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一
一、看誰算的又快又準。(24分)
二、數一數,涂一涂,填一填。(18分)
1、三種圖形一共有個。
2、個數最多,的個數最少,它們相差個。
3、增加4個就和同樣多。
三、下表是一(1)班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17分)
節目西游記喜羊羊與灰太狼加菲貓葫蘆娃藍貓
人數610379
(1)在下面的格子里涂色表示看各種動畫片的人數。
(2)一共調查了人,喜歡看()的人數最多,喜歡()的`人數最少。
(3)喜歡看《西游記》和《喜洋洋與灰太狼》的一共()人。
四、根據下列算式的得數完成統計表。(涂一涂)(12分)
五、跳繩比賽。(15分)
姓名笑笑淘氣小紅小明月月歡歡
成績7498881008395
名次
1、把他們名次排出來,填在表格里。
2、最多的跳了()下,最少的跳了()下,相差()下。
3、第一名比第五名多跳了()下。
4、第五名再跳()下和第四名同樣多。
六、解決問題。(14分)
1、車上原有乘客54人,到站后下去28人,又上來17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參考答案:
一、13824034
50444650
二、1、24
2、4
3、
三、(1)圖略
(2)35喜洋洋與灰太狼加菲貓
(3)16
四、略
五、1、624153
2、1007426
3、17
4、
答:車上現在有43人
答:應找回36元錢。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學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良好的家庭美德,爭當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難點:借助生活經驗,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我們都有溫暖的家。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里的每一個人。在家中怎樣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為這樣的好孩子編了一首兒歌。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課文時你發現了什么?如(三字經)。
2、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多讀幾遍。對有困難的音進行指導。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4、師生正音。
三、讀文識字
1、出示“生字列車”,指導學生認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1)自由認讀。
(2)小組長檢查。
3、讀課文,把字、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認識。
(1)出示三字經,鞏固生字。
(2)小組內交流:在溫暖的家中你體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字詞卡片,鞏固生字。
(2)指名讀兒歌。
二、課文教學
(一)學習第一句話。
1、課件出示一幅畫,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這是一位怎么樣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長輩,懂禮貌。生字用紅字體標出,用自豪的語氣朗讀。
(二)學習二、三、四句:同上教學。
(三)學習最后一句。
1、長輩們為什么對你做錯的事進行提醒,讓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愛家呢?
3、讀一讀、聽一聽誰是最愛家的。
(四)讀全文
1、生字都認識了,課文應該讀的更好,自讀全文。
2、指名讀句子。
三、寫字教學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掃、認、真、父、母”,學生認讀生字。
2、指導觀察占格位置,學生觀察每一筆的占格位置。
3、范寫、講解筆順,抓住關鍵筆畫指導寫字。學生一筆一筆地跟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總結學生寫字情況,表揚寫得好的同學。
四、小結
有了你們這些可愛懂事的孩子,我們的家就更幸福、溫暖了,班級也是你們的家,我相信你們會在這個新家里快樂地生活長大。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三
教學1:
師:今天楚老師給小朋友上課,大家歡迎嗎?
生:(齊)歡迎!
師:小朋友們怎么歡迎呢?來,表示一下。(學生熱烈鼓掌)
師:謝謝你們的掌聲!小朋友們在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誰來示范一下?
(一個學生主動示范,但動作比較快)
師:做得很好,就是有點兒快。誰再來示范一次,要越慢越好!
(又有一個學生主動示范,樣子有點滑稽,引得一些小朋友笑了起來)
師:大家為什么笑了?
生1:他拍得太慢了,不像鼓掌。
生2:他拍得太慢,都聽不到掌聲了。
師:那大家也照樣子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師:現在你能說一說我們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嗎?
生:兩只手先分開來,再合起來,然后又分開來,再合起來。
師:(點頭認可)看來兩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響。
在數學王國里呀,也經常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組成。(板書課題:幾和幾)
教學2:
生:4個。
師:你能把自己豎著的4個手指分成兩部分嗎?(學生在小組內嘗試著分一分,再組織全班交流)
生1:(舉起左手)我把4個手指分成1和3。(教師畫出手勢圖1)
生2:(舉起左手)我把4個手指分成2和2。(教師畫出手勢圖2)
生3:(舉起左手)我把4個手指分成3和1。(教師畫出手勢圖3)
師: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沒有)那我們把4的三種分法先按順序排一排,再請大家相互說一說。(教師邊說邊在相應的手勢圖下板書)
生:4分成了1和3。
師:分法沒有變,怎么看到的結果卻不一樣了呢?
生1:因為手反過來了。
生2:剛才3在左邊1在右邊,現在1在左邊3在右邊。
師:(指第一種分法)這種分法反過來看結果是怎樣的?
生:把4分成3和1。
師:第二種分法呢?
生:還是2和2。
師:為什么還是2和2?
生:(邊說邊做動作)因為原來左邊是2、右邊是2,所以反過來看是一樣的。
生1:1和3可以合成4。
生2:2和2可以合成4。
生3:3和1可以合成4。
師:看看我們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東西來說一說4的分與合嗎?
生1:墻上有4塊黑板,左邊2塊右邊2塊。
師:4分成-
生1:4分成2和2,2和2合成4。
生2:我們小朋友坐成4大組,除了我們組還有3大組,4分成1和3,1和3合成4。
師:還可以怎樣說?
生3:4分成3和1,3和1合成4。(教師打開教室里4臺電扇中1臺的開關。)
生4:我們教室里裝了4臺電風扇,4可以分成t和3,1和3合成4,也可以說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
師:(再打開一臺電扇的開關)現在呢?
生4:4分成2和2,2和2合成4。
教學3:
師:(伸出左手五指)小朋友的一只手共有幾個手指?
生:(齊)5個。
師:下面就請同桌的兩個人一起來分手指,想5的分與合,把你們想出來的結果寫出來(出示方格圖5)。
生1: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生2: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
......
師:再看看我們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東西來說一說5的分與合嗎?
教學反思:
幾和幾,就是教學5以內數的組成,這主要是為了學習5以內的加減法打下基礎。在聽取了指導老師的意見之后,我決定不用實物操作,采用每個人都有的手指這一天然教具,將其貫穿可的始終。細細反思這次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感受:
一、創”情“激”學“。
的問題情境。本節課我巧妙地把數學教學內容轉換成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地思維在不知不覺中引領。
二、營造探索氛圍,激勵自主探索。
1、本節課充滿著探索與創造、猜測、調控,充滿了欣喜,也充滿了曲折,這些正是數學的魅力所在。而傳統的數學教法,使學生無法感受體驗到數學的魅力、數學的樂趣,給人留下的是“數學太抽象、太枯燥。”正如我剛開始上的課。
這次的教學例子使我真正認識到: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很大原因就出現在我們教師的身上,癥結就在課堂教學這一環節沒有充分讓學生參與教學,使他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沒有親歷親為,能力沒有得到錘煉和提高。因此,我們應讓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活力,應使課堂上高潮迭起,淋漓盡致,應使學生的思維在老師的引導下,像魚兒在知識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
2、在智力問答中進行思維訓練。
智力問題具有科學性、目的性、趣味性特征。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例題進行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訓練,使自己在思維品質的某一方面得到迅速的強化。當我們遇到問題時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反復思考,想想種種可能性,如果進行了結合實際的廣泛思考,訓練頭腦,使思維活動具有靈活機動、隨機應變師向學生提出自己課前設計好的研究內容:“小朋友們真聰明!自己學會了4的幾種不同分法。再請小朋友反過來想一想,幾和幾可以合成4呢?”活動中,我就是充分利用這一活動,做足學生的思維訓練,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思考。“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等科學探究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等目標得到較好實現。
三、幾點思考:
1、如何向學生提出能讓他們聽得懂的問題,是我當前應該努力思索的一個重要問題。我想還是得多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不應以成人的眼光來衡量學生,想當然地認為學生什么該懂。學生如果不懂,教師就應該嘗試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明白,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學生的.基礎差或是態度不認真,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如何說,如何做才能使學生聽得懂我們說話,了解我們想讓他們回答什么。一年級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學校中的生活、學習都茫然無知,對于上課常規、作業要求都不知道該如何做好,面對這樣一群孩子,我們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該正確去引導,去培養。首先要做的便是該去了解他們,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
2、教師沒有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在整堂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突出,我想這主要是我沒有做好引導工作。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突出,主要還是在于教師的引導。對于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首先要做的便是課堂語言的運用,如何說得簡單易懂,清楚明白,是成功引導學生的第一步,學生只有在清楚地了解到教師的意思之后,才能進行有效地學習。成功引導學生的第二步,是要進行適當的總結,在讓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與練習之后,應該及時讓學生學會觀察與總結,找到所學知識中所呈現出的一些解題規律,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然后教師進行適當的總結,再讓學生說一說,盡可能讓學生多說,讓每個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只關注個別學生是不可取的,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當然,課堂中沒有那么多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地鍛煉機會,所以,通過總結,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普遍的、一般的方法,這樣,他們在課后便能自己進行實際操作。成功引導學生的第三步,是要關注學生的后繼學習,在本堂課的教學內容中可以適當滲透接下來的一些教學內容,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即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了基礎,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有效地去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是值得我去努力思索的,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機會多向一些優秀的教師學習,多聽聽優秀教師的課,借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策略與學生管理方法,從而盡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四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四季》,拓寬學生思維空間 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四季》教學案例與評析。
這是一首兒歌,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兒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所配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想象。
a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b過程與方法:
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認字和練習朗讀。自若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論文《拓寬學生思維空間 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四季》教學案例與評析》。
學生在生活中對四季的特征有所了解,但僅僅只是接觸,并沒有真正的認識它。由于學生的年齡小,擁有的知識少,經驗不足,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對這課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習這課內容,我采取了讓學生自己想象,自己總結來理解課文,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描繪四季景色的圖片,投影儀,卡片。
一、設疑激趣,導入課題。
板書: 四季
點評:這樣的導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提高了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
二、創設情境,理解課題。
1、讓學生回憶哦一下,在這四個不同的季節中有哪些景象。小組交流后,每組派一代表回答。
甲組:春天,花開了,草發芽了,樹枝開始抽條……
乙組:夏天,蟬叫了,青蛙叫了,綠樹成蔭……
丙組:秋天,樹葉變黃,稻谷成熟……
丁組:冬天,水結冰、下雪、人們穿很厚的衣服……
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的非常仔細,回答的很好。
2、出示四季景色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四季的不同景色。
3、看書中的圖,了解四季的景色。
點評: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讓學生先結合實際說四季特點,再看圖去感受四季的不同特色,自己發現,自己總結,在探索中認識了四季特點。
三、朗讀課文,認識生字。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五
學習目標
1、認識“懂”、“貌”等14個生字,會寫“洗”、“認”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懂得兒歌中的良好品質。
3、產生尊長輩、愛勞動、愛家庭的意識,努力成為一個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掌握“懂”、“貌”難認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背誦、有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照片導入,喚醒情感
2、你們是怎樣愛自己的家的呢?(指名讀導語:我們愛爸爸媽媽,愛家里的每一個人。)
二、初讀兒歌,合作識字、寫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分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a、互相當小老師提醒字音b、看看誰的方法好,能幫助大家記住字形。
3、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推選代表匯報)
4、以小組形式進行“識字比賽”。
5、進行“組詞比賽”。出示“父”、“錯”、“事”、“改”、“懂”自由選擇,進行擴詞訓練。
6、相機指導寫字“認真”。
7、出示其他四個要寫的字,老師進行范寫,學生練寫。
三、讀懂兒歌,懂得道理
1、分小組輪讀兒歌。
2、合作學習,小組交流:讀了兒歌,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4、師生輪讀兒歌;男生讀,女生聽;女生讀,男生聽。
四、實踐活動
把兒歌背給小伙伴聽,背給爸爸媽媽聽,做一件你最想為他們做的事
板書設計
洗掃真母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六
一、活動目的: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詩句中疊音形容詞的美。
2、初步學習按原詩的句式仿編句子的后半部分,體驗仿編詩歌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朵的大幅背景圖,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的插入圖,小型背景圖、小卡片若干。
2、詩歌圖譜。
三、活動過程:
1、以“朋友找家”引入,請幼兒為迷路的朋友找家。
a、一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名稱。
b、幼兒操作。
2、引出詩歌,結合畫面初步理解詩歌的內容。
a、教師范誦。
b、提問:詩歌的名稱?你聽到哪一句?(結合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3、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學習詩歌,感受疊音形容詞的美。
a、幼兒學誦詩歌。
b、詩歌接龍游戲。
c、結合圖譜,引導幼兒感受疊音形容詞的美。
d、幼兒再次完整地朗誦詩歌。
4、提供小型背景圖及卡片,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按原詩的句式仿編句子的后半部分。
a、幼兒分組仿編。
b、請個別幼兒表達。
5、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將自己仿編的句子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二、設計意圖:
《家》是一首淺顯易懂、有一定語言韻律美的詩歌,其內容為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及小動物們,很受兒童的喜愛,尤其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本活動采用了觀察、圖譜、操作等多種方法,意在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鼓勵孩子在多形式的引導下樂于想象,敢于表達。
三、教學反思:
1、目標的大膽定位: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材內容淺顯易懂,我大膽地將可分別進行兩個課時(學習和創編)揉和在一起,并將目標定位為理解詩歌內容,嘗試按原詩句式仿編后半部分,前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而后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2、材料的服務意識:在本次教學中所有的教學具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并為之服務。每一環節提供的材料都具有一定的意義,如背景圖和插入圖片的運用,是便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圖譜則是幫助幼兒記憶,而不做機械地重復教師的教學,小型背景圖、小卡片則幫幼兒鞏固復述詩歌,并運用句式遷移引導幼兒進行仿編,從而突破難點。
3、淡化的教學界線:傳統的語言教學往往是教師教幼兒學為主,在本次教學中,我力圖打破傳統教學,注重啟發引導幼兒,始終把幼兒放在主體位置上,先是通過圖面引導幼兒大膽地表述與詩歌相關的內容,并通過易理解的圖譜、游戲的互動,減輕幼兒在學習時機械記憶的負擔,突破本次學習的重點,在師與生的互動、生與客人老師的互動,調動幼兒學習情緒。最后通過自我操作仿編詩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界線被明顯地淡化,幼兒在活動中表現樂于參與,敢于表達。
4、語言的謹慎使用:做為日常教學的最基礎活動,我更關注教師語言的嚴謹性,我個人認為,只有規范正確語言,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學會正確表達,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終生受益,因此在教學中,我都會推敲每個提問,盡可能運用簡短、便于幼兒理解的話語,使每一環節提問能為本環節更好服務,引導孩子更明確要求,從而向目標步步靠近,最終落實教學目標。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七
師:當小童清晨起來,拉開窗簾,看到這么多晶亮的冰花,于是他-------
(引讀)
生:驚奇地喊著:“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師:小童感到怎么樣?
生:奇怪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知道的?
生:驚奇
師:一眼就被你找到了,真不錯。誰能讀好這個詞語的?
生:讀“驚奇”
師:小童看到這么多晶亮的'冰花,真是驚奇極了,于是他就驚奇的-------(引讀)
生:喊著:“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師:圈點“喊“字,既然是喊,你覺得讀時應注意什么?
生:聲音要響亮些。
師:現在你就是小童,你能來驚奇得喊一喊嗎?
生: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師:喊得這么輕,媽媽不會聽到的。
生: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師:是在喊了,但聲音還是不夠響亮。
生: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師:誰還能再大聲地來喊一喊的?
生: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師:讓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喊一喊
生: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
師:那就讓我們快隨著小童一起走近玻璃窗,仔細地觀察一下吧!
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教學反思)教學“驚奇地喊”時,我引導學生:“小朋友,你們以前有感到驚奇的時候嗎?那你們又是怎么做的?學生根據我的回答紛紛舉手發言,然后再把學生帶到文中,體會小童感到驚奇時的樣子,讓學生邊讀邊表演給大家看。”學生表演得有模有樣,我相信他們對驚奇的理解已經到點了,無需我再講解了。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八
今天我所說課的內容是中班兒歌《家》,這節課的總目標為
1.了解自己的家,初步感受家的溫暖
2.培養幼兒的愛心,增進家人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交流;
3.學會關心家人,愿意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特別是需要幫助的家人。
一、說教材分析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在猜猜、想想、玩玩中讓幼兒自然而然的學會兒歌,并嘗試創編兒歌
能力目標:
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情感目標:
讓幼兒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說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在猜猜、想想、玩玩中讓幼兒自然而然的學會兒歌
活動難點:嘗試創編兒歌
四、說教學準備
活動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
五、說教法
六、說教學程序
(一)以全體幼兒背誦兒歌《我愛我的家》導入主題。(加深幼兒對家的印象)
(三)互動學習
1、游戲接龍
2、集體復述兒歌
(四)教師用一種小動物示范創編兒歌,然后幼兒發揮想象力,自由創編兒歌
七、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為父母做一些事 如(為父母洗一次腳等等)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一年級教學案例數學篇九
1、學會本課生字及詞,田字格前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幾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激發學生學漢字的興趣,理解兒歌內容,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示意,初步認識到一些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掛圖
生字卡片
兩教時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一些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激發學生漢字的興趣。
3、學習“舟、竹、石、川、燕”生字。
二、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到一些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三、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
師:在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勞動在一起,他們看到了很多的東西,遇到許多的事情。
(展示:小船、竹子、石頭、河流、燕子等)
由于生活和勞動的需要,他們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錄下來,可那時還沒有文字,怎么辦?我們的祖先是勤勞、勇敢、富于智慧的,他們創造出了一種文字。
(展示6個象形字)
為了便于書寫,人們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在地漢字。
(二)激發興趣,指導自學
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實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種字體做成字塊,進行四人小組學習。
2、檢查學習情況。
3、指導討論。
“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實物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三)教學生字
1、指名讀詞語。
2、全班讀。
3、字形教學。
“舟、竹、石、川、燕”
(1)出示這5個字的筆順。
學生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一邊說一邊書寫筆順。
說生字筆順,重點指導“燕、竹”。
燕:上面不是草字頭,中間是北分開,加入一個口字,下面是四點底。上中下三部分要寫緊湊。
竹:左右相似,注意右邊稍稍比左邊寬一些,強調最后一筆是豎鉤。
(2)啟發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3)寫字教學。
有需要幫忙的,教師指導。
一、教學要求: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理解兒歌內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學習“筆、畫、黑、什”。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詞卡片。
2、書空“舟、竹、泉”。
3、用“川”組詞。
(二)學習兒歌
出示兒歌。
1、生自由讀兒歌。
2、檢查兒歌里的生字。
指名讀,全班齊讀。
3、再讀兒歌,要讀準字音,數一數兒歌一共有幾句話。
4、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5、四人小組邊讀邊討論:你讀懂什么?
(三)理解兒歌意思
1、學習第一句。
(1)愿意讀第一句的小朋友站起來大聲讀。
請小朋友拿出“綠、藍、青、黑”四種蠟筆,幫助學生辨別這四種顏色。
出示圖:你最喜歡圖上的哪些景物?可以告訴老師?
(2)再讀第一句,加深理解。
2、學習第二、三句。
(1)誰想讀第二、三句?
(2)第二句是什么句子?
(3)“祖國”這個詞我們經常聽到,說說你聽到的關于祖國的句子?
(5)是呀,這些地方風景優美,不僅咱們中國人喜歡去,還吸引了了無數的外國人呢!所以書上說――引讀“畫我祖國好河山”。
(6)我們的祖國多美呀!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3、指導讀好小兒歌。
我們祖國的河山是非常美麗的,小朋友們畫得也很美麗。你能把這些美景讀出來嗎?
(四)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筆、畫、黑、什
1、認讀生字,重點認讀兒歌中的生字。
2、教學新偏旁“竹字頭、單人旁”。
3、學生看筆順圖,描紅書中生字。強調“黑”的筆順。
4、用“畫、黑、藍”擴詞。
5、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