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一
在現代社會中,公共圖書館要實現良好的發展,就要樹立全新的圖書館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滿足社會公民的文化需求。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以及服務理念不利于公民高效利用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的開放性不強、開放時間不合理、對入館人員要求過多等,給讀者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因此,公共圖書館應樹立全新的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理念,實現主動地管理服務,以讀者為主,降低入館的要求,努力為讀者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改善圖書館的環境和基礎設施,用真摯、友善的態度進行服務,使廣大讀者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文化訴求。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公共圖書館要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將圖書館中的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的處理和加工,加強資金投入力度,在基層建立電子圖書閱覽室,形成信息服務網絡,促進數字化信息的全面覆蓋。圖書館要利用網絡技術將各類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提高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儲藏量,增加圖書館信息的信息獲取數量,在網絡上實現信息以及文獻的閱讀和瀏覽,同時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各地公共圖書館的溝通與聯系,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
為了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公共圖書館應加強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圖書館的硬件設施,設立圖書管理庫、室、吧等,滿足不同讀書習慣、不同喜好讀者的不同需求。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政府應加強資金投入,為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提供物質基礎。當前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漸提高,政府應努力解決日益增長的需求與有限的公共文化服務之間的矛盾,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資金的投入,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導的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職能,促進公共圖書館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政府的積極投入改善圖書館的內部設施和環境,增加館藏的數量和質量,并對不同類型的書籍進行分類歸檔和整理,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為讀者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使更多的人走進公共圖書館,高效的利用圖書館,促進全社會精神文明的實現。
2.4豐富教育形式。
公眾的讀書需求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因此公共圖書館建設時也應滿足不同讀者的實際需要,可以有傳統的閱讀和現代的電子閱覽等方式,滿足不同年齡段讀者的實際需求。還有利用影視資料進行講座,下載比較優秀的讀書資料,制作成課件為讀者播放。可以邀請名人或專家進行教育講座,加強讀者與專家之間的溝通。舉辦舞臺演出,通過評書、舞臺劇等將文學作品中的故事表演出來,加強對文學歷史的了解,使一些志趣相投的讀者聚到一起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讀書心得,相互促進,相互提升。
3結語。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措施,也是促進公共圖書館發展建設的重要機遇,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應緊跟時代步伐,抓好機遇,不斷強化自身的管理和服務功能,樹立全新的管理和服務理念,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發揮積極地作用。
參考文獻:
[2]鄭瑞爽.河北省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作用與對策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5):4-5.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二
當今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對于圖書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圖書館的職能和作用?公共文化服務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圖書館,圖書館擔當者傳播知識、開展教育、保存文化歷史、和開發智力資源的角色。圖書館的管理決定了服務的效率,創新管理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水平逐步的提升。如今的圖書館服務和管理理念也發生了變化,已經從傳統的理念轉化為如今的以讀者為中心的思想觀念。如今的管理方式也是計算機管理,但是根據如今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管理還需要改善。首先就是政府對于圖書館事業不夠重視,尤其是在圖書館工作的員工,很少有相關專業的人員,而且文化水平也不相同,這種人員上的不合理阻礙了圖書館管理的前進腳步。如今很多的公共圖書館都是這種情況,導致圖書館停滯不前。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以及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直接決定了讀者的數量,而且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不足和管理較低會對當地的文化建設產生負面的影響。目前,全國大多數圖書館都是公益性事業單位,在管理模式上屬于官本位模式,這種模式缺乏競爭力而和活力。受到了計算機時代的影響,數字化以及紙質圖書也很多,在這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公共圖書館相要進行發展,必須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以謀求新發展。
(一)管理觀念落后。
最早圖書館的管理重點是藏書,思想上偏于“重藏輕用”.傳統的圖書館針對讀者設置很多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嚴重的影響了讀者利用圖書館獲取資源和信息。而且,很多的圖書館并不能符合讀者的需求,不能根據讀者的需要訂購期刊報紙等等,不能夠捕獲到社會信息的需求。對于圖書館的考核和評估僅僅是通過圖書的數量和圖書的擺放等等,沒有對于圖書的利用情況給予重視。這種落后的管理方式導致圖書館出現了重業務,輕管理,加強制度完善,忽視管理創新的情況,這種情況很不利于圖書館的發展。國外的圖書館的服務水平較高,我國與之相比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
(二)管理體制有待更新。
我國公共圖書館目前的管理體系是在主管機構行政關系上建立的,圖書館收到自己所在系統的行政部門管理。我國當前的公共圖書館管理機制需要更新和完善,目前的體制對于公共圖書館缺乏約束和指導,很難進行統籌規劃,也就使得圖書館很難實現宏觀發展的規劃。因為目前體制比較刻板,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阻礙,欠缺管理體制,導致圖書館不能在自己的系統管理下科學體系的發展,在宏觀上沒有對各個圖書館的資源進行配置,導致出現很多圖書館資源重復而且浪費,阻礙了發展體制的形成。
(三)人事管理落后,匱乏人才。
公共圖書館的傳統人事體制是根據之前的經濟制定的,但是如今經濟在不斷地發展,傳統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經濟。所以,作為想要實現管理工作的創新,必須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人的管理進行改革,科學先進的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對于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當今的圖書館中缺乏掌握信息管理方法和現在技術的人才,因為圖書館工作沒有吸引力,而且很難留住人才。而且,如今的`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及時更新知識結構,能夠掌握一些現代技術和一些優秀的手段,才更有利于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一)轉變觀念,加快創新。
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管理想要進行創新,第一步必須擺脫原來那種陳舊的管理理念,對于那些當今時代的管理思想和一些較為優秀的管理思想進行吸收。想要轉變觀念,加快管理創新,必須做到:首先,轉變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封閉以及孤立的狀態,樹立一體化和整體化的觀念,做到網絡化以及系統化,從而進行整體發展。其次,發展公共圖書館的多元化,對傳統的單一文化職能進行改變,把圖書館向著教育、信息和文化多元化職能發展;最后,要重視人才,建立健全的人才發展機制,樹立創新的理念和科學發展的決策觀念,實施站落下的長遠管理,加強法制建設,從而推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
(二)建立高效系統的管理體制。
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總是向一體化趨勢進行的,我國的圖書館事業也要跟隨這種發展趨勢,要不斷地進行拓寬事業,合理科學的進行管理和規劃,要明確自身的實際情況,然后和其它優秀的進行對比,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對自身進行定位。根據目前的情況看,必須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結構,對各個圖書館進行協調和調整,在宏觀上科學規劃的各公共圖書館,制定相應的圖書館管理規范和行為規范,要起到一種協調其他部分的作用。其次,在當今這個時代,要通過網絡技術來對童書館進行合理的規劃和配置,要建立健全的資源共享系統,從而做到真正的資源共享和資源的合理運用。而且也能夠改變之前的那種各自為政、資源浪費以及智能分割的格局,但是建立宏觀的管理體制并不是對所有內容進行強制性的限制,要能夠靈活地分配人力,對于經費的利用要高度重視,從而激發和調動各個公共圖書館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
(三)創新用人制度。
公共圖書館要不斷地對用人制度進行調整,從而建立出個性化和擁有時效性的制度,要不斷地對人才隊伍進行調整,而且要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培新,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要幫助工作人員規劃職業生涯,制定科學合理的晉級制度,以此來吸引相關專業的優秀人才。同時要根據員工的工作內容和員工的知識水平,進行相關的專業培訓,要把員工培養成為現代化公共圖書館的高級管理人才,要把人在培養作為長期發展的渠道,有一定的規律性,從而實現工作人才可持續發展,也就實現最終目的,管理方面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知識更新也越來越快,所以對于知識老化現象要尤為重視,公共圖書館必須頂起的開展相應的學習培訓,來了解和學習新興的信息技術,然后運用這種新興的方法和技術,來進行服務,從而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四、結語。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時代,公共圖書館也要迎合這種趨勢,進行管理方面的創新,從而促進公共圖書館的長期發展。讀者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為了給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的平臺,圖書館也必須進行管理創新。創新要涉及到每一個方面,在管理的機制以及方式,還有服務水平,都要進行創新,從而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需求,成為一個真正為社會服務的機構。
參考文獻:
[2]姜波。新世紀對圖書館管理創新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三
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人口狀況和公眾的實際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并逐步增加本行政區域內公共文化服務總量。
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推動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
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可以采取政府購買、項目補貼或者獎勵等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推動經營性文化設施提供低票價或者免費的公益性文化服務。
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在校園、社區、企業和農村開展流動公共文化服務。
第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擴大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電影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范圍,并增加相關服務內容,支持針對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需要的,尤其是農村和少數民族題材的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創造條件為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提供免費的公共文化服務。
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對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工作者定期進行培訓,支持文化工作者到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輔導群眾文化活動。
第十六條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為外來務工人員、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等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公共文化服務。
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在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區域建設綜合性文化設施并免費開放。
第十七條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公眾文化需求逐步增加服務項目,并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適當延長公共文化設施的開放時間。
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單位不得因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而降低服務水平。
第十八條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單位應當完善服務條件,健全服務規范,建立服務公示制度。
因特殊原因需要改變公共文化服務有關事項的,公共文化服務的管理單位應當以便于知曉的方式提前向公眾發布公告。
第十九條公共文化設施和機場、車站、碼頭、廣場等人員流動較大的公共場所應當放置報刊、資料供公眾閱覽。
第二十條公益性文化機構應當創造條件開展免費的公益性演出、文化藝術教育等文化活動。
第二十一條鼓勵社會公眾開展自發性的文化活動。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加強自身文化建設。
學校應當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加強對學生文化藝術素質的教育。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對在文化廣場等場所依法開展的自發性群眾文化活動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的文化活動給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導。
第二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區域合作,推動文化資源的整合共享。
珠江三角洲地區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合作機制,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采取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提供本地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并收集公眾對本地公共文化服務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等技術手段,推動公共文化信息資源的公開和共享,并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信息化、網絡化水平,增強文化信息資源的傳輸、存儲和供給能力,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務。
第二十五條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應當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縣級、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建設、完善文化館、圖書館、綜合文化站(室)、文化廣場、農村廣播基礎設施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并配備相應設備。
第二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將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市規劃;應當從城市住房開發投資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具體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鼓勵發達地區支持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第二十七條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應當配置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必需的設備和圖書等文化資源,并有計劃地更新、充實。
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及其設備和圖書等文化資源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資產登記及相關手續,依法管理。
第二十八條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一)舉辦文體、展覽、講座等活動;。
(二)開展讀書讀報活動;。
(三)開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
第二十九條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應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和服務規范,保障其用于開展文明、健康的公共文化活動。
第三十條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應當具備圖書報刊閱讀、影視節目播放、宣傳教育、文藝演出、體育活動等功能,并免費開放。
綜合文化站應當建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便于群眾參與活動的區域。
第三十一條城市社區、農村綜合文化室應當具備圖書報刊閱讀、文化信息服務、文體活動等功能,并免費開放。
第四章激勵與保障。
第三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對在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三條鼓勵社會力量以捐贈方式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或者開展文化活動。
捐贈人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相關部門捐建公共文化設施的,可以依法享受稅收方面的優惠。
捐贈人對于捐贈的公共文化設施可以留名紀念;捐贈人單獨捐贈或者主要由捐贈人出資建設的,可以由捐贈人提出公共文化設施的名稱,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
第三十四條鼓勵社會力量將其所有的文化產品、文化設施委托公益性文化機構管理,用于公共文化服務活動。
第三十五條鼓勵社會力量贊助公益性文化活動,贊助方可以獲得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合理回報。
第三十六條鼓勵珠江三角洲地區通過捐資、援贈物品、共享文化資源、業務合作、人員培訓等方式支持貧困地區發展公共文化服務。
第三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門應當支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由此產生的合理費用由主辦方支付。
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將公共文化設施免費或者低價為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的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提供排練和演出場地。
第三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人才引進、培訓、激勵等制度,加強基層公共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
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一)職業教育、專業培訓或者委托培養;。
(二)掛職、選拔、交流等;。
(三)聘用聘任、兼職客座、定期服務、項目合作等。
第四十條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所承擔的職能、任務及所服務的人口規模合理配置公共文化服務人員。
第四十一條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第四十二條文化主管部門應當推動建立本行政區域內的文化志愿者組織。
鼓勵熱心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人員向文化志愿者組織申請成為注冊志愿者。
因舉辦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動需要志愿者服務的,舉辦者可以自行招募志愿者,也可以委托文化志愿者組織招募志愿者。
第四十三條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對文化志愿者進行必要的專業知識培訓,對優秀的文化志愿者予以表彰。
第四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化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文化服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使用財政資金舉辦公共文化設施的,其資金使用情況應當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截留、挪用、擠占捐贈財產的;。
(二)侵占公共文化財產的;。
(三)未按照規定處理舉報或者投訴的;。
(四)擅自拆除公共文化設施或者改變其性質、功能、用途的;。
(五)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六條本條例自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四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日益強烈。以政府為主導,發揮各種公益性文化機構的作用確立以滿足公民多樣性文化生活需求為目標,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平臺建設,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集中體現。[1]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高校圖書館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與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載體協同,不斷為社會提供相應的文化服務。
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應包含兩層涵義,一是“專業領域公共圖書館”服務,即根據各高校的學科特點,專門針對社會上各專業性質的單位、團體或個人提供專業知識,實現專業科學知識在特定學科領域的社會化、公共化。二是“類公共圖書館”服務,即面向社會大眾,提供文獻借閱、參考咨詢、空間使用及其他文化活動服務。這兩層涵義指明了高校圖書館社會化發展的兩條路徑,二者相輔相成,體現的是有限度的社會化。就服務形式來看,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有條件的開放,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支持校外讀者持相關證件辦理臨時閱覽證,但暫不支持文獻外借;二是地區合作制,即以與地區圖書館合作的方式向社會開放,代表性學校如同濟大學、武漢大學;三是完全對外開放,集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功能于一體,免費面向社會公眾,比較典型的是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目前只出臺了具有政策鼓勵性質的相關條例,并沒有強制性法規來保障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實施。在實踐中,校外人員由于各種因素不熟悉館內的規章制度和借閱流程,再加上讀者自身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在借閱過程中勢必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積極響應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高校相對較少,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仍存在諸多阻礙因素。[3]雖然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始于20世紀80年代,但由于路徑不清晰、障礙因素較多,實踐進展相對緩慢。
服務觀念決定服務內容。長久以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局限于只服務本校師生,把圖書館視為高校自有財產,采取封閉式管理和服務模式,公眾服務意識較為淡薄。觀念上公共服務意識的缺乏直接導致系統有效的'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機制和方案的缺失。因此,高校管理者應當首先轉變觀念,認識到高校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部分,有義務推動社會公共文化的發展。
(二)缺乏自主權和互動機制。
高校圖書館具有學校附屬性,與公共圖書館相比自主性和自主權較低,且其主要職能是承擔高校教學科研文獻保障工作,以對內服務為主,沒有制定專門的對外管理制度和運行模式。[4]這就使得高校圖書館在對外服務的實際工作中往往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制定與內外兼容服務模式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案。
(三)缺少具體的政策法規。
目前我國尚無明確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依據為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提供保障,高校圖書館是否對外開放主要取決于高校自身,并且由于缺乏相應的開放標準,加之社會公眾的相對復雜性,開放工作在規劃和執行中面臨諸多困難。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迫切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
(四)軟硬件設施協調不足。
空間、設施、資源和人力是圖書館提供服務的四個基本要素。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必然會對高校圖書館傳統的空間、設施、資源、人力產生影響,出現圖書館實體空間不足、資源需求量增大、人力資源協調困難等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圖書館積極有效地開展社會化服務。
(一)美國。
美國是圖書館法及其他圖書館相關法律法規較為健全的國家。早在1965年,美國高等教育法就明確作出了規定,美國高校圖書館享有受聯邦政府津貼的權利,這為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提供了法律前提,同時也釀就了美國高校社會化服務的理念,即高校圖書館在接受著國家稅金的補貼和資助的同時,也承擔了具有向社會市民免費開放的義務。
(二)英國。
英國大學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水平較高,已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開放機制。在人員方面有著清晰地限定,如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規定“本校師生、校友、校園卡持有人及朋友(每位持卡者可帶四個客人)可免費進入,圖書館對符合條件的部分人群免費,對外則視情況收費”[5]。在服務內容方面,支持全部開架服務,免費閱覽,免費上網,但實行有條件的外借。
(三)德國。
在德國,大學圖書館通常具有高校館和公共館雙重身份,校內和校外服務分別占到了60%和40%。[5]德國大學圖書館由中心圖書館和多個相互獨立的專業圖書館構成。在社會化服務方面,中心圖書館藏書支持圖書外借、館際互借、書目提要等常規服務,而專業圖書館的藏書由于專業化程度較高,通常只支持校外人員閱覽,不支持外借。這種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既能保證基礎,又能突出專業特長。
(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從國外建設經驗中可以看出,法律和制度建設是有效推進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證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在此方面的政策法規還不健全,且多以鼓勵性政策居多,推動力度不夠。因此,應加快高校圖書館社會化相關政策的確立,如從教育法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統籌協調,確立相應的服務方針與制度,明確社會化服務職責,從政策法規上予以推動。要制定完善的制度準則,對社會讀者進館方式、服務內容、辦證手續、開放時間、收費標準等一系列環節都要有明確的規定,實現有章可循,便于管理。
(二)爭取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
我國目前還是一個政策導向型社會,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制定激勵型政策,鼓勵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并予以一定的資助,對于加快高校館的社會化服務進程有積極作用。例如,政府可以加大經費投撥、增加編制等,緩解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所帶來的人員和資金緊缺、工作量增加等問題。此外,隨著國家對國民教育的財政支出日益增加,在保證公共圖書館資金正常運轉情況下,可以調撥部分資金投入到了高校圖書館的軟硬件設施的建設中,進而提供高水平的服務。
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納稅人”觀念為其高校應服務于公眾這一理念的確立提供了良好的前提。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高校圖書館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提供了意識先導。各高校應抓住這一時機,加快轉變觀念,強化社會化意識,積極拓展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行為。
(四)兼顧專業性和普適性。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不能照搬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否則不僅不會體現高校館社會化的價值,而且會造成資源的重復浪費,甚至會影響為本校師生提供服務的質量。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應基于自身的特點,從專業性和普適性兩方面入手,開展“專業領域公共圖書館”和“類公共圖書館”服務,堅持專業性和有限度地開放。專業性方面,高校圖書館應確立“專業領域公共圖書館”理念,根據高校專業特色和圖書館文獻資源特點,與社會相關機構、團體或個人建立點對點的服務模式,例如,師范類高校圖書館可以與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醫學類高校館可以與醫療機構建立聯系,并在互動中向這些機構提供文獻借閱,實現服務,達到資源共享。高校圖書館還可以成為企業創新鏈的重要環節,面向企業提供定向信息服務。普適性方面主要仿照公共圖書館模式,為校外大眾提供文化科普類文獻資源的免費閱讀,提供舒適的閱讀空間,借助高校良好的學術氛圍開展專題展覽、講座、演講等各種活動,成為公眾文化素養提升的平臺。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也可以加強與社區的合作,開辟專門的社區服務模塊,將為社區民眾提供參考咨詢服務納入高校圖書館的日常工作范疇。
(五)建立各類型圖書館聯盟體系。
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環境。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圖書館之間共建共享各類型、各層面的文獻信息資源,構建地區性文獻信息保障體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對資源的需求。目前,上海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作網,涵蓋了上海地區包括公共圖書館、科研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和情報系統在內的70多家圖書館,構筑了統一的資源共享信息平臺,并借助《上海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作網通用閱覽證》,為讀者提供成員館中外文獻異地借還服務。
五、結語。
高校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對于社區文化的營造有特殊的意義。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其資源和服務價值,促進公眾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應從法律、政策、管理機制、服務內容和模式、圖書館地區性聯盟等諸多方面入手,立足專業性和普適性,借鑒國內外已有經驗,更好地推動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五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離不開公共檔案館的參與,公共檔案館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落實與實施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本文從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內涵入手,進一步闡述了公共檔案館參與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基本策略。
公共檔案館作為一種公益性文化單位,既肩負著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職責,又承擔著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公共文化權利需求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確認識公共檔案館有效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內涵以及公共檔案如何有效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成為當前公共檔案館建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公共檔案館是一種政府承辦的公益性的文化單位,是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共社會信息檔案查詢和利用的重要載體,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公共資源和社會歷史風貌,通過為公共群體提供服務實現公民的文化關懷和文化享有的公共權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而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則是踐行這一舉措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公共檔案館服務的對象和目的。
公共檔案館是檔案館的一種類型,最大的特征就是公共性。因此,公共檔案館就是為社會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館藏資源服務的機構,其服務對象就是全體公民。公共檔案館在滿足公民對館藏資源查詢利用的同時,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向人們傳播檔案文化,進一步確立公眾的文化權利。公眾的文化權利的確立和行使,要求公共檔案館要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并要參與到社會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中,因此,積極傳播檔案文化和維護公眾的文化權利,是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根本目的。
(二)公共檔案館服務的特性。
公共檔案館服務的主要特征是公共性與服務性。公共檔案館的服務內容是以檔案資源供給為主,這種檔案資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在查詢和利用工程中不會產生利益性競爭,公共檔案館無法通過市場效應來調節公眾對檔案的使用率,而公眾也無法通過交易途徑來謀得檔案資源的占有和使用。從公共檔案館的確立和定位來看,公共檔案館服務的是全體公眾而并非特定群體。因此,公共檔案館應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深入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
(三)公共檔案館服務的原則。
公共檔案館作為一種檔案收藏的場所,它不僅是對政府和社會重大事情的記載,而且也記載了廣大公眾的普通歷史事件,它是一個相對廣泛的承載社會、國家及個人文化積累于一體的文化事業機構。公共檔案館的館藏資料是對歷史的客觀反應與公正表達,它揭示了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現實寫照,因此,公共檔案館的定位與性質決定了其要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服務社會。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構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會涉及到公共圖書館、藝術館、文化館、展覽館、紀念館、公共檔案館等部門或機構。缺少了公共檔案館的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不是一個完成的體系,公共檔案館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文化積累、保存、沉淀,是其它任何部門都無法取代的,同時它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支撐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因此,政府在建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公共檔案館服務職能的發揮。
(二)有利于公眾基本文化權利的保障。
建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保障公眾的基本文化權利,公共檔案館在提供文化服務時,對公眾的基本文化權利需求的滿足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公共檔案館的建立與運行,不僅僅是政府設立的一個供廣大人民群眾查詢和利用檔案資源的服務機構,同時公共檔案館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服務大眾的文化制度的形成,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眾基本文化權利的行使。
(三)有利于公共檔案事業的長足發展。
政府不僅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而且也是促進公共檔案館發揮文化職能的中堅力量。因此,政府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時,必然會加大公共事業的資金投入,同時也會制定并出臺一些相關文件政策。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積極性,同時也為公共檔案館有效合理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從而促進公共檔案事業的`長足發展。
(一)加強公共檔案館與其它文化部門的融合。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過程中,需要各個文化部門相互支持、相互融合,這樣才能夠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有效發揮。公共檔案館作為一種法定的公共事業文化單位,它既具有一般文化事業機構的共性,也具有屬于其自身特色的專屬屬性。它與其它文化機構之間既存在關聯,又存在不同。只有將處于文化邊緣地位的公共檔案館地位提升起來,才能夠激發公共檔案館發揮其應有的文化服務能力。因此,政府部門要統籌規劃,明確和規范各個文化部門的職責與權力,使公共檔案館能夠與其它部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過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支撐,同時要竭力打通公共檔案館與其它文化部門之間的隔閡,凝聚服務社會公眾的文化合力。
(二)豐富公共檔案館的館藏資源。
館藏資源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公共檔案館的綜合實力和文化服務供給能力。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公眾對檔案館藏資源使用的需求日益提升。然而,受傳統歷史的影響,我國很多公共檔案館館藏資源匱乏、內容與形式單一,館藏結構不夠合理,大多館藏資源記錄的都是政府政務工作與重大的歷史事件等。而那些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和特色事務的記載相對較少,難以滿足公眾的文化服務需求。公共檔案館要承擔起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必須要豐富館藏資源,優化館藏結構,逐步貼近公眾日常生活。其中公共檔案館要加強與公眾密切相關的民生檔案建設,收集和完善公眾戶籍、婚姻、醫療等檔案資料。同時還要建構與當地歷史發展相結合的特色館藏資源建設,如風景名勝、人文歷史、風俗習慣等,既能夠傳承本土歷史文化發展,又能夠滿足外地游客的文化需求。
(三)深化公共檔案館的服務舉措。
公共檔案館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效果的好壞最終取決于公眾對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滿意度。然而,與其它公共文化部門相比,公共檔案館有很多不方便之處,如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節假日不對外開放、傳統化辦公模式等等。因此,公共檔案館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時,要改變原來的不便之處,在保證豐富多樣的檔案館藏資源的同時,積極優化相關的服務舉措。首先,政府部門要規劃好公共檔案館的選址與建筑,要選擇公眾比較密集的生活休閑區,同時還要兼顧與其它公共文化部門的協調與設置,使某一區域能夠滿足公眾對不同文化產品的查詢與利用。其次,要合理布局公共檔案館的內部陳設,依據檔案分類規律的同時,也要兼顧公眾的個性化需求。最后,要合理安排館藏開放時間,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自動化辦公模式,突破時空限制,滿足公眾的切實需求。
(四)提升公共檔案館隊伍的綜合素能。
檔案管理隊伍綜合素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共檔案館的文化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公共檔案館要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必須要抓好館員隊伍建設。一方面,公共檔案館要從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優化檔案管理隊伍,在提升專業檔案管理素質的同時,要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另一方面,公共檔案館要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檔案人才管理模式,即引進適合現代化檔案管理人才,增強檔案管理實力;加強對已有管理人員的進修與培訓,不斷提升檔案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能。
參考文獻:
[1]蘇君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公共檔案館的功能定位研究[j].檔案建設,2013.5.
[2]周林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的公共檔案館職責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1.5.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六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政府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通過組織自身資源和社會文化機構的資源向公眾提供的文化類的商品和服務。它的核心內容就是以人為本、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特點是專業化、個性化和便利性。
在當前新的歷史形勢下,高校圖書館發展的核心價值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讀者至上,服務第一”已成為眾多高校圖書館的價值定位,各種類型的讀者早已被圖書館界進行了細分和研究,而如何為不同類型的讀者進行服務,滿足其個性化的文化信息需求更是圖書館界研究的重中之重。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一直是全校師生,為了滿足教學和科研的信息需求,藏書的數量穩步增長,專業性書籍和數據庫更是精益求精,服務模式也從封閉轉向了開放。針對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不足的問題,高校圖書館有責任、有義務延伸自己的服務領域和服務半徑,結合自己各方面的優勢,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中來,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是利用本身所具有的各方面的資源優勢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個重要舉措,一方面是對當地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不足的一個有力補充;另一方面對高校圖書館適應社會的動態發展而不斷調整自身服務定位,從而為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挑戰。
(一)針對高校圖書館對社會的延伸服務,對圖書館館員進行相關業務培訓及服務策略研究。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提供服務,其服務的對象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不經過事先相關業務的培訓,圖書館員恐怕很難適應,效果也會不容樂觀。培訓內容應該包括:不同社區的硬件設施及人文環境,其中最主要的是社區中人員的年齡比例及知識文化程度的全面認識。這兩項培訓內容應在充分的社會調研基礎上進行,然后確定切實可行的服務策略。華北理工大學圖書館所處的255社區,其境內居民多為社區醫院的醫護工作者及其家屬,文化水平相對較高,因此服務策略應側重于高端的精品化服務,比如定期舉辦一系列的經典文學讀書會活動,使居民在閑暇之余享受高雅文學帶來的愉悅,這同時也能調動社區中文化水平較高居民的讀書積極性,于無形中形成一種良好的文化學習環境,從而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也有利于擴大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從更大的方面看,也有利于提升整個學校的社會知名度,更有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
從本質上來說,圖書館是一個專門提供文化信息服務的社會機構,其服務的對象是形形色色的人群,因此各級各類的圖書館應該牢記“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加大信息資源和設備的更新,強化社會服務理念,建立一整套包括從圖書閱覽及借閱、參考咨詢、信息檢索服務、館員崗位職責等在內的一系列規范化的管理制度,保障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有序進行。
(二)結合圖書館自身優勢,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做好深層次專業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群眾提供信息服務,必須也要考慮到社會上的一些研究個人、研究團體、中小型企業主等。這些用戶群體所需的文獻信息大多是專精的、前沿的國內外科學信息,來幫助其完成工作和生產研究。因此,對這部分用戶的服務策略應該是主動參與到其研究工作中,主動了解追蹤其研究進展、了解其動態的信息需求,并將其所需的國內外科研信息加工整理及時推送給他們,同時對服務效果進行回訪,以期更好地滿足用戶。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必須有專業化的信息背景,對用戶的信息需求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并兼備較高的信息檢索能力、信息組織能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從以上這些可以看出,社會化服務是一種非常考驗圖書館員業務素質的任務,為了完成這項任務,需要我們的圖書館館員堅持不懈的學習、鉆研,首先自己先成為某個領域的行家,才能勝任這種更加深層的專業信息服務。在這種服務中,除了館員的人為因素以外,先進技術設備的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校圖書館憑借自己的設備、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在這種社會化服務中脫穎而出,發揮自己各方面的優勢,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高校圖書館也應利用這一契機,用信譽良好的服務宣傳自己、壯大自己,努力把自己建成地方的信息資源中心,來實現高校圖書館自身的快速發展。
(三)與公共圖書館合作,形成圖書館聯盟,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一體化”概念、聯盟組織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把整個區域的資源進行整合、共謀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發展模式,圖書館事業也是如此,例如把唐山市各類型的圖書館聯合起來,形成圖書館聯盟,將文獻信息資源有效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合力,不僅有利于優化圖書館設備、人員和管理方面的格局,減少信息資源的浪費,還有利于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認知,擴大圖書館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從而更有利于各類圖書館開展服務工作。
高校圖書館參與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完全可以通過通訊技術,聯合公共圖書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結合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構建公益性的地區性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建設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資源數據庫,最大限度地發揮地方文獻信息中心的作用,延伸服務領域,把自身的發展和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聯系起來,服務于地方的經濟和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和公共圖書館合作,共同搞一些文化活動,如將館內復本較多的書籍拿出一部分供社會讀者借閱;在活動現場為人民群眾提供答疑解惑和參考咨詢服務;還可以幫助社區建立小型的圖書館,并對圖書館管理員進行業務培訓等,為構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積極配合圖書館學會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主動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中去。在我國現行體制下,圖書館學會是一個地區協調各系統圖書館之間業務工作的行業組織,它的職責就是把該地區各級各類的圖書館組織起來,使得這些圖書館之間資源互補、互通有無,共同進步,使寶貴的文化信息資源為民所用,造福人類。高校圖書館應該積極地響應圖書館學會的號召,盡可能多地參加圖書館學會組織的各種學習培訓及聯歡活動,加強圖書館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從而促進整個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例如,唐山市的圖書館學會在8月份邀請了石家莊市河北大學的3名圖書情報學專業的知名教授為青年館員進行了為期4天的圖情知識的講座培訓,唐山市的各級圖書館都有派館員參加。通過這次培訓活動,使得青年館員的業務素質有了全面的提高,對整個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三、結語。
高校圖書館參與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面向社會群眾提供文獻信息服務,不應是一時規劃的沖動行為,而應在充分的社會調研基礎上,找到高校圖書館融入社會中的最佳切入點,更應該建立長期有效的運行機制,保障社會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并從服務中不斷發掘自身的潛力及不足之處,力爭取得最好的效果。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七
大學物質文化主要是指風景優美的校園、被賦予了深刻的人文與學術內涵的校舍建筑、校園塑像、文化回廊等自然環境,館藏豐富的圖書館,高科技含量裝備的實驗室,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等等,為大學人創造一個教書、求學、探索、研究的良好物質氛圍;使師生一進入大學校園就會感受到一種身心放松、寧靜致遠的氛圍,它使人遠離外界的喧囂與浮躁,以心靈的凈化與升華,開始一種書香氣息的生活。現代意義上大學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當時是一種教師與學生的組合,具有行會的性質,即教師和學生為了“探討與學習高深學問”這個共同的目的組織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學習機構性質的團體。為了順應以書籍為中心的教育制度的需要,各大學都建立了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于是大學圖書館便應運而生,為培養和造就學生服務,并伴隨著大學的發展而發展。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圖書館以物質形態匯聚、保存并傳遞著大學文化。
如今作為大學“文獻信息中心”、“學術性機構”的圖書館,是學校教學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國家把圖書館與實驗設備、教師隊伍列為辦好現代化大學的“三大支柱”。美國《大學圖書館標準》(1979年)提出“圖書館是大學心臟”的觀點,已為世界各國所接受。所以在校園總體規劃中的圖書館大樓,無論就其內容還是建筑形象來說,都是校園里最重要的建筑之一。通常圖書館被認為僅僅是存儲書籍的地方,但是一旦它成為重要建筑而扮演主要角色時,便成為了一種象征符號,其形象傾向于紀念性、標志性。不少大學的圖書館大樓外觀端莊典雅、風格獨具,它的文化氣質最能代表校園建筑的形象,體現著大學的歷史底蘊、人文精神和理想追求。同時許多大學還將圖書館置于校園的主軸線上,有的甚至處于中心位置,形成校園建筑群的主體,理所當然的產生了很好的標志藝術效果。坐落在海德堡大學老城精華地段大學廣場旁的海德堡大學圖書館,古色古香的磚紅色古代歐式建筑,透出典雅高貴的文化氣質;耶魯大學圖書館被譽為“過去兩百年中最有想象力的建筑”,其外部由花崗巖鑲嵌而成,內部則像一座巨大的迷宮,盡顯雍容華貴的風范;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中世紀的建筑風格,昭示著這里古老的文明與文化;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則別有匠心,將圖書館建筑布置在校園景區的山脊上,底層架空作為休息交流空間,上層呈放射狀,外輪廓像參天大樹,采用象征手法,使人聯想起,這是用手高擎著一疊書本,給青年一代以智慧和力量。其設計新穎別致,標志相當突出,比簡單的方盒子更具感染力,被譽為“像一尊雕像”吸引著讀者,使圖書館既是校園學習的中心,又成為校園景觀的重點。這些名校圖書館以其自身的形象展示了各自大學的文化魅力。我國的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圖書館的主樓是圓筒形狀,象征著卷起來的竹簡,裙樓象征著一方展開的硯臺,兩棟樓中間的連廊象征著一支筆,充分體現了華東師范大學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大連大學圖書館大廳正門處的鳥巢雕塑,不僅是一道文化景觀,更體現了大連大學巢文化、家文化的深蘊;我國延邊大學圖書館回廊展示的朝鮮族民俗文物,與館藏的朝鮮文圖書相映成趣,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景觀,給人極深的印象;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松江新校區圖書館面向新校區的大門,師生一進校園,首先面對的就是這座知識的殿堂,不僅兩道校園軸線在此交匯,而且從圖書館還輻射不少出通幽曲徑通往學校的其他部門。這里不僅是校園的地理中心,也是師生在此進行研究、思考、追尋知識、交流思想的場所。在高度信息化社會中,為跟上e時代的信息服務,提升信息服務的效率及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新館設計特別整合了計算機信息及網絡中心,成為傳統及現代兼容并蓄的現代化圖書館。在圖書館的設計方案中,書籍依然是圖書館中的基本元素,不過建筑空間、藝術和技術等元素在設計中體現了同樣重要的地位。方案以紀念性的.手法,傳達了“知識殿堂”的意向,并在其中賦予現代建筑的語言,從而形成了一座開放的、現代的,而又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建筑。
上文已述,為了順應以書籍為中心的教育制度的需要,各大學都建立了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館藏建設的目的在于利用文獻記錄中的知識與情報。圖書館的館藏書建設正是一代又一代圖書館人根據大學發展的目標和師生的需求,系統地規劃、建立和發展館藏體系的全過程。美國圖書館學家j.h.謝拉說過,“單是一本本的書,即使是最好的書,也不能組成圖書館,除非把它們組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知識本身,就是有目標和方向的藏書”。館藏建設的目標是經過精心選擇與組織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知識體系。可見圖書館的藏書體系見證了各自所在大學自身的發展歷程及一代又一代大學師生所承傳的大學文化與精神。大學圖書館都是其所在大學發展歷史的見證。這些與大學有著相同歷史的圖書館,記載了大學文化形成與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也親歷了不同時代的大學師生孜孜以求的奮斗足跡。許多大學圖書館還根據各自的辦學特色、歷史發展機遇以及自身所在地區的社會特色建設了獨具特色的館藏。因此作為知識殿堂的大學圖書館,匯聚、保存、傳遞著大學文化的精華。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作為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之一,擁有600多年的建館歷史,藏書600多萬冊,且擁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與世界珍品,這是人類文化的精華,更是劍橋大學文化的集中體現;美國斯坦福大學設有30個圖書館,藏書650萬冊,形成了大學最亮麗的文化風景;德國海德堡大學圖書館,作為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圖書館不僅有豐富的藏書,而且有6000多冊珍貴的手稿和古代印刷本,匯聚了人類文化的精華;悉尼大學圖書館不僅擁有450萬冊的館藏資源,更擁有先進的計算機搜索系統,利用網絡擁有更多的文獻資源;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圖書館是一所功能齊全、文獻載體多樣、服務設施和手段較為先進的教學服務型圖書館,其藏書品種圍繞學科發展要求,注重工程技術兼顧管理、服裝藝術,在汽車、航空等方面有一定量的特藏文獻。此外還有我國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古文獻資源庫、清華大學建筑數字圖書館、中山大學嶺大珍藏館等等。放眼世界,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每所大學的圖書館都成為自身所在大學文化資源的聚集地。此外圖書館豐富的藏書也為營造一種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人文精神、自由爭辯的學術氛圍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具有標志意義的圖書館建筑體現著大學的底蘊、人文精神、理想追求,也使置身其中的師生時時、處處都感受到一種感染力。圖書館的豐富館藏不僅形成了知識的殿堂,使每個置身其中的師生產生靈魂的震撼感,從而真切地感受到學海無涯的涵義,而且其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收藏風格使多元文化與思想得以在此匯聚、交流和傳播。圖書館是所有大學人最傾心、最向往的地方,它是一扇門,可以打開人類智慧的寶庫,開啟人類文明的心智。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八
基層圖書館的產生與應用,增加了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是人們學習知識、了解文化的重要場所。圖書館的館藏比較豐富,可以對人們的差異化需求進行有效滿足。圖書館是一種公共設施,是面對全社會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對相關知識以及信息等進行獲取,尤其是對于一些退休人員、農民工以及殘疾人員等弱勢群體來說,可以有效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基層圖書館的功能也在日益完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圖書信息進行快速獲取,讓讀者可以在圖書海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平等的、便捷的、廉價的學習的平臺,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2有利于文化遺產的保護。
圖書館不僅有利于人們對知識以及信息等的獲取,同時也可以對人類的知識、經驗以及文化遺產等進行有效保留,成了當今社會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對人類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其保護對象是對人類社會有價值的所有文化遺產,既可以是古代書籍,又可以是現代信息。從保護的形式來看,主要是通過信息技術對各種館藏進行了電子化以及數字化提升,實現了文獻資料的永久保存。圖書館中優秀的文化遺產不僅可以為文娛活動開展、理論研究以及文化傳播等提供資源支持,而且也有利于彰顯地方的文化特色,對當地的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基層圖書館而言,應該意識到自身職能的重要性,通過信息技術對相關文獻進行有效整理,對文獻資源庫進行完善,進而為人們提供優質的圖書查閱和圖書咨詢服務。
2.3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對于公共文化體系來說,其建設的重要目的就是對人們的文化權益進行保障,對他們的文化需求進行有效滿足。而對于基層圖書館來說,它是完善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渠道,可以通過文化娛樂活動開展以及文化空間提供等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不僅豐富,而且還十分先進、十分優秀,可以為各種公共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物質基礎,在提高人們生活情趣、拓寬他們視野的同時,也實現了我國先進文化的廣泛傳播。因此對于基層圖書館而言,可以多舉辦一些公共文化活動,比如圖書講座、文化展覽以及學術會議等等,為人們提供充足的休閑空間,并將這些活動作為載體,增強人們對先進文化的了解,進而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2]。
2.4可以作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
首先,人們可以在圖書館內對某一知識、某一信息等進行交流,將圖書館作為互動場所,在互相切磋、互相幫助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其次,圖書館可以開展自由對話活動,為相關人員、專家和讀者等提供溝通場所,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最后,圖書館也可以開展一些文化活動,比如文化講座、影視觀摩、讀書漂流會、音樂欣賞以及學術交流等等,為人們提供文化娛樂場所,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強人們對文化內涵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給他們帶去藝術方面的享受。由此可見,基層圖書館屬于人們重要的休閑娛樂場所,對人們文化素養、價值觀以及情感態度等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2.5可以為人們提供免費的服務。
對于基層圖書館來說,具有極強的公益性,可以為人們提供免費的信息獲取服務,并實現了人們利用信息的平等和自由。基層圖書館是國家文化體系的一部分,是基于國家財政支持下的一種公益文化事業,因此有義務為人們提供優質的、免費的讀書服務。在基層圖書館的作用下,人們可以對知識進行自由獲取,對自身的文化權益進行有效保障,在彰顯公共文化服務精神的同時,也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質。
3基層圖書館的發展思路。
3.1注重人才建設。
對于公共服務理念來說,不僅是基層圖書館改革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完善公共文化體系的基本要求。因此對于基層圖書館來說,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樹立公共服務理念,對人們的切身利益進行充分考慮,在此基礎上為他們提供便捷的、優質的文化服務。另外,圖書館也需要做好人才建設工作,從理論、服務、知識以及技能等方面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服務技能以及綜合素質,進而對人們的差異化需求以及新環境等進行適應,將圖書館理念、精神等發揚光大,增強社會對圖書館的認可度,為后續的`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奠定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需要建立健全培訓機制、考核機制、激勵機制等,進而規范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需要通過校園招聘以及網站招聘等對人才進行引進,進而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
3.2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在公共文化體系建設與完善過程中,基層圖書館的構建屬于重點內容,也是體系建設的關鍵所在。對于基層圖書館而言,應該全面發揮自身在人才、資源、管理以及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對鄉鎮圖書室以及文化站等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比如可以在當地建立圖書流動站或者是圖書輔導站等,在督促、指導的基礎上,提高鄉鎮公共文化的服務水平。同時,基層圖書館也可以從藏書結構、規章制度、讀者服務以及圖書借閱等方面對鄉鎮文化工作者進行業務輔導,進而增強鄉鎮圖書室以及文化站等的標準化與規范化建設。對于一些技術水平低、館藏有限、資金缺乏的圖書室或者是文化站,基層圖書館可以和其進行流動合作,比如可以通過流動圖書車或者是流動圖書箱等,對圖書館藏進行合理調配,根據各個鄉鎮的圖書使用情況,對圖書進行合理安排,進而對文獻資料不足、館藏內容單一等問題進行有效解決[4]。
3.3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
信息技術的產生與應用為基層圖書館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對于基層圖書館來說,應該借助時代優勢,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首先,圖書館需要對自身的軟硬件設施進行完善,對圖書檢索系統、館藏數據庫、信息共享工程等進行完善;建立健全電子閱覽室,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增強人們對信息技術以及圖書館等的體驗,進而對他們在科普以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進行有效滿足。
總而言之,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對國家發展、社會穩定、人類生活改善等具有重要意義,而對于基層圖書館而言,又是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關鍵所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體系的建設水平。因此對于基層圖書館而言,應該對公共文化體系的價值以及自身的重要作用等進行明確,在此基礎上做好人才建設工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通過自身的不斷完善來增強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效果,進而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實現國家以及社會等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4]曹曉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圖書館[c].山東圖書館學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圖書館”專輯,.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九
近年來,在上級領導及相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我市公共圖書館的基礎業務建設有了較快發展,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各項工作指標明顯提高。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市的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其狀況讓人擔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地理位置偏僻。
襄州區圖書館座落在金富士路,在20世紀襄州圖書館建館之初,這條路是襄陽市區通向武漢的主要交通要道。隨著城市道路改造,這條以前的主要交通要道的繁華已經不在,變得冷冷清清,導致區圖書館門可落雀。谷城縣圖書館也地處偏僻。該館原本規劃在鬧市區,后由于城市規劃改變,導致該館建設不在主路上,成了無人問津之地。
(二)館舍不能全用于開放。
宜城市圖書館20世紀90年代蓋圖書館時,市里資金不能到位,拖欠建筑單位資金,只好將圖書館大部分房屋低價租賃給建筑單位,到現在也還有很多房屋沒有交付給圖書館使用,等到交付使用時又將面臨破舊需修膳。老河口市圖書館由于人員經費的缺口大,財政撥款44.7萬元,但是人員支出就達到60.9萬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只能將部分館舍出租來彌補這部分缺口。棗陽市、保康也有館舍出租來彌補經費不足的現象。南漳縣圖書館由于老館出售給了移動公司,現在只能將圖書打包堆放,這個館現無場地對讀者開放。
(三)各縣(市、區)圖書館年購書款人均不足。
各縣(市、區)館的年購書款人均嚴重不足,如襄州區圖書館財政撥款121萬元,其中人員支出55萬元,占總撥款的45%,年實際用于購書的費用只有8萬元,襄州現有人口90萬人,人均年購書費不到0.09元。南漳縣圖書館財政撥款53萬元,人員支出36萬元,占總撥款的67.9%,年實際用于購書的費用只有2.5萬元,南漳縣現有人口55萬人,人均年購書費不到0.05元。棗陽市圖書館財政撥款95萬元,人員支出67萬元,占總撥款的70.5%,年實際用于購書的費用是6萬元,棗陽市現有人口100萬人,人均年購書費用不到0.06元。谷城縣圖書館財政撥款65萬元,人員支出40萬元,占總撥款的61%,年實際用于購書的費用是4萬元,谷城現有人口52萬人,人均年購書費用不到0.08元。最多的宜城市人均年購書費用也只有0.20元。與全國的人均年購書費用0.70元相差很遠。
(四)借閱現代化裝備不足。
我市七個縣(市、區)圖書館除襄州區、宜城市圖書館有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但系統不穩定,只能滿足日常的借書要求。其它縣(市、區)均無自動化集成系統,日常分編、借閱還是沿用手工借閱方式來完成。
(五)人員問題。
一是我市各縣(市、區)圖書館人員老化嚴重,40歲以上人員占總人數的66%,棗陽40歲以上高達80.7%;二是人員的'來源、構成雜亂,專業人員奇缺,來館后又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近年雖然有部分館招進了全日制大學畢業生,更有招聘研究生的,但這部分人不是很快讓上級主管部門借走調用,就是因為待遇低而考公務員離去。
(六)開展的服務項目單一。
目前我市各縣(市、區)圖書館開展的服務項目單一,基本上是立足本館開展的讀者借閱、送書下鄉開展的農家書屋,沒有建立自己的品牌項目。
二、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政府重視。
隨著國家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和投入,各地各級政府都已經把建設圖書館納入未來文化建設的政府實事之一。如襄州區成立文化城建設專班,投入1個多億元資金建設標志性文化設施建筑,已納入區政府十件實事之一,獲得市規劃部門批準,選址已明確,文化城項目建設立項事宜已展開,步入規劃設計階段。
(二)政府要加大投入。
一是在改善圖書館硬環境上下功夫,改善圖書館的閱讀環境使讀者愛來,來了能坐得住。二是要把人員的經費落實到位,使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能夠安心本職工作,也可以留住人才。三是把圖書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體系,增加購書專項經費,購書經費應逐年增加與各地的財政增長成正比。四是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協調解決各館的館舍,使圖書館的館舍能夠真正用到老百姓看書中來。五是盡快實現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加快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實現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上級業務部門應定期進行業務培訓,或經常到基層館進行業務輔導,以增強基層館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三)增強服務意識。
轉變觀念,增強服務意識,是各縣(市、區)圖書館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圖書館的服務半徑只有2.5公里,2.5公里之外的群眾利用圖書館就不大方便。因此,各縣(市、區)圖書館自身必須克服“等、靠、要”的守株待兔式的經營理念,堅持走出去,把服務送到老百姓身邊。一是開展信息咨詢活動,擴大圖書館的影響。二是借“三下鄉工程”和“農家書屋工程”,走進社區、農村、家庭,定期開展家庭藏書信息互助活動把各家所藏的死書變成活書增加圖書的使用率,增強居民愛讀書的熱情。三是結合未成年人的特點和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對未成年人展開革命傳統教育。四是利用圖書館的技術職能和當地的人才優勢,舉辦適合本地群眾需要的知識講座。五是充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資源,根據當地經濟發展需要和不同的產業結構,及時發布科技信息,利用共享資源為廣大農民工提供就業信息服務。通過光盤,定期為居民放映網上電影,豐富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六是結合本地的特點開發新的服務項目,南漳、保康、谷城三縣可以為本地的旅游資源服務,利用共享工程的便利在網上開展旅游信息服務,介紹本地的旅游景點、特產。總之,公共圖書館要創新服務手段、服務內容、服務模式,積極發展自己的品牌,擴大圖書館的知名度,不斷擴大圖書館服務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把圖書館工作推向深入,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全面構建貢獻心力。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十
摘要:以全域旅游理念的新型視角,基于全行業、全要素、全時空的“全域視角”旅游文化體系“構建觀”,建立起物質文化、制度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子系統進而得構建出一個完整的全域旅游視角下的旅游文化體系。
關鍵詞:全域旅游;旅游文化;體系建設。
一、全域旅游視角下的旅游文化體系構建理念。
1、全要素。全域旅游要求統籌社會區域資源,對有關行業、設施服務、資源要素、法律體系,公民行為等進行系統的優化,實現各個旅游業構建要素的有機整合。旅游文化體系的構建要體現“全要素”參與這一理念,統籌文化資源,構筑多層次旅游物質文化產品,打造復合型文化精品、塑造整體產品新形象;培育新型管理理念、打造旅游市場文明文化呈現區域制度文化,全民提升行為文化素養;塑造特色文化品位與探險精神。
2、全時空。通過設計全天候的游覽文化體驗產品,使半天旅游經濟變為全天旅游經濟,以此伸長旅客游玩的留駐時間,提升同一空間的不同時間段上的旅游文化體驗,讓游客體驗有別于其它區域文化的獨特本土生活文化,實現情感上的互動與共鳴,規劃以本土旅游文化資源背景為依托的旅游精品基地,拉長全天候旅游產業鏈,構筑適玩、適住、適就業的休閑度假旅游區域文化。
3、全行業。全域旅游它要求各都要行業參與其中,各部門協同配合,以全面運用到區域各吸引物資源,多方面地滿足游客到此游覽的'需求,因此以此視角建立的旅游文化體系,也需遵循全行業文化融入理念,在對體系構筑理念上我們統籌旅游物質文化,旅游制度、行為文化和旅游精神文化這三個因素,實現產品、管理、意識形態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協調互動,發展共榮。
二、全域旅游視角下的旅游文化體系構建要素分析。
1、全要素聯動開發,構筑多層次旅游文化產品體系。全域旅游視域下,觀光旅游活動不再是傳統的“點線”的方式,隨著游者對旅游產品消費需求越來越高,在旅游產品的開發上,單對“餐飲、住宿、游覽、文娛、購物、交通”進行旅游產品的單一規劃、開發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旅游需求,除了融入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要素創造出新的旅游文化產品,還需要發揮全域旅游建設要求的旅游+模式,結合特色會展、體育、民俗、農業、養生、教育文化,做到全部特色文化要素的聯動開發,構筑多層次旅游文化產品體系。
2、文化融合,打造旅游復合型文化精品系列品牌。全域旅游要求在旅游目的地構建中要全面應用到各方資源,將其打造成為旅游吸引元素,而產生和保持強大吸引力關鍵點就在于資源的特色。從傳統打造產品思維模式中跳出來的,找出資源特色,以特色資源構建特有文化品牌,就可以將旅游發展潛力充分發揮,不能跟風學樣的模仿,在以凸顯主旨文化為中心的基礎上,進行文化融合,打造旅游復合型文化精品系列品牌。
3、全域營銷,塑造區域旅游整體形象。在全域旅游的發展模式中,旅游目的地是一體的,旅游宣傳形象勢必也需要一體化的全域營銷,且當前旅游形式,占領旅游市場的主要方式在于區域整體形象的刻畫與塑造。旅游產品要靠形象塑造傳播是由其不可移動性質決定的,一個地區的形象,成為游客對這個景區的潛在認識,也因此產生旅游動機。旅游產品雖然是要倚靠自身豐富文化資源進行開發的,但對形象的宣傳也不可或缺。在對整體形象的塑造上,需要做到全域營銷,不再是企業單方面的營銷宣傳,而是政府、公司組織、居民、旅客的四方聯動營銷宣傳,在宣傳方式上覆蓋傳統媒體至新興媒介,塑造區域旅游整體形象。
1、基于物質文化體系的構建。物質文化是表層的,直觀的,它能直接被人所感覺到,所以,基于全域旅游理念下,創造多層次旅游文化產品,打造復合型旅游文化精品,以及塑造區域旅游整體形象組成了物質文化子體系的構成要素。多層次的旅游產品的打造,依照全要素理念,滿足旅游過程中的整體需求,建立出一批具有豐富本土特色文化的旅游產品,如飲食特色、建筑特色、交通文化特色,環境氛圍特色、文化節慶特色等;其次推動區域購物消費、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服務網店的全面發展,構筑一體化的旅游基礎服務設施,依據全時空理念,多層次的旅游產品僅僅是滿足人們的旅游橫向基本旅游需求,復合型旅游文化精品的打造是對旅游物質文化更高層次的消費,可以縱向拉長游客在區域旅游消費時間,據此,我們可以打造一批復合型旅游文化精品。
2、基于制度、行為文化體系的構建。旅游制度、行為文化作為過渡層面,它保障、調控、引導著旅游環境的有序發展。無論創造出何種旅游產品,建立何種旅游氛圍,都少不了制度、行為文化的服務。因而,我們把政府規范體制的強化、管理理念的革新和市場秩序的規范以及提高參與者素質作為旅游制度、行為文化的三大構建因素。強化政府主導管理作用,建立一個有權利的旅游監管局,以全域旅游、全域產業、全域發展的視角,打破各部門各自為營、分割指揮管理的局面,建立在旅游市場運作背景上,依靠政府主導來管控旅游產業的發展的新格局。在管理過程中,倚靠新型綠色管理理念,樹立綠色開發、生態保護理念,構建綠色旅游區的體系。針對管理客體旅游市場秩序加大力度進行整理,運用法律手段整治無序的市場,致使旅游環境能達到國際標準。
3、基于精神文化體系的構建。人們更關注的是實在和快樂的生活,對事業沒有像在繁華現代化城市中奔波的上班族那樣執著,工作生活都處于放松,享受的慢節奏中。我們應該把休閑怡情文化作為發展旅游精神文化的主旋律,作為旅游宣傳、發展的基本意識形態,讓旅游者只要想到旅游,就想到休閑與怡情,在此基礎上深挖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充分利用到區域本土的自然與人文文化,豐富精神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2]原群、“5a+”是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有效途徑[n]、中國旅游報,2016—04—29(2)。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公共圖書館論文題目篇十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數碼存儲技術及傳輸等技術在逐漸地普及,使得人們對于文獻和信息的一些加工、存儲以及查詢和利用這些方面有了更新的要求,所以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也變得勢在必行。而所謂的數字圖書館,其實就是指運行在高速的寬帶網絡上面、分布式的、具有很大規模的、同時支持跨庫檢索的一種海量的數字化圖書信息的數據庫群。數字化的圖書館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對那些有著高度價值的音像、圖像、語言、文本、影視、軟件及科學數據庫之類的多媒體信息開展收集、組織和規范性的加工以及壓縮處理工作,將其轉化為所需的數字信息,再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高質量的保存與管理,實現知識的增值,同時通過網絡和通信技術等進行高效而快速的傳播和接收,使得用戶能夠在任何的地點和時間,通過任意一臺聯網的電腦,就可以飽覽天下群書,真正實現所謂的資源共享。
2.影響數字圖書館網絡安全的要素。
2.1硬件方面。
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的硬件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配置是不是合理,機器的質量是不是有保障;第二,元器件有沒有磨損和老化等等。系統的配置應該合理地進行優化,確保機器的先進和優質,再加上定期性的細致的維護與保養,硬件設備就可以經常地處在良好的狀態,軟件及數據的安全運營也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老化或者磨損的一些元器件應該及時地更換,不然很有可能會造成系統的故障,甚至于造成整個網絡系統的癱瘓。
2.2網絡本身的不安全及不穩定。
網絡是無處不在的,它超越時間和空間,將全球的網民都聯系在一起,共同感受著網絡帶來的快捷方便的新生活。而互聯網的共享性與開放性也使得網上信息的安全性先天就不足,由于因特網起初只是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一個雛形,在有關安全可靠性、服務的質量、帶寬要求及方便性這些方面一直存在著些微的不適應性。數字圖書館的網絡系統最常用的相關通信協議主要有tcp/ip和netbios等等。而tcp/ip通信協議缺少對用戶真實身份的鑒別,也沒有對路由器相關協議的安全性認證,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netbios通信協議能夠允許連未經授權的用戶都包括在內的所有人通過139的端口來收集信息,這樣,外部的一些惡意用戶就可以更輕易地非法接入主體網絡。因此,在人們享受著全球的信息共享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網絡也正在給我們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和困擾,網絡本身存在著很多的不安全因素,網絡信息時刻處在危險之中。
2.3計算機病毒的感染。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另一重大隱患就是計算機病毒。所謂計算機病毒,本質上就是一種擁有自我復制功能的程序。這種病毒的傳播和蔓延,對數字化圖書館中計算機與網絡本身以及圖書館的信息都會造成巨大的破壞。而一旦某種病毒發作,它能夠影響到服務器的性能,強烈地破壞信息數據,甚至可能刪除一些重要文件,還會損壞計算機硬件。這些年來,像尼姆達病毒沖擊波病毒、cih病毒、遠程探險者病毒、dos病毒、紅色代碼11病毒等等都對數字圖書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相當多圖書館的網絡系統都因為病毒的.感染,造成服務器整體癱瘓,所有的網絡信息服務都無法開展,甚至于有的數字圖書館的數據全部都丟失了,蒙受著巨大損失。和生物病毒類似的是,計算機網絡病毒也具有破壞性、潛伏性以及傳播性等特征。它把自己的代碼插入宿主的程序代碼之中,從而感染宿主的程序,每次運行到受感染的這部分宿主程序時也會運行該計算機病毒,這時病毒就會進行自我復制,接著其副本就會進一步感染到其他的程序,就這樣周而復始。計算機病毒通過這種“自我復制”的方式傳染到正在運行的網絡系統,并和正常的運行程序互相爭奪系統的信息資源,這樣很可能會導致圖書館的網絡系統全面的癱瘓。而隨著數字圖書館在網上開展數據套錄、館際互借之類的業務,數字圖書館的業務和因特網之間形成了更加緊密的關系。這也就使得數字圖書館的計算機系統受到病毒感染的幾率大大的增加了。
2.4程序員的入侵。
網絡程序員起源于美國,程序員又被稱為蓄意的破壞者。程序員的本意是指那些熱衷于進行計算機的程序設計的人員,而現在則是指那些運用高科技的手段侵入網絡系統之后肆意破壞的人。他們往往是一些智力上超群的程序設計員,他們精通計算機與網絡的各種機理,一般通過竊取網絡口令及密碼,找到網絡和系統當中的一些漏洞,進而控制對方的機器,惡意地篡改文件,進行機密數據的竊取,并打亂和破壞計算機系統。因為缺乏針對網絡型犯罪的比較成效的反擊及跟蹤手段,所以網絡程序員的入侵不但殺傷力極大,同時隱蔽性很強。
3.數字圖書館網絡安全防范措施。
3.1建立和健全數字化圖書館的網絡安全性管理制度。
數字化圖書館有關網絡安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護網絡安全的一種重要依手段,它結合了數字化圖書館實際的狀況,對相關管理人員分配較為合理的崗位,明確好各級管理人員的具體的崗位職責,并通過網絡培訓的方法,進一步地規范各級管理人員的業務操作流程,落實好每一項安全管理工作。
3.2對于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措施。
工作站點防范措施。主要是運用一些殺毒軟件。現在的殺毒軟件通常都有單機版的與網絡版的兩種,這里更推薦運用網絡版的殺毒軟件,網絡版的軟件通常集成一個大范圍的網絡管理模塊,它把整個的網絡反毒工作都統一起來了,使得軟件的安裝、升級和維護通通由模塊統一地來完成。
服務器的防范措施。這種防范通常需要配備好專門的防毒性模塊。這種模塊主要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網絡版的殺毒軟件所附帶的服務器型管理模塊,而另一種則要先配置好專業反病毒的插件。
網關的防范措施。這種策略可以采用防火墻與防毒墻相結合的方法。防火墻的驗證數據具有合法性,再由防毒墻對還原成文件后的數據進行相關檢查。
數據的加密技術是保障數字圖書館安全及信息產品的傳輸安全的一種常用舉措。數據庫的加密方法主要包括庫內的加密、整個數據庫的加密及硬件的加密。比如一種叫做dms的數據庫類管理系統中就附帶有面向因特網絡的數據庫類的安全保護模塊,用來提供相關的安全服務。美國的nist曾公布過的一種數字化簽名的dsa算法就是一種公開性的密鑰數字的簽名類算法,用來保障網絡數據的傳輸具有完整性與一致性。
3.4運用防火墻技術,避免網絡安全威脅及程序員的入侵。
防火墻網絡技術主要分為軟件與硬件兩種。其中,軟件技術主要是采用一些專業網絡防火墻軟件,比如:天網和諾頓等等,通過這些軟件來監控網絡管理數據的交換工作,記錄及堵截程序員的攻擊;硬件技術主要是指利用網關的服務器或者路由器,使得數據的服務器不和外部進行直接的交流,再通過另外的一個服務器來進行,從而隔開了內外部的網絡,可以保護網絡的數據服務器不受到直接的攻擊。同時,在遇到一些攻擊和破壞之后,也只需將其更換或是簡單的重裝相關的代理服務器和路由器,就可以恢復其運行工作。通過網絡防火墻或者路由器當中acl的相關設計,禁止因特網絡中程序員對一些不需要開放的主機和端口的訪問,從而減少數字圖書館數據服務器遭受到病毒傳播的可能性。
4.結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數字化圖書館的網絡安全與防護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數字圖書館的網絡安全涉及到網絡技術、信息管理制度及人員等多方面的復雜工作,更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數字館藏的安全,為信息共享的便利性提供基本的保障。
5、參考文獻:
[1]郭建峰.網絡環境下數字圖書館安全體系探析[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05,(04).
[2]程家華.數字圖書館信息安全防范策略[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05,(01).
[3]李太芳.高校圖書館網絡安全防范技術探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01).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