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一段經歷、學習或思考的總結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論語心得體會篇一
論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經典之一,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國學經典。讀《論語》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能讓人受益匪淺。我也有幸讀過《論語》,在閱讀中,我受到了很多啟迪和幫助。今天,我想談一下我的“論語心得體會”。
第二段:對道德品質的思考。
《論語》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強調人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如論語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話告訴我們,知識只是一個過程,但是它只有通過實踐轉化為行動才有意義。因為只有享受、愛和樂趣,才真正體現了人們行為的本質,才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生命和世界。
第三段:關于學習的想法。
另一個我從《論語》中學到的東西是關于學習的良好習慣。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三人行必有我師》、《弟子規》等等,他們都反映了一個道理,即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習需要日積月累,不能心急。只有持之以恒,不斷努力,方能獲得較好的收益。此外,還需要關注不同的咨詢來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第四段:關于為人處世的思考。
《論語》中的許多格言和話語幫助我們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這些話語要求我們保持低調、誠實、準確定位以及考慮他人的立場。這些都與我們進入勞動力市場時所需的技能十分相似,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勿輕信淺易,以及用心傾聽并尊重他人意見等。
第五段:對生活的啟示。
最后,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教訓是關于生活本身?!墩撜Z》告訴我們,生活不是徒勞,而是有一定節奏和規律的。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過分擔心未來,而應更好地利用現在。同樣,我們也不必過分糾結于過去,而應學會從經驗中吸取營養,留下更好的記憶。
結論:
這些思想是從《論語》中提取出來的,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和職業中更好地表現自己。這些陳述只是個人感受,讀者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獲得更深入的思想和洞察力。無論如何,我認為《論語》中所言堪稱至理名言,是值得人們深入學習和研究的。
論語心得體會篇二
第一段:介紹巜論語的背景和意義。
巜論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它源于道家學說,強調以清靜無為、隨緣自然的方式面對人生。巜論語強調“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僅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一種修身之道。學習和理解巜論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面對生活和工作的挑戰,從容應對各種情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與自在。
第二段:探討巜論語的主要思想和特點。
巜論語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為“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和“虛心守中”。其中,“無為而治”是巜論思維中的重要概念,強調人們應該在不勞而獲、積極無為的狀態中,處理好人生各個方面的事宜。相比于勞心勞力和爭強斗勝,巜論語更倡導與自然和諧相處,弱中有強,力量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此外,“虛心守中”也是巜論思想的特點之一,即在黑白分明之間選擇中間的灰色地帶,無上、無下、無內、無外地沉穩平緩,不挑選,不偏離,凝神于走自己的路。
第三段:巜論語的應用和實踐方式。
巜論語不單純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具體的實踐方式。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巜論語,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更好地應對生命,增進自身的修養和人生智慧。例如,巜論語中重要的“無為而治”,可以讓我們壓力更小地面對生活的挑戰,不加太多負擔;“順其自然”可以引導我們接受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感受,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來面目;“虛心守中”能讓我們更加平衡,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殺予奪之事。
第四段:巜論語對人生意義的啟示。
巜論語的思想富有智慧,不論對哲學、管理、心理學等各個學科都提供理論借鑒和實踐指導。巜論語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為了避免人生的沖突和挫折,我們應該學會“虛心守中”,盡可能地與生活保持平衡;為了避免人生的煩惱和不安,我們應該學會“無為而治”,適應并和諧地面對困境;為了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我們應該學會“順其自然”,盡可能地做到放輕松,順自己的本性。
第五段:巜論語的未來發展。
巜論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一,它在現代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成為一種具有獨到思維和實踐價值的文化資源。隨著信息科技的飛快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推動,巜論語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相信未來,借助現代技術的力量,巜論語的魅力將會被更多人所認識和傳頌,并為人們帶來更加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
論語心得體會篇三
近年來,“新論語”作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作為一本有關人生哲學題材的經典書籍,“新論語”以其別具一格的思考方式和獨具匠心的文字風格吸引了眾多讀者,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人生意義以及如何成為一個好人的重要參考。下面將從五個方面探討“新論語”的心得體會。
一、學習新論語,大膽創造。
學習“新論語”的過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充滿了大膽創造的精神。在《新語》中,孔子先生強調了對于新事物的創造和改革,讓我明白了“新陳代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與人世界不斷進步和發展相應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也需要與時俱進。因此,在現代社會,我們也需要像孔子先生一樣,勇于探索和創新,發掘新的思想和實踐。
《新論語》中的智慧和道德教育,都將內心修養作為重要的基礎。在社會的壓力和工作的繁忙中,時常會忽略自己的心靈,而孔子先生提醒我們:“中心不寧,外事不得治”,只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才能讓社會和生命處于一個更好的狀態。通過學習新論語,我明白了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有品德的人,需要注重內心的修養,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難。
三、學習新論語,尊重個人的價值。
在《新論語》中,孔子先生強調了尊重個人的價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和才華,所以必須堅信“人天生而有差異,如同系列品牌手機那樣,每一個都擁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只有通過不懈地學習和思考,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和潛力。
四、學習新論語,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新論語》中,孔子先生也非常重視家庭和人際關系。孔子先生認為,一個好人的特質就是像“弟子談和,鄰家卜夜”的人一樣,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和睦地與人溝通。這也提示我們,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協調和溝通,才能夠達到和諧的狀態。
五、學習新論語,實踐是關鍵。
最后,學習新論語總結出一個關鍵的信息,那就是實踐是關鍵。無論我們學到了多少知識和道德,唯有付諸實踐,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改變自己和他人。孔子先生認為:“食而優則妻勸子罵,出門如見大賓,隨朋從友如入倉庫取取柴”。也就是說,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們需要將理論轉化成實踐,去實施、體驗、練習、嘗試,才能更好地感悟到其含義。
通過學習《新論語》,我不僅深刻感受到了其對于人生哲學的啟迪,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更多的品德和道德價值,同時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而我相信,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學習,我一定能夠成為一個真正有道德、品德和修養的人。
論語心得體會篇四
讀國學《論語》經典,從我個人來說,有不少的收獲和體會。收獲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提高自身素養,為教育工作打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學習《論語》的收獲是巨大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鬃釉唬骸叭诵校赜形規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但學生樹立志向后,又為這個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說出的一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說出很多,也能說得很大、很遠,但關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但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贊揚,對現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志的表現,沒有出息的表現。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么舍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著邊際的。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么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一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一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志,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一小步?!叭擞卸啻竽懀赜卸啻螽a”的年代已經過去,勵志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論語》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工作,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閱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為河東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論語心得體會篇五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p>
《君子不爭》看到《論語》中的這句話,馬上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說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在這一點上,孔子與老子觀點有相似之處??鬃拥挠^點是君子之人是坦蕩蕩的,光明磊落,他不與人一爭雌雄,即便是爭也要爭在明處,或者是事業上的競爭對手,生活中的好友。君子之人不與人爭高低,不與人為敵,待人以禮。成為刎頸之交的廉頗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君子不爭利,若要爭,也是以切磋技藝為主,射場上的競技者,射場下的好朋友。有時就是最嚴酷的戰爭,也要互派使者,約時間,約地點,約人員,約回合,不以暗箭傷人。因此,君子明明白白做事,坦坦蕩蕩做人,人格至上,待人以禮。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哀樂適度》這則語錄本來是孔子用來評價《關雎》的情感風格的,《關雎》是《詩經》的第一首,是愛情詩,是男子追求心儀中的女子,心懷喜悅,充滿了對愛情的執著、追求、渴盼,這是“樂”,但又思而不見,追而不謀面,充滿痛苦,這是“哀”,但這首詩卻恰當地處理了情感的度,樂但不過分,傷感但不感傷,這是一種中道思想。
這個評論的可貴之處是它告訴人們怎樣去合理調控自己的情感。人生在世,大喜大悲在所難免,莊子想通過“逍遙游”的方式告訴人們要真正做到至人神人圣人,只有擺脫功名利祿。范仲淹告訴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些思想都告訴我們要學會調適自己的心理,修煉自己,寵辱不驚,樂觀曠達,恰到好處。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仁者安仁》孔子告訴人們應當向仁者智者的方向努力,這是做人的目標,因為一個人如果不仁不智,他就不可以長久處于貧困之中,不可以處于安樂的環境之中,他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會做出犯上作亂之事,會損害他人利益。
真正達到生命自覺的人,他會安于仁德,利于他人,他會以寬厚之風靈動之氣呈現自己高尚的人格,他能一貫把持自己高尚的人格,不因貧困,不因利益,不因權勢??鬃诱J為自己的弟子中最賢德的人是顏回,就是因為他住在簡陋的街巷,吃著粗糙的飯菜,仍然能不改其樂,老師以有這樣高度生命自覺的弟子為自豪。孟子也說:貧賤不能移,就是處于困頓的境地不能動搖自己的做人底線,不做茍且之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安于仁,利于仁,行于義。
《不失仁道》孔子的這則言論有兩個關鍵詞,即“道”和“仁”,其實在這里“仁”是對“道”的闡釋,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都要依從于道,不做背離道之事,到孟子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就是說君子之人要保持一貫的操守。仁是對道的進一步闡釋,君子之人不能在很短時間和很困頓的時間違背仁,仁成為君子之人的道德底線,如果背離仁,那就違于道。
現實生活中,我們應具備人道之心,富貴不離道,貧賤不違道,時時事事將道存于心間,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做真君子。
論語心得體會篇六
《論語》這部書基本上能夠稱之為我們中國人的圣經,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道德規范,行為規范,都得從這部書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們的一個指路明燈,當然暫且不論此明燈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論語》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走上了神壇的道路,歷朝歷代,都把這本書當做統治階級的工具書?!熬汲几父缸幼印?,顯然這種思想是十分利于統治的,最起碼各階級的人群能夠安于現狀,而且還能聽命于朝。(本文由86.整理,歡迎轉載)。
因此,從漢朝起,至清朝終,所有的學問研究者,讀書人,都會對這本書做出注釋、解析,力圖透過自己的想法來重新詮釋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們的鄰居,韓國、日本,也有超多的關于《論語》的研究文章。據不完全統計,光是關于《論語》的這種注解類書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壞的。那里面比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能夠說把儒家的學說推向了頂峰。那么,這浩如煙海的《論語》書籍,如何讀呢,哪種思想比較正確反映孔子的真實思想呢答案是《論語譯注》——楊伯峻注。
楊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學的專家,生于清末民初時期,自小理解正統教育,對先秦文學方面有著深厚的功力??礂钕壬倪@部書,打開來立刻就能了解到楊先生治學之嚴謹,對于研究之認真。《論語》中的文字,他不會隨意解釋任何一個字,如果不把這個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會寫在注釋中的,所以,常常會發現,在注釋文字中,關于一個字的解釋,楊先生需要引經據典,甚至還要講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訴你,這就是他如此翻譯這段文字的原因??梢?,他對于這本書所傾注的心血是此刻很多所謂教授所不能比擬的。
因此,讀這本書,能夠讓人相對客觀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實思想,而不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這個客觀的思想本身,其實就是孔子所要表達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個具有什么樣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個人。這個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穌、也不是默罕默德、釋迦摩尼,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與你我一樣,只是,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點與我們不同?!墩撜Z》是孔子的弟子門生逐漸整理起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這其中有些言論是站在很高的哲學高度來說明一些治國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論也是孔子日常要表達某種想法的尋常語言。
所以,從一些尋常語言中也是能夠看到孔子的可愛之處的。比如《論語·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一種容器),這是觚嗎這是觚嗎”??鬃佑眠@種簡單的事情表達他對于禮制的看法,著實可愛??吹竭@一章好像有一個生動的畫面出此刻眼前,孔子拿起來一個觚,一邊捋著胡子一邊氣憤地說,這是觚嗎啊!你們都成了什么樣貌!憤世嫉俗的憤青形象躍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不得不佩服??鬃痈F其一生的時間要到達“仁”的境界,對待自己、對待學生、對待所有他接觸的人,都是用這個“仁”字來對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傳授的思想,來逐漸改變那個社會,從而使天下變得更為和諧,更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同樣是有階級等級的階級秩序。但是在當時,能夠有這種想法并且付諸于實踐的人已經難能可貴了。
那么,《論語》是不是就是我們現今社會的治療良方了呢,是不是我們的信仰歸宿已經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論語》大致成書開始于春秋末期,修改完成于戰國初期,這個時代,中國還處于十分動亂的時代,各國諸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社會禮制崩塌,各種思想泛濫,東周其時已經是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甚至發明了自己的語言文字、貨幣單位等等,儼然一副分裂景象。
而當時的孔子懷揣著一個偉大理想,游走于各國,期望能夠付諸實踐。這種思想便是禮制的思想,期望透過恢復原有的社會結構和禮數規則,來重新構建社會。比如老百姓能夠認真耕作,士大夫能夠治家有方,諸侯能夠治理好國家,這樣整個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個階層不要總想著越級,你是一個士大夫,就不要想著哪天把諸侯王趕下臺,不要在禮制上超越諸侯王,參見諸侯王的時候要保證諸侯王的威嚴,這樣社會各個階層就都穩定下來了。
所以,他這種思想在當時的社會看來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會的發展帶來的就是欲望,所以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讓所有人都和他一樣,做好自己應有的社會主角,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這恐怕相當于烏托邦了。其實透過后代的發展也基本能夠看得出來,儒家思想用來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來治理國家基本上是沒有什么作用,還是要嚴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繁榮的根基正是一種“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這么說來,《論語》就沒有什么好處了嗎也不是??鬃拥乃枷胫泻芏嗍巧婕暗轿覀冏约盒奚矸矫娴膯栴}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終生學習、謙虛、仁慈等等,這些對于現今社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好處的。說儒家類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
孔子給大家構建了一個極為高尚的目標,甚至于孔子認為在他那個年代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所以所有人都能夠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而永遠也無法到達,因為有一個終極目標在那里擺著。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終止這個無休止的輪回,但是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能到達,但是上一世的修行誰還記得。那么你就要之后修行,因為你明白此刻不是終點。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說你的仁已經修行的很好了,不,因為孔子都沒有到達,而你,連孔子還沒有到達。那么儒家能夠成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會和諧的。我看僅此而已。
另外,此刻社會上也有很多說《論語》不好的言論,我看也沒有什么道理。因為當時的孔子可能不是這么想的。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當時的孔子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倫理綱常的想法而已,因為當時那個社會已經完全亂套了。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看一本書,必須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能夠亂理解的。
當時,社會戰爭頻仍,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沒有人再遵守以前的舊秩序,孔子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提出這種思想,想要規范人們的行為,但是可惜,他的思想并沒有得到實現,因為可能與社會的發展想違背了。
還有“死讀書”的問題,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個觀點的?!皩W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學活用”。還有就是“學而優則仕”,后世拿這句話為根本,指揮著萬千讀書人在科舉,其實這個話還有半句。子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緊學習,學習好的,有余力的,要出來做官。你看,這斷章取義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樣樣,我們不要把《論語》放在一個神的位置頂禮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腳下踩上兩腳,這本書是中華民族承繼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們不能輕易把他忘掉,因為我們的血管中流著《論語》的血,《論語》是我們的根。
論語心得體會篇七
第一段:引言(200字)。
《論語》是中國古代經典的代表之一,自問世以來,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一本充滿智慧和哲學思考的書籍,它不僅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更是對人生、社會和道德等問題提出了許多令人深思的觀點。經過閱讀和思考,我體會到了《論語》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對于我的個人成長和價值觀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段:修身篇(200字)。
《論語》中強調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性??鬃映Uf:“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蓖ㄟ^修身,我們可以培養自己優秀的品德和處世態度。通過學習和實踐,我明白了努力追求自我完善和個人素質的重要性。在不斷學習的道路上,我學會了謙卑、忍耐、誠信并注重細節。這些品德的培養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并對我今后的發展道路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第三段:治國篇(200字)。
《論語》中也強調了治國的原則??鬃诱J為,一個好的政府是以德治國,通過道德教化來引導人民。這一思想對我影響深遠,我深信只有領導者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和公正的判斷力,才能夠真正服務人民。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也應當盡自己的努力來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通過恪守道德和法律,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第四段:待人篇(200字)。
《論語》中也對待人待己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例如,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別人對自己做的事情。這句話對我來說,是一種在生活中與他人相處的座右銘。通過尊重他人,我學會了更好地理解他人感受,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同時,我也明白了自律的重要性,如何以身作則來影響他人,并成為一個好的榜樣。
第五段:追求真理篇(200字)。
《論語》中追求真理也是很重要的觀點之一??鬃诱J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我們可以獲得更深的認知和智慧。我深入思考這個問題,明白了學習永遠都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通過學習,《論語》啟發我探索內心的真理和世界的真相。只有不斷學習和探索,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真理,從而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結尾(100字)。
《論語》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價值的書籍,為我提供了許多思考和指導。通過學習《論語》,我從中體會到修身、治國、待人和追求真理的重要原則,這些原則對于我成長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將《論語》中的智慧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我相信我可以成為一個更有智慧、有責任感和有擔當的人。
論語心得體會篇八
第一段:論語的重要性和價值(200字)。
作為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是儒學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論語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以及他們對人生、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教導。論語以簡練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邏輯,為后世人提供了一本人際關系、修養和學問的指南。無論是對學生、教育者還是一般讀者來說,閱讀論語都是一次深入自省和反思的重要體驗。
第二段:關于修身養性的啟示(200字)。
論語強調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性。通過對孔子言行的記錄,我們了解到孔子主張“君子修道以文”,即通過修身來達到內外合一的目的。孔子認為,在肉體的修整與精神的提升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通過修身養性,我們能夠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優秀的人格,獲得人生的高尚目標。因此,無論是對于個人修養,還是對于社會進步,論語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啟示。
第三段:關于言傳身教的教育觀點(200字)。
論語中強調了言傳身教的教育觀點。在論語中,孔子對弟子進行言傳身教,示范了如何做人和如何學習的最佳方法。他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言行來影響和教育弟子,讓他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言傳身教。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還能夠給予學生堅定的信仰和道德準則,讓他們能夠承擔起社會的責任。
第四段:關于治國理政的思考(200字)。
論語中對于治國理政也有重要的思考。孔子強調仁政的重要性,認為君主應該為人民謀福利,以德治國。這種以德治國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鬃幼⒅卣蝹惱砗偷赖聹蕜t,他的思想強調了公正、責任和慈悲,為后世君主和政治家提供了治國理政的重要參考。因此,論語對于我們認識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和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
第五段:論語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200字)。
論語是我們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和儒學思想的重要窗口。論語中關于修身養性、教育觀點和治國理政的思考,對于現代社會仍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尤其在當下,社會關系復雜、道德倫理觀念缺失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重視論語的內容和價值,通過深入研讀論語,反思自己的言行和處事方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的真諦,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進步。
總結:通過對論語的深入學習和領悟,我們能夠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指導我們的言行和生活方式。論語對于我們的人生追求和道德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也是我們傳承中華文明和發展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并學習論語,使之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中至關重要的一本讀本。
論語心得體會篇九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p>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鬃诱f:“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后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后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p>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干,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系及上下級關系處得就是不怎么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后,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于傾聽和觀察。人長著眼睛和耳朵是做什么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后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余”。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了解借鑒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余”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后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p>
看孔子的取舍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于借鑒利“前車之覆做后車之鑒”。正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要善于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后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小學,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小學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后,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里很是愧疚??墒堑群髞碚业洁]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布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制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于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后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么樣,有布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論語心得體會篇十
論語作為我國古代哲學的經典之作,深受后世學子的熱愛和推崇。作為一本思想經典,論語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和人生智慧。通過閱讀論語,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論語中的“仁義”思想讓我深受啟發??鬃釉f,“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边@句話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君子,我們應該追求的不僅是自己的利益,更應該是整個社會的利益。只有在關愛他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人的時候,我們才能體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通過論語,我意識到仁義之道是一種修煉,需要時刻保持對他人的關愛和尊重,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其次,論語中的“克己奉公”理念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論語中有許多關于修身養性,反省自身行為的訓詁??鬃釉f,“己所欲,施于人”?!爸艺咂涮旌酢?。“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檢討自己的行為,時刻保持謙虛和自省的態度。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值得信賴和仰慕的人。通過閱讀論語,我認識到修身養性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需要持續不斷地提升自己,爭取成為更好的人。
論語中的“學無止境”理念,給了我很大的啟示??鬃诱f,“溫故而知新”,告訴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和充實自己。在當今社會,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只有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我們才能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通過論語,我懂得了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不管是在學業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不斷地探索和開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
此外,論語中關于家庭的論述也給了我深刻的觸動??鬃釉f,“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彼麖娬{家庭的重要性,提醒我們珍惜家人之間的相互關愛和陪伴。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忽視了家庭,忽視了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通過論語,我理解到只有將家人放在首位,才能真正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因此,在我工作和學習的同時,我更加重視與家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盡力維系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綜上所述,通過閱讀論語,我深受其啟發和教誨。論語中的仁義、克己奉公、學無止境和家庭觀念等都為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繼續堅守這些價值觀,不斷提升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論語心得體會篇十一
第一段:簡介毛論語的背景和意義(150字)。
毛論語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毛澤東的思想智慧的集結和總結。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上,毛澤東思想為我們黨堅定奮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毛論語則是毛澤東思想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一次總結和升華。毛澤東所倡導的思想信仰、道德準則、政治理念和文化觀念都被寫進了毛論語中,并成為后來指導我們黨工作的寶貴經驗和智慧之源。
第二段:毛論語的教誨對個人生活的影響(250字)。
毛論語中有很多寶貴的教誨對于個人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論語中提到了“不患貧,不恐富”的觀念,倡導了人們摒棄貪欲和功利心,追求內心的平和和自由。這種思想對于當代人來說依然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不僅讓人們明白追求物質財富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更能懂得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實現自我價值。另外,毛論語中還強調“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讓人們從根本上認識到只有建立在正確的道德準則之上,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第三段:毛論語對社會建設的啟發(250字)。
毛論語不僅對個人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于社會建設也有著重要的啟示。例如,在論語中提到了要“修己以教人”,提倡人們從自己開始做好表率,以此影響和教育他人。這對于現代社會的社會建設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因為只有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和正確引導,才能實現社會的進步和和諧。另外,毛論語還強調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告誡人們不能輕信封建迷信,要樹立科學信仰,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
第四段:毛論語對政治治理的借鑒(250字)。
毛論語在政治治理方面也給出了一些重要的借鑒。例如,“治大國如烹小鮮”這一觀念告誡政治家要處理好國家治理中的矛盾和復雜關系,采取恰當的措施和方法。另外,毛論語中還提到了“民生為本”,強調國家治理要以民生為中心,關心人民的生活,為人民謀利益,實現社會公平和公正。這些政治治理的思想在如今世界各國的實踐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五段:毛論語對黨的建設的指導作用(300字)。
毛論語對中國共產黨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黨的建設中,毛論語不僅強調了黨員的政治意識、紀律意識和組織紀律,更提出了“公私分明”的要求。這意味著黨員要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此外,毛論語還強調了黨的紀律要嚴明,黨員要保持忠誠和堅定的信仰,不背離黨的宗旨和使命。這些指導原則對于今天的黨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為我們黨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總結:
毛論語是毛澤東思想的總結和升華,對個人生活、社會建設、政治治理和黨的建設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啟示。在當代社會中,我們要通過學習和宣傳毛論語,更好地貫徹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貢獻力量。
論語心得體會篇十二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對于每個教育者更是如此。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鬃诱J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鬃诱f:“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鬃舆€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么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鬃诱f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據在于德,憑籍在于仁,活動在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為什么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里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于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論語》中關于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鑒。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于學習的態度??鬃诱J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鬃淤潛P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鬃釉唬骸笆恐居诘?,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讀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于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在這里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其二,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其三,關于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于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边@里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里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系,值得借鑒。
其四,關于學習的目的??鬃诱J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么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于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路》)也就是說當官時有余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這一思想實質上也體現了學與用的關系,要想當好官必須學習,學習的目的應是更好地當官,體現了學習與應用的關系,也體現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臺或作教師培養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于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
總之,《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學習研究《論語》的過程中,很有必要把《論語》的思想體系化,科學化,更好地理解《論語》中的思想精神。要做到“古為今用”,就要研究《論語》思想的時代價值,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事實上,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這說明古代的思想家與我們今天的思想非常接近。當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歷史局限性,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但是,研究孔子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華,而不是簡單地全盤否定或全盤肯定。
孔子的做人治學之道至今仍被世人恭維圣哲用來修身治教,這說明他有很高的真理性。我們作為一名教育者,不斷的深入研究學習這位古代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的偉大思想,并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以便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一代優秀接班人才。
論語心得體會篇十三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作為一本經典的儒家文化經典著作,論語凝聚了儒家學派的智慧和對生命的思考。通過閱讀、思考和理解論語,我得到了很多寶貴的心得體會。下面,我將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觀論語心得體會。
首先,論語提醒我要注重道德修養。論語中有許多關于人倫、道德的言論,使我認識到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的重要性??鬃訌娬{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和師生之間的關系。他認為,一個人能夠體恤他人、陪伴親人、尊敬師長,才能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因此,通過研讀論語,我深信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中立足,不僅要有卓越的才華和拼搏的精神,更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準則。
其次,論語啟示我要持之以恒地學習??鬃釉f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在現代社會中,求學之路并不容易,需要我們付出許多努力與汗水。然而,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與智慧。通過論語,我明白到無論是什么樣的困難與挫折,只要持續學習,就能夠在人生道路上邁向成功。
第三,論語讓我明白了人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鬃诱f:“君子不器。”這句話讓我深感教誨。在現實中,有些人總是自視甚高,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然而,關于人倫道德,孔子卻常以謙虛的態度來發表評論。他教育我們,要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一樣保持謙虛的心態。通過研讀論語,我明白到一個人要想真正贏得別人的尊重與認同,就需要保持謙虛的態度,樂于向別人學習。
第四,論語在教育方法方面給了我很多的啟迪。從孔子的“有教無類”一詞中體現出來。他認為,教育是種植,需要根據個體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人身上的優點和潛力,并給予他們適合的教育。站在當今社會的發展的角度來看,孔子的教育理念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研究論語,我明白到一個好教育家不僅僅需要有胸懷和廣博的學識,更需要有善于發現并培養學生潛能的能力。
最后,通過閱讀論語,我明確了目標與追求。孔子說:“知之者與不知之者”是不同的。這句名言深深地殘留在我心中。在生活中,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追求,那么他就很難前進。只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才能夠準確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因此,通過研讀論語,我明白到一個人要想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就需要對自己的目標進行明確和規劃。
總之,通過觀論語,我得到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體會。論語教導我們去注重道德修養、堅持不懈地學習、保持謙虛的態度、善于教育以及明確自己的目標與追求。這些思想和智慧將繼續引導著我在人生道路上奮發向前。我將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奮斗。
論語心得體會篇十四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李澤厚說:"學"者,學為人也,。學為人而悅者,因人類即本體所在,認同本體,悅也。友朋來而樂,可以本體乃群居而作個體獨存也。"人不知而不慍",則雖群卻不失個體之尊嚴,實在與價值也。此三層愈轉愈深,乃"仁"說之根本,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之樞紐。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孔子的這段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語意重點并不在"學"字上,而在"習"字上。習,實踐。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學習如果能經常實踐它,那不也是很快樂的么?"學"固然是快樂的,但實踐所學更能讓人快樂。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為心",是一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廢墟上,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貧賤的處境的殷宋公孫嫡系,成了"儒"的復興者。他說:"吾其為東周乎?""吾從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個東方的"周帝國",他以幾百年來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禮》作為支柱來建構一個理想的家園。所以他認自己是這種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然而初不見用于魯,十四年周游列國,棲棲惶惶一如喪家之犬,喟然長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雙鬢疇昔之夜,夢里在空寂神殿的兩楹之間,撫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學何為?習也!學而無所用,才是一種真正的痛苦。學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樂而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九萬里的風等待揚起東海的波濤,托舉鵬翼扶搖碧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門曰朋,來當然是切磋修養,研討學問的;又自遠方,山高水長,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難得一見,這實在是可以快樂的事。"何時共把盞,重與細論文",這多少古人所臨風懷想的美景。
然而細細想來,我們可以有另一種理解:難道朋友都在遠方?近處無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不也是孔子所欣賞、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誰與歸?"現實生活的周圍卻往往沒有這樣志同道合者!
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卻照不亮附近凡人們的雙眸!凡人們會告訴你:太陽再鮮艷,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臉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臟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獨的。所以他期待遠方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他的光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寂的柴門,等待遠來的尋芳者扣響,打開一個塵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偉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超越了他的時代;還在于他有更遠大的抱負。而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奈何這世上,謂我何求的人遠比謂我心憂的人多!更有甚者,人們總是習慣用石塊、雞蛋來迎接啟蒙者、先知者。
膽怯一點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點的人,毀譽無動乎中,榮辱在所不計。即使是舉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可是當一個君子,真的好難啊!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聲無奈的嘆息,裊裊了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