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一
《小熊購物》是北師大二年級數學下冊,乘加混合運算的第一課。教學目標是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學生興趣濃厚,較好地落實了本節課的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特點如下: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實際問題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數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在這課創設讓學生為春游購買食品的情境展開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學習、探索知識的奧秘,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有價值的數學知識。
教學時,我首先請學生觀察主體圖,找出所需要的數學信息和小熊胖胖解決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后,再讓學生自己將算式寫在練習本上,和小伙伴們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找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方法,將學生的方法板書到黑板上。學生列出的算式有分步的,有綜合的,和孩子們一起分析,使學生理解每一個算式的含義,使學生根據實際問題情境明白先算乘法的必要性。在解決“胖胖該付多少元”的基礎上,繼續組織學生討論:“有20元,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元?”因為考慮到前面已經講過乘加算式了,我就讓學生自己獨立解決這個問題,然后集體交流。
我認為師生互動,反饋交流:“你買的是什么?怎樣算出付了多少錢?”這個環節以游戲的形式開展學生會比較感興趣,如:“現在我們玩個游戲,交換同桌的算式,你能猜到他買了什么食品嗎?”我想通過這個學生喜歡的猜謎游戲,調動他們探索算式意義的好奇心理。再提問:“誰想把你的算式展示出來,讓我們大家猜一猜。”“你是怎么算的?”讓生同桌交流。“怎么能讓同學們在你的算式中看到你的計算過程呢?有辦法嗎?”
1、評價方式、方法單一。
2、各教學環節安排不夠緊湊,前松后緊,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沒有時間去突破。
3、教師沒有全面關注每一個學生。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二
《新課標》就是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因此,我在新課引入時,設計了購物情境,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解釋,這樣不僅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巧妙復習了舊知,并讓學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樣化。這個過程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了學生的選擇。而且很自然的引入新課,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學起來感到親切、生動、真實,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份。因此,我設計了“新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需要準備哪些東西”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感受數學學習的意義,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三
在學本節課之前,學生對乘法口算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利用教材中的“購物”情境,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于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通過“購物”這一活動,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數學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因為列豎式計算是以后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列豎式計算乘法。
本節課我還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思維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使得每一個學生對解決一個數學問題都有著自己的想法,能夠獨立地去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數學問題的快樂。通過這樣的交流、比較、合作,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
文檔為doc格式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四
幼兒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生活經驗,《購物清單》這節活動將生活中的物品歸類相結合,使幼兒能夠更直觀的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動目標是幼兒能夠根據物品的特征進行分類并計數,且能夠學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統計結果。
在操作前,我出示了幾種不同類型的蔬果,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它們的外部特征,顏色、形狀、大小的區分,在孩子們表述的時候,沒有評價孩子們的發言,而是用圖畫來展示幼兒所描述的各種蔬菜的名稱,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很快就找出了蔬菜的顏色、形狀的不同。于是,我要求他們把小凱媽媽買的蔬果按顏色、數量進行分類。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手操作起來。
在操作環節,由于我在橫向代表蔬菜種類這一塊沒有講清楚,導致有個別孩子沒有看明白統計表,操作的時候出現了點小問題。孩子們的理解程度整體分兩個層次,多數孩子能夠看懂統計表,但有個別孩子能夠看懂表格橫向和縱向代表的意思,但將種類與顏色統合在一起填在表格上時,就不知所措了。在活動中沒有照顧到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大部分孩子聽明白了,個別孩子還似懂非懂就結束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驗、思維方式、表達能力各有不同,以后在教學活動中要因勢利導,注意細節方面的教學。
《購物》教學反思6
購物小票
小數加減法綜合應用
1
學生準備超市購物小票
1、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出示電腦小票,觀察。
2、誰能解釋一下這張電腦小票?
3、我們來核對一下吧。怎樣核對?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書上。
4、還可以怎樣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試一試。4.2+12.3+5.8+2.7,15—1.2—3.8仔細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么好方法嗎?發現了什么?
加法交換律:a+b=b+a加法結合律:a+b+c= a+(b+c)
a-b-c=a-(b+c)為什么可以這樣算?能結合電腦小票的問題說一說嗎?
1、第17頁第2題。
2、第16頁第2題。
3、第17頁第3、4題。
教學反思:教材創設了核對電腦小票的情境,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課改精神。學生討論如何核對找回來的錢對不對的問題。可以用兩種方法計算。找出更簡便的方法。這樣聯系實際,學生能更好的理解簡便計算的算理。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五
第六單元的標題“購物”點明了本單元內容的特點,即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及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設計一系列熟悉的購物活動,使學生認識人民幣,能解決與人民幣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買文具”認識小面額人民幣,通過“買衣服”認識大面額人民幣,通過“小小商店”學習正確使用人民幣等知識,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放在購物活動中體會人民幣的功能和正確使用人民幣的方法,體會不同面額人民幣之間進行等值兌換方法的多樣性。但是一年級小學生比較缺乏購物的實際經驗,學起來非常抽象,難度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張20元+6張1元=()元,3張5元+5張2角=()元。這部分內容學生出錯,看到5張2角馬上會算成10元,看到4張2元會算成6元,從而導致最終結果出錯。
剛開始有的學生會寫1張30元、1張80元等等,鬧了不少笑話。3、找錢。5角-2元7角=()元()角,20元-4元5角=()元()角,50元-31元9角=()元()角,這部分內容也較難,運用已學的減法知識,學生慢慢地在接受,但還是容易算錯。
2、我覺得這部分內容如果低段非安排不可的話,可以分梯度進行,一年級“認識人民幣”,讓孩子有個初步的接觸;二年級“兌換”人民幣,因為二年級孩子已經學了乘除法,兌換、互換相對好算;三年級再學習“付錢、找錢”,學生有了用錢的直接經驗,“付錢、找錢”就不在話下。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六
《購物》是教材p28—p29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乘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筆算一位數乘兩、三位數的乘法。通過學生已有的社會經驗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進一步的激發學生的興趣。
進行教學時,我通過淘氣搬新家,需要購置新的家具,淘氣一家來到商場購置柜子,桌子和椅子引入,讓學生進入情境,讓學生體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由學生自己理解所給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學生提出的4把椅子多少錢的時候,學生出現了多種算法:
(1)12+12+12+12=48,
(2)12+12=24,24×2=48
(3)通過列豎式進行計算12×4=48。
根據學生的3種解答,我先鼓勵學生的做法,讓學生體會哪種算法既簡單又不會出現錯誤,由學生交流后最后得出列豎式,并結合教具來理解豎式計算的算法,讓學生了解算理。這節課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
教學中創設“淘氣搬新家”這樣的生活背景,能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計算、合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運用數學又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簡單問題,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也充分利用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面對具體的計算問題時,口算、筆算或估算等都是可供選擇的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節課中,列豎式計算的方法是今后學習筆算乘法的基礎,應該讓學生掌握必要的一位數乘法的筆算技能,所以在此引導學生予以關注。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七
本節課的內容不僅簡單,而且是在三年級學習了以為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小數計算,從一位小數到兩位小數的計算只是位數的增多,也就是量變而不是質變,學生掌握起來并沒有很大的困難,學生有足夠的經驗進行遷移,所以孩子的學習任務并不是很重,整堂課的課內容量也不是很多,所以本節課的設計從整體上來說很簡單,很自由,由于本班孩子的.基礎不是很好,在課前,我認為本節課是一堂很好的體驗課,通過充分讓學生發揮其自主能動性,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是一次讓全班學生體驗成功、樹立信心的好機會,因此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試算,自己總結在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我注意密切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小數加減法的用處,提高學習興趣。
1.情境導入:利用前一天“三八節”教師購物為情景,讓學生猜猜老師在超市買了什么,不僅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了解和關系,而且很貼近生活,很真實。
2.根據情景提問,學生提出兩個問題,分別用加法和減法列式。
3.獨立解決問題。指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小組合作,不僅計算而且討論在計算中你認為要注意的地方。
4.反饋。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運用于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并有效地在教學與生活中架起一座橋梁。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不僅完成了對新課內容的學習,而且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2.選用真實而且熟悉的素材,選擇了對本節教學內容相關的數據,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有親切感,從而調動了大部分學生的積極參與。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經常說用多種的評價激勵措施,給予孩子笑臉和紅花等等獎勵,其實真正的獎勵應該是老師的微笑,用一顆溫和的心,為課堂創造快樂的氣氛,孩子的學習才會是積極主動的。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八
在學本節課之前,學生對乘法口算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利用教材中的“購物”情境,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于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通過“購物”這一活動,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數學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因為列豎式計算是以后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列豎式計算乘法。
本節課我還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思維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使得每一個學生對解決一個數學問題都有著自己的想法,能夠獨立地去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數學問題的快樂。通過這樣的交流、比較、合作,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
最新范文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范......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閱讀與收藏。......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九
《購物》這節課的內容在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材第五冊,是《乘法》教學的第一節課,主要內容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它是在學習了口算百以內兩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旨在通過“購物”這一實際情境,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提出數學問題,在獨立思考和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為此,我從孩子們感興趣的住新房、買家具破題,激發起孩子們繼續學習的欲望。進入到新課的學習,我讓孩子們通過獨立思考和全班交流等活動充分體驗算法的多樣化,擴張思維空間,突破重點。再通過對列豎式的方法的重點講解突破難點。
整節課,我采用賞識的語言,充分鼓勵孩子們積極發表意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但是由于在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的:
一、對于《購物》這一節課我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不夠好。三年級學生對自我約束力、自我思考能力不怎么強,例如:讓學生思考并同桌交流12×4為什么等于48,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在下面沒有交流,有時放棄學生獨立思考這一環節,改用傳統的老辦法,結果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
二、對學習較差的學生重視不足。在探究新知是,新知識很快就一帶而過,由于學生的程度不一樣,好的能聽明白道理,而那些程度不好的學生可能就不會,導致了好學生學習較好,差學生學習較差的局面,沒有重點關注個別學生。
對于以上問題,我將在今后工作中,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檢查,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關注個別學生,通過自身影響,是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購物教學反思二年級數學篇十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有趣的活動會使學生情緒高漲,帶頭濃厚的興趣步入對新知識的探索。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創設活動情境,就會使課堂教學處于和諧、融洽、興趣盎然的氣氛中。
在教學《購物》(去商店)一課時,我把書中靜止的畫面做成動畫課件,為學生提供了一次生動有趣的活動,一上課,提問:“同學們逛過商店嗎?”“愿意逛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逛商店。”課件出示商店“誰愿意當服務員向大家介紹一下這里有什么商品,價錢各是多少?”“誰愿意當顧客呢?”話音剛落,同學們躍躍欲試,都想當顧客。“那么好吧,現在咱們全班同學都是顧客,不過在購物買食品的過程中要思考一個問題:你想買什么食品,要花多少錢,怎樣算?想好以后告訴小組同學”這樣一來,學生興趣盎然,開始暢所欲言,學生知買和算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已經掌握的人民幣的計算能力。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今天同學們買得又多,算得又準,商店經理決定每人獎勵你們15元錢,你想買什么?還有剩余嗎?”這樣處理教材,使學生切身體驗到生活需要數學,而且這樣設計為學生創設了人人都參與的'實踐活動,教學是在師生,生生互動中生成和發展的激發的學生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