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為貫徹落實《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XX省七七扶貧攻堅計劃》,在省委統戰部、XX州委統戰部的協調幫助下,民革與XX共簽了《關于把XX苗族自治縣作為民革XX省委扶貧定點縣的紀要》。1996年4月,為加大實施扶貧攻堅的力度,XX同志經民革省委機關推薦,中共XX省委組織部、統戰部第一批選派XX同志到扶貧攻堅第一線XX擔任政府領導。XX同志作為民主黨派干部,自擔任XX縣縣長助理、副縣長(1998年被選為副縣長)以來,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嚴格按照一個黨外民主人士的標準要求自己,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為XX作出了突出貢獻。
思想政治方面,XX同志能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民族政策,能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用發展的觀點和“三個有利于”的標準,正確處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問題。為提高中青年干部的理論水平,使中青年干部在工作中能以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XX同志作為一名黨外副縣長,曾多次被請到縣委黨校為中青年干部班講授相關理論知識。
工作方面,掛鉤幫扶XX的有來自北京中信公司、上海徐匯區、省林業廳、省人事廳、省電力局、XX州財政局等單位,與這些單位相比,民革的條件并不具優勢。但是,五年來,XX同志利用社會關系面廣、協調能力強的特點,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省人大副主任、民革省委主委盧邦正同志、趙淑敏副主席、李漢柏副省長、邵琪偉副省長、黃炳生副省長的關心支持下,多渠道爭取資金200萬元。在縣委、縣政府及縣扶貧辦的幫助下,XX同志與政府職能部門實施了一系列扶貧項目,較好地完成了省民革在XX的定點扶貧任務,為邊疆民族地區的繁榮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邊疆人民的贊譽,受到了國務院的表彰,國務院以國發〔1999〕18號文件評定XX同志為全國民族團結模范先進個人。
XX苗族自治縣是一個集“民族、邊疆、山區、貧困”于一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地理、戰爭等原因,經濟相對落后。交通落后是制約XX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改善XX交通條件,1996年,XX同志利用在民革機關多年分管提案工作的經驗,把等級低,路面差,貫穿XX縣灣塘、白云、和平、新華4個省級扶貧攻堅鄉,全長97公里的芷白公路改造工程形成材料并予上報,由省民革兩次向省政協七屆五次、八屆一次會議提交提案。1998年4月17日,省交通廳在省民革致交通廳黨組的專函上簽字“同意立項”。1998年10月,交通廳分三年安排扶貧資金970萬元改造經費,芷白公路改造工程正式動工,到2001年97公里全線完工。
自衛還擊戰結束后,鐵路部門關閉了白河鄉大樹塘鐵路、公路平交道口,以白河鄉大樹塘為中心的大水、桐子、團結、坡頭、勝利等5個行政村的熱區作物在收獲季節只能依靠小竹筏從河東岸運到河西岸,再由馬馱上昆河公路裝車,一旦雨季提前,南溪河漲水,竹筏不能擺渡,河東岸的幾萬畝甘蔗、西瓜、菠蘿就運不出去,損失在百萬元以上。為解決這個問題,XX同志和縣交通局、鄉黨委、鄉人大、鄉政府領導十余次深入村子到農戶家實地調查,隨后,他又奔波于XX和開遠鐵路局之間,經過8個月的艱苦協調,取得了開遠鐵路局領導的支持,終于使關閉13年的大樹塘鐵路、公路平交道口恢復開通,農民一年四季都可以從陸路道口運送物資,十分便利。
XX縣是XX省重點林業基地縣,但缺乏資源和人才的結合。為此,XX同志在縣級五套班子會上首先提出誠邀西南林學院在XX建立教學實驗實習基地的建議。在中共XX縣委、縣政府、民革西南林學院支部的支持下,XX同志和縣林業局先后11次到西南林學院商請,終于和西南林學院簽訂了正式協議。“西南林學院XX教學實驗實習基地”的建成使用,將為XX縣山區綜合開發和林業發展帶來最直接的經濟效益,并成為XX省“縣校合作”的先例。
為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使生態環境建設同國民經濟發展、產業開發和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XX縣委、縣政府決定進一步加大農村沼氣能源建設。XX及時向省民革作了反映,省民革經過認真調研后,由XX多渠道籌資4萬元,在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緣的滴水鄉文革村建成了45口沼氣池,減少農戶使用薪柴對天然林的依賴,促進了林業發展。
XX縣14.9萬人中,原有5.18萬人未脫貧,有1.8萬人生存在不具備生存條件的深山、石山區。為解決這部分貧困人口的生存問題,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異地移民開發扶貧的方針。白云鄉解放村丫口寨自然村遠離水源,長期飲用極不衛生的渾水,群眾長期無水洗臉,而被稱為“花野貓臉寨”。XX同志得知情況后,積極向省民革反映,并通過白云鄉黨委、政府協調努力,由農民自己投資,州扶貧辦補助,把該自然村17戶貧困農民搬遷到底土公路旁的轎子山。17戶農戶豬圈砌好后,XX同志協調資金5100元解決全部石棉瓦。在縣林業局的幫助下,XX同志為17戶農戶81人在年底實施“一人一畝優質核桃”規劃。白云鄉黨委、政府將該村定為“民革XX省委異地搬遷扶貧示范村”,并由省民革經濟支部捐20噸水泥建成17口沼氣池。
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省民革認為XX資源豐富但經濟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滯后,勞動者素質低。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辦學條件,在省民革領導的支持下,XX同志親自上昆明、跑北京,為XX教育跑項目。在省政協趙淑敏副主席和省人大副主任、省民革主委盧邦正等領導的直接關心、幫助下,省民革多渠道籌措資金61萬元援建的“XX中山希望小學”于1998年9月25日建成投入使用。1998年9月,由民革省委多渠道籌措資金75萬元援建的“XX宋慶齡希望小學”又成為XX省民主黨派第二所規范的希望小學。該校除招收滴水鄉當地生源外,還重點解決縣內100名品學兼優但家庭貧困面臨失學、綴學的農村少數民族女童。
為改善邊疆少數民族的文化生活,促進XX精神文明建設。1994年,民革中央經社部副部長沈學斌專程到XX,代表民革中央向滴水鄉魚嘎底自然村捐贈衛星地面接收設備一套,省民革也贈送一臺彩電。XX將在2000年以前完成“211工程” (“211 工程”即2米直徑的天鍋,1 個千瓦的接收功率,方圓1公里的覆蓋面),以解決本縣1906平方公里土地各族群眾接收電視難、看電視難的問題。經XX同志在省州多方籌措資金,在白云鄉“民革XX省委異地搬遷扶貧示范村”的轉田村(120戶856人)、滴水鄉前進村民委員會(200戶1051人)投資1.5萬元,建成三座“211工程”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三個村子的各族群眾稱“能看清黨中央的領導,能聽清省長、縣長的講話……”
中共中央、國務院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攻堅,是帶領全國人民步入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今天,全國、全省扶貧攻堅工作又告一段落。我們認為,民革XX省委在XX扶貧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是近年來XX統一戰線工作和多黨合作的一個典型事例,同時也在省級民主黨派與縣級地方黨委、政府的合作中,開創了一個參政議政的新局面。
5年來,XX同志在做好政府分管工作的同時,努力學習黨的民族政策,積極關心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他就XX電力發展方式寫了三千余字的論文《我省偏遠貧困縣面臨何種電力投資環境》;為XX的現代民族風情旅游寫了《XX火山》(電視專題片腳本)和《談苗族及鄰近民族音樂的舞臺效果與節拍處理》等文章;作為分管工業的副縣長,他撰寫了34000余字的《欠發達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需要什么環境》等論文,并作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闡述。通過學習和鍛煉,他能夠站在一個更為實際的環境和位置上來了解縣情,并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加深對國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