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看了《活著》一書,余華的《活著》,簡練樸實的語言使我感慨萬千,正如作者書中所提到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主要講述了中國舊社會一個地主少爺富貴悲慘的人生遭遇。富貴嗜賭如命,終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他的父親被他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富貴前去求藥,卻在途中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了,卻發現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養大兩個兒女,此后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富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后只剩富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孤獨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活著》這部小說所講述的,是一個荒誕卻又真實的故事。說它荒誕,是因為這部小說內容是在一段精簡化了的歷史階段里將整個中國社會的各種問題夸張化地集中到一個家庭中來表現;說它真實,是因為它所反映的是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這部小說的許多內容還充滿黑色幽默的意味,對官僚主義、大躍進運動和等方面都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如富貴的兒子給縣長老婆獻血卻被抽血過量而死等內容,然而這種諷刺卻是絕望的、無奈的、令人心酸的。
至于這部小說的主題與內涵,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許多人都認為這部小說太過于消極,過于沉重,對讀者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會有這樣的評論也是難免的,因為的確,這部小說從頭至尾都浸沒在一種悲劇的氣氛中,主人公富貴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慘的,他的親人一個個的離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難得的溫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讀者讀完整部小說,合上書本,看到封面上小說的題目——“活著”二字時,都會思索: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貴一樣,活著就是為了承受活著的痛苦?另外,小說的結局——富貴和老牛一起生活,似乎也暗示著一種消極的觀點:人和動物的生命價值是一樣的,并沒有什么區別,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僅僅是一種“活著”的狀態而已。
然而我認為上述觀點并不完全準確,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慘,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堅持活下去,無論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認為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活著雖然充滿了苦難,但路還得走下去。余華在書中寫道:“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責任,是活著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著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著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
我們年輕人都該去認真讀一讀這部作品,讓它來教會這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輕人生命的厚重與沉痛,讓它來給我們深刻的反思,去思索活著的價值,去擔當生命的責任。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活著,是一本由余華創作的小說,深受讀者喜愛。它以一個普通農民的視角,講述了中國近代歷史中的苦難與變遷。通過主人公福貴的一生,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生活的殘酷和人性的扭曲。閱讀活著,讓我感悟到了許多人性的真諦,啟迪了我對于生命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第一段:活著即痛苦的生存
第二段:活著即擔負責任的意義
活著,意味著擔負起一定的責任。無論在福貴的家庭中,還是在與同伴的相處中,責任與義務都是無可逃避的。福貴看著家族的家庭陷入苦難,他堅持活下去,為了報答家族的養育之恩。在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他也承擔起了幫助別人的義務。他執著的活著,不僅僅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族和周圍人。活著,不僅意味著自己的存在,更意味著擔負起責任和義務。
第三段:活著即對人性的深刻思考
第四段:活著即珍惜當下的生命
活著,是一種美麗而神圣的存在。不管是在幸福的時刻還是在苦難的歲月里,每一天都是寶貴的。福貴經受了太多的苦難和悲傷,但他依然選擇活下去。他知道,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富有,而是在于經歷,體驗和珍惜。活著就要好好的珍惜當下的幸福,無論是熱米飯的香味還是溫暖的陽光,都是上天對我們的最好賜予。
第五段:活著即奮斗的追求
活著不僅是為了擔負責任,也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福貴雖然在生活中承受了太多的困苦,但他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自由、渴望光明,不斷努力向前奮斗。活著,應該是為了積極向上的奮斗,追求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在痛苦和困苦中,我們也應該時刻保持夢想的力量,堅定地走向未來。
結論:
活著這本書帶給我許多感悟與思考。通過福貴一生的風雨征程,我明白了活著的意義和價值,以及生命中的真諦。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和生活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活著的方式與態度。無論生活多么困難,我們都應該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活著意味著擔負起責任,思考人性的善惡,珍惜生命的每一個瞬間。希望我們都能從活著這本書中汲取智慧,活出精彩的人生。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讀罷余華的《活著》,一種莫名的感覺涌上心頭。我無法猜想當時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的這部作品。但我作為一個讀者,在讀這個作品時候,深刻的覺得《活著》對于我來說是一次殘忍的閱讀。面對那黑色的書皮簡潔的名字。更是給我一種沉重和滄桑的感覺。在作品中,作者以第一人稱富貴的形象,平靜地講述了他這一生的故事。用近乎冷漠的語調,編織了一幅人性的掛毯。作品的語言風格簡潔而有力,直戳人心。讓讀者走進主人公富貴的世界,同他歡喜同他憂愁。
人生是一場奔向美好的,走向光明的,充滿希望的旅程。可是書中的主人公福貴的命運卻截然不同。他出生在地主家庭,命運卻一次次與他開玩笑。他的頑劣使他的家庭敗落在他手中。最親密的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他承受著一個又一個的.痛苦。可就算是這樣,命運依舊沒有放過他。悲劇一個接一個,整本書的故事很壓抑。但也有轉折,富貴的聾啞女兒鳳霞托人找了一個對象。對象二喜出現后,富貴以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會走向好轉。可是最后就連他的聾啞女兒也因為生孩子大出血失去了生命。命運到最后,只有老黃牛陪伴著他。
每個人內心都有著糾結和掙扎。一方面是對于殘酷現實的不滿。一方面是對于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渴望。而正是在這種糾結和掙扎中,人們變得或勇敢,或懦弱,或消沉,或積極。就像這本書序言所說的那樣,做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而是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近日,我有幸借助一位老師的指導,使用了“活著”這本書作為讀書材料,并制作了一份PPT,以便與同班同學們進行分享。通過準備這個PPT,我對這本書的主題與故事情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思考。以下是我在讀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認為“活著”這本書的主題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是因為無論是主人公福貴還是他的女兒,他們在曲折多變的生命道路上經歷了無盡的苦難與痛苦。然而,他們依然堅守著對生命的執著與渴望。通過他們的故事,我深深地體會到生命是何等寶貴與脆弱,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刻的存在,并給予它更多的意義與價值。
其次,小說中所展示的家庭關系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心。在福貴的一生中,家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父親,兒子還是女兒,他們對福貴的人生軌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福貴兒子因為貧血病去世后,福貴的妻子一直怨恨著他,于是福貴漸漸喪失了快樂與希望。這讓我意識到,家庭是一個人成長中最為重要的支撐,我們應該珍惜和家人的每一個瞬間,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與陪伴。
第三,小說中的反思讓我思考生活的本質與價值觀。福貴在經歷了各種劫難之后,開始懷疑自己所追求的是什么。他發現,金錢和地位并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滿足感和幸福。相反,他體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快樂,正是在他失去了一切時,他才認識到了生活的本質和真正的價值。這個啟示讓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追逐的是表面的物質,而忽視了內心真正的渴望。
第四,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描繪了中國社會的變遷與歷史的滄桑。從福貴的父親到他的女兒,代表了不同時期的中國人民。他們經歷了饑荒、戰爭、文化革命等時代的動亂,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民是最直接受到影響的。通過這些人物形象,我看到了中國社會的變遷與歷史的滄桑,深深地被他們堅忍不拔的精神所打動,同時也在心中爆發出對歷史與社會的深深的敬仰和思考。
最后,通過這本書和制作PPT的過程,我不僅僅學到了關于生命、家庭、幸福的思考,也提高了我的自我表達和溝通能力。制作PPT讓我學會了如何選擇和整理素材,以及如何用簡潔明了的方式表達主題和觀點。與同學的互動和分享,讓我感受到了學習和成長的過程的樂趣。我意識到,通過分享和交流,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知識,并與他人一起欣賞和思考。
總結而言,讀完《活著》這本書,并通過制作PPT進行分享,使我深入思考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家庭的重要性、生活的本質和真正的價值觀、以及中國社會的變遷與歷史的滄桑。同時,這個過程也提高了我的自我表達和溝通能力。我相信,這次讀書的經歷和分享的過程將對我以后的學習和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隨著年齡的增長,淚點越來越低,真的看不得這種書。第一次看這書怎么就沒感覺哪?不可否認,《活著》是一次殘忍的閱讀。黑色的書皮簡潔的名字,頓時有一種沉重和滄桑的感覺。它讓你看到了在歷史的大潮流中,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在時代浪潮中只能被無情地牽引著,對命運有的只是無能為力的苦苦掙扎。想來是多么的殘忍和可怕,即便知道方向是錯的,卻連站在原地尋求正確出路的權利都沒有。屈服,屈服,還是屈服,最后剩下的,只有:活著。
作者以第一人稱福貴的口吻,平靜地講完了他這一生的故事,看似近乎冷漠的語調,織就了一幅人性的掛毯,語言風格簡潔而有力,直抵人心。福貴開心,你會跟著開心,福貴難過,你也會跟著有了一絲的慟泣。人生總是奔向美好的,走向光明的,充滿希望的,可是書中主人公福貴的命運卻截然相反:福貴的人生從地主家庭出生,而命運卻一次一次的與他開著玩笑:首先是他的頑劣乃至逐漸的.使他的家庭敗落在他的手上,從此由“天堂〞開啟了通往“地獄〞之門。和他相依相伴的最為親密的人一個一個的憾然離世,讓他承受著不能承受的痛苦,可就是這樣,命運也沒有放過他,悲劇一個接著一個,眼淚完全不能表達那種刻刀在心頭刻下的烙印。
整本書讀起來都讓人替主人公和其中的人物唏噓不已,慨嘆命運多桀,也都從書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自己、自己身邊的人的童年和過往,因此產生共鳴,我想這就是余華文學作品做大的魅力吧。雖然整本書都很壓抑,但是只有一段讀來讓人欣喜假設狂:就是福貴的聾啞女兒鳳霞托人找了一個對象,她的那個對象二喜出現后,整部書的最淋漓盡致的局部出現了:在那樣悲慘的命運中突然伸出了一雙溫暖的手,有力的支撐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不但出現了轉機,還帶來了新生——鳳霞和二喜的兒子降臨了。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看到這里非常的沖動,體會了那種壓抑后突然釋放的快感。
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糾結和掙扎:一方面對于殘酷現實的不滿,一方面對于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渴望。而在這糾結和掙扎中,人們變得或勇敢,或懦弱,或消沉,或積極,總之是痛苦萬狀乃至憎恨這個世界。而就如作者的本書序所言:做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里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至少我覺得作者在這部作品中是做到了這一點。他冷靜的看著福貴的人生從繁榮走向了凄苦,可是這個過程里感覺不到作者的同情或者悲憤,反倒是那種出奇的冷靜讓讀者的思想肆意發揮,任意馳騁。
小的時候家里比擬窮,爸媽總是為了生計忙碌著,到了晚上再忙家務,給我和哥哥縫補綴補、洗洗涮涮。有時候我說“媽你早點睡吧,別干了〞記得媽媽曾經對我說過:“人只要不死就得活著,活著就得干〞。隨著年紀的增長慢慢的也體會了父母的艱辛。不管怎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生活最后都要他自己去體會,在這個過程中,在最悲壯的時刻出現的時候,我希望我們能夠記住:“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生活,只是一件外衣,有的人為它別上璀璨奪目的胸針,有的人在上邊縫著一個又一個粗糙的補丁,但無論是華美還是襤褸,我們都穿著專屬于自己的外衣行走在風塵中,承受著外界的一切,感知著身邊的一切,有愛有痛,有苦有甜。生存,還是生活,僅僅是一線之隔,一生為什么而活,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只有當內心與外物和諧之時,在人世的一遭才叫真正的生活。
正如我的題目“苦莫如福貴,樂莫如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六
榮華花上露,富貴草頭霜。福貴的前半生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他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少爺變成了一個下田耕種、為生計發愁的莊稼漢,他經歷了徐家從家大業大到一貧如洗的重大變故。許是命運弄人,福貴的人生從家道中落的那一刻才真正開始。榮華與富貴于他終究不過是過眼云煙,就像花上的露水、草頭的`秋霜一般,禁不起陽光的曝曬,一切終歸于平靜。
接踵而來的是父親的病故,母親的臥床,而在一夜之間,福貴也仿佛長大了,他從一個紈绔子弟成長為一個男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可造化總愛捉弄人。
福貴在給母親抓藥的途中被抓了壯丁,一個從未扛過鋤頭的人就要扛槍了,想想都覺得可怕。在戰場上,福貴親身經歷了死亡,也親眼看到剛剛還有說有笑的鮮活生命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體,戰爭是可怕的,而此刻的福貴只想活著。此刻生命變得是那樣脆弱,仿佛生與死只在睜眼與閉眼之間,活著是那樣遙不可及。
后來,福貴終于返鄉,而此時母親早已離世,女兒也因病變成了啞巴。經歷過生死的福貴本以為能活下來,重新與親人團聚,從此一家人過平平淡淡的生活是老天的眷顧。可是生活總是不如人意的,此后的福貴親眼看到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相繼離去,漸行漸遠,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直到晚年,只剩下一頭名叫“福貴”的老黃牛與他相伴。他有時會傷心,但更多的是踏實。因為親人們都先他而去,等他有一天也要離開時就誰也無需牽掛了。
與其說《活著》中的福貴是不幸的,倒不如說那個年代的中國是不幸的。上個世紀的中國四分五裂、內憂外患、戰亂不斷,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卻又遇到三年自然災害,時刻面臨著饑餓的威脅,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活著是從每個人心底發出的真切而又強烈的呼聲。因此余華才會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我覺得時至今日,人不應該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我們還應該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為理想而活著!
那么透過《活著》,我又讀懂了什么,我們到底為什么而活著呢?
有一部香港電影叫做《歲月神偷》,它所表現的主題是:歲月是一個神偷,他會偷走我們的青春歲月,偷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但它偷不走我們對生活的希望,偷不走我們心底濃濃的愛意。這就是生活,也許親人會漸行漸遠,但他們對我們的愛卻亙古不變。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七
十多年前在上海謀生,租了一間小房子,買了一個二手的電視機,在這之前我們家是從未有過電視機的,有了電視機就算實現了我人生的一局部理想。
記得有年春節,我在深夜里搜素到一部電視劇《福貴》,這部電視劇是根據余華的長篇小說《活著》改編的,每天晚上好似連續播放四五級,大約從十點一直播放到凌晨兩三點,我看得毫無睡意,越看精神越好,大家可以想象,這電視劇該有多么精彩。當時想過找來這部長篇小說看看,可是又一想,電視劇都看了,小說還能有什么新鮮感吸引我嗎?于是看小說的念頭就淡了。
后來文學圈子里的一個作家朋友幾次跟我提到《活著》這部長篇小說,這就又勾起了我的閱讀欲望。剛好一個寫詩的朋友開了個網店賣書,看到有余華的作品,于是就買了全套回來,首先就看《活著》。
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讀過長篇小說了,我甚至對長篇小說有一種抵觸的情緒,我想我幸好沒有當編輯,如果當編輯不得不閱讀人家的長篇小說,我想這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有的長篇小說盡管名氣已經很大,但是我依然無法讀完全本。
但是閱讀《活著》的時候,我連續讀了幾個小時,到了凌晨一點,我依然“活著〞〔沒睡著〕,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了,我讀《紅高粱家族》的時候好似也是如此。
看了小說,根據我的記憶,改編的'電視劇《福貴》,改動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一些。電視劇給我的印象是精彩。而小說給我的是內心深處深深的震撼。讀完整本小說,我的心仿佛掉進了冰窟窿里,好久好久都沒有回暖。
成為貧農的福貴本以為可以從此過上相對太平的日子,但是事實上卻是災難一個接著一個,悲劇隔一段時間就發生一次,他一生都在苦難中掙扎。
福貴在最后所有的親人都離開他去了另一個世界以后,他買了一頭老牛來陪伴他,他將老牛的名字取得和自己一樣,老牛也叫福貴,然后他為了讓老牛安心干活,給老牛假想出了幾個伙伴,他們是家珍、鳳霞、苦根、二喜。這些名字全都是福貴死去的親人,他們活著的時候,就像牛一樣的活著。實際上,牛比他們還好,因為牛不需要穿衣服,也不需要吃飯,它們吃草,不需要耕種就能長出來。
中國農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誰在思考?農民在思考嗎?沒有,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他們活著就是為了吃飯,為了吃飽,吃飽以后,可以思考著能否吃好一些。至于別的,對于他們,實在是過于奢侈。而就是吃飽這個問題,從1949年到1978年,對于中國農民都是奢侈的問題。人在沒有吃飽的情況下,那就只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吃飽。我小時候的遠大理想就是頓頓有兩糙飯吃,大米比包谷面稍微多一點更好的那種飯。
因此農民不能有別的想法,不能有愛好,有了就是不務正業,在那個年代,農民們在相互監督著彼此。改革開放之初,最先離開土地,放棄土地的農民都遭到堅守在土地上的農民的嘲笑,好在是后來的情況越來越好,那些堅守在土地上嘲笑離開土地的人的人也堅守不下去了,最終自己或自己的下一代還是離開了土地。我想這是好事,農民進城開闊了視野,長了見識,改變了觀念,大家在一個大環境中公平競爭。但愿過去的苦難離我們遠去,永遠不再回來。愿農民頭上那些特殊的符號慢慢的淡化。愿人人平等的時代快些到來!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八
生活有如立體幾何圖形,它是多面的,而我們卻長了一雙平視的眼睛。而優秀的文學作品會用語言和文字將你的思維帶進它的多維世界,猶如編筐編簍。所以說閱讀一本書就是對另一個自己的認知。“余華”的'《活著》,似乎是在講述一個“富二代”的敗家史。主人公“福貴”不削眼里只有土地的父親,那是他的生活。
母親的溺愛也不過是父親責罰的擋箭牌,那個活著的“福貴”不過是個肉體,又或者說他從來沒活過。時間就是這么奇妙,歷史的變革讓“福貴”一無所有,然而悲慘卻將他揉碎后埋在現實的土壤里生了根,發了芽,這才是一個有枝有葉的“福貴”,真正的“活著”。這也許就是“余華”創作的初心。
面對“活著”這個看似簡單而又沉重深刻的話題,這是一個讓我們學會思考的作品。我們是要活在別人眼里還是要活在自己的心里?“活著”可以解釋為“生存”和“生命”,當然“福貴”也許沒有想這么多,他只是覺得“活的像個自個兒”。然而即使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活的像個自個兒”?又或是說有多少人想過要“活的像個自個兒”!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九
《活著》是余華創作的一部現代小說,通過一個普通農民的生活經歷,講述了中國歷史上一段動蕩與苦難的時期。這部小說以其真實而深刻的描寫方式,讓我領悟到了生活的珍貴與幸福、親情的重要與偉大,也讓我對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首先,閱讀《活著》讓我意識到了生活的珍貴與幸福。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從小到老,飽嘗了各種災難與苦難,但他從未失去希望,一直堅持活下去。他所經歷的一切,從封建社會到解放,再到文化大革命,展示了中國歷史上一段動蕩的時期。在這混亂的歲月中,福貴親眼見證了戰火、饑荒和動蕩帶來的痛苦,但他依然珍惜每一個活著的機會。作為讀者,我意識到了生活的可貴,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我們依然應該堅持活著,感受生命的喜悅。
其次,親情在《活著》中被賦予了重要而偉大的意義。小說中,福貴失去了父母、妻子和兒子,他的家庭遭受了巨大的重創。然而,他始終保持著對家人的深深的眷戀和思念。尤其是在福貴和他的女兒在饑荒中相依為命時,他展現了作為父親的無私奉獻和對家人的深愛。而福貴的女兒也表現出了堅韌的品質,她在困難中學會獨立和堅強,成為小說中的一個亮點。通過《活著》,我意識到了親情的偉大和可貴之處,為了家人,我們愿意付出一切。
再次,讀完《活著》,我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小說中的福貴經歷了一生的悲痛和苦難,但他在最后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書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活著就是為了讓別人過得更好。”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我們往往追逐著名利和金錢,卻忽略了對他人的關懷和幫助。福貴在最后的歲月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選擇了自愿、謙卑地服務別人。這讓我意識到人生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尋求個人的成功與滿足,更應該從周圍的人和社會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最后,閱讀《活著》讓我明白了艱難時刻下的人性光輝。盡管小說中有許多殘酷和悲傷的描寫,但仍有許多人在逆境中展現出了人性的美好。比如,福貴經歷了多次的饑荒和困苦,但總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幫助他度過難關。這讓我確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仍然會有善良和正直的人們存在,他們會為了別人的幸福和生活的美好而不斷奮斗。這也讓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擁抱愛與美好,努力做一個對他人友善和有益的人。
總之,讀書心得體會《活著》深深觸動了我對生活、親情、人生意義和人性的理解。這部小說真實而令人震撼的描寫方式,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對親情和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通過福貴的經歷,我明白了人生只有活出真實和意義,才能在時間的流逝中留下痕跡,才能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與豐盈。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
人們紛紛在這個叫做活著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余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再縈繞他們的時候,余華絲毫沒有猶疑,他鐵青著臉讓自己的角色們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征兆,近乎殘忍。
只留下我們錯愕當場。
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
“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他的母親說。大多數人應該在這個時候心痛不已。貧苦艱難的生活,福貴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讓有慶對生活喪失希望。他熱愛他的兩只小羊,為了割草和上學每天來回奔命。所以當他在父親眼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們都天真地以為悲劇該結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來,于是有了一點淡淡的喜樂。
可是我們怎么知道他會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們知道的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一樣,有慶的死冤枉而荒謬。由于血型不幸與臨盆的縣長夫人相同,他竟是因為抽血過多而夭亡的。
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里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后福貴只剩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
因為遠離那些動蕩的年月,因為并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們不禁有些戰栗。薄薄的`十二萬字,籠罩著“欲哭無淚的壓抑”。
只是闔上書本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紛爭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著,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應當便是生命的力量罷。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而且身邊少了一個一同承擔的人。
福貴正是這樣一個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實是幾萬萬人的縮影,中國近百年來經歷的所有苦難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來,他有著傳奇般的人生,但你絕對不會希望擁有那樣的傳奇。
福貴當年是個二世祖,每日揮霍家里的積蓄,不知哪修來的福氣討了個賢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貴依舊吃喝嫖賭,不僅輸光了家產,還氣死了爹,老婆連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兒鳳霞相依,這時的福貴才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萬幸的是,家珍在產下福貴的第二子之后帶著兒子有慶回到了他身邊。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福貴在為病重的母親抓藥的途中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聾啞,兒子雖機靈活潑,后來也因為縣長夫人輸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貴經歷、自然災害,鳳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鳳霞產下的一子苦根也沒有逃過命運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貴一個人,和一頭與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遠,頗有些孑然一身的蕭瑟。夕陽的余暉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駕著牛漸遠,沙啞的歌聲在土地的盡頭緩緩升起——“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這本沉重的藍皮書,淚已濕眼眶,讓我感慨萬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經歷的種種悲慘,更因為他經歷了這么多,卻依然卑微地活下來,他所承擔的已遠遠超出普通人能夠想象的范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而且身邊少了一個一同承擔的人。但是,正因為如此,生者才要更堅定地生活,那是因為他們背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明天。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一
作為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活著》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得以了解中國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還對人類的悲喜與生命的意義有了全新的認識。以下是我對《活著》的讀書心得體會。
第一段:揭示歷史殘酷真相的苦難生活
《活著》以虛構的角色福貴為主線,通過他的視角,展現了中國上世紀的苦難生活。經歷了國民黨時期、解放戰爭、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等重要時期的變革,福貴一家在悲慘的歷史時刻中生活著。作者余華以流暢詳細的筆觸和真實感人的敘述方式,揭示了歷史的殘酷真相,令人深感震撼。
第二段:堅忍不拔的生命力展現了生命的韌性
盡管福貴一家在命運的折磨下,失去了親人、財產和尊嚴,但面對一切不公與苦楚,他們堅韌不拔地活下去。福貴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無盡的生命力,一次次戰勝困難和挫折。福貴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的力量是無可阻擋的,只要堅持不懈,永遠不會找不到希望的光芒。
第三段:人性的探索與反思
福貴一家所經歷的痛苦不僅揭示了中國歷史的殘酷,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無論是上層統治者的顯赫權勢,還是普通人民的底層痛苦,作者都無可否認地展示了人性的悲歡離合。人物形象的善惡與復雜性令人深思。在光明和黑暗的交織中,我們被迫對人類社會和人性作出深刻的探索與反思。
第四段:對傳統文化價值的思考與傳承
《活著》以中國農村為背景,貫穿著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作為中國人,我們對于尊重長輩、傳承家族的價值觀念有著獨特的情感認同。通過福貴一家的故事,我們不僅看到了傳統文化中的家族觀念,還體味到了家族的堅持和無私奉獻。福貴頑強地活著,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延續家族血脈和傳承家族的精神。
第五段: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的追尋
《活著》給予了我對生命的新思考,引導我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無論遭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都要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堅持追求自己生活的價值。福貴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活著就是一種奇跡,每一天都應該用心去感受這份奇跡,以及帶給我們的一切美好。
總結:
《活著》是一部深刻而震撼人心的小說,它通過福貴一家的艱苦經歷,展示了中國歷史的苦難與榮光、人性的黑暗與善良,并通過對生命的追問,使我們思考人類的真正價值和意義。閱讀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了歷史和文化知識,還讓我更加堅定地珍惜生命,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和困境。《活著》深入人心,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也讓我在追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道路上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二
《活著》是一部由余華所著的小說,通過講述一個普通農民的一生經歷,深入剖析了人生的苦難與尊嚴的價值。在閱讀過程中,我深受感動,并從中汲取了許多人生智慧和啟示。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閱讀體驗,從五個方面分享我對《活著》的讀書心得體會。
首先,在小說中,我被主人公福貴堅強的毅力所打動。面對連綿的災難和家庭的破碎,福貴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存欲望。他盡力逃避,盡力掙扎,盡管他孤獨、貧窮,但他依然保持著內心的力量。福貴告訴我,無論身處何境,只要心存希望,堅守信念,就能不斷戰勝困難,活下去。
其次,小說揭示了人性中的黑暗面和道德淪喪。主人公的家庭受到了無盡的苦難折磨,但是親人們卻無情地剝奪對方的尊嚴和存在權。親兄弟之間的背叛,甚至親兒子對父親的冷漠,讓人揪心又悲憤。這讓我認識到,人性中存在著貪婪和冷酷的一面,我們必須用善良和同情心去拯救自己和別人的人性。
第三,作者通過描繪歷史背景,喚起讀者對中國社會的思考。小說中出現了戰爭、饑荒、土改等歷史事件,這豐富的歷史背景給了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我們應該正視歷史的悲痛,為過去的不幸而反思,同時也要珍惜現在的幸福。這本書給我一個重要啟示:珍惜和平、保護和平,讓我們能夠過上和諧幸福的生活。
第四,小說中福貴的生活觸動了我對尊嚴和人生意義的思考。盡管他失去了一切,但他從未失去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性的信任。他用力工作,默默承受痛苦,他用堅持活著,表達了對尊嚴和生存的追求。福貴的一生告訴我們,活著就是一種叫做“尊嚴”的東西,只要有尊嚴,人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能找到生活的意義。
最后,小說以福貴通過對死亡的思考領悟到“活著”的價值為結尾,給予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思考。面對一切苦難,福貴最終選擇了生存下來,他明白了生命的可貴和獨特。福貴的生命并不完美,但他清楚地認識到活著的真正意義是什么。這啟示了我,無論遭遇什么困境,都要選擇活著,因為活著意味著機會,意味著改變,意味著無盡的可能性。
《活著》是一本發人深省的作品,它不僅向讀者展示了人生的苦難和悲劇,更告訴我們,無論經歷怎樣的挫折和痛苦,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應該堅守尊嚴,珍惜生命。通過閱讀《活著》,我受到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尊嚴的追求,我相信這些啟示將一直陪伴著我,指導我在人生道路上追求真正幸福和內心的力量。這本書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思考人生的意義,也賦予了我勇氣和智慧面對將來的挑戰。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三
《活著》其實很簡單,它只是講述了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做的事——活著,或者說更好的活著。
《活著》卻又很復雜,它將人們放置在了一個充滿苦難的時代里,將“活著”最寶貴的信念,完全地剖析在人們面前:以回憶的姿態,去深刻地體會“活著”,艱辛,本然,寧靜。就如林蔭下的福貴,牽著老牛,念叨著亡故妻兒的名字,依舊充滿感情,仿佛他們從不曾遠去。
文章的主人公福貴,一生坎坷波折。當所有的親人都先他而去,親情的美好被死亡無情的撕碎,他以一種超乎想象的堅毅與執著活著,沒有被厄運打垮,扼住了生存的咽喉。
讀過《活著》,看到福貴的親人一個個死于病痛和意外,生死別離剜割著福貴的心,福貴依舊沒有放棄,由紈绔子弟變成了有堅定信念的人。由主人公的信念引發了我對生命的思考,對活著的感悟。
文中的活著,決不是無目的地延續生命,而是為了心中的信念,將活著演繹為生命的升華,去戰勝一切失敗,痛苦,永不放棄希望。
為了活著而活著。
當一個人在經歷過生死困境,認識到生命的不易,當活著成為一種信念,而非只是想著自己的功名和后人的褒貶時,人們也許就會像福貴那樣:獨自一人卻不孤寂,因為他能從自然中所有有生命的東西身上找到生命的活力,活著的快樂;也許就可以做到,對于自己的過往,那生與死的別離處之泰然,因為活著已成為心中最堅定的信念,看透活著的真諦,不會因生死別離而有所動搖;也許就可以做到夕陽西下,與老牛相依的淡泊、寧靜。
活著是一種本能,是生物本源中對生命的敬畏與向往,活著是純凈美好的,是本真質樸的,人就是為了活著而堅定不移地前進,不論前方是黑暗還是光明,是荊棘密布還是鮮花綻放。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在活著本身面前,其他一切都不足以成為理由。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四
《活著》是中國作家余華創作的一部經典小說,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杰作。通過講述一個普通農民的故事,小說展現了生死、親情和人性的探討。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思考和反思的力量。以下是我對《活著》的讀書心得體會。
在小說的第一段,我們見到了主人公福貴,他是一個簡單而善良的農民。雖然他從小就生活在貧窮和困苦之中,但他一直努力奮斗,為了生存和家人而奮斗。這令我想起了自己和許多普通人的生活,我們并不富有,但我們依然努力工作,為了生活而努力。福貴的堅強和勤勞精神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明白了生活無法被輕易打敗,只要堅持努力,總會有希望。
然而,小說中描繪了福貴從幸福走向不幸的人生軌跡。社會和歷史的變革給福貴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他的家庭破碎,親人相繼離世。這讓我對人生的無常和殘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意識到,我們經歷的痛苦和挫折,并非個別現象,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命運都會給予我們苦難和磨練。面對這些逆境,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面對,堅持前行。
小說中最令人唏噓的一幕是主人公的女兒被賣給人販子。這一幕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殘酷,對人性的扭曲也令人震驚。而福貴對女兒的不離不棄、撫養和愛護,更是彰顯了親情的偉大。通過這一故事,我深深被福貴父愛的偉大感動。他從不放棄,不管是在貧窮時還是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他一直堅持著。這讓我反思了自己對親情的理解,親情不僅僅是親人之間的關系,更是一種無私的付出和關懷。
小說中描寫了福貴在痛苦中的奮斗和掙扎,通過對他堅守生命的探索,我對生死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小說中許多人物在經歷了各種痛苦之后,選擇了離世。而福貴堅信,“活著就是希望”,他選擇堅持活下去,直到最后將自己的經歷和故事記錄下來。福貴在生死之間的選擇令人敬佩,他從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這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的精神。
通過閱讀《活著》,我深深感受到了作家余華對現實社會的觸動和反思,以及對生活本質的思考。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敢于直面生活的困苦和磨難,他的堅持和勇氣給了我很多啟示。從這本書中,我更深刻地理解到,無論我們經歷怎樣的坎坷和挫折,只要堅持希望和努力,我們都能夠活得更精彩。
通過《活著》,我不僅對社會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提高了對自己和親人的珍視。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人生的無常和殘酷,也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讀完《活著》,我深深地被福貴的故事所觸動,也被余華高超的筆觸所折服。這是一本極富有感染力和思考性的作品,無論在什么時候,讀完這本書后都能給人以很深的啟示。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五
書就是比電視劇好,永遠留下屬于自己的想象空間。
以前看過《活著》的電視劇,劇名就叫福貴,這也是書中主人公的名字,男主角的神情我至今記憶猶新。小說的內容我就不贅述了。
福貴,典型的舊中國名字,經歷過當壯丁,兩黨戰爭,人民公社,危難的時期。歷經磨難,他活下來了,為活著本身而堅強的活下來了,盡管身邊的一切的不在了。
故事結局,雖然苦根也不在了,福貴還是依照承諾買了一頭牛,一頭懸在屠刀下的老牛,原本怎么會有人買呢?福貴是看見了它的眼淚,道出了它的絕望,仿佛它就是自己的化身。他拯救了它,從此出人意料地陪伴福貴十幾年。老牛和福貴一樣,在生還渺茫的情況下依然存活了下來。福貴當過闊少爺,沉迷過妓院賭場,踏過內戰時的死人堆,架大鍋煉鋼鐵,送走了身邊一個個親人,他卻一直都還在。他孤獨嗎?故事開始時,福貴牽著老牛耕田,叫了一長串名字:家珍,鳳霞,有慶,二喜,苦根。他不孤獨,他有老牛的陪伴,有記憶的陪伴,他已經能面對這些事情了,那些記憶也許不那么苦了,他已經能坦然地對“我”講述了。
福貴這個人還是值得稱贊的,曾經的闊少爺,輸光家產之后毅然接受了生活的重擔,他沒有像春生一樣,被打倒之后就再也爬不起來。可惜,不知道是社會的動蕩還是命運的捉弄,釀造了這個悲劇,也許是福貴這一生太悲劇了,以至于他身邊的人都那么好,不離不棄的家珍,聽話懂事的鳳霞,有慶,孝順有加的二喜,還有可愛乖巧的苦根,都算得上是幾近人性之完美,映襯著這個完美的悲劇。
我是不信命的,現實就算是殘酷,暴風雨即使更加猛烈,也只有接著扛著。
我悟不出多大的道理,只是體會到,再艱難,都要挺下去,要有信念,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雞會變成鵝,鵝會變成羊,羊會變成牛。一家人只要在一起,就要開開心心的,其它的,只要努力,總是會有改觀的。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六
親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福貴對生的渴望就一點一點的增強。也許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但當他看到什么是“壞”的時候,自然可以做到“好”。這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只有活著才能去追求,去選擇,去改變。
單純的活著,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我們應該傾盡一生去追求的,但事實上沒有人能夠單純的活著,欲望始終束縛著人的內心,無法擺脫的。其實所謂的痛苦和欲望,都是我們的主觀思想,如果真的可以把生存的意義上升到活著,便可以選擇性的接受與不接受,甚至是選擇性的面對于不面對,福貴這種經歷過人世間極苦極悲的人應該就可以做到,寵辱不驚也好,順其自然也好,隨遇而安也好,不過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生命并非一個絕對體,有些時候還是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外界的必然條件視時回歸現實,基于現實做出自己的判斷,給出自己的評價。
總之這都是一種對自己考驗,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參悟。
同時,福貴這種釋然一切,對生死無所謂的態度也是一種悲哀。我們不能追求生死無謂,而是應該追求生死無畏,如果功利的為了活著而活著,放棄所有流淚的理由,甚至連一個借口都不給自己留,活在一個虛設的環境里,生活自然是枯燥泛味的,也是失去了其根本意義的。
有些人在有些時候是沒辦法的,就像福貴,經歷了那么多,到最后他身邊就只剩一頭將死的老牛了,他一生都在選擇,卻一生都沒有被幸福選擇,只是悲哀,是他自己的放蕩還有社會的動蕩造就了他的悲哀。不說那些打著解放旗號的革命運動是否科學,我只看到了福貴這類人的真實的悲劇。
窮困人民是沒有地位的,福貴一家的悲慘泯滅也并非偶然,有造成其發生的必然原因。那就是黑暗的社會對于窮苦人民的蔑視甚至是無視,他們的生死沒有人在意,卻要在不必要的時候被剝奪生存的權力。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七
《活著》是余華的長篇代表作,本文為大家推薦讀了本書的讀書心得體會范文,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再次翻開余華的《活著》,一種莫名的感動再次涌上心頭。我不知道作者在寫時是懷著一種什么樣的心情,但我知道作為一個讀者,在品味這篇敘說一代人歷程時的深切感受!
作者余華這樣解釋“活著”: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所以《活著》的主人公徐福貴在談到死去的親人的時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徐福貴活著,好像就是為了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 死亡構成了福貴一生不間斷的悲劇:兒子有慶死于強制給縣長的女人獻血,女兒鳳霞死于難產大出血,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孫苦根死于吃豆子撐著了,這些死亡誰也預料不到。只有他的父親、母親和妻子家珍死得尚且自然。
在這出關于殘亡的戲劇上演之前,他夜以繼日地吃喝嫖賭,在一夜之間由闊少爺變成一文不名的窮光蛋,而他的父親,在親手處理掉所有的田產之后,死于由老宅遷到茅屋的當天。破敗前的少爺不懂得傷心而破敗后的福貴沒資格傷心,因為他已經成了佃農,佃種著曾經屬于自己的五畝田地。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年僅7歲的外孫苦根。
他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了,而他卻沒有這種“幸運”,他只能活著,因為這是他的命運,一頭牛在犁完所有該犁的地之前,一個人在挑足他應挑的`擔子之前,上天是不會讓他的生命提前逃離的。
從表面上看,這一切好像都只能歸結于命。而事實上,這些悲劇歸根結底來自動蕩的社會,不正常的歷史,在這個扭曲的年代里,在殘酷的歷史面前,貧苦的個體生命注定不會有好的前景,死亡便仿佛應運而生。在那個戰爭的年代,大躍進的年代,福貴是一個象征,他是貧窮百姓縮影,背負著諸多的厄運和沉重的歷史悲傷。在那個灰色的年代,創傷充滿了整個社會,歷史把人類所能承受的所有不幸都壓在中國百姓身上,因而他們的生命也才顯得那么脆弱。
在失去了其他的親人之后,福貴與苦根相依為命,他們共同的心愿就是攢錢買一頭牛。錢終于攢夠的時候,苦根卻已經死了。福貴一人買回了牛。那本來是一頭正要被宰殺的瀕死的老牛,它已經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殺它恐怕也活不長了,但是,因為不愿看著老牛在哭,早已不再會哭的福貴買下了它。起個名字也叫福貴。
一過10年,“兩個老不死的”———徐福貴和老牛福貴———居然都沒有死,他們活著。福貴趕著福貴去犁田,在吆喝福貴的時候嘴里也喊著所有死去親人的名字,好像他們也都是些駕著軛正在埋頭犁田的牛。
他變成了一個孤獨的的老人,站在老黃牛旁,絮叨他這一輩子的故事!他是多么的無奈,面對親人的死,他只能眼睜睜看著,沒有血淚的控訴,也沒有撕心裂肺的叫喊命運不公,有的只是福貴在生活中磨練出來的忍耐和堅強的意志,這無邊無際的忍耐包容著一切的悲痛,以致再大的苦難降臨,福貴也能將他無聲無息地消融在包容之中。生命是脆弱的,生活是殘忍的,眼淚是沒有用的,而惟有一顆堅定勇敢的心才是永遠不老的。在福貴心中,這個世間無所謂無望,他活著是為了活著的本身,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他的親人死了,生前他們相依為命;死后,福貴知道,不管他死去的親人化作了泥土還是化作巖石,這都與他無關了,他只有好好的活下去。福貴一生經歷種種生與死的轉換,他向死而生,在死亡的邊緣喚醒對生的渴望,頓悟生的價值與寶貴。在殘酷的生活里從容。有人說這是一種對生活的麻木,對死亡的麻木。其實,我想他是在用沉默的方式思考生與死。他懂得了死亡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而生存是通往死亡的一條路,或許這條路上險象環生,或許平平淡淡,但他依舊在以各種方式考驗著活著的人,福貴,他經得起這種考驗。在殘酷的、不穩定的生存中,福貴也變得越來越堅強,忍耐。福貴頓悟了一切的苦難,在對苦難超強的忍受中,顯示他堅忍不拔的品質。
我總認為人世間最傷心的事莫過于親人對你的不理解,當看完《活著》你會知道,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看著身邊一個個親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著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當出生在90年代的我們還在為物質上的需求挑三撿四時,我們從來不知道上一代人為了生存而掙扎的情形;當我們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時,是不是也應該想想這世上更苦難的人,與他們相比,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感到幸運呢!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當一次次邪惡的觀念充斥著我們的大腦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冷靜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呢!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第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八
《活著》是余華創作的一部極具震撼力的小說。通過講述一個平凡農民的人生歷程,小說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殘酷。讀完這本書,我深受觸動,產生了很多思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人生的意義、家庭關系、社會環境、人性的善惡和生命的堅韌等幾個主題來談談我的讀書心得體會。
首先,我想談談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在經歷了無盡的苦難和痛苦后,依然保持著對生命的執著。他認為人生最大的價值在于活著,并為此而努力。這讓我深思,人生的真正意義究竟是什么?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和死亡,但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能做的是活出自己的價值,并努力創造美好的回憶。福貴的堅守使我明白了,無論境遇如何,都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其次,家庭關系是小說中的重要主題之一,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個方面。福貴與父親的關系緊張,而與女兒的親情卻非常深厚。他為了保全女兒不惜舍棄自己的尊嚴和生命。這種無私的父愛在人們的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盡管生活中常常存在著矛盾和爭執,但親情是最無私而強大的力量。這也啟示著我們要珍惜家人,與家人建立更好更穩固的關系,因為家庭是我們人生最堅實的后盾。
第三,社會環境是影響個體發展和命運的重要因素。小說中的福貴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經歷了戰亂、饑荒、政治運動等。這種極其惡劣的環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福貴身陷逆境,盡管經歷種種折磨和痛苦,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依然保持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這讓我體會到,環境雖然會對人的命運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面對困境時,我們應該堅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努力尋找生活的希望和動力。
其次,小說探討了人性的善惡問題。在小說中,有很多殘忍和冷酷的描寫,人們為了生存而背叛、殺戮,這使我對人性產生了很大的疑慮。但在福貴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他不忘初心,為保護他人付出一切,維護正義與公平。福貴的堅持引起了我的思考,人性并非完全黑暗,善惡兩種力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永遠存在,在逆境中我們能看到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最后,福貴生命的堅韌對我影響最深。小說中,福貴經歷了家庭的破碎、親人的喪失、身心的折磨,但他從未放棄生活的希望。這種堅韌讓我敬佩,也啟示著我要面對困難時要堅持下去。無論遭受多大的打擊和痛苦,只要擁有堅韌的品質,就有可能戰勝一切困難,走出困境。
總之,《活著》這部小說給予了我很多啟發,讓我意識到生活中的苦難和困境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面對這些,堅持、堅韌和樂觀的心態是戰勝困難的關鍵。此外,親情、人性的光輝、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也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這本書,我更加堅信,只有堅守善良、執著于人生的每一個瞬間,我們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價值。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九
活著,承載了多少好處、情感和力量呢是進行時,是生命的持續狀態,是靈魂的永恒追尋。
看完《活著》,想說說關于"活著",這樣廣大卻沉重的話題,似乎每一個語句都顯得蒼白,每一聲嘆息都顯得無力;然而,活著,是進行時,是你我此刻正在經歷的狀態,無從逃避,直至那一天,你我在神的審判臺前,而從那一天起,我們將活在永恒的國度里。而活著和永恒,有人只看到了一部分,于是沒有永恒的方向,迷茫地活著。
當我們聽著故事的敘述者——福貴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感覺著他活著的狀態一點點變化:年少無知時,萎靡地活著,無視妻子的艱辛,無視父母的關切,無視現實的職責;風云突變后,掙扎地活著,戰場上經歷生存的殘酷抗爭,生活中面臨活著的底線挑戰,情感上體會為父為夫主角的重擔;看盡生死后,麻木而樂觀地活著,無牽無掛,無淚無述,也無欲無求。"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們會默然發現,活著是一種狀態,僅僅一個詞,悲慘抑或苦難、凄涼、無奈,無法展現它的全貌,但是哪怕是其中一方面我們都無法深入觸及。小說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福貴如何從游混于社會的闊少爺轉成一無所有的佃農,如何從剛開始無所事事的"敗家子"到最后持家生活的"頂梁柱",如何從剛開始的淡漠親情到之后飽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痛。
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余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完美的期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再縈繞他們的時候,余華絲毫沒有猶疑,他鐵青著臉讓自己的主角們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征兆,近乎殘忍,只留下我們錯愕當場。
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他的母親說。大多數人就應在這個時候心痛不已。貧苦艱難的生活,福貴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讓有慶對生活喪失期望。他熱愛他的兩只小羊,為了割草和上學每一天來回奔命。所以當他在父親眼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們都天真地以為杯具該結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來,于是有了一點淡淡的喜樂。
"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里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后福貴只留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
因為遠離那些動蕩的年月,因為并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們不禁有些戰栗。薄薄的十二萬字,籠罩著"欲哭無淚的壓抑".只是闔上書本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紛爭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著,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應當便是生命的力量罷。
余華這么說他寫作的緣起——"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職責,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傷的情節之間,福貴仍然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述說苦難的時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
我仿佛已經看到許多問號:這樣,我們的生存還有什么好處
嗯,就像那誰說的,企圖探究活著的好處注定只能成為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并無好處。
那到底該怎樣活著
老人對生命的態度總是讓我很敬畏。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動蕩后,眼前的一切都已經變得無所謂了。他們不擔心是否會被炒魷魚,不擔心是否有戰爭,不擔心下一周的股市行情——或者說是不愿去操心了。這就如同余華所說的——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這么說來,老人的態度也就是孩童的態度了。在我們絞盡腦汁去尋思到底什么是活著、該怎樣活著的時候,造物主在我們背后偷偷的笑了。原先,他早已把答案告訴了我們——終點就是起點。我們在一開始就已經手握答案,只是這輕易而來的結論在沒有經歷現實的驗證之前我們不愿意相信。于是,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來驗證它。驗證結束,生命也就接近終點了。
呵呵,無數大家都說不清的事,我怎樣又能說的清呢。我只是在看完余華的《活著》以后說一些關于活著的話而已。
又或者,"活著"更本不需要我們去多言。我們還是像福貴那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然后在無所事事的時候,跟一個飄過的人一齊翻閱那些或痛苦或甜蜜的回憶,最后拍拍屁股,在夕陽下抽著煙斗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