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一
摘要:學者多認為《聲無哀樂論》是一篇藝術理論文獻或者音樂美學文獻,事實上它是一篇哲學文獻。嵇康認為聲音只有音階節奏是否平和的體性,而沒有哀樂的屬性;哀樂是人的情感屬性,平和的音樂只是宣導人本有的哀樂之情。他進一步認為音樂本身也沒有德行、功用等“象”。他認為音樂是有教化作用的,首先要實行無為之政的良善政治,使得人心平和,產生平和之樂,二者相互涵養天下才會大治。與儒家以禮樂為主的樂教觀不同,嵇康的樂教思想是以人心平和,從而實際上是以無為政治為首要目的的。因此嵇康的音樂理論最終指向的是樂教何以可能的政治哲學問題,《聲論》是一篇政治哲學文獻。
關鍵詞:聲無哀樂;和聲無象;無為之治。
人們一般將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以下簡稱《聲論》)視為藝術理論文獻或者音樂美學文獻,認為同《樂記》相比,《聲論》深入音樂之體性,探討音聲自身的規律,并表現了審美的藝術性。比如葉朗認為,嵇康“認為音樂(藝術)和社會生活沒有任何聯系”,其積極意義是“人們對于藝術的審美形象的認識的深化”[1]。李曙明更是提出“音心對映論”的說法,認為嵇康的音樂理論是一種有別于西方“自律論”、“他律論”的“和律論”[2]。可見無論是音樂學研究者還是美學研究者,大都是就音樂本身或者審美來講的,而沒有認識到嵇康寫作《聲論》一文的真實目的。
事實上,嵇康并不對音樂藝術或音樂理論本身感興趣,或者說他并不認為音樂與政治無關。《聲論》的寫作很多地方是直接針對代表儒家樂教觀的阮籍《樂論》而發的。比如《樂論》說“滿堂而飲酒,樂奏而流涕,此非皆有憂者也,則此樂非樂也”[3]72,認為酒宴上人們聞樂而泣是由于音樂自身不快樂的原因;嵇康則指出“酒酣奏琴而歡戚并用”,是由于人們在聽音樂之前內心已有了哀樂之別,音樂自身并沒有快樂與否的區別。也因此,《樂論》以“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發問,《聲論》則以之作結,二人可謂殊途同歸,都回到音樂的教化作用上面,這才是嵇康作《聲論》的根本原因。而《聲論》的開始,秦客以儒家“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的樂教觀發問,引出東野主人“聲無哀樂”的主要觀點;其間經過六個回合的問難與答辯,結尾回到音樂“移風易俗”的主題,進一步佐證了《聲論》的寫作目的是樂教而非樂理。
一、關于“聲無哀樂”問題。
《聲論》的開始,秦客認為,國家的治亂取決于政治的好壞,而音聲則對政治好壞作出相應的反映(“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因此悲哀憂思、安詳快樂的感情表現于樂器也就是音樂之中(“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秦客引用的前論“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源于《樂記·樂本》,其原文是:“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4]1077。
“聲音之道”與政治的相通之處在于,聲音通過自身的哀樂表現,體現了政治的治亂好壞。秦客的引用是符合《樂記》的說法的。在儒家那里,聲音之所以一定要有哀樂的屬性,是因為一方面音樂秉受天地之情和人之性情而來,這就是《樂記》所說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以及“樂由天作”[4]1075,1090,因而自身被賦予了哀樂情感;另一方面只有具有了情感屬性,音樂的教化作用才能得以可能。
東野主人也認可“亡國之音哀以思”的說法,但他的理解與秦客不同。秦客認為,這句話說明了音樂是有哀樂情感的;東野主人則指出,風俗民情反映了國家的政治狀況,國史通過審查政教得失、民風盛衰,用“吟詠情性”的方式來諷喻國君。“吟詠情性,以諷其上”的說法源于《毛詩正義》,《毛詩正義·周南·關雎訓詁傳第一》說“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4]15,這是就詩教來講的,嵇康顯然知道所謂的“亡國之音”是就詩教樂教合一而言的,并不是指音聲如何。
嵇康是明確區分“音聲”與“樂”的。據筆者統計,在《聲論》里,“聲”字出現125次,“音”出現76次(包括二字連出的情況),“音聲”出現9次,“聲音”出現28次,音“岳”的“樂”字出現16次。“音”、“聲”或二者連言主要是指自然界中客觀的聲音或者人聲以及人使用樂器發出的聲音即純音樂,嵇康認為,不但自然界中的聲音是客觀的、沒有哀樂的,人通過鼻口或者借助器樂發出的聲音也是客觀的無哀樂的。而“樂”(音“岳”)則主要是指先王制作所傳下的“至樂”,是在儒家詩樂教化中的樂;這是詩歌、音樂、舞蹈合一的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嵇康將其中的“音樂”特別是器樂所表現的純音樂拈出來,作為其重新探討樂教的重點,試圖通過對純音樂的新的理解來解決以往樂教未能成功的問題。
秦客主張的“聲有哀樂”,完全是從儒家的理路出發的。“心動于中,而聲出于心”、“心戚者則形為之動,情悲者則聲為之哀”、“喜怒章于色診,哀樂亦形于聲音”[3]432-433,這些觀點總結起來就是,聲音是有情感的人發出來的',因而被賦予了情感的性質。
東野主人的辯難有以下幾個要點:
其一,從名實角度看,喜怒哀樂愛憎慚懼是人的屬性,是用來描述人的情感的,與聲音無關;描述聲音的只能是自身音律是否和諧,而與哀樂沒有關系,二者各有名實,不可混淆。
其二,哀樂是人在聽音樂之前遇到別的事情而先已形成于內心的情感,在聽到形式和諧的音樂時顯露出來而已。因此音樂觸發人本有的哀樂之情,而不能說音樂自身有哀樂的屬性。
其三,形式和諧的音樂由于自身音調大小的不同,對人的情緒影響有的猛烈有的恬靜,人的形體便有或躁動或安靜的反應。躁靜與哀樂不同,前者是音樂引起的人的體態反應,后者是情感表現,因此不能說哀樂是音樂引起的。
其五,音樂秉受天地之情與個人性情,自身只有和諧的性質,其音調、音律、音階、音色都有其不隨人類、時代而變化的“常體”,因此它才能夠感發眾人,其對人的感染沒有固定的方向;人心則事先已有一定的情感方向,應和著音樂的感染而表露出來。二者各有軌道,雖有關系,但不能將哀樂這種情感屬性賦予音樂的身上。
嵇康對“聲無哀樂”觀點的論證,一方面是從“名實之辯”或者說“主客二分”的角度考慮的,另一方面是從分析樂理、音樂現象、情感自身的性質等角度考慮的。這使得嵇康對音樂的分析在深度上遠遠超過《樂記》,后者更關注“教化”的層面而對“樂理”本身沒有多少探討。不過討論音樂與情感的關系只是第一步,嵇康不得不面臨儒家典籍記載中音樂的道德、政教功用等問題,從而他進入了音樂的“象”的問題。
二、關于“和聲無象”問題。
由“聲無哀樂”過渡到“和聲無象”是很自然的,儒家樂教傳統中樂對人情感的影響只是一種中介,其目的還是使道德規則借助樂的力量內化為心靈的一部分,使之成為外在的自然行為。因此儒家是主張“樂以象德”的,樂象征著德行,是儒家比德觀念在音樂上的表現,這在《聲論》中秦客所舉的各種“前言往記”中多有見到。
不過歷來人們對“和聲無象”的理解多有不同。蔡仲德說“‘象在此是‘表現之意,‘無象與‘有主相對而言,意謂平和而不表現什么感情,故下文說人已有哀心在內,聽了不表現什么感情的‘和聲也會流露出悲哀的感情。”[5]戴璉璋認為,“所謂和聲無象,是說和諧的聲音無所模擬,無所反映。”[6]二人的詮釋只是說出了《聲論》中“象”字的一部分含義。張玉安認為,漢魏時期的音聲之象受象數影響而有三層含義,即“征象、象征;表象、表現;氣象、象感”,嵇康沒有討論“和聲無象”的內涵而是將之當作一個自明的前提,《聲論》是“在音樂領域掃除象數的一種努力,和荀粲、王弼在易學方面掃除象數的工作有異曲同工之妙。”[7]劉莉則認為張玉安的理解過于狹隘,“嵇康提出“和聲無象”的觀點主要是為了批判儒家功利主義的樂象觀,并非漢魏流行的象數觀念”。她從《聲論》對“盛衰吉兇,莫不存乎聲音”,“文王之功德與風俗之盛衰,皆可象之于聲音”和“聲音莫不象其體而傳其心”的批判出發,認為“和聲無象”批判的是“儒家人為附會在音樂上的盛衰吉兇之象、功德之象和主體心象,目的是剝離附會在音樂上的讖緯迷信、道德教化和主體情感內容”[8]。
筆者認同劉莉對“象”的外延的界定,但是對于其內涵,則認為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
“和聲無象”是直接針對《樂記》的。《樂記·樂象篇》說“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后治其飾”,《正義》解釋“聲者,樂之象”曰“樂本無體,由聲而見,是聲為樂之形象也”[4]1113)。音樂本身只有通過聲音才能表達自己,聲音作為樂的外在形象,也傳達著樂自身所包含的歷史性內容,這就是秦客所說的“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但是《樂記》說“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后樂器從之”[4]1111-1112,就是說在詩、舞、樂一體的樂教傳統中,三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詩,是以言辭說其志向;歌,是以有韻律的節奏應和詩詞;舞,是以舞蹈動作振動儀容以表達心志。詩、歌、舞三者本于人的內心而與樂器生發的節奏韻律相應,就形成了整體性的樂。因此“樂以象德”的功能未必就是“聲音”產生的:“昔伯牙理琴,而鐘子知其所至;隸人擊磬,而子產識其心哀;魯人晨哭,而顏淵審其生離”[3]433。這三個記載,秦客認為是伯牙、隸人、魯人將心志賦予樂器產生的聲音或者自己的哭聲之上,聽者從而得知他們的心志。但是,主人認為秦客承認聲音變化無常且有哀樂的觀點,與后文秦客觀點的推論“文王之《操》有常度,《韶》《武》之音有定數,不可雜以他變、操以余聲”是矛盾的,因而不能成立。主人隨后指出如果“仲尼識微”、“季子聽聲”和“師襄奏《操》”的記載成立,則文王之功德、風俗之盛衰也當流傳到后世,這是不符合實際的,因此記載也是不成立的。主人由此指出,類似的記載只是“俗儒妄記”,神化先人迷惑后世而已。對于秦客的進一步質疑,主人詳細剖析了“葛盧聞牛鳴”、“師曠吹律”、“羊舌母聽聞兒啼”三個“前言往記”,指出這些記載有的只是偶然有的是后人添油加醋有意為之的。
但是主人是認同“《咸池》、《六莖》、《大章》、《韶》、《夏》”這些“先王之至樂”“動天地、感鬼神”的功效的,對于季子、仲尼的記載,他又問道“豈徒任聲以決臧否哉”、“何必因聲以知虞舜之德”,就是說他反對的是把這些功德之象賦予音聲之上,而對整體性的樂是否有“象德”的問題,他一直沒有正面回答。并且對于秦客提出的各種“前言往記”,主人反對的只是俗儒認為音聲蘊涵、傳達功德之象的做法,而對“先王之至樂”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并沒有反對。因此,嵇康講“和聲無象”而不是講“樂無象”,將純音樂從整體性的樂中抽離出來,為的是以便更好地理解音聲自身的特性,從而更好地闡發其解決音樂的教化功能的問題。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琴賦》中,嵇康對琴聲所作的藝術想象,與“和聲無象”的“象”含義不同。前者是演奏者或者欣賞者在演奏或者欣賞音樂時產生的藝術聯想,在琴聲中達到人樂合一的境界,并沒有給音聲增加任何內容,而只是對音聲之美的一種藝術描述;后者則是賦予音樂以功德、情感的屬性,甚至將這種附加的屬性作為音樂的本質。因此,《琴賦》中的“藝術之象”與《聲論》中的“和聲無象”并不矛盾,錢鍾書先生所謂“《琴賦》初非析理之篇,固尚巧構形似(visualimages),未脫窠臼,如‘狀若崇山,又象流波等。《聲無哀樂論》則掃除凈盡矣”[9],當是其未深思熟慮之論見。
三、關于“樂教之本”問題。
《聲論》的主體內容是通過對音聲與情感關系的分析探討音聲之本性的,因此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篇音樂美學或者音樂理論文獻;而其第八問難卻突然討論禮樂,其觀點與儒家的禮樂一體的樂教觀似乎也很相類,似乎脫離了主旨。馮友蘭先生就認為,《聲論》的主題是講“音聲之理”的,“作為一篇美學論文,這就夠了。講‘禮樂之情是畫蛇添足”,甚至認為第八個回應講“禮和樂的配合”,與其反對“名教”“禮法”的觀念不符,因此“這也是他(嵇康)的思想中的一個內部矛盾。”[10]事實上,將嵇康思想僵化地看作反對“名教”“禮法”是一種簡單化的處理,其思想的“矛盾”是無從談起的。綜合嵇康的人生軌跡,一個試圖逃離政治而不得的人,很難想象他會對音樂理論或音樂美學本身感興趣。事實情況是他自身的音樂實踐與音樂素養,以及當時音樂逐漸從政治中脫離出來而獨立發展的現實,促使其更深刻地思考儒家樂教觀中最重要的部分——純音樂——本身的性質與意義,從而使政治與音樂的關系能夠得到重新梳理,這樣二者才能都合理健康的發展。因此由“音聲”到“樂教”,成為嵇康思考的合理路徑。也因此,從根本上說,嵇康探討的是政治哲學問題,《聲論》是一篇政治哲學文獻。
在嵇康看來,儒家樂教理論中強調音樂對民眾的教化作用,以之作為音樂的根本性質和治國的重要手段,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態度,既對音樂的發展不利,又不能很好地治理國家。一方面,儒家強調音樂對人心和社會的教化作用,不僅否定了“音聲之體”,而且其僵化的、無創新性的音樂越來越形成一種壓抑人性、強迫人心的儀式性力量,成為一種偽飾的、異化的外在力量,從而成為人性的束縛。因此,儒家的樂論是從人心出發而最終卻違背人心的,而其保守的音樂隨著歷史的發展越發抵不過“新聲”的沖擊,音樂在它那里走向了死胡同。另一方面,在“人心-倫理-政治”的序列中,由人心的性情之和推及到社會家國的天下大和,并不是一種必然的、自然而然的、無矛盾的聯系。儒家認為音樂能實現這種自然的“施化”,使得統治者不在根本上思考為政之道而在音樂上下功夫,追求歌功頌德式的表面繁榮。這在嵇康看來,統治者還是沒有抓住政治的根本,而是將“聲音”與“政治”做了一個錯誤的鏈接。因此,在嵇康看來,儒家樂論以政治功用為音樂的根本、以音樂為政治功用的手段,既沒有理清音樂的問題,也沒有明白政治的根本。幾百年來,儒者糾纏在音樂與政治的關系上,都沒有使音樂對政治產生實質上的正面作用。而其解決之道,必然是對音樂的本質進行一個新的解讀。這就是他提出的“心為樂體”的樂教觀點。
第八問難中,嵇康在論述“古之王者”時的音樂與政治的關系之后說:“然樂之為體,以心為主。故無聲之樂,民之父母也。至八音會諧,人之所悅,亦總謂之樂。然風俗移易,本不在此也”[3]422。“樂之為體,以心為主”,有讀“樂”為“快樂”之“樂”的[7]80,有認為這說明在“樂-心”一體音樂欣賞中心的感受作用是主要的,即一個音樂只有經歷過欣賞才完成了自身[2]。但是,既然此段是在講樂的移風易俗的社會功能,這句話就不該只是講樂理或者音樂審美,而應該是講樂教的。
秦客認為,樂之所以能移風易俗,就在于其能引起人的哀樂情感,東野主人否定了音聲有哀樂情感的屬性,也否定了音聲能引起人的哀樂情感,那么如何解釋“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的說法呢?主人并沒有否定樂的這一社會功能,而是對之作了新的解讀。他認為,一般人常說的“移風易俗”,是在世道衰弊之后才想起的,實際上已經晚了。在實行簡易之教、無為之政的時代,上靜下順、天人通泰、百姓安逸、自求多福,人們自然而然地依循正道、懷忠抱義,而不追求其原因。因此人們內心平和,也就發出平和的聲音,以舞蹈、歌詞、樂器裝飾之,讓它引導、迎合、培養人的自然性情,使人心與“道”會通而達到和諧的境界。由此隨著樂的傳播,萬國萬民都受其感化,從而整個天下百姓都達到了和諧的地步。因此所謂的“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就是指在世道還未衰弊之前,人心本就是平和的,平和之樂能涵養這種平和之心,進而感化天下萬民之心。所以說在樂的教化作用中,“心”是最主要的,而保持人心平和的方法,就是采取無為的治國之道,這就是“無聲之樂”。這個“無聲之樂”被賦予了道家的內涵。在儒家那里,統治者要采取有為的德政,正如《禮記》所記載的“‘夙夜其命宥密,無聲之樂也”[4]1394,統治者要勤政愛民才能治理好國家,這種“德政”為“無聲之樂”。但在主人那里,所謂的“無聲之樂”是要無為之治,顯然嵇康接受的是道家的“無為之治”式的“無聲之樂”的。
不過,嵇康又明顯部分地接受了“禮樂合一”的儒家樂教觀。嵇康認為人的性情喜歡和諧的音樂,為使之不過于放縱淫逸,圣人便制禮作樂加以引導。君臣百姓自幼至長都加以學習固守,教化的作用也就完成了,這就是“先王用樂之意”。這段嵇康沒有明說,實際上是指“古之王者”之后的衰弊時代。在這個時代,嵇康承認了在禮樂的共同作用下教化的可能性。并且嵇康又強調,在衰弊無道之世,需要平和的心與平和的樂相互配合,涵養人的情性,從而形成良好的世風民俗。但是音樂并不能糾治邪淫之心,因此更為根本的,還是要實行合適的政治,使人心平和,這才是音樂教化的根本意義。
另外,嵇康反對“至妙”的“鄭聲”與“流俗淺近”的世俗小曲,只是從功利主義考慮的。因為二者并不能與平和的人心發生正面的契合,因此應當舍棄。但是他指出,無論“鄭聲”還是“小曲”,其自身只有“善惡”即韻律音階平和與否的區別,而沒有淫正之別。淫正同哀樂一樣是屬于人心的,對其的糾治只能是由平和之政引發平和之心,而不能寄托于音樂。
四、結語。
在嵇康那里,作為樂教體系重要組成元素的音聲自身沒有哀樂,只有和諧的體性,因此只能引發、宣導人本有的哀樂之情。為了使樂教得以可能,只能是使人的情感與音樂契合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說使人心平和是首要的,音聲的善惡平和與否是次要的。所以只有良善的政治結構與治國之道,使人心平和,進而平和之心與平和之樂相互涵養,才能使這種和諧的社會結構推廣到整個天下萬民,從而實現“移易風俗”的目的,這種良善的政治就是嵇康所向往的道家式的無為之治。因此雖然《聲論》的主體部分都在探討音聲的本體、論證音聲與情感乃至政治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但其探討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音樂對人心、政治的教化作用,因而嵇康的音樂思想實際上是一種政治哲學,《聲論》根本上是一篇政治哲學文獻。
[參考文獻]。
[2]李曙明.音心對映論:《樂記》”和律論"音樂美學初探[m]//韓鍾恩,李槐子.音心對映論爭鳴與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3]韓格平.竹林七賢詩文全集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4]《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禮記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520.
[6]戴璉璋.玄學中的音樂思想[j].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7(10):76.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二
后現代主義發展的文化背景還在不斷的發展和繁衍,隨著周遭環境的變化,藝術的創造也在不斷地發展和繁衍。不斷發展的陶瓷藝術以其絢麗多姿,色彩繽紛形式展現著有容乃大的氣魄。從陶瓷藝術表達形式上,現在陶瓷藝術的創造和發展曾經一度受到現在主義思潮的影響,一些創造大師曾經使用自己創造藝術的實踐為陶瓷文化的純粹審美做出相應的貢獻,由于受到時代發展、文化背景以及個人原因的影響,使得陶瓷藝術留下的一定的空白并且拘泥于一定的界線之內。這給后現代主義思潮沖擊下陶瓷藝術的繼續發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和超越界線的可能。后現代主義思潮對陶瓷藝術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其打破了現在主義思潮下陶瓷藝術發展的限制和壁壘。后現代主義思潮是對現在主義思潮的批判繼承,其在現在主義思潮優良因素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的東西,充分地反映了目前文化發展的成果,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夠給予實踐廣泛的指導。
在后現代主義思潮沖擊下的陶瓷藝術的表達形式也取得了新的發展,其在繼承原有陶瓷藝術表達形式的基礎上,以更加豐富多彩和多遠化的形式展示著藝術的價值和魅力,闡釋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使其成為一種更加具有返璞歸真和文化氣息的特征,能夠更真實地反映當代的文化氣息和人文特征。從陶瓷藝術的意義上而言,與其說后現代主義是一種廣泛的文化現象的概括,不如說后現代主義是一種藝術設計的思潮和運動形式。且不談后現代主義對于藝術設計領域存在著多深以及多廣的影響,它最終都是給藝術的設計帶來了一定的社會文化氣息,使藝術創造過程中更多地融入當今的生活文化。后現代主義思潮的這些特征,對于陶瓷藝術的設計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沖擊,使得陶瓷藝術向著不斷調整創造方法,充分展現生活文化和藝術氣息的方向發展,使得陶瓷藝術更加富有現實意義。后現代主義思潮對陶瓷藝術創造特征的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使創造的初衷和元素得到回歸,陶瓷藝術在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沖擊下提出了“打造生活陶瓷”的理念,使陶瓷藝術一方面充分地展現出藝術杰作的無限魅力;另一個方面又使陶瓷藝術的創造成果服務于廣大人民的生活,促進人們的生活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獲得極大的發展和進步。現在陶瓷藝術的創造不斷的回歸其創造初衷和元素,開始從生活以及文化藝術審美的角度出發,不斷地發現陶瓷藝術應該服務的方向以及服務的形式,而不是從陶瓷藝術的設計出發發現陶瓷藝術的使用價值以擴大生產和需要。簡單而言,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沖擊,使陶瓷藝術的創造改變了原有的風格,從原來的以陶瓷藝術激發人們的需求,改變成了從人們的切實需求出發,融合生活和文化元素創作新的藝術成果。陶瓷藝術的創造形式的不斷改變,正是使創造陶瓷的初衷和元素不斷回歸的表現。“生活陶瓷”目標的提出,是陶瓷藝術創造的一項重要的指引,其主張在陶瓷藝術的創作方面采用傳統的工藝和方法,陶瓷藝術的服務對象不斷地指向廣大人民群眾,陶瓷藝術創造的靈感來源于人們現實生活和當代文化氛圍。“生活陶瓷”的創造理念,使得陶瓷藝術的一切創造元素都來源于人們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符合人類個性化的使用功能需求和審美需求,充分地尊重人與自然的客觀存在性。
二是陶瓷藝術增強了對自然和未來的關注。后現代主義思潮沖擊下的陶瓷藝術打破了以往的“幾何化”和“模式化”以及批量生產的模式,其在創作過程中更加重視自然規律和環境的客觀存在性以及人的個性選擇,對人在造物過程中的運動方式和形式給予了充分的考慮。在創作過程中盡最大的努力從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以及規律中尋找元素,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藝術技能和水平。后現代主義思潮沖擊下的陶瓷藝術在深刻呼喊著人類,我們的發展應該建立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礎上,在發展過程中不應該以犧牲自然和自身為代價,更不應該不計后果的盲目發展。因此,可以看到后現代主義思潮沖擊下的陶瓷藝術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客觀實在性以及相互關系,更加關注自然和社會的未來。
2后現代主義思潮沖擊下陶瓷創造的多元化模式。
后現代主義思潮主張的一個理念就是在現在社會文化的基礎上,保持一個多元化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陶瓷藝術作為一個時代物質和精神文明的代表,其受到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沖擊,創造過程也不斷地進入多元化模式。
(1)歷史與現在,共性與個性并存與共生。后現代主義是在現代主義基礎上,批判和繼承發展來的思潮,它是在繼承歷史文化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在這種思潮的沖擊下,陶瓷藝術的發展也出現了歷史與現在并存的模式,在對歷史優良陶瓷藝術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的審視其存在的不足,充分考慮現在人類活動的需求,不斷地創新和發展陶瓷藝術。陶瓷藝術的發展一方面充分的肯定歷史的客觀存在和現實的客觀存在,在充分尊重歷史和現實客觀存在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陶瓷文化的發展和陶瓷藝術的創造;另一方面,現在陶瓷藝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創造,其與各地積極的思想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得世界各個民族積極地加入到現在陶瓷藝術創造的潮流中。
(2)追求文化共享和人文關懷。陶瓷藝術無論是從內容、形式、風格和特征方面還是表達方式、方法方面,都受到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深刻沖擊。陶瓷藝術創造方面,不僅能吸收后現代主義的廣泛性。同時在表達方法和方式方面,也呈現出了以往創作無法比擬的多樣性。在創造思想方面,其不僅繼承了原有創造思想的客觀、樸實和嚴謹。同時又發揚了現代社會文化的主觀性、想象性、自由性和多元化的模式。在表達方式和方法上,現代陶瓷藝術同時考慮材料工藝和技術工藝,同時考慮繼承和發展因素。總之,在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沖擊下,陶瓷藝術不僅體現出人類文化的共享性。同時還考慮不同時期人類活動的個性化,體現出對人文的關懷。
3小結。
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出現和發展以及現代陶瓷藝術的不斷發展,都是現代社會文化不斷發展的產物。后現代主義思潮主張的文化的繼承、發揚和廣泛生,決定著現代陶瓷藝術的廣泛性,歷史和現在共存性。后現代主義思潮重視的人與自然的客觀存在性和和諧發展的理念,決定著現代陶瓷對自然共性和人類活動個性的充分考慮,體現著陶瓷藝術的個性和共性共生的模式。后現代主義對于文化多樣性的包容,決定著現代陶瓷藝術發展的多元化模式。總之,在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現代陶瓷藝術正在不斷地調整其文化發展方式以及藝術創作模式,使其能夠更加符合人與自然的客觀存在性,社會文化發展性。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三
第一章學術背景。
第一節研究現狀。
國內的研究狀況:
只是零散的有個案研究和事件報道。
國外的研究情況:
也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一般納入到女性主義研究范圍。中國女性影像藝術和國外的的女性影像藝術有一些區別。
有哪些重要的文獻。
第二節研究意義。
為什么要研究女性影像:
有重要的女性影像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獨立的女性影像展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研究意義:
女性影像藝術發生法、發展,探尋不同于男性影像藝術的特征;梳理女性影像藝術對女性身份的建構不僅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也是理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第三節研究方法。
女性主義運動心里分析學、符號學、美學。女性的身份、地位。。。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分析,心里動因。女性藝術作品范圍內的影像藝術考察,探究其成長過程、文化邏輯。
第二章女性影像藝術的緣起和歷程。
第一節女性影像藝術的出場。
影像藝術展和女性的參與。
1890年代。
第二節獨特的聲音。
另類的書寫。
色情的邊緣。
第三節女性影像藝術展。
作為獨立的影像藝術展,女性作者和“女性”敘事從配角到主角的轉變。
第三章女性影像藝術的建構。
第一節“她者”的形象。
女性身份的建構是女性影像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女性身份的建構是在以男性為主導意識形態之下的性別關照。女性影像藝術家首先是作為另一個性別體征的類型,以此為出發點,人們在解讀影像藝術時總是尋找與女性性別有關的敘事方式和審美意識作為觀照契合點,并以此來構建女性影像藝術的合乎邏輯的特性。同時,女性影像藝術家為了爭取合法性主動地扮演了這一社會無意識分配給她的角色。
一、另眼相看:
女性藝術是被建構的還是自我建構的。
二、女性形象還原:
女性的身體。
身體之外。
女色消費。
三、男性的顛覆。
閹割、性別模仿。
第二節女性影像藝術特征。
一、日常之物。
二、玄外與內視。
三、靜默與慫恿。
第三節女性影像創作動因。
一、感性詩意。
二、解剖性自述。
結論。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四
論文摘要:實施針對藝術類學生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白皮書》和高等學校文科《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下,我院在計算機基礎教學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概述。
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定位。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本科一年級學生入學后的第一門計算機課程,是計算機知識的入門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初步了解計算機,理解信息處理的基本過程,基本掌握典型計算機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計算機的操作及常用軟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統安全與社會責任意識,為后繼計算機技術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我院計算機課程設置采用三層次原則,即第一學年開設《計算機基礎》大公共課必修課程;從第二學年起開設計算機小公共課程按學科進行分類和分層教學,例如《非線性編輯》在我院不同系均有開設;以必修課、院級選修課不同形式開設《計算機音樂技術》、《數據庫管理》等計算機專業課程。
作為計算機大公共課課程―“計算機基礎”課程在知識點設置時要求具有一定的廣度,涵蓋更多的計算機領域,同時考慮作為其它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先導課程,知識點設置時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針對計算機中的常用編碼,多媒體技術,二進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同專業應具有不同的培養類型,例如,我院舞蹈系的學生受集訓、排練、文藝活動的影響,課后時間相對緊張,要求所有的`知識點都必須在課堂內被消化并相對減少課后作業的數量。
三、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我院自2003年開始組織學生參加cct考試以來,由于首次參加規范考試的陌生性,加之教師、教材、大綱、備考輔導等方面準備不足,因而初考結果不盡理想,總結前幾屆考試組織及教學復習指導的正反經驗,2004年以2004級本科學生為主參加cct考試成績獲得顯著提高,及格率較上屆提高了48個百分點,通過近幾年的努力,cct考試成績總體逐年呈上升趨勢,部分院系本科學生的cct過級率已達到了96%-98%。以下就該門課程教學結合cct考試談一些教學體會。
(一)更新教學內容,合理設置課程體系。
根據我院計算機課程體系的具體安排,從培養目標出發,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具體部署: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結合考試大綱,講授教學內容時強調基本性,注重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的培養;避免簡單性,由于教學內容涵蓋范圍較大,如果面面俱到,看似什么都教了,實際什么都沒學會;講授內容應有側重點,根據不同專業,求同存異;堅持系統性和動態性,由于計算機知識不斷發展,后續課程知識點可能需要調整。這就要求后續課程知識點與“計算機基礎”知識點必須有效銜接,動態調整,不斷迭代優化。
我院“計算機基礎”課程講授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xp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軟件、多媒體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網頁制作初步、計算機應用信息技術。依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分為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教學時數為72課時(即理論課36學時,實踐課36學時)。
(二)強化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2]。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整個教學過程要圍繞學生開展。為了促進學生計算機的認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授課過程中強化師生的互動,從而使學生參與教學,達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目的。
本課程教學(講授,實驗)過程均在實驗室完成,通過投影教學,學生實踐來完成相應教學內容,如何合理組織教學,如何轉變教育觀念,即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培養能力,強調自力,思路創新,應用為本”的原則,從自學能力的培養開始,做足課堂100分鐘有限時間的“文章”,教師“精”于引導,學生“勤”于實踐。學生有事可“做”,自然興趣注意便會由“負”轉“正”,課堂學習氛圍及學習效果因此大為好轉。同時集中所有軟硬件資源,力爭在有限學時內實施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針對性教學。
(三)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
幾年來,由任課教師自行開發軟件、并配套建立的各類客觀試題,無紙化民、漢界面實踐訓練試題,任課教師利用教學資源指導教學,行課答疑,使得教學更具有針對性。這些基礎性積累在近幾年的教學工作中產生了十分具體的教學效率。
(四)建立教學反饋系統,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在注重課堂教學時,更應重視教學反饋的重要作用。
針對目前本科學生計算機基礎能力參差不齊的現狀,建立教學反饋系統,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等基本情況,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教學具有更好的針對性;建立教學反饋系統有助于教師在授課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反饋系統還可以對收集學生意見、形成常見問題、對改進教學效果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例如:2011年我們分別對本科一年級的開課班級在學期初和學期末進行一次網上調查,可以看到學生上大學之前對計算機基礎知識了解占到42%,課堂希望有更多師生互動,例如問答,同學討論,報告等占到36%,建議增加團隊合作課題,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51%,喜歡比較簡單而且要求明確的實驗題目占到76%,對于本學期所完成的實驗練習中,覺得練習的難易程度還可以占到84%,認為該門課程實用占到81%,認為該門課程實用,喜歡學占到60%,認為教材中網絡和windowsxp章節需要修改和補充占到34%,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學生對該門課程能夠認可,同時我們根據調查結果,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四、結束語。
針對藝術類學生實施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個工作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努力使學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實用的知識和技術。對于該門課程的教學還有很多可探討的地方。因此,需要我們集思廣益,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肖曉強,祝恩,柳靖,何鴻君.關于“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6,(28):1.
[2]孫占鋒,李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9,(3):9.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五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員隊管理和認識,總結出以下幾點學員隊的管理教育經驗,首先介紹的是管理教育藝術的概念,主要研究的是學員隊的管理教育藝術,其中涉及到的管理教育藝術有以下幾點:以身作則、主持大局;談心交心、善于溝通;賞識表揚、引導批評。
關鍵詞。
管理教育藝術學員隊。
隊長作為一個學員隊的直接管理者,是一個學員隊的靈魂,學員隊工作的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學員隊工作既有章可循,又沒有固定的模式。如果只有敬業精神,而缺乏學員隊的教育管理藝術,那不算是一個優秀的學員隊干部。尤其在地方生學員隊,面對的是思想品德和認知能力都千差萬別的群體。
因此,要建設好一個學員隊,除了平時要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外,更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藝術。
學員隊的管理首先要有規矩,有系統性,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學員隊作為一個集體存在并發揮它的作用;其次要保證管理過程中的科學性,有科學的系統才能保證每個程序的安全進行,使管理達到一個優化的效果。而這里我們提到的管理教育藝術則能起到給整個系統的管理程序潤色的作用,是科學性延伸的體現,如果運用得當則能達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理解管理教育藝術的含義,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地方生學員隊管理教育的具體內容和相關措施及目的。管理教育是依據軍隊的性質、宗旨和條令條例,結合部隊日常戰備、訓練、工作、學習、生活及勤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和思想教育活動,其目的在于提高學員的軍校適應性,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讓學員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發揮自身潛力;維護正規秩序,培養優良作風和嚴明紀律,鞏固和提高戰斗力,保證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其次我們來了解藝術的概念,藝術的主要形式有才能、才藝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主要是指創造性的方式和方法。其主要內涵包括情感上的感召力以及思維上的預測力和創造力。軍隊管理教育表明的是管理教育的基本工作屬性和工作方式,而把藝術融入其中,則使得軍隊管理教育在一定原則的基礎上,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為的是更快、更好地達到以上目的。它是軍隊管理者為實現管理教育目標、達到最佳效果,運用自身的知識、智慧、才能和經驗等,實施有效管理教育而體現出來的一種靈活性、創造性的管理教育技巧和技能,它是一門運用軍隊管理科學原理服務于軍隊管理教育實踐的創新性科學。軍隊管理教育藝術紛繁復雜,作為一個剛上任不久的新干部,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管理、反思,現總結出以下幾點管理教育的藝術形式:
一、以身作則,主持大局的藝術。
每位新上任的管理者都想盡快打開工作局面,想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干出工作業績,讓領導認可,讓部下信賴,這就要求我們燒好頭“三把火”。
1、精心準備,熟悉情況。
要燒好頭“三把火”僅僅靠干勁和積極性是遠遠不夠的,這不但要求我們認真、細心地辦好每件事,而且要求我們通過看、聽、問等多種方式向老干部學習,摸清本單位的工作特點和人員情況。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法,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
2、帶頭模范,建立權威。
尤其是在廣大新學員面前,要堅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其中包括訓練場上的訓練內容和平時的言談舉止。形象的樹立不僅僅是一個榜樣和模范的問題,同時也是建立一個權威的問題。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正確處理好權利和責任的問題,不僅要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利,更要勇于承擔責任,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本著對廣大學員負責的精神,給學員留下敢做敢當的形象。平時做到賞罰分明,對待下屬一視同仁,從而給學員一個公道正派的形象。
二、談心交心,善于溝通的.藝術。
談心交心,對于加強軍隊管理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談心交心,就是通過相互之間的深入交談,達到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與溝通,是心靈的互相啟發和平等對話。它能夠改變交談雙方的態度和觀點,使得對方依據預定意圖去采取行動。要做好談心交心工作,我們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1、因人而異,對癥下藥。
廣大學員的性格、氣質、素養、背景和經歷千差萬別,因此在談心工作展開之前必須對學員進行深入了解,充分尊重學員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對癥下藥。
2、言談慎微,循序漸進。
在進行談心工作時,必須要有耐心,這其中包括耐心地講完要說明的問題和耐心地聽完學員的解釋,在聽學員解釋的過程中一定要理解地聽、有感情地聽。
3、換位思考,保守秘密。
由于隊干部和學員的閱歷、知識水平以及所處地位等方面的差異,會形成不同的思維定勢,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會有一定的認知傾向。因此,換位思考,即相互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想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在與學員進行個別談話時,常常會遇到涉及學員個人隱私和其他人的隱私問題,也會涉及到學員家庭的隱私問題。對這些隱私和學員不愿公開的問題,作為隊干部要為學員保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學員的信任,才能使學員擁有安全感,消除顧慮,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三、賞識表揚,引導批評的藝術。
1、弘揚正氣,樹立新風。
批評和表揚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應該是弘揚正氣、樹立新風,促進學員隊的全面建設和發展。批評和表揚能否令人信服、能否達到目的的關鍵是一個“理”字。只要肯定或者否定的“理”是充分的,大家認同了,批評或者表揚才會有效。
2、坦誠相待,循循善誘。
批評是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它既是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一種方式,又是進行人際交流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在對學員進行批評教育時首先應擺正自己的態度,做到對事不對人,從關心學員的角度出發,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意見,表現出批評的善意。能夠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學會循循善誘,通過各種方法,含蓄而巧妙地使學員注意自己的錯誤。
3、實事求是,適時表揚。
表揚是用語言、文字公開表示贊美或夸獎的一種基本形式。表揚的對象一定要有使人信服的理由,要符合實際情況,具有說服力。表揚切忌講空話、套話,不切實際的表揚不但學員不買賬,而且會損壞被表揚者的聲譽。適時的表揚對激勵學員的奮發進取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表揚不僅要講好在哪里,而且要注重講為什么好,做到有事有理,事理結合,這樣才能使表揚有深度,富有刺激性。
總之,軍校地方生的管理教育與軍校生有一定的不同,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發展前景采取相對適合的管理方法,現總結出以上幾點管理教育技巧,僅供大家參考,有不妥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教。
參考文獻。
[1]劉保成、李文山主編。軍隊管理教育概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張愛華、方寧主編。軍隊基層管理[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3]劉芳編著。批評的藝術[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
[4]丁茂生主編。管理心理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六
理論與實踐結合到位如否,直接影響專業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之所以強調理論的重要性,就是看重理論知識的指導性作用。社會上未經專業理論培訓的個體小工、諸如管道工、水工、電工、土木……其僅憑經驗完成的活計做工粗糙誤差過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專業理論知識、貧于理論意識、疏于專業理論參數之概念造成的。我們不否認經驗的長處,可經驗畢竟不具標準性,一個人一種手法、談不上規范,量的誤差也就在所難免。社會上具有豐富經驗的高等級優秀普通專業勞動者數量畢竟很有限、不具普遍性和代表性。而當代工農業發展需要的是既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等級專業人才。為此,職業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等級專業人才的重任。這就要求廣大師生共同努力,教與學相互促進,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打造社會所需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扎實專業技能的優秀高級專業人才,充實民族制造業生力量。
職業教育中理論與實踐密不可分。
1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職業教育是把雙刃劍,一面是理論(知識),一面是實踐(技能),二者缺一不可。否則,所謂的職業教育也只能是一紙空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成職業教育的整體,不可分割。此乃職業教育教學與普通本科類院校教學的最大不同之處。
2先學理論而后實踐的原因。所謂理論、是指“實驗概括出來的關于自然界和社會的知識的`有系統的結論”。就職業院校在校學生來說,不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就不曉得原理,實訓教學中查找故障將無從下手。實驗室里誕生的理論參數是通過反復實驗得出來的、乃實實在在的科學。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其結果經得起考驗。單從這個意義上看、理論與實踐二者相對來說前者重于后者。這就是為什么實踐性教學總是安排在理論課學完以后再實施的原因所在。總而言之、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構成事物之間的辯證關系、既對立又統一不可分割。
理論的指導性作用。
專業理論是根據,理論教學旨在弄清專業原理,原理的作用是指導和規范實踐性教學的路子。譬如,電子專業教學中對電子元器件性能分析等就是通過理論參數詮釋的。如晶體二極管最大整流電流,亦即管子長期工作中二極管能允許通過的最大正向平均電流值。電流過大、管體發熱,易造成pn結擊穿。因此,選用二極管時,工作電流不可超過它的最大整流電流。如果沒有理論參數界定,實際應用中把握不準很容易損壞元器件,由此可見理論的重要性。
1理論教學細節也重要。專業理論教學也要重視細節部分,細節也重要、忽視不得。如若忽視了細節,學生很可能一輩子都不知曉該“細節”的性質、性能。譬如交流放大器電路某處出現“接觸不良”,那么,這個“細節”部位就會出現跳火、致使電能空耗,甚至損壞電路元器件。接觸不良危害性甚大、尤其強電,電路接觸不良、嚴重的可引發火災……所以說“,細節”不細,危害甚大。
2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意義。1)可更好地完成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專業理論學的扎實、心中有譜,實訓教學具體操作時概念清晰、實訓質量就有保證,反之亦然。如實訓教學組裝收音機、對組裝所用電阻、電位器,二極管、三極管、電容器包括無極電容、電解電容、中周變壓器等各類元器件的物理參數如若比較熟悉,安裝、調整過程中可有效減少差錯。再如色環電阻參數識別、理論課堂上任課教師講解精到細致、學生記得牢,可減少阻值辨別的差錯,實訓具體操作、安裝過程中不至于張冠李戴,造成人為故障。只有理論概念清晰明朗了、才能少犯糊涂,從而提高實訓效率和實訓質量。2)適合當代社會人才需求標準。當今企業競爭激烈,用人標準不斷提高。比較正規的用人單位都希望招聘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熟練專業技能的高級專業人才充當企業的頂梁柱,以確保產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專業人才培養有賴于專業理論和專業實踐性教學密切配合,因之,無論專業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性教學都要到位。為此理論教學要切實做到:專業理論知識講解不留尾巴,力求分析到位、明朗清晰,便于學生理解;更要做到:實訓內容只能增加、而不可掐頭去尾任意壓縮;師者誨人不倦、不厭其煩;學生爭氣,苦學苦練、學得精……只要師生共同努力、培養一大批理論實踐都合格的優秀專業人才的計劃是能夠實現的。
結語。
理論與實踐分別作用于學生的技能、技術訓練過程中,是職業教育教學的最大特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客觀地反映了職業院校培養專業人才之特殊性和必要性。說理論重于實踐、主要指理論對實踐性教學的指導和規范性作用。理論是尺子、是衡器。我們強調理論的重要性、絕非忽略實踐,主要看中理論的指導性作用。而最終、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結果是:呈現在眼前的一副既有理論蹤跡又有實踐影子的綜合形象--這就是發展職業教育的初衷、或曰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七
摘要:在近年來的社會發展中,我國整體經濟得到了更為穩定和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市場的開放程度更是大大提升,可以說市場的開放給我國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得企業在發展和建設中面臨著十分激烈的競爭。所以今后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發展中獲取更大的進步,就需要對管理工作進行更充分的關注和重視。企業在實際發展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所以當前很多學者也加強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激勵理論的出現和應用也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所以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怎樣對這一理念進行有效應用也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為此,下文筆者也將對企業管理中的激勵理論進行研究,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激勵理論;企業管理;應用。
0引言。
隨著近年來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發展,全球化經濟體制也得到了更為全面的發展,所以現代化企業人才逐漸成為了企業競爭的形式之一。由于人才是當前企業發展環節中不容忽視的重要資源,所以只有開展更有效的人才競爭,才能對企業今后的發展奠定更完善的基礎。因此,企業管理者更應該充分認識到激勵制度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確保對員工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為有效的科學依據。同時在企業人員的內部管理體系建設環節中,也應該不斷加強對員工工作意識的強化,通過這種方式對企業內驅力進行完善,給企業發展帶來更為顯著的財富價值。所以,在當前企業發展中更應該加強對管理體系的建立,進一步對激勵制度進行強化,實現對企業發展的有效幫助。
1激勵理論的概念。
激勵主要就是指對人的動機進行持續激發,幫助其提升內在動力,使其內心保持更為興奮的狀態,激勵和鼓勵人們在生產或生活中向著更美好的目標前進。組成激勵制度的主要因素也更包含動機、需求和外界影響。其中外界影響也是激勵的主要動機,更是實現激勵不可缺少的基礎條件。但是管理工作中激勵主要指的就是企業管理者借助各種有效的管理方案,對人們的實際需求進行滿足,從而對人們的發展規律進行實現,有效調動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企業發展和運行奠定更穩定的基礎。
2激勵理論的種類。
在當前的激勵制度體系建設環節中,根據針對性和內容的實際研究,我們也可以將激勵理論劃分為以下幾種不同的類型:
2.1內容型激勵理論。
這種激勵制度,主要是對員工的心理需求或是基本性質進行考察,將人的工作需求作為研究重點的激勵體系。最具代表性的激勵理論比如馬斯洛激勵體系和赫茲伯格的激勵體制等。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也分為不同等級,當人的低等級得到滿足后,較高層的需求也將有了新的需求,也希望獲得滿足。所以,在這一要求的基礎上,赫茲伯格也提出了雙因素理論,就是將激勵因素劃分為兩種形態,即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1]。保健因素就是基本需求,能對員工工作中的負面情緒進行有效抵消,而激勵因素的存在,則可以對員工的工作意識進行提升和激發,通過這種方式對企業工作動力進行有效激發和提升。
2.2過程型激勵理論。
此種激勵理論就是借助人的心理過程和行為過程之間作用,進行更有效的動態激勵。弗魯姆在之前的研究中發現,某一個特定的激勵體制也需要取決于制度可行性的滿足程度,同時也要對其結果進行有效分析,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更好的實現對激勵制度的發揮。所以在當前對過程型激勵理論的應用環節中,更應該在實際情況上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對廣大員工的工作興趣進行更有效的提升,確保激勵體質的公平性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3我國企業員工激勵制度的發展現狀。
3.1缺乏對員工的專業性培養。
如果在實際工作中的激勵理論的應用力度相對缺乏,那么企業員工的素質培養也必然會存在很大的問題。經過筆者對當前企業經營現狀的研究來看,由于受到傳統經營工作的影響比較深遠,所以企業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將大部分精力用在經濟建設中,沒有對員工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提升進行關注。所以這也使得很多員工的專業技能存在不達標的情況,專業素質也實際工作要求存在較大差距。也正是因為員工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技能上存在較大的缺陷,所以企業在實際發展中和也很難得到充分的和基礎保障[2]。
3.2缺乏有效的競爭機制。
根據筆者對當前工作的研究,發現我國很多企業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仍然比較嚴重,一味的追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生產中的平均,對于業績好和業績差的員工之間采取相同的評定標準。這種方式的長期影響,必然會對工作業績好的`員工工作積極性造成影響。此外,當前很多企業的內部競爭機制也存在明顯的不健全問題,這對于員工的貢獻能力無法進行更有效的激發,所以長期下去,必然會對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提升產生制約作用。
4企業員工激勵制度的相關優化對策。
4.1建立系統性更強的企業文化。
企業管理理念的科學化建設,可以確保企業文化更有效的走進人們的視野中,這種方式也將對管理體制核心理念進行更充分的體現。但是在對制度進行運行的環節中,不能對企業員工之間的關系進行充分連接,所以在此環節中,加強對企業文化的有效建立,也可以對文化建立的環節中,實現對員工的積極引導,幫助員工向著更為積極和團結的方向進行發展。同時在文化建設環節中,這項工作的有效開展也可以實現對員工工作熱情的有效激發,幫助廣大員工在實際工作中中收獲更大的效益。因此在對企業文化進行建立的環節中,不僅要加強對口號標語和行為規范的完善,還應該加強對價值理念和物質保障的制定與完善。
4.2為員工提供更積極和光明的發展機遇。
在當前的企業建設與發展中,員工的自我價值實現也是一項較高層次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所以,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更需要為廣大員工創造更多的創作機會和發展機遇,確保員工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獲取更大的進步。在此環節中,還應該實現對以下工作內容的關注:首先,企業在實際運行環節中,要幫助企業員工制定階段性發展方向。在當前我國企業的實際發展中,應該建立更為完善和科學的學習機制。在企業工作中,如果廣大員工不能實現對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必然會面臨著被企業淘汰的風險,所以,在企業建立和發展環節中,也需要為員工制定更為全面的職業發展理念,組織企業員工在工作中實行有效的再教育,表現好的員工更需要給予相應的鼓勵,通過這種方式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行更全面的提升[3]。如果在實際工作中的成果已經超越了員工的自我期望值,員工在工作中必然會感覺更為欣喜,但是如果實際工作結果和期望值有所差距,員工也將產生一定的挫敗情緒。其次,對工作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在企業發展中員工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斷工作下積累出來的。因此企業在對新員工進行培訓環節中更要加強對相關能力的指導和培訓,并為廣大員工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機會,讓其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理解和掌握企業文化。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企業運行工作中,企業相關的管理人員也應該正確認識到人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對激勵制度的有效制定,全面提升廣大企業員工的工作意識,對其核心競爭力進行更顯著的提升,為企業的綜合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在今后的實際發展中,企業不僅要加強對自身經濟建設工作的關注,還應該對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進行重視,以便對企業員工的職業素養進行更有效的提升。在企業人員的內部管理體系建設環節中,應該不斷加強對員工工作意識的強化,通過這種方式對企業內驅力進行完善,給企業發展帶來更為顯著的財富價值。
參考文獻:
[1]徐蓉蓉.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整合運用[j].中國科技投資,,57(34):258.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八
髙校藝術類學生學習藝術的基本理論通常是“藝術概論”,是大學生綜合藝術理論素質必修課,對提高綜合人文學科和藝術指導實踐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這門課程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前前后后涉及到攝影、美術、音樂、舞蹈、影視、戲曲、建筑園林等多種藝術門類和形態,基本上對藝術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基本問題進行專門梳理,圍繞藝術理論的核心概念推衍展開;依據藝術創作與欣賞的一般規律,具體探討有關藝術的本質、特征、作用、發生和發展規律,以及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創作、藝術風格與流派、藝術欣賞、藝術批評、藝術市場、藝術與社會各系統的關系。而現有的教材體系,旨在揭示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建立藝術學科教育的基本平臺,在較大學科框架下引用極少原典,在反映藝術理論的風采與精華方面顯得有些不足。文章認為非常有必對現有教材體系進一步做教學創新和研究。
(1)重理論,輕理解。
知識本身具有豐富而生動的實際內容,而刻畫它的語言是抽象和簡約。據觀點教育心理學角度,學生學習不管,應通過語言哪些知識,符號圖的什么,他們代表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的實際內容,即達到學習的理解,這種學習是有意義的。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只記住了很多干文字符號,不理解它的真正含義,這是學會學習的機器內存。這種教學學生嚴重違反了法律,將最終導致厭學的學生。
(2)重知識灌輸,輕建構過程。
傳統的課堂教學內容盲目追求數量,強調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教師的認識和了解學生心理,卻忽視了通過身體所獲得的知識積極建設這一點,忽略了學生的經驗,這從知識的獲取和應用的實際過程知識的嚴重背離。即使學生了解一些方面中,它不能解決與具體情況有關的實際問題。
(3)重智力發展,輕人格塑造。
智力是一個人認識、理解和運用客觀事物的知識、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智力發展,尤其是人類步人信息時代的今天,需要社會對人才的智力發展更加重視。片面強調傳統的課堂教學智能化的人才培養,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和完善的全面發展,帶動了隔離和心理和心理失衡。這不僅有害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但也帶來了這樣的道德墮落、人情識薄弱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1)改革教學目標的。
中國本科教學目標應該提高,應該更接近研究生的培訓和教育。高等藝術要求教師在學期開始,將按照教學大綱,劃分并分配給相關研究的畢業生完成,然后引導學生通過相關主題的論文寫作。
(2)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往的課堂教學藝術理論沒有實踐像一個專業實踐課程有針對性的個別教學,而是集中授課,統一的方式傾聽實施。應該說,這項研究是非常有效的自然科學的教授,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把數學,物理等知識準確地傳播到許多學生。客觀性和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知識,獨特的,不同的精度,藝術是主觀的,多樣化,創造性的人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不恰當的。
(3)改革教學內容。
從關注教學傳授知識到專注于思考,思想激發啟發式教學。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傳播與接受的文化知識已經變得極為方便。對于青年大學生的知識逐漸深人,對課堂知識的魅力自然會減少。在這種新形勢下,課堂教學藝術理論,再從注重知識傳授,注重教學勵志模式轉變。
(4)改革教學理念。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它使學習成為學習者的被動應對外界刺激,強調承接各種像一個被動的知識和信息刺激的過程。后期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類認知過程的法律更準確的研究,但也產生了新的認知學習理論被認為是信息處理,學習,偏重于內部心理過程認知主體的主體。隨著認知學習理論,法律認知學習過程中的好兆頭的建設。在認知學習理論建設的指導,它改變了“滿堂灌”的傳統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并為學生,學習和知識,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然后積極構建的意義是什么他們所學。在這個過程中,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教師的教學活動,使高校要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利用課堂教學藝術理論,指導學生的建設的重要性,目前的認識有效的。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九
作為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課的文學理論教學面臨諸多困境,作為從事文學理論教學的教師有責任進行一番考察與探究。筆者曾對所任教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與曾進修學習的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兩所高校學生普遍認為學習文學理論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課程內容枯燥乏味,過多的專業術語難以理解,純理論性的知識太多,文學文本的缺失使得理論過于抽象,較難理解。文學理論教學由此陷入欲罷不能的尷尬境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課程內容的廣博繁雜令學生目不暇接、暈頭轉向。從事文學理論教學的老師可能都知道,文學理論課程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一門理論基礎課,雖說是一門課,但課程內容涉獵范圍十分廣泛,與諸多學科門類相關。它不但會涉及古今中外眾多作家、作品、文學思潮、文學流派,而且還會涉及哲學、美學、語言學、心理學、文化學、信息學、社會學、人類學、生態學等諸多學科領域。產生了諸如文學哲學、文學心理學、文學人類學等多種形態。可以說,每一種形態都是一門專門的學問,都可以寫出專門的著作。如此龐雜與繁復的一門課程必然會讓那些剛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們目不暇接、暈頭轉向。加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中,文學理論課程大多開設在大學一年級,面對內容如此廣博繁雜的課程,不僅缺少相關學科的知識積累,而且缺少學習理論應有的文學文本積淀,未觀千劍何以識器,未操千曲何以曉聲。自然感覺理論高深莫測,學習吃力,疲于應付。
第二,文學理論課堂教學重知識傳授,輕心靈啟迪。高校教學中雖然沒有了所謂的升學壓力,但學生依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考試,諸如考研、考公務員等,各種各樣的考試使得學生依然把學習課程知識點作為唯一學習目的,老師們也墨守成規,習慣于把知識傳授作為主要教學目的。文學理論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要任務。課堂教學中理論知識的傳授遮蔽了學生對文學文本及真實生活的認識、體驗,對人文精神的感悟。教學中在學生與理論知識的關系上表現為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壓制,缺少了理論應有的反思與批判。這種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教學,很難給人以心靈啟迪。正如吳春平所言:“當前文學理論教學之所以不景氣”,很大程度是因為文論教學“仍然是一種較為封閉的束縛人的心靈自由的知識傳授和思想規訓,而非一種詩性智慧的啟迪。”
面對文學理論教學中的諸多尷尬境遇,人們不禁會問,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文學理論》課到底有啥作用?文學理論課的教學目的到底是什么?文學理論教學中這樣的目的到底實現了沒有?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大概先得看看《文學理論》教材編寫者們是怎么說的。關于文學理論課程設置的目的,或者說文學理論的作用不同的教材編寫者有不同的表述。
陳文忠主編的《文學理論》指出,“文學理論是一種有用之學。它具有雙重意義和三種功能”。即“理論認識論的意義”與“實踐方法的意義”及“由此,生發出文學理論指導實踐的三個方面的作用,即引導創作、指導欣賞、規范批評。”
劉安海、孫文憲的《文學理論》則認為,“學習文學理論的目的在于:(1)準確而系統地理解和掌握有關文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基本命題、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逐步形成和樹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切合文學實際的科學的正確的文學理論觀點。(2)為學習文學史、文學批評以及其他文學課程打下理論基礎。(3)為文學接受以及將來可能要從事的文學創作作好初步的準備。”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十
【內容摘要】《教育雜志》從19創刊至1948年停刊,譯著了許多先進的西方藝術教育理論,是研究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重要史料。其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經歷了轉譯日文到直譯歐美國家文章的過程,刊載的藝術教育理論包括教學方法、各國學校實踐考察報告、教育思想等各方面內容。文章通過對《教育雜志》中的西方藝術教育理論文章的分析、總結歸納,闡述了雜志在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途徑和傳播內容兩方面的特點。
民國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時期,大量獨立媒體在這一時期出現。在諸多媒體報刊中,影響深遠的以“研究教育、改良學務”為辦刊宗旨的《教育雜志》為其中之一。《教育雜志》共發行33卷328期,在這300多期刊物中,涉及藝術教育的有100多期。而這些與藝術教育相關的內容,近一半是對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教育雜志》對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有其顯著特點。
一、《教育雜志》中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途徑。
《教育雜志》中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經歷了從日文轉譯到直譯歐美原文的過程。在第二任主編朱元善領導下,《教育雜志》開始翻譯和傳播西方藝術教育理論。上世紀代之前,我國對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翻譯,主要以日本為媒介,大都是通過日文資料轉譯而來的。《教育雜志》刊登的第一篇西方藝術教育理論文章,是發表于194月的第四卷第一號“學術”專欄的《藝術教育之原理》。根據文學家茅盾的回憶,朱元善主要依靠許多日本的教育雜志編撰《教育雜志》。朱元善通過日文中的漢字猜想內容,認為可用,便圈出請館外人翻譯,然后重新編寫,不注出處,署名“天民”發表。這時的翻譯還比較單一,內容也較少。20年代后,一大批留美學子回國,他們在國外接受教育并獲得了較高學位,這批兼備專業才能和翻譯才能的學子回國,為翻譯和傳播西方理論提供了人才支撐,這其中就有知名藝術家、教育家豐子愷和葉圣陶。從此,《教育雜志》對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譯著更加全面,相繼出現了專門譯介西方教育的欄目,如“歐美教育思潮”“世界著名教育雜志摘要”“歐美教育雜訊”“世界教育新潮”等,開始較大規模地、系統地譯介西方藝術教育理論,介紹西方先進的教育方法和實踐活動。
二、《教育雜志》中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內容。
《教育雜志》中的西方藝術教育理論十分豐富,既有各種應用教學方法,又有對西方各國學校制度考察經驗,還有關切青年和兒童藝術教育的教育思想。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學方法:道爾頓制。
《教育雜志》引入的西方藝術教育教學方法中,不得不提的是道爾頓制教學法。道爾頓制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教學法。這是一種適應學生個性的教學方法,其打破傳統,廢除班級授課制,指導每個學生學習不同的教材,發展自己的個性。道爾頓制教學法傳入我國后,如何發揮其在藝術教育上的作用引起了學者的關注和思考。學者李文華在1923年發表于《教育雜志》第十五卷第三號的《道爾頓制下的藝術教育》一文中,就究竟道爾頓制可否幫助藝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五個問題:為什么要藝術教育?現在藝術教育為什么不普及?什么是道爾頓制的內包?道爾頓制怎樣可以幫助藝術教育發展?道爾頓制與藝術教育結合后怎樣實施?盡管文章并沒有提出道爾頓制與藝術教育結合的`具體方案和措施,但其作為教學方法在藝術教育中的使用的思考是一次重要的嘗試和創新。
(二)學校制度建設:借鑒美國、日本、德國。
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藝術須發揮積極作用,應是改革社會、改善人生、振興民族的“器械”,要求藝術教育具有“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性質。《教育雜志》一方面翻譯了諸多西方學校的考察報告,內容涉及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比如第十七卷第四號中《歐美之藝術教育》一文,翻譯自日本學者長田新的《日本廣島高師教授長田新的視察報告》。另一方面,《教育雜志》還介紹了西方教育家的學說,如《我們所需要之藝術教育》,節譯自美國學者leonloyalwinslow發表于《educationalreview》雜志1923年5月刊的《thearteducationweneed》一文,提到的“教育須時時宣傳與完成一個較高的藝術形式(typeofart),應當教導公眾去享受他,要求他,而且要訓練圖案人與手藝人去產出他,這樣將要包舉一切形式的學校之努力。”
(三)教育思想:兒童本位。
《教育雜志》重視兒童藝術教育,其中有兩個相關欄目:《兒童藝術講話》和《兒童研究》。前者是以兒童的視野和口吻去介紹中外藝術家,如豐子愷的《身邊帶鏡子的畫家》《自己割了耳朵的畫家》等文章。后者是兒童教育相關學術文章,如第二十卷第一號的《兒童的音樂教育與藝術的陶冶》,是豐子愷翻譯自日本學者北村久雄“音樂教育的新研究”一文。除此三方面內容之外,《教育雜志》還反復刊登了有關藝術教育的學術文章。例如,翻譯自美國學者的《藝術教育之原理》,第一次由巽吾翻譯,分三次刊登于第四卷。之后,又經豐子愷譯述,分三次以“藝術教育之美學的研究”“藝術教育之心理學的研究”“藝術教育的哲學的研究”為題,刊登于第二十二卷。又比如《藝術教育學的思潮及批判》一文,先由天民(朱元善)發表在第十三卷第二期,后又經胡人摏以“藝術教育概論”為題發表于第十四卷第九期。如此反復譯述,使藝術教育的概念日益清晰。
三、結語。
《教育雜志》中介紹的西方藝術教育理論,對當時教育界產生了很大反響,許多學者如豐子愷、余尚同、楊人楩等,紛紛在《教育雜志》中著文討論。可以看出,《教育雜志》已經成為當時藝術家、教育工作者學習研究的重要工具。作為教育類刊物,《教育雜志》記錄了當時藝術教育事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國內的和國外的、思想和實踐、青年和少兒,是研究民國時期藝術教育十分重要的史料。本文只是對《教育雜志》中的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特點做了簡要分析,其中的藝術教育理論還有更多問題值得我們探究。
參考文獻:
[1]張曉瑋.《教育雜志》與近代外國高等教育理念在中國的傳播[j].社會科學輯刊,(1).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十一
摘要:學校不僅僅是學習文化的場所,更是育人的陣地。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教育力量,對學生的行為有著非強制性的導向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個性發展。并且學校對學生的藝術教育直接影響著校園文化的建設,本文就以鋼琴藝術為代表,淺析鋼琴藝術教育在大學生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意義。學校通過鋼琴藝術教育,提升校園文化的品位,陶冶學生情操,鑄造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鋼琴藝術教育;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包含了學校的校風、學風、人際關系等。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包括物質層面、制度層面、活動層面和精神層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結構。而校園文化的形成是校園中每個個體的價值觀和人文精神的總和體現,這就需要提高每個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內在修養,提升校園文化建設。本文以鋼琴藝術為例,通過學生對鋼琴藝術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價值觀,陶冶學生情操,從而創造一個優良的育人環境。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升不能單靠專業知識的灌輸,還要借助于藝術教育的長期熏陶。學生鋼琴藝術的學習能夠直接加強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社會文化的參差不齊對大學生的德育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學校通過完善藝術教育,比如大學生鋼琴課程的開展,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鋼琴藝術的學習能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辨明不同的校園文化中所蘊含的不同價值觀念和人生信條,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校園文化的深層含義,并使其積淀為大學生深層的世界觀基礎。鋼琴藝術教育的意義就是通過這種精神文化來引導、規范和激勵大學生的行為。從人們的實踐來看,鋼琴藝術的學習對校園文化的建設有導向功能。校園文化除了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外,一般不具有強制性,它只是一種無形的、道德范疇類的約束力。生活在鋼琴藝術熏陶的良好的校園文化中,會使心靈得到凈化、品質得到優化、人格得到美化、意志得到強化、情感得到深化。鋼琴藝術的學習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有凝聚功能。美好的校園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很大程度上可以進一步增強學校凝聚力與向心力,更大層面上地激發師生員工的創造精神和工作學習熱情。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工作正常運行的有效保證,是學校教學工作高效運作的有力保證,是辦學質量穩步提高的重要保證。除此之外,生活在鋼琴藝術熏陶的良好的校園文化中,能有效地促進師生向更高層次的思想道德境界進取,對人的教育和影響它不僅具有即時價值而且具有延時價值,它甚至對人的一生的成長發生著深刻影響,因此它具有全面性、長效性。這樣的校園文化對人的教育和影響往往是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發生的,它對人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乃至人的品格具有潛在的影響。
二、鋼琴藝術教育有效提升校園文化的措施。
校園文化建設的涵蓋面極廣,它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鋼琴藝術課程的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的提升方面也需要遵循整合原則,在實踐方面要作宏觀思考,實際教學中要做到微觀切入。首先教學的物質方面需要根據學校財力合理計劃行事,教學制度上要制定相應的實施制度,學生對于鋼琴藝術教育的思想接受則通過學習、教育、熏陶、內化,來逐步實現,不可操之過急。人們必須培養學生的興趣,抓住核心問題、綜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物質提供要滿足精神建設需求。如前所說,校園文化是由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組成,兩者缺一不可,它們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實踐證明,藝術教育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可靠保證。保證每個學生的參與是主體性的要求,在參與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育與提升,只有學校的積極性和制度以及教學計劃的制定而沒有保證全體學生參與的校園文化建設是難以持久,收效甚微的。鋼琴藝術教育做到了大學生藝術教育的高品位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從培養高素質的、能參與國際競爭的一流人才的高度上來認識,立意要高,而它的實現必須要充分注意物質建設的教育性、藝術性,給人以美的`熏陶,以美輔德、以美益德。
三、鋼琴作品的賞析和與德育教育。
鋼琴藝術作品的賞析是在大學生德育教學中有重要的意義,能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鋼琴藝術是人類中相對古老和具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符,用于表達演奏者內心感情,與聽眾進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鋼琴藝術在人類的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向學生展示國內外經典的鋼琴藝術作品同時也是在通過音樂的熏陶、知識傳授等教育過程,將這種藝術內化為學生的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氣質修養。鋼琴作品的賞析教育教學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感受到對命運的悲憤和對生命熱情的火焰和不屈于命運的精神,聽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讓學生感受到曲子蘊含的氣勢磅礴的精神,聽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愛。很多經典的鋼琴作品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這就是鋼琴作品的教育對學生的教化作用。在每一部優秀的鋼琴曲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意義。在鋼琴的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們通過對鋼琴曲的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生通過學會賞析這些優秀的鋼琴曲來培養自己的愛國精神。學生對于鋼琴作品的賞析能力體現了學生的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而一個人的文化藝術的修養又直接影響著他的音樂欣賞的能力和水平。學生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齊,對同一個作品的欣賞也因人而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鋼琴作品的欣賞,不僅僅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還要受到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生活閱歷的影響。因此,教師通過挖掘經典作品背后的意義,并將其傳授給學生。學校通過營造文化氛圍,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加大對學生的鋼琴教育,從而達到建設優秀校園文化,形成正確校園輿論導向的目標。
四、大學生鋼琴演奏學習與思維培養。
鋼琴音樂教育也是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調動學生的感官,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面有很重要的意義。鋼琴演奏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并不是機械地完成樂譜上的每個符號,真正的音樂精神是無法記錄的,因為作曲家在創作的作品中包含了無限的精神和豐富的感情,演奏鋼琴的價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再現作曲的精神和情懷。大學生在鋼琴的演奏中能影響思維活動,并通過動腦筋和用感情出發掘隱藏在樂譜行間的內容,使樂譜中的每個符號真正復活。對于鋼琴曲的演奏是個人感知到再現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演奏背者具有敏銳的內心洞察力,而且具有表達作曲家內心世界的演奏技巧。從科學的角度講,在學生學習演奏的過程中,通過改變神經沖動頻率的方式來調節肌肉的收縮速度,反復的練習指法可以提高大腦皮質的機能,從而加強神經對肌肉的支配作用,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達到高度協調統一。隨著鋼琴演奏的不斷深入學習,就能逐漸掌握技巧,熟練手指動作和力度.增強手指的敏感度,這能讓大學生對空間事物微小變化的分辨力會逐漸提高,為保持與演奏所需要的相應的興奮程度,神經系統建立響應的調控功能,從而使人腦思維更加敏銳、反應更加靈敏。總而言之,鋼琴藝術教育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尤其有利于創造思維的發展。按心理學、教育學的觀點,人的創造思維有兩種思維在起作用,一是聚合思維,二是擴敞思維,而學生的擴散思維是關鍵。心理學家認為,擴散思維的特點是流暢、變通、獨特。這種思維正好與聚合思維相反,它需要離開問題的中心然后向多方向擴展,以便從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不受已有知識的束縛,也不受傳統舭念和思維方式的制約,因此,在大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同時,要不斷更新、不斷豐富、不斷發現,從而提出新的認識和思想,并以此來鍛煉自己的思維。音樂活動的審美過程,如一位偉大作曲家的音樂作品的欣賞,正是一個從中不斷發現、不斷創新,認識不斷深入的過程。
五、大學生鋼琴藝術學習與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
近幾年來,大學生由于生活圈子的限制,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差,尤其是在大學生步入社會之后,適應性差,適應周期長,不利于創新能力和開拓型人才的培養。而大學生的鋼琴藝術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其實踐能力。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在其演奏和欣賞中理解并學習音樂,通過作品的理解、對作者人性在精神上的觸摸,更能使得大學生理解并包容他人的感情,并用合理和諧的方式融入自己的感情,使得在交流的過程中更能讓他人或自己接受對方的想法,這對將要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有著極大的影響,對校園團體生活的和諧健康的進行也有著極大幫助。藝術普及、鋼琴教育促進著大學生的情商提升,也有利于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及大學生社團活動的健康開展。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高校音樂教育及鋼琴教學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要明確鋼琴教學對創新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有效解決大學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
六、結束語。
鋼琴藝術教育通過學生對經典鋼琴曲的學習和鑒賞,讓大學生接觸到優秀的鋼琴作品,從而達到促進學生的審美素質和德育素質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審美觀。總之,通過學校對鋼琴藝術課程學習的加強,能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越來越多的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巨大能量。
參考文獻:
[1]張國圣.論藝術教育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藝術教育的審美教育作用[j].科技展,2014(21).
[2]齊霞.校園文化建設中音樂藝術教育的作用[j].魅力中國,2010(33).
[3]梁慶東.淺談音樂教育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音樂大觀,2013(11).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十二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對于周邊環境、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園林建設作為一種美化周邊環境的工具,其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品質,同時也有益于實現個體生活的改善,這樣的雙重功效使其在城市規劃、城市建設中日益受到了關注。然而,如何設計出優質的園林、如何使園林能夠滿足特定的城市定位、能夠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這就成了園林設計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試圖借鑒現代設計理論中的有關理念,從而為園林設計的優化提供有益的幫助。
現代設計理論的誕生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其源于對現代性基本思想的繼承[1],并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的進行著自我的完善。如今,現代設計理論已經構建出了較為完善的內容體系,具體而言:
(一)服務大眾的思想。
現代性的社會是一個人人參與的民主社會,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物品,作為一種人所使用的工具,其最為重要的是符合人的需求。因此,設計的理念也發生了轉移,即從“美化物品”向“服務大眾”進行升華。
(二)功能本位的思想。
功能作為物品價值的一種體現形式,其在現代設計理論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視。缺乏功能承載的各種形式的物品,其僅僅是一個物,而無法實現人所需要的物的轉化,服務大眾和功能本位成為了現代設計理論的最為核心的要義。
(三)藝技結合的思想。
所謂藝技結合,就是指在設計過程中,要在注重藝術表現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來使整個產品設計的效率更為高效、品質更為優良。它是科學技術進步過程中的一種對傳統設計的一種提升。
(四)自然客觀的思想。
人類作為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必然要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這種唯物主義態度也深深的影響著現代設計理論的先行者,它們認為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遵循自然條件,否則其設計出的產品必然是無益,甚至是有害人類自身的。
(五)注重簡潔的思想。
伴隨著審美情趣的轉移,簡約、時尚日益受到現代設計理論者的關注。這種思想,要求創作者用簡單而富有創意、簡潔而不乏美感的思路去挖掘自己的靈感,力求通過簡單的幾何單體,來打造出卓越的、令人回味無窮的園林設計。
(六)形態構建的思想。
精致、和諧、統一日益成為園林設計所需關注的焦點,這就要求設計者在把握布局的過程中,實現點、線、面的統一,這一思想為整個園林良好的整體和微觀布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園林設計過程中的理論運用。
所謂園林設計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地域內,運用一定的手段來對現有環境所進行的改造和再創造的過程,其意在于構建一個符合美學要求和個體需求的場所。其一般要求為,結果的藝術性和整體的綜合性[2]。這兩個要求同現代設計理論的基本內容有著高度的適切性,這就為園林設計過程中的現代設計理論借鑒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一)定位——大眾群體的層次劃分。
作為服務大眾的一種形式,園林景觀的設計、建設,必然要求同一定區域內的群體特征相符合,同時也要使整個園林的規劃滿足城市發展的要求。正如大連市為了提升其自身的形象,滿足大連市居民對城市綠化的要求,其推動并建設了亞洲最大的廣場——星海廣場。這一廣場的建設,正是大連市政府基于其城市定位和公眾利益考量所進行的一項優秀的景觀設計活動。
(二)特色——目標群體的功能要求。
作為一種服務實體,園林景觀本身必然要承擔一定的功能。也就是說在設計園林之前,要考慮到園林將來要服務的特定功能,例如上海世博園中的“畝中山水”設計,它就是在發揚中國風、展現中國雄姿的基礎上為游客提供休憩之所的杰出代表。其中,各種小道將整個園林的觀賞、休憩、娛樂的功能完美的融為了一體。
(三)科技——先進技術的整合運用。
科技作為人類智慧的凝結物,其理應作為服務人類自身的一種工具。正如1984年的泰納噴泉一樣,它設計出一種隨時節而變化的噴泉系統,在夏天它使人們感受到涼爽,而到冬天它則充分利用供熱系統,為人們提供溫暖的蒸汽,這樣一來它不僅為大眾增添了暖意,也為自身蒙上了神秘的面紗,給人以入仙境之感。這不得不說是藝術和科技的完美結合。
(四)融合——現實資源的合理借鑒。
園林景觀的搭建必然要影響到原先的物理環境,而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做到和諧、如何能夠實現聚力則需要設計者進行通盤的考慮。正如1988年日本所筑的“水之教堂”,它便充分的利用了周邊自然環境的特點,將周邊河流之水引入教堂之視閾中,形成人工湖。進而結合,周圍林木、花鳥構造出了一個令人向往的,美而神圣的“水之教堂”。這無疑是資源整合的又一絕好例證。
(五)優雅——園林搭配的簡明、時尚。
簡潔作為一種審美傾向,日益得到廣泛的傳播。在這一過程中,園林設計就應該立足簡明來構建理想的園林環境。正如慕尼黑機場所示,它通過簡單的正方形以及一些分割物,將其自身分割成不同的區域,每個分割出來的正方體單元再進行規整排列,由此構造了簡約但不失時尚的德國慕尼黑機場。
(六)規整——園林布局的協調統一。
園林布局作為整體園林形態的表現,其本身就要求由點、線、面的合理結合來為使用者呈現一幅完美、和諧的畫面。當然,其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差異組合來突出園林本身的特性,以此來渲染園林的藝術效果。然而,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明確園林的功能,以此進行規整,進而實現園林的既定目標。
結語。
我們僅僅是將其理論轉換為了幾點基本的守則,而如何進行拓展、如何進行深化,其依然是我們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
藝術理論論文選題篇十三
論文摘要:自古以來,藝術與生活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藝術通過心靈的審美感受,以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藝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發展。
藝術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源于社會,同時又對社會產生巨大的作用,這是由無數藝術實踐和社會實踐所證明的。從歷史長河中我們看到,自原始社會開始,藝術就與社會實踐相聯系,人需要藝術,它使人變得豐富,讓人體驗愉悅,從中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于是學校里的藝術教育就應運而生。藝術教育是以藝術為媒介的施教與受教雙方共同參與運作的活動,是實施美育或審美教育最根本主要的形式,因為藝術比其他事物的審美含量更充盈而集中,藝術教育在實現和落實素質教育的實踐過程中,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決定它是全面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方式。
藝術是一種意象活動,一種情感形式,情感符號,情感表象活動,借助一定的感性物質媒介,意象物態化而構成藝術品,意象是藝術的審美本質。藝術的這種本性決定藝術教育不同于一般生活,也不同于嚴格意義的知識教育、道德教育。藝術教育始終是審美與非審美的融合統一,超越與功利的融合統一,感性與理性的融合統一。審美是對道德行為走向有序自由的一種催化與推動。藝術教育審美效應落實在個體身體和心理能力與境界方面,與非審美效應落實在個體知識經驗,理念價值和實踐操作方面共同構成個體全面素質的發展。藝術教育以其自由把握和創造形式的審美觀照,呈現為一個多樣統一的意象世界。審美把握事物形式的多樣性,可以作為科學認知的起點,從多樣化的現象中去尋找事物的因果秩序,審美把握形式的統一性,可以有助于科學直接認識真理的實在性,因為真理作為因果實在總與一定形式結構秩序相關聯。
藝術教育作為一種以藝術產品為媒介或手段施教與受教雙方共同運作的活動,要求施教者創造,選擇,運用藝術,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功能,要求受教者自覺自由地接受藝術感染,陶冶,鍛煉,實現藝術教育效應。
在藝術教育教學中怎樣實施其審美功能7我的理解是:教師應充分運用藝術這個載體,通過多種生動形象的活動形式,首先讓學生通過感官對美的對象的`體驗和感受,以從中獲取精神享受與啟迪,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在音樂課堂通過聽、唱、演、動等各種活動來體驗和感受音樂的美,從而努力創造美的藝術形象來反映審美對象,表現審美意識,實現審美價值。
音樂具有審美的超越性,容易使人產生情感上的溝通和聯系。例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聽音樂表現音樂,審美情感和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長此以往,健康和純潔的審美情趣“就能不知不覺地接受各種美的觀念,并且接受同美的觀念相聯系的道德觀念”[盧梭],由此,音樂的審美教育得到了體現,它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的積極作用得以實現。而各種各樣的音樂會,演唱會猶如一個個充滿情感的世界,人們在其中分享著共同的情感體驗。在這樣的審美過程中,人們獲得了一次真摯深切而又無言的集體心理對話,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集體合作的愉快關系,更是一種審美化,藝術化的人際關系,是一種充滿愛的關系,這與不計較直接外在功利的審美態度是內在一致的。
因此,思考藝術和教育深刻的內在聯系,把握教育藝術和藝術教育的關系,從而恰當和正確運用藝術教育領悟性的原則來指導藝術教育實踐,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藝術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成為每個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信息領悟知覺促動的含義。
教師在課堂上用游戲,影片,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能力,殊不知,這種教育模式還處在感官刺激的階段,藝術教育不能限定在純粹的形式層面,不能僅僅適應感官來進行,它還包括觀念性的生活內容教育。美學家阿恩海姆把藝術教育的信息領悟叫做知覺促動。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用鮮艷的色彩,跳動的光影,供接觸的材料,供聞嗅的東西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只達到了生理接觸的作用目的,僅僅停留在教育形式上,而讓感官流連于徒然漂亮的表演和練習之中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知覺促動,即信息的領悟。
二、信息的領悟的兩點關鍵。
1所使用的材料必須具有內在的秩序并且容許這些秩序在學生能夠接受的水平上創造出來。
2充分規則的情景必須直接或間接地與學生的生活方式可見地聯結起來。在藝術教育中所看見的東西應該揭示出與受教者個體體驗相關的事實,受教者才能理解并發生興趣,這種觀點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藝術教育。
三、信息領悟的內容。
1藝術技巧的掌握和手法的理解。
藝術技巧的掌握和手法的理解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藝術教育效果評價可供操作的指標,各種藝術都有技巧,手法,它們的創造,改進,根據所藉以表現的媒介的物理性質和情感性質。因而,使受教者熟悉藝術表現所使用的媒介的特性,使藝術的操作規程中積淀情感的體驗,內化為操作感覺,是藝術教育基本內容和目標要求。
2意蘊的領悟。
施教者僅僅在感官和操作的層次使用和掌握這些形式,也不意味著藝術教育的成功和有效。不進入意蘊的體驗以及意象和意味的深層統一,藝術形式的感覺和操作會停留于藝匠的層次。例如,學生聽完一場音樂會,如果感受還只停留在“好聽”,“生動”的程度上,那么他還尚未進入藝術領悟的意蘊體驗階段,僅僅在表象上抓住了淺層含義的東西。
意蘊的領悟是理念于意象中的抽象,即它不脫離意象,對意象所蘊含的意味或意義的把握。它是在意象的感受中得到深刻的理性內容,給受教者觀念性的信息,受教者只有領悟了這些信息,才意味著藝術教育的成功。目前我國藝術教育現狀中出現并存在的一種傾向是,往往過多的注重強調表演技術的掌握,將藝術教育當作傳授某種技能的教學,注重藝術教育的技能訓練,卻忽視了作品意蘊內容理解,培養出的學生只是具備熟練技巧,在藝術操作缺乏真實情感的體驗。這種教育手法不是真正的藝術教育。當然,意蘊的領悟離不開受教者的文化背景、個人經歷和藝術敏感能力,它和藝術技巧方面的掌握相比,較難給定可供操作的評價指標,但它是藝術教育獲得最后成功的標志。
在藝術教育中,意蘊領悟和藝術操作的技巧作為信息領悟的內容,不是各自獨立,而是相互促進。意蘊和意義通過藝術技巧和手法來顯現,藝術技巧和手法又受到意蘊和意義的生命灌注,使之不復是自在的形式,而成為生命內容和情感模式的顯現。藝術教育是一種生命化的教育,其最根本的價值在于呼喚生命,這必須通過喚醒人的靈魂才能得以實現。比如我們聽到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其普遍意義在于能夠產生一種共同感受,即為這種偉大的博愛精神而浮想聯翩,熱血沸騰:比如聽到偉大的捷克民族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響詩《我的祖國》,無不讓人感到對偉大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正像我們聽到《黃河》,《我愛你,中國》《紅旗頌》等音樂一樣,由衷的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人間一切美好,善良以及對生命的關切,對他人的理解與愛,都可以通過欣賞者與演奏者在音樂的流淌中實現心靈的交流。藝術教育的信息領悟不同于德育和智育的信息接受,它是以情感的方式來進行的,但能夠達到和理性認識同樣的深度。教育信息的傳遞不是脫離表象的形式在概念中游歷和思辨,也不是僅僅靠感官的刺激,而是感性中滲透了理性、形式中積淀了內容,以感性和理性相統一、操作和體驗相統一的方式來表達和進行。
綜上所述,藝術教育的本質是藝術性的,而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教訓性的,藝術教育的本質更應該是藝術領悟性的,只要我們遵循藝術教育的藝術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藝術就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作用。
參考文獻:
[1]《藝術教育學》賀志樸姜敏著人民出版社2001。5。
[2]《藝術教育與文化可持續性發展》章華趙淑玲藝術教育2008。11。
[3]《談高校音樂藝術教育的社會價值》劉浩人文視點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