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談美的讀后感篇一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也是我求學時期最早接觸的一本專業美學的書,直到現在我依然愛不釋手。李澤厚先生用十幾萬字、十個章節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從遠古到明清的“美的歷程”,讓人印象深刻卻又回味無窮。李澤厚先生用一些異常簡潔明快而又高度凝練的原創概念闡釋、鋪陳、思辨了這次美的歷程,雖然彰顯出作者寬闊的視野、深厚的積累,但是在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況之下,開始了這場匆匆的美學旅程。
追求美卻是每個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產生的?美的本質是什么?我們中國美學的著眼點在哪里?等等,這些問題卻是一直以來人們不能很好解釋的。作者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在遠古圖騰、青銅器亦或者是詩歌、小說中都發現了美,而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發現或沒有注意的,這點給了讀者們新的視野。
所以,在青銅饕餮的最后一個段落,李澤厚說:“當青銅藝術只能作為表現高度工藝水平的藝術作品時,實際便已到達它的終結之處。戰國的青銅巧則巧矣,確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與前述那種獰厲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較,則力量之薄厚、氣魄之大小,內容之深淺,審美價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別。十分清楚,人們更愿意欣賞那獰厲神秘的青銅饕餮的崇高美,它們畢竟是那個‘如火烈烈’的社會時代青神的美的體現。它們才是青銅藝術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詩詞歌賦中,李澤厚先生也展示給了讀者一幅屬于詩詞歌賦特有的美圖。正如作者所說“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而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興趣的就是明清文藝的世俗人情。“這是又一個廣闊的對象世界,但已不是漢代藝術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蠻勇力量的凱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無奇卻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社會風習圖畫。”
縱觀《儒林外史》、《西廂記》、《紅樓夢》、《聊齋志異》等等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令讀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們的所表現的是一些平淡無奇然而卻比較真實和豐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讀者們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儒生們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況。《紅樓夢》所描繪的是四大家族的興盛衰亡,描繪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可以很好的表現了這一世俗生活的表現。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愛情,正如《西廂記》,雖然在當時被列為違禁的書,但是其中貼合普通百姓的愛情描寫深深吸引了許多讀者,許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謂的“禁”,還是通過各種方式一讀此書,連《紅樓夢》中一直循規蹈矩的林黛玉都讀過此書。可見,這種世俗生活的、所表現出來的“美”對廣大讀者的吸引力。
“這種書俗文學的審美效果顯然與傳統的詩詞歌賦,有了性質上重大差異,藝術形式的美感遜色于生活內容的欣賞,高雅的趣味讓位于世俗的真實”,這里沒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沒有真正報復雄偉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現實生活的故事,而這種接近現實生活的故事顯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實,引人入勝。
《美的歷程》還揭示了另一個與平時的教育不一樣的視角。一般普遍認為,某一個詩人的風格特點是統一的,很少會對其詩歌、詞分開單獨研究其特點,但是,此書卻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觀點,如韓愈,“同一個韓愈,與進攻性、煽動性、通俗性的韓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艱澀的韓詩;盡管‘以文為詩’,但韓詩與韓文在美學風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韓愈,文中還提到了柳宗元、韋應物等等的詩文,“經常是這兩個方面的復雜的統一體”。這也給讀者們不一樣的視角,是相關研究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單獨的研究這些詩人。
我認為,看這本書,需要很多的積累,對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無法領略這本書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讀完這本書,也是一個知識儲備大大豐富的過程。
談美的讀后感篇二
《談美書簡》是中國現代美學家朱光潛在八十二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回顧和整理,也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尤其是青年朋友們的一次回復,《談美書簡》不是一般的高頭講章,它采用書信體的形式,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全書由十三封書信結集而成,書中,朱光潛先生就青年朋友們普遍關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律、美的范疇等一系列美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也對文學的審美特征、文學的創作規律及特點作了詳盡的闡釋,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學者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頭講章,它采用書信體的形式,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
談美的讀后感篇三
很榮幸可以讀到人生貴人,恩師的這本書籍,讓我感到無比幸福也無比驕傲。邱總的成長是我學習的標桿,他對人性,對成長,對美學及事業,對合作伙伴,對社會的這份貢獻,讓我感受到的是一份濃濃的赤子之心,一份仁愛,一份大德大善。
我看到了作為領袖,企業家的格局與胸懷,更感受到的是真正企業家的品質與品格。邱總提出本來美這個觀念,對美的修繕,對美的認知,讓我一下之間備受鼓舞,因為美是無國界,無種族,它可以穿越時空,也可以穿越宗教信仰。這讓我看到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也讓我們真正離夢想越來越近,我們真的會成為為社會提供需要價值的平臺與公司,我們真的有機會可以做百年企業,這些都讓我感到興奮與驕傲。
“美的人,你本來就是美的,你的美還需要成長”書籍封面的這句話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書中用12月花的形式論述了美,即美的種性,又提出了每種美的修煉成長路徑。每一種花,每一種美都讓我無比心動,無比震撼,更突然間豁然開朗。因為終于找到的一個修繕自身,修煉自己本來美的導航圖,讓自己可以蛻變新生。
每一種花,都能發現他的美與眾不同,對照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卻也能發現我們都有他的影子,就像第一章——梅,沒有完美的梅花,都有殘缺。這就像我們的每個家人,每個團隊,包括我自己,我們都是天生就被賦予我們美的本質,也自帶本來美,也有自己的長短缺溢。可是我們沒有真正意識到,也沒有用欣賞的眼光去肯定,認可對方,沒有發現對方的本來美,讓自己的短板沒有及時補上,也沒有把自己過溢的地方控制一下,讓自己成為團隊組織中的一個發光體。所以,團隊問題重重,矛盾多多,都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意識到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對方,去欣賞團隊。
在學習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把這本書分為人生修煉美的`三個階段:
1、初級階段發現美,找到符合自己根性修煉的美的方向。
2、中級階段種下美,修煉美,讓自己的長短缺溢不斷修繕。
3、高級階段成為美,讓自己成為美的名片,活出風情萬種綻放的極致美。
初級階段的我們就如梅、初櫻、桃花這般,有各種特質也有各種任性,也對自己沒有過多的認知,也不知道何為美,怎么才是美,更不懂如何做,如何修煉,如何完善自己,去找到自己的長短缺溢,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要過多的否定,可以借助外力來幫助自己更快更好的完善。美的養育,美的呈現,美的布局,美的智慧,都是我們需要去客觀面對的。
在中級階段,我們在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中,看到自己成長的方向,在菊花,合歡,愧花這幾種花的品質中,可以找到我們需要完善的方向。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不經歷團隊中的人與人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的關系磨合,相互摩擦,又怎么遇到更好的自己以及戰友。
我更期待自己能在這一生中,不斷的修煉完善自己的根性及心性,能助人找到更美的自己。因為人活著需要有價值感,人活著最終的追求目標就是幸福,自由,活的精彩,活出萬種風情。這本書我會一直認真看,每天認真朗讀,也帶著部門的同事們,每天讀書分享,也在思考如何將其傳遞給市場,通過何種方式,途徑,通路,讓伙伴們更好地理解,更好地運用,更好的修煉,讓我們整個市場通過學習《美的人》,上下通透,共同修煉,共同成長。
談美的讀后感篇四
教育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那流淌在字里行間的美麗和質樸又一次打動了我的心,而且較上一本書作者的研究和寫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感性描寫略少,理性分析較多。但風格依然是雅俗共賞的,每篇文章的切入口和核心案例往往很小,大家都司空見慣,陳述的道理卻比較大。可見作者一直行走在成長的路上。
讀過這本書后最大的感受是相見恨晚,還有后悔,后悔自己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多學習一些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導致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犯了很多無法彌補的錯誤。同時也認識到做個好家長,必須得學習,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
書中每一篇文章對我們的啟發都是深刻的。“給孩子一面涂鴉墻”告訴我們減少干涉,才能給孩子留下開闊的思考空間。只有在一個自由的靈魂中,才能產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產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在想,我的兒子小的時候,我對他的限制是否太多了些?這個不許動,那個不能做的,導致他做事縮手縮腳,謹小慎微。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告訴我們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內積累。一個人內在力量強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來才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關系,在人生事務中獲得主動權。可是我在孩子幼兒時期就和很多家長一樣把孩子放在各種興趣班培養,早早把孩子推入競爭的洪流,削弱了孩子內在的力量,讓他變得羸弱無力,還破壞了他的'合作能力。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一定還他一個輕松快樂的童年,我也會做一個淡定的媽媽。我非常認可尹建莉的觀點:“當下乃至未來,人們比拼的不是競爭意識,而是來自更高層面上的價值判斷、創新能力、心里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面對一個弱小而又有無限潛力的孩子,與其著力培養其競爭意識,不如專心培養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種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對世界、面對困難的能力和勇氣,好品格本身就是競爭力。”
談美的讀后感篇五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緊張時期的藝術風格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三個火槍手讀后感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于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因此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接洽起來,點面聯合,揭示出種種社會因素對付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的闡發與說明。
《美的歷程》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龍蟒主義”我為什么活著。
談美的讀后感篇六
高中時讀李澤厚《美的歷程》,看到作者在青銅禮器一節引用了一句話:“有虔秉鉞,如火烈烈”,語出《詩經·商頌》,描繪戰士出征的殺伐雄心。大概是覺得這種狀態有如高三,筆者便把這句話寫下貼在桌上,半是激勵半是調侃。本以為久遠的詞句太過晦澀難宣,卻未料穿越千年,見字如面。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因如此,有虔秉鉞,如火烈烈,是見者心火烈烈。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由克乃夫·貝爾提出,此觀點否定再現,強調純形式的審美性質。從人首蛇身圖案中,便能得到美的意味。蛇身貼服地面,微微彎曲,粗陋原始,唯有人首預示著它將作為中國西部、北部、南部許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聯盟一個主要的.圖騰旗幟而高舉飄揚。離開了繪就人首蛇身的線條,便無意義與美;離開了圖騰的意義,人首蛇身圖案也不成其為美。
圖騰稚拙,青銅獰厲。情感被火焰燃燒熔化,澆筑成巨大的青銅符號,渺小蒼生被宛若幽冥的原始宗教情感驅策,跪伏于獰美的禮器之前。今人唯有在想到這一層意義時,方懂得了青銅的冷與重。
而后形而下之器,發展演變為形而上之道。青銅留存千年,原始宗教情感卻逐漸淡去,情感、觀念、儀式這宗教三要素,由孔子引導和消溶在世間關系和現實生活中。荀子又將孔子世界觀中的懷疑論因素和人生態度發展為《易傳》的樂觀進取的無神論,另方面則演化為莊周的泛神論;孔子時代對氏族成員個體人格的尊重,一方面發展為孟子的偉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為莊子的遺世絕俗的獨立人格理想。
無論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鏗鏘鐵誓,還是“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的縹緲清談,都將深意蘊于文字間,寄于文字外。后來者如杜甫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忠君愛國式倫理政治觀點、韓愈“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的半哲理的儒家信念、顏真卿“忠義之節,明若日月而堅若金石”的卓越人格,無不昭示美學規范中兼有內容與形式兩方面。
溯源到上古,延伸至今朝,以“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為筏,擺渡過時間的大風大浪,筆者潦草地見證了一場美的歷程。稍作歇息,兩岸風景映入眼底。符號、線條等形式本身輕簡,卻因沉淀了社會內容而有了萬鈞之重。今人或缺少了一些民族記憶,太過信任也太過依賴所謂的理性與科學分析,也就缺失了那分先于理性也先于感知的情感觸動。筆者無意鼓吹情大于理,只是希望今人在面對久遠的文明之美時,添上一些以民族記憶為基底的純粹審美。
談美的讀后感篇七
一本書是否受歡迎,我認為關鍵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處。而吸引就要靠書中的內涵體現出來。
這個寒假,我在閑暇之余讀了一本書叫做《美的歷程》。這是“二十世紀最后一個文化英雄”李澤厚先生寫的。在我讀書的過程中我發現書中的許多圖片在我的歷史書上也出現過,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更是激發了我對讀書的興趣。因此,這個寒假,開始了我的“美的歷程”。
從盤古開天辟地,美便貫穿整個歷程。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美的歷程》分析了不同時代的美學特征。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
閱讀這本書,我認為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震撼”這厚重的詞已不足以表現其中的分量。通過藝術之美,讓讀者品味歷史藝術美之瑰麗的本質。與單純文字審美有本質不同,作家李澤厚的美需要歷史、美術、文學等全面的知識積累。讀書時,為中國藝術而感到震撼,同時,也無奈于自己的才疏學淺,讀書的過程中感到吃力。自以為,這本必讀的美學的理論,應更深層次地研讀。認真、仔細地閱讀,感受心靈的震撼。
我認為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插圖多的書,我們往往讀得很快,大多數看的都是圖片,很少去看文字。但,當看到這本書時,我卻有一種想要在琳瑯滿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覺。書中的文字給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時也感受著圖畫中的深層含義。這種正如作者所說的物質勞動力與精神勞動相分離與適應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這是一本叫我讀懂文化心理的書,這是一本美學欣賞的啟蒙讀物。
這次讀《美的歷程》知識泛讀,相信在以后還會經常性的拿起這本書來自習讀,細細品味美學的價值。因為我還想享受閱讀《美的歷程》的過程。最后還要感謝李澤厚先生的作品,讓我對中國美學有了初步的認識,更甚者《美的歷程》就是一件藝術品,值得細細品味。美作為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未來的。
我認為,看這本書,需要很多的積累,對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無法領略這本書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讀完這本書,也是一個知識儲備大大豐富的過程。
談美的讀后感篇八
美是什么,春風秋月、夏雨冬雪,世間所有漂亮的自然景物,這樣的美是感官、直接的。而藝術中的陶器、書畫的美又顯現在哪呢?看了蔣勛老師的《美的沉思》,深知自己沒有達到蔣勛老師的理解高度,只能粗略地表達一下自己對美的認識。
跟著蔣勛老師揭示美的起源脈絡,一步步認識美是如何產生的。蔣勛老師是一個豐富的文化人物,他身上受到了史學、佛學、美學等多元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的就擁有一份歲月的沉重感。他有著多重的身份:畫家,詩人,散文家,小說家,藝術評論家,美學學者。身份角色如此復雜,但他在其中游刃有余,自得其樂。蔣勛老師生于西安,長于臺灣。1972年在法國巴黎大學學習藝術,1976年返臺后,曾任《雄獅美術》的主編,并先后執教于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在課堂上,他就中國歷史上那些被“美”層層包裹著的藝術作品的真正時空價值和所承載的歷史意義,跟學生切磋,于是便有了后來這本《美的沉思》,也有了他對“美”的終極認識:“人類終極的自由,便是審美上的自由。審美的自由是一種心靈的自由。經濟上困窘,政治上被限制,思想上受禁錮,但仍然可能有心靈上審美的自由。一個人必須得到了審美的自由,才能稱得上是個獨立和完整的生命。”
藝術起源于生活,來自于一百多萬年前的原始人類與自然作斗爭的經驗;來自于從游牧生活到固定的農耕生活的轉變;來自于人類對舊事物的情感。巖石與泥土之美,美不在于幻化的形態,而在于這是人類物質特性辨別和利用的意義。“為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這“性”是創造,是人類生命演進發展的動力。原始人類能從四肢著地演變到站起來,從而用手抓東西。從偶然抓到物質的特性發現了必須性,并根據自己的需求從而創造出新的物質。巖石與泥土造出來的工具雖然很粗糙且笨重,卻是作為人類辨認造型、思考造型、創造造型的最初紀念!這讓我好奇從最粗樸的第一只陶碗的誕生到盈潤天清的汝窯蓮花溫碗,人類走過了怎樣的追求美的歷程。毛公鼎被鍛造出來時,只是作為一個紀念品被送給一位有貢獻的廚師。誰也不會想到,幾千年后,通過它后人了解了它的故事,也了解了那時的文明!以前我很好奇龍、蛟、夔、螭這種物體是怎么產生出來的,那個時代真的有這種大型動物嗎?回到那個時代,人從一個體聚集在一起成為了部落,部落逐漸發展成為了國家。最初的青銅器作為典禮祭祀寵物出現在人們眼前,古代對于世界所知甚少,但人們的想象力卻很豐富。王權通過這不常見的線條形的動物所構成的各式圖案,一方面延續了動物的圖騰符號,一方面也把其統治控制通過器物的價值傳遍每個接觸它的人。你凝視著青銅器時,厚重華麗或簡樸端莊的風格只說明了所處的時代不同展現出的藝術之美。通過它的故事,你會了解到歷史及時代從它的身上走過的痕跡。從商走到周,青銅器走過巫的美,也看到理性的文明,從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與“古典的”。到了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中造型觀念的突破,禮器中原有的莊重、權威的特質立刻減低,代之而起的是純粹審美的、工藝上的巧思。這種造型上對穩定、秩序、莊重的破壞,使大部分器物中甚至蘊涵了幽默與諷刺的效果。
“美”并不只是技術,“美”是歷史中漫長的心靈傳遞。西方人強調科學范式,“美”在于焦點透視,集大成者是建筑,即使是繪畫也會講求比例上的嚴謹。中國則不一樣,強調自由,美不單單停留在某個點,或者是某個個體的身上,它追求觀察視點的移動,集大成者就是山水畫與書法。西方的硬框式繪畫,呈現的是一個規定的完整的空間。中國卷軸式繪畫,則展現一種延續的、展開的、無限流動的時空觀念,左手展開畫卷,右手卻又收起起始部分,留給觀賞者的,是正在移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美是心靈對自由的向往,沒有美,沒有沉思,便成就不了文明。心中有向往,專注于物質,專注于技術,專注于勞動,專注于眼、耳、鼻、舌、身,專注于自己的感官與思維,心無旁騖,便有了文明。文明是靜定下來沉思的力量,沉思泥土,沉思水,沉思火,沉思自己的手,最后會產生一個像半坡陶缽那樣動人的作品。沉思火里的釉料流動,會產生宋代鈞窯窯變得燦爛絢麗。沉思水,沉思墨,沉思筆毫在紙上渲染開來的痕跡,會是米芾的書法,會是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天圓地方:漢代的形上美學”、“水平與波磔:漢代隸書與建筑上一條線的完成”、“石塊里的菩薩之笑:南北朝的石雕藝術”、“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悲愿激情之美:敦煌的北朝壁畫”……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感性與理性之美不言而溢。書畫作品更是將中國古代文明展現的淋漓盡致。漢代的方圓之美,唐代的色彩之美,宋代的格物之美。
人類隨著時代的變遷,思維的成熟以及異域文化的影響,使美產生各種不同的姿態。時光終將流失,然而,美的記憶長存。“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蔣勛老師《美的沉思》在藝術與歷史之間漫步,是心靈的洗滌、是智慧的旅程,傳達給我的是一種生機勃勃的大美。“美”,是一種心中的堅持;“人”才是美的核心。
看完這本書,我發覺作者并沒有具體地說明什么是美,他只給你提供一個線索,一條脈絡,一個思路,讓你去想、去沉思,美到底是什么?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