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一
當我看到要講的是《赤壁賦》時,心里很矛盾,因為這一課很多內容可講,但同時內容多,又怕時間不夠,這是剛開始時的困惑,不過,上次講過一次公開課,這次的信心很強,靜下心來,認真回想上次講完課,評委的評價,一定要注意。通過幾遍梳理,閱讀《教參》、查找相關備課資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這一線索,分析理解課文,試講幾次,發現效果還不錯,但前提是學生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預習,但后來得知:學生還沒學到這一課,那么教學內容就需要變,這時離正式講課還有六天,作為高三的老師,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所以建議以后公開課的`時間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沖突,于是,迅速定目標,大膽刪節,立足課本,吃透語言。
可以說,《赤壁賦》的難懂字詞不多,但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學生,其他的只要結合課下注釋,完全能夠理解,只要問題引導的具體,學生應該能聽懂,事實證明,效果也是不錯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在安排教學環節中,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理清感情脈絡,難點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當然,在時間上沒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時,我覺得學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斷他們,所以延時三分鐘,不過我覺得學生參與度較高,就是一種成功,能說一些有用東西,能體會做的一點思想,這節課就是有收獲的。
但我覺得呢里的多媒體設備真是太老了,出現狀況,又不能及時彌補,有點不好,以上是我對這次作課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說一句:“作為教師,不講公開課是不完整的,也很難成熟,我就是愛將公開課。”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二
在安排教學環節中,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理清感情脈絡,難點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當然,在時間上沒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時,我覺得學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斷他們,所以延時三分鐘,不過我覺得學生參與度較高,就是一種成功,能說一些有用東西,能體會做的一點思想。
這節課就是有收獲的。但我覺得呢里的多媒體設備真是太老了,出現狀況,又不能及時彌補,有點不好,以上是我對這次作課一點不成熟的看法,留下我的.聯系方式,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說一句:“作為教師,不講公開課是不完整的,也很難成熟,我就是愛將公開課。”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三
我自己比較喜歡蘇軾,也看過一些蘇軾的作品和關于他的介紹評論文章,欣賞他的曠達人生,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起來,讓我更能堅強的面對困難。我想讓學生學這篇課文也有許多收獲,所以做了很多準備。
這一課上完,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自學階段的基礎文言現象很多同學沒有整理全,只有三分之一的好學生能掌握。這要靠檢測鞏固,還得是反復訓練。
二、誦讀遍數不夠,學生只滿足會讀課文。韓博士要求讀六遍課文,學生達不到。即使讀也只是為默寫,只讀不思。
三、蘇軾思想本來就是難點,學生對三、四段內容理解不到位。主客問答,蘇子思想矛盾的變化,天地萬物的辨證關系,蘇軾是如何解脫的這些問題學生不好把握。
學生積極性主動性還不夠,所以在學完之后 ,從大師身上沒學到多少精神。
從我自身談起也有不足之處,我還是放不開手對學生估計高,所以有些失望;引導不到位,學生討論不出來,有時直接自己講,學生被動接受。
這節課的收獲:寫作素材的積累,參看高考優秀作文,引用蘇軾的例子,從不同角度論述,一事多用,靈活多變。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四
這次選了一篇古文,探索了古文的上法。
之前我的上法是先疏通字詞,然后再講解內容。我的依據是,學生對于文言文最大的障礙在于文言的理解,所以,只要疏通了字詞之后,文言文就變成現代文了,理解起來就會順利許多。
一是像前赤壁賦這種文章篇幅較長,一個個字翻譯過來,殺傷課時太厲害,至少要花去兩節課,一個學期四、五篇古文下來,必定造成課時緊張。
二是這樣的上法實在太無聊,課堂氣氛極為沉悶,自己上的又沒勁了,學生也倒下一大片。
三是市面上的翻譯書連篇累牘,學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決。后來我試著在上課之前便讓學生翻譯課文,他們照樣可以借助參考書一字不落地翻譯出來。四是我以為他們通過翻譯,可以把古文當成現代文來讀,但實際上,即使疏通了文字之后,學生對于課文照樣隔膜,甚至能夠背誦了,也未見得親切。這一點,在第一次試講的時候顯露無疑。
后來試著將文與言結合起來說,發覺不僅推進速度快很多,而且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大概他們終于覺得老師在講一些翻譯書上沒有的東西了。此外,“會翻譯”和“能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我之前上古文,有點天然降低了古文的難度,就是覺得翻譯過關,古文搞定大半,其實并非如此。現在看來,在課堂上,把關鍵的字詞點出來,進而帶動內容的理解,可能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的結合趁熱打鐵,最少疏離感。至于翻譯的作業,大可提前至課前完成,在課上只要點出一些翻譯的難點即可。
還有一點反思就是上課的節奏把控,有時候上課很急,就比如第一次試講,感覺學生怎么什么也不知道,于是便急于代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是聽到學生嘴里奔出一個自己想要的詞句,便急忙接口,唯恐學生再旁逸斜出。后來第二次試講,這樣的情況便少了很多,第三次則幾乎沒有了。
二是教師心里沒底,沒有足夠的自信來接學生各式各樣的回答,更別說進行適當的引導了。這樣牽著學生走的做法,實則回避了實質性的問題,很難讓學生沉浸到課堂中去。
最后,預習作業要有針對性,而不是流于形式。高效的預習作業會大大節省課堂的時間,也是了解學生知情結構的最好途徑。我甚至覺得,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何設定,要看學生預習作業的境況而定。
赤壁賦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個課時,“戰線”會拖這么長我也沒想到。第一節課我主要對蘇軾這個人進行的介紹,分別通過“三蘇”、“唐宋八大家”、“蘇黃”、“蘇辛”、“宋四家”等來介紹蘇軾。我將蘇軾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說給學生聽,他們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問我后來怎么樣。可惜我課前查閱的資料不夠豐富,無法繼續解答學生的問題。由于是上《赤壁賦》,我又補充了他寫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讓學生整理在本子上,齊讀了一遍。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讀的時候他們也能像現在這樣就好了。時間過得飛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賦》的時候,卻已經下課了。
因為文體是賦的關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誦讀和背誦,體會賦的美感,而不太過強調翻譯與字字對應。況且如此優美的賦,一經過現代文翻譯,美感就喪失了。但由于教學經驗不豐富,我以為字字落實總沒有錯,可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卻造成了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昏昏欲睡。
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強,所以我幾乎是上完一段給學生總結一下本段的思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記憶和理解。許多同學在剛接觸這篇文言文的時候,讀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結果在我講完全篇之后,許多同學都說在學過的《勸學》、《師說》、《赤壁賦》中最喜歡這一篇,這倒讓我很是驚訝,讓我覺得我的付出沒有白費。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課前要做到備課充分,多查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
(2)在介紹作者的時候要注意節奏,把握時間,在盡可能快的時間內讓學生對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夠知人論世。
(3)文言文的教學,需要聯系文體,正確選擇側重點,而不是通篇一律地著眼在字、詞、句的翻譯上,只需點出重點字詞就好,上課注重學生的聽課感受。
(4)文言文教學要重誦讀,長此以往,習慣成自然,熟讀成誦。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五
《赤壁賦》是蘇軾被貶黃州的作品,黃州成就了蘇軾文學的頂峰。蘇軾曾經在在他的詩中提到,“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潮州儋州”。《赤壁賦》是漢代文賦的代表,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曾指出“《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所以這篇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感很強。在我看來,這樣的文章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講解,讓學生背就行,在反復地背誦中,其中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夠懂。說實話,這篇文章自己在講前幾遍的時候,并不是特別懂,尤其是主客問答的部分,現在比之前理解的深了那么一點吧。
本節課設計的思路,主要有四個方面,“賞文本”、“析文言”、“悟文理”、“體文情”。“賞文本”角度,主要是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來介紹這篇文章,讓學生熟悉這種文體。“析文言”主要是講解文章中出現的重要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這一部分其實可以讓學生利用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自學。“悟文理”從主客問答的角度,來看待蘇軾的自我開導。“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客悲的焦點,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就是“物是永恒的,但人生是短暫”的,蘇軾用“水與月”的變與不變,來進行開導。當客提出“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時,蘇軾就提出了要享受當下。“體文情”主要看蘇軾在儒佛道三家思想影響之下,所體現出來的那種曠達樂觀。
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也完成了自己既定的教學目標,ppt做的也很漂亮。對于主客問答中文理的講解自己很滿意,起碼自己懂了,講解的也比較清晰。但是,課程還是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比如,這是一堂課,而不是一場報告,應該注意讓學生有參與感,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能夠思考。但是自己的課,自己說的太多,課件上的東西太多,變成了自己讀課件,這樣就容易使自己受制于課件,而缺乏自己的講解和靈活性。另外,這個假期,自己已經講了六篇課文,但是自己一篇也沒有聽,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敢聽,覺得有很多錯誤。我想,誠實地面對自己,才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文檔為doc格式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六
由于現在的高中教材選用了大量蘇軾的作品,當然,學生對他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了,因此對于這篇文章的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赤壁賦》的學習。
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前后赤壁賦的對比學習,發現異同點,應該說,就課堂效果而言,效果還算不錯的。
首先,我讓學生來背誦前赤壁賦,勾起對赤壁的回憶,加深對蘇軾的認知,從而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其次,我讓學生動起手來,掃清本文閱讀障礙,讓每位學生都有事,都能做成事。
再次,讓學生進行質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后,大家一起來探究本文的思想主旨。
但也有部分學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下一階段,要想辦法調動這些人的學習積極性。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七
這個問題一提出,同學們立即將《同步作業》第14面上的《后赤壁賦》找出來,再與課文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解讀,學生都很投入,大約十多分鐘就有學生站起來回答了。經過梳理,得出如下結論:
前后赤壁賦在內容和寫法上都有不同之處:
1、描寫的季節不同,景物特征也不同:
前賦“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之景。
后賦“霜露既降,木葉盡脫”,是初冬景象。
2、夜游的起興和游程不同。
3、思想內容不盡相同:
前賦表達的是一種曠達的情懷。
后賦有因苦悶而超脫塵世的思想。
4、寫法也有所不同:
《前赤壁賦》作者以自己出面,發表一通議論,寫的是舟中發生的實事。
《后赤壁賦》則用道士化鶴這一儼然是印證前賦“羽化而登仙”的虛幻故事,作為高潮也作為余韻,以抒發超脫的情懷。
這樣一拓展,同學們不僅對教材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對作者被貶黃州團練副使的境遇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拓展之二:請同學找出課文中的對偶句。
這一小活動立即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找出的對偶句有: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學生找的對偶句很多,這也說明學生對這篇文章有更深的認識,于是我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將這些句子抄下來,多記多背多積累。
這節晚自習,我的學生過得很充實,我也感到很快樂。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八
在上赤壁賦之前有點忐忑,文言文歷來是最難上的,沒上好的話就會學生上得無趣,老師教得費勁,因此準備功夫一定要做足,備了很長時間的課,由字到詞,由句到文,一字一句都細細琢磨,準備了四個課時,希望能面面俱到。今天,終于上完了,在計劃內完成教學。再回過頭來反思這幾天的教學,收獲多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
首先是引入背景介紹,但是對背景卻沒有作過多的解釋,感覺背景被放置的目的性不強。
“教師的角色,就是方向的引導者,探究的合作者,情感的激發者,方法的指導者。”打個比方,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與作用,應不是《焦點訪談》式的獨白,用一個個材料證明主持人一個個觀點,讓你接受;而是《實話實說》式的對話,話題選定以確立目標,問題引動以產生體悟,對話交流來呈現思想,點撥梳理來滲透觀點!正如葉圣陶所說:教師之教,不在于全部講授,而在于相機誘導。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發展的幫助者、促進者,起主導作用。作為教師,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時點撥學習目的,引發學習動機;學生難以把握自己時,點撥學習心理,讓學生掌握自己;學生學習出現疑難時,點撥學習疑難,幫助跨越障礙;學生學習方法欠佳時,點撥學習方法,交給鉆研鑰匙;學生不能學以致用時,點撥知識運用,體會收獲樂趣。但在課堂上,在某些關鍵句子上我的點撥還不到位,比如就“變”和“不變”的理解上,學生不能理解為何“自其不變者觀之,物與我皆無盡也”,我的解讀有無力之感,這說明自己在文本的研讀上還存在缺憾。
高一的學生正是培養習慣和打地基的最佳時期,所以老師一定要在抓基礎上落實好。再有對文言基礎知識點的落實。對于文言文教學一方面要注重文,但是基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就要注意對言的處理,只有言的內容落實好了,文言文教學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言的梳理上我用了三個課時,這樣在第四個課時理解全文時學生才會事半功倍。
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教師才真正起到了主導作用。(葉圣陶)在高效課程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教師更要注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成為體驗者;教師積極引導,讓學生成為發現者;教師精心組織,讓學生成為探索者;教師巧妙設計,讓學生成為創造者;教師靈活調控,讓學生成為反思者。課堂上用加分來刺激學生積極思考,回顧前面學習過的兩篇文言文《勸學》《師說》中的文言現象,踴躍發言,這一點收效很好,學生不但學會舉一反三,還學會了積累整理相關知識點。
幾點反思,多多積累,為接下來的教學作好充足準備,加油!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九
上完課后,有一份釋然,多少明白了些傅雷“沒有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脫是輕佻的”這句話的含義;亦有一份沉重,經肖老師等專家的指點,發現自己課堂之淺薄。
“一堂好課應該呈現從徘徊到突圍的精彩,有掙扎、有沖突、有交鋒,然后從縫隙間突圍,師生均能從文本和課堂獲得突圍的快感。”肖老師的話語讓我感到很溫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設計中的潛意識里的我。是啊,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遙遠,距離讓我更堅定的成長。
“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劃出寫“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體會的一句闡述自己的理解。”提問過于機械和呆板,進而使整堂課略顯呆滯,缺少靈動,課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卻一直生成在教師的言語里。教師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課中,卻無法引領學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沒有,勉強確實是沒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覺到自己整堂課都在趕場,頻率快,節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實則走馬觀花。缺少“點”上的細化,徘徊一詞雖已讓學生感悟了,但聯系詩境不夠,矛盾場的渲染不夠,學生的生成就不夠,學生其實是成長在自己的思考之中。當然,師生的互動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層面,把課堂還給學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教師自己也沒有隨文本情感的變化而變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課堂模式顯然忽略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課堂上意識到了卻沒有很好的落實。沒有言的積累,何來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許才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方針。注重人文味的同時卻極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書卷味,淡化了學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蘇軾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則是為了更好地前行。這堂課也多少讓我找到了一點自信,這也是對自己最大的寬慰。是命運把我們拋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習且思。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
我自己比較喜歡蘇軾,也看過一些蘇軾的作品和關于他的介紹評論文章,欣賞他的曠達人生,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起來,讓我更能堅強的面對困難。我想讓學生學這篇課文也有許多收獲,所以做了很多準備。
這一課上完,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自學階段的基礎文言現象很多同學沒有整理全,只有三分之一的好學生能掌握。這要靠檢測鞏固,還得是反復訓練。
二、誦讀遍數不夠,學生只滿足會讀課文。韓博士要求讀六遍課文,學生達不到。即使讀也只是為默寫,只讀不思。
三、蘇軾思想本來就是難點,學生對三、四段內容理解不到位。主客問答,蘇子思想矛盾的變化,天地萬物的辨證關系,蘇軾是如何解脫的這些問題學生不好把握。
學生積極性主動性還不夠,所以在學完之后,從大師身上沒學到多少精神。
從我自身談起也有不足之處,我還是放不開手對學生估計高,所以有些失望;引導不到位,學生討論不出來,有時直接自己講,學生被動接受。
這節課的收獲:寫作素材的積累,參看高考優秀作文,引用蘇軾的例子,從不同角度論述,一事多用,靈活多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一
有內容可講,但同時內容多,又怕時間不夠,這是剛開始時的困惑,不過,上次講過一次公開課,這次的信心很強,靜下心來,認真回想上次講完課,評委的評價,一定要注意。通過幾遍梳理,閱讀《教參》、查找相關備課資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這一線索,分析理解課文,試講幾次,發現效果還不錯,但前提是學生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預習,但后來得知:學生還沒學到這一課,那么教學內容就需要變,這時離正式講課還有六天,作為高三的老師,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所以建議以后公開課的時間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沖突,于是,迅速定目標,大膽刪節,立足課本,吃透語言。
可以說,《赤壁賦》的難懂字詞不多,但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學生,其他的只要結合課下注釋,完全能夠理解,只要問題引導的具體,學生應該能聽懂,事實證明,效果也是不錯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在安排教學環節中,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理清感情脈絡,難點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當然,在時間上沒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時,我覺得學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斷他們,所以延時三分鐘,不過我覺得學生參與度較高,就是一種成功,能說一些有用東西,能體會做的一點思想,這節課就是有收獲的。
但我覺得呢里的`多媒體設備真是太老了,出現狀況,又不能及時彌補,有點不好,以上是我對這次作課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說一句:“作為教師,不講公開課是不完整的,也很難成熟,我就是愛將公開課。”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二
上完課后,有一份釋然,多少明白了些傅雷“沒有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脫是輕佻的”這句話的含義;亦有一份沉重,經肖老師等專家的指點,發現自己課堂之淺薄。
“一堂好課應該呈現從徘徊到突圍的精彩,有掙扎、有沖突、有交鋒,然后從縫隙間突圍,師生均能從文本和課堂獲得突圍的快感。”肖老師的話語讓我感到很溫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設計中的潛意識里的我。是啊,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遙遠,距離讓我更堅定的成長。
“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劃出寫“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體會的一句闡述自己的理解。”提問過于機械和呆板,進而使整堂課略顯呆滯,缺少靈動,課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卻一直生成在教師的言語里。教師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課中,卻無法引領學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沒有,勉強確實是沒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覺到自己整堂課都在趕場,頻率快,節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實則走馬觀花。缺少“點”上的細化,徘徊一詞雖已讓學生感悟了,但聯系詩境不夠,矛盾場的渲染不夠,學生的生成就不夠,學生其實是成長在自己的思考之中。當然,師生的互動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層面,把課堂還給學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教師自己也沒有隨文本情感的變化而變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課堂模式顯然忽略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課堂上意識到了卻沒有很好的落實。沒有言的積累,何來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許才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方針。注重人文味的同時卻極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書卷味,淡化了學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蘇軾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則是為了更好地前行。這堂課也多少讓我找到了一點自信,這也是對自己最大的寬慰。是命運把我們拋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習且思。
這堂課嘗試擺脫文言文教學的古板模式,探討文言文教學的新模式
1、注重誦讀形式多樣化本堂課有齊誦、自誦、范誦、脫稿朗誦、全體背誦等多種誦讀方式
2、教師的誦讀指導調動學生的誦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誦讀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設置了“誦讀三境界”、“誦讀提示”等教學環節,并且針對每一段、每一層甚至每一句的誦讀,都設置了漸進式的誦讀指導,層層深入,指導學生,讓學生逐步達到誦讀的目標要求。
3、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誦讀課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不容易,必須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才有可能成功,否則就成了老師的獨角戲,這是語文教學新模式的大忌,所以,為了使課堂成為學生表演的舞臺,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設置了層進式教學指導,問題設置也極為明確,讓學生對誦讀的理解在一堂課中逐步加深,這樣做既有利于學生參與,又符合教學規律。
(2)、在課堂授課過程中,運用熱情洋溢的語言,對學生的誦讀予以指導和中肯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在老師指點下真正有提高;允許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肯定學生看法或誦讀的合理之處——誦讀是有個性化的,絕對不允許千篇一律,統一要求運用某種腔調來誦讀,那樣做就違反了教學規律。
1、優點
這堂課學生總體表現良好,具體表現在:
(1)齊誦聲音響亮,回答問題聲音清晰,所有的問題都是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學生。
(2)敢于質疑,敢于談出自己的誦讀看法。
2、問題
(1)回答問題的學生仍然偏少,據老師們統計,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學生主動站起來兩次,但一些學生仍然有畏懼心理,只能做到認真地聽講、思考,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心存顧慮。
解決方法:
(1)繼續推行“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勤思,多表現。
(2)多創設課堂的發言機會,讓學生走上講臺。
(3)解決學生畏懼心理,讓他們從內心“放下”顧慮,培養心理素質,展現自我。
(4)教師以身作則,善于表現,教出自己的`個性風格,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三
在上赤壁賦之前有點忐忑,文言文歷來是最難上的,沒上好的話就會學生上得無趣,老師教得費勁,因此準備功夫一定要做足,備了很長時間的課,由字到詞,由句到文,一字一句都細細琢磨,準備了四個課時,希望能面面俱到。今天,終于上完了,在計劃內完成教學。再回過頭來反思這幾天的教學,收獲多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
首先是引入背景介紹,但是對背景卻沒有作過多的解釋,感覺背景被放置的目的性不強。
“教師的角色,就是方向的引導者,探究的合作者,情感的激發者,方法的指導者。”打個比方,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與作用,應不是《焦點訪談》式的獨白,用一個個材料證明主持人一個個觀點,讓你接受;而是《實話實說》式的對話,話題選定以確立目標,問題引動以產生體悟,對話交流來呈現思想,點撥梳理來滲透觀點!正如葉圣陶所說:教師之教,不在于全部講授,而在于相機誘導。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發展的幫助者、促進者,起主導作用。作為教師,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時點撥學習目的,引發學習動機;學生難以把握自己時,點撥學習心理,讓學生掌握自己;學生學習出現疑難時,點撥學習疑難,幫助跨越障礙;學生學習方法欠佳時,點撥學習方法,交給鉆研鑰匙;學生不能學以致用時,點撥知識運用,體會收獲樂趣。但在課堂上,在某些關鍵句子上我的點撥還不到位,比如就“變”和“不變”的理解上,學生不能理解為何“自其不變者觀之,物與我皆無盡也”,我的解讀有無力之感,這說明自己在文本的研讀上還存在缺憾。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四
我在選課參賽的時候,決定選《赤壁賦》一文,是個艱難的決定。本文是經典中的經典,有過無數次的`被解讀;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廣闊;本文以賦為體,主課問答,應突出誦讀;本文又是以文言文為載體,應強化理解。一時間,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入手,畏首畏尾,總怕設計漏洞百出,割裂了學生與文本,但又不愿調換內容。
我考慮到本文文體特征,先定下了誦讀這條主線,為幫助學生誦讀,我將課前自主學習的設計精細化,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逐層深入理解文本。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展示小組交流成果,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熟悉理解,也增強學生的信心。課堂主要以引導,幫助為主,讓學生逐漸走進文本的景、情、事、理。課后延伸閱讀是我的另一個設想,讀懂本文是本課的目標之一,讀蘇軾是我設計的更高目標。作為文化經典,蘇軾不可復制,如果在語文課堂上不能引起學生對蘇軾的閱讀興趣,那我總覺得是一種遺憾。
我的這一節課,完全是一節生成課,學生不是我所帶的學生,盡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們一次又一次給了我驚喜。我對學生的表現是滿意的,我自己對學生的評價和引導還有遺憾和不足之處,希望各位專家予以指導。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五
高一的學生正是培養習慣和打地基的最佳時期,所以老師一定要在抓基礎上落實好。再有對文言基礎知識點的落實。對于文言文教學一方面要注重文,但是基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就要注意對言的處理,只有言的內容落實好了,文言文教學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言的梳理上我用了三個課時,這樣在第四個課時理解全文時學生才會事半功倍。
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教師才真正起到了主導作用。(葉圣陶)在高效課程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教師更要注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成為體驗者;教師積極引導,讓學生成為發現者;教師精心組織,讓學生成為探索者;教師巧妙設計,讓學生成為創造者;教師靈活調控,讓學生成為反思者。課堂上用加分來刺激學生積極思考,回顧前面學習過的兩篇文言文《勸學》《師說》中的文言現象,踴躍發言,這一點收效很好,學生不但學會舉一反三,還學會了積累整理相關知識點。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六
高一的學生正是培養習慣和打地基的最佳時期,所以老師一定要在抓基礎上落實好。再有對文言基礎知識點的落實。對于文言文教學一方面要注重文,但是基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就要注意對言的處理,只有言的內容落實好了,文言文教學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言的梳理上我用了三個課時,這樣在第四個課時理解全文時學生才會事半功倍。
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教師才真正起到了主導作用。(葉圣陶)在高效課程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教師更要注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成為體驗者;教師積極引導,讓學生成為發現者;教師精心組織,讓學生成為探索者;教師巧妙設計,讓學生成為創造者;教師靈活調控,讓學生成為反思者。課堂上用加分來刺激學生積極思考,回顧前面學習過的兩篇文言文《勸學》《師說》中的文言現象,踴躍發言,這一點收效很好,學生不但學會舉一反三,還學會了積累整理相關知識點。
幾點反思,多多積累,為接下來的教學作好充足準備,加油!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七
《赤壁之戰》這一課的課文情節曲折,因果關系比較復雜,在閱讀中如何緊扣文脈,使學生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選目標、自主學習、自我發現,通過對重點段的讀、想、說、畫,班級討論交流,在自主和諧的氛圍中突破重、難點教學。
一、找準支點,引導發現,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引導學習“火攻”一段的教學中,我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先找準教材中思維的“支點”,以大跨度的“掃描”,從教材的眾多信息中找到最具有本質意義的信息,進行接通、疊合,然后提供足夠時間,完全讓學生自行讀書、自行思考,通過自讀自悟,小組討論,學習成果匯報,學生解說,教師點撥等一系列學習活動,高速高效的形成新的認識,實現知識、能力的積極遷移,從而使學生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提高學習效率。
二、讀為主線,自選目標,自我發現,自主學習。
學習課文第二段時,我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自學的基礎上,了解發現歸納赤壁之戰雙方勝負的根本原因。同時注意引導學生認識事件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多層次的因果聯系,認識人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既深入課文,又跳出課文,認識具有普遍意義的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使他們的認識能力提高了。另外,在教學中,學生發言和教師引導較多。學生已有了對課文的整體認識,教師沒必要逐段分析,而是設計了覆蓋全文重點內容的兩個思考題,讓學生打破段落界限,從全文去尋找線索、認真思考;這樣做使學生從整個事件的`聯系去考慮問題,是一種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思維訓練。這兩個思考題的重點不放在認識情節的一步一步發展上,而放在綜合的依據事實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上,這樣做即使領會、把握、運用語言的訓練,也是認識事物因果聯系的訓練。在討論中,學生發言要按一定的規范,即先朗讀有關的語句,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加以分析,最后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種嚴格的語言訓練,要求學生把話說得有條理,有說服力。在討論中教師不作大段講授,著重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路,讓他們依*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
赤壁賦教學反思優缺點篇十八
我在選課參賽的時候,決定選《赤壁賦》一文,是個艱難的決定。本文是經典中的經典,有過無數次的被解讀;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廣闊;本文以賦為體,主課問答,應突出誦讀;本文又是以文言文為載體,應強化理解。一時間,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入手,畏首畏尾,總怕設計漏洞百出,割裂了學生與文本,但又不愿調換內容。
我考慮到本文文體特征,先定下了誦讀這條主線,為幫助學生誦讀,我將課前自主學習的設計精細化,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逐層深入理解文本。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展示小組交流成果,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熟悉理解,也增強學生的信心。課堂主要以引導,幫助為主,讓學生逐漸走進文本的景、情、事、理。課后延伸閱讀是我的另一個設想,讀懂本文是本課的目標之一,讀蘇軾是我設計的更高目標。作為文化經典,蘇軾不可復制,如果在語文課堂上不能引起學生對蘇軾的閱讀興趣,那我總覺得是一種遺憾。
我的這一節課,完全是一節生成課,學生不是我所帶的學生,盡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們一次又一次給了我驚喜。我對學生的表現是滿意的,我自己對學生的評價和引導還有遺憾和不足之處,希望各位專家予以指導。
《赤壁賦》教學反思15
《赤壁賦》是蘇軾被貶黃州的作品,黃州成就了蘇軾文學的頂峰。蘇軾曾經在在他的詩中提到,“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潮州儋州”。《赤壁賦》是漢代文賦的代表,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曾指出“《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所以這篇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感很強。在我看來,這樣的文章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講解,讓學生背就行,在反復地背誦中,其中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夠懂。說實話,這篇文章自己在講前幾遍的時候,并不是特別懂,尤其是主客問答的部分,現在比之前理解的深了那么一點吧。
本節課設計的思路,主要有四個方面,“賞文本”、“析文言”、“悟文理”、“體文情”。“賞文本”角度,主要是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來介紹這篇文章,讓學生熟悉這種文體。“析文言”主要是講解文章中出現的重要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這一部分其實可以讓學生利用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自學。“悟文理”從主客問答的角度,來看待蘇軾的自我開導。“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客悲的焦點,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就是“物是永恒的,但人生是短暫”的,蘇軾用“水與月”的變與不變,來進行開導。當客提出“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時,蘇軾就提出了要享受當下。“體文情”主要看蘇軾在儒佛道三家思想影響之下,所體現出來的那種曠達樂觀。
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也完成了自己既定的教學目標,ppt做的也很漂亮。對于主客問答中文理的講解自己很滿意,起碼自己懂了,講解的也比較清晰。但是,課程還是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比如,這是一堂課,而不是一場報告,應該注意讓學生有參與感,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能夠思考。但是自己的課,自己說的太多,課件上的東西太多,變成了自己讀課件,這樣就容易使自己受制于課件,而缺乏自己的講解和靈活性。另外,這個假期,自己已經講了六篇課文,但是自己一篇也沒有聽,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敢聽,覺得有很多錯誤。我想,誠實地面對自己,才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