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一
《貨幣戰爭4》的前幾章延續了陰謀論,仿佛美國早已計劃好了一切(或計劃好了絕大部分),這點我始終不贊成。最后兩章則是給中國的發展提出建議,在我看來也頗為幼稚,比如他大力支持“亞元”。不過,宋鴻兵認為應該支持政治體制改革,不知道是否借鑒了張維迎、華生等人的見解,這一點我是很贊同的。但縱觀全書,我最大的收獲是對歐元誕生的講解。
歐元怎么誕生的?首先是德法自普法戰爭開始的世仇。兩次世界大戰之后,法國人為了永遠消除戰爭隱患,提出“煤鋼聯盟”,也就是成立一個超主權組織(煤鋼聯盟),德法共同享有煤炭鋼鐵產量,并且其他歐洲國家可以自由參加。這是一個極具創造力的舉措,按照宋鴻兵的說法,值得我們借鑒。
煤鋼聯盟之后,又成立了其他幾個行業聯盟,然后就誕生了歐洲共同體,然后就開始探討金融的統一。于是歐元就誕生了。歐元的誕生經歷了幾十年時間,其背景是歐洲高層有一大幫盼望統一的精英,德國、法國、荷蘭等國高層都有。他們經過四五十年、兩代人的努力,終于在1999年推出了歐元。
當然,歐元這幾年灰頭土臉,希臘等國的債務危機風聲鶴唳。對此宋鴻兵根本不提,我不知道為什么。按道理,他寫《貨幣戰爭4》的時候這些事情早已發生了,所以完全可以對歐元做更為客觀的分析。可是他沒有。也許他還準備寫《貨幣戰爭5》?呵呵。
我的第二個重大收獲,是他對戰后日本、中國經濟發展歷史的講解。尤其是日本。當然,鑒于我已有相當多的了解,我覺得他對中日發展的講解,似乎還是不夠全面。不過能像他這么生動講述的,尤其是對五六十年代中日經濟發展的生動分析,我認為頗為少見。當然,他也是參考了為數不多的幾本書寫成的。或許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的《激蕩的百年史》,非常值得一看。
第三個收獲,是他對格林斯潘的講解和分析。同樣很生動,讓我們對美聯儲操控市場的手段有了進一步認識。他也多次提到伯南克。不過,他同樣刻意回避了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所以綜合來看,我認為他肯定會寫《貨幣戰爭5》,講金融危機的事情。不過,對于源起美國房地產市場、終于在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各路高人早已寫了很多,我不知道宋鴻兵會怎么寫。獲悉還是從貨幣陰謀論的角度?順便再寫寫黃金和白銀這幾年的跌宕起伏?哈哈,反正我是很期待的。
對于宋鴻兵極力倡導的“亞元”,我不抱任何希望。因為中日和德法不一樣,中日之間的戰爭還是太少了,呵呵,而且領土也不接壤。另外,歐元誕生前有“煤鋼聯盟”,中日之間有什么?況且還有實力不弱的韓國,以及中韓之間另一個國家的問題。總之,亞元根本沒有可能產生,人民幣只能靠自己。
ok,該收尾了。感謝宋鴻兵給我提供了這么多生動的歷史知識!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二
最近看了一本書《貨幣戰爭》,聽說這本書當下很是流行,而且又有不少人推薦,于是開始看了。越看就越被其中的內容所吸引,于是一口氣看完了。看完之后很是激動,覺得這真是一本好書。《貨幣戰爭》主要是介紹了從十七世紀以來,國際金融家是如何通過奪取貨幣發行權而掠取人民財富的,并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如:林肯、肯尼迪等美國總統死亡的原因,美聯儲其實是私有的中央銀行等。而這些信息足以讓人瞠目結舌,開始我也是被這些令人震驚的文字所吸引。如果說作者希望以此來吸引讀者的話,那么他的'確做到了。但冷靜下來之后,仔細想想,覺得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并不象書中所說的那樣。不過這本書還是給了我很多啟示,所以有必要批判地讀這本書。
書中其實有許多疑點。比如:此書開篇就說羅斯查爾德家族是如何神秘以致于沒幾個人知道,又說他如何富有,如果按每年5%的收益率來算,他現在的財富已經超過50萬億美元。但我在網上搜索羅斯查爾德時,發現其實他并沒有那么神秘,甚至還有羅斯查爾德家族的網站,新生兒唇裂。而他不為人所知的原因是他經營的資產并沒有摩根或高盛那么龐大和有影響力。當然,這也許是象書上所說的那樣,只是個假象,羅斯查爾德喜歡躲在幕后。但作者計算羅斯查爾德財富的方法卻是絕對錯誤的。因為他的資產并不是存銀行,怎么可以按一個固定的收益率來算呢?難道他的資產只賺不賠嗎?就算是存銀行,利率也不可能不變,銀行也可能會倒閉啊。不過這并不要緊,因為不論是羅斯查爾德、摩根還是洛克菲勒,他們都是國際金融家的代表,我們只要知道國際金融家對國際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就行了,至于到底誰才是他們的領袖并不是關鍵。
書中的語言很吸引人,有點象小說。但這就使得這本書不太嚴謹了。不過這也沒關系,畢竟這本書不是什么學術著作。
這本書最核心的觀點就是黃金才是財富的最終代表,應當恢復金本位制。書中描寫國際金融家們不惜一切地獲得貨幣發行權,就是為了通過利用貨幣發行權制造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來攫取人民的財富,而黃金就是他們最大的敵人。因為黃金產量比較穩定,可以比較穩定地表示商品的價值,在金本位制下也不會出現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書中對國際金融家行徑的描述的確讓人深感信用貨幣的弊端,在金本位制下就不會有這些悲劇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黃金價值穩定是因為它的產量穩定,不象信用貨幣那樣可以隨意發行。而它的這個有點也正是它致命的缺點。黃金的產量跟不上現代經濟的發展,這樣必然造成通貨緊縮,而通貨緊縮顯然會引起經濟衰退。書中只對金本位制的優點歌功頌德,而對其缺點卻只說“這只是人們主觀的感覺”,這就太不嚴謹了。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三
最近在閱讀宋鴻兵編著的一本名為《貨幣戰爭》。據說這本書最先是以博客的形式在網絡上進行連載的,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點擊超過50萬人次,并被各大網站、論壇爭相,從而引發了廣大讀者與財經媒體的強烈關注。我拿到手后,兩天兩夜,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手不離卷,讀了以后也覺得開闊了我的視野,在許多問題上能夠說是聞所未聞的,在覺得收獲很大的同時基本上顛覆了我腦海中原有的傳統政治經濟學得概念,我有一個沖動那就是:我們國家都這么危險了,主席明白不明白,總理明白不明白,要趕緊告訴他們,要讓他們把美國債券都賣了,全買成黃金!看完后我和我老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咱別做股票了,買黃金吧!”
我相信書中的一些猜測是對的。
我們今日的世界正在被一個叫“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家族統治著,羅斯柴爾德家族名言:只要讓我控制貨幣,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西方國家的債務就是貨幣,貨幣就是債務,國家政府向中央銀行借錢,發行貨幣,這是普通的貸款,需要抵押“人民的稅收”,也需要支付利息。簡單說就是國債=貨幣。“羅斯柴爾德家族”做夢都要想控制世界的貨幣發行,讓人民向銀行家繳稅,其實美國的被“美聯儲”控制著貨幣發行,而“美聯儲”是私有銀行,它也被“羅”家族控制著!為了控制美國政府的貨幣發行權。他們先后暗殺了美國總統杰克遜、林肯、肯尼迪、里根。甚至不惜挑起發動弟一次世界大戰,資助希特勒打第二次世界大戰!打著扶貧的名號發放貸款,這些貸款用來修建高速公路,鐵路,電廠等基礎設施,由他們控制得美國公司承建,極少的比例能用來救助貧困。被這樣金融洗劫過的國家,自然資源被掠奪走了,國家政府負債累累,政局混亂,人民創造的財富無休止地支付利息。
《貨幣戰爭》歸根結底講的是一個貨幣發行權的爭奪問題,而提出的癥根是黃金的地位問題。其中的道理又讓你覺得的確危機四伏。她指出美國表面放棄金本位,否定金本位的作用,但暗中卻在很多囤積黃金,以備一旦美元紙幣崩潰、黃金本位再起后所用。在這些年里,美國不聲不響地積攢下了8000多噸黃金儲備,而英國卻在上世紀90年代拋售了幾百噸黃金,中國目前總共僅有650噸黃金儲備。這樣一種格局,一旦美元崩潰,黃金出來說話時,中國可就慘了。因而未雨綢繆是有價值的。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這么一點防小人的意識,那這個國家經濟就危險了。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金融和經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在網上查閱更多得資料,也準備花一些時間做更多得了解。雖然書上講得不必須全對,可是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認識,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吧,細心撐得萬年船!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四
該書以戰爭為起點,開始了對中國金融發展的探究和解密。中國近百年的歷史,從金融的視角看就是,誰能控制金融高邊疆,誰就擁有了巨大的戰略優勢。而金融高邊疆的崩潰最終必將導致政權的崩潰。國家的邊疆,不僅是由陸疆、海疆、空疆(包括太空)構成的三維物理空間,還需要包括第四維:金融高邊疆。英國金融資本的突擊力量遠比船堅炮利的帝國海軍更具威力,他們首先打垮了中國的白銀貨幣本位,搶占了中央銀行這一金融戰略制高點,滲透和蠶食了金融網絡,掌握了清算體系,控制了金融市場,進而剝奪了清帝國的財政稅收大權.......
不要一講到中國的近代史,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就一副什么都聽膩了的表情,其實對這段歷史,我們要真相,要反思,更要不斷的借鑒學習其中與西方列強,四大家族斗爭的成功經驗。共產黨能夠得天下,不單單是靠運氣,里面有太多的必然。《貨幣戰爭3》后記中提到“深入研究了蘇區,邊區和解放區的金融問題,后來老楊見人就說,在研究了中國共產黨的金融創新之后,他佩服得想交如黨申請書。”當年浴血奮戰的共產黨人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但他們更是機智靈活,敢想敢做的實干家,當中國共產黨將美英勢力綁架的蔣介石政府趕到臺灣那樣一個彈丸小島時,就證明中國成功之路只有一條——即獨立自主,擺脫外國霸權勢力對中國的控制!
“為什么蔣介石會輸掉了貨幣戰爭?
這是因為他的貨幣權力只考慮極少數富人的福祉,蔑視和踐踏大多數窮人的利益,最終結果只能是他的政權連同他的貨幣一起被大多數人所拋棄!”
“人民幣只所以能夠穩定幣值,惡性通貨膨脹之所以能夠有效遏制,除了措施得力的主觀原因外,客觀因素就是中國經濟在很短的時間實現了四大平衡:預算收支平衡,斷了通貨膨脹的根;貨幣出納平衡,鞏固了幣值穩定的源;物資供求平衡,抄了投機勢力的底;外匯進出平衡,絕了貨幣恐慌的路。
只有擁有完全獨立的貨幣,才談得上經濟,政治和軍事的獨立自主!
戰爭后,通過中國的買辦官僚資產階級,以金融手段控制中國的歷史,毛澤東等人知道得比誰都清楚。中國近代一百多年里,外國資本勢力,洋買辦階層,官僚地主壟斷階級形成了一張碩大無比,盤根錯節,利益互鎖的關系網,無論哪個軍閥執政,無論哪家政府上臺,都不得不依賴和借重這張關系網。他們相互勾結,相互庇護,共同盤剝人民大眾。只有在1949年,中國才將這個巨大的毒瘤網絡連根鏟除,甚至掘地三尺,以確保永無后患。
人民幣拒絕與任何外幣掛鉤,就是為了從金融的根子上切斷外國資本勢力對中國的滲透和控制,目的就是完全控制中國的金融高邊疆,這正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金融戰略!”
當年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共產黨人,沒有學過洋理論,沒有見過洋顧問,但通過對現實問題的觀察和思考,從人民大眾的利益出發,解決了蔣家政府無法解決的通貨膨脹和法幣貶值的問題。的政府人才濟濟卻昏招頻出,視百姓利益于無物,才會輸了江山。可見,失敗的政府不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智慧,缺的是觸碰利益階層的決心和強大行動力!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五
春節期間拜讀了《貨幣戰爭》,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越看越恐怖,越看越擔憂,越看越思路開闊,越看越覺得對機會越有把握,越看越感到這方面的知識了解的太晚。
我明白了歷次重要戰爭原來都是銀行家發動的,對銀行家而言,戰爭是天大的喜訊。戰爭是政治斗爭的延續,政治利益沖突的背后是經濟利益的較量,一切戰爭都是為了經濟,一切戰爭都敵不過貨幣戰爭,貨幣戰爭不需要搶炮就可以讓一個國家貧窮。金權可以取代王權,金權可以瓦解民權。拿破輪說:“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家不知道何為愛國和高尚,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利。”可銀行家卻是這樣來培養人民的愛國熱情的:“只有在戰爭時期,或者在戰爭的威脅之下,人民才最有可能服從政府而沒有怨言。對敵人的仇恨何被征服玉劫掠的恐懼,使人民更能夠承受過重的稅負和犧牲。”
我明白了貨幣發行權的重要,一個國家如果政府沒有貨幣發行權,那么人民的命運就掌握在了銀行家的手里。“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銀行家的口氣似乎在向全世界表明他們就是世界的主宰。他們可以幕后操縱法律的制定,可以幕后操縱總統的選舉,可以操縱一切。美國前后有七位總統被行刺,分析說幕后操縱者也是銀行家。貨幣代表財富,財富越多代表實力越強,銀行家集中了財富,銀行家財大氣粗,因此在世界各地各領域都顯示出銀行家的實力,通過實力銀行家的財富又繼續進一步得到聚集。誰控制著貨幣的供應,誰就是所有工業和商業的絕對主人。貨幣是人人都需要的商品,誰能夠壟斷貨幣的發行,誰就擁有了無法限量的賺取超級利潤的手段。
我明白了銀行家剝奪人民財富的隱秘手段。先通過通貨膨脹,然后通過通貨緊縮的手段,將人民的財富加以剝奪,人民還不會感覺到自己的財富被搶。銀行家先使勁發放信貸,把泡沫吹起來,讓人民拼命創造財富,然后突然猛踩信貸剎車,使得大量企業和人民破產,經濟繁榮和金融危機就是這樣被銀行家精確制造的,在金融危機結束之前,銀行家開始廉價收購重要的優質資產,這樣,銀行家就可以控制一個國家的交通、港口、礦產等重要經濟部門,控制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命運。所以當你知道銀行家在吹泡沫的時候,你就跟著泡沫一起吹大你的財富,當你發現銀行家在收購資產的時候,你盡可以大膽的去收購便宜的資產。經濟繁榮和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根源就是貨幣的供應。銀行家要的就是金融危機,而通貨膨脹就是財富的絞肉機。超級通貨膨脹從來都是“超級財富收割機”,在貨幣劇烈貶值的過程中發生大規模的財富轉移。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六
順著《貨幣戰爭》,《貨幣戰爭2》的思路,我最近看了《貨幣戰爭3》。
這一系列書都是在用一種全新的視覺、不用的思路看待我們的歷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著金融貨幣知識。
《貨幣戰爭》主要聚焦在美國貨幣發行權的反復爭奪是如何影響美國社會和世界歷史的,《貨幣戰爭2》重點關注歐洲各國圍繞貨幣發行權的激烈博弈,是怎樣塑造著歷次的戰爭與和平,以及全球權利的形成與變遷。
《貨幣戰爭3》則沿著金錢的主軸,展開了中國近代史的畫卷。本書從胡雪巖收購蠶絲開始,演繹了當年一代紅頂商人因為資金鏈斷裂被當時的國際資本打擊,迅速從一個富可敵國的商人淪落到破產的故事,從而非常巧妙地把大家的思路帶到了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從1840年到現在,中國金融戰爭一共經歷戰爭列強用打敗白銀,時期列強用白銀打敗法幣,現代社會美元正在打敗人民幣的若干時期。本書從大清帝國的銀行系統開始深入淺出演繹,歷經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時期、新中國時期的各個時期,每一個政府的統治和運營,都離不開背后強大的資本支持。其中蔣介石北伐戰爭時期著名的四一二慘案,與蔣介石投降江浙資本有著重大的關系。
中間還講述了日本怎樣進行貨幣崛起。最大的核心內容就是金融必須獨立——金融主權,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惜中國自戰爭以來一百多年的歷史,只有新中國1949年到2005年期間非常短暫的金融獨立時期。
金融沒有國度,但一個國家沒有了金融主權,將是一件極其悲哀的事。
這本書還特別將中國的金融體制與日本的金融體制做了相關對比。日本明治維新的勝利,其重要原因就是金融高邊疆獲得了勝利。簡而言之,就是在金融上必須自主,擺脫列強動用國際資本對于日本國內資本的染指。對比可知,在喪失金融高邊疆的中國,洋務運動也好,戊戌變法也罷,甚至推翻清朝統治,都不可能真正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和富國強兵之夢。
然而,令人感慨的是,一百年后的日本,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泡沫,其根本原因也就是日元升值。中國今日之經濟和十幾年前的日本經濟已經很相似。回頭看看中國,從本世紀開始,上世紀90年代那種穩步發展的局面似乎已經不再,人民幣不斷升值,國外的熱錢發瘋一樣的進來,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尤其房地產價格突飛猛進,雖然說人民幣升值到國外消費便宜了,可是又有多少人去國外呢?在國內的老百姓只好看著物價飛漲。日本當年的股市神話已在中國上演,房地產狂熱正在中國重現,人民幣正迅速滑向債務貨幣的深淵……這一切猶如日本經濟的翻版,按照《貨幣戰爭》中所說也許這就是美國為抑制中國經濟發展所設下的“局”,是不死,和平演變的又一手段。或許這一說法有些夸張,但我認為《貨幣戰爭》一系列書最重要的是其所流露出的金融主權的重要性,最大的意義在于其對中國經濟的警示。
書中的一大亮點:一直以為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只是在軍事和政治上比較有成就,但是在金融領域卻也具有非常獨到的解決方案。看到山東根據地的金融創新:“物價本位”的北海幣,挺有意思的。山東解放區的北海幣,可以在解放區內部自由流通,靠的是和物價相結合的兌換價值;也可以在國統區和法幣自由溝通,靠的也是北海幣的通貨信譽。北海幣沒有用黃金、白銀、外匯做儲備,而是用物資來做儲備,隨著物價的漲落,工商局隨時吞吐物資,調節貨幣流通數量,以保持幣值和物價的穩定。正是因為這種原理,根據地完成了“驅逐法幣,穩定物價”的貨幣斗爭。中國共產黨的貨幣實踐,可是說是貨幣戰爭史上的一大創新,這對于人民幣的誕生也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現如今,人民幣與建國初期人民幣的發行機制出現了明顯變化。當時中國金融戰略的最高原則就是獨立自主,不與任何貨幣掛鉤,只取決于中國的經濟發展。60年之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日益融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民幣的發行機制做出相應調整是勢所以然。中國的貨幣體系也因此陷入了困境,現在的困境就在于,人民幣已經基本被“美元化”了。雖然現狀令人憂慮,但是本書的作者還是指出:在目前的金融戰爭狀態下,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金融高邊疆的獨立性,藏富于民。中國政府和人民都必須加以防范,如果應對得當,控制好金融主權,并逐步讓人民幣走出國門,人民幣的困境就會自然而然擺脫了。
看了中國近代貨幣史上的眾多案例,不禁想起了《貨幣戰爭1》中的著名的那句話:只要控制貨幣發行權,金錢就是祖國,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七
苦戰20天,終于把《貨幣戰爭2》解決了。第二本的信息量是第一本的10倍有多。它講述了德、英、法、美等國近300年的商業史,還以“陰謀論”的形式介紹了各國銀行家族如巴林家、羅家的興衰成敗,以及他們和歷史著名人物之間的緊密聯系。拿破侖、俾斯麥、希特勒等各路改寫歷史的大人物,都被描繪得與國際銀行家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其中有啟發意義的,包括“使徒會”、“基金會”、“單一貨幣=黃金+碳貨幣”。
歷史的車輪在前進,相似的一幕幕驚人地重演著。“金權天下、渠道為王”始終貫穿著整本書。西方近300年的商業史,再結合中國近30年改革開放的商業史(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給予了我對中國未來的無限遐想。
當今的美國和中國,在某方面的關系與20世紀30年代的英美之間的關系極其相似。金融中心剛起步,投機嚴重,監管混亂,產能過剩,內需不足,嚴重依賴海外市場需求,缺乏資源定價權。這既是貼切地形容現在的中國,同時也是那時美國的真實反映。正因為有了一場全球大規模的戰爭,美國才能成功的坐上全球第一把椅子。而現在美國最害怕的,也正是中國的崛起。因此美國極力利用臺灣來形成對中國的第一包圍圈,就是怕中國沖出太平洋。所以臺灣對于中國來說,不僅是一部分而已,還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這就好比一戰戰敗的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被英國封鎖了出海口,以致強大的海軍被殲滅于內海中而“毫無用武之地”。
“金權天下、渠道為王”,用這里的話來說就是“特權天下,關系為王”。正因為國家的崛起不斷受到西方列強的狙擊,才使統治階級不得不用特權來維護自身在神州大地上的利益免受傾巢之災,而同時廣大人民也不得不為國“犧牲”,對特權階級作出妥協。正是這個“特權”貫穿于整個社會的各個階層,才突出了“關系”的重要地位。小事靠關系,大事靠權力。這樣一幕幕的畫面不斷地在我們身邊重演著,仿佛其合理性以得到國人的認同。在資源相對稀缺的國度里,少數人,直接或間接擁有著大量的資源分配權,使財富迅速集中于某個階層。而為了大局穩定,某些利益集團又不得不作出表面上的一些退讓。為此,在極度惡劣的競爭環境里,想要突圍而出,就必須要牢牢依靠著,緊握著這個主動權。就算像是一條寄生蟲那樣,也要牢牢緊貼前進的步伐,找一個足夠高的平臺作為起點,并組織一張具有前瞻性的關系網。
對于統治階級來說,當然要集權,時刻嚴控著各集團的壯大。但他們也不能無限地集權,只能通過改變控制方式,優先控制上游,從而把整張網把祝在分配權進行調整的過程中,各路英雄紛忙搶蛋糕,以改變以所占比重。其中,原來的各集團手握重權,不能為己所用,但卻可以進行交換。這種無形的信用交換催生出一種“隱形”的產業。同時,由于部分權力的下放,一些游離于政商之間的行業悄然壯大,慢慢地收集著每一塊隨手可得的蛋糕,最終必會被少數人所控制,順勢成為未來極具影響力的新生勢力。
“使徒會”對于建立關系網有極其重要的啟示作用,但鑒于國情差異,建立的途徑和方式有所不同。具體想法暫不透露。
“基金會”這種放棄所有權來換取控制權的模式在這個國度里是以不同形式存在著。權力隨改革越趨平衡的背后,就是權力的無限度地集中。一系列資源分配權的調整,正是以國門開放、產業升級作為掩護而進行著。“國退”都退到了上游,跟在后面的則是一群瘋狂的寄生蟲在揀蛋糕。危機,則是一條很好的理由,因為大家都會更容易妥協。
為了國家的發展,一代代的國民都要為此而作出慷慨的奉獻,而到頭來換取的,并非一個理想的世界,而是一張作為“奴隸”的證明。在這里,誰擁有資源的分配權,誰就能駕馭著一切力量。無論是“黃金—碳”單一貨幣的出現,還是說以其它另類資源為本位的區域性貨幣的誕生,都無法改變我們將來的命運。
在為社會的發展作貢獻的同時,我們必須要拾起信仰與信用,團結起來,將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控制權重新奪回自己的手里。
一場場國內外的博弈從未間斷過,就讓我們拭目以待,誰是新一代的王者。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八
《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以三百年的歷史縱深,全面闡述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展、排擠、沖突、聯合與制衡,系統解析當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運作和決策機制,第一次揭開了統治世界的“國際銀行家族俱樂部”的神秘面紗,洞穿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中隱匿的驚天陰謀,并由此預言:世界單一貨幣將在2024年成為現實。
書中首次披露了作者多年心血研究成果——西方金權的人脈關系網。這是正確理解當今世界頻繁出現的金融危機、戰爭沖突、**政變、全球議程、地緣政治、大國關系的指南針。
全書故事扣人心弦、語言通俗生動,以獨特的金融視角解讀世界重大事件,全景揭秘主宰當今世界的金融幕后推手的真面目。作者宋鴻兵先生堪比中國經濟學界的“魯迅”,言語犀利、邏輯嚴謹、敢為人先、憂國憂民,中國未來經濟上的真正強大、領先,需要一批像宋先生這樣的思想家!能成就出這樣的著作,筆者認為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勇氣,敢于挑戰權威、固有觀念的勇氣;二是天賦,毫無疑問,作者對世界金融史的分析、判斷絕不僅僅是靠知識的積累可以做出來的,這是一種知識積累、歸納分析方面的天賦。
看過此書,就不難理解了現今中東的以色列地區為何沖突不斷;也就理解了世界頂級富豪們如洛克菲勒式家族“大道無形”的秘密、也就理解了世界超級富豪比爾蓋茨、巴菲特等人捐出所有財產成立基金會的真實原因……這些觀點獨特、新穎,相信不久的將來仍會引起廣大媒體的.注意與討論!
《貨幣戰爭》已經讓很多人開始了解一些金融知識了,了解金融史和貨幣的發展和意義了。
《貨幣戰爭》從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興起寫起,通過這個金融界的絕對一哥的發展,充分了解了貨幣是個什么東西;充分展現了那些大金融家是通過什么手段來剪廣大人民的“羊毛”的;讓大眾了解了過去那些深藏在富豪和精英才懂得的游戲規則。不止中國人,就連生活在發達的歐美國家的人們恐怕也不曾知道,誰在掌握著他們的國家?貨幣和他們到底什么關系?美聯儲竟然是個私人組!而大銀行家和大資本家當然希望廣大人民永遠蒙在鼓里,而只有精英才能運作這個機構。正如書中所說“你們早該想到,有權有勢者和富人們是按照自己的利益來做事的,這就叫資本主義。”
在《貨幣戰爭》展現羅斯柴爾德家族一條線的基礎上,《金權天下》詳細描繪了出了一張覆蓋各個國家的關系網。更廣泛的介紹了歐美各個國家的銀行家發展史,以及他們和羅斯柴爾德家族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個關系網不斷融合、合作、吸納、完善,真正成為了至高無上的統治階級。貨幣是他們統治的最佳手段。宋先生從貨幣發展過程逐漸的讓人們了解其中黑幕,先說事,后說理的最終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告誡人們,這張網如今已經牢牢罩在了中國的頭上,它的無數觸角已經延伸到我們身體內部吸允著我們的血液。它控制著速度和進度,當它需要時,會毫不客氣的用大力吸個干凈,而我們卻必須在半麻醉的狀態下盡快醒來,拔除掉這些魔抓。
讓人麻醉是因為他們不但控制著貨幣,而且利用貨幣不斷地通過宣傳和教育控制著輿論導向;控制著人們的思想,我們的思維限定在了他們的框架之內,我們不但接受了他們的思想,甚至頂禮膜拜,大加傳誦。這真應了一句話:讓人賣了,還給人家數錢呢。這如針一刺,激靈一下,讓我們幡然醒悟呀,真切的希望醒悟的更多的是那些有中國心的精英們呀!宋先生在書中感慨,中國不缺少某一領域的專家,缺的是戰略思想家!
有些人詬病說《金權天下》和《貨幣戰爭》比較在寫法和內容上都沒有大的突破,寫法相近,內容只是補充。我并不這么認為,這如同剝洋蔥一樣,起手的地方相同,手法也一樣,但是剝下一層就距離核心更近一層。雖然第二部沒有第一步更震撼的效果,但是所披露的內容卻是更多、更詳盡,如同第一部作者判斷出經濟危機的發生一樣,第二部更是通過大量的事實判斷和推理出,世界統一貨幣的具體時間,讓人看了不得不信服,我期待作者第三部書早日和讀者見面,我更希望作者的用意真正為中國阻止金融入侵起到借鑒作用。
貨幣戰爭讀后感兩千字篇九
紙幣則可以避免上述缺點,其一是數量充足,防偽技術也不成問題。其二是可以通過公正機構來印制,避免了分布的不公平性。其三是這種方法已經為全世界接受和承認。
紙幣當然有其缺欠,最大的問題就是亂發亂印導致通貨膨脹。這個問題不能就事論事,不能單單從貨幣的角度來討論。假如世界上有這樣的政府,想通過社會財富的分配來調節社會公正,紙幣是最好的媒介。因為政府具有鑄幣權。而黃金做為貨幣實際上是剝奪了政府的鑄幣權,因為黃金是不可以隨便造出來的。黃金如果做為貨幣,只能傳承著剝削階級的罪惡!因此,回歸金本位就是歷史的倒退!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原始罪惡,通貨膨脹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貨幣發行的必然結局。但紙幣本身并沒有罪惡,就像黃金本身并沒有罪惡一樣,貨幣的罪惡實際上是傳承著社會制度的罪惡和不公平!因此,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可以通過調節社會財富分配,調節生產關系來實現社會公正,實現社會和諧,世界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