃而解。當然,對地理知識進行直觀演示,不能夠只依靠多媒體,很多問題只用簡單親手演示就能夠實現教學目的。如對地質構造內容進行講解的時候,就“褶皺”內容,教師可利用教科書當水平巖層,通過雙手給予擠壓的力量,進行相向的施力,形成波狀彎曲變形,如此一來背斜與向斜就得到了很好演示;就“斷層”內容,可用一根粉筆表示巖層,那么用手施力,“巖層”受力超限,斷裂便會形成,然后在進行斷裂面的移位,斷層過程就模擬出來了。通過直觀演示,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便會得到明顯拓展。
3.倡導啟發思維,開拓空間維度。地理事物具有很強的關聯性,空間聯系也是如此,通過一個“空間點”能夠引發一連串的知識連鎖反應,促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不斷發生裂變反應,讓各種地理知識體系聯系起來,更清晰地呈現出地理事物的各種關系。如針對“黃土高原”知識點,地理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方式,用圖片將黃土高原四季地形地貌特點展示出來,并以此為主線,結合氣候、地形與植被等情況,提出諸如黃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為何呈現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表形態,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等問題,在逐層追問,不斷深入發展的基礎上,促使高中生能夠增強理解地理知識的時空聯系,逐漸開拓學生地理空間維度。
4.注重逆向思維,加深空間理解。逆向思維是思維的一個重要類型,這是一種創新性很強的思維能力,有利于自主探究難題,主要通過質疑—假設—釋疑的思維過程,促使高中生更好地吸收知識、并且高效調動所學的地理知識。在具體教學中,地理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逆向思維積極性,對一些問題進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促使學生在解答疑問中更好的認識地理知識。如,五帶形成的原因是因為黃赤交角的存在;這一交角變化(大?。?,五帶范圍怎么變化?在學習“三圈環流”的時候,可假設地球不自轉,那么會出現什么情況?假如不公轉只自傳,三圈環流還會像現在一樣嗎?一般來說,西亞氣候是干燥少雨的,但有沒有相對多雨的特殊地帶,如何分布的,原因是什么?因為逆向思維的存在,促使高中生能夠充分將大腦空間思維區域激活,促使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更清晰的呈現出來。總而言之,對高中生來說,地理學習中必須要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這是分析和解決學習難點問題的金鑰匙。地理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充分借助多種有效手段,讓高中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不斷取得更好地成績。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教學論文題目篇十三
摘要:新時期新教學,如地理等邊緣學科怎樣才能最佳適應國家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本文就此作一論述。
關鍵詞:素質;創新;教育;地理思維;培養。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也是一門綜合性強的邊緣學科,內容涉及到數理化、生物和天文學等,知識跨度大,實際應用廣。從古自今,一直在影響人們的認知和探討。然而,隨著認知和社會需要,它落入邊緣學科范疇。形成一個學生聽的多,獨立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少,興趣降低;教多少學多少,不教不學,教亦不學;因考而學,不考不學的怪圈子。為此,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進而運用上它,我們得雙份地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的重要性,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開展辯論、自學討論、動手畫圖制作、實驗操作、多媒體、角色扮演、新聞發布、小老師上課,乃至社會調查、野外考察,搜集資料、展示、匯報等等,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根本上調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達到此效,我們得明白地理教學為何學、怎樣學,它的目的目標?!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遂,地理思維辨別能力的培養是中學地理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之一。因為惟有讓學生形成相應的思維能力,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而地理思維辨別能力的培養一直貫穿中學地理教學的始終,從簡單的地理現象認知,到理解以及分析,進而最終的解決一些簡單地理現象問題的運用。
地理課堂教學是地理教學最主要的組織形式,絕大多數的地理教學活動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因此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到整個地理教學的質量。為此,我們必須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任務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
首先:素質教育,自主創新。
第八次新課改施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钡乩硇陆滩乃炫涮左w現了自主創新和實踐運用的精神,以培養學生思維辨別能力為目標。新教材的推行是為了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促使全面成長。當代學生視野開闊,個性化傾向明顯,教學中多采用自主、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達到個性化、自主性、全面成長,培養思維辨別能力的成長的目的。
其次:目標明確,培養為本。
通過了解地理現象,直指地理原理;充分應用實例來判斷、分析、評價地理原理。新教材設置了大量的“活動”和“閱讀材料”,如何利用好這些材料,增強實踐活動,既是培養學生獨自由地理現象到地理原理的解構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辨別能力的成長過程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積累地理知識;掌握思維方式,理解知識;廣泛的聯系實際,注重知識的應用。
最后:突破難點,掃除障礙。
教學難點,即學生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往往成為教學活動的嚴重障礙,使學生在學習中“知難而退”,喪失信心,視學習為苦役,甚至產生不學的念頭!
按學生的認知規律,地理教學難點可以分為記憶、理解和運用性難點;亦可分為發散、綜合、抽象難點之分。不管怎么分,教師都得有針對性的在教法、個性化上予以化解。
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個性化上,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思維方式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